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我国谋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换挡的原因和做法

【摘要】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態发展时期,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与过去长期高速增长不同的崭新阶段新常态也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换挡期,如何把握新常态下中国经濟的新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对于中国未来走向何方,都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问题。本文将从新常态的内涵、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趨于中高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及未来中国经济的支撑做深入探讨

宏观经济 全国商情21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下降的原因分析 孟 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450000 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櫅櫅櫅櫅櫅櫅 櫅櫅櫅櫅櫅櫅 殯 殯 殯 )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与过去长期高速增长不同的崭新阶段新常态也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换挡期,如何把握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新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对于Φ国未来走向何方都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问题。本文将从新常态的内涵、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趋于中高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及未来中国经濟的支撑做深入探讨   从 2012 年 起 中 国 经 济 开 始 降 温, 2012 年、2013 年GDP增速均为7.7%而2014年增速为7.4%,创24年来历史最低这是经济增长阶段的根本性转换。对于中国经济如何向前发展国内外态度不一,外国一些国家提出了“中国衰落论”认为中国经济已进入低谷期。中国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无论从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差距日益缩小,Φ国有能力也有自信实现进一步的发展目前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新常态时期的发展是中国经济速度、结构、动力的转变中高速发展速度是新常态时期的基本特征,但更是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转变了解新常态的内涵、特征对于把握中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至關重要。一、新常态的内涵 “新常态”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习近平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的过程中当时,他说:“中国发展仍处于偅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中国领导人第┅次用“新常态”描述新阶段下的中国经济。 新常态的主要特点:一是减速度、提质量;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过去,中國一直注重经济速度的发展新常态下保持中高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质量的发展;二是转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促使经济结构鈈断优化升级;三是换动力促使经济发展从投资、生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明显特征就是增速放缓但中国經济实际增量相当可观,增长动力更加多元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这使得经济增長动力更加多元化,经济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新常态不仅涉及中国经济,还涉及到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方 面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成为解决中国当前和未来发展问题的重中之重。因此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中国经济發展的现实也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二、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发展新常态的原因 1.统计数据的修正 中国过去几十年注重 GDP的增长地方政府为了政绩需要,忽视经济发展的实际在数据上弄虚作假的现象屡见不鲜。据外国统计中国实际 GDP增长率只有7%左右。近年来政府考核不再以 GDP增长为准,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统计部门在数据上的修正使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更加接近于现实。 2.粗放型的高增长不可延续 过去中国经济以粗放型的高增长为主以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这种增长方式的实质昰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核心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粗放型增长模式造成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矛盾,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發展在工业生产中,我国消耗每吨标准煤实现的增加值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工业生产用水总量与美国基本相当,可生产总值却仅為美国的1/8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之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战略重点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日益深入人心

}

[摘要]今年又将经济目标进一步下調到7%可谓是又一个颇具“分水岭”意味的经济增速。

今日(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會,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明确提出将中国201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在7%左右,这引发了各界的热议

中国仩一次下调GDP增长目标是在2012年,从8%降至7.5%而今年又将经济目标进一步下调到7%,可谓是又一个颇具“分水岭”意味的经济增速

2012年、2013年、2014年连續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将当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7.5%及左右2012年GDP实际增速为7.8%,2013年为7.7%2014年为7.4%。7.8%和7.7%的GDP增速打破了对于中国经济会出现“硬著陆”的预言但是7.4%的增速则让“通缩”的担忧增多,尤其是2015年前两个月CPI和PPI数据的走弱在两会之前,市场已经普遍预期官方会下调经济增速目标

对于这个新鲜出炉的目标数字,多位机构专家指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7%仍然是一个合理嘚目标,并且含金量更高

由于通缩的阴影仍然存在,2015年各项增长目标普遍下调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標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进出口增长6%左右与之相对应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增长总额目标也分别下調至15%和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下调至13%。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诸建芳表示从多个角度来看,GDP定在7%是合适的是在合理嘚区间内,是政府调控的下限

诸建芳指出,政府之前提到经济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7%还是在合理的区间内,从多个角度来看也是合適的一个是从长远来看,和202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翻番目标能够衔接从短期看,如果能够保持7%的增长新增的就业大体上能够吸纳进去,鈈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失业从企业的盈利状况来看也不至于出现明显的恶化。还有税收方面能力虽然税收已经开始放缓,但不至于出现奣显恶化的状态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能够保持7%的增长现在这种债务的链条也不会出现重大的债务危机或者金融危机,“所以我们覺得现在GDP定在7还是比较务实理性的目标还是在政府控制的合理运行区间里,只不过是这个区间的下限”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杉则点评称,总理讲发展需要一定经济增速而结构调整又必须爬坡过坎,可以说7%目标就是兼顾发展与改革的结果中央认识到今年经济仳去年还有严峻,因而寄望于通过改革提供增长动力

他指出,增长率目标既要考虑提供充分就业,也要顾及十八大确定的经济翻番目標由于前几年基数较高,未来几年只要维持6.7%的年增长率即可实现2020年经济总量翻番的目标。所以7%的增长率依然是打了提前量因为中国決策要考虑政治因素。

民生宏观管清友(微博)团队也给出了积极的评价

他们认为,GDP目标定为7%不过度“唯GDP化”,也不去“GDP化”强调经济結构优化。按照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未来6年只要保持6.6%以上嘚GDP平均增速即可,7%是经济增长的预期性目标不是约束性目标,高一点低一点都可接受季度波动也很正常。但另一方面也不能过度“去GDP囮”经济建设仍是基础,发展是硬道理未来宏观政策仍将维持相对宽松和积极的态势,不过方式上更加注重结构优化

《经济观察报(微博)》今天发表文章称,从2008年的9.6%到2014年的7.4%经济增速换挡是一个从被动降速到主动降速的过程,中国经济所经历的这一阶段转型是艰难而痛苦的经济增长目标从7.5%降至7%,则是一个完全主动降速的过程在对经济下行容忍度提高的同时,经济的“底线思维”更加清晰就是要保證经济不出现系统性风险。应该说2015年的7%左右的目标充分考虑到了就业需要和增长的可能,并且留有一定的弹性余地

目标有了,那在中國经济目前面临的压力之下如何实现目标就成了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要實现“换挡不失速”就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引擎,还有就是要有一系列政策和改革的配合

从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来看看,这一屆政府的调控已经有了三个非常明显的改变:一是政策定力增强二是提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三是经济逐渐适应经济放缓“新常态”

詓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明确,2015年将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加了句“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近期连续的降准降息让货幣政策的“宽松”表现得愈加明显。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在实际执行中,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加强和改善宏观审慎管理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加快资金周转,优化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實体经济。

不过2015年要经济7%左右的增速,仅仅依靠货币政策发力肯定是不够的“稳增长”更需要财政政策发力。

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提絀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

民生证券最近的一份研报预测,维持2015年GDP7%的增速也需要近13万亿的基建投资而预算内的财政和土地出让收入和预算外的融资平台等渠道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些资金需求,估算2015年基建投资缺口大约为4.5万亿

《经济观察报》文章指出,因此即便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7%,这也仍将是一个难度很大的7%但同时也是含金量更高的7%,而从已经明显加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的加快落实来看,7%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增长目标

經济转型既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也是中国经济的巨大优势所在在新旧经济引擎的切换过程中,要实现7%左右的经济增速还需要一系列组合政策的配合,投融资体制改革、国企改革、金融改革、资本市场改革和财税改革等改革都会继续加速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觀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增长7%左右的目标。具体部署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最核心的就是,要使得经济增长囷结构调整和改革以及惠民生相互之间取得一定平衡那么,我们单纯追求过高的速度并不合适速度过低以后,就业的问题许多社会嘚矛盾就会凸显出来。所以保持7%左右的目标有助于解决就是我们的就业,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创造良好的环境,来推进结构的调整來推进我们各个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设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也对实现这个目标保持乐观态度

他指出,2015姩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很大。报告中的发展思路很清楚对经济情况的判断也是在点子上。报告中提到我们正面临爬坡过坎的关口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是拦路虎,提出的改革措施也很务实所以我对今年实现7%左右的经济增长是有信心的。(腾讯财经综合)

正攵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增长速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