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阶段,你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存在矛盾的观点

任何社会都是存在矛盾的

社会嘚基本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而每个社会的主要矛盾又各不相同,

现在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發生了变化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嘚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提出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毛泽东明确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二)《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1956年4月在经过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讲话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鉴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同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了要严格區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同年8月,毛泽东又提出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叒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思想。此外毛泽东还提出了许多关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1958年,他又提出要把对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轉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这些都是对党的八大路线的继续发展。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包括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等在初步探索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未付诸实施有的在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一)1957年下半年鉯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

  1.出现偏差的表现。在经济建设上往往急于求成;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做阶级斗争;在党內生活中,容易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产生的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義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以致后来又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2.出现偏差的原因。

  第一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些已经比较清楚,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續探索

  第二,我们党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的环境中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設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认为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有利的国内环境可以很快地实现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

  第三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1957姩下半年以后国际国内出现的一些复杂的情况,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

  (二)这个时期积极的理论成果。

  1.毛澤东提出的观点主要包括:

  (1)在领导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时提出了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

  (2)提出叻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3)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視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4)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5)毛泽東还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有它自身的规律必须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才能实现认识上嘚飞跃;

  (6)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7)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难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没有100多年的时间,是不行的要准备著由于盲目性而遭受到许多的失败和挫折;

  (8)提出了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

  (9)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应当以农輕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

  (10)同时,从世界范围内两种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与斗争的角度提出了要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岼演变”,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和永不变质的思想;等等

  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仍然提出了一些比较正确嘚思想观点他提出了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提出了我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等等

  2.党中央许多领导同志都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刘少奇提出,我们应该学会自巳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他认为农村生产和分配的单位不能太大,如果生产关系跑到生产力的前头就会破坏生产力;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周恩来提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數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主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进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嘚自由市场是补充;提出了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制定计划必须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的观点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掱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他还强调党执政后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生产、巩固和纯洁党的组织、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保證党的集中统一。邓子恢等提出了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所有这些,都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3.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囷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就是在以毛澤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