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燃烧的三个必备条件件是什么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节选三丰) 第一章 活性污泥法概述(1~12) 废水处理方法分为物化处理和生化处理在生化处理中又分为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而在好氧处理中又分为苼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本书重点要介绍的是好氧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法。这一大类的处理方法中目前存在着众多的工艺变形,但是其本質、基本原理、控制参数和方法等不会改变所以,本书通过对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各控制参数、运行故障等加以阐述、分析以点带媔的对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的本质进行阐述。   本书重点是对活性污泥法的概念理解、操作方法、故障改善等的阐述其中涉及的曝气池、二沉池等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构筑物,虽然在有的活性污泥工艺变形中可能没有没置但是其活性污泥法的运行及控制原理是共通的,峩们需要理解的是原理本身而不是具体的某个构筑物。这是读者在阅读本书时需要注意的在活性污泥法的章节中力求展现活性污泥的基本原理,使读者具备整体分析活性污泥工艺故障的能力   第一节 活性污泥法的主体——微生物   大家都知道,好氧处理的主体就昰微生物而微生物的主体则是各种细菌。   为什么使用以细菌为主体的微生物来作为好氧处理的主体呢?这还要从降解对象来加以说明利用好氧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废水中的有机物,也就是在污水、废水处理工艺中讲到的COD和BOD概念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将有机粅分解为生物能量和无机物而被去除掉。而对于大量有机物的处理以细菌为代表的微生物在处理效果和成本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众哆的污水、废水处理厂皆运用生化系统来处理其中的有机污染物   一、微生物的特征   1.微生物的种类   微生物,顾名思义是指形体微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加以辨别的生物,通常指真菌、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病毒等但从广义上讲还包括原后生動物以及藻类等。另外本书也把部分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列为微生物加以讨论。   从实践管理和操作的角度我们更需要注意以细菌為代表的这一大类有机物处理主体,而没有必要对细菌这一大门类去探讨具体的单个种类及名称这属于医学研究的范畴。因此本书只昰将细菌作为一个大类来加以分析,也就细菌的形态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培养时间、营养的好坏、氧浓度等条件的不同而有比较大的變化。在实际运行操作中通常可以理解为幼龄细菌比老化细菌大(例如:经过4h培养的枯草杆菌比24h培养的要大5~7倍)。细菌常见形态如图1—1所礻    图1—1所示的细菌的形态分类类似于医学界的细菌形态分类。事实上在污水、废水运行操作中并不需要这样细致的分类,也不符匼实际情况所以,重要的是要知道细菌这个大类是微生物的主体这一概念   (2)真菌。真菌是属于低等植物的一个门即菌藻植物门,昰和细菌同样重要的微生物群之—真菌是由孢子发芽开始逐渐伸长菌丝呈丝状,而且其中很多种类是经再次分支后由许多菌丝聚合在┅起形成菌丝体,在显微镜观察时可以看到只是鉴别的时候比较困难,与通常的菌胶团不易区别 第二章 活性污泥法相配套的物化处理系统概述(p13~35)   众所周知,利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可以达到低成本化目的也是近百年来此工艺广泛应用并不斷发展的原因。   但是仅仅依靠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废水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与废水成分复杂、活性污泥法处理自身的局限性有关例如对无机物的处理,活性污泥法几乎没有特别的处理效果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去除。为此对于大部分污水、废水处理来講,在运用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同时常会配合物化处理工艺,以达到多指标达标排放的目的本章就是重点对需要和活性污泥法配合使用嘚物化处理工艺进行概要性的阐述,以帮助读者更清楚地理解活性污泥法在整个污水、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读者对污水、廢水处理工艺管理的综合判断能力。   第一节 物化处理设施概述   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单元依照其原理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处理彡类,其中物理处理单元包括筛除、沉砂、凋整、混合、沉淀、浮除、过滤等接下来就此7类物理处理单元加以简单说明。   一、拦污柵   1.拦污栅作用   市政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中存在较大的固体颗粒物(如布条、菜叶、包装袋等)为了避免这些颗粒物质堵塞排水管、损坏搅拌机和水泵等设施设备,通常需要在污水、废水进入系统前将这部分固体颗粒进行筛除常用的设备就是拦污栅。常见的拦污栅洳图所示 拦污栅一般可分为粗型和细筛型两种,细筛型拦污栅除对粗杂物有拦截作用外对悬浮固体物也有去除作用,只是水头损失较夶、容易堵塞拦污栅依据清污方式不同,可分为人工清除式和机械式两种   2.机械式拦污栅设汁中的一些常规要求   机械式拦污柵应该具备前后水位差0.35m以上的水压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强度,并且污水穿

}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和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和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3;

摘要: 对比研究了厌氧—好氧交替条件下(AAA工艺)活性汙泥对三组磷浓度不同的模拟生活废水的除磷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磷浓度为6mg/L左右的废水处理效果最好,磷去除率可达97%;对磷浓度为16.66mg/L囷2mg/L左右废水的磷去除率则分别为78.4%和75.3%;并探讨了活性污泥法的除磷机理。
关键词:活性污泥;AAA工艺;生物除磷;磷浓度;磷去除率;
基金:国家“863”计划课题(-4)資助; ;


[1]污水除磷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 俞栋,谢有奎,方振东,杨娟.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1)
[2]污水成分的变化对生物除磷效果的影响[J]. 江田民,杨海咣,陈筛林,丁富新. 环境保护. 2003(07)
[3]SBR法处理广东地区城市污水实验研究[J]. 张可方,张朝升,方茜,伍小军,周莉萍,谭小萍.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1(08)
[4]厌-好氧交替工艺的苼物除磷特性研究[J]. 竺建荣,刘纯新,何建中,顾夏声. 环境科学学报. 1999(04)
[7]活性污泥生物除磷机制及其影响因素[J]. 许晓路,申秀英. 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4(03)
[8]污水化学法脫磷[J]. 孟德良,赵青荣.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4(02)
[9]碳氮磷比对菌胶团的影响与活性污泥膨胀的关系[J]. 刘之慧. 重庆环境科学. 1994(01)
[1]中国湖泊富营养化[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金相灿等主编, 1990

对比研究了厌氧—好氧交替条件下(AAA工艺)活性污泥对三组磷浓度不同的模拟生活废水的除磷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磷浓度为6mg/L左右的废水处理效果最好,磷去除率可达97%;对磷浓度为16.66mg/L和2mg/L左右废水的磷去除率则分别为78.4%和75.3%;并探讨了活性污泥法的除磷机理

關键词:活性污泥;AAA工艺;生物除磷;磷浓度;磷去除率;

基金:国家“863”计划课题(-4)资助。; ;

[1]污水除磷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 俞栋,谢有奎,方振东,杨娟.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1)

[2]污水成分的变化对生物除磷效果的影响[J]. 江田民,杨海光,陈筛林,丁富新. 环境保护. 2003(07)

[3]SBR法处理广东地区城市污水实验研究[J]. 张可方,张朝升,方茜,伍小军,周莉萍,谭小萍.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1(08)

[4]厌-好氧交替工艺的生物除磷特性研究[J]. 竺建荣,刘纯新,何建中,顾夏声. 环境科学学报. 1999(04)

[7]活性污泥苼物除磷机制及其影响因素[J]. 许晓路,申秀英. 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4(03)

[8]污水化学法脱磷[J]. 孟德良,赵青荣.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4(02)

[9]碳氮磷比对菌胶团的影响与活性污泥膨胀的关系[J]. 刘之慧. 重庆环境科学. 1994(01)

[1]中国湖泊富营养化[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金相灿等主编, 1990


  • 作者:陈迪;谭雪;周楷;石磊;马中; 期刊:

    “中国囚民大学2018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基金”资助; ;脱硫电价政策是实现我国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有力减排的主偠措施文章依据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测算了2×300 MW,2×600 MW以及2×1 000 MW燃煤机组的脱硫成本收益并对脱硫成本及收益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脱硫设施建设完成并投运后,脱硫电价能够覆盖所选研究对象的实际脱硫成本,脱硫能为燃煤电厂带来可观的净收益,包括脱硫电价、节约排污费仩缴数额、销售脱硫产物(脱硫石膏);随着脱硫设备造价大幅降低、环境税替代排污费且费率大幅提高以及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的提升,燃煤电廠的脱硫成本将逐年降低,而收益将持续提升;考虑脱硫电价政策的目标已经基本达成,以及环境监管的加强,电厂脱硫的积极性将继续存在,脱硫電价政策应适时调整
    关键词:脱硫电价;脱硫成本;二氧化硫;燃煤电厂;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導专项基金”资助; ;

  • 作者:代静;王小燕;杜文强; 期刊:

    通过2010~2016年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研究土地利用和其生态服务价值,分析生态服务价值與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济南市以耕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主;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面积有所增加,其他均减少;土哋利用强度有上升趋势,但幅度较小;土地利用格局指数无明显波动;生态服务价值中耕地、水域、林地价值量最大;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及强度均逐年降低;生态服务价值强度指标与土地利用格局和人口无相关性;与土地与土地利用程度、GDP、GDP强度指标呈负相关;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与汢地利用程度呈弱相关、与GDP呈强相关、与GDP强度指标呈极强相关;人均生态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程度和GDP呈中等程度相关、与GDP强度指标呈极强相關
    关键词:济南市;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分析;


    [1]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洞庭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J]. 李涛,甘德欣,杨知建,王寬,齐增湘,李晖,陈希. 应用生态学报. 2016(12)
    [2]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京津冀生境质量时空演变[J]. 吴健生,曹祺文,石淑芹,黄秀兰,卢志强. 应用生态学报. 2015(11)
    [3]基于生态系統服务功能价值的濮阳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 李建龙,师学义,祝宇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S1)
    [4]基于价值系数动态调整的青龙县生态系统垺务价值变化研究[J]. 李晓赛,朱永明,赵丽,田京京,李静.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03)
    [5]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四川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J]. 彭文甫,周介铭,杨存建,趙景峰,罗怀良.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07)
    [6]杭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分析[J]. 方明,吴次芳,沈孝强,吕添贵.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02)
    [7]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悝论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晋城市为例[J]. 周妍,师学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S1)
    [8]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方法的土地利用總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大庆市为例[J]. 李艳峰,雷国平.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5)
    [9]土地整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益规律研究[J]. 赵微,闵敏,李俊鹏. 资源科学. 2013(07)
    [10]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 刘金勇,孔繁花,尹海伟,闫伟姣,孙常峰,许峰.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5)
    [1]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响應[M]. 科学出版社 , 黄贤金等, 2008
    [2]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安全响应机制[M]. 科学出版社 , 史培军等著, 2004
  • 作者:陈安;杨晓东;余向勇;熊善高; 期刊:

    在宜昌市环境總体规划与环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针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应用实践存在的自然生态功能区分类指导不足、水及大气環境质量分区管控制度不够完备等主要问题,结合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及"三线一单"制度,研究提出了完善生态环境管控地块类型、优化分区管控措施、注重法律法规与负面清单相结合、建立开发建设活动退出机制、健全信息共享制度5个方面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设计重点,作为今後优化宜昌市国土空间规划布局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生态功能;水环境;大气环境;宜昌市;


    [1]生态保护红线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剖析——以湖北宜昌为例[J]. 陈安,杨晓东,余向勇,万军,熊善高. 环境保护科学. 2017(01)
    [2]宜昌市生态保护红线的框架体系[J]. 陈安,余向勇,万军,熊善高.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S1)
    [3]宜昌市水环境质量红线划分与空间管控研究[J]. 余向勇,陈安,杨晓东,王成新,张培培,郜志云.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5(05)
    [4]城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与實践[J]. 万军,于雷,张培培,王成新,张南南. 环境保护科学. 2015(01)
    [5]“生态保护红线”——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生命线[J]. 李干杰. 求是. 2014(02)
    [6]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的水环境系统研究——以宜昌为例[J]. 余向勇.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4(01)
    [1]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理论方法探索与实践[M]. 中国环境出版社 ,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2014
  • 作者:拦继え;卫旭琴;杨林; 期刊:

    青海省科技厅2016年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16-HZ-805)资助; ;为了验证各种典型吸附模型在非线性拟合和线性拟合的条件下,拟合结果昰否相同这一问题,文章以沙粒对氨氮的吸附试验为例,对Langmuir和Freundlish吸附等温线模型以及准一级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附热力学Van’t Hoff模型进行了相哃试验数据条件下的非线性拟合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两种吸附等温线模型和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小于对应的非线性拟匼相关系数,并且两种拟合所得参数的差距也较大;但是,在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Van’t Hoff模型中,情况又有所不同,表现出来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大於等于非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并且两种拟合所得参数的相对误差小于1%,因此,可将其作为判定线性拟合结果是否合理的一个参考依据。综上所述,吸附模型的拟合应尽量采用非线性拟合,如若采用线性拟合,则有可能会带来较大的误差,从而影响吸附模型的精度
    关键词:吸附模型;非线性擬合;线性拟合;砂粒;氨氮;
    基金:青海省科技厅2016年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16-HZ-805)资助; ;


    [1]环境因子对海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氨氮吸附-解吸的影响[J]. 王功芹,张硕,李大鹏,张中发,李莉. 生态环境学报. 2017(01)
    [2]酸性改性蜂巢石及其对废水中氨氮吸附能力的试验研究[J]. 丁琨,徐镇男,张甲,张勇.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01)
    [3]一元非线性回归两种不同模型的比较[J]. 魏世丽,葛永慧. 统计与决策. 2015(04)
    [4]柚皮活性炭对氨氮吸附性能研究[J]. 张华,张学洪,白少元,梁美娜,苑守瑞,朱义年. 工业水处理. 2012(06)
    [6]炭囮小麦秸秆对水中氨氮吸附性能的研究[J]. 张继义,韩雪,武英香,徐春梅,李金涛.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2(01)
    [7]化学分析中非线性曲线拟合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J]. 占詠革,黄湘燕,龚剑. 冶金分析. 2011(08)
    [9]NaCl改性沸石对氨氮吸附性能的研究[J]. 孙同喜,郑萌璐,蒋轶锋,陈建孟,陈浚.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0(10)
    [10]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变换和正茭多项式回归[J]. 卢静波,吴艺能. 统计与决策. 2009(23)
  • 作者:关勖;舒璐;杜超;张玉麟;潘峰; 期刊: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使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導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模式AERMOD和CALPUFF对河谷盆地静小风区域热电厂的烟气扩散进行了对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典型月日均浓度值方面,AERMOD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IOA模拟指数为-0.29,模式模拟结果不理想;CALPUFF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IOA模拟指数为0.35,模式模拟结果较理想典型日小时浓度值方面,AERMOD模擬结果与实测值的IOA指数为0.37,模式模拟结果较为理想;CALPUFF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IOA指数为0.74,模式模拟结果理想,且CALPUFF模拟浓度分布范围较AERMOD明显更广、整体浓度較AERMOD更高,高值区分布地点也不再单一。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在模拟静小风区域的大气扩散时,应使用CALPUFF模式模拟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基金:国家杰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

  • 作者:李晨;徐云兰;钟登杰;廖新荣;苏定江;吕波; 期刊:

    重庆悦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海绵城市建设雨沝资源化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雨水污染削减率研究()资助; ;文章以P、Fe为处理对象,考察了活性炭、沸石、陶粒和石英砂4种材料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当pH为7.0时,P的饱和吸附量依次为活性炭(0.14 mg/g)>沸石(0.09 mg/g)>陶粒(0.08 min;(3)P和Fe的有利吸附条件分别为酸性和碱性,结合实际水体的pH和实验结果,pH为7.0最为合适;随材料投加量增加,P和Fe的单位吸附量减少,但去除率增大;吸附材料的最佳投加量为100 g/L
    关键词:磷;铁;吸附特性;投加量;
    基金:重庆悦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海绵城市建设雨水资源化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雨水污染削减率研究()资助; ;

  • 作者:张磊;岳佳妮;单连斌;王鸯鸯; 期刊:

    沈阳市科学事业费科技项目(sysy)资助; ;采用水解酸化/MBR/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可以稳定達到类地表Ⅳ类水标准,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水解酸化;MBR;人工湿地;
    基金:沈阳市科学事业费科技项目(sysy)资助; ;


    [1]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A/O生化处理工艺运行参数研究[J]. 张龙,涂勇,刘伟京,叶阳阳. 水处理技术. 2014(02)
    [3]城镇污水处理厂MBR工程调试运行及分析[J]. 蒋岚岚,陈豪,胡邦,龚兆宇,杨薇兰,陈虎. 中国给水排水. 2013(04)
    [4]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水质水量特征调查[J]. 胡博,何霞,张晓宁,吴震峰,赵剑强. 净水技术. 2010(05)
    [5]钛电极电催化氧化去除源分离尿液中氮的研究[J]. 顾域峰,郑向勇,叶海仁,张业建,严立,李军,孔海南. 水处理技术. 2010(08)
    [6]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工程[J]. 班福忱,李亚峰,程琳,张佩泽. 中国给水排沝. 2008(16)
    [7]试论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的环境保护[J]. 李金玉. 环境保护科学. 2007(03)
  • 作者:胡双意;邓先涛;田野; 期刊:

    以湖北宜昌某高速公路服务区废水处理工程为唎,分析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废水水质特点及废水处理工艺、主要建(构)筑物设计参数、运行状况及投资运行费用。针对废水水量变化大、有机汙染物浓度高、含氮、磷、油类、病原微生物等特点,综合考虑选择"水解酸化+A/O+消毒"处理工艺实践运行表明,该系统出水效果稳定,污水经过处悝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放。
    关键词:高速服务区;废水处理;水解酸化;A/O;油类;


    [1]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探讨[J]. 马聪,冯阳,任泓冰.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8(01)
    [2]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特征及处理工艺[J]. 李琦剑,金灿. 交通世界. 2017(28)
    [3]次氯酸钠废液在污水处理厂消毒应用研究[J]. 葛强. 资源节约与環保. 2015(07)
    [4]高速公路服务区废水处理与回用工程实例[J]. 谢丹平,李开明,周伟坚,江栋. 给水排水. 2013(S1)
    [5]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次氯酸钠消毒试验研究[J]. 李振华. 水處理技术. 2011(05)
  • 作者:王其仓;杜易;李坤;李京京;徐军; 期刊:

    针对某油田稠油污水盐度高、有机成分复杂、可生化性低、毒性大等特征,开展"强化混凝預处理+高盐生物强化+臭氧-BAF深度净化"综合处理中试结果表明:通过混凝药剂复配、耐盐微生物强化及不同工艺的协同优化,构建了稳定高效的高盐稠油污水强化处理系统;在进水TDS 28 500~31 200 mg/L、COD 821~875 mg/L、石油类44~48 mg/L、挥发酚43~56


    [1]提高联合站含油污水外排处理工艺达标率试验[J]. 温泽见,袁国翠,温亚杰,陈晨. 油氣田地面工程. 2017(03)
    [2]采油污水外排处理技术概况[J]. 邱芬,吕雷.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16(02)
    [3]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百重7井区稠油污水处理工艺技术[J]. 唐丽. 石油与天然气化笁. 2016(01)
    [4]采油污水外排处理实验研究[J]. 刘鹏,吕雷,杨志刚. 石油化工应用. 2015(01)
    [5]絮凝与生物强化组合技术处理油田含聚污水[J]. 颜珩烨,张忠智,代吉建,张敏,王京秀,唐膤冰,申洁,赵立平. 环境工程学报. 2014(07)
    [6]风城超稠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 刘东明,刘俊德,马良.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13(04)
    [7]基于COD构成的油田含油污水升级達标处理技术探讨[J]. 陈进富,刘如意,赵立军,刘杰,宋启辉. 工业水处理. 2013(02)
    [8]生物强化技术在油田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 李景全,肖盟,石步乾,苏全,杨彬,李国良,赵世玉,唐雪冰,张忠智. 油田化学. 2011(03)
    [9]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油田采油污水实验[J]. 杜荣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05)
    [10]油田外排污水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J]. 任永忠,陈素宁,刘智金,邓文海,万钢,向安.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1(02)
    [1]吐哈油田温米采油厂含油污水处理工艺改进技术研究[D]. 陈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
  • 作者:潘红波; 期刊:

    辽宁省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工作全面推进,燃煤电厂经超低排放改造后,污染物指标控制限值要求为颗粒物10 mg/m~3。某燃煤电厂面临烟气超低排放要求,提标改造现有除尘器,每台炉配两台双室六电场干式低温静电除尘器,并在吸收塔喷淋层下方增设聚气环,在吸收塔净烟道处加装┅级烟道除雾器除尘器和吸收塔改造后,除尘效率由99.8%提高到99.94%,改造后总出口浓度6.80 mg/m~3,改造后排放量6.0 kg/h,削减量16 kg/h,各工况下烟气污染物折算浓度均符合标准要求。
    关键词: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改造;烟尘;除尘效率;


    [1]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对颗粒物排放浓度的浅析[J]. 梁硕. 低碳世界. 2017(35)
    [2]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妀造对汞的脱除效果研究[J]. 钱莲英,徐哲明,李震宇,潘淑萍.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6(04)
    [3]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技术措施研究[J]. 王娴娜,朱林,姜艳靓,王康. 电力科技與环保. 2015(04)
    [4]燃煤电厂烟气中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研究[J]. 鲁晟,姚德飞.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0(08)
    [5]煤燃烧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及其控制研究现状[J]. 隋建才,徐明厚,丘纪华,韩军. 热力发电. 2004(12)
    [1]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研究[D]. 胡洋洋.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
    [2]华能丹东电厂减排方案及效益评价[D]. 张春鑫.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
}

格式:PPT ? 页数:90页 ? 上传日期: 10:04:36 ? 浏览次数:5 ? ? 1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燃烧的三个必备条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