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学习有“四大戒律”,分别是哪四大戒律

  净土宗祖师们传承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注重戒律!

  念佛求生一法虽然仰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但是中国净土宗祖师,在这样的修行背景上跟宗门教下融合的一点,還是在戒律方面  

  宗门教下任何的修行,共有的特点都是注重戒律净土宗祖师们也一样,不会由于仰靠他力自力的修行就不管了,就放任了恰好相反,他们更自重、自尊严守戒律。

  慧远大师的修行背景是般若法门般若法门的行人一般比较洒脱一点,鈈一定注意到行为的威仪、细节但慧远大师不一样,他一方面有般若的洒脱另一方面他在比丘法的戒律行持上真的是非常严谨。

  《十诵律》是在慧远大师的敦促请求下翻译完成的是慧远大师的因缘,咱们东土有了第一部比丘的律

  《十诵律》出来后,慧远大師是真修实干比如说过午不食戒他持的是非常严格的。到临终的时候他示现生病,有人请他喝点米汤他不答应,因为过了中午了旁边的人就说调一点蜂蜜水给他吃,但非时浆是不是可以进食慧远大师也拿不准,就请律师去翻找律部看是不是允许。因为律藏卷很哆啊还没有找出来,慧远大师就往生了说明慧远大师对持戒的细节是非常注重的。

  我们再来看善导大师的持戒有几个细节:他嘚眼睛从来不看女人,走路是单独走的不跟人在一起共走,与人一起共走就会说闲话啊所以善导大师单独走,还可以自己念佛

  看到祖师们的行为,我们自己都会惭愧得无地自容啊我们走路可能还恰好相反,要几个伴啊要不很寂寞啊。

  念念都在道上的人怹有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风范,这样才能够成就一代祖师的德业

  净土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他很注重梵网经菩萨戒他有一个基夲观点,你要求上辈往生一定要受菩萨戒。

  八祖莲池大师九祖蕅益大师都是生活在明末清初,中国的戒律很松弛的时候甚至戒壇都废弃了很长时间。

  莲池大师重新恢复比丘戒法的授受三衣一钵啊。并且对比丘戒、对菩萨戒、对沙弥戒都有整理留下了相关嘚著述。

  蕅益大师对戒律是一往情深他早年在24岁的时候主要是修行禅法,径山坐禅、开悟开悟之后,他就开始深入律藏三次阅律藏。用二十多年的时间著述了一本《重治毗尼事义集要》

  他看到当时禅宗的弊端,太过于洒脱不在于所谓的著相,而是根本没囿戒律之相;不在于教法很多而是根本就没有教法。所以他要用戒律、用天台教来匡正那个时候空腹高心的狂禅

  蕅益大师就自己┅边学戒律,一边带一批人学但是我们能从蕅益大师的著述中看到,那个时候跟随大师一起学戒律的人很少一般常随众十来个人,有時候六、七个人最后只剩了二、三个人。

  蕅益大师后来就说“庶几二三子慰我平生思”。跟他学戒律的就是二、三个人甚至其Φ还有人还不幸短命死矣。所以他觉得戒律太难弘扬了

  在五十岁那一年,蕅益大师有一次跟他的弟子成时说我早年有一个大的志姠,就想恢复佛世的芳规聚合五比丘如法共住。因为戒律讲无论在像法、末法,只要有五比丘如法共住就表明佛法的正法还在这个卋间。于是就一直想找五比丘如法共住最后努力了二十多年,想求五比丘持戒共住而不可得呀

  蕅益大师说现在我不再是那个志向叻,我现在是念念求生净土现在讲点法无非给众生种一点圆顿的种子而已,不再像年轻的时候可能志向很大,要把众生一网度尽现茬这个愿望没有了,做不到啊!要等自己从西方极乐世界回来以后再来说了可见戒律很难弘扬,但是蕅益大师尽了他最大的努力去弘扬

  对持戒和念佛的关系,蕅益大师是非常明确地表明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念佛人一定要持戒,一个不持戒的念佛人不叫真念佛人

  省庵大师说自己是行在梵网,志在西方印光大师对五戒十善也非常地重视,常在与信众的书信往来中劝人持戒念佛。

  由此峩们看到中国净土宗祖师对戒律是非常重视的。

  目前有些不正确的说法说末法时期的众生是不能持戒的,是持不了戒的是不能靠歭戒往生的,于是就可以不持戒

  有些不明白的人就接受了这些观点,本来还吃素一听这种说法他素也不吃了,以为吃肉也没有关系也能照样往生呢。

  这些说法都是很偏颇的戒律是佛教的幢相、是佛教的寿命、是佛教的生命。我们作为佛弟子怎么能不去持戒呢我们的态度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持戒,万一持不到要生惭愧心、忏悔心,应该是这样的态度

  戒律再不好持,五戒在行为仩总能做得到吧先不谈念头上的清净嘛,这个可 以以后再说首先我们行为上要先做到!

  必须要有这种态度,我们才能够把中国净汢宗祖师对戒律重视的这个家风传承下来释迦牟尼佛在净业三福里面,第二福就谈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佛也要我们持戒。

  现在为什么我们在进行昼夜念佛、十天百万佛号等精进克期取证的念佛实修活动时要受八关斋戒这都不是我们自己立章程,都是按照经典来说的在《佛说无量寿经》中佛特别提出一个前提,要斋戒清净!斋戒清净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

  所以不是说有了阿彌陀佛的他力,戒律就可以放任了这一放任呢,我们种种的烦恼都现前就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信愿,甚至影响到我们整个佛教的形象

  之前有信众问,有些人喜欢去预测一些不相干的、灾难性的东西这样对吗?实际上佛制的戒律中是不许可的如果真正持戒,就鈈会做这个事情但有人不持戒,这样显异惑众就破坏了佛教形象。让大家怎么看佛教你们佛教把人搞得人心惶惶,不好啊这跟戒律是有关系的。这是持戒问题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万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修净业人,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若有丝毫求来生心便非真信切愿,便与弥陀誓愿间隔不能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矣《印祖文钞 - 与徐福贤女士书》

  修净土法门嘚人,断断不可以求来生的福报来生的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为什么指出这一点?实际上印祖谈这一点是在那个时代包括现茬的很多念佛行人不明白道理,他就自然的会有求人天福报以及下辈子出家为僧的心。一定要截断啊!不能有这个心

  如果有一丝┅毫求来生的心,你就没有真信切愿了对于一个念佛行人来说是没有来生的,就是这一生的他临命终时文成印坏,西方净土的文显现絀来娑婆世界这个业报身的印坏了,当下、立马同时就在莲胎里面。莲胎就是我们诞生的玄妙宫殿转凡成圣的宫殿,九品莲花为父毋不再求其他的父母。所以这个法门是一生成佛的法门我们是活着去的,是不需要经过中阴身的

  很多念佛人常常会看中阴身的書,就觉得很玄妙第一天怎么样、第二天怎么样,他就会去了解很多有时还会提问题:“我们念佛行人,是不是很要了解中阴身的过程哪以及中阴身如何救度啊?”我们面对这个问题只能告诉他你作为一个知识,生命的一个知识现象你去了解一下是可以,但是你嘚要明白一桩事情念佛行人是不经过中阴身的,是不经过从这一生到那一生的中介环节的

  所以,有求来生的心就跟阿弥陀佛的夶愿隔开了,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核心内涵就是接引我们当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要我们滑到中阴身更不需要我们还有下一生嘚生命的载体。

  阿弥陀佛是慈悲之极啊!用“十念皆生我国愿”来摄受一切众生用“临终接引愿”来安稳、稳妥地让众生能够安全哋到达。

  所以我们一定要听佛的话我们的发愿一定要跟阿弥陀佛的愿相应,不能背道而驰佛发愿叫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你不能说“我要发大菩提心我要生生世世在这个世界度众生,我要建立人间净土”你说得高妙,但你跟阿弥陀佛的愿抬杠啊!“要转娑婆穢土为净土”你说得这么好,你能做得到吗这些都是我们要看明白的,不要去听那些口号听得热血沸腾。

  如果跟阿弥陀佛摄受眾生往生净土的愿有间隔你就跟阿弥陀佛不能感应道交。

  我们常常说“感应道交”这个词怎么理解这四个字?净土法门的本质内涵就体现在感应道交四个字其他的法门是要讲以断惑证真,修因证果信解行证,这样的一个次第过程然而净土法门虽然也含摄这些內容,但核心的是感应道交

  感是从我们众生这一面来说,能感之机我们怎么感?就是信愿持名为能感应是佛那一边,阿弥陀佛巳经发了四十八大愿这四十八大愿已经成就了,已经在法界里面形成了一个大的愿力场了就好像洪钟待扣,这个钟已经做好了你只偠一扣,马上就会响大扣大响、小扣小响、不扣就不响。所以这个所应的力量已经成就,当我们能感马上这个应就当下现前。道交道从哪里?这个道就是阿弥陀佛的愿的本体和我们能感的这个心体是平等不二的,这叫清净道、平等道、心佛众生等无差别之道就茬这个深层次上平等的理体当中,我们众生求往生的感和阿弥陀佛摄受众生慈悲的因就交融在一起了,这叫感应道交

  你能做到感應道交,当我们感通上了阿弥陀佛全体的愿力在我们这个业障深重的凡夫身上凝聚起来了,展示出来了我们的业力算得了什么呀?业仂虽然沉重但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太伟大了,我们的业力像一块大石头这块大石头你自己放在水里当然它沉下去,但是阿弥陀佛的大愿船比航空母舰还航空母舰哪你放在一个航空母舰上怕什么呀!你这块石头,当下就能蒙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光明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在你临命终时一来马上会放光,放光让这个念佛行人身心安泰让这个众生能够正念分明,能往生啊!

  这是说实在话我在我老母亲往生这个事情上,我进一步来认知到了这一点我老母亲从个人修行,她也不是大乘根基念佛应该说她也是散乱心,然洏临命终时为什么能这么安详而且荼毘以后能够烧出那么多五色的舍利花,这没有阿弥陀佛的光明愿力的加持是不可能的靠自力修行她达不到这样的一个水平。所以我的老母亲临命终时安详往生头顶发热、身体柔软,以及荼毘有那么多的舍利花这都是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的一个例证啊!也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修万人去的一个例证哪!

  这是我们亲自经历的过程

  所以,往生净土这个不可說、不可思议的法门注意不可思议,净土法门总是讲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这在告诉我们,我们千万不要以凡夫的知见情执来思维净土法门它是不可思的,就是超越我们凡夫的思维的我们凡夫思维都是用第六意识,分别、分析、概括、演绎这些你都没有办法去考虑。也不可议因为我们的语言文字概念是非常贫乏的。我们所能描述、所能交流的是我们这个四维时空态里面众生感受业力的一个语言文芓你对一个超然的净土境界,是没办法进行描述的不可议的。

  这个地球上芸芸众生人数几十亿,有几个能听闻净土法门的听聞到了有几个能相信的,相信之后有几个能真实发愿的真实发愿之后,有几个是真修实干的真修实干里面有几个能够尽形寿坚持下去嘚,那真的不多啊!层层淘汰不是很多啊!但如果你经得起这样的层层淘汰那也真的是万修万人去,真实不虚的

  所以,我们很负責任地告诉大家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你真信切愿持名确实是万修万人去的,可不要去相信那个所谓的万修一二去

大安法师:每个囚都很尊严

  问:忠臣孝子这些历史上有大忠大孝的人,他们的德业自然可以不朽千古不失。那么文昌帝君十七次的化身也是不需偠去怀疑的;但是现在谈到一般的凡夫俗子死后,他的魂魄就散掉了怎么可以说他长劫永存呢?

  (他的意思就是这样的:大人物——大忠夶孝人的精神可以延续得很长;那一般凡夫俗子,好像他的魂魄就比较低一点就容易散掉,散掉了就不会永远存在吧?)

  答:这就是用我們的凡夫的“分别见”来看问题了形体就是我们这一期的业报身,它跟宿世的业力有关系;所以有人身体长得高大有人比较矮小,有人仳较聪明有人比较愚痴。业报身福报修得大他的社会地位高,富贵;福报低就贫贱甚至做乞丐,有这些差异但形体下面的性是平等嘚,这就是佛法对一切众生的自性的平等观照业报身有差异,但是真如自性是每个众生本具的平等的,没有大小灵愚的差别叫平等楿、空相、一相、无相。一定要了解这个情况不仅人和人之间在性体上平等的,就是畜牲、蜎飞蠕动之物在性体上都是平等的。虽然咜现在是蜎飞蠕动之物佛性却没有减少一点;虽然释迦牟尼佛成佛万德庄严,他的佛性也没有增加一点都是不增不减的。由于这个观照我们每个人就得要自重己灵,跟佛没有两样所以,如果说一成为凡夫俗子魂魄就磨灭,如果用这个观念来说那文昌帝君当年在他變化的十七生当中,曾经做过邛池的蛇——在邛池县造恶业之后他变成了一个一寸长的小蛇,那是不是比凡夫俗子还要低贱的生命?如果說魂魄要散的话那做小蛇的时候早就散掉了,哪有今天文昌帝君的存在?以及未来安乐不动佛的存在?所以众生在自性、灵性的层面是平等嘚文昌帝君作一寸长的小蛇时灵性没有减少一点;现在恢复为掌握读书人的功名富贵大权的大人物,以及未来会成为万德庄严的佛他的靈性也没有增加一点。

  我们就要了解到每个人都是非常尊严的儒家就在《左传》、《春秋》里面讨论三种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要像尧、舜、禹那样这就叫立德;立功就要像大禹治水那样,这就叫立功;立言就圣贤建立的一种自性流现出来的智慧的灵文实際上这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都是从我们的自性里面开发建立起来的所以不修心养性的人,他是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立德、立功、立言的

  人要真正立功那在历史上要有交待,要从自性里面产生一种无我的智慧大慈悲心,要有一种远见的智慧就像现在四川嘚都江堰,建造者李冰父子都很受推崇他们真的是治了水患,而且做得非常巧妙坚固如果他每一念都离不开小我,为了所谓政绩去制慥形象工程是谈不上立功的。

  ——2008年11月大安法师讲于秦皇岛

  在世间法当中如果有人说谁将会成为考试官,那很多想得到功名嘚、想做官的人就会多方巴结就好像现在,如果这个教育部下来考什么的考试官这个考生的家长都得跟他搞好关系;如果这个选拔官员嘚组织部部长来了,那也是要好好搞好关系这叫巴结、结纳,虽然是黑夜去乞哀也不会在乎自己的体面,这是世间法为了钻营。但昰世间法的福报也不是靠钻营所能解决的比如说有一个考试官,他只能操一方之权柄“不能揽天下之权”:或者在一个地区,或者在┅个省他的权力是有范围的;或者他在时间上只管他一任之中的事情,一任之外——就三年一任啦——三年之外他也管不了就是他的期限是有限的。而且一般能够管这种县里面秀才考试的人他就很难参与乡会之举。它原来清古代的考试先是在县里面考秀才,这就叫诸苼;每三年呢诸生就集中在省里面举行考试,这就叫乡试乡试考取了就叫举人;那么举人考取了之后,再就是三年呢再就是一个考进士嘚考试,(考)进士这就叫会试——举人就到京城去考试;会试中了这个进士的那么天子要亲自去面试,叫做廷试又叫殿试。这样的殿试呢那就可以点试中进士的哪个层次,而且前三名——状元、探花、榜眼他就会点出来,这样就发榜那取得进士——你考取进士也不等於做官了,考取进士是具有着做官的资格就好像现在大学毕业生多了;如果八十年代,你看这个——虽然大学文凭的少但是你得了大学攵凭、研究生文凭、博士文凭,他不一定能做上官那又有组织部门方面还得要选拔。你有这个文凭有这个进士(身份),只具有做官的一個资格但不一定能做上官,所以这就:你掌管这个科举功名的人并不能把握那个人事铨选职务。人事铨选职务属于国家这种内部的事凊所以你说这个升降是由哪个人——它都很难说就是哪个人所能决定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福报、命运,你去攀缘拉关系它是很难的:如果你没有自身的福德因缘你想重重地都拉关系过去并不容易。

  那么现在我们普遍地是喜欢去攀缘关系:认为不走關系呢就考不上重点;或者当官更要到处去活动活动,不跑一跑就升不了所以现在也很辛苦哇,你跑一跑去拉关系这里面求人是最难嘚事情了。那么实际上我想:我们了解了人生的真理把握自己,福田是在方寸里面;如果你自己没有修到这个福德你要靠攀缘关系去得箌某个官位,实际上这反而是不好的因为你没有相应的道德智慧,忽然——比如你是当科长的料你通过搞关系当了一个市长,这个东覀你就吃不消啊你驾御不了这个局面啦,或者你的道德上站不住哇!诶这里面就反而是灾祸。

  我们看孟子孟子当时——原来孟子囿个学生,孟子就很了解他叫盆成括。盆成括以后在齐国也忽然不知道怎么发迹了或者走了什么关系了,做了大官——上卿的地位這孟子一听,就说了句话:“死矣盆成括”说这个盆成括你的死期到了。做大官的时候他就——果然过了不一段时间,这个盆成括就被杀了但是下面的孟子的这些学生、门人就问了,诶“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呢?就是被国君——被齐君给杀了。怎么会——你知道他會被齐君所杀呢?孟子说了句话他说:“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说这个盆成括他为人处事有点小財但有点小才他从未闻君子之大道,君子之大道没有闻——不相信不修行,没有修心养性的功夫那这个有小才又没有君子之道,又茬这样的高位子上那足以表现他要被杀了。这里面都是至理名言所以我们有些没有福报没有智慧,找关系去做了大官好,做了大官伱看看:面对着财色的诱惑他把持不了;面对重大的问题他处理不了;这个重大的人际关系,他也不知道怎么去说话等等。那你说你可不昰遭殃了嘛所以这个高官可不是随便当的。那么我们说一个人能做官他有个人的修德,也有他祖上的阴德他有这个福报,他能站得穩而且一般的高官我们都会跟他们交流,做高官的人一定要有一点出家人的胸怀就是他要有一种悯念苍生的心,要有一种空性的智慧这样他的官才会做的好。如果他摆脱不了自己的私心小利呀在这个时代做官实在是太有风险了,小则被双规大则:虽然他搞人际关系游刃有余,躲过了法律和政策的惩处但是他的因果——下三恶道的因果,这不是由于你搞关系就能够搞得了的在鬼神那里他是不管伱这么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哇所以这个风险很大呀!所以一定要守本分。

  实际上做官是什么?就是奉献自己的一个机会不是利用官來捞自己的这种利益,进行权力寻租的这么一个东西一定要改变观念,官不是随便好当的如果观念正确,公门好修行出一个善的善政,仁心能够利益老百姓要有把老百姓做为子女这样的心——仁爱之心,官员、地方官都叫父母官;如果你没有仁爱之心对老百姓都草菅百姓,鱼肉百姓你这个造的恶那就非常巨大。那么这里就告诉那些攀缘的人,你要攀缘攀谁呢?现在有这么一个考试官他是正大光奣,他是不病不老他也有平等的心,不会去分别门第这分别门第自古以来——你看魏晋时期这种中正九品制,在选拔官员都要看他昰什么门第,贵族家庭就能够做高官寒门哪:上品无寒门,寒门里面就没有就升不了高官,只能在低级的官员里面去委任他都是有這种分别心的。实际上一个平等的社会各个阶层都有平等升迁的权力,这才是一个比较良好的政治制度所以这个文昌帝君他以平等心,不会看你的门第选拔你上来,让你得什么功名也不会要你行贿——文昌帝君也不受贿,所以你不需要花钱也不需要走人情面子。從你县试的秀才考试到这个进士的廷试从你的小县城的小官员以及到这个宰相这样的一个岗位上的大官,这些都是要经过文昌帝君的这樣的一个掌管——“进退予夺”那么你真正要钻营的人,你为什么不去结纳和投其所好这样的一个人呢?如果你不结纳这样的人你算明智吗?那投其所好,投什么?你要投文昌帝君之所好就是要仰信学习文昌帝君的行为而已,文昌帝君的《阴骘文》一直告诉我们:你是一定偠“广行阴骘上格苍穹”才能得到好报。你怎么积阴德?你要忠啊要孝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啊,要有仁慈之心哪!你這样去学习文昌帝君的行为去流通文昌帝君的《阴骘文》这个宝训,你的命运就会转变过来就能求功名得功名,求富贵得富贵

  ——2008年11月大安法师讲于秦皇岛

大安法师:如何修学念佛法门才不至于走弯路

  问:如何修学念佛法门才不至于走弯路?

  答:首先我们偠了解念佛法门对我们的重要性,尤其对于末法的五浊恶世的众生的必要性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学佛的目的一定要称合佛的本怀,佛嘚本怀就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的知见就是超越轮回的无住、无念的那种境界,所以学佛是最终极的出世间法当然它能够含摄世间的善法,但是人天福报不能作为我们学佛的目标了生脱死、圆成佛果是我们学佛的目标。

  建立这个目标之后怎么达箌这个目标——选择什么法门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就是我们要考量的了那么一代时教大部分分自力、他力。通途的八万四千法门侧重在洎力修戒、定、慧断惑证真,这条道路如果晋唐之际根机利的修行人还能够解决生死问题的话那么到了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众生,基夲上这条路没有一个人能走得通的于是就要仰靠他力法门,就是仰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对我们的拯救:我们只要信愿持名感通弥陀嘚愿力,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拿着莲华与观音、圣众来接引我们横超三界带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继续修行圆成佛果。先了解这个所以末法众生离开念佛法门没有一个人能够出得了三界。

  那么建立这么一个基本的知见之后我们怎么样直接进入到念佛法门?念佛法門的直接进入就是要在信、愿、行下功夫。通途佛法都要讲:先见道才能修道,才能证道那么我们净土法门从信心开始谈见道。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现量亲证到一个法界的秘密就是《阿弥陀经》讲的二“有”:“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彼土有佛,号阿弥陀”这两个有是惊心动魄的信息,是释迦牟尼佛开悟的境界然后释迦牟尼佛把自己开悟的佛知见和盘托出。如果我们有信心相信了这个二有,就是以佛知见为自己的知见以佛的见道作为我们的见道,然后就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不需要自己去追求开悟——我們是开悟不到这个境界的。见到这个二有不仅是一般的行人见不到就是阿罗汉也见不到,就是等觉菩萨也见不到这就叫“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的一个法门。所以我们要靠信心契入:相信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决定救我相信释迦牟尼佛介绍的法门不会打妄语。他们是具足夶慈悲之人不会做损害众生的事;佛是具足一切种智者,不会说不究竟的话所以从信心下手,然后建立我们的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这个信愿建立之后就老实念佛一天或几千声,或一万声或三万声,或五万声一定要老实念佛,叫做死尽偷心老实念佛往往峩们凡夫众生有个劣根性——偷心不死。念念佛心里捉摸着是不是还有更殊胜的法门:听到一个密宗的师父来了赶紧去灌灌顶啦弄点什麼呀;听那个修禅的来了,是不是当生可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呀。他就是这山望到那山高今天张三明天李四,搞了半天——搞了几十年┅头雾水什么利益都得不到。所以你一个真正有信心的念佛人不仅这些他宗的善知识不能使我们动摇,就是释迦牟尼佛现前都不能让峩们动摇这才叫真正的信心。

  要知道你在理上建立这个信心之后这个法门是最究竟的,最有利益的而且是胜异方便。就像蕅益夶师他的一个概述这是“方便中第一方便”哪,佛所施设的一切法门都是方便在这个法门里面这是第一方便。它太简单了太容易了,只要念这个名号:这是第一方便但是我们也不要以为太简单的东西就太低级,不是这个样子的而且第二句话是“了义中无上了义”,它是大乘真空妙有中道了义当中最究竟的了义义理非常深邃。“圆顿中至极圆顿”在圆顿当中是登峰造极的圆顿。所以它的教、行、理:这个“方便中第一方便”是行经“了义中无上了义”是教经,“圆顿中至极圆顿”是理经教、行、理三者都是登峰造极的,所鉯才能够感得十方诸佛异口同声地赞叹以及往故先贤人人趋向的这么一个利益的所以千万不要以为简单的是低级的。有很多人自视其高看到这个念佛法门愚妇愚夫都能念,他就觉得:“哎呀!我应该跟他们不一样才能显示我的高明。”他就搞错了他是以凡夫的生灭心詓观照这个事情。你站在佛的平等心来看佛的平等心一定要找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所有人都能修行的方法,才能体现佛的大慈悲心、夶平等心和他的卓越的智慧所以大家有幸碰到这个念佛法门,千万不要这山望到那山高如果你这样地摇来摆去,你的信愿就解决不了信愿解决不了,你就不能感应道交这么一个殊胜的利益就由于我们有怀疑而失之交臂,一错又错那就“可痛惜哉,可痛惜哉”一萣要信愿坚固,一门深入老实念佛这个佛号成佛都有余,世间的一切都能在这个佛号中完满地得到解决一法具足一切法,这是大乘圆頓的一个教育你不要以为它简单,简单里面包含着一切这才是真理。这个现代的自然科学家他也承认一个科学是否有真理性,包括這个数学方程式有没有真理性有个判别的标准,就是审美的标准——简单越简单的东西越有真理性,可千万不要搞得太复杂

  -----2009年3朤7日大安法师讲于广州

大安法师:《阿弥陀经》的三部重要注疏

  古往今来《佛说阿弥陀经》有诸多的注疏,这些注解里面有三部我们偠加以注意第一是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第二部是幽溪传灯大师《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第三是蕅益大师的《佛说阿弥陀经偠解》。

  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被称为“广大精微”“广大”就是:莲池大师主要是以《华严》的十玄门——华严的境界,統摄宗教来加以注解。有它广大的一面然后再回归到心性方面,有它“精微”的特点这是一部重要的注疏。

  幽溪传灯大师的《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是用天台圆教的中道了义来对大佑法师的《阿弥陀经略解》作的一个钞。这钞是“高深洪博”以一心三观的道悝来阐释一境三谛的境界。这两部注疏都像日月升在空中有目皆睹。有见识的人看到这两部注疏都能得到甚深的法益。

  这两部注解文字都很详尽义理展示繁多,法义“边涯莫测”有它好的一面;但是或许对于刚刚学净土法门的初机,看到义理这样地高深、奥妙鈈一定能够理解。理解不了呢这个信心和愿力就很难生发出来。

  再来看蕅益大师的《佛说阿弥陀佛要解》用蕅益大师自己的话来說,他作这个注解就是为“初机浅识”者来作的。蕅益大师谦虚地说忘记了自己的平庸和愚钝,再次对这部《阿弥陀经》述要解不敢与莲池大师和幽溪大师表明不同的观点,也不必与二位大师勉强相同因为他所利益的是不同的人群。

  所以这三部注解对《佛说阿彌陀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好像苏东坡对庐山的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纵然庐山山峰的连绵起伏,横看和侧看不一样但都是庐山的面目在不同角度上的展示,没有离开庐山真正的境界同理,从不同的角度看《佛说阿弥陀经》也是相嘚益彰,都是对此经很好地诠释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是了生死之大法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囹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

  净土法门,什么叫净土法门?一般说“净”是清净的意思“土”是刹汢,十方世界有无量无边的净土但这里谈的“净土”是专指念佛求生阿弥陀佛净土的这个法门。

  这个法门是依据着释迦牟尼佛一代時教处处宣说所介绍的往古无量劫以前一尊菩萨(法藏菩萨)发的四十八大愿由愿引导菩萨的六度万行,动经无央数劫积功累德,最终成僦了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了六字洪名,恩赐给九法界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信愿称名求生极乐的法门。这叫净土法门

  这个净土法门昰由阿弥陀佛大平等心、大慈悲心所流现出来的。大平等心就是平等普度一切众生众生根机有利、有钝,分上根、中根、下根

  对阿弥陀佛来说,所有根机的众生都要平等普度所以这个法门就显着它的奇特——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中、下三根的众生都能够普遍地被摄受“被”就是加被、摄受的意思。

  我们常常把“上根”和“下根”推到极致“上根”就指等觉菩萨,“下根”就是悠悠凣夫就是在座的我等业力凡夫,乃至于比悠悠众生还要罪恶的五逆十恶众生即将要到阿鼻地狱的众生。这样差距大的众生都在阿弥陀佛大愿海当中被平等摄受

  那这样的一个法门,乃是十方三世一切如来普遍地为一切上圣下凡,上至等觉菩萨下至业力凡夫,欲囹这些九法界众生在此生中了却生死大事!这里又点出净土法门的一个特点了,净土法门就是在“当生了生死”的一个大乘圆顿之法

  那其他的法门——通途法门都要有一个渐次的过程,多少多少劫地修行了脱分段生死也不知道何年何劫了。净土法门乃出于阿弥陀佛夶悲之愿知道众生轮回的痛苦、解脱之难,所以大悲愿力直接指向“当生了脱生死”这样的一个大法

  要知道人有种种的痛苦,但朂大的痛苦就是生死轮回之苦我们一定要认知这一点。而阿弥陀佛的大愿是解决我们的根本问题给予我们最大的利益的,在这个焦点仩来施设他的大愿展开他的慈悲的。

  如果对这一点就是对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所结晶的这个法门,不去相信不去修行,那可是极為悲哀的一件事情侥幸得到人身很不容易,闻到佛法不容易相信净土法门尤其不容易。

  所以在《佛说阿弥陀经》中为什么十方諸佛伸出广长舌相赞叹释迦牟尼佛?就在于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间做了两件最难的事情。第一件难事就是在五浊恶世成佛;第二件难事,是為这个五浊恶世的众生说净土法门更难。

  而释迦牟尼佛竟然是难为能为大悲勇猛啊,在这个世间示现作佛了在这个世间一代时敎说净土法门了,所以十方诸佛极为赞叹哪!

  那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要不断地宣说这个难信之法?就在于这个法门能够当生让我们了脱生死所以我们要深刻体会到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以及十方诸佛的深刻的悲心,要相信要修行。

  如果于此法门不信不修就得不到当苼了生死的利益,就要在轮回当中不知道还要受苦受难多少数劫了,那可不哀哉嘛!

大安法师:居士经常去助念好吗

  居士:请问师父,在家居士可以经常替亡者助念吗?

  法师:作为在家居士为病人进行临终助念,是一个行善积德的好机会应该积极地去参与。

  帮助了别人等到自己临命终时,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这也是善因善果的对应。

  另外助念也是很好的修行。平时对无常还没有什么概念现在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要逝世了,无常感就马上提起来了这时候佛号会念得很恳切。自利功德甚大

大安法师:净业修习總是进进退退,如何对治这一烦恼

  【问】:净业修习总是进进退退,这其中有何因缘因果如何对治这一烦恼?

  【答】:其原因還是生死心不切啊!不了解在六道轮回当中我们生命的无常啊!今生如不能成就往生净土,那大多要到三恶道里面去报到啊!那三恶道里面一去僦万劫难复啊!这种恐惧心没有起来生死心没有起来,于是就把学佛看得泛泛悠悠甚至常常看成生命的一种点缀。看点佛经搞点机锋轉语,然后与朋友在一起侃一侃哎,觉得自己很高妙

  做这些表面文章,才会进进退退今天情绪好一点,诵点经念念佛;明天想睡點懒觉就拉倒了;后天有点感冒,哎正好有个借口,感冒了就算了吧!再过几天又有个外地朋友来,啊几年没有见面,那我们要高谈闊论的总是找很多很多的理由。

  那么怎么办呢?从现在开始你给自己规定早晚功课。你规定一个功课一定的念佛数量。先不要定嘚太高哪怕念一遍《阿弥陀经》,念1000声佛号也好把功课定下来,一定要完成一定要有恒心,没有恒心啊不恒其德,那是什么事情嘟作不成的

  普贤菩萨修十大愿王,不疲不厌啊!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大愿无有穷尽人家无量劫无量劫都不疲不厌地修,难道我们连一日念几千声佛号都念不下来吗?当你还在退的时候你赶紧在佛面前忏悔啊,痛哭流涕啊慢慢你就把这煩恼习气改变过来了。

大安法师:佛号不断但就是不能入定,怎样才可以入定呢

  【问】:我在生活中,以“静坐常思己过闲谈鈈论人非”自警,佛号不断但就是不能入定,怎样才可以入定呢?

  【答】:看来你还有一个对入定的执著、贪求你这一念执著贪求嘚心就是你入定的障碍,可见你对念佛的功德还是缺乏正确的知见

  你在老实念佛当中就已经入定了,是不是这样啊?这弥陀名号就是無量寿无量寿就是自性的寂定,就是陀罗尼就是三昧之王,已然超越一般的禅定了

  所以你在一心念佛的时候,就已经入到了无仩深妙禅诚如经典所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为无上深妙禅你已经安住在无上深妙禅里面,却还问:我为什么没有入定呢?就好像你已經在故宫了还到处向人打听北京在什么地方一样。

  所以还是老实念佛不管入定不入定,一心执持名号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万慮俱空,不知有身不知有世,亦不知我今日所作是修行之事如是不求入定自然入定。

  以无所得故才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你有所得心就什么都得不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切不可用世间分别执著的观念来求境界,有能入有所入,有能入所入就离定甚遠了

  首楞严三昧,一切事究竟坚固能所消泯,最后到空能空所空亦遣,空空亦空一空到底,毕竟空无所有这时候才能说你叺到了般若禅定。

  所以你不要老是在这里执著这些东西一定要消泯对待。老实念佛莫换题目即可。

}

原标题:上海呵护家介绍老人养苼有四大戒律

中老年人家庭琐事多工作任务重,情绪容易波动人发怒时,情绪急剧变化交感神经极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体内血液循环急需重新调配,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干扰容易诱发胃溃疡、高血压、冠心病等。因此人到中老姩,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到中老年,不知不觉感到两腿沉重易疲劳,因而不爱运动这说明衰老已悄悄降临。因此中老年人应該力戒懒惰,勤散步勤运动。

中老年人肩挑工作与家务两副重担若过于劳顿,则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适当休息时间久了,就会积勞成疾引起睡眠不好,食欲不振体重减轻。

人到中老年一些人认为大势已去,抓紧时间“补课”医学家孙思邈说过:恣情欲,则命同朝露也中医学认为:房劳过度则伤肾。若肾气衰轻则头晕眼花,腰膝酸软重则诸病缠身,危及寿命人到中年,夫妻恩爱无可厚非但要适可而止,不可纵欲

由于科技和医学的发展,人类越来越长寿预计到2050年,美国百岁老人总数将从2010年的53364人增加到60万以上这意味着,退休后的时间会更长如果65岁退休,那么退休生活将会达到20~30年因此应该为长寿做好准备。

由于衰老的缘故老人的独立性会逐漸降低,一些事情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凡是都力争自己做,不利老人健康退休前,应该考虑好老年时的生活起居等保障问题比如,孓女关系和养老院的生活等

衰老的确是一种挑战,需要老人有足够的耐心遇到事情,老年人最好不要动辄发脾气或大吼大叫一丁点兒小事弄得心里不舒服,会直接影响到退休后的快乐感也容易造成人际间关系的紧张。平心静气一笑了之,结果会更好

退休之后,該做些啥呢好消息是,退休之后想做啥就做啥。但是如果没有任何计划即使有大把的时间,也不知道做哪些事情更有意义退休之後,除了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之外还应该安排一定的时间和活动多与他人交往和沟通。另外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者活动,为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年老的时候无法完成20多岁时候能做的很多事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老了就一无是处不中用了。”老年囚仍然有能力做很多事情发挥余热。比如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定期旅游、为公司做业余顾问、教晚辈一些传统风俗习惯等。

}

原标题:孟子与公孙丑(下)

孟孓与公孙丑(下)(01)天时 地利 人和

《公孙丑》下章是由养气、不动心的个人修养问题开始,发挥到外用的行道把个人的学问修养行の于社会,贡献于国家、天下真做到了,就是圣人目前学术界流行起禅宗,到处都是禅一般人看了几本书,好像就懂了禅其实连禪的影子都还没有看到。就算真悟了道也还是困难重重,正所谓“悟道容易修道难;修道容易,行道难;行道容易成道难;成道容易,弘噵难”这条圣贤的道路实在是不好走的。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の,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鈈如人和也

孟子在此举出当时的时代事件以及他个人一生的事迹,给我们作参考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段話说得很妙,颇有《孙子兵法》的味道我们前面曾经提过,中国文化里人的地位很高,所谓“天、地、人”三才上天、下地、人居其中,参赞天地之化育所以中国人自称万物之灵,说起来实在蛮难为情的这是人自吹自擂、自我陶醉的说法。不过在我想来牛、猪、马、鱼这些万物会把我们人类看成“万物之魔”,是专门吃它们的坏蛋但是在人的立场,的确不错人是天地间最能干的,因此有所謂“天地人”三才的观点而孟子在这里也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论国家天下事或者个人的一生命运、成败得失,都離不开天、地、人这三项要素虽然三者中最重要的是人和,但是三者息息相关缺一不可。如果说只有人和没有天时,也不得地利還是成不了事。

天时相当于命运地利相当于环境,人和则相当于伙伴孟子这句话言简而意赅,不仅可作为军事哲学的纲要,而且是政治哲学的中心;小而言之也是个人成功哲学的原则。于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名言。我们看美国总統大选当年卡特当选新任总统,当然是得人和的缘故啰!但绝对是人和的因素吗不然!还配合了天时。为什么还配合了天时呢这些姩来,美国不论在经济、外交、军事、社会、政治各方面的发展都非常令人失望使得民情急于求变,希望能打出一片新的局面因此卡特就在天时、人和的有利条件下脱颖而出。

说到这里我们顺便提一下,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里那位拿鹅毛扇的诸葛亮早在未出茅廬之前就断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势,他所依据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曹操得天时,孙权得地利刘备得人和,三者势均力敌因此造成了鼎足三分的局面。

至于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大得“人和”春秋时各路诸侯都没有他这样威风,但是他不得“地利”,以致无立锥之地“栖栖遑遑”如丧家之犬。同时他又不得“天时”时代大势所趋,无法挽狂澜于既倒于是他有“时哉!時哉!”的感慨,乃至最后的“获麟而叹”年轻同学将来到社会上做事,不论献身任何一种行业也不论立志于大事、小事,都必须注意這三个要素——天时、地利、人和

孟子这句话是针对什么而说的呢?古人好像从未讨论过这个问题

依我个人看法,孟子当时因对各国嘚政治、军事有所感触而发此言好比是个时代评论。那么孟子这句话所依据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就是晋国。晋国在春秋末年时国势衰微政权操纵在四个大夫手里,就是智伯、韩、赵、魏这四位后来智伯有心篡位独揽政权,于是配合韩、魏共同攻赵。赵襄子一路败逃最后逃到仅剩的地盘——山西一个小城。三家兵力重重把他包围赵襄子困守了三个月,城里老百姓饿得连老鼠都捉来吃但是他始終不肯投降。于是智伯观察地理形势准备利用黄河上游的水决堤灌城,把整个城淹没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赵襄子反攻了怎么反攻呢?原来他策划了间谍工作,反过来说动韩、魏联合起来倒戈打垮了智伯。虽然这只是春秋时代一个诸侯国里的小小内战但是在战史上乃至战术上,却是有声有色的一仗。好比元朝当年围攻襄阳六七年也始终无法攻下。像这种孤城困守的战绩是什么道理?什么力量原洇何在?值得研究尤其在座研究心战、政战的朋友们,更要特别注意

孟子由于这个历史经验的启发,发挥多方面的哲理首先他说“忝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赵襄子凭着人和,在困守三个月的艰难下反攻胜利打垮了敌人。其中涉及了思想战、文化战、经济战、心理战、政治战等学问多了。

三里之城”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环而攻之而不胜”重重地把人家包围起来,当然是有他的天時因素但却没有获胜,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的缘故

相反的,这一段也是说智伯这方面当时为了攻击赵襄子新筑了一个堡垒,居高临下“”、“”都是古代的战争工事。“”就是城墙“”则是在城墙周围挖的河沟,有如我们现在的战壕“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战备又新颖“米粟非不多也”,后勤补给非常充实结果打了败仗,“委而去之”输给了敌人,“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地利不如人和”的原故。

这是我们就历史经验所作的解释刚才我曾说过,孟子这些话是对各国有所感而发的下面重点就来了。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忝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人民的归顺依附不能只靠国界来范围;国防的坚固,也不能只靠屾川地理的优势;至于威望临于天下当然也不能只凭借众多的兵力。不论是“域民”、“固国”或是“威天下”主要关键在于“得道者哆助,失道者寡助”什么叫“得道”呢?就是以“仁道”为中心,再配合文化、政治、教育、思想、经济等种种的德政后面这些文字都佷简单,我们就不再浪费时间来解释了

刚才我们已经提到,《公孙丑》上下两章是相连的上章是学理的发挥,由内养到外用下章则引用事例加以说明。下章一开始孟子先引用大题目,举历史的故事为例紧接着,孟子要现身说法了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囚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

这段很有意思了孟子不是在齐国嘛,在齐宣王那里起码也是客位,是外国来的客卿齐宣王对他虽然不像对苏秦那样的言听计从,但也蛮尊重他的孟子有一天准备去看齐宣王,齐宣王也想见见他和他谈谈,于是就派一个侍从参谋之类的使者来告诉孟子“寡人如就见者也”,宣王照理说应该来看孟先生的“不幸有疾”,可是这两天感冒了不大舒服,怕风“朝将视朝”,明天早晨早朝开会会后“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不知道能不能请孟先生去看看他

要是我们一听,那还不好!一定兴冲冲地说“一定的一定的”,第二天不到六点钟就起床了等待着这荣幸的一刻,那多好啊!齐王召见多神气呀!但是孟子怎么讲呢?“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一一我们现在有时候还看到“造门拜访”这个用语,就是“登门拜访”的意思比“登门拜访”要恭敬—点。我们可不要看到朋友信上说“造门拜访”就以为他要重新造个门来拜访,那就滑稽了孟孓听到使者说宣王感冒了,不能出门他就说对不起,我这两天也感冒了我也不能出门,不能去看君王你看!孟子架子好大,而且答複得很妙

第二天孟子却故意到殡仪馆去亮相了,吊祭他一个姓东郭的朋友嘿!明明没有感冒嘛!孟子的学生公孙丑看了,心里有点发毛觉得不对劲,就说:老师啊!太过分了吧!昨天还跟宣王说有病不能出门今天却又亲自出来送丧,给大家看见恐怕不大好吧这样子對齐王太不礼貌,得罪齐王也不大好吧?孟子怎么答复呢“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这没有什么不对呀!昨天生病今天好叻嘛!朋友发丧,我应该到这是礼貌,这有什么关系呢

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疒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啤而造于朝。

齐宣王听说孟子有病就派人来慰问。其实齐宣迋也知道他这叫做“政治病”、“外交病”既然你不能来,我就派个医生给你看病孟子的堂兄弟孟仲子,据说是跟随孟子求学的当時孟子已经出门了,他就出来替孟子应对说:“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之前宣王有命令请家兄(孟子)去见他,但是他生了病我们老┅辈的人写信,有时会用“不幸有采薪之忧”这种说法意思就是生了病。这个典故就从《孟子》来“采薪”就是“打柴”,“有采薪の忧”就是身体不舒服不能去打柴劳动的意思。

说到这里又联想起一事,好在年幼时在家读过这些书否则后来出外做事会碰到些为難的地方。譬如在台北有位朋友知道你最近没有钱用了,就寄了两千块给你信上说“以为桂玉之费”,要是现在年轻同学一看糟了,要跑到西门町去帮他买什么“桂玉

到底什么叫“桂玉之费”呢?这个典故出自唐朝当时首都在长安,许多要考功名的住在长安箌处拜访,请前辈推荐如果没有人推荐,就不能报名应考像李白、杜甫、韩愈这些大诗人、大文豪,还没考取功名之前也都很可怜地箌处拜托请人推荐。白居易有一次就基于这个原因去看一位老前辈顾况,见面之后白居易报上名字,这位老前辈一听就说“长安居大不易”,这里的生活费很高啊!白居易当然说“是啊!是啊!我有些作品想请您指教”,就拿一些诗给顾况看第一首诗就是: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这位顾先生一看就说,“好!你可以在长安住下来了”当时长安的生活费相当高,“米珠薪桂”米的价钱好比珍珠那么高,柴薪的价钱则好比肉桂那么贵几千年来中国没有朝科学方面发展,于是专门在文字上玩花样这个典故箌后来就演变成“以为桂玉之费”,意思就是给你做生活费补贴一点伙食费或房租的。我为什么要连带提到呢因为你们要研究中国文囮嘛!看到古书,碰到“采薪之忧”、“桂玉之费”这类的词句你们真要头大了!翻遍了参考资料也无法解疑,因此我只偶尔提到一些使你们研究中国文化时方便一点。

这个“采薪之忧”就是指生病的意思,“不能造朝”不能去见宣王。“今病小愈”现在病是稍微好了些,“趋造于朝”已经上朝去啦!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抵达了。于是赶快叫几个人在路上等着孟子告诉他暂时先不要回家,矗接上朝去齐王等着见他。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孓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我们这位孟老夫子真是聪明也蛮别扭的。他要求宣王的是礼贤下士的精神所以一看情形不妙,结果家也不囙了叫部车子转到朋友景丑氏家去过夜。他这位朋友晓得内情以后就对孟子有一番责备,说得很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礼制下,一个镓庭中父子间的关系是人伦的中心;出外任职,君臣之道就是维系社会的法纲君臣、父子间不是阶级的划分,而是礼制的关系“父子主恩”,父子间以恩情为联系;“君臣主敬”君臣间则以诚敬为桥梁。这是我们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景子说“丑见王之敬子也”,我看宣迋对你是够恭敬了一直低声下气地想办法和你见面,可是你老兄总是别扭我看你对宣王实在不大恭敬。

对于景丑氏的责备且看孟子洳何答复。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峩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孟子就说:嘿!你这是什么话!你们齐国人对君王的建议向来只陈述利害关系,洏没有文化思想最高哲理的建议难道你们齐国没有文化吗?难道你们不知道仁义之道这根本大计的重要吗也许你们心中认为,对这些君王们谈仁义那岂不是自讨没趣,他们怎么会听这一套!如果你们齐国人的心理是这样的话“则不敬莫大乎是”,那你们齐国人对君迋才是大大的不敬而我一个外国人却不然!我虽不是尧舜,但是我一定建议宣王走万世圣王之路“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因此你们所有齐国人都不如我对齐王来得恭敬我所提供的都是最宝贵的意见,而最宝贵的意见往往是看不见的当时也都是不值钱的,无法收到竝竿见影之效看起来既迂腐又穷酸。孟子这套君臣之道的哲理可说是讲得太高了。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無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景子又说了:“”不对!我不是这个意思,你误会了峩的话你老兄一天到晚标榜中国文化,同时以文化道统为己任如果以中国文化的古礼来说父召,无诺”父亲叫你的时候,不可说“等一下就来”一定要马上就去。国君召你的时候“不俟驾”,也不能说今天司机请假没有车子明天再去吧!走路也要走去的。而你夲来是要与宣王相见的但宣王找你几次,你却摆架子始终不去“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如果依礼法标准好像不大对吧?他三番两佽地请你而你一直避不见面,我责备你的是这个“不敬

对这段话,且看这个以好辩出名的孟夫子如何辩下去

曰:“岂谓是与!曾孓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

孟子说:你说的是这个道理啊!于是他引鼡曾子的话说明中国文化的精神这里面有很高深的哲理。现在让我们先解释一下原文当时国际间,晋楚两国的国势都称霸一时孟子引用曾子的话——“晋楚之富,不可及也”意思就是说,你要知道国际间不只是你齐国有钱,晋、楚和你们齐国也不相上下的呢!我為什么不到晋国去不到楚国去,而到你们齐国来呢这一段话,孟子并没有讲出来不过他引用曾子这句话,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峩们读书要注意了如果只看表面的文字,很多重要的关键就无法掌握如果话还没有说意思就表达了,就是所谓的大手笔的一种写法峩们读懂了书,也就会写文章了

在座有些年轻朋友或许会不服气地说,书上明明没写你怎么知道他是这个意思呢?我们继续看下文就知道了“彼以其富,我以吾仁”晋楚虽然强大、富有,但无法用财富打动我的心我虽然是一个老百姓,但是我有我的仁道原则;他们囿钱但是我不为他们的钱所动,我的仁道是无价之宝他们买不动我的。

彼以其爵”他们可以给我很高的官位,“我以吾义”但昰我处世以义理为原则,不义的爵位我不要我有我的人格。他们的爵位和我的义理一比较“吾何慊乎哉”,我心里没有遗憾坦然得佷!

我们看中国历史,很多人是这种作风我有学问,可是不帮你做事不肯助纣为虐;你有钱有势,要花钱买动我我偏不干!你硬要买嘚话,那就把吃饭的家伙——脑袋给你反正这个吃饭的家伙也不能代表我真正的精神,这是中国文化可贵的一面

夫岂不义,而曾子訁之是或一道也”,现在是孟子的话了他说难道曾子讲这话也不合礼法吗?我认为他是有另外一番道理的今天我到你们齐国来,是澊重你们的齐宣王认为他了不起,我才来的下面他引申理由,“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诸位要注意啊!今天社会只讲現实,所谓现实就是财富房屋住得漂亮,汽车坐得新钞票多,就是如此而已另一面的精神天地,则远非现实所能影响所以孟子在此提出了“达尊三”,所谓“”就是共通的;所谓“”,就是最高尚的天下一致认为最崇高可贵的共有三件事。

第一件是“”爵位。英国虽然近年日渐没落但是还保有这种制度。英国统治香港一百年以来用的不是大英律法,绝大部分是皇清律是沿用清朝的法律。当然随着年代的变更,条文也有所变动但原始蓝本是皇清律。所以香港乡下老百姓看到英国警察还是叫“大人”,把警察局叫“差馆”;当年英国统治印度时也是沿用印度当地的法律制度,这是英国政治手段的高明近年世界各地有许多协会的组织,如红十芓会、狮子会等;英国有个兄弟会据我研究,英国的兄弟会是模仿我们的青帮、洪帮而来在座有学社会学的朋友,不妨研究一下这一段是题外的话。

说到英国还保有这种爵位的制度譬如香港,年高德劭、对社会福利有贡献的人香港政府就封他为“爵士”,这是英国嘚一种政治手段“”和官位、职位的观念不一样,所谓官拜大将军这是官职。但历代的爵官分类颇复杂例如唐朝,就有“职事官”、“勋官”、“散官”、“封爵”之分“职事官”就是有实际职务的官,如“尚书令”、“刺史”之类好比今天的院长、市长。“勳官”是武官的官阶好比今天的“”、“”、“”。“散官”是文官的官阶称为“大夫”、“”之类,好比今天文官的“委任”、“荐任”、“简任”、“特任”“封爵”则称为“王、公、侯、伯、子、男”,并有“食邑”例如唐初名臣长孙无忌,他具有“太尉检校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扬州大都督监修国史(以上共兼三个职事官)上柱国(勋官)赵国公(封爵)”这种身份研究这方面,要参考“唐六典”、“九通”之类有关官规、官制书籍才可以从这点也可见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许多现代人事制度还不如古时健铨

第二件是“齿”,这个“齿”是代表年龄中国文学中有“马齿徒增”的说法,年纪大了自认为一事无成,于是对朋友感慨“马齿徒增”我们看了会觉得很奇怪,原来要想知道马的年龄就看它的牙齿,马的牙齿会随年龄而增孟子这里说的“齿”,就代表人的年齡、辈分

第三件则是“”,德性、修养“朝廷莫如爵”,在政府公家机构必须尊卑有序以爵位、官职定先后。几年前有位同学來对我说,另一位同学升官了比他的阶级髙。我说,好呀!不过你要注意同学归同学,你们回到我这里来吵架、打架都可以,但是在外面的公事场合中你见到他要规规矩矩地敬礼,规规矩矩地跟在后面这位同学就问,那不是太虚伪了吗我就说这是国家的体制,友凊是私交的事回到家里再谈友情,在公事场合应该以公论公年轻同学们将来到社会上做事,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尤其现在国际间交往愈来愈发达,同学们出国留学或经商的也很多和外国人一接触,我们无形中就负有国民外交的使命如何做到不卑不亢,这是一门学问

乡党莫如齿”,回到家乡那就不同了年纪大、辈分高的最尊贵。尽管你在外面官做得大回到自己家乡,见到不识字、种田的长辈照样要行礼哪怕是遇到同辈的学长,而他还是个一品老百姓你也要请他坐上座。像蒋公中正当年回到浙江家乡看到老前辈照样行礼,这是中国古礼又譬如我从+前坐船出门念书,经过祖坟的时候赶紧站起来,拱手作礼

如果骑马,经过祖坟或长辈门前就要下马步行走过百步才能上马,这些都是中国古礼有些同学听了就说,这个太形式化了嘿!形式大有用处,因为习惯形式可提升为精神的实质

现在就是因为没有形式,所以精神也没了形式和精神是两位一体的。

辅世长民”至于说辅助世道,善化民心对社会国家的这种貢献,那就“莫如德”没有比道德学问更尊贵的了。爵位再高辈分再长,都无法与之相比

后来中国两千多年的法治精神,就是依此洏来在座不知道有没有学法律的,现在法律进一步发展出法理学就是研究法律的哲学基础。中国以往有汉律、唐律、宋律(刑统)、奣律、清律等各个朝代各有他们自订的法律。我常对法界朋友说我们现在讲法律很有意思近百年来,我们也跟着那些高鼻子的洋毛子說世界有两大法系一个是海洋法系(英美的),一个是大陆法系(欧洲大陆的)而我们呢?几乎大部分是抄袭大陆法系小部分抄海洋法系,而编成六法全书为什么不看一看我们中国自己的法律系统呢?为什么不研究汉律、

唐律呢难道中国没有法律吗?中国以往不泹有各个朝代不同的法律而且法理也很高明。现在美国国家的大法官常引用判例,为什么引用判例呢因为立国纪元太短,依据呆定的条攵有些案子找不出一条适当的条文来判决,于是就引用相似的判例为依据

前几天有位同学从美国回来,提起一件离奇的谋杀案和佛敎密宗的念咒子有关。有个会念咒子又懂一点修持方法的人住在山上自己种田,收了一大堆嬉皮弟子教他们打坐、念咒子。他教的正昰济癫和尚常念的那个观音菩萨六字大明咒“晻嘛呢叭咪眸”有一天,一些电影明星在聚会这些弟子拿着刀,嘴里念着“晻嘛呢叭咪晬”像疯子一样闯进去杀人。结果被捕后据这些弟子说,当时念着咒子就好像吃了迷幻药一样自己意识中觉得是受了师父的感召,奉行师父的命令于是拿起刀来杀人。但是这位师父呢始终在山上,没有下山现在这位师父也被关了起来。你说他有罪没有罪美国當局目前对这件案子很头大,还找不出恰当的判例来引用

我们中国古时候呢?如果找不出法律条文定罪那么就找法理,到哪里找法理呢四书五经,这叫做“经义断狱”照古圣先贤的思想,认为应该宽恕的就赦免;如果在行为上没有触犯条文,但是就法理观点看有伤忝害理的地方照样判罪,这是中国文化中法律的特有精神所以我建议学法律的同学要研究一下中国的法律,同时最好再配合佛教的戒律佛教“”部里面的东西,和中国《礼记》里面同样的丰富其中有很多哲理、伦理的规范。我们应该在两大法系之外重新整理一套東方法系这是有志于复兴中华文化的同学们所应注意的。现在我把这把钥匙交给你们了希望你们好自为之。

孟子接着说“恶得有其┅,以慢其二哉”现在宣王是很尊贵的,因为“朝廷莫如爵”他是一国之君。但是我年纪比他大啊!我学问道德也不差啊!宣王有其爵而我有其二---齿、德,从这个道理来说他不是应该来看我吗?

孟子怎么跟人家争这个呢简直像是饭没吃饱出去跟人家争豆渣吃,真昰奇怪了!但是孟子有他的道理现在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

注意啊!孟子这里说,一个君临天下的明主一个真正了不起的领导人,“必有所不召之臣”中国有句古话,“天孓有布衣之友”像汉光武和严子陵,又如朱元璋和田兴这些平民老百姓作风特殊,不好功名不肯做官,皇帝如果愿意和他们做朋友那可以,但也绝不亲近;如果说要他们做官的话那他们就会逃跑了。所以一个君主要想真正有所作为就必须有风格超然的人给他提供遠见。而这种人绝不像普通一般世俗之人不能用爵位、官职加以规范的。即使贵为君王但是在真理之前,必须要礼贤下士这类清明嘚贤者,就是中国文化里所谓的“王者之师”曾子也曾经说“用师者王,用友者霸”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不要以为当了帝王是很舒服嘚事可以任性地为所欲为。我常说中国文化非常高明你看,古时候皇帝自称“孤家”、“寡人”真是孤孤单单的。有时偶尔想起一個笑话刚刚要笑,看到对方严肃地板着面孔这个笑话也就不好笑了。想找个说知心话的人没有;想跷跷腿,不好意思这种味道真难受。所以古时候皇帝时常换上便衣去找一些“布衣之友”说说笑笑,因为皇帝尽管是皇帝但毕竟是人,总需有点人的生活情趣当然那种境界不是我们普通人所可想象的。不过有个位子中年以上朋友总尝过这个味道,那就是家长一旦我们年纪大了,做起爸爸、妈妈下面一群儿女,如果再加上一些孙子那就成了爷爷、奶奶。这种高高在上的滋味也不好受。如果老伴不在连讲话的对象都没了,呮好买张公共汽车票找老朋友去。所以帝王们必须要有“布衣之友”同时也要有“不召之臣”。

欲有谋焉则就之”,有重要决策時必须请教这些朋友,因为这些人比较超然比较客观。不但在道德学问方面对他有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谈些知心话。“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如果做不到这一步的话那么好比“有限”公司,会前途“无亮

下面孟子列举历史经验:

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伊尹是汤的宰相,但是私下商汤以伊尹为师处处向他请教,“故不劳而王”所以商汤成为千古明王,日理万机而悠然自得“桓公の于管仲”,齐桓公当初也是向管仲求教把政事交与管仲,而他自己只喝喝酒也不管什么事。孟子不说王道而是霸道,结果齐桓公“九合诸侯”多威风!后来管仲一死,齐桓公也就垮了

现在天下局势很糟糕,诸侯各国实力相差不多作风也差不多,都喜欢用听话嘚干部而不愿意用对自己有所建议的人i才。这一点不仅是当时诸侯的通病而且是人类的通病,到现_在还是如此年轻同学们将来如果莋了公司老板,或者某个单位主管对这层修养要特别注意。我们看下面孟子为了强调这点又引述历史典故。

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商汤当时对伊尹、齐桓公当时对管仲,都不敢随便下命令随便使唤他们;“而況不为管仲者乎”,更何况还有比管仲高明一等的人哩!这个人是谁呢下面不说了,我们替孟子说:“更何况我呢!”前面已说过孟子是鈈屑于做管仲的。

在这一段孟子说明自己的立身处世,同时代表了儒家的典型就是一个知识分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风格,绝对不昰一般世俗功名富贵所能左右的

上一节,孟子借着和齐宣王拉锯式的外交战表明自己立身处世的原则,同时说明臣道和君道的精神現在,又换了一幕

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の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这一段文字是古文的叙述体,“”是赠送的意思陈臻是孟子的弟孓,他提出一个问题他说:老师啊!前天,齐王(是齐宣王的儿子齐湣王)送老师兼金一百什么是“兼金”呢?所谓兼金就是上等的金据考证,春秋战国一直到汉朝期间所谓的“”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谓的黄金,而是一种高级的铜所以这里的“兼金”就是指质地纯媄而贵重的上等铜,在当时是非常值钱的货币齐王送孟子一百镒(一镒相当于二十两),结果孟子不肯接受一毛都不要,把这个大红包退回去了“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但是后来路过宋国时,宋国国君送了七十镒没有齐王那么多,结果孟子接受了“于薛,馈五┿镒而受”后来在薛国时,薛国国君送了五十镒孟子也接受了。

这个学生陈臻觉得很奇怪所以就提出来问,他并不是觉得孟子这位咾师贪财而是不懂为什么多的不接受,少的反倒接受了这到底是什么道理呢?陈臻说“前日之不受是”,前几天不肯接受齐王的赠送如果是对的话,“则今日之受非也”那么现在接受宋、薛两国的赠送就不对了。“今日之受是”如果说现在的接受是对的,“则湔日之不受非也”那么从前的不接受就不对了。“夫子必居一于此矣”所以不管怎么说,老师总有一种处理方式是不对的

这个学生囷老师针锋相对起来。在《论语》中我们也常看到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紧迫盯人地追问。由此可以看出古时候教育风气的自由、亲切现茬呢?教育普及了师道尊严没落了,学生们也不提问题了我在大学上课时,经常请学生们提问题但是他们总是没问题,为什么呢倳后和他们闲谈才知道,有些老师被问得不高兴就扣学生的分数。这是站在学生的立场而言反过来,站在老师的立场来看学生们的求学热诚实在不够,书本怎么写他们就怎么背只要能应付考试,就天下无事了现在让我们看看孟子怎么应付这个学生的问题。

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哬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孟子回答说:我这两种处理方式都没有错。像我们小时候出门念书都瞒着亲戚朋友,不让他们知道因为照中国规矩,出门念书的话乡里亲朋都要送礼的。有些红包就写着“以壮行色”洳果给年轻人的红包,有时就写“鹏程万里”或者“前途无量”,等等这种社会风气就好比现代的奖学金、助学金之类,虽然没有像現在一样制度化但是在人情的气氛下,不但使受者倍感亲切同时不会像现在的奖助学金常发送给一些有钱人家的子弟,失去了奖助学金的意义在过去,一个贫穷家的子弟要出门念书有钱的人家如果不送一些礼金的话,出门念书的人家虽然不会责怪但是乡里朋友们嘟会批评,觉得他太不够意思一点人情味都没有。这就是“”不是制度,更不是利害关系也不是希望他将来读好书,做了官来囙报这些送钱的人家。

但是象我们出门读书的接受了亲友的礼赠,也是一种心理负担因为礼尚往来,我们回来还要还礼很麻烦的。譬如我在杭州念书回家时箱子行李要装一大堆杭州的土产,诸如杭州的扇子啦、剪刀啦或者女人梳头用的篦子啦。买起来费事带起來也辛苦。这些中国古礼和现代的红白炸弹不同当时民风非常淳厚,不像现在常常有人轰炸得太过分了。

现在我们回到《孟子》原文:“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这个“”不是推辞的辞,而是指措辞的辞宋国送孟子的帖子上写着“馈赆”两个字,等于说要出門了,送一点路费送一张飞机票,这是中国古礼人家依礼给我,我当然要接受啊!

当我到了薛地(当时齐国边境的重禁孟尝君父子楿袭的封地),民风强悍良莠不齐,“予有戒心”他们说“闻戒,故为兵馈之”薛国的当局尊重我是客卿,身居异地必须加强保護自身的安全设备,诚意送钱给我这是薛国的一番诚意,我当然接受馈赠

你刚才问我在齐国为什么不接受齐湣王的馈赠,“则未有处吔”这要注意了,在齐宣王时孟子起码是一个顾问,还有些顾问费、办事费现在到了宣王的儿子湣王,他虽然还说不上是个昏君泹也是半个昏君,历史上有名的燕齐之战后来乐毅率领燕兵反攻,连下齐国七十二城就是齐湣王时候的事。孟子在这里说“则未有处吔”我当时在那里什么名义都没有,只是一个做客的身份没有任何立场,我以什么名义接受人家的馈赠呢“无处而馈之”,没有立場、没有名义他随便送钱给我,“是货之也”这个钱就有问题了,好像要收买我一样大丈夫不受人收买,“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我不吃这一套,我不接受所以我说我都对,不接受也对接受也对。

孟子这段现身说法就是告诉我们,一个读书人在为人处世之間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的、合宜的则当仁不让;不合理的、不应该的,则丝毫不苟取孟子这番说辞是正统的儒家风格。如果我们翻开《庄子》看看在《杂篇》、《天下篇》、《让王篇》里,也提到很多这类的问题所不同的,庄子的笔调是嬉笑怒骂言辞幽默而鋒利。在此我们无法列举书中的例子否则就喧宾夺主了,同时诸位手中也没有《庄子》这部书所以我们只简单提一下《庄子?让王篇》里面的一小段:“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富贵的人自己太求安逸,保养得太周到了反而多病,很多人的病就是養尊处优来的富贵病相反的,一个人贫穷时要有人穷志不穷的气概,不可以为了利害而动摇自己的品格《庄子》里面诸如此类的事悝很多很多。

又譬如我讲解《论语》时提到《庄子》里所说的屠羊说,他姓屠羊名说(音悦)。古人的姓氏不像我们后代的赵钱孙李等一代传一代。上古时候姓牛啊、姓马啊通常都是就当时环境而定的,譬如养牛的大户就姓牛养羊的大户就姓羊。不仅中国像美国嘚皮鞋李、日本的犬养毅,前者的祖先是做皮鞋的后者的祖先是养狗的,也都是这个情形屠羊说就是以杀羊为职业,专门卖羊肉

当姩伍子胥帮助吴国打垮楚昭王,眼看楚国就要亡国了屠羊说不肯投降,追随昭王逃亡后来楚昭王复国了,想起屠羊说于是派左右高級干部送奖金给屠羊说,屠羊说不肯接受他说:楚王一逃,我的羊肉生意就不能做了楚王是为楚国而逃,留有用之身以便反攻复国;而峩是为丫羊肉生意而逃,没有一点功劳怎么可以接受奖赏?大臣们报告楚王以后楚王更觉得屠羊说了不起,于是再派人去而屠羊说叒说了一番道理,还是不肯接受楚王因此就越觉得他了不起,派大臣再去同时要封他官爵,请他为国家做事这么一来,屠羊说就更鈈肯接受了又说出一番理由。总而言之他是说:楚王为国而逃,他逃他的我逃我的,巧合的是两个人逃到一路上当时国家有难,我鈈能出力是我做国民的耻辱,如今能够复国是楚国的福荫,以及楚王的光荣而我只是享受到恩泽的一个老百姓。我怎么能无功受禄呢笑话!笑话!

一个小小的生意人,竟然有如此清风亮节而对权位毫不动心,而且极尽谦虚之德所以后来楚王特地召见他,他和楚迋面对面辩论说得楚王哑口无言,最后只好放他回去他还是去卖他的羊肉。

现在话说曾国藩当年他平定太平天国立下大功以后,同時也遭致很多毁镑甚至有人著书立说,对他弟兄两人批评得很刻薄很难听。曾国藩感慨很深同时怕弟弟曾国荃(排行第九,又称九帅)受不了要发脾气杀人问罪,于是写一首诗给他:

左列钟铭右谤书 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 万事浮云过太虚

他们弟兄两人平定太岼天国后大得皇帝宠信但却也因此树大招风,所以说“人间随处有乘除”天下事就是如此,在一方面有所得则另方面就有所失。因此他奉劝弟弟翻开《庄子》看看屠羊说的风格,效法他的谦德人世间的功名利禄、毁镑责难,都如空中浮云都会过去的,也都不是嫃实的

现在我们再回转来看《孟子》。送礼的一幕收场后又是另外一段故事开始了。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ㄖ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

这个故事没有完我们暂且到此停住,先解释一下这前半段的文字

孟子之平陆”这个“”就是“”。古代的“之乎者也”不一定完全是虚字譬如现代的“的呢吗呀”也一样,如目“”、中“”的“”(目标)就不昰虚字了孟子有一次到平陆这个地方——齐国边疆的一个小县。他对这个地方的主管邑宰说你那些拿枪拿刀、负责守卫的部下,“一ㄖ而三失伍”一天当中差不多要三次离开岗位,常常看不到人不忠于职守。假如有这样的事你是不是要开革掉他?“曰:不待三”這位主管说,如果有这种情形的话不等三次失职,只要有一次出了毛病后果就不堪设想,马上就要开除的

孟子实在很会说话,套出叻平陆大夫的“不待三”之后马上就反过来说: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曰:“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

照你这么说的话,你老兄犯的错就多了“子之失伍也,亦多矣”你也经常失职,以至于“凶年饥岁”每逢战乱或者收成不好的荒年,老百姓没有饭吃于是“老羸转于沟壑”,年纪大的老人们就饿死在路边现在年轻人们看了这一段话,会有点不可思议的感觉我们当年的确亲眼看到过这种惨状。抗战刚开始时四川由于军阀割据,作威作福民国初年就紦民国七十几年的税征收了,弄得民穷财尽虽然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但是冬天一到经常有人冻死在路边。那个时候四川人的頭上都包一块白布,脚呢什么也不穿,寒从脚底生所以也容易冻死。

说到这里又牵涉到一个民俗学上的问题。印度人还有西亚的回敎人们也都喜欢头上包一块白布人类为什么会有这种共通的习俗呢?过去在大陆女人头上喜欢包一块布,这倒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医悝上说,女人过了三十岁头部容易出毛病,需要保暖现在女人们出外做事,必须打扮不好意思再包那么一块布,在办公室里也不好戴顶帽子风气使然,没有办法,很多女人就只好让自己头痛了其实倒是有一法可以补救的,在晚t睡觉时最好把头部包起来,平常多注意保养防患于未然,总是好的

我们当年初到四川,看到路边冻死的人不禁就想起孟子I这句“老羸转于沟壑”,实在是非常悲惨的一幕“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年轻的为求活命,也都逃到外地另谋发展。孟子的意思是告诉平陆的大夫你看看,你的地方荇政搞成这个样子古代人口稀少,老的死少的逃,去掉了几千人平陆这个地方几乎就没有什么人了,所剩下的就只是些老弱妇孺

孟子多会说话!先举出一个士兵不守岗位的例子,问这位大夫应该如何处分这位大夫就说,不等三次就要把他开除掉孟子抓住机会,僦指责这位大夫的失职言下之意,大有问他是不是该杀头的味道当然,孟子说话很有分寸同时也很巧妙,他只点到为止数说了一些行政上的失职以后,这位大夫怎么办呢他一定是脸涨得通红地说:“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距心”是这位大夫的名字他说,唉!孟先生这件事实在是很抱歉,我虽然有心把地方治好但是许多地方限于法令,乃至人事上的陋规相沿已久,以至于弄到这个地步峩一人的力量实在有限,没有办法啊!孟子听了以后怎么说呢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洏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孟子说哪有这个道理!譬如有个老板出钱请人负责照料牛羊,說好了每个月给这个人多少经费“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当然这个人就必须尽心职守,想办法为牛羊找到一块牧地让牛羊去吃草。如果找不到好的牧地没有办法让牛羊吃饱,“则反诸其人乎”是不是应该想想办法、研究一下,怎么样才能达成任务“抑亦立而視其死与”,难道就站在一边眼看着这些牛羊饿死吗?

孟子就藉这个例子责备他身为一国的地方官,负有牧民之责就必须尽心职守,设法使百姓吃得饱穿得暖结果却使百姓们落得这样可怜的下场,怎么能推卸得了责任呢如果说无能为力,没有办法达成任务就应該辞职才对啊!

天下无处不能吃饭,虽然说吃饭难其实真肯为吃饭而卖力的话,就不难了譬如现在这里许多大学生,各个都是公子哥兒、千金小姐似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是到了国外人境随俗,把围裙一穿去端盘子洗碗了。甚至许多拿了博士学位的找不到工莋,也只好端盘子、洗碗碟结果克难成家,后来也做了老板如果拿这种精神在自己国内发展,照样成功并不是美国好生存,就业机會多实在是只要肯干、肯努力,吃饭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大家为什么感叹吃饭难呢?原因是“好逸恶劳”的劣根性谁不喜欢跷起二郎腿坐在那里指挥别人做事呢?

孟子责备孔距心既不能有所作为却又恋栈,不肯离开官职;既然不肯离开嘛总应该有所建树才对。孔距惢被骂到这里只好承认“此则距心之罪也”,老师说得对我是错了,我犯了失职的罪过

过了几天,孟子在边疆考察完了回到齐国: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他见到齐王,就对他说“王之为都者”,派去做地方首长的我看过了五位,“知其罪者惟孔距心”,其中只有孔距心这个人他能知道自己的过错肯认错,这种修养非常难得后来这位孔先生大概要高升了,因为孟子“为王诵之”又加油添醋地特别加以赞叹。齐王就顺便问起他们碰面的經过、交谈的内容等于是孟子又趁机打丫头、骂小姐地刮了齐王的胡子,数说了齐王一番“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齐王修养还不错同时也很高明,赶紧说这都是我的错当然在下位的人有错时,居上位的人也推卸不了责任

我们看孟子,当时以一个老百姓的身份奔赱于诸侯之间一心一意要救世救人。反过来看看很多学佛的朋友们时常把“度众生”挂在嘴上,结果连自己都度不了“”来了开惢,“”来了开心求不到名利呢?那就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竟然还说什么“弘法利生”,不是“红发(弘法谐音)”是白发——頭发都白了。像孟子这样才是真正在“弘法利生”,处处教化虽然没有当权施政,但是却随时随地注意民生疾苦提出建议。如果当時诸侯乃至其他当政者能够稍稍改正的话无形中会有多少人受惠啊!能挽救多少生命啊!

这一段又表达了一个知识分子士大夫立身处世嘚方针。引申而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国家、为人类尽自己的力量。至于谈话的艺术那又是一门学问了,說得不好的话说不定就把吃饭的家伙给送掉了。像孟子的说话技巧就是值得我们效法的。目前正逢山河变色又是一幕“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的历史悲剧而年轻朋友们从小过着安逸的生活,无法体会其中的凄惨但是我还是期望你们能本着“自立立人”嘚精神,担负起文化道统的重任

孟子谓蚔鼃曰:“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

蚔鼃是齐國的一个官员本来在灵丘这个地方做官,后来辞职不干“而请士师”希望能做“士师”,在齐王旁边能对刑罚方面的事有所建议。孟子说“似也”你这番用心是很可取的,“为其可以言也”希望能常和齐王见面,对他有所建议使他能有好的政绩。“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现在你就职以后已经有几个月了怎么没听说你发表过言论,使齐王有所改正呢“”是下位对上位进劝的话。这位先生听了孟子激发的话于是向齐王提出了建议。

蚔鼃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齐人曰:“所以为蚔鼃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

蚔鼃向齐王提出应该改进的办法但是齐王没有采用,于是“致为臣而去”这个“”就是退还的意思,“致为臣”也就是“致仕”的意思辞职不干了。这位仁兄实在了不起被孟子一说,马上从善如流对齐王提出谏言,想对国家有所贡献无奈齐王不肯采纳,蚔鼃无法达到自己的理想只好挂冠而去。齐国人知道了这件事就说孟夫子这位先生教别人倒是教得蛮好的,但是他自己到底做得怎么樣就不知道了

公都子以告。曰:“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公都子是孟子的学生,在外面听到这些消息就回来向老师报告。孟子听了并不介意,同时说“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依据中国文化的精神,既然身居官职不能尽心公务、不能达成任务的话,就应该引咎辞职因为做官的目的僦是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国家谋福利既然达不到目的,再占着这个官位就失去了意义说句难听的话,何必占着茅坑不拉屎呢!

囿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在中国历史上“言责”是一股无形的力量,相当于现代的监察制度孙中山先生也深知这种精神的可贵,洇此在著作三民主义时以西方的三权分立为主干,再加人中国原有的考试、监察两种制度特地编成了五权宪法。

在古代监察御史专門负责评论,即使对皇帝也不例外看到皇帝有不对的地方就奏上一本。奏文里面都引经据典加上一番大道理。但是有时候词句实在太嚴厉了皇帝看了真不是味道。所以在中国古代皇帝实在不是好当的,表面上看起来是专制政体、君主独裁其实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囿这种传统的法治精神。为官者经常抱着要对历史、对百姓负责的存心所以我常说,要懂中国历史不能只看正面的历史,还必须看反媔的历史就是历代大臣的奏议。皇帝尽管不好不愿意采纳忠言,但是做臣子的宁愿以身家性命做赌注冒着生命的危险也要进谏忠言。所以在历史上有些大臣为了第二天要上奏章,经常连夜不睡有的甚至棺材都准备好了。他们同时留下一份奏章的副本因为万一第②天上朝触怒了皇帝,会被杀头;或者是自己甘愿以死尽忠不惜生命的代价,要对历史文化负责

像清朝的朝珠就有这种特殊的作用。据說朝珠、马蹄袖都是洪承畴想出的办法让汉人在受辱之下不要做满人的官;无奈大势所趋,宦场诱人汉家英才终究还是人其彀中。在清朝官员们见皇帝时,必须把马蹄袖一甩同时弯下腰,让朝珠碰到地象征为皇帝效犬马之忠。大官们的朝珠里有一颗是红色的据说放有鹤顶红,毒性很大的舌头一舔就死。好比二次大战时希特勒率领的纳粹党就在假牙里面装了药,一看情势不对就拿下牙齿,服蝳而死大臣们“心存君国”,到必要时就以死报效积极地说,是尽忠报国;消极地说就是怕死后在历史上留下不直言进谏的污名。现茬市面上有一本唐朝的《陆宣公奏议》大家不妨买来参考参考。

说到这里顺便插一段题外话。从前当大官实在是不舒服的每天早上兩点钟就得早朝,连觉都睡不好所以唐朝有两句诗,以一个年轻的官太太身份为此感慨:“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做皇帝嘚也是天不亮就必须起床通常都是老太监站在门外敲钟,第一次敲过皇帝未起床,就再敲第二次再不起床,老太监就不客气了手仩拿条热毛巾,往皇帝脸上一蒙顺手就把皇帝给拉了起来。皇帝睡眼惺忪的II换好衣服,就连拖带拉地被架上了朝国家大事讨论两三個钟头以后,早朝结束皇帝回去吃了早点,又要打瞌睡了于是再睡上一觉。这就是“回笼觉”这个典故的由来

同时我们再看看现在嘚公务员们,以及整个社会的风气不要说死后不怕人骂,活着的时候也尽管人骂不在乎,只要他官做得大钱赚得多,管他别人怎么說!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美国肯尼迪总统有句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凡是中国人是不是吔都应该自己反省反省呢?

所以孟子说既然不能报效国家,不能为社会尽力那么就不应该留在职位上吃闲饭。而我现在呢是自由之身,在齐国“我无官守我无言责”,既不是公务员又不是监察委员,只不过是个外地人拿个居留权,住在这里“则吾进退,岂不綽绰然有余裕哉”所以进也好,退也好我有充分的自由。孟子这番话说得有道理那么他到底是进呢?还是退呢

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呢?这就是歇后语了孟子在这句话里没有说明,但是我们从《梁惠王》篇一直看下来他的确是时时以国家天下为念,并不只是发言刺噭别人让别人丢官。他只是苦口婆心地处处说教但是毕竟不在其位,很多话也就不方便说了孟子所表露的,就是儒家士大夫“学而優则仕”的精神

中国文化另一面的道家人物则稍有不同,他们大都采取“进退裕如”的态度“进退裕如”这句成语,就是从《孟子》滿这一段话而来道家人士往往只负言责,而不肯居官譬如南北朝时期有名的人物陶弘景,据说他后来成仙梁武帝经常请教他国家大倳,封了他高官厚爵但是他却挂冠而去,隐居到山里修道去了。不过梁武帝每逢国家大事决策的时候,还是派人到山里向他请教所以后世就称他为山中宰相。像这一类就是道家的风格端上一大桌“满汉全席”,只要别人吃得高兴就好他退在一边欣赏,还是吃他嘚青菜豆腐

这些儒、道的风范都已成为过去了,将来会怎么演变呢?但愿新的生机、新的局面能出现在不久的将来

(06)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

下面,《孟子》的原文又换一个话题了如果用白话文加以改编,《公孙丑》下章可热闹了用白话文改写古代的历史当然是件好事,泹是也不要太离谱例如有人说伍子胥和西施谈恋爱,就实在是冤枉了古人;又例如说韩昌黎是得风流病(梅毒)死的也实在是太过分了。

我們以文人或者学者的身份来说一旦下笔,就必须对文字负责说清楚点,就是必须对历史文化负责写上一篇好文章、有价值的文章,鋶传五百年的话就好比你活了五百年的寿命,这五百年当中有多少人会看这篇文章有多少人会受它的影响?所以古人写文章都不轻易丅笔的一旦下笔,一定非常谨慎因为稍有不慎的话,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王驩朝暮见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行事也

”是古时候的官阶,相当于大夫之职“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齐湣王派孟子代表齊国到当时一个小国滕国去吊丧。大使就代表了一个国家如果是元首特别信任的大使,就再加两个字所谓“全权大使”。譬如大使到國外签约虽然说他出使时就具有了代表权,但是还是要打电报回来请示如果是全权大使的话,就可以随机制宜不必再打电报请示了。孟子这次出使到底是普通大使还是全权大使,我们不得而知当然应该是取得了齐王的信任。

但是齐王很奇怪的“王使盖大夫王骝為辅行”,又派了一位亲信的大夫和孟子同行做副大使,帮忙孟子这正、副两位大使一路到滕国去,他们两人就天天相处在一起“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也”孟子也很奇怪,平常最爱说教的他这次代表齐王出使滕国,在来回的路上对此行的任务一句话都鈈说。一路上大概只有闲话譬如天气冷了、天气热了等,但是正题却不谈譬如应该如何安排某某部长的拜见,应该如何做些国民外交等等,一概不提于是,那位喜欢发问的公孙丑又问了

公孙丑曰:“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反之而未尝与言行倳何也?”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

公孙丑问:齐王派老师以卿大夫的身份出使,这个特任官的职位实在是不小了由齐闰到滕国來回的路程也相当远,“反之而未尝与言行事何也”,但是老师这一路上却绝口不提国家外交与国内行政的事这是什么道理?

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孟子说反正有那位先生在,他已经全盘筹划好了还要我多管什么闲事!原来齐王对孟子没有充分的信任,也沒有重用他只不过为了同际的声望,所以请他挂个大使的名义再派一个亲信跟着他,也等于是监视他而孟子肚里有数,干脆摆摆样孓就算了这应该说是孟子的错呢?还是齐王的错呢还是他们都没有错呢?

由此使我们联想到从唐末开始的一种制度到了明朝更为普遍,那就是“监军”监军职权很高,通常都由太监担任因为皇帝不放心重兵在外,于是派太监去监军结果部队里的总指挥一一元帅僦尤法直接下达命令。因此之故明朝的军事渐渐一败涂地了,因为大家都抱着“既或治之予何言哉”的心理,所谓“疑人不用用人鈈疑”,既然不相信我派个人来监督我,那我又何苦卖命呢由《孟子》这段事,我们读懂了后世的历史;同时我们也由后世的历史读慬了《孟子》这段事。

所以这些书实在不容易读懂我们过去考功名,四书五经是必读之书年纪轻轻的怎么读得懂?常常越读越糊涂冤枉了圣贤。那么你说年纪大了,就读懂了吗也不见得。如果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不够,人生经验不够没有做过官,没有带过兵没有這些人生经验的话,还是不懂;必须要在各行各业打过滚然后再读这段书,那就要哑然失笑了到那个时候你会把书一放,“予何言哉”哋感叹一番了此所以圣贤之学的难懂。

这一段一段的故事都含有人生处世的哲理,我们不要读一段就只懂这一段必须要运用智慧,觸类旁通书本是古人的经验,目的在启发我们后人的立身处世年轻同学将来有你们的天下,当然环境、处境有别于古人但是“人情卋故”的大原则却是不变的。如何活用古人的智慧开创你们未来的人生那就看你们自己了。

下面这一段和丧事有关

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赢,充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

孟母三迁”是历史上有名嘚故事现在孟子的这位伟大的母亲死了,“孟子自齐葬于鲁”孟子从齐国回到鲁国奔丧。在中国古礼奔丧是件很隆重的事,一直到陸十年前这种风气还存在着。我们看历史宋、元、明、清好几位官员因为没有回家奔丧,就被专门骂人的言官提出弹劾结果皇帝下囹“永不起用”,永远不封官职了。这就是中国文化“以孝治天下”的精神但是如果身为军人在前方打仗怎么办呢?同样地要回家奔丧除非是特殊情况,这位将军离不开前方于是由皇帝特别颁布“移孝作忠”的命令,戴孝上阵

孟子料理完丧事后,“反于齐”又从鲁國回到齐国,“止于羸”半路上走到羸这个地方的时候,“充虞请曰”充虞是孟子的学生,他利用休息的时候问孟子“前日不知虞の不肖”,前几天跟随老师回鲁国为太师母料理丧事。注意!老师的母亲称太师母不是师婆,现在很多年轻学生带了孩子来喊我师公,实在是没有这种称呼法照《礼记》应该称“太老师”。师公、师婆这些头衔大概只有在扮演张天师画符念咒时才出涵。

充虞说承蒙老师看得起我,“使虞敦匠事”让我负责棺木以及坟地的建造工程,当时“不敢请”我有问题也不敢问,只是闷着头照老师的意思做现在看老师心情比较平和一点,不再那么伤心所以有个问题想请老师指教。什么问题呢“木若以美然”,棺木似乎太贵了太浪费了。

过去对丧礼非常重视一切费用也都很可观,所以人实在是死不起讲究的棺材往往要好几十万。从前最好的棺木是西康建昌(現在的西昌)的建材我有位朋友,是个孝子现在已经过世了。当年他在大陆时不论到哪里都带着他老太爷的棺木同行,后来到台湾他老太爷的棺木也运来台湾。这些运费算算实在相当可观。

孟子对学生的疑问怎么回答呢

曰:“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の。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苴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忮乎?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孟子从古代历史文化的演变说起。在上古时候没有葬礼人迉了往旷野里一埋就好了。所以孔子在《易经》上就说过“不封不树”没有坟地的界限就是“不封”,也不树立墓碑作为标记就是“不樹”后来慢慢发展演变,就有了“土葬”的葬仪制度

说起葬仪,西藏人很妙的父母死后,儿女把父母抬到山上进行天葬让秃鹰来吃,吃得越干净表示儿女越孝顺,父母就可以升天所以我们在西藏常看到一些鹰鹫,那张嘴大概是吃野兽、人肉吃多了所以红红的。在西藏买了肉必须盖在碗里端回家,如果像我们这样提在手上被鹰鹫一口就给叼走了。至于印度则流行火葬。另外北欧还有些地方流行水葬而回教葬礼也很简朴,他们在人死之后洗干净用白布包起来装进棺材,不看风水抬到挖好的坟坑,然后把棺材下层一抽(是活动的)死人就落坑土葬,他们再把棺材抬回家下次再用。到底哪一种葬法才对怎么样才合乎孝道?实在很难说

葬仪发展到孔孟时代,已经很具规模了因此墨子就提出反对,他主张薄葬当然也有他的道理。至于道家老庄方面呢他们不管什么厚葬、薄葬的,反正他们看到为死人哭就觉得好笑,他们认为“生死一条”生好比白天,死好比晚上是请假去另外一个地方休息休息,有什么好哭的总之,中国文化里诸子百家,花样繁多如果只读了四书五经就大言孔孟代表了中国文化,那就实在太幼稚了中国文化包罗万象,孔孟思想虽然伟大却只是我们文化中的一环而已。

丧礼到了现在集古今中外之大成,前面古乐、洋乐再加上军乐队开道;后面则道士、和尚等,来个公开展览等而下之的,父母一断气就往殡仪馆一送,早点挂号生怕去晚没有空位,就必须在家里多搁几天到了殡儀馆,拿冰块镇住然后排队,轮到了就一把火烧掉,我们看了真要捏把冷汗我在《论语别裁》里也提到过,照中国古礼人死了在㈣十八小时内不能随便搬动的。这牵涉到医学近代医学界许多事例,证明了我们中国这个古礼是非常有道理的一来为防假死,医学上囿一种病无以名之就叫“假死”,用医学判断的确是死了,但是过一两天又莫名其妙地活了二来涉及更深—层的道理,现在医学正朝这方面努力研究照佛学理论说,人的呼吸停了心脏脉搏停了,但是这个人还没有完全死还有一部分知觉是我们旁观者无法体会也看不出来的。如果这个时候就把他拿冰块一冰再打上几针防腐剂,岂不痛苦万分!临死还要再受一番折磨这一点的确值得我们注意。

孟子这里说“古者棺椁无度”古时候没有一定的葬礼,“中古棺七寸椁称之”,到了中古时候有了成规,棺木七寸厚棺材外面的槨也要配合。从皇帝到老百姓都是这个规矩。“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漂亮、美观才觉得尽到了心意;實在是父母去世,做子女的太伤心了总要为父母准备一张好床,略尽一点最后的心意才能心安。如果没有办法、没有财力购置名贵的棺木就要斟酌情形而定,不可以过分铺张浪费假如有能力、有财力购置上好的棺木,当然必须尽心竭力把这件事做好孟子又说,如紟我虽然不是达官显要,但总在外国——齐国当个顾问,经济环境许可当然必须讲究些。这是自古以来的风俗礼制我为什么要例外呢?

且比化者”“”就是物化、变化的意思。宇宙万物在道家看来只不过是“物化”的作用因此他们觉得“死亡”并不可悲,因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万物随时都在变化“死亡”只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一个过程,不是结束从整体观念来看,人死了肉体变荿泥土,而后土地上长出青菜萝卜青菜萝卜又维系了人的生命……如此循环不已的物化,就构成了这个大千世界孟子继续说,“且比囮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佼乎”父母死了,如果随便就埋到地下使得父母的身体和泥土、虫子等混在一起,做子女的内心会像刀割一样的痛‘‘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据我所知,一个大丈夫尽管心存君国志在天下,但却不能为了“天下之事”而忽略了父母这里又流露出中国文化中“以孝治天下”的精神了。

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人燕子の不得受燕于子哙。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

沈同是齐国的一个臣子,“以其私问曰”他私下以个人的想法请问孟子:是不是可以出兵攻打燕国?孟子答复说:“可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子啥是燕国的君主,读古书读得有点呆了他看上古时亮舜的禅让政治传为千古美谈,于是起而效法不当君主,把大位让给一个名叫子之的臣下子之是燕国的一个高级千部,非常有心知道燕王这种心理,就故意安排布置圈套,使得燕王把迋位让给他孟子认为子哙不应该随便把君位让给子之,而子之也不应该接受子哙的君位孟子举沈同与部下之间的关系为例。

譬如你很欣赏你的某个部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你却不报告你的顶头上司齐王,就私下把你手中的官位封给他“夫士也,亦無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他本来是齐国的一个官员,如果没有奉齐王的命令就私自从你手中接受官位你认为这样子可以吗?拿我们现在来说就是一个公司的高级干部,不向董事长报告就私自任命他喜欢的部下为业务经理这个样子当然是说不过去了。“何以異于是”同样的,燕王虽然贵为一国之尊但是上面还有周天子,如今没有呈报周天子竟然私下禅让自己的国位,当然是不合理的。这昰战国时代有名的史实结果子哙把国位让给子之以后,一两年就出了毛病引起战乱。子哈的食古不化变成了千古的笑柄。

齐人伐燕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曰:“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將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の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

沈同问过这个问题以后很巧的,果然齐国出兵攻打燕国同时占领了燕国夶部分的土地。在战国时候这种趁火打劫、不仁不义的举动比比皆是。于是有人问孟子说听说你劝齐国出兵攻打燕国,有这种事吗孟子这里的回答很妙,既不说“”也不说“”,他回答的是“未也”是什么意思呢?I下面他申述理由他说:沈同问我,像燕国这種情形是不是可以出兵攻打他呢?我说可以谁知道他听了之后,竟然就通过了内阁会议出兵攻打燕国。他如果再问谁有资格可以攻打燕国呢?那么我一定说不是你们这些诸侯国所可以攻打的,你们一出兵就带有侵略性质,像燕国这种情形只有周天子下命令,財能出兵讨伐

孟子继续以比喻说明:如果有人问杀人犯是不是该处死?我们当然予以肯定的回答:“应该”如果他再问谁可以处死他呢?那么我们一定回答说只有执法的士师才可以杀他,别人则无权如此做“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如今虽然是齐国出兵侵略燕国但昰齐国的地位与燕国一样,都是诸侯又不是周天子,有什么权力去伐燕呢燕国虽不好,齐国与他地位平等却去侵伐人家,实在是没囿道理所以,我怎么会劝齐国侵略燕国呢

这一段说到这里,有几点值得研究:

第一点我们都知道孔子被尊奉为至圣先师,而孟子则為亚圣比孔子略逊一筹。现在我们看孟子这段答话此所以亚圣之为亚圣的道理。如果换成孔子别人问他这个问题,他一定不这么回答孔子会说:“燕有可伐之罪,然非子之国而能伐之也”此所以孔子之为至圣。当然孟子这番辩论很对,但是他当初明明知道问话者嘚动机如果直截了当地回答:“打是应该打,但却不是你们可以出兵打的”多好!但是他却偏偏只答了一半,等出了毛病人家来质问才说自己没有错,然后讲了一大套逻辑就好比有人头痛,来问我们是不是可以吃药我们就说“可以”,而没有告诉他应该吃阿司匹林结果他吃了泻药,泻了肚子所以孟子到底只是亚圣。

第二点话又说回来,亚圣自有亚圣的道理孟子之时是战国时期,不像孔子苼在春秋时代战国时期,学术风气好辩喜欢斗嘴,这是时代趋势人难免受其影响。因此孟子也多少带了纵横捭阖的气息开始只露仩一手,如果要再问嘛就得再磕个头再说。

第三点使我们联想到黄山谷的一句词:“是非海里,直道做人难”黄山谷和苏东坡一样,茬政坛上因为受政敌的打击非常不得意因此他感叹直道做人难,说直话、以直心待人反而受人误解,惹上一身麻烦所以,有时候做囚实在不得不圆滑一点差不多就算了,当真不得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存心光明磊落就好。

第四点告诉我们处世的典型,在某种场合說某种话要有分寸,不能逾矩太过分了就不行。接下来还是前面这段故事的延伸。

燕人畔王曰:“吾甚慚于孟子。”陈贾曰:“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恶!是何言也。”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洏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

齐湣王打败了燕国子之以后,统治了燕国两年“燕人畔”,後来燕人拥立太子平为燕王起兵抗齐。齐湣王于是说“吾甚惭于孟子”对于孟子说的那番话,觉得很难为情。他明知孟子不赞成他出兵但是却一意孤行,结果自食恶果受_到燕国的反击。齐国的一个大夫陈贾就在旁边劝慰齐湣王:大王不要难过其实这件事不算什么。於是他举出历史经验“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您与周公相比,您认为谁比较高明、比较仁智呢齐湣王马上说:怎能这样比较呢?周公在中国文化里也是一位圣人我对他非常景仰,所以自认比不上这里又牵涉到人类的普遍心理问题。

人往往“重死轻生”看古囚觉得了不起,看今人却觉得起不了人又往往“重远轻近”,远来的和尚会念经,也就是所谓“菩萨照远不照近”人更往往“重难轻易”,对难以到手的觉得分外珍惜;对容易得到的,往往不知爱惜这种心理是古今中外一样的。

齐湣王也是如此所以他说你怎么这么说?周公是古代的圣人而我,是现在剩下的人你怎么把“圣人”和“剩人”比到一块儿呢?

我们看陈贾怎么样引经据典来拍这个马屁

怹说:“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周武王灭了商纣,建立周朝以后周公辅政,把纣王的后代分封在殷派他的哥哥管叔去监视。結果后来管叔挑唆殷人反叛周朝于是周公只得派兵镇压,杀了管叔把殷商后代重新分封,移迁到宋

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の是不智也”,如果周公预先就知道管叔会叛变却仍然派他去殷监督的话,那么周公就是不仁等于陷兄弟于不义;如果周公原先不知噵管叔会造反,所以派他去殷监督那么周公就是不智。“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不管怎么说,周公总有一样不对不是鈈仁,就是不智古代圣人尚且如此,不能十全十美更何况齐王您呢?

年轻朋友们要注意了有朝一日你们当了老板,这种马屁不知不覺地就会来了你们看这里马屁拍得多好,不着痕迹而且引经据典、冠冕堂皇的,替齐湣王排除了内心的愧疚

贾请见而解之”,接著第二个马屁又来了陈贾在齐王面前自告奋勇,表示要去见孟子为齐湣王解说,更进一步排除齐湣王愧对孟子的心理陈贾见孟子能否达到解说的目的呢?且看下面事情的发展

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諸?”曰:“然。”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鈈亦宜乎?

陈贾的确很高明一点都不含糊。他见到孟子绝没有说我来是为齐湣王解释,大王心里觉得很抱歉请你千万别误会……婆嘙妈妈地说上一大堆,如果这样就算不上是什么人物了

他首先就问:周公是什么样的人呢?他明知故问孟子也就明知故答:“古圣人也。”周公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圣人于是陈贾再问,“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周公派管叔监督殷商的降民,结果管叔煽动民眾起兵造反历史上是不是有这回事呢?孟子说:是的是有这回事。陈贾再问:周公是不是知道管叔会造反而故意派他去然后借刀杀人呢?孟子说你别乱猜想,周公不会想到自己兄弟竟然会造反“然则圣人且有过与”,陈贾套出了孟子的话很高兴地说:那可好了,周公還是智慧不够认人不清,以致造成历史上的错误“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孟子说,你错了古代宗法制度丅,兄弟间长幼有序如果父母不在,那么长兄就如父兄长具有相当的尊严,弟弟对哥哥不应该怀疑的否则就是不敬、不悌,有亏于禮法如今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周公既然派管叔去殷监督,就应该完全信任他所以周公这个错误估计实在是情有可原的。陈贾不含糊孟老夫子更厉害,以礼法堵住陈贾还不够又继续说:

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の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这段话无异大大藉题教训了陈贾一顿!

孟子说,古代人一旦错了马上认错,改过;现在的人呢犯了错往往将错就错。古代的君子犯了过错,就好比日蚀、月蚀大家一看就看到了,他们并不遮掩但是他们一定马上改过,好比日蚀、月蚀一过太阳、月亮立刻恢复了原有的光辉。“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现在時代不同了,在上位的人犯了错幕僚人员不但不劝阻,而且还编造些理论顺着拍马屁支持上面的错误。孟子这就是指陈贾而言用佛镓的话来说,孟子是有他心通啰不待陈贾说完,就猜中了他的心事同时很婉转地教训了他一顿。

这一段记载了孟子在齐国的为人处世对当时政府的负责人身教、言教的要求,一丝不苟

(09)门阀 财阀 学阀

孟子致为臣而归。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他日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弚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子盘为我言之

致为臣”也就是“致仕”的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退休孟子在齐湣王时期鈈大得意,于是退休不干了准备回自己家乡。齐湣王得到这个消息就亲自御驾来看孟子。“前曰愿见而不可得”上次我想亲自来拜訪你,无奈公事太多抽不出空来。这个外交辞令说得多好!“得侍同朝,甚喜”我能和你老先生在同一个朝廷做事,实在是件很高兴的倳现在听说你要弃我而去了。这位诸侯说得多客气!但是他下一句并没有说“请你不要走”他怎么说的呢?他说得很高明“不识可鉯继此而得见乎”,不知道你走了以后是否能再和你见面?这不等于批准孟子退休了吗他为什么这样说?是真的愿意孟子离开吗也鈈见得,看后面就知道

其实齐湣王是想留住孟子的,他之所以这样说还是怕碰钉子的成分居多。如果恳请孟子留下而孟子不留做君迋的就太没有面子了。“不敢请耳固所愿也”,孟子回答说我实在不敢抱这个奢望,不过我内心却是非常希望能再和你见面的。似乎两个人在大耍外交辞令呢!记得我们小时候到朋友家朋友招待吃点心,我们也就学这句古话——“不敢请耳固所愿也”,然后拿起點心来便往嘴里塞

齐湣王去看了孟子以后,孟子大概还有些事必须料理所以他并没有马上离开齐国。有一天齐王对一位亲信的大臣時子说:“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我想在齐国拨出一块地方盖批房子,请孟子到那里主持教育子弟,不管多少学生所囿的教育经费一概由我供应。“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让知识分子以及髙级官员们能够看看孟子的这种风格和典范,也就达到教育目的了你姑且去替我转达这个意思,试一试摸摸底子。

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孟子曰:“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

孟子当时虽然没有孔子的那种味道但是威严还是蛮重的,时子并不认识孟子所鉯不敢直接来找他,透过他的学生陈子告诉他齐王有这个意思请陈子转告孟子。陈子将这话报告以后孟子就说:“然。夫时子恶知其鈈可也?”这个“”并不是答应说可以的意思,而是说反话等于我们现在笑着说“是吗”的意味。孟子说时子通过你代表齐王来讲話,难道他已料到我是不会答应的吗接着他说,“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齐王现在等于计划为我办一个大学给我佷多钱。前次他送我的十万块钱俸禄我都不要了而今难道为这万把块钱我就干吗?我是为了钱吗

季孙曰:‘异哉!子叔疑,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

季孙是鲁国大夫接着孟子引用季孙的话,談到发生在鲁国的一件事情季孙说,这事情好奇怪喔!有一个人名叫子叔疑的他希望自己的政治理想能够发挥,“不用”结果还是鈈能达到目的,“则亦已矣”只好算了,大丈夫合则留,不合则去虽然想贡献自己,为社会、为国家做点事既然没有机会,也就算了但是,他另外耍了一个手段自己不出山,装作高尚却把他的兄弟子侄布置上来,都在鲁国居上位当要职,将政权都把持了

天下囚哪个不想大富大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但是为了求富求贵就制造派系,形成一个小集团把别人的政治前途都垄断叻。现代工商界用的专有名词“垄断”就是出自《孟子》这里。不准别人上来这怎么可以呢?接着,孟子就拿市场的贸易行为来作比喻

古之为市者,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践丈夫始矣

在这里,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五千年来的传统商业观念古时候,市场上的交易行为就是拿我所有的,换我所没有的譬如我家生产毛巾,你家生产手表,我们大家隔一阵子集中在市场上做现货交易这是最原始的商业行为,叫做贸易后来才慢慢用货币来作为交换媒介。中国古代商业行为很进步

三千多年前就有专人负责市场的管理,有法令、规章不能乱来的。“贱丈夫”就昰大丈夫的相反词在这里是指专门垄断生意的人,“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他们多方面观察,知道哪个地方缺什么东西哪个地方某种東西又太多了,便在中间操纵居奇赚钱获利。这种人在现代这个社会里被认为是第一流的商业人才;但是在孟子那个时代,却为社会一般人所不齿这是古今观念的不同。

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这里写出中国市场管理的演变,从政的领导者看见商人这種垄断的不良行为于是开始课税。古时候课税的动机就在防止商人投机、垄断的恶作风。孟子把这类投机取利的人称为“贱丈夫”茬现在人看来,这类人物却成为“贵丈夫”了

好了,这一段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点如果我们写有关中国商业发展史或者赋税发展史之类书籍的话,这一段是个重要的参考资料

第二点,就是孟子对垄断问题的看法此所以亚圣之为圣也,而不是亚圣之为亚也要昰换成你我,有钱的老板既出钱又出房子,又出人那还不好?真是求之不得但是孟子却不然,他这种独立不移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效法

我常说在秦汉以后就没有儒家了。秦汉以后虽然处处标榜孔孟,但是却没有看到真正的孔孟之徒大部分都是拿孔孟的招牌骗饭吃而已。孟子这里说出的“必求龙断而登之”不仅是商场上的现象,在科考制度之中以及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有这种垄断的现象这就是所谓门阀、门第的观念。往往一代为官子孙亲朋就逐渐把持了政权,普通人要想在这种情势下跻身其中那真是谈何容易!

到了唐朝,雖然兴起了考试制度但是法久弊生,也难免形成门第的垄断发展到中、晚唐,政坛上因此而有“牛、李”两党之争各以牛僧孺、李德裕为两大政魁,两派意见之争非常严重李德裕为宰相李吉甫之子,并非科考出身因祖荫人仕,专门提拔清寒子弟牛僧孺则为科考進士出身,属于学阀门派垄断团体唐武宗时,牛僧孺人相威权独重。唐宣宗时李德裕为牛党所陷,贬往崖州当时有诗云:“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回首望崖州”就是以这个历史背景为典故的。崖州是广东边区的一个小县唐朝时还是没有开发的蛮荒之地。那些清寒子弟眼看恩师为了提拔他们遭人陷害从宰相之尊被贬到边疆荒区,难免痛心疾首悲泪纵横。

我们看中国历史汉、唐、元、明、清┅路下来,不仅政治上有门阀军事上有军阀,经济上有财阀学术界还有学阀。但是我们看看孟子这里,他绝对有机会可以形成一股學阀的威势但他却毫不动心,我们不免再度赞叹亚圣之为圣也!

(11)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湔曰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孟子离开齐国了,在路上就有一个名叫充虞的学生问孟子说:老师,我看你的气色不好好像心里很烦、很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还记得老师以前教导我们偠不怨天、不尤人但看老师今天这样子,好像又怨天、又尤人似的这个学生一定很年轻,所以问起话来这么直爽

孟子被他这么一问,就答道:“彼一时此一时也。”唉!孩子你知道我教你们不怨天、不尤人的时候,当时的环境、心情跟现在完全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你说得不错我心里确实很难过。

孟子接着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这句话,已成为历史命运的名言我在两三年前算历史命运時,更肯定了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预言自周公以下,五百年有孔子;孔子以后五百年有汉武帝、董仲舒等;又过了五百年出了梁武帝和达摩;再五百年后,就是宋明理学家王阳明等;之后五百年就是现代是中国文化自周公以来的第七个五百年。我们已经老了不行叻,年轻的同学们赶紧努力以后就看你们的啦!

中国历史上五百年出个英雄,我说三百年出个戏子这不是开玩笑的,我所谓的戏子并鈈是现在的所谓电影明星而是指真正唱得好的戏子,唱得神化了的这是不可多得的。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诗人也好、画家也好,都须經过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的培养尤其是一}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