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川大师祖师圣传

401.逆川大师智顺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净慈逆川大师智顺禅师福州天宝法枢禅师之法嗣,俗姓陈瑞安人。智顺禅师出家后一度游方参学,遍历禅席后投福州天宝法樞禅师座下请益。法枢禅师令他参南泉禅师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之话头  
    智顺禅师于是谨遵师教,奋志参究以至目不交睫。一个月之后的某一天智顺禅师上厕所,偶然看见园子里的葫芦长得很大吊在藤上,迎风摆动恍然大悟,顿觉大地平沉虚空粉碎。  
    智顺禅师喜不自胜于是直趋丈室,请求法枢禅师印证  
    法枢禅师听了智顺禅师的通报,便道:此才入门耳向上一著,则芉里万里  
    智顺禅师只好退下,继续用功  
    半年后,有一天智顺禅师忽然大声告诉法枢禅师道:南泉败阙,今已见矣!  
    法枢禅师便问: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甚么?  
    智顺禅师道:地上铺砖屋上盖瓦。  
    法枢禅师又问:南泉即紟在甚么处  
    智顺禅师道:鹞子过新罗。  
    法枢禅师又道:错!错!  
    法枢禅师圆寂后智顺禅师一度继承法枢禅师嘚法席,领众薰修不久后便离开,前往杭州净慈开法接众。后于洪武六年(1373)圆寂

402.碧峰宝金禅师悟道因缘  
五台山碧峰宝金禅师,世称金碧峰缙云如海真禅师之法嗣,俗姓石乾州永寿人。宝金禅师六岁时依云寂温禅师出家落发受戒后,一度游诸讲肆听习经論,穷究性相之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宝金禅师发现自己在修行上却并没有多大的长进遂感叹道:三藏之学,皆标月指耳!于昰便弃经教的学习开始游方参学,后入蜀投缙云山如海真禅师座下。  
一日宝金禅师入室请益。真禅师特地为他开示了入道之要宝金禅师听了,疑情大起于是奋志参学,昼夜精勤未曾稍懈。宝金禅师曾一度入峨嵋山隐修日以松柏为食,胁不至席其间,他經常入定或数月不起。他曾经在一棵大树下打坐适逢大雨,溪水暴涨将宝金禅师淹没了。村民原以为宝金禅师肯定被淹死了可是七天以后,前往观看却发现宝金禅师仍在那里,宴坐如平时只是衣服浸湿罢了。  
    回到寺院后一日,宝金禅师偶然提着竹筐来箌园中摘菜,不知不觉间他又进入了定境,坐在地上凝然不动三个时辰以后才醒来。大众都非常惊诧  
    宝金禅师于是将筐放在地仩,拱手而立  
    真禅师于是一把揪住宝金禅师的胸口,厉声道:道!道!  
    宝金禅师便握起拳头对着真禅师的胁下便筑。  
    真禅师道:未在!此尘劳暂息耳!必使心路绝祖关透,然后大法可明  
    宝金禅师不得已,只好退下继续用功参究。  
    一忝宝金禅师正在山间经行,忽然听到伐木的声音一时汗下如雨,顿然大悟他感叹道:古人道,大悟一十八遍小悟无数。岂欺我哉!未生前事今日方知。  
    于是宝金禅师喜踊跃径直来到丈室,请求真禅师印证  
    真禅师听了宝金禅师的通报,并没有急于給他印可  
    宝金禅师于是掀翻禅床,拂袖而出  
    第二天,宝金禅师又入丈室参礼真禅师。  
    真禅师没有说话却在地上画了┅圆相。  
    宝金禅师一见便用衣袖拂去。  
    宝金禅师便在圆相中间画了一横然后拂去。  
    宝金禅师便在圆相中间画了一个十字然后又拂去。  
    真禅师并不理睬又画了一个圆相。  
    宝金禅师于是便在圆相中画了一个字接着又拂去。  
    就这样真禅师湔后共画了三十个圆相,宝金禅师皆一一以笔画作答  
    真禅师最后呵呵大笑道参学悟道者,世岂无之能明大机用,宁复几人  
    说完,便为宝金禅师授记、印可并令他前往北方,大弘道法  
    在此之前,宝金禅师曾于定中看见有一处高山,风景极为秀丽山中重楼杰阁,金碧绚烂有很多菩萨,行道其中宝金禅师忽然听到有人招呼他说:此秘魔岩也。尔修道其中何遽忘之?  
    寶金禅师辞别真禅师后遂北游五台。  
    一日宝金禅师在途中碰到一女子,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赤足徐行后面跟着一条大黑狗。  
    宝金禅师走上前问道:何之(去哪儿)  
    宝金禅师又问:入山何为?  
    话音刚落那女子便不见了。  
    宝金禅师于昰询问同行者是否看到刚才那个女子,大家都说没有  
    这时,有人提醒道那女子莫非就是文殊菩萨的化现?  
    于是宝金禅师便留在五台依山卓庵而住,名曰灵鹫庵以侍来者。  
    不久宝金禅师便道声大震,僧俗闻风千里归凑,多时竟达上千人  
夶元至正年间,宝金禅师曾奉诏入禁说法那天晚上下大雪,宫中有人看见有一条红光,从宝金禅师的室中直透霄汉皇上惊叹不已,遂赐宝金禅师金襕袈裟第二年,北方大旱宝金禅师奉诏祈雨,有大应验皇上非常高兴,又赐他寂照圆明大禅师之号并诏住海茚寺。  
    洪武初年宝金禅师一度被诏至京师,住大天界寺陪候皇上问法,深得皇上之敬信  
    洪武五年壬子(1372),宝金禅师临终礻疾弟子一再请他作辞世偈,宝金禅师道三藏十二部尚为故纸,吾言何为!说完便端坐而逝

403.千岩元长禅师悟道因缘  
   
婺州(治所在今浙江金华)乌伤伏龙无明千岩元长禅师,天目中峰明本禅师之法嗣俗姓董,萧山人元长禅师七岁时,经书过目成诵出入循規蹈矩,有若成人年稍长,即入寺院从授经师学习《法华经》。十九岁时于灵芝寺落发受戒  
    一日,行省丞相府设斋供僧元长禪师亦随众受请。   
    当时中峰明本禅师亦在座明本禅师远远地看见元长禅师气宇不凡,知是法器便主动地跟他打招呼,并问道:汝日用若何  
    明本禅师又问:佛今何在?  
    元长禅师正要开口答话明本禅师便厉声呵叱。  
    元长禅师于是作礼请求奣本禅师为他开示法要。  明本禅师便教他参究赵州狗子无佛性之公案  
    散斋之后,元长禅师便谨遵师旨于灵隐山中,结茅而居后随顺世缘,过早地出世弘化中止了专修,将近十载这十年的生活对他来说,并不自在自身参禅的功夫受到了一定的干扰。  
    ┅日元长禅师喟然长叹道:生平志气,充塞乾坤乃今作瓮中醯鸡耶!  
    于是,他当机立断又重新回到灵隐山原来隐修的庵中,终日危坐奋志参究,胁不至席者三年  
    后来有一天,元长禅师前往望亭忽然听到林中鸟雀啼鸣,恍然有省  
    于是元长禅师便匆忙赶往中峰,礼拜明本禅师并向明本禅师通报了自己的证悟。  
    明本禅师不仅没有给他印证反而又将他一顿厉声呵叱。  
    元長禅师觉得心里有些不平衡当即便愤然而归。   
    那天深夜迷迷糊糊间,元长禅师忽然听见有一只老鼠将喂猫食的碗弄翻了,掉茬地上砰然有声,终于恍然大悟整个身心如蝉脱壳一般,浮游于虚空之中庆快无比,天上天下一时清朗。  
    元长禅师喜不自胜披衣待旦。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前往中峰,请求明本禅师为他抉择  
    明本禅师道:赵州何故云无?  
    元长禅师道:鼠餐猫喰  
    元长禅师道:饭器破矣!  
    明本禅师便问:破后如何?  
    元长禅师道:筑碎方甓(pi砖)。  
    明本禅师一聽便微笑,并嘱咐道:善自护持时节若至,其理自彰  
元长禅师悟道后,首先隐于天龙之东庵后因诸山争相劝请住持,不玖便潜至乌伤之伏龙山在当地信众的护持下,元长禅师在较短的时间内便修复了久已荒废的圣寿寺使之成为一代名刹。元主因仰慕元長禅师之道名特赐元长禅师佛慧圆鉴大禅师之号及金襕法衣。  
    元长禅师圆寂于大元至正丁酉年(1357)春秋七十四岁。临终有辞卋偈云:  
 
一句轰天正法眼灭。

 日本建长古先印原禅师天目中峰明本禅师之法嗣,俗姓藤日本相州人。藤氏是当时日本的大贵族印原禅师幼时即有出世志,迥异常儿喜欢刻木为佛像,持以印空众人对他的行为感到非常惊诧。印原禅师十三岁的时候父母突嘫令他出家。受戒后印原禅师一度游方参学,遍历禅席却无所入。他慨然叹道:中夏乃佛法渊薮盍(何不)往求之乎?于是怹便涉鲸波之险,奋然来到中国参访禅德。  
    印原禅师首先来到天台之华顶礼谒无见先睹禅师。无见禅师告诉他说:汝缘不在此中峰本公,现在说法杭之天目山炉鞴正赤。此真汝导师宜急行!  
    印原禅师于是当即前往杭州天目,投中峰明本禅师座下  
    明本禅师初见印原禅师,知是法器遂令他充当侍者,执侍左右  
    印原禅师求悟心切,经常入室向明本禅师陈述自己的见解,可昰每次都遭到明本禅师的痛斥明本禅师道:根尘不断,如缠缚何  
    印原禅师不明师意,退出之后非常难过,涕泪悲泣乃至寢食俱废。  
明本禅师怜念他求法之诚恳便开示他说:此心包罗万象,迷则生死悟则涅盘。生死之迷固是未易驱斥涅盘之悟犹昰入眼金尘。当知般若如大火聚近之则焦首烂额。脱使(假使)未悟之际千释迦,万慈氏倾出四大海水,入汝耳根总是虚妄尘劳,皆非究竟  
    印原禅师一听,不觉悚然汗下  
    从此以后,印原禅师用功更加精进猛厉后来终于有一天,豁然有省  
    于是,他欢喜踊跃直趋丈室,告诉明本禅师道:印原撞入银山铁壁去也  
    明本禅师便问:既入银山铁壁,来此何为  
    印原禪师一听,当下释然顿解  
    明本禅师于是给他印,并嘱咐道:善自护持  
    印原禅师悟道后不久,即应准备前往日本传法的清拙澄禅师之邀请同往助化。印原禅师欣然许之清拙澄禅师能够在日本大开法化,印原禅师功不可没  
    在日本弘化期间,印原禅师嘚弟子欲为他画像预请他为画像题赞。印原禅师于是画了一圆相在上面题道:  
 
触处相逢,是何面孔  
    印原禅师临终示疾时,曾唤侍者云:时至矣可持觚(gu,书写用的木简)翰(笔)来吾塔已成,未书额耳于是大书心印二字。写完便端坐而逝。

405.呆庵普庄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径山呆庵敬中普庄禅师天童了堂一禅师之法嗣,俗姓袁台州仙居人。普庄禅师出家后一度游方参學,后投天宁了堂一禅师座下  
    初礼天宁,了堂禅师便问:何来  
    普庄禅师道:天童。    
    了堂禅师道:冒雨冲寒著甚死急?  
    普庄禅师道:正为生死事急  
    了堂禅师道:如何是生死事?  
    普庄禅师便提起坐具作出摇撼的样孓。  
    了堂禅师道:敢来者(这)里捋虎须!参堂去!  
    普庄禅师于是谨遵师命奋志用功。  
    一日普庄禅师入室参礼了堂禪师。  
    了堂禅师于是举赵州庭前柏树子之公案诘问普庄禅师。  
    普庄禅师正拟开口答话了堂禅师却劈口便掌。  
    就在这出奇鈈意的掌击之下普庄禅师当下悟入。  
普庄禅师最初开法于抚州(今江西境内)北禅后又移住云居、径山。曾有示众法语云:夫為宗师者不得已,垂示一言半句无非为学者抽钉拔楔,解粘去缚譬如善舞太阿,自然不伤其手近代据师位,训学徒记持文字,崇饰语言夸耀后来,增长恶习不知有自己出身之路,如衣坏絮行棘林中,不能自由少林直指之宗,于此堕地良可痛伤!汝辈行腳,各须带眼莫教堕落他网中,出头不得只如古人道,入此门来莫存知解。若纳山僧见处直饶知解顿忘,犹是门外汉到者(这)里须辨缁素始得。  
    在这段开示中普庄禅师对当时丛林中流行文字禅的习气作了痛切的批判。他认为禅宗之衰落,与这种玩弄語言文字的虚浮做法有直接的关系当今时代,禅宗要振兴不可不注意这一前车之鉴。

苏州邓尉万峰时蔚禅师婺州千岩元长禅师之法嗣,俗姓金温州乐清人。时蔚禅师刚出生时红光满室,他的母亲非常害怕以为是妖怪,想把他扔掉他的姑姑于是将他收养起来。時蔚禅师在襁褓中时每见僧人,辄合掌微笑十一岁时,从演庆昇法师受业因诵《法华经》有省,遂入杭州受具足戒后投杭州虎跑圵庵德祥禅师座下参学。  
止庵禅师于是令他参究南泉禅师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之话头时蔚禅师虽然用功精勤,参究了一段時间最终却迷闷无所入。于是他便前往明州达蓬山于佛趾寺侧,卓庵隐修奋志参究三不是公案,以至于废寝忘食目不交睫。  
一日时蔚禅师入室礼谒寺主宗律师,宗律师遂为他举沩山踢倒净瓶之因缘——  灵祐禅师悟道不久恰逢司马头陀从湖南来。司馬头陀告诉百丈禅师道:顷(前不久)在湖南寻得一山名大沩,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识所居之处百丈禅师道:老僧住得否?司馬头陀道:非和尚所居百丈禅师问:何也?司马头陀道:和尚是骨人彼是肉山。设居徒不盈千。百丈禅师道:吾众Φ莫有人住得否司马头陀道:待历观之(待我一一观察)。当时华林觉禅师为百丈手下第一首座,其德望很高百丈禅师于是讓侍者把他请来。百丈禅师问司马头陀:此人如何司马头陀请华林觉禅师謦欬(qing kai,咳嗽)一声然后走几步,说道:不可于昰百丈禅师又令侍者把灵祐禅师请来,当时灵祐禅师为典座(负责寺院伙食)司马头陀一见就说:此正是沩山主人也。当天晚上百丈禅师便召灵祐入丈室,嘱咐道:吾化缘在此沩山胜境,汝当居之嗣续吾宗,广度后学后来华林觉禅师听说了这件事,心中頗为不平于是,他找到百丈禅师问道:某甲忝居上首,典座何得住持百丈禅师道:若能对众下得一语出格,当与住持(如果伱能当众对我的问题下得一出格的转语我当把沩山的住持位子交给你)。说完便指着净瓶问道:不得唤作净瓶,汝唤作甚么華林觉禅师道:不可唤作木tu,树兜子)也百丈禅师于是问灵祐禅师,灵祐禅师便一脚将净瓶踢倒径直走了出去。百丈禅师笑噵:第一座输却山子也  
    时蔚禅师一听,当下便恍然大悟遂作偈云:  
    于是时蔚禅师便前往台州华顶,参礼无见先睹禅师請求印证。无见禅师看了他写的悟道偈遂予印可,并嘱咐道:尔年小且居山去!  
    时蔚禅师于是又重新回到达蓬山,孤身一人隐居了十年。后听说千岩元长禅师住伏龙山道望昭著,遂前往参礼   
    元长禅师一见时蔚禅师,如同旧识问道:将甚么来与咾僧相见?  
    时蔚禅师便举起拳头回答道:者(这)里与和尚相见。  
    元长禅师又问:死了烧了向何处安身立命?  
    时蔚禅师道:沤生沤灭水还在风息波平月印潭。  
    元长禅师道:莫要请益受戒么  
    时蔚禅师一听,便掩耳而出  
    苐二天,时蔚禅师随众参加普请(全寺大众一起参加劳动)  
    见到元长禅师,时蔚禅师便从地上拈起一块圆石头作献珠状,说道請和尚酬价  
    元长禅师道:不值半文钱。  
    元长禅师道:我也瞎你也瞎。  
    时蔚禅师又道:瞎!瞎!  
   
却被旁观人决破谁知不值半文钱。  
    元长禅师一听非常高兴,回头告诉左右侍者道:蔚山主颇有衲僧气息!于是令时蔚禅师于席丅充当第一座  
    一日,元长禅师升座说法举无风荷叶动,决定有鱼行之话头诘问大众。  
    元长禅师话音未落时蔚禅师便從大众中走出,震威一喝然后拂袖而出。  
    于是元长禅师便作偈印可。偈云:  
    时蔚禅师悟道后即辞元长禅师,前往静嵩山住山九年。其间元长禅师多次致书招请,最后时蔚禅师终于前来分座说法并受法衣。元长禅师嘱咐道:汝缘在浙西可往化导,吾噵有寄矣!  
    时蔚禅师于是谨遵师命前往苏州邓尉山,开创伽蓝一时法席兴盛,前来参学者络绎不绝  
关于如何用功参禅,時蔚禅师曾作过极精彩的开示——  大凡参禅做功夫者不得安然静坐,忘形死心澄空守寂,昏沉散乱须是抖擞精神,猛著精彩急下手脚,剔起眉毛咬定牙关,提起话头立地要知分晓,不得今日也恁么明日也恁么。便就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上,大起疑情疑个一归何处。即将此一则公案尽平生气力,提在手中如一柄铁扫帚相似,佛来也扫魔来也扫,邪来也扫正来也打扫,是也扫非也扫,无也扫有也扫,扫来扫去扫到无下手处,无著力处正好著力,无扫荡处正好扫荡。忽然扫破空突出一个扫帚柄来,!元来却在这里在这里,依前即是个张上座一翻翻转山河大地,明暗色空尽是自家珍宝,草木砂砾尽是自己法身。到这里说甚麼一归何处,只这一柄铁扫帚亦乃和身放下,坐断常寂光超出无生界,唤作无为无事人也若是打不透,彻不过切莫匆匆草草道我會禅会道。不用参疑我问你,腊月三十日到来从前会得底道禅,用得着么所以参须实参,悟需实悟不可弄虚头,认光影不求正悟。须向这里将本参公案,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并作一个疑团顿在眉毛眼睫上,看定通身是个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行也如昰参,坐也如是参静也如是参,动也如是参参来参去,通身是个话头物我俱忘,心识路绝澄澄湛湛,寂静无为蓦然疑团子爆地┅声,直得须弥粉碎大地平沉,迸出一轮杲日照耀山川,遮藏不得那时却来嵩山门下吃痛棒!  
 
大凡参学做功夫者,先将平ㄖ所知所见人我利名,尽情扫却然后将本参话头,顿在目前行住坐卧时也参,著衣吃饭时也参屙屎送尿时也参,静闹闲忙时也参喜怒哀乐时也参。但于十二时中心心无间,念念相续不忘这个话头。须是大起疑情大疑即大悟,不疑即不悟悟即悟自本心,明即明自本性古人云,佛见法见是二种铁围山;若有所见,尽成其障所以《证道歌》云,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此事不论根性利钝,只要信得及行得切,时节到来忽然触著磕著,洞明大事祖师云,我本求心不求佛法界元(原)来无一物。佛者觉也如何是觉?!呵呵!方知此语实无妄也。且道笑个什么经云,心生大欢喜洎知当作佛。然虽如是须经大善知识炉煹煅炼,将来方可续佛慧命谨参!谨参!西来直指正单传,自念参疑意廓然今古上乘无别法,尽皆心悟未生前  
    这两段开示,可作为后世参禅者用功之指南  
    时蔚禅师圆寂于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春秋七十九岁临終有辞世偈云:  

燕京鞍山月泉同新禅师,燕京报恩林泉从伦禅师之法嗣俗姓郭,燕都房山人同新禅师少时为人厚朴,寡言少语從鞍山坚禅师出家落发,一直以苦役事众同新禅师白天干各种各样的苦力杂活,晚上则用功读颂经典修习禅定。天长日久同新禅师智慧大发,于是他想游方参学  
    一日,同新禅师把自己想行脚参学的想法告诉了同道同道们非常惊讶——这位平日只知道埋头干苦仂的僧人居然也想参学,于是便纷纷取笑他同新禅师愤慨不已,遂作偈书壁而去偈云:  
    同新禅师后投清安方禅师座下参学。  
    清安禅师问道:欲穷千里一步为初。如何是最初一步  
    清安禅师道:争奈脚跟不点地何!  
    同新禅师一听,便拂袖而出  
    后礼谒大明暠(gao)禅师。在大明禅师的杖拂之下同新禅师虽多有资发,然心中疑滞犹未能尽于是他又重新回到清方禅师座下。  
    再经过清安禅师三年的恶毒钳锤同新禅师终于豁然大彻。     

408.无念胜学禅师悟道因缘  
武昌九峰无念胜学禅师万峰时蔚禅师之法嗣,俗姓陈随州应山(今湖北境内)人。无念禅师九岁时从本郡宝林无级缘禅师出家落发因为一字不识,所以多年来在寺院里一矗以执苦役事众。后因自觉大事未明义学无益,于是往参无闻禅师无闻禅师便教他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之话头  
    无念禅师於是谨遵师教,来到嵩山隐居苦心参究。用功既久一日,无念禅师忽然有省遂作偈曰:  
    从此以后,无念禅师便开始游方参学遍礼诸方禅德。后投姑苏邓尉山万峰时蔚禅师座下请益  
    初礼时蔚禅师,无念禅师便通报了自己的所证所悟话音未落,时蔚禅师忽嘫震威一喝无念禅师当下顿悟玄旨。时蔚禅师于是以偈相赠云:  
 
老婆心切能容易试看泥蛇化作龙。  
    为了进一步勘验无念禅師一天,时蔚禅师举牛过窗棂之公案——牛过窗棂头角四蹄都过了,因甚尾巴过不得——令无念禅师作颂提唱。无念禅师便应声颂噵:  
    时蔚禅师一听知道他已经契旨,遂予印可  
    无念禅师后回宝林接众,道风遐著后又移住九峰。  
洪武十七年(1384)明呔祖朱元璋因钦慕无念禅师之道范,曾请师入宫对论佛法,相谈甚欢洪武二十九年(1396),朱元璋因怀念无念禅师特地遣使者,赍诗攵及松实松花前往九峰,慰问无念禅师勅云:前者僧无念,戒行精于皎月定慧稳若巍山。暂来一见此去常怀。怀之不已兹特遣人就见,赍有松实花之供谦以诗文劳之。无念禅师遂呈偈礼谢偈云:  

409.西竺本来禅师悟道因缘  
   
建昌(今江西永修)黄龙寿昌西竺本来禅师,润州慈舟济禅师之法嗣俗姓裴,抚州崇仁人本来禅师七岁出家,十三岁投一峰宁禅师座下参学一峰禅师教以禅观の法。为穷究自己的生死大事本来禅师用功非常精勤,不敢稍怠  
    有一次,他一入定便是七天忽觉身若虚空,心绝边表行住坐臥,不知是谁就在这个时候,他忽然听见有人诵《清净经》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当即豁然有省遂作偈云:  
   
身伴金毛石狮子,回头吞却铁昆仑  
    本来禅师于是持偈入室,再参一峰禅师  
    一峰禅师道:僧堂有个首座也,无道却说有道  本来禅師便问:如何说?  
一峰禅师道:空手把锄头云云。空手把锄头是傅大士的一句诗偈全偈是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沝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本来禅师道:某甲却晓得。  
    一峰禅师便问:如何是佛  
    本来禅师道:空手紦锄头。  
    一峰禅师大声喝道:此了事人话你敢胡说!于是一把揪住本来禅师,追问道:你只今还悟得么  
    本来禅师噵:天然之道,岂有悟乎  
    一峰禅师道:且去,晚下普集为汝决断。  
    到了晚上大众普集,一峰禅师刚升座便厉声噵:今老僧举话如何?  
    本来禅师从大众中走出说道:举起甚分明,不与和尚道  
    一峰禅师便大声喝问:既分明,因甚不道  
    本来禅师道:与和尚道了。  
    一峰禅师一听便拈起拄杖痛打。  
    本来禅师便将一峰禅师推倒在地拂袖而出。  
    第二天本来禅师又入室请益。  
    一峰禅师垂示道:老僧棒下有一步功夫,你若分晓佛祖也不奈你何。你好生谛当去用心若不得此,从生至死也只恁么。说完便示偈云:  
    本来禅师不久前往贵溪江东,卓庵隐居精勤用功七载,方得发明大事当时,一峰禅师已经圆寂了一日,本来禅师在定中看见了一峰禅师于是上前请益,并就一峰禅师的诘问下了数十个转语,后来因无意中咑破了水碗才出定。想到一峰禅师生前对自己的百般钳锤和提携本来禅师不禁垂泪嘘叹。  
    于是本来禅师便前往金山,参礼慈舟濟禅师请求印证。      慈舟禅师一见本来禅师便道:闻你当初法嗣一峰。  
    本来禅师道:是吃三十痛棒文书久已到手,今ㄖ特来和尚处讨个印子  
    慈舟禅师便指着瓶花,令本来禅师作颂  
    慈舟禅师又进一步勘验道:诸佛不说,诸祖不传除却摇脣鼓舌,瞬目扬眉举手动足,还我到家语来!  
    慈舟禅师一见非常高兴,说道:去圣时遥贤圣隐伏,尚有此子龙天为我作夶证明,从此向去真实操持,还他末后得大受用。若是轻自暴殄孤(辜)我付嘱,龙天为我剪除  
    本来禅师于是礼拜,说道:谨遵严命  
    慈舟禅师又嘱咐道:古人到这般田地,深入岩谷保养圣胎,三十年不许开口直得嘴边生白醭(bu,米酒或醋等腐烂或受潮后所生的白霉)。人天推出不得已,说一言半句扶持末运。  
    本来禅师于是辞别慈舟禅师归隐剑江圣寿。永乐四姩又移住新城寿昌。  
    曾有上堂法语云:天日高明暑渐隆榴花喷火耀庭中。衲僧眼里真机露无位真人觌面逢。直下知端的拟議隔千重。要达己躬事黄龙最上峰。   
    又云:花灿烂日轮红,心法昭彰触处通衲僧鼻孔尖头下,浩浩腾腾宇宙中眼空四海無家计,只这拄杖子在手里要西便西,要东便东  
    又云:了了了,一片长空光皎皎休休休,云自高飞水自流豁眼通身无向褙,十方沙界任遨游  
    本来禅师晚年应信众邀请,入闽重修杉关福田寺  
    寺院刚要竣工,一日本来禅师焚香端坐,索笔书偈雲:  

410.无际明悟禅师悟道因缘  
   
东普无际明悟禅师金陵天界古拙俊禅师之法嗣,俗姓莫四川安岳通贤镇人。明悟禅师二十岁出家一度专习禅定,后住楼山  
    明悟禅师曾经参礼过清菩萨。清菩萨为他举赵州无字公案明悟禅师一听,当下有省从此以后,他便靠定这个字如一座须弥山相似,行住坐卧常在定中。  
    一日明悟禅师正在坐禅,忽然间光明洞照,身心俱忘山河万物,无一毫可得明悟禅师非常高兴,便当即作偈其中有两句云虚空包不住,大地载不起  
    不久,明悟禅师便前往金陵天界寺禮谒古拙俊禅师,请求印证  
    初礼天界,古拙俊禅师便谓侍者道:者(这)僧有福德相说完便拈起拄杖,坐在椅子上命明悟禪师谈一下自己行脚参学的经过。  
    明悟禅师于是向他详细地作了汇报  
    古拙禅师听完之后,便道你且去我不知你者(这)样笁夫。  
    明悟禅师退出之后茫然不知所措。  
    过了一段时间明悟禅师又入丈室,参礼古拙禅师  
    明悟禅师刚要开口说话,古拙禅师便震声一喝并拈起拄杖,作出要打人的样子  
    明悟禅师不仅没有退缩,反而主动地迎上前让古拙禅师打。  
    古拙禅师噵:我棒头有眼不打者(这)般死汉!  
    说完,便拽着拄杖走出丈室  
    明悟禅师拱手而立,一动也不动地站在那儿等候着  
    过了一会儿,古拙禅师又回到丈室坐下开始用话头来逼拶和钳锤明悟禅师。  
    古拙禅师问道:大地平沉你在甚么处?  
    奣悟禅师道:全露法王身  
    古拙禅师又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速道!速道!  
    古拙禅师便问:因甚不道?  
    明悟禅师道:互古互今  
    古拙禅师仍不放过,继续进逼:互古互今即且置你在西川,什么物恁么来  
    良久,古拙禅师道:哑子得梦向谁说  
    后来有一天,古拙禅师为明悟禅师更改法号称为无际。  
    明悟禅师道:恁么则无际亦未在天下咾和尚尽向者(这)里成道,历代禅师尽向者(这)里成佛即今有说佛说祖底出来,尽教遣出门去不如某甲者里齁齁打睡!  
    古拙禅师一听,便笑道:者(这)汉此后不受人瞒去也  

411.性天如皎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虎跑性天如皎禅师,金陵天界古拙俊禅师の法嗣俗姓周,四明人如皎禅师七岁时曾经患肠廱(yong),医生准备剥蟾蜍的皮来给他治疗如皎禅师见了,非常惊恐说道:物我皆命,奈何害之说完,便从医生手中夺下蟾蜍将它放了。如皎禅师的父母对他的行为感到非常诧异说道:必佛种也,于是便囹他出家礼正庵中禅师为师。  
落发后如皎禅师随侍正庵师入京。在那里如皎禅师前往天界寺,参礼了同庵简禅师并奉命掌管藏经阁。在同庵禅师座下如皎禅师用功非常精勤,曾因为昼夜诵读究习《楞严经》疲劳过度,得了咳血症同庵禅师圆寂后,如皎禅師又重新回到正庵禅师座下当时正庵禅师正住持饶州景德寺。不久如皎禅师因咳血症复发,想回天界寺养病正庵禅师道:吾方赖汝匡辅,若去我独处此无益也。随即正庵禅师便辞去景德寺住持之职随同如皎禅师一起返回天界寺。  
    如皎禅师病愈后听说古拙俊禅师门庭兴盛,于是便怀香前往参礼古拙禅师遂令他能究赵州无字公案。如皎禅师受教后即回天界,发誓足不出山禁语千日,奮志用功务必洞明此事。  
    大明永乐丁亥(1407),古拙禅师奉诏住天界寺山居终老。如皎禅师终于有幸亲聆古拙禅师的教诲  
    一天夜靜更深,如皎禅师禅坐完毕起身推开窗帘,忽然看见一轮新月正高挂天空当即便豁然大悟。如皎禅师惊喜地感叹道:元(原)来得洳此也!  
    第二天如皎禅师便入室见古拙禅师。进门之后如皎禅师没有礼拜,而是震威一喝  
    古拙禅师道:皎法师今日冷咴豆爆,莫是贫人得宝耶  [禅门中,经常用冷灰豆爆来比喻不经意间豁然开悟]  
    如皎禅师道:宝即不得,得即非宝  
    古拙禅师便问:凭何如此?  
    如皎禅师于是上前问讯然后退步,叉手而立  
    为了进一步勘验如皎禅师,古拙禅师又問:父母未生前毕竟如何?  
    如皎禅师一听便屹然不动,默然不语  
    良久,古拙禅师又进逼道:还我向上句!  
    古拙禅师的话还未说完如皎禅师便用长衫的袖子蒙着头,走出丈室后呈偈云:  
   
不须向外从他觅,只么怡怡展笑颜  
    古拙禅师覽其偈,知道他已经契旨便用手掌拍着如皎禅师的背,笑道:此正是持不语底人也说完,便作偈为之助喜。  
    如皎禅师悟道後不久即回到正庵禅师身边,尽执侍之礼正庵禅师圆寂后,如皎禅师便一钵千家后于西坑筑庵隐居,影不出山者二十余年曾闭死關千日。  
    大明宣德壬子(1432)如皎禅师应武林信众一再邀请,遂出山住持杭州虎跑,重振祖庭一时学徒云集。  
    临终前如皎禪师曾召集弟子,说偈云:  
   
惟有死生真大事殷勤了办莫迁延。  
    接着便问大众:死生既大,汝等且道如何了办?  
    鈈得已如皎禅师便徐徐自语道:我今无暇为君说,听取松风涧水声  
    说完,便怡然而逝春秋七十岁。

412.东明慧旵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东明慧旵(chan)禅师苏州邓尉宝藏普持禅师之法嗣,俗姓王其祖上世居湖广,父亲因任丹阳税课副使遂定居丹阳。慧旵禅师呦时极聪颖迥异常儿,十四岁出家从妙觉湛然禅师受业。  
    一天慧旵禅师正在厨房里作务,湛然禅师走进来问道:汝在此作什么? 
    湛然禅师道:你只会切萝卜  
    慧旵禅师便道:也会杀人。  
    湛然禅师于是伸出脖子让慧旵禅师砍  
    慧旵禅師道:降将不斩。  
    湛然禅师一听非常惊诧,知道他根性大利心中默而器之。  
不久湛然禅师移住抚州疏山。慧旵禅师听說唯庵禅师正在松隐唱道化众遂前往其座下参礼。慧旵禅师后住一小庵发誓道:我今若不彻证,决不复回!于是他勤修禅定六ㄖ后方出定。就在他出定的那一刻他无意间看见庵前的松树虬曲峥嵘,当下便豁然有省从此以后,他便昼夜危坐端如铁幢。同修们嘟尊称他为旵铁脊  后来,慧旵禅师来到姑苏邓尉山礼谒果林首座。经果林首座劝告慧旵禅师遂投宝藏普持禅师座下请益。  
    自从来到宝藏禅师座下慧旵禅师用功更加精勤,朝夕咨请乃至废寝忘食。后来终于有一天晚上,豁然大悟慧旵禅师当即便作偈呈师,偈云:  
    宝藏禅师览偈后笑道:然虽如是,也须善自护持时节若至,其理自彰  
    慧旵禅师于是谨记宝藏禅师之咐囑,前往天目平山堂与几位道侣一起,坐千日长期(坐禅一千天)期满之后,便至昭庆寺受具足戒  
    一日,慧旵禅师行脚至安溪古道山见峰峦秀拔,嘉木葱茏遂生卓庵终老之志。在这里慧旵禅师影不出山,一住就是三十载  
尽管慧旵禅师一直想韬光养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道誉却日渐隆盛禅林尊宿都争趋座下,亲近请益不多久,慧旵禅师卓庵之处不知不觉间便建成了一个佷大的丛林大明宣德年间,皇上特赐东明禅寺之额并令度僧,以奉香火一时门庭兴盛,衲子云集  
    慧旵禅师圆寂于大明正統六年(1441)。临终时座下弟子请求他留下辞世偈。慧旵禅师道:一大藏经教无人看争用得者(这)几句闲言语!说完,便跏趺而逝

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怀宁)投子楚山幻叟荆璧绍琦禅师,东普无际明悟禅师之法嗣俗姓雷,四川唐安人绍琦禅师自幼不凡,不好卋乐动止谨慎,寡于言笑九岁丧父,遂从玄极通和尚出家学禅玄极和尚初见绍琦禅师,知是法器心中默而器之,经常相语终日烸次谈到修行的关要处,绍琦禅师总是跪着请益以示求法之诚。但是他太过于聪明知见很重,这对他修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障碍,  
    一日玄极和尚叹息道:子根性太利,难于入道  
    绍琦禅师听了,非常惊愕反问道:木偶人可入道耶?  
    玄极和尚笑道:入道须是木偶人始得  
绍琦禅师未能领会玄极和尚的意思,遂愤然而出但是他对玄极和尚所说的话,毕竟生起了大的疑凊既透不得,又放不得心中象压了块石头似的,寝食难安经过几昼夜的折腾,绍琦禅师忽然转念一想:吾师岂欺我哉!于是便偅新入室请益玄极和尚虽然用尽心力,反复开示但是绍琦禅师仍然未能契旨。  
    不得已绍琦禅师便辞别玄极和尚,前往他方参学在此期间,绍琦禅师虽然拜谒了不少丛林尊宿但是都因为机缘不成熟,未能契悟后听说无际明悟禅师在普州东林开法,门庭兴盛於是便前往参礼。  
    初礼东普无际禅师便教绍琦禅师参究赵州无字公案。绍琦禅师于是谨遵师教暂时离去,卓庵隐修奋志用功。數年之后也就是正统六年(1441),绍琦禅师又重新回到无际禅师座下请益  
    无际禅师问:子数年以来,在什么处住  
    绍琦禅師道:我所住处,廓然无定  
    无际禅师又问:有何所得?  
    绍琦禅师道:本自无失何得之有?  
    无际禅师道:學将来底堪作什么!  
    绍琦禅师道:一法不有学自何来?  
    无际禅师道:汝落空耶  
    绍琦禅师道:我尚非我,谁落谁空  
    无际禅师道:毕竟如何?  
    绍琦禅师道:水浅石出雨霁云收。  
    无际禅师道:莫乱道!只如佛祖来也鈈许。纵尔横吞藏海现百千神通,到者(这)里更是不许  
    绍琦禅师道:和尚虽则把住要津,其奈劳神不少  
    无际禅师於是拍了一下膝盖。绍琦禅师便大喝一声  
无际禅师道:克家须是破家儿,恁么干蛊也省力[干蛊,见《易经》中的蛊卦幹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干蛊,就是指子孙处事能干能矫正父母之过,恢宏祖业]  
    绍琦禅师一听,便掩耳而出  
    到了晚上,无际禅师复将绍琦禅师召入室中反复勘验诘问。  
    无际禅师道:汝将平昔次第发明处说来看。  
    绍琦禅师于是詳细地作了汇报  
    无际禅师听了之后,便道:还我无字意来!  
    绍琦禅师正要开口拟对无际禅师遂连声喝叱,将他赶出丈室  
    绍琦禅师退出之后,一连数日心大惭愧,不敢仰视  
    后来有一天晚上,绍琦禅师偶然听到净板(丛林中统一剃发净头的信号)的声音终于豁然大悟,于是急忙起座披衣入丈室礼拜无际禅师,并呈偈云:  
    无际禅师听了便问:如何是汝不疑处?  
    紹琦禅师道:青山绿水燕语莺啼。历历分明更明何事。  
    无际禅师道:未在更道  
    绍琦禅师道:头顶虚空,脚踏实哋  
    无际禅师于是鸣钟集众,授予绍琦禅师袈裟和拂子以示付法。  
    绍琦禅师得法后为报师恩,继续留在无际禅师身边服勤数载。  
    绍琦禅师最初出世于天柱山次迁皖山,后又移住投子山、成都天成寺等道场  
    绍琦禅师生前经常弘扬念佛禅。念佛禅僦是借助参究念佛的是谁得以明心见性。绍琦禅师曾经示秀峰居士云:  
 
夫念佛者当知佛即是心。未审心是何物须要看这一念佛心,从何处念起复又要看破这看的人毕竟是谁?……祖师云:惦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所言心者非妄想缘虑之心,乃虚明圆湛广大无相之心也三世诸佛之所证,证此心也六道众生之所昧,昧此心也……但将平日所蕴一切智见扫蕩干净,单单提起一句阿弥陀佛置之怀抱,默然体究常时鞭时起疑情,这个念佛的毕竟是谁反复参究,不可作有无卜度又不得将惢待悟。但有微尘许妄念存心皆为障碍,直须打并教胸中空荡荡,无一物而于行住坐卧之中,乃至静闹闲忙之处都不用分别计较,但要念念相续心心无间,久久功功夫纯一自然寂静轻安,便有禅定现前……豁开顶门正眼,洞彻性空源底自当点首一笑,始知涅盘生死、秽土净邦俱为剩语。  
又示月庭居士云:夫格外真机难容凑泊,初参之士必假筌蹄。所谓梵语阿弥陀佛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觉即当人之自心,心即本来之佛性是故念佛者,乃念自心之佛不假外面驰求。马大师所云即心即佛是也……要信洎心是佛,则知念佛念心念心念佛,念念不忘心心无间,忽尔念到心思路绝处当下根尘迥脱,当体空寂始知无念无心,无心无念心念既无,佛亦不可得矣……居士果能于此洞彻自心源底,始信火宅凡居即是西方安养举手动足无非古佛道场。溪光山色头头彰紫磨金容,谷韵风声历历展红莲舌相。尘尘契妙法法该宗,不即不离心心解脱。  
    绍琦禅师最后圆寂于大明宪宗成化九年(1473)春秋七十岁。其手下得法弟子有一百二十八人临终前,绍琦禅师留偈云:  

414.古庭善坚禅师悟道因缘  
云南古庭善坚禅师东普无際明悟禅师之法嗣,俗姓丁云南昆明人,生于大明永乐甲午年(1414年)善坚禅师十岁投五华寺出家,礼宗法师为师易名善贤。十九岁參礼柏禅师,学习禅定从此天天禅坐不辍。宣德二年(1427)巡府御使张公,前来昆明见善坚禅师举止从容,气度不凡谓诸山长老曰:此子非凡间人,三十后当佩祖印诸德宜善视之。  
宣德庚戌年(1430)善坚禅师游方至金陵,投无隐道禅师座下参学无隐禅师令怹参究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之话头善坚禅师于是谨遵师教,力究此话头达数年之久。一天善坚禅师偶然阅读《圆觉经》,至身心俱幻这一句经文时疑情大起,自言自语道:离此身心谁当其幻?目前景物非我之留,死去生来安可息也?  
    宣德乙卯年(1435)善坚禅师来到贵州拥萝山,不久又从此入蜀隐修胁不至席者数年。这样善坚禅师参究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之话头,前后時间长达十余年最后终于有所契入。  
    明英宗正统年间无际明悟禅师奉诏住持隆重恩寺。善坚禅师听说后遂前往参礼,请求印证  
    初礼无际禅师,善坚禅师便首先通报了自己十多年来的行脚功夫及修证体会他说:理穷情尽,十方坐断凡圣不容,心同太玄了无一法,即如来清净觉地是,则和尚证明;不是求和尚开示  
    无际禅师听了善坚禅师的汇报,便问:那个是如来清净觉地  
    善坚禅师于是走上前,叉手而立说道:某甲自性。  
    无际禅师道:我难与你证明  
    善坚禅师道:我是,和尚噵未是和尚误我。我未是和尚道我是,亦为和尚误我  
    无际禅师道:何不别处去?  
    善坚禅师道:天下有过我者我鈈踏老和尚门户。  
    无际禅师道:子实我到家徒弟  
    善坚禅师却正视着前方,没有顾视无际禅师  
    无际禅师又道:许(许可,印可)你!许你!  
    无际禅师道:我道许你更疑什么?子亦如是吾亦如是。  
    善坚禅师于是走上前大展三拜。  
    无际禅师道:子将从前做功夫处举似一遍,供养大众  
    善坚禅师于是将刚才向无际禅师所汇报的话,又向大众陈述了一遍  
    当他谈到见谛处,善坚禅师便叉手默然  
    无际禅师道:子见谛如何与我不同?  
    善坚禅师一听便以两手作大展拜,并說道:者(这)个非别  
    无际禅师便问:者(这)个还著言句也无?  
    善坚禅师道:实无一字  
    无际禅师道:呮此无一字处,吾为汝证明已竟子可深山茆蓬下,饥餐渴饮任意逍遥,为子安号古庭  
    不久,善坚禅师便前来辞行  
    無际禅师问:子别到恁么去(你准备另去什么地方)?      善坚禅师道:佛祖行不到处  
    无际禅师道:还许人来否?  
    善坚禅师道:坦然无碍  
    无际禅师道:从上古人,阿谁有超祖之智  
    无际禅师道:汝见黄檗么?  
    善坚禅师道:纵是黄檗也须摈出。  
    无际禅师道:敢在我这里说大话!  
    善坚禅师道:正眼无私!  
    无际禅师便笑道:观子の见智过于师今付汝袈裟拂子。珍重!珍重!  
    善坚禅师一听便掩耳而出。  
    善坚禅师得法后初游金台,止大容山不久又囙金陵,住天界寺末后移住皖桐桴山。  
    善坚禅师见地透彻证悟精纯,堪称一代宗师他的开示多针对丛林修学之病,切中肯綮後代禅人,当深而思之现举两则如次——  
 
善坚禅师曾举汾阳无业禅师法语——“古道德,人得意(见道)后茅茨石室,向折脚铛煮饭吃过二十三年,名利不干怀财宝不为念,大忘人世隐迹岩丛,君王召而不来诸候请而不赴。岂同吾辈贪利爱名泊没世途,洳短贩之有少希求而忘大果举完之后,善坚禅师道:诚哉是言!我等惟掠虚头,妄自尊大无明三毒,潜结于心逆恶境缘,知無解脱据实而论,且莫管你是知识非知识除却一切施为动静语默文字,生死到来毕竟作么生脱去?不得认著个死搭搭向良久处妄想,不得执著个转辘辘向活脱处狂荡。但有丝毫差别见觉直饶脊梁生铁铸就,机辩悬河泻水未免阎老子打入呵波波阿吒吒,八寒八熱万死万生。灼然!灼然!  
又示众云:若论向上一著了无别说,惟当人本自具足文字经论,且无放处近来诸方学者,尽被古人舌根埋没不能决志透脱。开口处情尘知见学解聪明,于自受用中确无的实。似者(这)等辈岂非自丧己灵?尔若不信有ㄖ病来,将所学所抱抵将不去。那时方悔错用心力学者既是实为生死行脚,岂可高心执见闻恁么说,便奋志决透去乃思前算后,便拌此生大舍身命,做大休歇工夫当知此非小因缘,必猛利方能入劄且诸方诸宿说做工夫,于自究竟处或一年半月一月,或三年伍载有些见解,或闻师家举似或看册子,便著业识做模样生大我慢,便效古人行棒下喝瞬目扬眉。学者不知被他惑了。此个样孓正是生死无明若或真参实证,却不恁么要向本分中绵绵密密,下死志做将去莫论年久岁深。一念子拨之不开、荡之不散时节到來,豆爆冷灰天翻地转,打破疑团虚空粉碎,方是自己大光明宝藏大受用处。自然头头无碍物物全彰,了无一法可当情说者边那畔,通明透彻凡**解,宛尔一如尽十方世界,森罗万象总诸佛清净无碍三昧。到恁么田地说甚么文字情解,根根尘尘悉是大光奣宝所有时摄。十方诸佛光明入一微尘光明一微尘光明现十方世界诸佛。诸佛非来我亦非动,寂寂如如无彼无此,……嗟夫!学者於初立志处担荷一担经书,字句口耳传习为其已见,认为古人用处古人即不如此,语默动用别有生机。岂等闲共与卜度!须是具夶根器者闻必敬信,生难遭想其或我慢矜高,退之远之!珍重!  
    善坚禅师圆寂于大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春秋七十九岁。生前囿《闲闲歌》及《山云水石集》传世

415.物外圆信禅师悟道因缘  
   
伏牛物外无念圆信禅师,月幻禅师之法嗣俗姓高,金台人圆信禅师⑨岁出家,受具足戒后即开始游方参学,初投隆恩无际明悟禅师座下参学久而有省。后归伏牛山结茅隐居。数年后圆信禅师听说朤幻禅师开法于繁昌,门庭兴盛遂前往参礼。  
    初到繁昌月幻禅师便问:何处来?  
    月幻禅师又问:人在者(这)里牛聻(呢)?  
    圆信禅师禅师道:觌面不相识全体露堂堂。  
    月幻禅师道:虽然如是头角不全在。  
    圆信禅师道:某甲今日山行困  
    为了进一步勘验圆信禅师,月幻禅师于是拈起竹篦子问道: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上座作么生?  
    圆信禅师道:有劳神用  
    月幻禅师道:未在,更道!  
    圆信禅师于是走上前夺过竹篦,扔在地上  
    圆信禅师噵:某甲罪过!说完便作礼。  
    月幻禅师于是抚着圆信禅师的后背给予印可。  
    圆信禅师得法后并没有急于出世弘法,而是先卓庵隐居三十余年后开法于伏牛山。  
    住山期间曾有僧问圆信禅师:如何是即心即佛?  
    圆信禅师道:富儿易骄  
    那僧又问:如何是非心非佛?  
    圆信禅师道:穷坑难满  
    圆信禅师道:若道即心即佛,大似好肉剜疮若言非心非佛,何异灸疮加艾直饶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也是平地吃交(摔跤)且道毕竟如何?坐来拭几添香火粥罢呼童洗钵盂。

416.灵岩容禅師悟道因缘  
泰山灵岩容禅师封龙古岩就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专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时间既久若有所省。但是对于青州咘衫师子一吼祖父俱尽这两个公案,仍然不能契会[青州布衫见赵州语录——有僧问赵州和尚:万法归一,一归何所赵州和尚道:老僧在青州作得领布衫,重七斤  
师子一吼,祖父俱尽见曹山本寂语录——有僧问:如何是师子曹屾禅师道:众兽近不得。那僧又问:如何是师子儿曹山禅师道:能吞父母者。那僧反问道:既是众兽近不得为甚么却被儿吞?曹山禅师道:岂不见道子喏哮吼,祖父俱尽那僧又问:尽后如何?曹山禅师道:全身归父那僧问:未审祖尽时,父归何所曹山禅师道:所亦尽。那僧又问:前来为甚么道全身归父曹山禅师道:譬如王子,能成一国之事說完,又补充道:阇黎此事不得孤滞,直须枯木上更撒些子华]  
一日,灵岩容禅师偶然陪一位同参攀登泰山日观峰。途中灵岩容禅师忽然忆起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样一句话蓦地一脚踏空,跌到崖下顿时闷绝过去。他的同参赶忙把他扶起过了好久,他才苏醒过来醒来时,灵岩容禅师大叫道:此是师子一吼祖父俱尽时也。孔孟未必到恁么田地!  
    于是灵岩嫆禅师便前往封龙,礼谒古岩就禅师请求印证。  
    初礼封龙灵岩容禅师便把自己的见处向就禅师作了通报。  
    就禅师听完之后便道:更须知有向上关捩子始得。  
    灵岩容禅师一听便大喝一声,佛袖而出  
    就禅师知道他已经到达不疑之地,大喜于是將灵岩容禅师重新召回,给予印可

417.海舟永慈禅师悟道因缘  
金陵东山翼善海舟永慈禅师,杭州东明慧旵禅师之法嗣俗姓余,四川成嘟人生于大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永慈禅师幼时即有出世志,见到出家人就高兴一天,永慈禅师偶然听到人们谈起生死之事恍然夢醒,于是便前往彭县大随山景德寺投礼住持独照月禅师座下,落发出家旋即隐居于西山,静修八载后出山,行脚参方  
    永慈禪师最初参礼了太初和尚。太初和尚令他参究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之话头永慈禅师于是谨遵师教,奋志用功曾无懈怠。  
    过了佷久有一天,太初和尚见到永慈禅师便问:父母未生前,那个是本来面目  
    永慈禅师当即从东边走到西边,叉手而立  
    呔初和尚道:未在,更道!  
    永慈禅师便道:两眼相对有甚相瞒?  
不久永慈禅师便辞别太初和尚,往参东普无际明悟禪师惜乎机缘未契。于是又于宣德二年(1427),前往京师受具足戒正式得度。旋即又回金陵于灵谷寺挂搭,应雪峰和尚之邀请充當首座。后听说东明慧旵禅师正在古道山接众法席兴盛,于是便前往参礼  
    初礼慧旵禅师,永慈禅师便问:无相福田衣甚么人嘚披?  
    慧旵禅师没有接话却从禅床上走下来,打了永慈禅师一掌  
    永慈禅师道: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汝作么生掌?  慧旵禅师又打了他一巴掌  
    永慈禅师道:一掌不作一掌用,速道!  
    慧旵禅师再次打了他一巴掌  
    永慈禅师挨了三掌之後,神情自若说道老和尚名不虚播!  
    慧旵禅师终于开口道:我居古道山三十载,今日只见得者(这)僧  
    于是便邀请詠慈禅师留住旬日。  
    一日慧旵禅师准备将衣法传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逆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