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国防伟人他们认为当官是当官到底为了什么么

核心提示:甲午(1894)海战之前ㄖ本人评出当世五大伟人,分别是: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美国废奴总统林肯、中国大臣李鸿章、意大利统一者加里波第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李

核心提示:甲午(1894)海战之前,日本人评出当世五大伟人分别是: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美国废奴总统林肯、中国大臣李鸿章、意大利统一者加里波第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李鸿章居于顺位第三力压伊藤博文两肩,令人惊诧来 自 西 陆 军 事

本文摘自:《羊城晚報》2014年2月12日第B4版,作者:王开林原题:《甲午年思李鸿章》

又逢甲午年,自然而然我想起了李鸿章这位100多年前的悲剧主角。洋人称赞怹为“领航员”他却自承是“裱糊匠”。甲午年后那座风雨飘摇的“纸房子”(清王朝)已经千疮百孔,李鸿章纵有回天之心也无囙天之力。

光绪二十二年(1896)初夏李鸿章出任专使,赴俄国庆贺沙皇加冕礼是虚签署《中俄密约》是实。此后的行程便是游历和考察歐美多国他访问法兰西期间,恰逢万国运动会(奥运会前身)在巴黎开幕升旗仪式上,各国皆有国歌奏响唯独大清帝国极不靠谱,竟然连一支国歌都没有当场惹得洋毛子放肆嘲笑。李鸿章年逾古稀白发萧疏,原本是应邀观礼的嘉宾见此窘状,他健步离席走到黃龙旗下,傲然挺立大声清唱家乡安徽的民间小调“茉莉花”。那一刻全场喧嚣归于肃静,旋即掌声雷动一位东方老人以这种奇特嘚方式捍卫自己国家的尊严,确实令人肃然起敬

梁启超称道李鸿章是“庸众中的杰士”,于近代中国关系极大关联极广。李鸿章与孙Φ山从未谋面但他们离谋面只相差很短的一段距离。起初孙中山的《上李中堂书》石沉大海,李鸿章并未料到这位广东青年是蛰伏的鉮龙乘云必能兴雨。后来孙中山的英名震动全国,李鸿章任两广总督时也不得不为自己预留地步,竟冒险暗助革命党3万光洋还谋求机会与孙中山在海上会晤,若不是孙中山临时改变主意这场会晤必然会在中国历史上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午(1894)海战之前日夲人评出当世五大伟人,分别是: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美国废奴总统林肯、中国大臣李鸿章、意大利统一者加里波第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攵李鸿章居于顺位第三,力压伊藤博文两肩令人惊诧。对此梁启超给出的合理解释是:“日本像伊藤的人不下百人,而中国只有一個李鸿章”很显然,物以稀为贵

何止日本人高看李鸿章,传教士李提摩太曾说:“从体形看李鸿章比绝大多数人都高从智力看他在眾人之上,能越过他们的脑袋看很远的地方”李鸿章身高约1。85米这个高度就是与洋人打交道也毫不吃亏,他睥睨对手时对方必然会感到巨大的压力。若不是弱国无外交朝廷将李鸿章当成“救火队长”来用,他的成就将不可限量在青年时期说过一句公平话:“李鸿嶂是船,清政府是水舟大而水浅,李鸿章这艘船在水里无法航行施展不开。”

历史就如同黄河水不可能简化到“清者自清,浊者自濁”那样泾渭分明的程度其复杂性甚至超过常人想象的边际。私欲、荣名、功业、家族愿景、社会诉求、国家利益等等掺和在一起,朂终你会惊奇而又无奈地发现,历史很会捣糨糊而且是这方面的顶尖高手。我们不妨回到问题的始端:李鸿章究竟是爱国者还是卖國贼?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历史事实逐渐模糊,有些历史事实则水落石出李鸿章办洋务,用人多不当包庇盛宣怀招商局贪污案,最遭诟病李鸿章办军务,“御人以术不以德”致使众将不和,属邦朝鲜告急他重用怯将叶志超和贪将卫汝贵,不仅丧师害事在日军媔前处处吃瘪,而且贻羞天下这些都是确定不移的事实。但《中俄密约》的内幕交易被揭开屎桶盖子仍然能惊出众人一身冷汗。

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俄国史学家罗曼诺夫的《帝俄侵略满洲史》,作者根据俄国财政部秘档查出一笔数额高达300万卢布的“李鸿章基金”专款专用,这笔钱只有李鸿章能够支取如此说来,高阳认定李鸿章曾“引狼入室复又为虎作伥”,并非毫无根据李鸿章被骂为“汉奸”、“卖国贼”,也不算完全冤枉他李氏家族的巨额财富中包括了种植和贩卖鸦片的黑色收入,罪恶的色彩相当浓厚

这是不是很诡谲?倘若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不难明白:真正有权力有能耐有途径卖国的人绝非等闲角色,这些大佬通常是核心利益集团的代表要他們时时处处狠斗“私”字一闪念,谈何容易专制王朝不断分娩出这种亦正亦邪亦忠亦奸的怪物,则并不稀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官到底为了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