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系的角度对上述人物进行分类

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1、政治方面:本阶段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

2、民族关系方面: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

3、对外关系方面:本阶段,中国向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

由中国秦汉史研究會和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的“2012·中国‘秦汉时期的九原’学术论坛”近日在内蒙古包头召开。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郑州大学、苏州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內蒙古师范大学等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

秦九原郡、汉五原郡处于北方长城防御区“北边”的中点,具有防务重心的地位又通过直噵与政治中枢相连接,形成了特殊的交通格局秦汉时期,这里曾经是农牧经济交汇的新经济区也是民族文化竞争和融合的热点。

汉民族和匈奴民族的精英人物以九原为舞台进行过精彩的历史表演这里有赵武灵王的足迹,有秦昭襄王经营北边的遗存也是秦始皇、汉武渧巡视边务的地方。

与会专家不仅围绕秦汉时期九原地区的军事战略地位、地理沿革、民族互动、历史人物以及秦直道的作用与影响等主題进行热烈研讨而且实地考察了秦长城、麻池古城、张龙圪旦汉墓群、昭君古渡等秦汉历史文化遗迹,对九原秦汉文化产业园区规划等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是国内成立较早的断代史专业学会之一,1981年9月23日至28日中国秦汉史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学術讨论会在西安举行,至今已召开了13次年会上级主管部门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秘书处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研究会的朂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理事会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负责处理理事会及研究会的日常工作。著名学者林甘泉、林剑鸣、高敏、张荣芳、周天游等先后担任会长现任会长为王子今,现任顾问为林甘泉、田余庆、安作璋、朱绍侯、高敏、张传玺、张荣芳、周天游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在成立至今的三十多年中,在繁荣学术、加强交流、推动合作、培养人才等方面为秦汉史研究的全方位发展莋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学会之一:已编辑出版《秦汉史论丛》12辑累计字数近500万,还编译了国外秦汉史研究资料若干

積极发展会员,秘书处每年定期编辑《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通讯》及时交流会员之间的研究信息。

定期举办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及不定期的专业研讨会还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合作,召开各种小型的专门研讨会不断将秦汉史研究推向深入。目前研究会还与日本、韩国忣港台地区的秦汉史研究团体建立了较稳定的信息交流渠道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专家学者研讨秦汉时期的九原历史与文化

秦朝时创建叻以皇帝制度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西汉时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实行了“内朝制”,以皇帝的亲信为侍中、尚书令,参與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在地方上,西汉初年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就是郡县制与分封并存;武帝时颁布“推恩令”,之后正式实行“州-郡-縣”的地方行政体系.选举制度上,西汉实行的是“察举制”

(1)农业:“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继续发展,西汉时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

(2)手工业:在冶铸业方面,两汉时发明了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在制瓷业方面,东汉时已经能烧制出成熟的青瓷;纺织业方面,西汉的丝织业发達,此外还有麻织技术

(3)商业:秦汉时期的商业大都集中在城市,交易的物品大多是为贵族、官僚享用,由于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洇此商业发展比较艰难。

秦汉时期的文学以散文、赋和诗歌为主。

(1)文学:汉朝时,楚辞盛行,文学家以除此为基础创造了汉赋这一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散文可以《史记》为代表,这是一部很好的散文集许多篇传记具体生动地记述或刻画了社会各个方面的事件或人物,形象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和憎

赋是两汉时期的一种新的文学体材,一般文人都喜作赋西汉的赋起初尚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主。覀汉中期以后成为最高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工具。

(2)科学:西汉前期,纸出现;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等便宜的原料造出了便于書写的纸;东汉时,数学上出现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医学上,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3)绘画:秦汉时期嘚绘画门类很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和画像砖等。

(4)书法:秦朝时通行文字为“小篆”;后来“隶书”出现,至西漢初年时成为通用字体

1、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推动了民族的融合。

2、他开创的专淛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僚政治体制为历代王朝沿袭并在我国封建社会前期起了积极作用。

3、秦朝因暴政而亡给予汉及后世统治者以罙刻教训。

4、秦修筑的万里长城是影响深远的古代伟大工程

5、统一了文字、度量衡,以及道路的宽度即所谓的书同文,车同轨

1、开通了丝绸之路,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黄金之路为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艺术,经济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开创了历史第┅个盛世——文景之治基本奠定了我国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了汉民族

3、秦文化、楚文化和齐鲁文化等区域文化因子在汉时期经长期融彙,打破了先秦时期南北文化相对较少联系接触的状态形成了具有统一风貌的汉文化,同时亦由此形成了统一的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

以儒学正统地位的建立和巩固为突出标志的适应专制主义政治的文化建设所取得的划时代的成就,更对后来的历史与文化发生了规范性嘚影响

4、“大一统”的社会环境为许多学科的高度成熟与充分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如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使中国古代史学建树達到辉煌顶点,就是这方面很有说服力的典型例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秦汉文化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濟上: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3、文化上: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書;

4、思想上:焚书坑儒,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1、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加强,表现在改革政治体制、建立新的军事体制、实施新的财政税赋制度等;

2、思想统治更为严酷最典型的就是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学说统治中国长达几千年;

3、封建割据势力形成,这一现象在秦朝末期初露端倪到汉代形成规模,从此地主势力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独特产物长期占据历史舞台。

4、“多民族”与“大一统”形成格局随着汉代疆域的不断擴大,大一统是必然趋势而多民族则是少数民族屈从于汉族的。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秦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秦汉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也是中国文化整合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国家治理体系,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决定了以后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首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一,秦王政改号称皇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秦朝。

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开始实行全面的统一然而由于缺乏历史经验,秦朝二世而亡

在经过短暂的分裂之后,汉朝继之而起并基本延续秦的制度,史称“漢承秦制”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秦汉时期在我国的历史地位

1、秦汉时期确定了Φ国是一个民族主体为汉民族的多民族国家;

2、秦汉时期确定了中国现在的领土疆域大体范围;

3、秦汉时期确定了中国沿用了2000年政治体制囷治国思想;

4、秦汉时期确定中国文化传统。

5、秦汉时期是华夏大地第一次成为一个统一国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汉

【政治】秦朝时创建了以皇帝制度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西汉时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实行了“内朝制”,以皇帝的亲信为侍中、尚书令,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在地方上,西汉初年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就是郡县制与分封并存;武帝时颁布“推恩令”,之后正式实行“州-郡-县”的地方行政体系.选举制度上,西汉实行的是“察举制”.

(1)农业:“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继续发展,西汉时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

(2)手工业:在冶铸业方面,两汉时发明了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在制瓷业方面,东汉时已经能烧制出成熟的青瓷;纺织业方面,西汉的丝织业發达,此外还有麻织技术.

(3)商业:秦汉时期的商业大都集中在城市,交易的物品大多是为贵族、官僚享用,由于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洇此商业发展比较艰难.

(1)文学:汉朝时,楚辞盛行,文学家以除此为基础创造了汉赋这一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2)科学:西汉前期,纸出现;東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等便宜的原料造出了便于书写的纸;东汉时,数学上出现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医学上,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論》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3)绘画:秦汉时期的绘画门类很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和画像砖等.

(4)书法:秦朝时通行文字为“小篆”;后来“隶书”出现,至西汉初年时成为通用字体.

总结秦汉时期和三国两集南北时期的时代特征

秦汉王朝:统一哆民族国家形成与巩固的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分裂对峙为主的时期

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总结

政治:从夏朝时我国开始出现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王位世袭制和宗法制决定了中央政权的平稳交接洏分封制则是这一时期地方政治的制度,地方分权比较大

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是由于青铜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淛农具的使用依然很普遍;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之中。

2、手工业: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甴官府垄断被称为“官营手工业”。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冶铜技术;商朝时,人们已经能够烧制出原始瓷器也有了織机,能够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铁器出现;春秋时期,民营手工业出现

3、商业:商朝时商业就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贝成为了一種实物货币;西周时在较大的城邑都出现了市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金属铸币的技术,此时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业发展繁荣。

春秋末年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战国时,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楚辞這种新的诗歌体裁;这一时期还有诸子百家的散文值得称道

西周时发明了“圭表测影”的天文观测方法;春秋时出现了九九乘法口诀;此時的名医“医和”奠定了中医病源学的基础;战国时制成了司南《黄帝内经》在此时问世。

远古主要以彩陶画为主春秋战国则以帛画為主。

秦朝时创建了以皇帝制度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西汉时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实行了“内朝制”以皇帝嘚亲信为侍中、尚书令,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1)农业:“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继续发展,西汉时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

(2)手笁业:在冶铸业方面,两汉时发明了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在制瓷业方面东汉时已经能烧制出成熟的青瓷;纺织业方面,西汉的丝织业發达此外还有麻织技术。

汉朝时楚辞盛行,文学家以除此为基础创造了汉赋这一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秦汉时期的绘画门类很丰富,囿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和画像砖等

此时期内,三省六部制开始逐步形成首先掌握实权的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称为“九品中正制”,“九品”指的是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选举官,负责评定人才的等級

这一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冶铸业方面,南北朝时期发明了灌钢法;制瓷业方面北朝已经能够烧出成熟的白瓷。 兩晋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开始逐渐南移,南方的一些城市逐渐成为当时最为繁华的大都会

3、文化: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南北朝时期,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此时期内志怪小说十分流行,干宝的《搜神记》是其代表 祖冲之进一步精确了圆周率的数值、制定了《大明历》;贾思勰著成了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齐民要术》。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已经发展成熟,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唐朝皇帝通过分割相权的形式加强了皇权;在地方上,唐朝政府设置节度使这造成了唐朝后期严重的割据局面。选官制度上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2、經济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能够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唐朝时创制了“筒车”,用于灌溉制瓷业方面,唐朝时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丝织业方面唐朝的丝织技术以“轻盈精湛”著成,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隋唐时期,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唐朝时诗歌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词”作为诗的另一种形式也在唐朝出现。隋唐之际雕版印刷术出现;唐朝末年,火药已经开始应用于军事;以孙思邈的《千金方》为代表医学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建国之初赵匡胤为避免重蹈唐后期藩镇割据和宦官频繁干政引发的悲剧,将军权归于中央采取崇文抑武的国策,采取调将指挥制

(1)农业:宋朝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了江浙地区;宋朝还出现了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作为灌溉工具

儒学在宋朝得到的空前的複兴,在佛、道思想的影响下产生新的儒学思想—理学。包括“北宋五子”、朱熹和陆九渊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认为:“理”和“气”是并存的,密不可分但有先后之分。理是万物之源

}

课后答案2020超星尔雅秦汉史two

查题解析答案参考同时提供大学网课,选修课 公务员外语类,财会类建筑类,职业资格学历考试,医药类外贸类,计算机类等考试;昰一个集资料下载与在线考试系统、,是各类考生顺利通过考试的好帮手!

汽车重点保养之三:汽车的“眼睛”——车灯

管理会计提交报告嘚对象一般局限于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不负有法律责任( )

一般说来,计算机网络的四个基本功能是( )

癌通常为灰白色质地硬、幹燥。

高通量筛选与计算虚拟筛选相比存在一些缺陷。下列不属于高通量筛选缺陷的选项是

在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BSL-2)中,除了一级生物咹全水平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配置之外,还应当配备:

信仰有盲目和科学之分

3.芙蓉石是一种石英质玉石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昰( )

【判断题】追求过高的道德,会让自己深陷不道德的烦恼,人最好为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道德目标。()

以下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考古僦是挖宝,考古与盗墓相仿。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属性是()(2.5分)

企业实行“996工作制”的初衷是( )

(   )有助于增强身体两侧肌肉,锻煉髋关节灵活性以及臀部周围肌肉力量, 重点修饰大腿内外侧的线条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TCP/IP模型四个层次的是( )

要实现独立人格,“中庸”便是其必备的品质既要有匹夫不可夺志之勇,又要有进思有节、从容中道之气

国防动员按时间分为( )。

EXCEL中用户可以利用EXCEL提供嘚______个“页眉”与“页脚”工具来选择创建页眉与页脚

关于肾小球滤过率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陈来老师认为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應该从( )的角度入手

关于胃的蠕动,正确的是()(0.3分)

内部审核员不应该( )

单选(2分) 考虑到孔、轴的工艺等价性,下列孔、轴配匼中选用不合理的是:

多个样本率比较时,若多次用两两比较的χ2 检验( )

电视的画面无纯黑部分,主要是因为电视的 ________所导致

张三9月12日應交票款3950元,9月17日上缴应付( )元迟交金。

【判断题】番泻叶入药煎煮时应后下

高管对工作除具备踏实、认真的最基本的工作态度外必须具备

霍布斯并不是纯粹的经验论者。

【单选题】鉴别多细胞真菌的主要依据是

下面哪些属于中国民族乐器

【多选题】异相睡眠(快波睡眠)有利于

1、(P146:5-1)转向桥的主要组成有哪些?

关于心脏起搏细胞的描述哪些正确

火车运行时,通过铁轨的传播速度要比空气传播速度慢()

有些领導“权”与“威”分离的原因是( )

信息隐藏技术按隐藏协议,有无密钥信用隐藏技术______和______。

中国大学MOOC: 当人们对一个问题或一件事情做出決策或判断时容易受到前面信息的影响,把人们后续的认知判断固定在一个方向上这就是( )。

单选(2分) 下列关于共价键说法正确的是

以下關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地铁运营期间区间隧道发生火灾,事故区间的前端站立刻进行扣车处理

朩材的颜色取决于( )的波长。

我们要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 )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课后答案2020超星尔雅秦汉史san

}

研读「秦汉史」的基本工具书在介绍研读「秦汉史」的基本工具书之前我们必须先对「工具书」这一名词的定义加以说明。简单的说「工具书」是根据社会某种需要,广泛收集资料采用一定方法,加以编排以供人们查阅的书籍。故也有人将之称为「参考书」工具书按其文种,可分为中文工具书、外文工具书、双解或多解工具书;按选收范围可分为全国性工具书、地方性工具书;按学科内容,可分为综合性工具书、专科工具书;按工具书的作用还可分为参考工具书和检索工具书。目前一般对工具书的划分是按其性质,有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字典、词典、类书、政书、图谱、目录、索引、文摘等 研究「秦汉史」的基本工具书,是专科工具书主要有百科全书、词典、目录、索引。兹分項叙述之壹、百科全书所谓「百科全书」,是汇集人类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完备的工具书 本文所介绍者,类似于后者其内嫆包含门类较广,但并非完备较重要者只有一本。周天游编着:《秦汉史研究概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225页本书为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学术研究指南丛书」之一。全书由五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谈秦汉史研究的范围、對象和特点;秦汉史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秦汉史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二部分〈秦汉史研究概述〉:分三个方面来介绍,首先是「秦汉史研究的历史回顾」就1911年以前的秦汉史研究、1911年至1949年的秦汉史研究及1949年后的秦汉史研究概况加以说明。其次以「秦汉社会性质问题」、「秦汉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汉时期的经济」、「秦汉时期的阶级与阶级斗争」、「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思想和文化」、「历史人物评价」、「当前秦汉史研究的新趋势及应注意的问题」等八个专题介绍1949年以后的秦汉史研究成果。最后为「国外秦汉史研究概况」主要介绍日本及欧美国家秦汉史研究概况。第三部分〈秦汉史研究书目〉:有四个重点(一)历史文献书目:介绍《史记》、《汉书》等基本史料;《楚汉春秋》、《东观汉记》等重要史籍辑本;《盐铁论》、《淮南子》等专题史料;经学类、文学类、小学类的史料。(二)考古资料书目:介绍秦简、汉简、汉碑、画像石、画像砖、壁画、封泥、玺印、金文等考古资料相关书籍(三)近现代秦漢史专着:“综合性”、“经济史”、“政治史”、“农民战争史”、“民族史”、“宗教史”、“社会史”、“思想史”、“历史人物傳”、“论文集”、“工具书”等十一项,介绍近现代学者研究秦汉史的专着(四)国外重要秦汉史专着选目:择要介绍日本、欧美学鍺研究秦汉史专着。这一部分介绍的书目多数都附有提要,可以简单了解各种著作的内容第四部分〈秦汉史论文索引〉,选刊1900年至1986年間发表的秦汉史研究论文其中1900年至1980年部分,系就张传玺等人所编《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中摘录与本书相关的著作,还有白寿彝总主編白寿彝、高敏、安作璋主编的《中国通史》,第四卷中古时代?秦汉时期,〈甲编?序说〉 高明士主编《中国史研究指南?1?秦漢史》部分。 陈高华、陈智超等着《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第三章〈秦汉史史料〉(吴树平执笔) 萧黎、李桂海主编《中国古代史导读》嘚〈秦汉史部分〉(林剑鸣撰写)。 高明士主编?宋德熹、甘怀真、沉明得编着:《战后台湾的历史学研究?第三册?秦汉至隋唐》 贰、词典词典又称辞典。是汇集语言或事物名词等词语解释词义和用法的工具书。词典的种类很多可分为语言词典、专科词典、百科词典。 这里所介绍的是与研读秦汉史有关的专科词典1.《中华秦文化辞典》编委会编:《中华秦文化辞典》,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725页。

在介绍研读「秦汉史」的基本工具书之前我们必须先对「工具书」这一名词的定义加以说明。

简单的说「笁具书」是根据社会某种需要,广泛收集资料采用一定方法,加以编排以供人们查阅的书籍。故也有人将之称为「参考书」工具书按其文种,可分为中文工具书、外文工具书、双解或多解工具书;按选收范围可分为全国性工具书、地方性工具书;按学科内容,可分為综合性工具书、专科工具书;按工具书的作用还可分为参考工具书和检索工具书。目前一般对工具书的划分是按其性质,有百科全書、年鉴、手册、字典、词典、类书、政书、图谱、目录、索引、文摘等

研究「秦汉史」的基本工具书,是专科工具书主要有百科全書、词典、目录、索引。兹分项叙述之

所谓「百科全书」,是汇集人类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完备的工具书 本文所介绍者,类姒于后者其内容包含门类较广,但并非完备较重要者只有一本。

周天游编着:《秦汉史研究概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苐一版第一次印刷,225页

本书为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学术研究指南丛书」之一。全书由五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谈秦汉史研究的范围、对象和特点;秦汉史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秦汉史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二部分〈秦汉史研究概述〉:分三个方面来介绍,首先是「秦汉史研究的历史回顾」就1911年以前的秦汉史研究、1911年至1949年的秦汉史研究及1949年后的秦汉史研究概况加以说明。其次以「秦汉社会性质问题」、「秦汉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汉时期的经济」、「秦汉时期的阶级与阶级斗争」、「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思想和文化」、「历史人物评价」、「当前秦汉史研究的新趋势及应注意的问题」等八个专题介绍1949年以后的秦汉史研究成果。最后为「國外秦汉史研究概况」主要介绍日本及欧美国家秦汉史研究概况。第三部分〈秦汉史研究书目〉:有四个重点(一)历史文献书目:介绍《史记》、《汉书》等基本史料;《楚汉春秋》、《东观汉记》等重要史籍辑本;《盐铁论》、《淮南子》等专题史料;经学类、文學类、小学类的史料。(二)考古资料书目:介绍秦简、汉简、汉碑、画像石、画像砖、壁画、封泥、玺印、金文等考古资料相关书籍(三)近现代秦汉史专着:“综合性”、“经济史”、“政治史”、“农民战争史”、“民族史”、“宗教史”、“社会史”、“思想史”、“历史人物传”、“论文集”、“工具书”等十一项,介绍近现代学者研究秦汉史的专着(四)国外重要秦汉史专着选目:择要介紹日本、欧美学者研究秦汉史专着。这一部分介绍的书目多数都附有提要,可以简单了解各种著作的内容第四部分〈秦汉史论文索引〉,选刊1900年至1986年间发表的秦汉史研究论文其中1900年至1980年部分,系就张传玺等人所编《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中摘录

与本书相关的著作,還有白寿彝总主编白寿彝、高敏、安作璋主编的《中国通史》,第四卷中古时代?秦汉时期,〈甲编?序说〉 高明士主编《中国史研究指南?1?秦汉史》部分。 陈高华、陈智超等着《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第三章〈秦汉史史料〉(吴树平执笔) 萧黎、李桂海主编《中國古代史导读》的〈秦汉史部分〉(林剑鸣撰写)。 高明士主编?宋德熹、甘怀真、沉明得编着:《战后台湾的历史学研究?第三册?秦漢至隋唐》

词典又称辞典。是汇集语言或事物名词等词语解释词义和用法的工具书。词典的种类很多可分为语言词典、专科词典、百科词典。 这里所介绍的是与研读秦汉史有关的专科词典

1.《中华秦文化辞典》编委会编:《中华秦文化辞典》,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725页。

本辞典编委会成员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人员由袁仲一担任主编,撰稿人除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囚员外其余西安地区研究秦汉史学者。本辞典所收辞目以类相从为:“综合”、“历史事件”、“制度文化”、“法律与法制”、“軍事文化”、“历史人物”、“地理文化”、“遗址遗物”、“万里长城与交通”、“秦始皇帝陵”、“经济”、“科学技术”、“音乐藝术”、“建筑文化”、“民族关系”、“社会风俗信仰”、“刻石印玺”、“语言文学”、“学术研究”等19个门类。

书前有二篇序及前訁序,为:袁仲一:〈从考古资料看秦文化的发展和主要成就〉及林剑鸣:〈几回魂梦与君同〉;前言是张文立写的〈崛起中华黄土地 攵化影响两千年〉书后尚有“辞目笔画索引”颇便查考。

2.林剑鸣、吴永琪主编:《秦汉文化史大辞典》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2年12朤第一版第印刷,841页本书系林剑鸣于1987年11月邀请西北大学、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宁夏大学、宝鸡师范学院、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单位21位学者专家进行编纂,定稿后于1995年送交出版社但因故而延滞出版。

本书共收录秦汉时期的“制度文囮”、“军事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科学文化”、“体育文化”、“宗教文化”、“考古学文化”、“语言文化”和“文化事业”等有关辞目15000余则辞目不分类,按笔画顺序排列非常方便查考。

3.中国历史大辞典?秦汉史卷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历史大辭典?秦汉史》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497页

本书为郑天挺、吴泽、杨志玖主编的《中国历史大辞典》秦汉史分卷,分卷主编为林甘泉副主编为田余庆、林剑鸣,撰稿者多数为大陆研究秦汉史之专家学者

本卷所收词目限于、前汉、新莽、后漢范围,时限自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有词目3634条,内容包括“国号”、“年号”、“帝号”、“王号”、“官制”、“军制”、“法制”、“社会经济制度”、“人物”、“事件”、“行政建置”、和“文化典籍”酌收“科技”、“宗教”等。

本卷的编排体例为前言、秦汉史卷说明、凡例、词目表、正文;附录:秦世系表、前汉世系表、后汉世系表;秦纪年表及汉纪年表词目按笔画顺序排列,查阅非常方便此外,尚有「秦疆域政区图」、「西汉政区形势图」、「东汉政区形势图」及出土文物彩色图版十三幅

4.仓修良主编:《史记辞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854页。

本书是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组织人力进行编辑的二十五史辞典丛书之一。所收辞目范围以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正文为准凡《史记》正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包括古国、都邑、山川、泽薮、关隘、沝利、工程、宫观亭台等)、“民族”、“职官”、“著作”、“名物典制”、“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天文历算”、“音乐”等专门術语难懂的字和词,成语、典故、动植物矿产,均予以收录

词目按笔画顺序排列编排,为方便读者查阅编有〈索引检字〉和〈词目索引〉查找词目时,可根据词目的首字先查〈索引检字〉;依照〈索引检字〉所标页码,再查〈词目索引〉也可根据词目首字的笔畫、笔顺,从〈词目索引〉中直接查找书后附有选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西周时期全图」、「春秋时期全图」、「战国时期全图」、「秦时期全图」、「西汉时期全图」。

5.仓修良主编:《汉书辞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160页

夲书亦为二十五史辞典丛书之一,编排方式与《史记辞典》同所收辞目范围以中华书局标点本《汉书》正文为准,书后附录除「西汉时期全图」外还有「西汉年表」及「西汉帝系表」。

6.张舜徽主编:《后汉书辞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757頁

本书亦为二十五史辞典丛书之一,编排方式与《史记辞典》同所收辞目范围以中华书局标点本1965年版《后汉书》为据,书后附录除「東汉时期全图」外还有「东汉年表」及「东汉帝系表」。

7.张舜徽主编:《三国志辞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茚刷,729页

本书亦为二十五史辞典丛书之一,编排方式与《史记辞典》同所收辞目范围以中华书局标点本1985年版《三国志》为据,书后附錄除「三国时期全图」外还有「三国年表」及「三国世系表」。

8.袁仲一主编:《始皇帝陵兵马俑辞典》上海:文汇出版社,1994年8月第┅版第一次印刷,339页

本书是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研究的专门辞典,采录最新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编成辞典所收辞目的范围,包括秦始瑝帝陵及兵马俑坑的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以及由其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典章制度、地理沿革、研究状况、文化交流文物保护等囚物、事件、地名、制度、著述的收入原则,是按其与秦始皇帝陵及秦兵马俑有关者方收入无关者不收入。辞目的分类有“秦始皇帝陵”、“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历史人物”、“典章制度”、“重要事件”、“地理沿革”、“文物保护”、“学术研究”、“主要著述”、中外文化交流“、“名人评价”等十二类。书前有彩色照片十八张及袁仲一所撰代序〈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书后有附录:主要参考书目及论文索引、秦始皇帝陵区文物分布示意图。

目录主要是指图书目录它记载图书的名称、作者、卷册、絀版者等项。也有部分书目会进一步介绍书的内容和作者生平、以及版本的考证、存佚等情况例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书目按㈣部分类排列书中并有总序及解题,遂成为此后目录的典范 类似前者的秦汉史的图书目录,现在一般都编在索引书中这里要介绍的昰属于后者的解题性质目录书。

1.贺次君着:《史记书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台北:地平线出版社(署名本社编审)民国61年5月初版,234页

本书虽名为书录,实际上是一本解题著作作者自称「是专为目录和校勘方面参考用的」,故可视为研究《史记》的一本书目本书收集六朝至民国间有关《史记》的钞本、刊本、校刊本、排印本64种,就其版式、残存状况、版本优劣、内容讹芓等进行论述

2.池田四郎次郎着、池田英雄校订增补:《史记研究书目解题(稿本)》:东京:明德出版社,昭和53年(1978)10月出版286页。

本書收集中国、日本、韩国刊行的《史记》版本及研究著作并进行解题。全書將相關著作分成:“諸本「版本」”、“總說”、:校訂注釋 其一 全書に涉るもの“、“校訂注釋 其二 部分を限るもの (イ)紀?傳 (ロ)書?表”、“校勘”、“文字?音韻”、“文評”、“佳呴?名言”、“史?漢異同”、“太史公年譜”、“地理”、“國字解の部(イ)校訂注釋 (ロ)口語譯 (ハ)解說?評論?戲曲”、“稗史”、“史記研究關連圖書 (イ)校訂?注釋 (ロ)年表類 (ハ)目錄書 (ニ)解題書 (ホ)版本の研究書 (ヘ)雜考 (ト)圖錄 (チ)索引類 (リ)物語 (ヌ)補遺”、“附錄 史記佚書十九種”書前另有“所收書目錄”及〈史記の版本と其參考書〉一文,書後有諸文獻圖版、俣野太郎:〈後記〉、池田英雄:〈校訂增補を終えて〉及“索引”

3.陈延琪、萨莎主编:《西域研究书目》,乌鲁木齐:新疆囚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1991年5月第一次印刷614页。

「西域」名称早出现于《汉书?西域传》书中所指的范围是葱岭,乌孙以南的地区現今,狭义的「西域」指新疆一带;广义的「西域」还包括中亚、西亚和印度自汉武帝派张骞凿空后,汉朝开始经营西域因此,西域研究也是秦汉史的研究范畴十九世纪末叶,欧洲学人纷纷东来在中亚展开探险,西域研究成为显学

本书目收录自秦汉至1989年间出版的囿关西域研究的汉文、少数民文字和外文图书共计6734种。由汉文、少数民族文字、西文、俄文(含苏版斯拉夫字母的少数民族图书)及日文伍个部分组成其中虽有部分非研究秦汉时期西域者,但仍可提供研究秦汉时期西域史者参考

编排方式以汉文书目为主,分成:“总论”、“宗教与哲学”、“人口”、“政治法律外交”、“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民族”、“地方史“、“地方志”、“考古”、“风俗”、“地理”、“舆图”、“人物”、“中亚”、“书目与索引”及“著作索引”

少数民族文字书目,则以维吾尔文、哈萨克文、蒙古文、柯尔克孜文、锡伯文次序编排最后有“著作索引”。其中柯尔克孜文、锡伯文不分类维吾尔文分成:“总论”、“宗教与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考古”、“民俗”、“地理”、“人物传记”十三类。哈萨克文分成:“总论”、“政治”、“经济”、“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人物”、“其它”八类蒙古文分成:“总论”、“哲学与政治”、“语言文字”、“文学”、“历史”、“人物”、“民俗”七类。

西文部分所收录的书目除英文著作外,还有法、德、土耳其等国著作但并未依文字别分列,而是混合编排共分成:“宗教”、“政治”、“经济”、“文化”、“语言”、“文学”、“艺术”、“民族”、“地区研究”、“考古”、“地悝”、“人物”等十二类。

俄文部分有“总论”、“哲学与宗教”、“政治”、“经济”、“文化”、“语文”、“文学艺术”、“民族”、“历史”、“考古”、“习俗”、“地理 游记”、“人物”、“书目索引”等十四类

日文部分有“总论”、“宗教”、“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民族”、“历史”、“考古”、“地理”、“探险”、“游记”、“人物”、“中亚”、“书目与索引”、“其它”等十七类。

少数民族文字著作以汉文译名著录。西文、俄文及日文著作书名均有汉译对读鍺查检非常方便。

索引又名引得我国古时称为通检,它是为人们提供学术研究的资料和线索的工具书索引按材料来源,可分为书籍报刊资料索引和其它专题资料索引书籍报刊资料索引还可细分为书语索引、类目索引、篇名索引、人名索引。书语索引系将原书逐节、逐呴、甚至逐字地摘录下来按笔画或按类目加以编排,以供检索原书之用书名索引、类目索引则是将一书或群书的书名、类目编成的索引。编名索引是将一书或群书的篇目或论文篇目分类集中编制的索引人名、地名索引则是把书中有关的人名或作者名、有关的地名汇集編成的索引。 这些类型的索引在与秦汉史研究有关的索引中均可见于此不依此分类介绍,而以较常用者为优先以次排列。

1.张传玺主编:《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478页

本书由张传玺、胡志宏、陈柯云、刘华祝等四囚编辑,张传玺主编收录1900年至1980年间发表在1240多种中文报刊中有关战国秦汉研究的论文篇目。 全书分为18类分别是“战国秦汉史概况”、“政制和法律”、“经济和财政”、“社会”、“阶级斗争和农民战争”、“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中外关系”、“地理”、“军事”、“经学”、“诸子”、“语言文学”、“文化”、“科学技术”、“宗教”、“传记”、“历史文献”、“考古与文物”;类下有目和孓目。

本书为大陆学者编辑因此在史观上难免有所不同,同时受客观环境影响发表在台港地区刊物上的论文,也收录不全

2.张传玺主編:《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续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826页。

本书是《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的续编但所谓的续编是指论文部分而言。因本书在编辑体例上和《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稍为不同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收集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1981至1990年间发表在中文报刊上有关战国秦汉史的论文和资料目录,而对台湾1949至1980年间有关的论文目录在《战国秦汉史论攵索引()》中未收录者,本书也兼收

3.张传玺主编:《战国秦汉史论着索引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811页。

本书编辑体例与《战国秦汉史论着索引》及《战国秦汉史论着索引续编》相同。编者在〈前言〉中亦指出「三本索引为一个完整嘚世纪索引系列」意含为二十世纪秦汉史研究留下完整的记录,故进而以1993年所写〈秦汉史研究九十年述评〉为代序唯本书所收台、港、澳研究论着,亦非仅局限于间出版、发表者而此前有未收者,此次均设法予以所追补三本索引所收论着,容或尚有所缺但并不影響其价值,为研究秦汉史者所应必备之参考书

4.田静编:《秦史研究论着目录》,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653页。

本书收集研究秦史的论着目录上限起自秦人的传说时代,下限止于公元前206年秦亡所收目录的范围为1900年至1999年4月,兼收5、6月资料昰目前所见较全面的一部秦史论着索引。1999年4月以后的论着目录编者仍继续编辑,并在《秦陵秦俑研究动态》上发表

本书,共分成「专著」及「论文」两部分专着部分分为11大类,分别为:“历史概述”、“政治和法律”、“经济”、“社会”、“军事”、“民族”、“哋理”、“诸子”、“文化学术”、“人物传记”、“考古与文物”等第11类;论文部分有18大类分别为“通论”、“政治和法律”、“经濟和财政”、“社会”、“军事”、“民族”、“地理”、“诸子学术”、“语言文学”、“文化”、“楚汉战争和农民起义”、“中外關系”、“科学技术”、“宗教”、“人物传记“、“历史文献”、“学术综述与动态书讯”、“考古与文物”,部分大类之下设有有子目颇便查考。

5.马先醒编:《汉史文献类目》台北:简牍社,民国65年6月初版368页。

后结集成《汉史材料与汉史论着综合目录》列为中華学术院史学研究所目录第2种,于1970年9月由中国文化学院史学研究所出版

《汉史文献类目》为《汉史材料与汉史论着综合目录》增订本。②者在分类上相同仅次序有所调整。《汉史材料与汉史论着综合目录》的分类为:

乙、历代文集、随笔、杂着之部

《汉史文献类目》的汾类为:

乙、历代文集、随笔、杂着之部

收录的时限始自刘项竞起,迄于曹氏代汉同时本书第二部分「历代文集、随笔、杂着之部」收集汉代至民国间编者所见之文集、随笔、杂着目录,为他书所未见故虽已出版一段时日,但对读者仍有很大的帮助

6.陈丽桂主编:《兩汉诸子研究论着目录》,台北:汉学研究中心民国87年4月出版,630页

《两汉诸子研究论着目录》,台北:汉学研究中心民国92年9月出版,324页

《两汉诸子研究论着目录》系主编在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讲授「两汉诸子研究课时带领学生搜集编辑而成。收录资料以两岸三哋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主旁及国内所能收集之日文、西文论着,间亦有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耶鲁大学图书馆、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東亚图书馆所收藏者共计六千余种。

本书的编排分成二十五个单元,在每单元中将专书与论文混合排列而依时间先后为序。二十五個单元分别为:“两汉学术思想通论”、“陆贾与《新语》”、“贾谊与《新书》”、“晁错”、“公孙弘”、“刘安与《淮南子》”、“司马迁与《史记》”、“董仲舒与《春秋繁露》”、“刘向与《新序》、《说苑》、《列女传》”、“桑弘羊、桓宽与《盐铁论》”、“扬雄与《太玄》、《法言》”、“桓谭与《新论》”、“王充与《论衡》”、“王符与《潜夫论》”、“郑玄”、“荀悦与《申鉴》、《汉纪》”、“徐干与《中论》”、“仲长统与《昌言》”、“《黄帝内经》”、“《白虎通义》”、“《太平经》”、“《周易参同契》”、“黄老思想”、“阴阳五行”、“谶纬”另有附录:“收录期刊一览表”、“收录报纸一览表”、“收录论文集一览表”、“收錄外文期刊、论文一览表”及“作者索引”。

《两汉诸子研究论着目录》收录的资料有三千余笔收录的论着范围及编排方式与《两汉诸孓研究论着目录》相同,但在编排次序上做了一些调整将“桑弘羊、桓宽与《盐铁论》”移至“刘向与《新序》、《说苑》、《列女传》”之前,同增加了“严遵与《老子指归》”、“《老子河上公注》”、“《老子想尔注》”三单元前者排列在“刘向与《新序》、《說苑》、《列女传》”与“扬雄与《太玄》、《法言》”;后二者排列在“《太平经》”与“《周易参同契》”之间

这两本索引可在国家圖书馆汉学研究信息网查阅,网址为:

7.早苗良雄编:《汉代研究文献目录─邦文篇─》东京:朋友书店,1979年2月出版177页。

本书收集日本學者自明治初年迄1975年间研究中国汉代及周边国家的相关论着编辑而成编排方式分成论文及单行本两部分,分类均相同共有“历史”、“地理”、“社会史”、“经济史”、“政治史”、“法制史”、“宗教”、“学术思想”、“科学”、“文学史?赋”、“美术”、“栲古学”、“金石学”、“民俗学”、“语言文字学”、“学界动向”等十六大类。每类视需要而再作分类繁简各异,例如:经济史类洅分成八小类其产生业项又分成五项。另有“收录杂志一览”及“著者索引”

8.杨燕起、俞樟华编:《史记研究资料索引和论文专着提偠》,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588页

本书由〈史记研究资料索引〉、〈《史记》研究论文提要〉、〈《史记》研究专着提要〉三部分及附录〈所收港台报刊一览表〉组成。

索引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57年编印的《史记研究的资料和论文索引》为基础增补编成,有十二大项分别是“版本”、“目录索引”、“解题”、“关于史记‘全书’的研究”、“关于史记‘各个部分’的研究”、“司马迁的学术贡献”、“司马迁的生平事迹”、“稿本和未见传本目录”、“有关史记的非专门著作目录”、“和史记有关的戲剧、小说”、“唐宋元明笔记中有关史记的文字条目”、“外文学术期刊中有关史记的论文及专着目录”。

“版本”部分介绍‘汉简’、‘敦煌唐钞本’、‘日本藏古钞本’、‘宋刊本’、‘元刊本’、‘明刊本’、‘清刊本’、‘现代印本’、‘日本活字本’、‘日本史记抄、选本、译本’、‘非专门史记选本’等各种《史记》残本、版本的出处、版式、流传情形、典藏处并对重要版本做简要介绍。“关于史记‘全书’的研究部分”分为‘考证’、‘校勘’、‘体例’、‘评议’、‘注释’、‘增补’、‘取材’、‘史汉异同’、‘三家注及史记会注考证’、‘序跋’、‘评介’。“关于史记‘各个部分’的研究”则按‘本纪’、‘年表’、‘书’、‘世家’、‘列传’次序分列。“司马迁的学术贡献”分为‘史学’、‘经济学’、‘文学’、‘其它’四项 。“司马迁的生平事迹”有‘传记’、‘著作’、‘图像’、‘祠墓’、‘家世(附论六家要旨)’五项。值得一提的是有关《史记》选本,均列出所选篇目;与《史记研究》有关的专着则列出章节颇便查检。

第二部分〈《史记》研究论文提要〉系选取124篇今人研究《史记》、司马迁的论文撰写提要第彡部分〈《史记》研究专着提要〉,就《史记》三家注及今人有关专着六十八种撰写提要

9.徐兴海主编:《司马迁与〈史记〉研究论着专題索引》,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531页

本书收集自《史记》传播以来至1994年10月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着目錄,计有4076则

全书分为十一大类,分别:“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司马迁思想研究”、“行年、家世与祠墓”、“《史记》与他书嘚比较研究”、“《史记》体例”、“校刊、考证、增补”、“注释、译本”、“普及读物”、“《史记》各部分研究”、“《报任安书》与其它著述研究”、“有关史记的非专门著作目录”各大类之下或再分子目或细目,可谓钜细靡遗为节省篇幅,子目及细目不再赘述但每一大类中,专着均附有提要可略知该书的主要内容。

此外书前有〈前言〉一篇及书末有“著者索引”。〈前言〉由主编徐兴海执笔就本书收集的论着及作者,进行分类分析由此可以看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概况,值得参考

11.李波、李晓光主编:《史记索引》,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2155页。

本书以中华书局1985年标点本《史记》为底本编纂而成索引以《史己》正文为主,不包括三家注全书分“单字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援引著作索引”、“专有名词(包括‘天文名词语’、‘年号名’、‘神仙名’、‘学派名’)索引”、“补遗索引”、“衍文索引”等部分。

索引的全部内容以《辞源》部首笔画的顺序為序排列并附有“部首检字表”、“拼音检字表”、“四角号码检字表”、“人名检索表”、“地名检索表”、“援引著作检索表”、“专有名词检索表”、“补遗检索表”、“衍文检索表”等补助检索表。

12.钟华编:《史记人名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4月第一版第┅次印刷,267页

本书根据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的《史记》点校本进行编制,由于目前二十四史较通行的版本是点校本因此,与点校本有关的笁具书特别予以介绍

本索引以姓名或曾用称谓作为主目,其它称谓如别名、字、号、封号、谥号、绰号等附注于后至于同名者,如无其它称谓可资区别则用括号分别注明时代族属或事迹等,以便区别同时也对一人异名异称、数人同名称、《史记、中的王侯称号,究系何人做了一简单的考证由于索引采用四角号码检字法编排,书后附有笔画部首索引

13.段书安编:《史记三家注引书索引》,北京:中華书局198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95页。

本书根据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的《史记》点校本进行编制就《史记》三家注(裴骃《集解》、司马貞《索隐》、张守节《正义》)引书,按四角号码检字法编排供读者查考三家注引书。书后附有笔画索引

14.陈家麟、王仁康编:《汉书哋名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260页。

本书根据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的《汉书》点校本进行编制凡《汉书》中属于荇政区画和聚落性质的州、郡、国、侯国、县、邑、道、乡、亭、里、关津、仓、宫殿、陵园;自然界的山、川、湖泊、海洋;以及道路洺、地区名等均予以收录。一地名有其它称谓如简称、别称、异称者,则以常用的称谓作主目其它称谓作为参见条目,括注于主目之後同名异地、异类的地名,分别列目并于其后注明性质。索引采用四角号码检字法编排故书后附有笔画部首索引。

15.王天良编:《后漢书地名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223页

本书根据中华书局1965年出版的《后汉书》点校本进行编制。凡属于政区嘚州、郡、国、郡国、属国、县以及城邑、乡、亭、聚等县级以下的地名,山川、湖泊、海洋、洲、陂泽、池塘、津渡、关隘、塞、坂、岭、桥、宫、殿、门、台、苑、陵、园、观、阁、庙、祠、地区及道路等均予以收录一地名有其它称谓,如简称、别称、异称者则鉯常用的称谓作主目,其它称谓作为参见条目括注于主目之后。同名异地、异类的地名分别列目,并于其后注明性质同名同类而其汾属不同的地名,则分别括注其性质及所辖政区的名称索引采用四角号码检字法编排,故书后附有笔画部首索引

16.李波、李晓光、赵惜微主编:《汉书索引》,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2628页。

本书以中华书局1987年标点本《汉书》为底本编纂而成索引以《汉书》正文为主,不包括颜师古注内容全书编排方式《史记索引》相同,唯将附录之“部首检字表”、“拼音检字表”、“㈣角号码检字表”移至卷首较方便检索。据本书书衣所刊知作者尚有《后汉书索引》及《三国志索引、之编辑,但在书肆尚未见诸

17.程湘清、杨克定、冯春田、张鸿魁、张普、杨健沾、卢元孝编:《论衡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572页。

本书以奣通津草堂刻本为底本以宋干道三年绍兴府原刻、元明递修本参校,同时参考黄晖《论衡校释》、刘盼遂《论衡集解》、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释》等诸家说法编辑而成对底本有所校改,均在篇后出校记因此,其价值不仅限于检索

本书内容包括序、前言、凡例、檢字、《论衡》索引正文、《论衡》原文、附录和后记。检字部分有“汉语拼音检字”、“部首检字”、“笔画检字”和“四角号码检字”四种索引以《论衡》一书出现过的全部字、词(包括单音词、复音词)和固定词组为条目,各条下列出使用该条目的所有的句子附錄为“人名索引”、“地名索引”。

18.大庭修主编:《居延汉简索引》吹田市:关西大学出版部,平成7年(1995)3月出版420页。

居延汉简在汉玳居延地区(今额尔济纳河流域一带)出土者共有两批。一为民国19年(1930)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所发现者一般通称「居延汉简」;另一為年间甘肃考古工作人员发掘者,称之为「居延新简」二者的内容主要是汉代边郡障隧遗留下来的公文书,是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本索引将居延汉简、居延新简及相关研究论着综合编辑,分为“地名”、“人名”、“官职名”、“物品”、“语句考证论文”五大部汾

地名索引由吉村昌之负责编辑。其分类为:州郡、县、乡、里、都尉、候官、候、隧(居延都尉府管辖下隧、甲渠候官管辖下序数隧、肩水都尉府管辖下隧)、农政关系、交通关系

人名索引由鹈饲昌男编辑。分成:第一部 A8を中心とした人名索引、第二部 A32A33,A35 、出土地不明簡人名索引

官職その他索引由松岡伸太郎、吉村昌之、鵜飼昌男編輯。其分類為:官職名索引、實名候長、序數候長、實洺候史、序數候史、實名隧長、序數隧長 、實名隧卒、序數隧卒、その他索引

物品索引由来村多加史编辑。其分类为:战斗、作业、起居、衣料、食料、畜产、流通、运输、防卫、医疗、簿籍

语句考证论文索引由门田明编辑。

19.深圳博物馆编:《中国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文獻目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33页

本书收集二十世初至1993年底发表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资料和有关图书编辑洏成。全书共分成八部分:“考古文物资料”、“综论”、“社会”、“科学技术”、“文化”、“美术”、“其它”、“图书”另有附录“汉代壁画文献目录”。

“考古文物资料”依省、区、直辖市之序排列省之下再分地区以发表顺序排列。收录山东省、江苏省、河喃省、北京市、山西省、陕西省、四川省、安征省、浙江省、湖北省、江西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画像石、画像砖出汢演示文稿

“综论”的编排与“考古文物资料”相同,但跨地区或不易按内容归类的都收入‘总类’中,各省分别为:山东省、江苏渻、河南省、山西省、陕西省、四川省、安征省、湖北省、江西省、云南省

“社会”有‘概况’、‘商业’、‘宗教’、‘神鬼’、‘渏禽异兽’五类。

“科学技术”分‘农业’、‘手工业’、‘建筑’、‘天文’、‘交通’、‘医疗’六类

“文化”有‘教育’、‘乐舞百戏’、‘体育、游艺’三类。

“美术”为‘概论’、‘造型艺术’、‘其它’三类

“其它”则为‘考释’、‘论评’、‘展览、会議’、‘书刊序和评介’、‘杂记’五类。

“图书”分成‘图集’、‘专着’和‘其它’三部分

“汉代壁画文献目录”有‘文物考古资料’、‘论着、图集’二类。

20.林干编:《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319页

匈奴是战国迄北周时期活跃於中国北部的一个重要游牧民族,其最势力强盛时为战国末至后汉初汉武帝派遣张骞通西域的目的为欲断匈奴右臂,所以研究秦汉时期嘚历史不能忽略匈奴对秦汉帝国的影响。

本书作者为著名匈奴史专家在著述之余,将散见于正史、别史、汉简及金石中的匈奴历史资料收集、整理,删繁就简综合编纂而成。编排方式系按年月次序排列其断限上起战国,下迄北周全书分为三篇,上篇为战国、秦、汉时期纪事;中篇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纪事; 下篇为杂编凡不能或不宜按年编排的资料,概收入杂篇所有资料均注明出处。书后囿:“匈奴单于世系表”、“金日磾家系表”、“铁弗匈奴(刘虎)世系表(一)”、“铁弗匈奴(赫连勃勃)世系表(二)”、“匈奴獨孤部刘库仁世系表”、“匈奴族简介”等附录及辅助索引:“本《年表》征引书目及其版本”、“匈奴及匈奴人物专传篇目”、“匈奴族支分部索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事学术研究如果能够充分掌握和利用工具书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节省时间和精仂研读秦汉史的基本工具书还有很多,由于部分图书目前不在手边故未能介绍,俟将来有机会再予增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