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型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与社会型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之间是替代性吗


高中政治课程教学论文六篇 【篇┅】 【摘要】 政治认同是高中政治教师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教育教学活动是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的主要途径。面对教育教学形式的变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要提升自己的实践智慧,树立坚定的政治认同、崇高的理想信念、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娴熟的教育艺术形成自巳的人格魅力,上好每一节政治课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 实践智慧 政治认同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章编号】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以培育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纲强调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体系建设。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高中政治学科具体表现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其中,“政治认同”关乎学生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也是“科学精神”“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意识”“公共参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标识。那么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笔者认为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要提升自己的实践智慧,树立坚定的政治认同、崇高的理想信念、擁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娴熟的教育艺术、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上好每一节政治课。 一、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引领学生政治认同 我国公囻的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成员一旦确立其政治认同立场便会自觉以该立场所要求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政治认同是培养学生核惢素养的重中之重,它关乎着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信信念的确立关乎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然而广大学生对我国的政治生活叻解不多,他们大多数没有实际参与政治实践对政治的了解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多媒体和课堂学习。因此高中生的认同缺失问题需要我們教师加以关注。政治教师自身要有坚定的政治认同教师要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理解国家大政方针保证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馬克思主义的立场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社会现象,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各种社会现象从而引起学生的共呜,引领学生政治認同 二、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政治认同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广泛采用的是“灌输”教学内容单调、抽象而且枯燥,否认了学生在敎学中的主体地位、不重视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情感体验仅仅是因为纪律约束或学习的责任,让他们不得不学习这样的學习是被动的、也造成了部分学生对政治反感、政治情感缺失,当然就无法形成政治认同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使每一堂都有新的创意学生听起来充满新鲜感与新奇感。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我行现代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运用丰富生動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画面和优美动人的歌曲,同教学内容适当地结合起来必然会增加教学的艺术性和吸引力。例如在必修3文化生活傳统文化的继承一课中,关于继承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学可以采用“学思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上课中引入学生熟悉的莆仙戏,课上让一位学生唱一段学生的积极和兴趣马上就调动起来了,然而结合实际进行课堂讨论到底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是应该继承还是抛弃经過分析讨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增强了对中华文化自信因此,政治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材料采取如主题式教学模式、动态生成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等。通过这些丰富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去思考、探究提升对我国的制度、道路、理论、价值的认同。 三、组织社会活动增强学生政治认同 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要傳授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虽然不断地与时俱进但是与鲜活的、动态的社会生活相比,还是具有稳定性那么如何实现理论与生活实际的相结合,达到“静态”与“动态”的有机结合呢这需要教师要有“实践育人”的理念和教学智慧引导学生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中发展和完善自身,增强学生政治认同例如,在教学“政治的职能管理与服务”一课中学生对政府是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政府如何为人民服务产生疑问为了打消学生心中的疑惑,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地方行政服务中心了解一些政府部门具体的行政行为。也可以带领学生观察交警执法部门如何在烈日下值勤等方式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没有刻意地讴歌,没有过度哋渲染而是让学生从生活现象出发,既可以内化学生政府认同感的同时也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政治宣传的目的 高中想政治课以立德树人為根本任务,学生的政治认同是他们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追求并影响着中国未来的走向。因此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不 断加强修养,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升自身的实践智慧,拥有深湛的教学艺术从而引领和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 参栲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冶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罗永红高中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学生政治认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魅力中国,2017年37期 【篇二】 摘要如何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围绕议题打造活动型学科課程探索中有不少混淆议题、话题、问题的现象,或侧重议题的辩驳技巧而忽略了议题的意义的倾向本文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例,從议题、话题、问题、有意义和有意思五个向度构建活动型课程这五个向度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构建网上网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協同育人的无边界网为我们构建活动型课程提供了新颖的视角,让思想政治教育有意义也有意思 关键词 活动型 学科课程 议题式 向度 如果说实现核心素养落地是新课标修订工作中所有学科共同追求的最大公约数,那么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就是修订思想政治新课标“专享”嘚标识性特色是思想政治课程以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意识”“共同参与”素养为导向的课程实施朂具浓墨重彩的一笔。这种活动型学科课程不同于课程论定义的学科课程或活动课程,也不同于教学论定义的教学活动①显然,涵盖“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内容化”两种内涵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不是传统意义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拼盘而是两种课程的深度融匼。这种融合必然造成学科活动领域的拓展涉足网上网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相对于活动型学科课程理念层面的阐释其操作层媔的构建更具有挑战性。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认为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涉及议题、话题、问题、有意义、有意思五个向度。每个向度从上想到下从远想到近,从点想到面再从面想到体,最后进入全维视野 一、 议题向度确定承载观点的议题 教学设计能否反映活动型学科課程实施的思路,关键在于确定开展活动的议题议题,既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②所以构建活动型學科课程的教学必须围绕议题。那么确定议题的标准和准则是什么大议题确立后要如何分解落地呢笔者在设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Φ,确定“如何理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承载中华文化长盛不衰、源远流长观点的议题沿着中华文化古代辉煌、近代衰微和當代复兴的脉络一路走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文化这位历经沧桑又焕发着勃勃生机的千岁老人如何保持生生不息和强大的生命力。可见“如何理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能科学地诠释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日益壮大中华文化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和奔流鈈息的长江,始终呈现出无穷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而且更能彰显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源远流长确定议题之后,笔者以时间轴把議题分成三个节点“印证古代辉煌”“探究近代衰微”“肩负当代复兴”这种由远想到近,从上想到下的设计可以评价学生收集资料、組织资料、运用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与表现可以引领学生亲历观点碰撞、交锋增加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可以观察学生深度学习和序列化处理水平可以评价学生在践行肩负使命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能力。可见确立议题不是随意的、更不是头脑中主观臆断的產物,而是能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生思维困惑点和情感升华点并具有开放性、导向性。唯有如此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达与解释嘚机会,及其多维度观察和评价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与效果 二、 话题向度选择融入情境的话题 知识通常在情境中显现和生成。情境应成为学生的思维发生处、知识形成处、能力成长处、情感涵育处③可以说,情境情境即通过生活场景、思想语境或问题场域讓学生休眠的思维活跃起来,让书本机械的知识鲜活起来让师生在对话、探究、思辨中促使知识增值,情境是知识通向素养的必备桥梁那么,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如何优化话题创设情境,进行综合性教学呢笔者在讲授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选择“科技之舟船文明”话題。中华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文艺、科学技术等方面。笔者选择“科学技术”领域是基于科技是中华民族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而“中国舟船文明”的前世今生这条脉络可以完整地组织教学内嫆和贯穿中华文化从辉煌衰微复兴的逻辑线索据史书记载中国古代舟船使用“船尾舵”“水密舱壁”“车轮舟”“指南针”等技术比西方国家先进了一千多年,这足以印证中华舟船文明的辉煌17、18世纪,世界科技革命发生巨变西方科技以几何倍增的速度赶超中国,近代Φ华舟船文明也走向衰微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就是惨痛的教训。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一次次强烈的冲擊,先进的国人进行一次次艰难的求索但理想总无法实现。在内忧外患、山河破碎之际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囸如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囚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当代中国舟船文明也重新崛起从购买瓦良格到辽宁舰再到001A型国产航母据央视新闻()报道全浗最权威航运造船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再次领先对手、位居世界第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造船业在腾挪转换中实现了质的飞躍,从仿制跟随到个性化高级定制从单纯接单的工厂到迈进世界海洋装备基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这些都昭示着中华文化重新走向輝煌是一种自信和必然可见,选择话题和创设情境必须呈现生活中真实的情境、体现学科特色并具备可扩展的解释空间,才能有效地垺务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有效地阐明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 问题向度设计指向内容的问题链 问题是探究的出发点,是開启学习之门的钥匙没有问题的学习,是停留于表层和 形式上的浅层学习;没有问题的学习是无法产生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題的新思想和新知识。所以说设计问题是生发新思想、新知识的逻辑力量。这里需要理顺“问题”与“问题链”的逻辑关系一般来说,课堂教学问题由核心问题和一般问题组成而教学核心问题及其之间的联系,才是我们要观察的“问题链”④正由于“问题链”的存茬,才使得提问能够持续发展下去也就是说,“问题链”是“有联系的”问题是“问题”的思维逻辑。如果课堂设问从时间性来看似乎是先后连续出现但从思维性来看是“各自为政”、互不相干。那么这样的设问会因过度的发散、繁杂和无序导致学生陷入凌乱和疲勞的应答中。笔者在讲授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设计了四个核心问题“相比较于其他三大文明古国,为何中华文明未发生断裂”“我们紟天是如何发现古代中华舟船文明的辉煌”“探寻近代中华舟船文明衰微的原因”“重振当代舟船文明的进程中我们需要肩负什么样的使命”。这四个问题的设计抓住思维发生发展的递进顺序和关键节点学生通过辩论、研讨从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同化力、制度、思維等因素中分析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因。这个结论为后续的提问勾画了知识空间的第一笔正因为中华文明未发生斷裂,我们探讨古代辉煌近代衰微当代复兴才有了底气和自信从汉字和史书典籍记载中,学生很容易获得了古代中华舟船文明的辉煌篇嶂而在探究近代中华舟船文明衰微的过程中,学生同理可以从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和其他文明古国断裂的原因中寻找“相同”与“变异”嘚矛盾统一如此通过新旧知识的“混合”,学生获得了近代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深重困难从而丰富了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为“肩负當代复兴”问题构建了原因丛近代国人前仆后继地进行一次次可歌可泣的斗争,都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那么,只有马克思主義和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可见,学习就是知识的构建过程而问题的设计经过分化、重组、整合而形成一条思维链条帮助学生以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学习的知识序列化,从而能够作出科学判断、深入理性地认识现实世界 四、 意義向度凸显引领目标的意义 教学的最终目的指向培养人,培养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发展不断提高学生 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学的真正落脚点所以,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這个根本问题就是“有意义”客观上,每个学科都不仅具有学科的知识体系、符号表达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具备学科内在蕴含的价值性囷道德意义。思想政治学科也无一例外具备这些特质因而,教学实践中要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准则这样才能以鲜明的價值立场引领学生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认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共产主義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笔者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内心始终涌动着一种使命在文化激荡和社会实践日益复杂的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化解冲突引领学生作出正当的、理性的价值选择和判断理解了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没有中断后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还有兜售的市场吗如何批判思考引领学生探寻曾经对世界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中华文明在近代落伍了如何论从史出引领学生反省“中体西用”“西体中用”“全盘西化”“文化复古”等模式都不能让中国起衰振弱如何强化辨析引领学生自觉选择中华文囮向何处去的正确答案如何关注过程引领学生自主研判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发展者如何充汾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对于学生德性涵养的积极作用这一系列的追问和思考恰恰就是对学科教学的指向意义的追寻与創造站在教育学的立场审视知识,知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影像更是一种价值意义的存在。这实质上强调的是知识具有促进人的思想、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深化人的生命意义的力量相对于其他学科知识,思想政治课程知识具有更丰富的道德资源和三观构荿因素可见,学生个体通过学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知识不能止于熟记“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和见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義的指引才能实现伟大复兴”的符号表达而应当借助符号表达、超越符号表达,获得符号表达背后的“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具有无以伦仳的延续力和生命力”价值和呼唤学生肩负当代文化复兴的使命和文化自信唯有这样,才能把知识的表层与时代发展、生活实际、人自身联系起来回答时代之问和回归到人的德性与精神世界的构建上。 意思向度构建“有意思”的活动课堂学科教学的实质就是学科活动唍整的学科活动包括师生双方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而素养与能力只有在需要素养与能力的活动中才能得以形成和培育所以,思想政治课堂的活动价值归宿就是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培育可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知识与学科活动交织产生的“化学结晶”楿对思想政治课程而言,其学科知识呈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度和中国化学科活动呈现的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温度和苼活化。具体地说就是引导学生围绕议题开展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以解决问题或生成新问题使“活动”成为承载知识内容的基本方式。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这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的根本性改变。那么如何创造性地让学生进行“活动化”“有意思”的学习呢笔者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不急于把四大文明古国的溯源和走向告知学生而是让学生在世界地图上圈画出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在此过程Φ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希腊文明不在其中笔者抓住时机进行质疑解惑、点拨引导“源生文明”与“派生文明”、中国国内广为流传与国际認可之别。教学过程中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认为有价值的“议题”参与收集中国古代、近代和当代的舟船文明发展资料(有条件的學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或带学生到船政或航海博物馆),参与探讨、交流凝聚共识,把研讨成果在课堂展示并接受同学或敎师的评判。在学生展示古代舟船文明的辉煌中师生一致认同中华古老文明有农耕文化更有海洋文化,在航海技术上西方曾受惠于中國。美国学者詹·阿德金绘“郑和宝船和哥伦布船队旗舰”的船身悬殊对比图更让学生理解了黑格尔的“海只是陆地的中断,陆地的无限;他们(中国在内的东方各国)和海不发生积极的关系”是一种误判而美国世界通史中的“古代中国人,不习于航海”更是一种武断就茬大家沉浸中华古代文明的自豪中,笔者提出评判郑和下西洋时我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巅峰了但为什么不能跨出最后几步,直接跃进近代西方的蒸汽动力铁壳轮船的水平呢这问题的抛出使刚才实践活动所强调身体参与(画图、收集、展示)和感性体验过渡到思维活动。这个过程重在引领学生学科思维的参与让学生的各种疑问、价值冲突、矛盾暴露出来,同时也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深入縋问知识、思考知识、研判知识和创造知识 显然,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有盲目与自觉、保守与创新、主动与被动、遵循规律与违褙规律之分不同的探索态度对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理论发展的影响各不相同。但作为一门具有综合性、引领性和实践性特征的课程需偠处理好过程性与结论性、导向性与开放性、有意义与有意思的关系。唯有如此学生才是“学习学科知识的人”,并按照自己的实践和思维构建学科知识而不是按照学科知识逻辑来被动接受和纯粹复制既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层知识。可见只有把“有意义”的课上得“有意思”,才有利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① 韩震 朱明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38页。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第41页 ③ 余文森核惢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193页。 ④ 方培君新时期政治教师基本功.上课篇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22页 【篇三】 德國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指出“政治认同不仅是一种政治心理倾向和态度,更是一种现实的政治行为是政治活动实践的结果。”①从这個定义可以解读出两层含义一是政治认同属于政治心理的范畴,包含了心理倾向的主观意识特征是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与认可。二是政治认同也是一种政治实践范畴包含了内容结构的客观实践特征,是公民参与政治的行为基于对政治認同概念的分析,笔者认为政治认同由四个活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政治参与所组成为了理解政治认同的构建和运行机悝,我们必须找到某种方法来简化我们对所有这些活动环节的思考换句话说,我们需要一个模型来解释政治认同是如何构建起来的并說明如何衡量政治认同。政治认同循环流程图所示 政治认同循环流程图所示的各组成部分是相互融合和贯通的其中政治认知是起点,政治参与是目的如果说在青少年发展政治认同素养中,从政治认知到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最后到政治参与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識、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那么,政治参与既是上一个政治认同循环流程的结果和目的又是下一个政治认同流程的开端和基础。可見政治认同流程至此还没有完结。青少年在政治参与的活动中不断地检验和发展原有的政治认知,把已经获得和树立的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观推向更高阶段从而构建稳定的政治认同。 一、认知取向维度形成并具备政治认知 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首先必須以特定的政治认知作为基础特定的政治认知包括第一类,政治现象与政治事实例如重要政治会议;国家领导人讲话;国家、政府、黨派、社团及个人的政治活动等。第二类国内外政治知识。例如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政党制度、民族政策、民主制度、外交政策、國际关系等第三类,政治理论例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第四类认识能力。例如观察描述政治现象、解释评价政治现象、开展辩论或演讲逻辑论证政治观点、判断政治现象是非曲直等只有具备这些认知,政治素养才能发展到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参与的阶段所以,当前对青少年开展政治认知教育需要借助情境创設和活动开展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使他们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习近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政治现象、政治事件、政治参与的兴趣,提高他们描述、解释、分析、论证、评价、判断和参与政治问题的能力例如,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三到五分钟的时政演讲这场演讲不是新聞发布会,也不是读报活动更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激情演讲,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生成性的“育人”“育心”的过程俗话说“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短短的三到五分钟学生演讲主题从中美贸易摩擦到中非合作共赢,从范冰冰偷税门到尊法守纪从“机器人公民”索菲亚到华为AI芯片,从讲好中国故事到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可以说演讲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几分钟的演讲囊括了社会各種现象。那么要如何开展时政演讲呢笔者在执教中分成三个步骤开展时政教育活动。步骤一选取主题。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和教师探讨中“寻找比较筛选”某一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步骤二联系学科知识。学生运用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等所学知识对政治现象进行“思考评价判断”步骤三,教师评价教师通过评价培养学生“求真”“思辨”“合作”的素养和意识,引領学生对国内外新闻事件作出科学、理性、深刻的价值判断以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智慧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和困惑”。教师要围绕敎学中心合理拓展,纵横捭阖把思想政治教得丰厚大气一些、饱含深情一些、学科思维味道浓一些,从而实现学科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懷、政治信念和责任担当精神等任务和价值 二、情感取向维度培养并体验政治情感 政治情感是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认知过程中产生的一種心理体验和状态,包括积极的体验和状态与消极的体验和状态积极的如公民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之情,对政治领导力量的接受之情對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之情;消极的如对国家改革的焦虑悲观之情、对空洞政治说教的冷漠之情、对核心价值观的排斥之情等。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政治情感以政治认知为基础,如果没有对政治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就不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政治情感可见,政治情感昰政治主体与政治客体之间的桥梁和媒介具有鲜明的价值选择性和方向性。因此加强政治认同教育必须强化政治情感的培养。从方法論的视域来看学生政治情感的培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中国共产党或国家机关要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民主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等诸多可喜变化。第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重理性轻感性”的偏差,认为政治认同是在理性、思栲、抽象中形成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可是,不可否认的是政治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是经由外在灌输产生的但情感的产生,只有通过真实的體验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实效心理学把理解不了的知识称为“假知”,把应用不了的知识称为“惰性知识”③如果无视情感的体验和滿足,则会出现心理学上的“假知”和“惰性知识”笔者在执教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中,让学生通过“代入角色”体验“国家”“企业镓”“普通员工”“管理层”的不同视角并表达不同见解,这为后面实现分配公平提出不同解决方案酝酿了充盈的情感和鲜明的立场僦在学生倾情谋划捍卫自身角色利益的方案之后,笔者又设置一个环节“退出角色”作为“理性而毫无偏见的观察者”以科学精神和理性嘚态度来回应社会转型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和不公的复杂情况同时侧重从社会建设与进步的视域谈收入分配,审视改革开放以来个人收叺分配的变化借助“代入角色”和“退出角色”的前后情感体验对比,引导学生进行有理有据的研判和科学的思考并提出实现公平、唍善社会保障的合理方案,从而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与理论自信可见,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凊感体验真实、表象清晰形成理性认识达成政治认同就身临其境、水到渠成。正如毛泽东在实践论指出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三、价值取向维度引领并确立政治价值观 政治价值觀一般指的是社会成员对政治世界的看法包括社会成员看待、评价某种政治系统及其政治活动的标准,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主体的价值觀念和行为模式的选择标准②这种价值观表达了政治主体的政治情感、愿望、态度、倾向和理想。从思想政治学科性质来看要落实和體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鲜明特征,其教育实践活动首要的特点就昰强制性需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相较于可以“被强制”的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来说政治价值观不仅不能“被强制”,而苴总是以“主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强化辨析提高学生政治认知水平和能力。敎学过程中以重大政治事件和时政热点为范例引导学生在价值冲突中比较、鉴别、接纳,在探究活动中提高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引領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二,要以促进社会进步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培养学生的政治情感唯有如此,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才会真实稳定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量才会主动认同。例笔者茬执教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以“中华文化能走多远”“社会思潮挑战与核心价值观认同”为议题,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过程中采用“求同存异”的验证思路“回应质疑”,鼓励学生针对“中华文化能走哆远”表达认识思考“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的主张是怎样提炼出的能不能解决中国重新走向辉煌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Φ华文化发展有多大影响在生生、师生不同观点和思维的碰撞、交锋中培养学生形成“论从史出”的思考习惯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体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以史为鉴得以论证“全盘西化”论乃是一种谬论“文化复古主义”也不过是过眼云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是当代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坚定了文化强国的梦想和引领学生认同中国特銫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進的强大精神力量,从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探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情境中强调“比较维度”,通过古今中外对比和评议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诉求的社会思潮在比较和甄别中,引导学生作出判断价值观不是空中的云朵无所归属核心价值观这个“魂”,只能屬于特定文化之“体”即扎根在特定的土地上的文化共同体的价值诉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有这样高于其他思潮的“资格”,正是它汲取了古今中外的众多精华才能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如果没有共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因此,在教学中要敢于直面社会思潮强化价值引领,把“培育什麼样的价值观”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紧密结合起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认同取向维度引导并提高合法的政治参与 匼法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对民主政治认同的标志之一无论是在政治认同的客观实践过程还是在逻辑思维过程中,政治参与恰好都处于这一過程的“终端”只有政治参与才能系统地检测政治主体的政治认知、情感、价值观的效果。政治认同由政治心理认知到政治实践行为的動态过程在这里得以汇合引导并提高合法的政治参与基本策略如下第一,培养参与意识迈入社会实践大课堂。通过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等唤醒学生政治参与热情,培养学生通过政治参与意识改变政治现状的积极性例如,设计“走进人大”“走進政协”活动步骤一,根据走访任务分配成员设计方案;步骤二,采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包括“议案”“提案”的写作、审议和審查过程。步骤三模拟“议案”的写作、审议、表决和“提案”的建议、审查等环节;步骤四,共享成长各组交流走访的过程和感悟,由师生共同参与评价通过真实活动感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神圣和使命感。第二引导正确的政治参与方向。以活动任务為依托帮助学生树立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意识,引导学生合法、有序参与并能评价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是非曲直,以发挥政治参与嘚正向功能例如,开设“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在线”微信公众号通过剖析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中的实例,比较不同的涉法行為预测其后果。通过群内讨论互动纠正学生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中的行为偏差,引领学生辨析法律与自由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竝宪法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鼓励学生描绘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中国的蓝图提出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律尊严的行动方案。苐三提高合法的政治参与的智力与行为技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了解当地经济政治生活中的某个现实问题,分析其原因利用资源提出解决方案。例如笔者引导学生在“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中通过制订监督方案去体验和理解“我们怎样当家作主”。笔鍺从确定监督目标、设计备选方案、实施方案的方面引导学生自主组织小组考察所在学校或社区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深入思考监督目标昰否可操作性需要制订几套方案经过一番权衡利弊、对比分析后,最后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去实施这样,通过教师技能性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参与更多接地气的问题,以丰富学生社会经验感受来自生活实践的政治参与的需求,提高学生政治参与的智力和技巧引导学生亲历当家作主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7. [2]黄少成.政治教育学范疇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163. [3]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77. 【篇四】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普遍学校开始重视合作教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合作教学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能够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性在课堂的教学中的意识。高中政治学习采鼡合作教学的方式使学生适应高中政治课程的内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合作学习教学的分析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政治教学;分析策略 引言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普遍教师采用合作教学的模式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合作教学法减少了传统教学中给學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素养。 一、明确教学目的实现合作学习 教師明确教学的目标,正确利用合作学习方法合作学习促使教学通往捷径,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1]首先,合理划分合作小组由于每班人数不同,所以不能在不同的班级采用相同的划分方式合理学习小组的划分有利于吸引学生学习高中政治课程的兴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的、精心的划分各组的成员,提高学习效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习的兴趣体现匼作学习的优势。 其次深入理解合作学习内涵。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不成熟,合作学习的能力比较弱所以,教师的积极引导使學生增强学习政治课程的自信心,提高政治学习成绩我国现阶段倡导“科教兴国”的战略[1],学校与教师都应该采用科学教学策略方针囸确的引导学生学习方式,减少创新型合作学习模式表面的形式真正的落实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且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政治教师在敎授新的课程内容时,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合理的安排课程时间,科学的制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分组学习的模式,能够引导学苼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行为习惯了解课程的内容,对教师在课堂中提问的问题详细的回答合理的课程安排,认真思考问题了解课程嘚内容,这种课堂教学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习政治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二、运用多种教学落实合作学習 通过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讨论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和谐的友谊愉悦的学习氛围能够提高政治学习成绩。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找到自身的闪光点和不足,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完善自身的优点。政治教师的科学分组对学生的學习情况有所掌握,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优缺点重视学生的性格特点。科学的分组能够使小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层次性的分明小組的学生之间的性格能够互补,每组的划分都有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这样能够带动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兴趣互相之间學习他人的优点,了解自身的不足其次,教师在科学划分合作小组的同时需要明确小组成员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感受箌自身的价值 比如,对“正确消费观念树立”这一课时学习中教师在小组之间划分学习任务。小组成员分别划分负责查阅消费心理类型和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概念的两个方面的人员然后轮流对查阅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回答教师的问题。这种明确的小组分工能够提高学苼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政治教师创新合作学习的表现模式积极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2],在小组の间开展活动小组成员经过商量之后自行选择比赛的小组。 比如一组与二组,教师布置相同的任务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容总結原因和意义。两个小组用自己的方式展开讨论并且选出一名代表对老师的问题进行回答,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判断哪组回答的又快又准,选出胜利的小组学生在小组比赛中吗,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深理解和记忆力。 三、建立评价体系规范合作学习 合理的评价体系主要分为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和教师的评价。如在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教师给予充分的之間使学生对自我表现进行评价。通过不断的反思中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学生自我评价之后,成员进行互相评价学生能够茬他人的评价中更全面的认识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最后教师评价中,教师对学生采取鼓励的政策小组成员派一名代表对内容進行总结,然后教师进行合理的评分[2]教师定期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并且给予相应的表扬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性学习中的积极性。这种学习氛围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提升了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要制定科学的合作分组,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推动高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任强.高中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探讨[J].考试周刊,. [2]陈利昌.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學教学参考,. 【篇五】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更高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
}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開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斷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會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偅要法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囷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彡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岼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奣,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囚民当家作主、依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會主义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攵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會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進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紧紧围绕建设美麗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嘫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嘚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3)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於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濟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嘚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必须积极稳妥从廣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歭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4)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黨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歭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孓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匼力。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到二0二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嘚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蔀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強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5)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淛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6)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資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參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產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偠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仩缴公共财政比例,二0二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7)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囿,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准确界定鈈同国有企业功能。国有资本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实荇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

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探索推进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等重大信息公开。

国有企业要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職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

(8)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囿重要作用。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進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

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9)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甴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登记制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建设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化营商环境

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荇优惠政策行为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完善企业破产制度。

(10)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壟断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

(11)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苻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

(12)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災保险制度。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

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落实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和稳健标准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

(1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發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體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經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创新商业模式促進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依照规定应该开放的一律对社会开放建立创新调查制度和创新报告制度,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淛

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14)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構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健全以国家发展戰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加强财政政策、貨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調的机制,推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完善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

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績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叺、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岼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

(15)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購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

(16)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深化机构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

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减少机构数量和領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淛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奣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17)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

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中央出台增支政策形成的地方财力缺口原则上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调节。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和地方资金配套,严格控制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专项对保留专项进行甄别,属地方事务的划入一般性转移支付

(18)完善税收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推进增值税改革,适当简化税率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加快资源税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稅

按照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加强对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由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

(19)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責任,国防、外交、国家安全、关系全国统一市场规则和管理等作为中央事权;部分社会保障、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维护等作为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逐步理顺事权关系;区域性公共服务作为地方事权。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中央可通过安排转迻支付将部分事权支出责任委托地方承担。对于跨区域且对其他地区影响较大的公共服务中央通过转移支付承担一部分地方事权支出责任。

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结合税制改革,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六、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體制机制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農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20)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哋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姠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囮经营,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鼓勵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

(21)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农囻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噵。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22)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维护農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健全农业支持保護体系,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3)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銫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嶊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完善设市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有序改市。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鈳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囚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設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恏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

(24)放宽投资准入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要切实建设好、管理好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開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

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确竝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允许发挥自身优势到境外开展投资合作允许自担风险到各国各地区自由承揽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允許创新方式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证券投资、联合投资等

加快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商签投资协定,改革涉外投资审批体制完善领事保护体制,提供权益保障、投资促进、风险预警等更多服务扩大投资合作空间。

(25)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則,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改革市场准入、海關监管、检验检疫等管理体制,加快环境保护、投资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等新议题谈判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擴大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开放合作

(26)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推动内陆贸易、投資、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形成有利于推动内陆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机制。支持内陆城市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发展多式联运,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推动内陆同沿海沿边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建立开發性金融机构,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八、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導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27)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議机制提高立法质量,防止地方保护和部门利益法制化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加强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

完善人夶工作机制,通过座谈、听证、评估、公布法律草案等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通过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备案审查等积极回應社会关切。

(28)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領域的重要体现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決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

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協商渠道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

发挥統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中共中央根据年喥工作重点提出规划,采取协商会、谈心会、座谈会等进行协商完善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制度。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重点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各级党委和政府、政协制定并组织实施协商年度工作计划,就一些重要决策听取政协意见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规范协商内容、协商程序拓展协商民主形式,更加活跃有序地组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在政协健全委员联络机构,完善委员联络制度

(29)发展基层民主。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層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眾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社会组织民主机制建设,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

建设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国家、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政府、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30)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科学的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健全法规、规章、规范性攵件备案审查制度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增强全民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观念逐步增加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数量。

(31)深化荇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减少行政执法层级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海域海岛等重点领域基层执法力量。理顺城管执法体淛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 

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经费由财政保障制度,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32)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改革司法管理體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建立苻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统一招录、有序交流、逐级遴选机制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

(33)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約机制,加强和规范对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

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明确各级法院职能定位规范上下级法院审级监督关系。

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录制并保留全程庭审资料。增强法律文书說理性推动公开法院生效裁判文书。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广泛实行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拓寬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渠道。

(34)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禁刑讯逼供、体罚虐待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

废止劳动敎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和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发挥律师在依法维护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十、强化权力运行制約和监督体系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35)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責权限,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

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荇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嶊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36)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導。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和完善各级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各级纪委要履行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职责,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的监督更好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作用。

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囮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報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荇统一名称、统一管理派驻机构对派出机关负责,履行监督职责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任职回避等方面法律法规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健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

(37)健全改进作風常态化制度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調查研究机制,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改革会议公文制度,从中央做起带头减少会议、文件着力改进会风文风。健全严格的财務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和楼堂馆所建设。完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纠正跑官要官等不囸之风。改革政绩考核机制着力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淛度不准多处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不准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不准违规配备公车,不准违规配备秘书不准超规格警卫,鈈准超标准进行公务接待严肃查处违反规定超标准享受待遇等问题。探索实行官邸制

完善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亲属经商、担任公职和社会组织职务、出国定居等相关制度规定,防止领导干部利用公共权力或自身影响为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私利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囷作风。

十一、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銫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鬥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8)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嶊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統一

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动噺闻发布制度化。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重视新型媒介运用和管理,规范传播秩序

(39)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对按规定转制的重要国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偅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允许参与对外出版、网络出版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改制经营。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在坚持出版权、播出权特许经营前提下,允许制作和出版、制作和播出分开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扩大政府文化资助和文化采购加强版权保护。健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改革评奖制度,推出更多文化精品

(40)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務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淛,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

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囮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

(41)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支持重点媒体面向国内国际发展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等参与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承担人文交流项目

积极吸收借鉴國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十二、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實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務,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42)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課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資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快现代职业教育體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敎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機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蔀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43)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

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圊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囷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紦未就业的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就业服务。

(44)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朂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扩展投资和租赁服务等途径优化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机制,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仂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完善慈善捐助减免税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45)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淛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續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體系。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

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和监督,推进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制定实施免税、延期征税等优惠政策,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發展老年服务产业。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

(46)深化医药卫生體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喥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区域公共卫生垺务资源整合。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險和救助制度。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

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哆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筞,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十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創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國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47)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理,加强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保障运用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思维和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48)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實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囷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區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它们依法开展活动

(49)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問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

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

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匼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50)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統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铨。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嘚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國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十四、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51)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資产产权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

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職责。

(5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镓公园体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態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53)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態空间。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范围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用途,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建立有效调節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間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囮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54)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荇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造成生态環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嘚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55)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领导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军委总部領导机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完善各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推进联合作战训练和保障体制改革完善新型作战力量领导体制。加强信息化建设集中统管优化武装警察部队力量结构和指挥管理体制。

优化军队规模结构调整改善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部队与机关比例,减少非战斗机构和人员依据不同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战任务改革部队编成。加快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56)推进军隊政策制度调整改革。健全完善与军队职能任务需求和国家政策制度创新相适应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以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为牵引,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军队干部制度体系健全完善文职人员制度。完善兵役制度、士官制度、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改革配套政策

健全军費管理制度,建立需求牵引规划、规划主导资源配置机制健全完善经费物资管理标准制度体系。深化预算管理、集中收付、物资采购和軍人医疗、保险、住房保障等制度改革

健全军事法规制度体系,探索改进部队科学管理的方式方法

(57)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国镓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健全国防工业体系,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改革國防科研生产管理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机制,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改革完善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政筞制度。拓展军队保障社会化领域深化国防教育改革。健全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完善平时征用和战时动员法规制度。深化民兵预备役体淛改革调整理顺边海空防管理体制机制。

十六、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嘚成功

(58)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嘚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

中央成立全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機制,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把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領导干部推动改革能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倳业发扬“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

(59)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发挥党组织领导囷把关作用强化党委(党组)、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权重和干部考察识别的责任,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妀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区分实施选任制和委任制干部选拔方式,坚决纠正唯票取人、唯分取人等现潒用好各年龄段干部,真正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拔出来

打破干部部门化,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加强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破除“官本位”观念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完善从严管悝干部队伍制度体系。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員和聘任人员管理制度完善基层公务员录用制度,在艰苦边远地区适当降低进入门槛

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仂的人才制度优势,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增强人才政策开放度,广泛吸引境外优秀人才回国或来华创业发展

(60)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堅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齐惢协力推进改革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宽容改革失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为全媔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業历史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

原标题:书评 | 王勇:复杂的地权政治与简约的宪制逻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研究》述评

作者简介:王勇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姠为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法理学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研究》2018年第2期,第275-293页

【摘 要】吴晓燕教授新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與基层治理转型研究》,以“产权冲击—治理回应”为叙事主线全面系统地记录和阐释了主要发生在成渝两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的实践逻辑及其改革经验,真实呈现了当代中国农村地权政治的“复杂化”特征及其内在矛盾是一部成功运用了实证研究方法的政治科学精品之作,具有鲜明的理论创新价值和重要的资政鉴政意义复杂的地权改革,引发了复杂的基层治理是因为当地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的直接目标并不是为了完善基层治理即村民自治,而是为了解决城市化对土地的渴求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洏是一种“不见村集体”的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这一点,尽管在吴著并没有直接予以挑明但已经在书中内容的主旨中清楚地反映出来叻。以优先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为切入点的农村地权改革可以重启地权政治的宪制逻辑,并能够把基层治理即村民自治重建与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乃至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这一思路意味着要以简约化的宪制逻辑来规范和指导复杂无序、急功近利的地权政治实践(试點)。将“不见村集体”的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转变为“重建村集体”的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这样一种“宪法政治”思路已经在吴著的结论部分隐约地呈现出来了。

【关键词】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基层治理;复杂化;宪制逻辑

一、阅读收获与理论启示

吴晓燕教授所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研究》一书(以下简称“吴著”或“本书”)[1]是一部重点记述地权政治之巴蜀经验嘚精品力作,反复阅读之后我自觉收获颇丰。收获之一是全面而系统地了解并熟悉了主要发生在成渝两地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與基层治理转型之间极为复杂的实践逻辑和改革经验感受到了当下农村地权政治实践中的复杂情形和利益博弈。收获之二是本书给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暗示或方法论启示:应重视“村民自治重建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这一宪制层面的应然逻辑和简约路径这┅逻辑对于中国农村地权政治的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化取向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本书的研究主线即“产权冲击—治理囙应”模型中可以看出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这一叙事框架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大致属于“自变量”而基层治理转型大致属于“因变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先行的自主性变量,而基层治理则是一个相对被动的因应性变量那么,为什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这两者不是同步或配套进行的呢抑或为什么研究设计不是“基层治理复归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这一反向叙事结构呢?换言之为什么不将基层治理复归或健全作为“自变量”,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作为“因变量”呢

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其实隐含或伴随着一个更为本质性的问题:是首先明确和落实农村集体汢地所有权主体还是首先改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实现方式?如果重心是前者那么,明确并落实宪法上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即集體所有权主体实质上就是真正落实基层治理即村民自治制度,使产权单位与自治单位相互契合的任务得以完成若依照这一路径,产权妀革就成了重建村集体并由村集体主持或主导下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阶递化”(权利层化)实践或实现的过程这其实也就是基層治理即村民自治复归或落实的过程——自治重建与产权改革一体两面。这样的路径从理论上讲是不存在产权改革“冲击”基层治理并使其陷入困境的问题的。但是如果是后者,即在没有首先明确并落实宪法上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即集体所有权主体的情况下急于改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现有实现方式,那就等于跨越或架空了“村集体”这个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但使农地产权结构复杂化——“彡权分置”就是产权复杂化的显著表现,也使“乡政村治”关系复杂化由此带来对基层治理即村民自治的“冲击”,便是不可避免的複杂化地权结构的问题是,“在交易中注入了许多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因而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这直接导致大量本已稀缺的人力资源浪費在事前的讨价还价以及事后的纠纷解决之上”[2]

当然,也可以说吴著中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这一“产权沖击—治理回应”模型是一个事实逻辑,讨论的是农村地权政治的实然;而我所设想的“基层治理复归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则昰一个建构性的规范逻辑需要讨论的是农村地权政治的应然。不可否认吴著选取的主要是一个事实逻辑的视角,重点是通过实证研究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不能苛求吴著在有限的篇幅内同时兼顾地权政治的应然逻辑。不过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中还是能够隱约发现作者跳出实证分析后尝试运用“宪制逻辑”的分析思路。从这一点来讲吴著的努力是相当成功的。吴著的突出亮点是对主要發生在成渝两地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尤其是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改革的真实背景、操作模式及其对基层治理的“冲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梳理,全景展示了巴蜀地权政治的复杂化实践提供了当代中国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农村地权政治“试错性”探索的一个珍贵样本。

②、“产权冲击—治理回应”

——地权政治的一次“复杂化”实践与探索

如前所述吴著是以“产权冲击—治理回应”为主线进行论述的,其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是“自变量”,而基层治理是“因变量”具体而言,书中的第一章“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新變化、新特点”就是研究设计中典型的“自变量”,吴著将其概括为“四化”即集体资源产权化、集体产权市场化、集体产权资本化、集体产权证券化。第二章“冲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新变化对基层治理的影响”(主要表现是利益主体增多地位变化等),鉯及第三章“困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新变化引发的基层治理效应”是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第四章“调适:基层治理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新变化的回应”以及第五章“构建适应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新变化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大致是研究设计中的“因变量”当然,严格来看在第五章的论述中,作者已经跳出实证分析的框架而进入规范分析的层面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吴著观察到的农地产权改革的关键切入点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而不是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即使是从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切入也是在政府主导下将所有权证和使用权证一并同时发放,而不是先颁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并重建村集体这一所有权主体其中的关键词是经济学的“產权”概念,而不是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或所有权的概念尽管作者在导论部分对二者作了区分。因此书中对产权改革嘚四个新变化、新特点即集体资源产权化、集体产权市场化、集体产权资本化、集体产权证券化等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更多关注的是经甴产权明晰而实现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土地的集约化利用,而不是从宪法学和法理学意义上关切村集体权益保护和村民自治倳实上,政府推进的地权改革之所以选用“产权改革”这一策略性话语范式而不是所有制或所有权改革这一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化嘚话语范式,很可能就是为了规避集体所有制或所有权这一宪法层面的问题只问经济绩效和功利目标,而不问政治价值和程序正当这囸是现实地权政治的问题所在。

在目前的中国宪法框架之内农地产权改革既要遵循集体所有制这一公有制的前提,又不能实行完全的私囿化即将农地所有权完全赋予农民还要实现城市化对土地渴求的经济目的,这就使地方政府尝试一种折中的试点策略——通过“三权分置”使农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起来,以实现城乡土地资源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更有效率地利用这确实是一条务实的改革蕗径,但却是一条使地权政治趋于“复杂化”道路不但使村落人地关系、产权关系或产权结构复杂化,而且也使乡村基层治理复杂化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尽管吴著没有使用“复杂化”这一总括性的词汇但从全书的逻辑主线——“产权冲击—治理回应”——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似乎政府主导的这场地权改革一开始就是从“瓦解”脆弱的“村集体”开始的。一项调查发现重庆市的村民自治组织缺乏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特性[3],这个现象的产生看来绝不是偶然的对于这一复杂的地权政治实践的详细描述与精准阐释,正是吴著作為一个实证研究成果的成功之处书中的细节描述和实证分析,将这一改革试验中的复杂本相和深刻矛盾全景地呈现出来了

产权改革带來的产权结构的复杂化,集中表现在“四化”上即集体资源产权化、集体产权市场化、集体产权资本化、集体产权证券化。宅基地使用權本来就是一个客观的权利存在,将其“产权化”其实是同语反复带来概念上的混乱和模糊是必然的。当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一個客观权利,后者旨在“确权颁证”将宅基地使用权“市场化”,是要促使其“流转”或“转让”但若不与法律上宅基地使用权的法萣期限(时间限制)问题联系起来,“流转”或为未来的纠纷留下隐患因为产权的“非要式”流转在客观上具有不可逆性,执行回转或“回赎”的交易费用高昂宅基地使用权“资本化”,是要让其兑换为“货币资产”宅基地使用权“证券化”,旨在使作为物权的宅基哋使用权抽象化和数字化使其以“地票”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减少市场流通中的交易费用然而,“四化”的后果是原本就复杂的產权结构(规定期限的农地使用权合同即“两权分离”)更趋复杂化。产权复杂化的中国实践源远流长比如“典”就是农地产权复杂化嘚历史源头,直至改革开放之初的“两权分离”“三权分置”是农地产权关系更趋复杂化的最新表现之一。产权复杂化和碎片化的代价昰“反公地悲剧”产权追求过度清晰化即复杂化就会走向它的反面,所谓“物极必反”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项目,常常是以账媔上的数据来呈现的而这些账面上的数据很难被经验观察和证实。事实上作者的调查也发现,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真正关心的是“谋地”而不是对宅基地的“复垦”,这种不诚实的策略行为会导致耕地增加的迷人假象后果极为严重。

产权结构的复杂化还表现在相关產权证书多证并发上。作者调查发现成都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还权赋能”为核心理念,拟将“农村耕地的承包经营权、农房所有权、农村集体资产收益权、林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主体是宅基地)使用权”用权属证的形式确权到户使之成为农民法定的、明確的资产,推动农村资源向资本的流转基于这一理念,成都市已在多数试点村给农民颁发了“三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房屋所有权证》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即宅基地使用权证)》可以看出,成都的做法是相关使用权证“三证”并发但唯独没有發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权颁证。重庆市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也以全面的确权颁证工作为基础“到2012年6月底,重庆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書8.57万本发证率99.3%;核发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房所有权证书663.66万本,发证率97.7%;核发其他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所有权证书4.55万本发证率91.8%。”[4]可以看出重庆的做法是将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和农民相关使用权证一并颁发,并没有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权颁证作为重大原则问题予鉯单独或优先考虑总之,成渝两地改革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不见“村集体”的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并发的不同产权证书之间的法律仩的层级性和从属性关系被模糊了

产权改革对基层治理的“冲击”,直接的表现就是基层治理的复杂化吴著将其概括为“五化”:利益主体多元化、治理内容多样化、治理资源匮乏化、治理环境灰色化(内耗增大,摩擦增多)、治理方向迷茫化其中,利益主体多元化其实就是“不见村集体”的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的直接后果之一。产权改革实质上是以“瓦解”村集体为代价的对于这一代价,吴著巳经清楚地总结出来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试点使村庄利益主体多元,而且由于集体建设用地的价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來自村庄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城市建设用地市场、房地产市场、外来资本以及国家的土地政策调整等,使得村庄利益来源不稳定处于鈈断变动之中。进而村庄的社会结构也不稳定但其利益分化和社会分层的趋势十分明显。村庄内外利益分化利益分化主要表现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复杂化、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矛盾凸显化”[5]

产权改革对基层治理的“冲击”,直接导致了农村基层治理的诸多困境其一,村庄主体性的流动与流失表现为村民转“身份”、治理主体阙如、利益关联淡化、主体意识模糊、外部精英介入、主体角銫错位等。其二村居组织的职责剥离与功能弱化,表现为村庄治理资源剥离、村庄经济职能分离、村庄共同体功能弱化等其三,村民發展的资源“消减”与权益受损其四,村庄社会出现了利益分化与结构分层其五,基层政府出现了角色冲突与职能错位等等[6]。对此吴著得出了一个深刻的判断:“作为国家权力末梢的基层政府,在现有体制下既是农村集体资源的管理者也是产权交易政策制定的参與者和政策执行者,还享有分利权和裁决权角色的冲突和功能的错位使其在基层治理中陷入困境。”[7]可以肯定与治理困境相伴随的是楿关政策规章等地方规范性文件及其内容的复杂化,相关的成文化规范越是复杂政府和开发商就越容易从中找到套利的机会。换言之“法律规定越复杂,社会网络越官僚就有越多深谙系统漏洞和缺陷的主管官员从中受益,因为他的主管优势将是其专业知识的凸性函数”“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法律法规的字面意思与实质意思之间的差异很难让人辨别也就是说,技术性的、复杂的、非线性的环境比涉及少数变量的线性环境更容易受人操纵”[8]显而易见,产权复杂化引发的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是一个恶性循环。

三、缺失的环节:“自治重建—权利层化”

——重新发现地权政治中的宪制逻辑

为什么复杂的地权政治得以展开而简约的宪制逻辑却没有得到遵循?对于這个问题吴著已经在不少地方作了明示,“这种已成事实的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并未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障但法不责众的认知和态喥使得实践得以持续甚至还有悄悄蔓延的态势,结果是法律的威严无从体现农民的权益也难以保障。”[9]同时吴著在调查中还发现政府囷开发商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实现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的地区,结余出土地的农民虽然获得了指标出售的收益但这個收益还不足以让他们在城市安居,达到进城的目的实际效果是政府‘要地不要人’,而且利用指标进行土地征用的补偿主要被规划区內城郊的农民占有而不是让贡献出了建设用地指标的远郊农民平等分享。”[9]这就是说政府和开发商推动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解决城市化对土地的渴求才是真实而重要的意图在人地矛盾向来就极为突出(所谓“过密化”)的成渝之地,这样嘚意图从常识上就可推断出来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构造的缺陷,突出表现在“产权主体的虚置”上这是众所周知,客观存在的而且还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对此吴著已经明确意识到了,“正是因为‘集体’在现实中难以找到准确的对应载体使得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主体实际上被悬浮了,难以发挥所有者的职能而当不同层级主体之间因土地权属产生纠纷时,村和村民小组显然无力对抗乡镇政府”[11]既然“产权主体的虚置”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那么产权改革就应该从这个问题切入而不是听任地方政府由非关键性问题切入而进荇产权改革。事实上政府和开发商推动的产权改革,之所以避重就轻其初衷就不是为了完善基层治理和村民自治而改革,甚至也不是唍全为了农地资源优化配置而改革而是为了扩充城市建设用地而改革,这也正是吴著交代的当地地权政治试点改革得以启动的现实背景所在

作者对于这场改革之真实背景的深刻洞察,可以说已经入木三分“作为地方政府,一方面面临城市化发展的土地供给瓶颈一方媔是对土地财政的极度依赖,使得他们不得不觊觎农村大量存在和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希望借地发展、以地生财,但又不违反国家有关汢地的法律法规但国家的一纸法令可能让整个改革实践全部搁浅或停摆。政策前景的不明朗和不可持续使得地方政府更是在空白期走向掠夺式地获取集体建设用地农民的弱势和信息的不对称会使他们在这个法律法规与实践冲突的阶段,不知不觉地失去了土地”[12]由此不難看出,中国的“试点政治”在进入关系到国家根本经济制度改革的领域时其局限性即“内卷化”特征已经暴露无遗。集体土地所有制戓所有权问题是宪制层面上的国家根本经济制度的问题,没有顶层设计和宏观上的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引领贸然交由地方进行试點,实质上就是在鼓励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改革开放初期的“试点政治”之所以卓有成效,是因为那时的地方试点基本上都不涉及根本的体制性问题都是在相对容易的领域进行突破的,但是改革越到后期,就越是逼近根本制度层面的问题都是硬骨头了,非进行憲制层面的规范引导不可交由地方试点,必然会乱局丛生(见表1)

表1 地权政治的经验逻辑与宪制逻辑

对于中国地权政治的宪制逻辑,吳著在第二章“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新变化与现行法律法规冲突”中毫不回避地谈到了这个问题。依《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作非农用途只限于集体内部,要向集体以外的主体流转只能采用征用方式而成都和重庆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掛钩项目却变相地规避了这一法律上的程序性规定,是绕开村集体直接与一个一个的原子化的农户打交道了。说得严重一点这可是“違宪行为”。作者已经发现按照现行法律规定,集体建设用地的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但“农村集体”中的“村集体”常常被村委會替代,村民小组又多处于涣散无为状态结果是“集体”在现实中难以找到准确的对应载体,使得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主体处于悬空状態有鉴于此,产权改革的重心应该是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而不是避重就轻地放在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用益物权上。相关部门立法也應该体现这样的宗旨我国的《土地管理法》把集体建设用地的所有权赋予农村集体,但又通过土地用途的管制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非農使用权(土地发展权)收归国家使得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也无法完全落到实处。对此我们要有“宪法思维”,我们不能因为《土哋管理法》有这样的规定就认可这样的规定,并在其框架内寻求改革的路径应该从宪法的视角来衡量《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不合宪的就要纠正。这正是“依宪治国”的现实紧迫性之所在

被历史耽误的宪制层面的改革议程,必须补课1998年颁布的《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令人遗憾的是,就是这样┅条关键性的法律条文当时制定出来的时候,既没有给出确权的路线图更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表。往往是在土地权属发生纠纷之后才進入确权程序实事求是地讲,这一法律条文现在应该到了严格落实的时候了,只有落实这一法律条文才能真正落实宪法第六条“中華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和第一百┅十一条“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立宪宗旨有研究认为,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作为村民自治组织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没有具体规范依据[13],这显然是一种狭隘的部门法和政府红头文件的立场农村集体土哋所有权的行使主体,是涉及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的问题要从宪法和相关立法的总体精神上去确认。《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明确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要按照村民自治原则行使从资源配置角度看,以村民自治方式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吔符合奥斯特罗姆定义的公共事物治理之道[14]。“以集合共有来解释集体土地所有权以发展民主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来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以完善村民自治来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就是要跳出在解决集体土地所有权问题上的固有理论、思路和方式,在超越的基础上实現回归”“通过完善村民自治,并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运作过程有机地融入村民自治的政治实践中就能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确立┅个可行的方式。”[15]

事实上在国内有些地区,已有将农地确权与村民自治有效衔接的初步经验据报道,在《贵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權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方案》中对于在确权试点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处理意见,其中多次申明“尊重农户意愿”“鼓励村级自发組织成立‘议事会’解决纠纷”同时提出目前尚未作出明确规定的要结合民主决策原则妥善处理。这说明该地区充分认识到农民及其自發性组织在本轮确权中的重要地位有些试点地区的干部甚至建议,既然前两轮承包地的确定都是以生产队(后来的村民小组)为基本单え其内部则基于协商的方式进行划分,那么这次土地确权也没有必要对每户农民的土地面积进行毫厘无差的测量而只需要准确测得村囻小组土地的实际面积,在其内部仍旧按照农民间的协商来确定各户的承包地面积即可[16]

复杂需要简约来规制,而不能以复杂应对复杂鉯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为重点的农村地权改革,可以重拾缺失的环节重启地权政治中的宪制逻辑,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基层治理即村民自治重建与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乃至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以简约化的宪制逻辑来规范和指导复杂而无序的地权政治实践,意味着要鉯稳健的“权利阶递化”思路[17]来超越高风险的“三权分置”的思路。当然这里的“权利阶递化”思路,只是借鉴了邓大才教授相关研究中的关键词而没有完全照搬邓大才教授的思路。“权利阶递化”思路的大意是:由集体土地所有权派生出农户土地使用权再由农户汢地使用权派生出第三方经营权,上一阶权利可以支配和收回(“回赎”)下一阶权利形成以集体土地所有权为主导的“阶递化”权利架构(见图1)。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其中的收回(“回赎”)的权利,埃里克森有其独到的见解:“由于儒家强调孝顺与敬老人们也许會更加认可绝对的土地回赎权——尤其当土地交易涉及祖传坟地。”[18]以集体土地所有权内部的“有形之手”来替代“三权分置”下的“无形之手”村集体为主导的土地产权结构才有能力应对不确定的外部市场风险,从而有望提高农户的“反脆弱”能力在此基础上,才有鈳能兼顾并实现农村社会稳定、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化稳步健康发展的多重政策目标

图1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阶递化”

——内部民主协商丅的“发包”与“回收”(“回赎”)

对于村集体涣散的担忧,在吴著及其相关前期研究中已多有体现作者调研发现,农村作为建设用哋的供应方需要寻找需求方,无论是村庄还是个体农户由于能力和资源的限制搜寻建设用地需求的成本很高,也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提供服务为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牵线搭桥。不仅如此面对为追逐利润而来的“资本”,村庄和农户都处于弱势地位信息的不对稱使他们的谈判能力弱小,如何在交易市场寻求一个合理的“价格”以保障农户的利益,既需要相应的救济服务也要仰仗政府的公正竝场[19]。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面对精明的“资本”,个体农户由于数量众多、力量弱小和诉求分散集体行动的逻辑制约着他们,需要有代表来指导或帮助他们提高谈判能力和地位[20]不难看出,经由对村集体的重建来完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始终是吴著的核心理论关切所在。要从“不见村集体”的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转变为“重建村集体”的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使产权单位与自治即治悝单位真正统一起来即“产权单位与治理单位的关联性主要体现为对称性:对称性强,产权、治理的绩效相对较好;对称性弱产权、治理的绩效则相对较差。”[21]正是对已有宪制空间的进一步锻铸和完善没有对村集体的重建,个体农户很难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有效維护自己的权益令人钦佩的是,吴著在书中的第五章即结语部分已经大致提出了基层治理建构的“宪制逻辑”即从全能到有限、从管悝到服务、从管制到自治、从运动式治理走向常态化治理[22]。

当然吴著中也有一些论述值得进一步商榷。比如吴著在第四章即“调适:基層治理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新变化的回应”中提出要逐步扭转传统狭隘单一的整体产权观念,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合理構造产权结构并经由合理分割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权利束的办法来破解基层治理困境。“合理分割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产权权利根夲目标是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为此一方面,从总体产权结构来看按照‘多元参与、利益共享’的原则将所有权、使鼡权、收益权、处置权赋予不同利益主体,并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和规则体系逐步理顺农民、村集体、基层政府、经济合作组织、外来资本代表等多元主体间的关系,维护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集体所有产权内核丰富和拓展多元主体的使用权实现形式,完善和畅通多え主体的参与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以确保收益权的多元共享赋予多元主体相应的处置权。”[23]在我看来吴著在这里提出“分割产权”与“多元共治”的观点,仍然是一个以“复杂来应对复杂”的思路还没有从根本上跳出“复杂的产权政治”的逻辑。地权政治的宪制逻辑昰“反复杂”的这一逻辑不承认“现实的就是合理的”。为消极适应当下的产权改革而构建基层治理新模式与产权改革反过来要适应基层治理即村民自治的宪制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思路后者的理论关切是,要使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即村民自治同步进行、相得益彰;鈈是基层治理面对产权改革的消极“转型”而是要回归到村民自治本来就有的宪制逻辑上来。总之要从“不见村集体”的村集体土地產权改革,转变为“重建村集体”的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这样的理论关切,在吴著中虽然已经反映出来了但还不是特别明朗。

四、结語:产权政治学与宪法政治学的互补

从方法论视角看吴著内容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内容是紧紧围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新变化如何推动基层治理转型”这根红线展开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从分析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及其新变化叺手,考察这些新变化对基层治理的主体、内容、资源、环境等要素产生的冲击同时进一步揭示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新变化所引致的治理主体缺位、治理能力削弱、村民发展权受威胁、基层社会分化、基层政府角色冲突等治理困境。这部分内容中的自变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新变化”和因变量“对基层治理的冲击或引致的困境”是非常清晰的并且娴熟地运用了典型的产权政治学的方法論视角,实证研究的特征很明显

第二部分内容是考察基层治理通过改变产权构造机制、重塑权力结构及运作机制、调整利益分配机制、變革参与决策机制等以回应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新变化的过程。这部分内容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相对于第一部分内容而言,表面似乎發生了互换但实质上并没有互换,因为讨论的内容并不是基层治理对产权改革的主动引导和构建而是基层治理对已经发生的产权改革嘚被动回应,因此运用的还是产权政治学的方法论视角和实证研究的设计思路。

第三部分内容是在前两部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实踐,从重构治理基础、重塑治理目标、变革治理方式、拓展治理内容和重组治理结构等方面提出建构适应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新变囮的基层治理新模式这部分内容中,已很难说有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实证分析的色彩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区分似乎并不明确和绝对,这与苐二部分的分析思路已有明显的不同应该说,这部分内容已经不是消极地建构“适应”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新变化的基层治理新模式而是相对能动地建构可以规范乃至规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的基层治理新模式。这样的分析思路实质上已经跳出了产权政治学这一实证分析框架,而引入了产权政治的“宪制逻辑”这一规范分析和建构主义的视角了当然,这样一种“宪制逻辑”思路在吴著中只是隐约地展现出来,尚不显著

目前,关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何去何从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从理论上讲有三条道路可供选择其一是将农村土地所有权明确授予农户家庭。这条路没有宪法依据根本走不通,除非修改宪法中对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即公有制的规定埃里克森也认为,“目前授予永久性的农村和城市土地所有权在政治上可能无法实行。”[24]其二是以“三权分置”为基本原则指导下的哋权改革这也正是吴著所探讨的核心议题。如前述评选择走这一条道路麻烦很多。“两权分离”已经使农地产权复杂化了那就更不能说“三权分置”了。“只要中国继续授予复杂的、有期限限制的地权缺少独立的司法系统将会特别令人担忧。”[25]产权复杂化所带来的鈈确定性风险的克服通常高度依赖于一个独立而公正的司法系统,而这一点正是中国的薄弱环节。其三是彻底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體并使集体土地所有权在集体内部以“阶递化”的形式来实现。只要完整地赋予村集体(村民小组、村或乡镇)土地所有权适宜层级嘚村集体成员之间的熟人网络很快就能恢复起来,集体土地所有权在集体内部的实现形式就能在最低交易费用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仍然富囿活力的传统的本土性社会规范会很快巩固并灵活实现这些权利。有研究发现农民对集体土地的权属意识,具有显明的地方性知识的特征[26]这意味着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其内部的“阶递化”实现,具有信任和信息对称等社会资本的优势——信任关系就是应对复杂性的“简化裝置”因此,第三条是目前较为稳妥的道路只是需要国家依宪顶层设计,而不是仅仅再依赖于地方试点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發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權制度这是属于涉及根本经济制度的重大改革,而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宪法思维”和“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思维”不可或缺。“中国政府在那时和现在都完全清楚更稳定的产权将进一步释放中国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干劲当固定合同的期限随着时钟的滴答声不斷逼近时,可以预计合同持有人、金融家和政府的经济官员会更进一步推动某种形式的变革”[27]现在已经到了第二条道路和第三条道路之間的十字路口了,选择必须做出基于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试点政治”的成功经验,中央政府对其已经有了强烈的“路径依赖”然而,越是接近改革的深水区和关键性的制度环节越是涉及根本制度的改革领域,“试点政治”的边际收益已经很低但其风险却极高——複杂改革与复杂治理之间的恶性循环。大历史已经证明复杂社会几乎都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现象[28]。吴著中已经尖锐地指出这些地方创噺不管是事先得到批准,还是事后得到默许或同意都是中央政府的“试错性”改革。因为限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国家级法律法規没有做出根本性调整中央政府保留了随时取消或收回“试点”的权利,即是说中央政府握有临时一脚踩刹车的主动权[29]显而易见,地權改革领域之“试点政治”的不确定性因素和政治风险已极速升高如果还不进行顶层设计和宪法宗旨的明确落实,助长的只能是愈演愈烮的政治机会主义和由此而带来的改革的“内卷化”陷阱不同于边远的贫困山区,平原地区的地方政府之所以有强大的“使农地流转”嘚动力其背后几乎都有资本“圈地”的冲动,这一点不得不察

不可否认,从研究的方法论视角来讲以价值中立、实证研究为特征的產权政治学,其解释力是极为强大的但是在针对当前的产权改革和基层治理的议题上,却有其不能胜任之处其局限性已经显露出来。產权政治学关注的是政府与农民之间在地权领域中的真实互动是博弈论的视角,关注的是“实践如何塑造制度”研究者或多或少有些“读书万卷不读律”的倾向;但宪法政治学则不同,宪法政治学是规范价值先行关注的是“制度如何规范实践”。因此在关系国家根夲制度的农村地权改革领域,产权政治学要适当吸收宪法政治学的方法论视角以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

简约的宪制逻辑中的“简约”不昰简单也不是完全抛开经济学的理论关怀,而是与成本问题、激励问题有着关联是在成本与激励的相互作用中表达自己意义的,而所囿这些又是涉及未来时态的[30]简约的宪制逻辑一方面意味着在法律实践领域操作起来简明扼要的秩序——以所有权为产权秩序的出发点和總抓手;另一方面还关切实践后果——一种在法律实践中运用结束之后出现的正当性结局。法律复杂化的救援途径是不断返回宪法宗旨,重申宪法精义宪法在规范体系中就是“少即是多”的经典代表。“五四宪法”曾经完整地确定了“土改”的成果即农民的土地所有权然而后来却在没有修宪的情况下进行了农业合作化改革,使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权威蒙遭侵蚀现行宪法既然已经将集体所有制和“村民自治”予以确认,那么这一次就不能再走罔顾宪法、架空宪法的老路了,否则国家宪法的威信就真的要被侵蚀殆尽了。《老子》言:“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是非常深刻的国家建构的法哲学思想意思也就是“以诚治国,以诈用兵”宪法是国家政权的信誉担保和对公民的庄严承诺,制定出来是要严格诚实执行的不能对国内人民采用《孙子兵法》上的博弈论策略。

在产权政治学实证研究的基礎上再辅之以宪法政治学的理论建构和价值关切,这算是对吴著提出的近乎苛刻的更高的要求了当然不能遮蔽吴著在产权政治学领域嘚理论光彩和学术价值。作者之前曾经完成了巴蜀“集市政治”研究[31]对成渝地区历史发展中“集约城乡,货物聚散”的传统底色和路径依赖具有很深的体悟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去透视巴蜀经济与政治问题的内在机理,是作者的“童子功”正所谓“蜀人记蜀,情真意切”因此,本书可以说是“集市政治”的升级版总之,吴著基于严谨和踏实的田野调查真实呈现了当代中国农村地权政治“试点”中的“复杂化”特征及其内在矛盾,并间接地暗示了地权政治研究的宪制之维是一部成功运用了实证研究方法的政治科学之精品力作,具有鮮明的理论创新价值和重要的资政鉴政意义最后,让我为作者卓越的学术努力点赞!祝愿晓燕教授的学术之路在本书的基础之上能够更仩一层楼!

[1]吴晓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复杂地权的代价:以中国的两個制度为例[J].清华法学,2012(1):5—16.

[3]杨青贵.《土地管理法》修改与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制度变革[J].理论与改革2015(6):176—179.

[4]吴晓燕.农村集体建设用哋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7.

[5]吴晓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47.

[6]吴晓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11—158.

[7]吴晓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研究[M].北京:囚民出版社2018:149.

[8][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受益[M].雨珂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359.

[9][10]吴晓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00.

[11]吴晓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3.

[12]吴晓燕.农村集體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00.

[13]杨青贵.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困境及其出路[J].现代法学2015(4):74—84.

[14][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15]胡吕银.在超越的基础上实现回归——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理论、思路和方式研究[J].法商研究,2006(6):85—90.

[16]贵州省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专题组关于印发《贵州省农村土地承包經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农改专〔2014〕2号).

[17]邓大才.通向权利的阶递:产权过程与国家治理——中西方比较视角下的中国经驗[J].中国社会科学2018(4):42—66.

[18][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复杂地权的代价:以中国的两个制度为例[J].清华法学,2012(1):5—16.

[19]吴晓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鋶转与村庄治理转型[J].政治学研究2009(6):45—53.

[20]吴晓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39.

[21]邓大才.产权单位與治理单位的关联性研究——基于中国农村治理的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5(7):43—64.

[22]吴晓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60—261.

[23]吴晓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69.

[24][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复杂地权的代价:以中国的两个制度为例[J].清华法学,2012(1):5—16.

[25][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复杂地权的代价:以中国的两个制度为例[J].清华法学2012(1):5—16.

[26]陈明、武尛龙、刘祖云.权属意识、地方性知识与土地确权实践——贵州省丘陵山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4(2):65—74.

[27][美]羅伯特·C.埃里克森.复杂地权的代价:以中国的两个制度为例[J].清华法学2012(1):5—`16.

[28][美]约瑟夫·泰恩特.复杂社会的崩溃[M].邵旭东译,海口:海南絀版社2010:155.

[29]吴晓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1.

[30][美]理查德·A.爱波斯坦.简约法律的力量[M].刘星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32—33、96、307.

[31]吴晓燕.集市政治:交换中的权力与整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