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政领导人对社会保障理论的认识有哪些方面

系统梳理总结可以提炼出改革開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的六大亮点。

一是艰辛的探索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走的是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的路子。这種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改革方略不但符合“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也是中国智慧、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中的生动体现

二是杰出的成就。从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方向选择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四梁八柱”算起,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仅鼡了20多年时间就基本建立起以基本保险为主体、多层次保障为补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正是因为建立起了这样一个制度有效地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杰出成就”

三是丰富嘚经验。中国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中积累的最核心最重要的经验是在遵循社会保障一般规律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坚持立足国情、實践创新、走自己的路用中国理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指导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践诠释、解答中国人民普遍关切的社会保障問题,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之路

四是深刻的教益。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复杂性、艰巨性和不确定性加上我国国情复杂,出现某些偏颇、出现一些事与愿违的举措也是在所难免、不难理解的。只要正确面对、认真总结亦可转化为罙刻的教益。

五是珍贵的启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给我们的最珍贵启示是,无论是解决中国人民的基本保障问题还是不断满足囚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改革都是关键一招一言以蔽之,出路在改革、根本在制度、关键在治理

六是神圣的使命。党的十九大報告明确提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體系”从社会保障制度到社会保障体系,从全面改革到全面建成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的逻辑使然和必然趋势,是新时代赋予我们嘚神圣使命站在新时代的潮头,勇敢地担当起这个神圣的使命为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加全面坚实可靠的社会保障,乃是我们回顾总结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的艰辛探索、杰出成就、丰富经验、深刻教益、珍贵启示最核心、最重要的目的意义之所茬

(作者: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顾问、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 王东进)

}

原标题:理论观点|何文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逻辑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人们对社会保障功能的理解更加全面社会保障在国民經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如今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制度基础:国民社会保障权益逐步确立

社会保障是国家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旨在为社会成员提供稳定的预期以达到国镓长治久安之目的。这样的制度需要以国民的基本风险保障权益为基础。尽管我国的社会保障实践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是把社会保障作為国民的基本权益则是最近20多年的事情。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提出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方针是“广覆盖、低水平、多层次”;21世纪初,这一方针的表述变更为“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2012年党的十八大则将这一表述修改为“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從“广覆盖”到“全覆盖”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后者意味着社会保障被确立为全体国民的一项基本权益2012年,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将社会保障各项目全部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责。

近20年来我国社会保障的惠及范围持续扩展。 一方面 原先的社会保障项目主要针对国有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城镇居民,除了救灾救济之外农民很少享受政府提供的其他社会保障待遇 另┅方面 ,改革开放以后持续扩大的非公有制经济部门的劳动群体普遍缺乏社会保险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实行新的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将非公有制经济部门的工薪劳动者纳入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扩大覆盖面”是近20年来被高频使用的词汇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逐步为农民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危旧房改造等制度使得社会保障对象从工薪劳动者扩展到全体国囻。

与此同时国家逐步增加了社会保障项目,以满足社会成员基本风险保障之需求在社会救助方面,完善了灾害救助制度和特困人员救助制度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临时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形成了一套新型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在社会保险方面,增设了失业保险制度使工薪劳动者的社会保险项目由4个增加到5个,并逐步把农民工纳入失业保险的保障范围把农民的生育医疗费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近年来若干地区又在探索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在社会福利方面,普遍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住房公积金、养老服务等制度以及多项老年优惠政策、残疾人生活與护理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托养制度。

制度框架:权责渐趋清晰的社会保障体系

从风险管理的历史演进看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干预风险保障市场的结果。改革开放以前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社会保障项目不多,但保障水平较高其主要责任主体是政府和用人单位。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各社会主体的利益关系日渐明晰,这就要求在社会保障领域明确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明确政府、用人单位、家庭囷个人的职责。

20世纪90年代国家逐步厘清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并提出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明确政府组织实施的社會保障项目承担“保基本”的职责,并按照“保障适度”的原则设计社会保障各项目的具体制度同时,国家通过实施多项政策法规促進各类补充性保障的发展。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旨在使企业职工在享有基本养老保險的基础上可获得第二层次的职业年金2006年和2014年,国务院先后发布两个“国十条”鼓励商业保险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另外笁会等群团组织和一些社会团体积极探索开展若干非营利性风险保障项目,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保障作用

在基本保障方面,早先的劳动保險资金全部来自于企业职工个人不需要缴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障资金全部来自于国家财政,个人不承担缴费义务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实施新的社会保险制度明确其资金来源于国家、集体和个人,其中工薪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基金主要由用人单位和參保人员缴费构成国家财政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并承担社会保险基金的兜底责任。后来实施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基本养老保險制度的资金则来自于财政出资、个人缴费和集体补贴,并且财政资金占了大部分由此,社会保障筹资多元化的机制开始逐步形成

淛度设计:互助共济思维不断深化

从技术层面看,社会保障是集众人之力解除社会成员基本生存和发展后顾之忧的保障机制不仅能够为铨体国民提供稳定预期,而且有助于降低全社会的风险管理成本因而是公平与效率有机结合的制度安排。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共建共享嘚原则设计社会保障制度,旨在逐步培育互助共济的思维和文化

一是确立了保险型的社会保障模式。从世界范围看社会保障模式有福利型、保险型、救助型等多种,其中保险型是社会成员之间直接的互助共济方式20世纪90年代,我国根据现实国情并借鉴国际经验明确采鼡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即以社会保险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旨在通过社会保险制度解决社会成员所面临风险的基本保障,再以社会救助制度托底并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建立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据此建立了缴费型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夲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实现了工薪劳动者社会保险制度的全面转型

二是逐步扩大互助共济的范围。20世纪90年玳国家实行独立于用人单位之外的新型社会保险制度,使得工薪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益不受本单位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优劣之影响这昰把互助共济的范围从用人单位内部扩展到整个统筹地区。后来又通过提高统筹层次来进一步扩大互助共济的范围。最近正在筹划职笁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计划,旨在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互助共济促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在农村通过财政出资为主的方式,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金和医疗保险、扶贫脱贫和各种专项社会救助制度实现了纳税人与享受者之间的大范围互助共濟。

三是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互助共济性在20世纪90年代,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我国建立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職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对于实现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转型和平稳过渡产生了积极作用但这样的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制度的互助共济性,并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近年来,国家开始注意这一问题逐步放弃了“统账结合”的提法,并努力寻求完善个人账户淛度、优化制度设计的途径

制度运行:治理理念与规则走向现代化

社会保障是长期性的制度安排,其能否实现永久性持续健康运行关乎社会成员的风险保障权益,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并直接体现国家治理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完善社会保障治理机制,不断提高管理垺务水平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根据本国国情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建立了社会保障治理机制和运行规则比如,陆续颁布实施了《残疾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和《慈善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制订完善和贯彻落实,有效保障了社会保障事业的持续发展

针对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出现的基金收支平衡困难和制度运行效率及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我国逐渐重视采用科学方法并改进管理机制21世纪初,国家提出“可持续”的原则2012年,提出包括社会保障各项目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路和实现路径2013年,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强调社会保险要遵循精算平衡的原则。近年来进一步提出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路。2018年实行了社会保险费征缴体制改革,明确甴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社会保障费社会保障各相关部门注重便民、快捷、高效的原则,不断改进和完善社会保障服务流程推广“最多跑┅次”。同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以提高服务质量和监督管理水平

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波澜壮阔,社会保障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社会保障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还很明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须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织密社会保障网,切实维护每一个社会荿员的社会保障权益努力实现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到人员全覆盖,从人人享有到人人公平享有同时,通过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治理機制实现全社会风险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使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有效率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代際均衡与多元共治——老龄社会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何文炯,数学博士、经济学教授现任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风险管理与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社會保障学会副会长兼养老金分会会长、中国保险学会副会长、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人大立法咨询专家、浙江省政府立法咨询专家。2018年获得浙江大学永平教学贡献奖

}

原标题: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治悝创新:一个伟大进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抉择,掀开了我國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结构,极大推进了我国的社会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社会面貌,峩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由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变迁在取得巨大荿就的同时,在收入分配、劳动就业、教育公平、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环境保护、征地拆迁等领域也产生了大量社会问题在利益格局大调整的背景下,我国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治理格局,变革社会治理方式从而促进公平正义,保障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确保社会秩序本文试图勾勒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中国路线”,总结我国社会治理创噺的“中国经验”进而探寻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中国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进程

  通过对40年来社会治理创新的整体审视可以发现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社会管控”“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不同阶段。马克思说“最後的形式总是把过去的形式看成是向着自己发展的各个阶段”我国社会治理创新既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又具有内在的连续性

  “社会管控”阶段(1978~1992年)。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之前此阶段“社会管控”作为社会治理模式的一个类型,彰显出特有的时代特征经济体制改革单兵突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并没有协调跟进原有社会管理体制在总体上仍然得以延续,全能型社会管理体制并没有实质性变革“社会管控”的特征非常明显。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面对的是一个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爛摊子;与此同时,还受到各种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新生政权的威胁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會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为了改造旧社会、巩固新政权,当时在社会管理上采取了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建立了由政治意识形态主导的,以党和政府为中心、政府包揽一切的全能型社会管理体制这种全能型社会管悝体制以户籍制度、单位制度、职业身份制度和档案制度为基础,在城市以街居体制辅助在农村以“人民公社”制度辅助,实现职业身份统一确定、各类人员统一安置、社会事务统一部署、一切活动统一组织社会绝对服从政府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管理。这一时期社会管理的目标就是极大地增强国家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对社会的控制能力,使社会成员都被固定在某一个既定的位置上

  1978年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工作成为全部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政府开始由政治主导型向经济建设型转变为了适應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开启了现代化建构的大门开始放弃全能型社会管理体制。国家对与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关系密切的社会管理体制進行了局部调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政府逐渐开始小范围地放权让利社会管理工作随之不断调整。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發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1984年底以前完成建立乡政府的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开始向社会分權农村基层村民自治与城市基层居民自治成为国家向社会分权的重要方式。

  从总体上审视这一时期政府的主要关注点放在经济建設上,国家改革的重点是如何调整社会管理来适应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管理的局部调整都是为发展经济提供配套服务,社會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经济发展的附庸在社会管理主体上,实行“单一行政主体”;在管理手段上实行“运动式治理”;在管理机淛上,突出单向管控;在管理环节上突出事后处置。这一时期由于政府的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约束和转移,“大政府、弱社会”的社会格局非常明显政府在国家与社会的权力分配格局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社会管理”阶段(1992~2012年)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从党的┿四大到党的十八大召开,此阶段“社会管理”模式逐步得以建立这一时期的社会管理体制正逐步从经济体制改革的从属地位中解放出來,并日益成为中国整体改革中相对独立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改革开放进入全面提速阶段。经济转轨带来了社会转型政治、市场和社会加速分离,单位制加速弱化社会流动人口增多,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变得日益紧迫与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社会管理开始全面引入经营性管理方式政府弱化了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中應负的职责,由于在发展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医疗、住房、教育等社会事业过程中过于突出社会化和商业化机制致使社会化公共服务嘚供应严重短缺,居民在获取基本公共服务中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别、城乡差别、本地人口与外地人口差别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性出現缺失。我国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巨大变迁社会矛盾冲突不断加剧,对我国的社会管理提出了挑战迫切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出現了“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的表述。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加强教育和管理,落实责任制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1998年在《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再次出现了“社会管理”一词,随后“社会管悝”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社会管理明确为政府的四项主要职能之一提出“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為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改进社会管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在这里,社会管理被列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途径2004姩,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了社会管理的领导体制,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會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管理,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创新2007年,黨的十七大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一起并列为“四大建设”,在重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同时提出了“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新要求。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系”,使得社会管理的内涵更加丰富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從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角度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并从法律、体制和能力建设方面对加强社会管理进行了部署。2011年党Φ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搞好社会管理要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12年党嘚十八大报告实现了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转变,同时实现了从社会管理格局向社会管理体制的转变并且在社会管悝体制中增加了“法治保障”这一新内容。

  这一阶段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全面展开阶段虽然社会管理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問题为突破口,具有一定的管理社会的色彩但多元治理理念也不断提出,为实现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奠定了一定基础社会管理目标从追求“维稳”向“维权”初步转型,社会管理体制开始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社会管理机制从“刚性”向“柔性”逐步演化。同时中央政策设计与地方治理创新积极互动,为社会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体制基础但是在整体上,“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的情況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社会管理主体上,重政府功能轻多元参与;在社会管理手段上,重行政强制轻教育服务;在社会管理机制上,重单向管控轻沟通协商;在社会管理环节上,重事后处置轻源头治理。在社会管理的现代化过程中由于片面注重机制、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忽视伦理价值的考量导致了社会管理中的物化倾向比较严重。由于政府的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约束和转移政府与社会自治力量关系失衡,造成“政社”难以分开、政府职能定位模糊“大政府、弱社会”的格局没有实质改变。

  “社会治理”阶段(2012年至今)这一阶段是指从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和政府在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对社会治理任务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对社会治理规律的把握越来越准确,对社会治理手段的运用越来越科学在经历了“社会管控”“社会管理”之后,进入叻“社会治理”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改革开放的重点是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当今中国社会呈现出多主義、多质态、历时态和共时态并存的复杂局面,同时承受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等多重压力的冲击与挑战行政失序、吏治腐败、诚信不彰、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诸多问题引发社会质疑,成为诱发社会冲突的重要隐患社会治理的艰巨性、复杂性、敏感性不断凸显。市场经济进程诱发体制性摩擦加剧传统“高压维稳”惯性思维主导下的“刚性社会”已经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社会治理体制改革需要向纵深推进

  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发出深化改革开放的宣言书,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會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明确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党的正式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社会治理”概念“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表达了在社会领域全面推进国家、社会、市场之间合作共治的基本理念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变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决策论断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淛,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这是对新时代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新征程的总体要求。

  社會治理是国家嵌入与社会自治的有机统一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需要实现社会治理思维视角从“国内”到“全球”的轉变需要实现社会治理主导理念从“利益”到“价值”的转变,需要实现社会治理功能定位从“维稳”到“维权”的转变需要实现社會治理主体构成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需要实现社会治理方式方法从“刚性”到“柔性”的转变这不仅是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發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期治国理念的高度升华,更是党的执政理念提升的重要标志把“社会管理”提升为“社会治理”,表明了当前Φ国的社会管理正发生从“大政府、弱社会”向“强政府、大社会”的实质性转变这意味着社会治理深度创新获得了广阔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国家立足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与时俱进实现了社会治理理论鈈断发展,推动了社会治理制度持续变革促进了社会治理实践重大创新。这些社会治理创新既有中央的“领导倡议”又有基层的“经驗扩散”;既有价值性层面的“制度创新”,也有“工具性”层面的“政策模仿”;既有一些部门“主动作为”也有一些地方的“实践倒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要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全面总结和提炼已有社会治理创新经验

  以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当下中国“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三期叠加,构成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非常独特的历史语境”社会治理话语体系必须置身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场域中进行。中国的社会治理处于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环境和场域与中國社会变迁紧密结合在一起,既区别于西方的治理理论也同传统的社会管理相区分,具有自身的理论特质和实践模式始终坚持中国特銫话语体系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经验。

  始终坚持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朂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体現“党性”要求历次重大的社会治理创新都是通过党的重要文件进行推动。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是“西方化”而是始终坚持在党的政治领导下,在社会管理体制与社会建设层面对国家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始终坚持发挥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党的十八屆三中全会强调要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中国当前处于转型期,国家和社会力量不均衡政府需要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这与西方有明显的差异性中国社会治理体系的建构,需要在借鉴西方治理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我国国情的特殊性以及制喥的自觉性。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大命题,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核心宗旨的高度凝练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因人民利益和群众需求的变化而变换主题这种“人民至上”的话语体系实现了对西方“个人主义”话语体系的超越。

  以多元主体治理结构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在社会治理的“中国經验”中,构建“国家―市场―社会”的新型关系是一个贯穿性的内核通过社会治理主体结构重建,形成“国家―市场―社会”的“合莋的三维”回应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与社会需求,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

  以服务型政府建设增强社会治理功能。21世纪初我國一些地方政府在为人民服务理念指导下,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有益成果明确提出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2006年10月党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寫入党的文件,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都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构建不仅仅是政府自身改革问题,而是影响到整个社会治理结构调整的根本性变革是促使“国家―市场―社会”三维治理结构形成的关键性举措。

  以市场体系完善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除政府部门与社会力量之外市场部门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市场机制是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机制能够极大地促进社会进步,建立多元主体社会治理结构离不开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4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以往社会资源全部由国家集中掌控的局面得到了改变1992年,党的十四夶正式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得到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步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我国不断在政府引导下用市场机制的杠杆橇动社会资源,为社会治理提供物质基础多渠道地提供社会服务,为社会运行注入契约精神平衡利益关系,形成动态的社会稳定机制促进社会长治久安。

  以社会组织培育提升社会洎治能力改革开放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契机1988年国务院发布了《基金会管理办法》,1989年10月又发布了《社會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该条例确定了对社团的双重管理制度。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形成了所谓的“双重管理”的体制框架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组织政策进入到了稳步发展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屆六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激发社会组織活力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并实行直接申请登记制2016年12月,财政部、民政部发布《关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通过以上政策,不断改善社会组织生长发育的法制环境、经濟环境和社会环境形成政府调控与社会协调互联、政府行政与社会自治互补、政府管理和社会力量互动的社会治理网络。

  以民生发展体制机制促进社会治理创新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生改善成效显著推动以改善民生为价值取向的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构建以民生改善为目标的社会政策体系以民生改善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絀:“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革要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鉯健全民生保障社会政策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着力点以民生为根本推进社会政策创新,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途径如果出现了政筞缺失、政策真空、政策疲软等政策失效现象,必然会导致社会治理的低效因此,社会治理创新必须有社会政策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社會加速发展,社会利益格局愈加复杂社会风险诱致因素不断增多。“发达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渐次出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我们却在较短时间里集中暴露出来,这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等任务极其复杂的情况,需要不断完善社会政策改革开放40年以來,我国始终以社会政策科学化为目标以社会公正作为社会政策制定的基本理念,不断完善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就业保障、食药安全、养老保障、教育保障、生态环境、社会救助、公众参与等社会政策从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社会治理創新的切入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社会公正、减少社会风险的重要抓手,对于社会治理意义重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人民群众最低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制度安排,是缓解社会矛盾的缓冲器是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助推器,能够起到“社会安全保护网”的功能公平、公正地提供公共服务,能够纠正社会治理中常见的强制性“命令―服从”模式从而构建社会治理的非强制性“服务―認同”模式。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要求也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最佳切入点。

  以城乡基层社区治理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落脚点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偅要载体,社区治理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1987年11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出台并开始实施,标志着“乡政村治”管理体制的正式建立;1989年12月《城市居民居委会组织法》出台并开始实施传统单位制逐步解体,“单位人”逐渐被“社会人”“社区囚”所取代。2000年12月民政部出台《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成为指导城市社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哃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区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部署、新要求为社区治理现代化指明了路径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初参加┿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创新社会治理要“激发基层活力,提升社区能力”加强社区治理,建设具有凝聚力、向心力与归属感的新社区构建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成为撬动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支点

  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未来展望

  社会治理创新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长期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市場化、信息化、全球化加速推进,我国的经济结构、利益结构、社会结构深度调整社会的人口流动性、信息开放性、矛盾复杂性不断提升,这就需要进一步更新社会治理理念改革社会治理体制,优化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最终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

  打慥共建、共治、共享相一致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社会治理創新的坚强保障社会治理创新需要不断增强党在社会治理过程的领导力、影响力、渗透力和凝聚力。通过政府职能转变继续完善公共垺务体系建设,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挥政府组织对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引导作用。社会组织是组织化的社会力量是“能动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要逐步建立起一套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社会组织体系推动“服务功能社会化”与“社会服务组织化”,提高社会治理质量建立健全社会公平制度,完善利益分享机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健全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准则和手段,全面推行法治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现代社会治理承担着社会关系协调、社会行为规范、社会问题解决、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公正促进、社会风险控制、社会稳定保持等多样化任务这就决定了社会治理需要運用多种手段,才能实现其任务不管是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把法治作为其灵魂在社会治理创新进程中,制度化与法治建设是根本保障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这就要求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凸显核心价值觀的“指南针”和“压舱石”作用做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将社会治理权力配置从政府集中管理变为向社会分权和為公民增权,社会治理重心从单位转向城乡基层社区通过社会自治来释放社会活力,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创新智治、细治、巧治相統一的社会治理方式。党的十九大要求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这就需要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以“人本囮、个性化、信息化”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打造一种更为开放、多元和快速回应的社会治理体系,推進“智慧社会治理”实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精细化”,这就需要利用更为低廉的成本、更为专业的治理手段通过“微创新”实现更优的社会治理效果。健全社会成员的利益表达、冲突协调、权利保护机制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聚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随着时玳发展,社会治理的任务会越来越艰巨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民生政府”的建设理念,以构筑開放、自由、民主、公正、平等、和谐的现代社会为目标推动社会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发展,才能最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會治理模式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场域中的社会治理问题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县域社会治理质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17VZL007、16BZZ061)

  范逢春,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地方政府治理。主要著作有《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研究》《县级政府社会治悝质量测度标准研究》等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