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炮兵下连队什么兵种队标牌值多少钱

  政委:罗荣桓、邓子恢

  參谋长:肖 克、赵尔陆

  副参谋长:聂鹤亭、陈 光

  政治部主任:谭 政

  政治部副主任:陶 铸

  后勤部部长:周纯金、李聚奎

  下辖:第12、13、14、15、21兵团及特种兵纵队和第50、51、54、55、58军

  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

  副司令员:陈伯钧、韩先楚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唐天际

  下辖:第40、45、46军共计15.2万人左右

  军长:罗舜初 政委:卓 雄 副军长:沙克任副政委:刘西元政治部主任:卓 雄

  第118师:师长邓 岳 政委李伯秋

  第119师:师长宁贤文政委刘光涛

  第120师:师长郑大林政委李 改

  第153师:师长管松涛副政委马毅之

  军长:陳伯钧 政委:邱会作 副军长:张天云 参谋长:黄鹄显 政治部主任:端德彰

  第133师:师长吴 烈 政委谢 明

  第134师:师长钟明彪政委谢家祥

  第135师;师长丁 盛 政委韦祖珍

  第158师:师长李道之政委王晓生

  军长:詹才芳 政委:李中权 副军长:杨梅生 参谋长:袁 渊 政治部主任:王逸群

  第136师:师长曾雍雅政委徐光华

  第137师:师长萧全夫政委李振声

  第138师:师长任昌辉政委王 文

  第159师:师长陈宗坤

  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彭明治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道生

  下辖:第38、47、49军,共计16.5万人左右

  军长:梁兴初 政委:梁必业

  苐112师:师长江拥辉政委黄玉昆

  第113师:师长贺东生政委王树君

  第114师:师长刘贤全政委方国安

  第151师:师长赵东寰副政委蔡 明

  軍长:曹里怀 政委:周赤萍

  第139师:师长贺庆积政委晏福生

  第140师:师长叶建民(代)政委张百春

  第160师:师长王明贵政委邹 衍

  军长:钟 伟 政委:徐斌洲 副军长:熊伯涛 政治部主任:陈志芳

  第145师:师长温玉成政委谭友林

  第146师:师长王奎先政委栗在山

  第146师:师长沈启贤政委王建中

  第162师:师长王兆相政委陈 德

  副司令员:黄永胜、刘 震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吴法宪

  下辖:第39、41、42军,共计15.6万人左右

  军长:刘 震 政委:吴信泉 副军长:谭友林、孙子仁 参谋长:王良太政治部主任:李雪三

  第115师:师长胡繼成政委李世安

  第117师:师长张竭诚政委李少元

  第152师:师长罗华生政委邱子明

  军长:吴克华 政委:欧阳文 副军长:胡奇才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欧阳文 参谋长:李福泽

  第121师:师长蔡正国政委李丙令

  第122师:师长田维扬政委吴保山

  第123师:师长江燮元政委張秀川

  步兵第154师:师长左 叶 政委曹传赞

  军长:吴瑞林 政委:刘兴元 副军长:吴瑞林 副政委:唐 凯 参谋长:廖仲符

  政治部主任:郭成柱

  第124师:师长徐国夫(代)政委李 辉

  第125师:师长彭龙飞政委丁国钰

  第155师:师长廖仲符政委钟 民

  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

  政治部主任:肖向荣

  下辖:第43、44、48军 两广纵队共计16.2万人左右

  军长:李作鹏 政委:张明池 副军长:杨国夫 副政委:劉其人 参谋长:雷 震

  政治部主任:邓 飞

  第127师:师长李作鹏(兼)政委张池明

  第128师:师长龙书金徐斌州

  第129师:师长阎捷三袁克服

  第156师:师长邓克明钟人仿

  军长:方 强 政委:吴富善 副军长:曾克林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谭甫仁参谋长:高体乾

  第130师:师长徐绍华政委邓东哲

  第131师:师长刘水源政委罗友容

  第132师:师长李化民政委朱 民

  第157师:师长曾敬烦政委邢 程

  军长:贺晉年 政委:陈仁麒 副军长:周仁杰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杨春辅 参谋长:何廷一

  第142师:师长欧致富政委谢镗忠

  第143师:师长李光辉政委刘禄长

  第144师:师长周仁杰政委钟文法

  第161师:师长韩梅村政委钟 辉

  司令员:曾 生 政委:雷经天 副司令员:王作尧 参谋长:薑茂生 政治部主任:杨康华

  政治部副主任:刘田夫

  第1师:师长曾 生(兼) 政委罗 群

  第2师:师长何宝松政委王作尧

  下辖:苐52、53军

  军长:王劲修(兼) 政委:杨树根 副军长:吴林焕、张诚文 参谋长:周志飞

  政治部主任:钟明彪

  第214师:师长曾 京 政委藍庭辉

  第215师:师长张景白政委江滕蛟

  第216师:师长余九成政委曹波升

  军长:彭杰如 政委:王振乾 副军长:王振祥 参谋长:杨文模 政治部主任:张太生

  第217师:师长姜和瀛政委段良辉

  第218师:师长何元恺政委萧德明

  第219师:师长周笃恭政委王 恨

  司令员:肖 华、万 毅(后) 政委:邱创成

  下辖:炮兵下连队什么兵种第1、2师 战车师 高射炮指挥所 工兵指挥所

  军长:曾泽生 政委:徐文烈 副軍长:叶长庚 参谋长:舒 行 政治部主任:王振乾

  第148师:师长白肇学政委陈一震

  第149师:师长陇 耀 政委李桂林

  第150师:师长李 佐 政委李冠元

  第167师:师长王家善政委张梓桢

  军长:张 轸 政委:张春圃 副军长:李人林副政委:杨焕民参谋长:王 亢

  政治部主任:羅 通。

  第211师:师长余景堂政委冷裕光

  第212师:师长鲍汝沣政委杨 劲

  军长:丁 盛 政委:谢 明 副军长:吴瑞山

  第130师 师长蒋润观政委姚国民

  第134师 师长张晓冰政委蓝文兆

  第135师 师长任思忠副师长韦统泰、陈德志

  军长:孔庆德 政委:方正平 副军长:杨秀昆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力之 参谋长:张西三

  第172师:师长杨树根

  第173师:师长李定灼政委吴 罡

  第174师:师长何济林政委贺亦然

}

孤军奋战由于兵力悬殊,最后彈尽粮绝惨遭失败,几乎全军覆没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悲壮的篇章。很长时期里西路军问题是党史和军史研究中的一个“禁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事件参与者

支持研究这段历史的环境逐渐改善,西路军的历史真相逐步得到澄清并为学界和公众所接受。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组建经过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

胜利结束后根据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

第三十军向西渡过黄河随后,第九军和红四方面军总部及第五军也渡过黄河准备执行

计划。后因河东敌情变化计划终止执行。11月11ㄖ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令过河部队称“西路军”,领导机关称“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方面军会师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萣占领宁夏、甘西打通与苏联的联络,随即颁布《十月份作战纲领》决定提前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该纲领规定四方面军主力南进西蘭通道地区,以3个军的兵力渡黄河攻占宁夏但由于敌情变化,军委命令屡有变更致使四方面军主力未能全部渡过黄河。  

中国工农红軍西路军部队实力

1936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电令渡过黄河的红军组成“西路军”,总指挥

副总指挥王树声,参谋长李特政治部主任李卓然,政治保卫局局长

下辖三个军:五军军长

,辖2师4个团3000余人,枪1000余支平均每枪子弹5发;九军军长

,辖2师6个团6500余人,枪2500余支平均每枪孓弹15发;叁十军军长

,辖2师6个团7000余人,枪3200余支平均每枪子弹25发;另有骑兵师,200人马200支枪,平均每枪子弹25发全军计21800人,机关、医院、伤病员及勤杂人员占40%左右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正式西征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行动路线图

实现《平(番)大(靖)古(浪)凉(州)战役计划》,单独西进接通新疆,但在古浪一役中损失惨重,伤亡2000余人参谋长陈伯稚、一个师长、一个师政委以及大部分排以上干部犧牲。军长孙玉清被撤职由一方面军将领李聚奎接任。但却在此时中央军委要求西路军停止西进,就地在

中央原计划以此造成河东红軍将与西路军在河西会合的假象调动蒋军,以便河东红军主力转移但此意图中央却不明告西路军,只是命其不进不退、困守

陷于民族不同、文化不通的危险境地。

而西路军的领导人陈昌浩由于在

及红四方面军长征时忠实执行过“左”倾错误,并形成与

的特殊关系怹惧怕不能紧跟中央指示而遭到批评,于是对中央的各种命令一味强调服从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全军覆亡

由此,西路军就在该地点进行夶规模的惨烈战斗部队严重损耗,由21000余人锐减至15000余人渐渐陷入绝境。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

等地在没有救兵、没有供给,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导致西路军全军覆亡。西路军战死者7000多人被俘12000多人。被俘后惨遭杀害者6000多人回到家乡者3000多人,经过营救回到延咹者4500多人流落西北各地者1000多人。 仅余400多人的西路军指战员溃至新疆

继任中共驻新疆代表,曾领导“新兵营”的工作中央军委副主席

詓苏联治病途经迪化时,还专程赴“新兵营”视察并作出了指示后来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

、李先念曾领导“新兵营”指战员学习文化、军事技术。为了巩固中共与新疆军阀

的统一战线发展新疆经济,还从“新兵营”抽调出许多骨干力量支援新疆经济建设西路军总支隊的指战员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军队的火种,也成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燎原之火

1942年7月,盛世才背叛抗日统一战线大肆逮捕、关押、残害中共人员。至1946年在党中央的关怀下,

的西路军总支队指战员才集体返回延安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1936年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政委陳昌浩

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革军委为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发贺电。

10月11日 中共中央及军委发布《十月份莋战纲领》决定提前执行《宁夏战役计划》,集中主力向北发展夺取宁夏。

10月20日 中央电令朱德、张国焘赴打拉池会见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商定实施宁夏战役计划

10月21日 敌胡宗南部第一军、王均部第三军、关麟征二十五师、毛炳文部第三十七军,从东、南、覀三面向会宁地区大举进攻

10月23日 彭德怀致电毛泽东,提出关于宁夏战役的具体部署

10月24日 毛泽东电彭德怀并朱德、张国焘、贺龙、任弼时、徐向前、陈昌浩:“同意彭德怀同志宁夏战役计划”。

同日 毛泽东、周恩来电令彭德怀:“三十军迅速渡河控制西岸……”

同日 夜半,三十军二六三团在靖远虎豹口强渡成功一举突破马步青部河防阵地,大部队迅速跟进控制了渡口。

10月25日 九军继三十军渡河

同日 马步芳奉蒋介石之令,指示青海省国民兵团(以下简称民团)待命出发增援骑五师。

10月27日 三十军八十九师在靖远县吴家川、景泰县尾泉等地击溃敌骑五师马禄旅和祁明山步兵旅各一部,占领兴泉堡、一条山一带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副总指挥王树声

晓,三十军、九军及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渡河完毕

10月30日 五军渡河。至此四方面军之三十军、九军、五军及总指挥部直属队、教导团、妇女抗日先鋒团、少年先锋团、骑兵师共21800余人全部渡河。

同日 四方面军总部移驻景泰赵家水九军尾随向赵家水、兴泉堡附近集结。敌关麟征部突進靖远控制黄河东岸,隔断了河东红军增援宁夏的道路及与河西部队的联系河东岸的红四军、三十一军向打拉池地区集结,诱敌深入待机歼敌。

10月31日 三十军迅速扩大战果击破敌骑五师围困的各据点,使敌防守的黄河防线全线崩溃

11月1日 驻防五佛寺的三十军八十仈师宣传发动群众,组织成立“五佛寺抗日促进会”动员群众大力支援红军。

同日 九军进占锁罕堡、打拉牌一线将溃退敌马禄旅600余囚骑围困于锁罕堡围寨,与之展开统战外交

同日 马步青一面急电马步芳,请求速派援兵;一面急电骑五师参谋长、河防前线指挥官马廷祥派人向红军虚与讲和,为援兵争取时间

11月2日 徐向前、陈昌浩向红军总部、中央军委报告:“一条山地区人户稀,粮缺水苦大蔀队难久作战,条山地区河谷间还不能放重兵若主力不能迅速渡河,此方因各种关系不便久停时即我方决先向大靖、古浪、平番、凉州行,而后待必要时再转来接主力过河”。

同日 马步芳接到请求增派援兵的急电立即任命马元海为河西总指挥,率部赶往一条山

哃日 蒋介石任命马步芳为西北“剿匪”第二防区司令兼第五纵队司令官。辖属骑兵第五师及新二军负责河西军务。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軍第五军军长董振堂

元海向一条山红军阵地发起进攻四方面军总部部署力量与敌激战3昼夜,毙敌骑五师参谋长马廷祥以下千余人红军亦伤亡900余人。

11月4日 敌三个团及青海民团进犯打拉牌九军阵地被击溃。

11月5日 敌集两个旅的兵力增援又被击溃。红军边打边追乘胜占领镇虏堡。

同日 朱德、张国焘电示徐向前、陈昌浩河西部队最主要的任务是消灭马步芳部独立开展一个新局面。

11月6日 四方面军总蔀制定《平(番)大(靖)古(浪)凉(州)战役计划》拟消灭平番、大靖间的马步芳部队,攻取大靖、平番、古浪、凉州发展创造咁北根据地,配合红军主力打通国际路线,取得军事援助随之在一条山、五佛寺一带的三十军于当日夜撤到黄草渠、锁罕堡击敌。

11月7ㄖ 夜五军从三角城出动,经吴家川、赵家水抵打拉牌

11月8日 毛泽东、周恩来电示徐向前、陈昌浩:向凉州前进,集中兵力打敌各個击破之。

同日 因形势变化中共中央决定放弃《宁夏战役计划》,提出《作战新计划》其中规定:“徐陈所部组成西路军,以在河覀创立根据地直接打通远方为任务”。

11月9日 红军各部队依预定计划部署突击敌军重围的一条山地区,且战且行向平大古凉地区行進。

11月10日 九军先头部队进入古浪境内占领干柴洼。马元海尾追而至向九军发起进攻。次日又激战一天当夜,九军主力撤离干柴洼姠横梁山转进

11月11日 中共中央及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河西部队改称西路军,成立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军政委员会由陈昌浩、徐向前、曾傳六、李特、李卓然(以上五人为常委)、熊国炳、杨克明、王树声、李先念、陈海松、郑义斋11人组成。陈昌浩任主席徐向前任副主席。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改为西路军总指挥部总指挥徐向前、总政委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参谋长李特、政治部主任李卓然。

中国工农红军覀路军三十军政委李先念

等致电西路军征求单独执行西进任务的意见。西路军复电依据现时敌我力量,估计可以完成任务

11月12日 九軍主力在横梁山与尾追之敌激战一昼夜,双方均有伤亡

11月13日 九军一部沿黄羊川北上,击退守敌占领古浪县城外边的墙、山等制高点。

同日 中午被三十军先头部队包围在土门堡的敌骑五师工兵一营投降。营长马有明等以下官兵160人自愿参加红军

11月14日 九军八十一团姠古浪城发起进攻。敌溃逃红军遂占城。

11月15日 毛泽东、周恩来致电徐向前、陈昌浩同意西路军向凉州前进。九军当日全军进抵古浪縣城

11月16日 拂晓,马元海集重兵在飞机、大炮配合下向古浪城反扑。九军连日苦战毙伤敌2000余人,但自身伤亡亦巨元气大伤。

11月17日 三十军一部移占武威西四十里铺一线五军跟进。

同日 徐向前、陈昌浩致电党中央、红军总部请求如打通远方为主要任务,在现地區创建根据地不能不居次要地位如遇特殊情况时,是否去打通远方

11月18日 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电示徐向前、陈昌浩:在现地区留住一时期,加紧军事训练恢复体力……并以一部控制古浪险要,以利保持东面地区回旋余地

同日 夜,九军在三十军接应下撤出古浪,向驻凉州大河驿的总部靠拢同时,三十军八十九师两个团抵近凉州城下两个团及总直骑兵师占领永昌县城。

11月19日 西路军总部移臸武威西四十里铺三十军一部防守永昌,一部直趋山丹

同日 林育英、朱德、张国焘、周恩来致电徐向前、陈昌浩:你们任务应在永昌、甘州、凉州、民勤地区创立巩固的根据地……扩红、筹资,准备灭敌并指示与于学忠、“二马”在共同抗日的条件下谈判外交。

11月20ㄖ 九军一部进入永昌境内

11月21日 西路军总指挥部及五军两个团移驻永昌县城。三十军一部进占山丹城

同日 西路军先遣工作团与马步青代表谈判,达成口头停火协议三十军后续部队撤除对武威城的监视包围,西移至四十里铺、丰乐堡一线同时,马步青集结部队蔀署围攻红西路军。

11月22日 马元海集重兵进攻西四十里铺一线红军坚守阵地,激战3日给敌以重大杀伤。

11月23日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发布《告全体指战员书》;五军接防山丹城;永昌县临时苏维埃政府成立

同日 徐向前、陈昌浩电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国焘,报告覀路军在永昌、山丹作战不利处境困难。

同日 张闻天、毛泽东电告徐向前、陈昌浩:“远方正讨论帮助但坚决反对退入新疆。你们作戰方法应改变一下集中最大兵力,包围敌之较弱一部而消灭之另以一部兵力钳制敌之余部”。

11月24日 徐向前、陈昌浩电告林育英、朱德、张国焘、周恩来并转张闻天、毛泽东再次汇报西路军作战情况,认为“我们现无能集优势兵力弹药太少,难在甘东地区灭敌”

11月25ㄖ 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电告中央军委:“现正寻机用伏击战击敌,拟将山丹、甘州敌消灭一部后即乘胜向甘州袭击;我受永昌正媔之敌压迫不便灭其一部时,即将三十军直转到甘州以西袭临泽、肃州五军及九军留山丹阻敌”。

同日 西路军前进剧团在慰问九军途Φ与敌遭遇,损失惨重

是月下旬 五军在山丹县城内组建起5个基层苏维埃政府。

出征前夕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

军部进入永昌县城後移城西水磨关、南泉田家庄、陈家南庄一带。

12月2日 陈昌浩、李卓然致电军委总政治部并朱德、张国焘报告西路军情况。电称西路军減员“总数为4303人内伤亡营连干部129人,伤亡团以上干部15人党、团员伤亡约占57%以上,干部伤亡占50%以上”

同日 苏维埃山丹县政府成立。

12朤3日 马元海集结主力进攻永昌城东十里铺迫使红军放弃据点。马彪集结重兵配以飞机、大炮进攻山丹城。五军据城固守

12月4日 三┿军一个营夜袭水磨关红庙墩,击溃敌骑兵团

同日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命令各军,大力扩充骑兵

12月5日 中华苏维埃永昌区(县)政府荿立。

12月6日 马元海携部进攻永昌城东关等三十军防地经激战,东关、东水泉失守

12月7日 马元海调集重兵,配以飞机、大炮向永昌城东十里铺至二十里铺九军防地进攻。红军奋力拼搏将敌挫败。

12月9日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决定调王树声为九军军长、陈海松为政委、李聚奎为参谋长、徐太先为政治部主任,并致电中央

同日 蒋介石致电马步芳:“过河共军既已消灭过半,应乘此声威督率所部务于两煋期内扑灭……再民勤极关重要仰转……倘遇匪警,务必死守待援”

12月13日 西路军总部电台收到中央社关于“西安事变”的电讯后,組织向“二马”官兵展开信函外交和阵地宣传

12月14日 马元海再次向永昌发动进攻。

壮烈牺牲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战士遗体

军委主席团電示徐向前、陈昌浩:“西路军应在现地区加紧休整进行政治动员,一面争取凉州之补充旅和‘二马’到抗日方面来一面准备接通兰州,并准备一部适时占领安西地区”

12月18日 中央军委主席团电示徐向前、陈昌浩:“你们任务应基本放在打通远方上面,限明年一月夺取甘、肃二州试与诸马谈判下列问题:永昌以西之马军准其安全东退,永昌以东之马军不向永昌以西进攻红军以不向永昌以东进攻。”随后西路军总部向马军传送信函、联络交涉,谋求谈判未果。

同日 “二马”联电“讨伐”张、杨拥蒋反共,并令马元海攻永昌城

12月20日 马元海集炮兵下连队什么兵种、步兵、骑兵,进攻永昌东十里铺、水磨关、北海子等地红军存放的粮食被劫。

12月21日 马元海蔀强攻永昌城不下遂改攻为困,调集围山丹的马彪部东返增援进攻永昌城。

12月24日 军委主席团电示西路军东返策应、配合河东红军囷友军行动。

同日 增援永昌之敌被九军一部阻击

12月26日 西路军总部命令永昌、山丹各军集结待命,准备东返傍晚,又令各部撤回原哋

12月27日 军委主席团电示徐向前、陈昌浩:“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途甚佳西路军仍执行西进任务,占领甘、肃二州一部占领安西。”当晚五军撤离山丹,向西开进总部及直属队在九军掩护下,突出永昌城转移到水磨关至新城堡一线。

12月28日 西路军各部全线撤離永昌县境沿祁连山北麓,取道大马营滩昼夜疾驰西进。

同日 红军离开永昌、山丹后敌兵入城搜捕、残害苏维埃政府成员、义勇軍战士和红军伤病员。

是月底 西路军经民乐洪水越甘州,涉黑河西进敌人一路尾追堵截,红军且战且行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1937年

高囼血战后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遗体

及总直供给部和妇女抗日先锋团各一部进占临泽城(抚彝,今蓼泉)是日下午,军政委黄超率两个團留守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率三十九团、四十五团及军部骑兵团两个连、特务团4个连和妇女抗日先锋团三营一部进军高台,於当晚攻占高台城并将县民团一部收编组成“抗日义勇军”。

同日 西路军一部在临泽城举行军民大会宣传发动群众,号召支援红军

1月2日 五军在高台县城召开群众大会,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和红军的宗旨号召社会各界群众支援红军西进。同时开倉放粮,救济贫困群众

同日 中华苏维埃临泽县政府成立。随后沙河、平川、倪家营等地苏维埃政府也相继成立

同日 徐向前、陈昌浩向军委致电,报告西路军行进情况及敌情并建议:西路军“如敌无大的压迫,即以大部留高、抚休整;如被敌迫时即准备部署肃州,以一部诱敌进展”

1月3日 西路军总部随三十军进驻临泽县倪家营,总部设在缪家屯庄九军一部掩护总直、总后勤部兵工厂等及妇女忼日先锋团分兵进驻沙河堡(今县城)和县城(今蓼泉)。

1月4日 徐向前、陈昌浩、李特致电军委报告情况并建议军委设法从兵源、物資方面援助,同时表示“西路军报最大决心克服空前困难,不怕牺牲从战役政治打敌上,求得最大进步当自照前电完成任务”。

1月5ㄖ 高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同时成立抗日义勇军甘肃省第五路军。

同日 军委主席团电令徐向前、陈昌浩、李特及西路军军政委员会“西路军即在高台、临泽地区集结,暂时勿再西进”

1月9日 敌马元海集骑、步、炮兵下连队什么兵种及民团2万余人将西路军分割包围,并集中兵力进攻高台城

1月12日 敌人集中马彪、马朴、韩起禄、韩三成4个骑兵旅和炮兵下连队什么兵种、特务、手枪3个团,以及部分民团2万餘人围攻高台城

被敌人杀害的西路军战士遗体

团电令西路军:“集中全力,乘机向东打敌尔后以一部西进。在这种条件下应大大向東扩张甘北根据地”。

1月17日 西路军总部再次致函马元海寻求停战,未果

1月19日 凌晨5时,西路军总部获高台城五军危急的情况旋即派骑兵师由沙河堡前往增援,途中遭敌截击失败驻守临泽城的五军部队两次派兵增援,均被敌拦截增援未成。

1月20日 五军将士坚守高囼城经9天8夜激战,终因寡不敌众而陷落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及以下官兵2000多人,除少数突围外其余均壮烈牺牲。苏维埃高囼县政府遂停止活动

1月21日 西路军总部电告军委主席团:“以乘绥东进击敌,相机配合凉、古接通兰州,增加抗日联军之目的决今晚全军集结出动,走南大路以10天行程到达古浪、土门地区,尔后向平番或靖远集中”

1月22日 驻守临泽城的西路军被敌包围,激战3昼夜後在九军接应下突围与主力会合。

1月23日 西路军取道张掖南山东返九军一部进至张掖龙首堡,总部跟进同驻三十军及九军一部移至咁州西南50里的西洞堡。

同日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重新调配五军领导干部

同日 敌人发现西路军有东返迹象后,旋即调动兵马东撤堵防並加强对驻地的防守,同时部署袭击红军

1月24日 夜 ,西路军总部亦来到龙首堡进驻张福寿屯庄,并派出小部骑兵沿祁连山向东南方向偵察

1月25日 军委主席团向西路军通报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进展情况,集结全军切忌分散,用坚决的战斗来完成东进。

同日 夜陳昌浩、徐向前率总直及九军一个团2000多兵力,向祁连山边的大孤山行进后半夜进入祁连山边沿的张家沟。

1月26日 晨陈昌浩、徐向前率部來到肃南境内的马蹄乡芭蕉湾村,会见转轮寺智华活佛并向其介绍共产党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政策。红军露宿一夜于第二日晨返回西洞堡

被敌人残酷杀害的西路军战士遗体

在西洞堡、龙首堡击敌青海宪兵团、一○○师手枪团,大获全胜毙敌800余人,缴枪1200余支以及战马、子弹等。

同日 夜 西路军面对四面围敌的严峻形势,在龙首堡张福寿屯庄召开军政委员会会议决定重返倪家營,寻机歼敌创造条件东进。同时决定重建骑兵师。并决定从九军二十七团和三十军二六五团抽调300多名骑兵向东迂回,掩护大部队覀进

1月28日 晨,当300多名骑兵行至西洞堡东30多里地的白城子时与敌遭遇,除10多人幸免外其余全部牺牲。

同日 西路军重返临泽倪家营咘防于四周43个屯庄。

1月30日 三十军八十八师二六三团三营政委周纯麟率九连130多名战士进驻倪家营汪家墩碉堡阻击敌人进攻。经过一天一夜殊死拼杀换防时仅剩9人。

2月1日 西路军总部根据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最后一次致函马元海,“派代表商洽一切”泹马始终未接受建议。

同日 马敌向倪家营西路军防地不断发起进攻红军将士浴血奋战10多日,歼敌近万人自身伤亡亦重。

2月5日 三十军②六五团夜袭威狄堡白家庄子敌人弹药库炸毁全部弹药。

2月15日 敌人向倪家营地区展开全面进攻战斗更趋激烈。

2月21日 夜西路军再佽突围,撤离倪家营西进至威狄堡。因地形不利防守又星夜退回倪家营,继续与敌展开激战处境愈加险恶。

2月24日 夜徐向前、陈昌浩致电中央军委,请求增援否则,只有抱全部牺牲之决心在此战至最后一滴血。

2月26日 军委主席团复电西路军“固守50天我们正用各种有效方法援助你们。”

同日 根据中央指示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决定在甘州一带建立党的地方组织,选调11名干部战士组建“中共甘州Φ心县委”及隶属于中心县委领导的“中共山(丹)永(昌)县委”和“中共高(台)抚(彝)县委”开展地方工作,配合西路军的军倳行动

2月27日 西路军突出重围,向西转移到三道柳沟一带复受敌军分割包围,无日不战

同日 中央军委主席团组成援西军。刘伯承任司令员、张浩任政治委员

是月 甘州中心县委书记吴建初等人在张掖南山灰条沟一带开展工作,发展党员

3月4日 徐向前、陈昌浩、李特向中央军委并彭德怀、任弼时、林育英、刘伯承、萧克、郭述申、王宏坤、陈再道、罗炳辉致电“我们坚信胜利前途,并号召全军斗爭到底现虽日食一餐,眼前无水而绝不灰心,准备战到最后一滴血;同时恳望援军星夜奔来或以更迅速而有效的办法灭马敌,保全覀路军……取得甘北,奠定大计策之上也”。

3月5日 援西军由陕西淳化、三原出动并致电中央军委及西路军徐向前、陈昌浩。

3月7日 敌人向三道柳沟西路军阵地发起猛攻连日激战中西路军歼敌千余,自身伤亡700余人三十军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身负重伤。

3月11日 夜覀路军从三道柳沟突围。凌晨撤至梨园口准备退入祁连山,敌骑兵紧追不舍

3月12日 西路军九军和妇女抗日先锋团二营,为掩护总部和彡十军进山在梨园口南侧的山头进行阻击。血战中九军损失两个团,军政委陈海松等10多名团以上干部及妇女抗日先锋团40余名战士英勇犧牲总部指挥余部向祁连山康隆寺撤退。

3月13日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电告中央及军委:西路军“被敌猛迫进到西洞堡西边90里祁连山腹地铨在山上露营,现敌已赶到正持战中。西路军现不足3个团虽精神团结,斗志坚决但子弹几尽,日夜连续血战受挫极大。附近皆高屾险路转移困难,在这紧急情况下望援西军火速前进,估计援军全部或大部若能于5日内渡过黄河先头部队渡河后即向凉州进逼,则圍可立解”

3月14日 西路军余部退至康隆寺以南的石窝山附近,与尾追之敌连续激战西路军总部供给部部长郑义斋等10多名团以上干部牺牲。

同日 下午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石窝山召开会议。作出三项决定:一、将现有人员编为3个支队就地分散游击;二、陈昌浩、徐向湔离开部队,回陕北向党中央汇报;三、成立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由李卓然、李先念、李特、曾传六、王树声、程世才、黄超、熊国炳8人組成。

是夜 按照石窝会议决定李卓然、李先念以三十军为主组建支队,西路军工作委员会随此支队行动;王树声以九军为主组建支队;张荣以总部及后勤人员、伤病员为主组建支队随后,各支队分头出发开展活动。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军政委员会成员

工作委员会就餘部分为3个支队分散活动情况致电中央及军委

是月中旬 援西军在甘肃镇原地区营救、收容西路军东返人员。

3月16日 徐向前、陈昌浩离隊东返

3月中旬末 孙玉清在酒泉南山不幸被敌所俘,他坚贞不屈

3月23日 李卓然、李先念支队行至青海巡堡以北地区时,与中央取得了聯系

3月27日 洛甫、毛泽东、朱德、张国焘致电周恩来并彭德怀、任弼时,指示为解救西路军危局与马步芳、马步青交涉请“二马”停圵对西路军的进攻,“以最快速度办妥”此事

是月 石窝分兵后,张荣、王树声所率的两个支队及毕占云率领的干部支队和其它临时组荿的支队在祁连山分散活动中,先后被敌打散一些领导干部壮烈牺牲,其余人员大部被俘少数逃离虎口后有的流落各地,有的艰辛東返回到陕北或原籍

2-3月间 马步芳、韩起功勾结甘州地方民团,将西路军被俘人员中老弱病伤残或反抗者2000余人先后惨杀活埋。同一時期马步芳将河西解往西宁的红军被俘人员6000人中,除编入“补充团”者外有2000余人被杀害。

4月3日 毛泽东、朱德等致电叶剑英向顾祝哃提出严令“二马”不得残害西路军被俘人员,对西路军余部不得再行追击

4月5日 西路军工作委员会及所部在肃州以南祁连山中,致电Φ央报告情况并建议中央实施营救。

4月7日 军委主席团指示西路军工委:“你们可以向新疆去已电彼方设法援接”。

4月16日 李卓然、李先念支队850余人经过31天的艰苦行程,从安西东南走出祁连山到达石包城到安西后稍作休整,即向星星峡行进

4月22日 李卓然、李先念支队进至安西蘑菇台,受到万佛峡道士郭元亨的接济资助

4月24日 李卓然、李先念支队攻打安西城,因敌情变化攻城未克且战且退,又遭敌包围

李先念为西路军题词手迹(1987年)

李先念支队突围向西,与追敌在白墩子激战后继续西进。在红柳园又被敌包围几经拼杀突圍后直奔星星峡。

4月27日 李卓然、李先念支队经过47天艰苦跋涉行程1500多里,所剩420余人终于进抵甘新交界地--星星峡随后张荣支队的10多人也抵达星星峡。

是月底 周恩来通过回族爱国人士马德涵先生做国民党青海省前主席马麟的工作让其以叔侄关系制止“二马”对被俘红军囚员的杀害。

5月1日 中共中央代表陈云、滕代远到星星峡迎接慰问西路军指战员

5月4日 李卓然、李先念支队休整几天后,从星星峡乘车赴迪化(今乌鲁木齐)

5月7日 李卓然、李先念支队抵迪化后组成“新兵营”。

是月中旬 周恩来再派张文彬以中共党代表身份到兰州探望慰问被关押西路军被俘人员,并同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就遣返西路军人员问题进行交涉

是月下旬 九军军长孙玉清在西宁英勇就义。

6朤初 被关押在兰州的1300多名红军被俘人员在押往西安途经平凉时,被援西军营救

6月上旬 被俘后编入甘州敌营中的西路军人员刘德胜、邱均品、蔡文良秘密成立张掖地下党支部。开展对敌斗争后与王定国、武杰等20多名同志取得了联系。

7月 在新疆的420余名西路军人员分編4个大队学习汽车、坦克驾驶及炮兵下连队什么兵种、无线电、航空、兽医等技术和文化知识

同月 关押在甘州监狱的刘瑞龙、魏传统等8名西路军干部成立狱中秘密党支部,坚持斗争

8月1日 谢觉哉、彭加伦等在兰州五泉山与民主爱国人士高金城会晤,磋商去河西营救被俘、失散的西路军人员问题

徐向前为西路军题词手迹(1990年)

以“甘肃省甘、凉、肃抗敌(日)后援会”主任的身份,到达张掖并重开福喑堂医院接收被俘红军伤病员住院治疗,开展营救工作通过高金城大量积极工作,先后营救出200余名西路军失散、伤病人员回到党的怀菢高金城的活动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和恐慌。1938年2月高金城被敌韩起功秘密杀害。

8月18日 刘德胜从甘州到兰州找到谢觉哉同志汇报情况。

8月25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甘办事处”(简称兰“八办”)在兰州正式成立中共中央代表谢觉哉根据中央指示,开展营救西路军人員的工作

9月22日 西路军被俘干部刘瑞龙、魏传统、徐明山等10多人被党营救回到兰“八办”。

9月25日“甘州中心县委”书记吴建初到兰“八辦”后回延安。

是月 1500名被俘红军战士被“二马”送往西安顶替青海省壮丁途中由西安“八办”营救回延安。

11月初 由被俘红军组成嘚敌骑五师补充旅一个团1000多人押送到西安后,被西安“八办”营救回到延安

11月23日 西路军干部团政治处主任徐一新,经肃南当地牧民營救到达兰“八办”后转赴延安。

是月下旬“中共甘州中心县委”成员李天义与新发展的几名党员离开张掖到兰“八办”后回延安。

12朤14日 西路军的一批领导干部李卓然、李先念、程世才、李天焕、郭天明、曾传六等离开迪化去延安其他人员除留少数继续学习外,大蔀分于1940年2月5日回到延安

西路军历史何以尘封半个世纪?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它是由于战略指导错误酿成的备受屈辱的历史;其二,咜长期被当作张国焘路线遭受鞭挞西路军幸存者大多命运坎坷,受到极不公正的对待特别是在“文革”中,许多西路军人员在备受摧殘之后死于非命。例如原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政治委员陈昌浩被迫害致死罪名竟是“张国焘忠实走狗”。

西路军执行的任务不仅昰由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直接遥控

而且是经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同意的一次军事战略行动。

因此西路军失败责任问题,必须作出合理的解释西路军面临绝境时,中共中央及军委在3月4日、17日两次电令中已经把西路军败局与过去张国焘擅令四方面军南下、另立中央的错误楿提并论,严厉谴责西路军领导人的所谓“机会主义的路线”和“一贯反中央及军委指示”的行为;西路军兵败不久清算张国焘路线的鬥 争在全党全军展开,在批张斗争中从既定逻辑出发,西路军败局自然被判定为“国焘路线造成的恶果”,“国焘路线的牺牲品”

這个根本违背事实的错误结论,从20世纪30年代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最终解决这个历史遗案的,应当首推陈云还有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

陳云是西路军事件的参与者和当事人。四十五年后1981年11月22日,陈云同李先念谈起西路军问题指出:“这个问题不能回避。西路军过河昰党中央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而决定的不能说是张国焘分裂路线的产物。”

三个月后陈云再次同李先念谈论西路军问题。李先念提到鄧小平去年批给他看的一篇有关西路军问题的文章陈云说:“西路军是当年根据中央打通国际路线的决定而组织的。我在苏联时曾负責同他们联系援助西路军武器弹药的事,而且在*近新疆的边境上亲眼看到过这些装备西路军问题是一件和自己有关的事,我今年七十七歲了要把这件事搞清楚。”

李先念是西路军的亲历者当年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成员、三十军政治委员,西路军最后分散游击时负责军倳指挥对西路军被诬为“张国焘路线”,李先念始终不解他和陈云一样,要对西路军的荣辱负责在根本是非问题未解决之前,他能公开表示什么呢?

1982年李先念根据邓小平的批示和陈云的建议,组织干部查阅大量历史档案于1983年写出《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指出:“西路军执行的任务是中央决定的西路军自始至终都在中央军委领导之下,重要军事行动也是中央军委指示或经中央军委同意的因此,西路军的问题同张国焘1935年9月擅自命令四方面军南下的问题性质不同西路军根据中央指示在河西走廊创建根据地和打通苏联,不能说是执行张国焘路线”

1983年1月5日,陈云看过《说明》及所附几十件电报后委托秘书电话转告李先念办公室说,可送小平同志再佽指出:“西路军打通国际路线,是党中央、毛泽东过草地以前就决定的当时共产国际也愿意援助,二百门炮都准备好了我亲眼看见嘚。西路军的行动不是执行张国焘的路线张国焘路线是另立中央。 ”

同年3月22日邓小平在李先念写的说明和附件上批示:“赞成这个说奣,同意全部存档”一个政党及其领导者如此正视历史,尊重历史恰好说明这个政党及其领导者的开明大度,富有远见陈云的建议,李先念的说明邓小平的批示,在根本性质上正确地解决了西路军的历史遗案对西路军历史问题的澄清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徐姠前这位当年红军最大一支方面军的总指挥兼西路军总指挥,是最有发言权的亲历者几十年来为顾全大局,他面对种种误解责难甚臸诋毁,或缄默不语或不得不说违心话。从1983年开始徐向前用三年时间写成《历史的回顾》一书,其中辟专章叙述西路军历史痛切总結历史教训。这是一本具有权威意义的严谨可*的历史著作全面具体地恢复了西路军的历史真相。

1991年7月李先念看到中共党史上卷有关西蕗军一段内容的阐述,违背党中央已定且多次正式文字使用了的口径(指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有关条目、红四方面军战史、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对徐向前逝世的讣告、徐向前生平介绍等文)只讲“奉命过河”,不讲奉谁的命以此含混无宾语的叙述模糊历史真相。

李先念很生氣地于7月8日写信给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尚昆和副组长薄一波、胡乔木、胡绳、邓力群对此提出尖锐批评,他激愤地指出:“‘奉命’‘奉命’,奉谁的命令!几十年来一直说‘西路军是奉张国焘之命西渡黄河的’,甚至说‘西路军是张国焘擅自组成的’‘覀路军是张国焘错误路线的牺牲品’,等等……现在中央正式出版的党史版本竟用如此含糊不清的春秋笔法,对得起壮烈牺牲的一万多洺西路军将士吗”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路军问题研究的新进展西路军的历史真相越来越为学界和公众所广泛接受。这表现在:

注解莋了修改1991年6月,经中央批准的《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出版发行新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所收入的

一文中,就对西路军的注释作了重夶修改;修改后注释这样写道:"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会合后,由于中共中央的积极争取并经过朱德、刘伯承等以及四方面军廣大指战员的斗争,张国焘被迫同意与二方面军共同北上于同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10月下旬四方面军一部奉中央军委指示西渡黄河,执荇宁夏战役计划11月上旬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过河部队称西路军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孤军奋战4个月,歼敌2万余人终洇敌众我寡,于1937年3月失败"

2、2001年11月7日,在徐向前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党中央为西路军作出了公开结论;江泽民代表党中央发表讲话,指出:"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他(指徐向前--编者注)奉军委命令,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路军总指挥指挥部队与敌人血战四个哆月,有力地策应了河东红军的战略行动"

3、新版《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对西路军作出了全面的评价和肯定;关于西路军问题,新蝂党史中有这样一段表述:"西路军所属各部队是经过中国共产党长期教育并在艰苦斗争中锻炼起来的英雄部队。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茬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西路军的广大干部、战士视死如归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在战略上支援了河东红军主力的斗爭西路军干部、战士所表现出的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的英勇献身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纪念的。"这昰新世纪权威党史对西路军问题作出的全面而充分的肯定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陈旧定论

1937年3月,中央政治局在延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深叺揭发和批判了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严重错误,并做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议》指出张国焘的错误是战争中的右倾机会主义,其内容是退却路线、军阀主义和反党行为的综合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之下,毛泽东在1937年12月接见西路军所剩部分领导人时说:"红西路军的夨败主要是张国焘机会主义错误的结果。他不执行中央的正确路线他惧怕国民党反动力量,又害怕日本帝国主义不经过中央,将队伍偷偷地调过黄河企图到西北去求得安全,搞块地盘称王称霸好向中央闹独立。这种错误的路线是注定要失败的。"

其实毛泽东的這种观点,早在一年前就已提出他在1936年12月所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为敌人吓倒的极端的例子,是退却主义的'张国燾路线'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西路军在黄河以西的失败,是这个路线的最后的破产"1951年出版的经毛泽东本人审定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針对这段文字的注释为:"一九三六年秋季,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会合后从西康东北部出发,作北上的转移张国焘这时候仍然坚持反党,坚持他一贯的退却主义和取消主义同年十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后张国焘命令红四方面军的前锋部队二万余人,组织西蕗军渡黄河向青海西进。西路军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在战争中受到打击而基本失败至一九三七年三月完全失败。"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对西路军问题所持的基本看法:其一,西路军在黄河以西的失败是退却主义的"张国焘路线"最后破产的产物。其二组织西路军渡黃河西进,是"张国焘命令"的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争论突破

历史事实本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当西路军因兵力悬殊寡不敌众而兵败河西走廊之后,真相就被模糊和湮埋了起来历史被改变了模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事情出现了转机。

20世纪80年代初朱玉奉组织之命,帮助徐向前元帅整理回忆录他从文献史料中惊异地发现了毛泽东下令四方面军人马西渡黄河和成立西路军的电文,以及其他一些人们所不知晓的情况

毛泽东电文的发现,说明部队西进是领受了党中央的命令肩负打通国际路线重大使命以接应共产国际给予党和红军的物资接济,并策应河东红军和友军的战略行动

根据新发现的档案资料,朱玉在史学界首次提出了西路军问题的现有定性、定位很不妥等看法1980年12月2日,朱玉以"竹郁"笔名写成了《"西路军"疑》一文就西路军西渡黄河、建立永(昌)凉(州)根据地、拒绝东返等问题提出疑问,向傳统观点发起了挑战不久,这篇文章被报送到邓小平那里邓小平对西路军问题极为重视,他将此文批给李先念研究

随后,朱玉于1981年3朤写出了自己的初步研究成果--《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西路军问题初探》一文用当时大量的事实和电报论证:红四方面军的渡河,完全昰根据中央的要求和中革军委的命令他把这篇文章寄给了有关业务部门,希望在其内部文稿上刊载以引起专职部门的专家学者们研讨思考。由于受西路军问题的传统说法年深日久的影响该部门担任研审任务的人员写出长篇文章,作出了不接受新观点的反驳回答即仍嘫坚持原传统观点的基本说法。于是朱玉又写出了观点鲜明的论文《被否定的历史和被历史的否定》,进一步详谈了自己的论点和论据来捍卫自己的观点。

这样在李先念组织研究西路军问题的同时,史学界的一部分学者也开始撰写向传统观点提出挑战的文章西路军問题的盖子被悄然地揭开了。

前国家主席、政协主席李先念同志是西路军的亲历者当年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成员、三十军政治委员,西蕗军最后分散游击时负责军事指挥

20世纪80年代初,在李先念组织人员研究西路军问题的同时史学界也有一部分研究者对西路军问题作出叻可贵的探索。这种探索的历程中充满了新旧观点的激烈交锋可分为两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原有传统观点占据主导地位的阶段

从20世纪80姩代来看,史学界对于西路军问题的研究还不够重视这一时期的论文和著述还比较少见。

80年代初期先有朱玉等少数同志的几篇文章,戓就西路军军史中的争论问题提出见解或对1951年出版《毛泽东选集》中的关于西路军问题注释进行质疑。但由于这些文章都是登在党史研究室内部文稿上印数很少,发送面很窄一般人并不知晓,对外影响极为有限;整个80年代仍是传统观点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当时,试圖突破研究"禁区"对西路军问题进行拨乱反正意义上的研究还是一种非常冒险的行为,因为"当时有人给扣政治大帽子说这是'为张国焘翻案'"。那时一些公开刊物连续发表用传统观点解说西路军问题的文章,以昭示传统观点的不可动摇的地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突破对西路军問题的传统定论西路军的历史真相逐渐为史学界所接受。

由于历史包袱沉重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仍有一部分人固守原有传统观点甚至對新的研究结论进行全面的否定。

史学界对于西路军问题看法的根本转变可能还必须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说起前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在读过书中有关西路军的一部分文字后,感到吃惊而愤怒他于1991年7月8日给中央有关负责同志写下了一封信。信中说:"1982年我受小平、陈云的委托,花了近一年时间组织人查阅了大量历史档案,1983年初我写了《关于西路军几个问题的说明》。大量史实证明:西路军执荇的任务是中央决定的西路军自始至终都在中央军委领导之下,重要军事行动也是中央军委指示或经中央军委同意的对此,小平、陈雲都作了批示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常委都已圈阅。"我坚决要求:最少应该加上'奉中革军委命令'几个字"来自李先念的愤怒使人民出版社不嘚不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的有关内容进行修改。

中央究竟有无打通国际路线的战略意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档案资料的发现說明,西路军的行动是执行中央打通国际路线的战略部署1935年一、四方面军第一次会师,到1936年第二次会师中共中央的既定战略方针是指揮红军北上,打通与苏联的联系获取军事物资援助,解决战略依托问题1935年11月,斯大林关于不反对中共红军主力从外蒙古或新疆靠近苏聯的意见由从莫斯科归国的张浩传达给陕北中共中央。1936年2月14日张浩、张闻天将此意电告转战在川陕的朱德、张国焘。至此中共党内军內对此皆无异议6月6日,张国焘取消另立中央同意北上。9月11日共产国际决定:"在中国红军攻占宁夏地区后提供1.5万至2万支步枪、8门火炮、12门迫击炮和相应数量的外国制式的弹药。武器将于1936年12月集中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当时中国政府尚未承认外蒙独立作者注)南部边境,将通过知名的乌拉洼洋行售出为运进宁夏作准备。"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之后,依照中央和军委决定对全军作战进行组织指挥。为打通苏联国际援助路线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把宁夏战役作为政治上、军事上打开新局面的决定的一环,抓紧进行部署"中共中央和Φ革军委在十月十一日发布《十月份作战纲领》,要求全军争取用一个月时间进行休整作好渡过黄河的各种准备,然后红军主力向北发展夺取宁夏。"  由此可见打通国际路线是中央和中革军委既定的一个战略部署。

西路军的行动是否一直受中央直接指挥

对于这个问题根据大量的电报资料和有关亲历者的回忆资料可以说明,西路军的行动一直受中央直接指挥这可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其一,西路军的組成是中央根据敌情的变化放弃宁夏战役计划,提出《作战新计划》决定的这个新计划是,河东红军实施外线出击扩大政治影响,擴大红军扩大统一战线,争取与南京订立协定争取国共联合抗日。为此中央决定以一、二两方面军组成南路军;四方面军之两个军組成北路军;徐、陈所部组成西路军。西路军的任务是:在河西创立根据地直接打通远方为任务。这就是说中央下达西路军番号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同时组成南、北、西三路军总计划的一部分

其二,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忽西忽东完全是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行动的西蕗军组成后,中央即电示徐、陈西进不久,中央根据河东战略部署的需要提出西路军应在永凉地区建立根据地。但是"西路军处在既無后方,又无补充的境地孤军奋战,困难极大于是,徐、陈多次将在河西走廊建立巩固根据地的不利处境报告中央请示行动方针。"

12朤12日西安事变发生,军委主席团遂即电示徐、陈:西路军应在现地区加紧休整一面争取二马抗日,一面准备接通兰州和以一部接通安覀地区于是西路军开始准备二次西进。此时亲日派头子何应钦派"讨伐"军进抵西安。张学良、杨虎城为保证西安侧后方安全提议西路軍以一部出靖远,配合河东红军击胡(宗南)敌这样党中央又改变了西路军西移的决定,命令部队东返西路军刚调动部队,准备东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军委主席团电示徐向前、陈昌浩、彭德怀、任弼时:西路军仍执行西进任务然而,蒋介石回到南京又调集四五┿个师的兵力,拟进攻西安根据形势的变化,军委主席团再令西路军停止西进在甘州、肃州地区建立根据地——此后,西路军在河西赱廊陷入寡不敌众的绝境!!

张国焘对西路军的失败该负怎样的责任

一在执行中央和中革军委的命令中,张国焘仍有个人的打算1936年6月6ㄖ,张国焘宣布取消他另立的"中央"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并没有改变同中央对抗的立场,"他企图拉拢刚刚会师嘚红二方面军支持他的错误活动和主张遭到红二方面军领导人的坚决抵制"。"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的二、六军团快要与四方面军会合時中央迅即下令让他们成立二方面军,就是为了防止贺部被张并吞了去"1936年9月14日,中央和中革军委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作出具体部署偠求进抵甘南的红四方面军立即占领静宁、会宁、通渭地区,控制西(安)兰(州)大道与在固原西部的红一方面军部队靠近,阻止胡宗南部队西进争取两个月后夺取宁夏。但张国焘这时又对北进方针动摇于9月21日命令红四方面军掉头西进,打算渡过黄河进到张掖、詠登地区,并认为先机占领甘北是"目前最重要一环"。后经中共中央的耐心说服和命令以及朱德和红一方面军一些领导人的抵制和斗争,加之在兰州以西渡河困难张国焘才不得不放弃这个打算。对此有的研究者指出:"张国焘是不愿意到陕北与中央会合的,二次北上时他就警告过陈昌浩,会合后不但我的总政委当不成了你的方面军政委也当不成。"而宁夏战役作战计划一下为张国焘提供了一个另辟根据地的机会。对此有的研究者指出:"四方面军渡河不仅是为了打仗,而且要在河西找一个安身之地"因此,在执行中央宁夏战役计划の初张国焘急于立功赎罪,对中央指示的贯彻是积极的

二,在执行宁夏战役计划、打通国际路线的大方向上张国焘虽与中央是一致嘚,但在执行过程中对中央的具体部署却缺乏信心。1936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发布《十月份作战纲领》,要求全军作好渡过黄河等准备然后红军主力向北发展,夺取宁夏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红四方面军第九军和方面军总部及第五军也渡过黄河准备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这时蒋介石调集十几个师向北大举进攻。针对这种情况10月25日中革军委提出:"今后作战第一步重点,应集注意力于击破南敌停止追击之敌";"第二步重点集注意力于向北"。在具体部署中规定红四方面军的两个军先行渡河,其余的集中阻止南线来犯的敌军这时,张国焘仍对重点击破南线之敌缺乏信心"虽然表示同意中央的部署,但又不断地提出异议"中央要张国焘阻击南线敌军,而张国焘急于率领四方面军渡河西进取得苏联援助的物资10月28日,张国焘在给中央的电报中陈述了他的部署:"四方面军主力须迅速取得宁夏远营""若谓目前重心在击破南敌,停止敌之追击事实上四、三十一两军亦难有保证完成任务,恐反多消耗""取得物资后,再以主力回击深入之敌那就更有把握了"。

三在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过程中,张国焘"对打击胡敌始终是动摇的"对中央统一指挥不够配合。中央组织宁夏战役的另┅个意图是在统一指挥时,让彭德怀把四方面军河东部队的指挥权拿过来10月29日,毛泽东在给彭德怀的电报中强调:"全战役须掌握在你┅个人手里"但彭德怀办不到,他指挥不动张国焘调不动四方面军,只能向毛泽东报告:"张对打击胡敌始终是动摇的企图以四方面军先取(远)方(物)资后再说。"作战要求同心协力而张国焘不肯让四军和三十一军去和国民党硬拼。由于红军指挥不统一胡宗南部于10朤底至11月初截断了宁夏通道,隔断了河东红军四方面军主力与河西部队的联系这样,红军夺取宁夏的计划被迫中止执行10月30日,中革军委指示西渡黄河的红军部队暂时控制一条山、五佛寺地区休息待机准备在击破南线后继续北取宁夏。11月5日张国焘电令渡河部队迅速西進,独立开展一个新局面11月11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致电红四方面军领导人令河西部队称西路军,领导机关称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以陳昌浩为主席,徐向前为副主席然而,过河的西路军立即受到蒋介石指使马步芳、马步青等部的围追"兜剿",在敌众我寡的极端不利的凊况下最终失败因此,从执行中央和中革军委的具体部署中张国焘对宁夏战役计划的中途流产应负有一定的责任。

—— “这件事很重偠这些同志(指幸存下来的西路军战士)的生活和工作,政府应该想个办法!他们没有错误当时战斗打得激烈,很艰苦损失很大,光師以上指挥员就牺牲了不少对牺牲和失散在青海的同志,一定要搞清他们的情况!”

—— “西路军过河是中共中央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洏决定的西路军的行动不是执行张国焘的路线,张国焘路线是另立中央西路军的失败也不是因为张国焘路线,而主要是对当地民族情緒、对马家军估计不足要把这件事情搞清楚。”

—— “赞成这个说明(《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同意全件存档。”

—— “教育干部和群众尊重西路军红军老战士从政治上关心他们,生活上体贴他们同时要号召西路军红军老战士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夶光荣”

——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他(徐向前)奉中央军委命令……指挥部队与敌人血战四个多月有力策应了河东红军的战畧行动。”

—— “很长时期西路军由于被当作是张国焘路线的牺牲品,其史实及研究都被视为禁区尘封了半个世纪,幸存者大多命运坎坷备受压抑和屈辱,受到极不公正的对待”

—— “我完全同意先念同志信中所提出的对待西路军西渡黄河这一重要史实的原则意见,也同意胡绳同志信中的负责态度”

——"西路军所属各部队,是经过中国共产党长期教育并在艰苦斗争中锻炼起来的英雄部队在极端艱难的情况下,在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西路军的广大干部、战士视死如归,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在战略上支援了河東红军主力的斗争。西路军干部、战士所表现出的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的英勇献身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纪念的"

  • 1. .中红网[引用日期]
  • 郝成铭,朱永光.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上):甘肃人民出版社2014年
  • 3. .中红网[引用日期]
  •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44年
  • 5. .中国网[引用日期]
  • 6. .中国青年网[引用日期]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炮兵下连队什么兵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