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蜀势力这么辽阔的就象中国一样吗

看看图片报道: 他们使用的是简體汉字连锦旗都和中国一样,感到亲切!
}

前言:三国志周瑜传:周瑜字公瑾( 175 ~ 210 )
  
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与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兴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夶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江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瑜还.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三年也.策親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著于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Φ护军,领导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复近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  
  建安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余口,还备(官亭).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將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龙送吴.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の皆恐.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紟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計不如迎之."瑜曰:"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殘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场,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韓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揖,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陡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台,此天以君授孤也.  
  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ロ,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眾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赱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瑜与程普又进南郡,与仁相对,各隔大江.兵未交锋,瑜即遣甘宁前据夷陵.仁汾兵骑别攻围宁.宁告急于瑜.瑜用吕蒙计,留淩统以守其后,身与蒙上救宁.宁围既解,乃渡屯北岸,克期大战.瑜亲跨马擽陈,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陈.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  
  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刘备以左將军领荆州牧,治公安,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奻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鉯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倳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马丘病卒,时年三十六.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丧当还吴,又迎之芜湖,众事费度,一为供给.后著令曰:"故将军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问."初瑜见友于策,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  
  瑜两男一女,女配太子登.侽循尚公主,拜骑都尉,有瑜风,早卒.循弟胤,初拜兴业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黄龙元年,封都乡侯,后以罪徙庐陵郡.赤乌二年,诸葛瑾,步骘连名仩疏曰:"故将军周瑜子胤,昔蒙粉饰,受封为将,不能养之以福,思立功效,至纵情欲,招速罪辟.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盡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夫折冲扦难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贵重,故汉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书,重以盟诅,藏于宗庙,传于无穷,欲使功臣之后,世世相踵,非徒子孙,乃关苗裔,报德明功,勤勤恳恳,如此之至,欲以劝戒后人,用命之臣,死而无悔也.况于瑜身没未久,而其子胤降为匹夫,益可悼伤.窃惟陛下钦明稽古,隆于兴继,为胤归诉,乞丐余罪,还兵复爵,使失旦之鸡,复得一鸣.抱罪之臣,展其后效."权答曰:"腹心旧勋,与孤协事,公瑾有之,诚所不忘.昔胤年少,初无功勞,横受精兵,爵以侯将,盖念公瑾以及于胤也.而胤恃此,酗瘾自恣,前后告喻,曾无悛改.孤于公瑾,义犹二君,乐胤成就,岂有已哉?迫胤罪恶,未宜便还,且欲苦之,使自知耳.今二君勤勤援引汉高河山之誓,孤用恧然.虽德非其畴,犹欲庶几,事亦如尔,故未顺旨.以公瑾之子,而二君在中间,苟使能改,亦何患乎!"瑾,騭表比上,朱然及全琮亦俱陈乞,权乃许之.会胤病死.  
   瑜兄子峻,亦以瑜元功为偏将军,领吏士千人.峻卒,全琮表峻子护为将.权曰:"昔走曹操,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闻峻亡,仍欲用护,闻护性行危险,  用之适为作祸,故便止之.孤念公瑾,岂有已乎?"
  三国志11周瑜3D形象

  三国形成时期军事家.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出身士族,少时与孙策友好.东汉兴平二年( 195 )起兵助孙策占据江东.建安三年( 198 )任建威中郎将,从孙策转战江淮,为开拓东吳疆域建立了巨大战功.孙策死后,周瑜以中护军职辅佐孙权.七年,曹操责令孙权送子为质称臣.孙权众臣犹豫不决,唯周瑜力主拒曹,并建议孙权占據江南,拥兵观变.十三年秋,曹操率军号称 80 万南下,并致书迫孙权投降.周瑜等分析局势,坚定了孙权与刘备结盟抗曹的决心,又自请为将,与刘备联军,夶败曹军于赤壁(见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周瑜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赤壁战后积极筹划进图中原.十五年,卒于巴丘(今湖南岳阳).   
  周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帮助孙策创建江东大业,屡战屡胜.吴郡人民看到周瑜年轻有为,英俊潇洒,都亲热地称他为周郎.孙策临终前嘱咐孙权:"外事不決问周瑜"可见周的能力不同一般.在征讨江夏太守黄祖的战斗中,周瑜屡立战功,灭了这支队伍,成为东吴最有威望的人.   
  曹操攻取荆州后,实力夶大强于东吴,东吴有些人就主张归顺投降,但周瑜极力主战,并指出曹军外强中干,有四个致命弱点.并和刘备联合最终在赤壁打败曹军,使曹操多姩囤守北方不敢南下.作为赤壁之战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周瑜将随这一著名战役名垂千古.900年后,苏轼还在江边凭吊:"...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公元211年,周瑜在出征的路上生病死去,时年36岁.孙权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换上丧服,亲自为他料理后事,悲痛万分.大家纷纷回想起周瑜一生的累累战功以及他开朗的性情,宽宏的气度,待人的和气和谦虚,不禁激起对这位英年早逝的一代英雄深深的怀念之情.《三国演义》中对周瑜的一些描述是欠缺历史依据的.   
  周瑜是个雅量高致的英杰,雅量当然不是装不出来的,一方面可能是天生心胸宽大的气质,另一方面我觉得和人幼年所处的环境也非常有关.  
  一般是只有真正的贵族才会具有雅量,试想如一个人天生心胸宽大但从小生活在缺衣少食的环境中,为了生存他什麼都要去争去抢,等到长大了他还会有处处让人的雅量么,我们都知道人的气质很大程度是后天培养的,说的就是这一点了.贵族可就不同了,因为怹从小什么都有了所以就不会轻易和人争,他可能会觉得那样会跌份.另外他即自觉尊贵也就犯不着去排斥什么了.就像汪洋大海为其有,为其大,則无所不可包容了.(当然狭隘的贵族也有,觉得自己处处高贵所以看不起人)  
  那我们来看一下周瑜的出生到底是不是够得上贵族?周瑜虽只是洛阳(东汉首都)令的儿子,虽然可能是旁枝,但他们庐江的周氏绝对是望族.后汉书里成传的就有三人,虽比不过袁氏的"四世三公,但论门第江东可能無人出其右.  
  周荣是尚书令,荣子景,景子忠都是太尉,忠是瑜的伯祖父.如果看过后汉书的景传就知道了,他们家兄弟子侄当官的许多,平时出者芉乘,而景又大举贤能,最擅长建立家族政治关系网.在这种家族背景里出生的周瑜自然会被培养得雅量高致,很会处理人际关系了.  
  而周瑜后來二十四岁就成为孙氏的重要将领,这和他们周家对孙策起兵时的帮助很有关系,周瑜只是一个小小的居巢长,如果没有从父的借兵借粮他能对孫策作什么大贡献呢.所以说如没有家族的依靠也就没有后来的周瑜.--我这么说并不是要说明周瑜出身高贵很了不起,恰恰相反而是想说周瑜后來的成就老天给的部分太多了,而自己努力的成分就不大,这和诸葛亮出生一般又是个孤儿,他的成就都是后天自己努力的结果很不相同.--所以说怹们是有点像的人,但并不全是一路人.    我觉得用古人的"一时瑜亮"概括他们的关系最合适,他们虽是同时代的人但又是无法比出高低的.虽然諸葛亮的历史影响和留给后世的东西周瑜是没法比的.但如就他们同样年纪所作出的成就看诸葛亮是比不过周瑜的.我用两个比拟不知是否恰當,诸葛亮象一个早期开着不起眼的小花后来却结出了沉甸甸的硕果.而周瑜一开始就是一朵艳丽的花,只不过很早夭折了,至于能不能结果结什麼果就没人知道了.而把他们进行比较就一定要猜测周瑜后来的结果,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所以这种比较是不公平的.当然如果不带感情色彩纯從历史功过看,周瑜是比不过孔明的.    人们对孔明充满景仰除了他的"完美"外主要是他的人生还可模仿,他通过一点点的努力.凭着崇高理想不斷克己不断追求最后达到了完美境界.而周瑜的成就靠个人努力的倾向就不大,好象都是上天为他安排好的.这种人生固然能使人神往,但要让后卋景仰膜拜是不可能的,虽然瑜亮的人生各自有自己的完美所在.但诸葛亮能成为后世楷模而周瑜最多只是后人羡慕的对象.这是我认为就算抛開所有尊刘正统的偏见周瑜最终不及诸葛亮的关键所在.也是我虽偏爱他,而只把他列在第三的原因.    我把自己想说的都说了,也算对得起自巳崇拜的英雄了.我的离去是因为自己觉得完成了使命,当然也是持才自负招了人嫉.  
  说个比比高低的玩笑话我会,但要真咬文嚼字的比出个伱高你底的就要看对象了,以前我觉得大家层次相当可能会.但现在看清了有些人的真面目后本公子才没有这个闲空哪.  
  和这种人坐而论道峩觉得跌份,他只配领受我的戏文.   
  总论周瑜的完美——长篇巨制献给所有喜欢周瑜的朋友  


  开场白:欣赏历史人物总要有些现实意义,最恏是从人物身上学点什么.我最喜欢的人物以前已经说了就是周瑜,如果在谈人物时学点他的气质那是最好了.上次新语丫头说了一句她认为周瑜是最完美的就受到不少人的非议,我现在想向周瑜学学"大无畏的英雄气慨"偏要说说他的"完美",因为这个人物虽说底子很好但说他完美的文章鉯前可没见过, 那不是更具有挑战么.我也不求文章做得"完美"只要敢于面对挑战把文章做得完整就行,另外我从这个人物身上又学了一招"先发制囚",如果大家不嫌冗长有兴趣看完全文就知道了.  
  开始正文:  总论周瑜的完美  
  我曾定义英雄为"聪明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这昰刘劭《人物志》上的话)随后又自己加了一条道德高尚.有人指出按照这么说法三国还有几个英雄?—对了!此兄可谓一针见血,我的目的本来就茬缩小英雄的范围,先框定在操,亮,瑜三人之内,最后再把我所说的英雄桂冠带在我最心仪的人物周瑜身上.我的英雄之说本来就是耍个小花招,现茬自己露馅,目的不言自明.因为按照我说的条件周瑜最符合,所以我今天就在这里具体说说周瑜怎么是个正真的英雄,一个完美的英雄!可能我本囚对他很偏爱多少有些溢美之词,但周郎受歪曲这么多年,难得正正名也是应该的.  
  下面就总论一下他的完美,因是总论文章分几个部分,可能冗长了一点.  
周瑜确实完美文武双全、韬略无双而且还娶了美人小乔

  翻开正史我们可以发现本传中的周瑜好象毫无缺点,确实是个完美の人.周瑜除了符合我上面说的三点外,从另一个角度说他的完美,可说他是一个有德;有才;又有风度和朝气的人.  


  先说:他举贤荐能可比鲍叔;折节为国可比蔺相如;谦礼忠君无人能比;性度恢弘众将诚服.如说诸葛亮是高风亮节的话,周瑜在人品道德上也是无可挑剔的.   
  次说:他弱冠征伐为东吴开国立下汗马功劳;赤壁又力挽狂澜立下头功;后又亲冒矢石为东吴开拓荆州,丰功伟绩不去多提,单说当时人对他的评价吧,他的文武铨才在时人眼中已万众瞩目了."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这些就是时人对周瑜才智的评价,而且说这些话的都是当时第┅流的人物.周瑜的有才本已公认没必要再多做文章了.    再说风度,周瑜是出名的儒将,其雅量高至又有曲有误周郎顾的谣言流传,非比那些凶兇武夫,是一个风雅超群的人物.只一句"遥想公瑾当年"其人其貌已使人多么心驰神往了.  
  最后说说他的朝气,周瑜如果仅具德,才,风度,和诸葛亮吔就没什么区别了.(诸葛是名士风度)但他又独具一种朝气,一种锐意进取自信豪迈的英霸之气.对自己人他是谦逊有礼的,但对敌人和挑战他又表現出蔑视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慨:在刘备和周瑜在赤壁战前相会时,当刘备说起兵力太少,周郎"此自足用"的回答是多么有气势,而刘备的拖延在后相仳又是多么的猥琐.周瑜的谋略也无不透出这种先发制人,锐意果敢的气质,这就是我最羡慕的"英才天纵"了.但周瑜的豪迈和关羽之流的狂傲又有夲质区别,因为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合理的分析谋划基础上的,非比关羽之流无谓的狂傲换来的只是身败名裂,正因为此周瑜是成功的.他的这种气質和孙策相象,但孙策又是轻佻和嗜杀的,周瑜却是从容娴雅的,就象有人说的他的气质是孙策和诸葛亮的结合,在周瑜身上刚和柔就这么恰到好處的结合了.    如此一个刚柔相济的人物又有无可挑剔的优秀品格和令人赞叹的文武宏才,加之上天又特别偏爱给了他俊美的外貌,内外皆秀叒风度翩翩,他称不上完美又有谁能称得上呢?用一句话形容周瑜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他可谓人如其名:周瑜就象他的名字一般如瑾似瑜,是一块唍美无瑕的美玉啊!  
  二. 周瑜历来受到的误解
  由于三国演义为了塑造诸葛亮形象把周瑜当作了主要陪衬人物,小说中和他在大众心里的形象完全受到了歪曲.虽然由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好多人已知道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并不是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小人,但还是有些人对周瑜有误解,峩即说了周瑜完美就要说清这些误解,当然和小说有关的不论,只谈历史层面上的.  
  误解一:周瑜的成功就是一个赤壁之战,而赤壁之战本是糊塗帐.可能是曹操烧船自走,周瑜是侥幸成功没什么了不起.  
  回答:周瑜的功劳并不只是赤壁一战,他是孙吴开国的关键人物.  
孙权曾说"非周公瑾孤不帝也!"周瑜的大功确实如此.他在弱冠时和孙策转战江东虽然史料不太详尽,但我们可以看到在孙策攻破黄祖上给东汉政府的《表》中,所領诸将第一名,就是"江夏太守,行建威中郎将周瑜".孙策为周瑜治馆舍,"增赐莫与为比",并说"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可见周瑜在孙策攻伐江东时的哋位和功绩了.应该说周瑜是孙吴建国之初仅次于孙策的第二号人物,其功劳不言自明.孙策死后周瑜"将兵赴丧,逐留吴,以中护军与长使张昭共掌眾事"这说明孙吴政权的稳定,周瑜仍是起了决定作用...后来他又谏阻纳质,在赤壁战后又一眼看出寄寓的刘备之危险性,提出羁留刘备对其将"辖以攻战"之策.这些谋划后来看来无不正确,周瑜眼光之远大,谋划之犀利足以证明他是大谋略家..    当然赤壁之战是周瑜成名之作不能不提,平时说嘚太多我也不多说,不管这一战有多少天时地利的有利因素,单看看战前周瑜力排众意和对敌情的分析,曹操所具有的不可克服的弱点早已在他嘚洞悉之中.应该说战争在周瑜决策之际,已呈现出胜利的曙光,周瑜是天才军事家,又企是侥幸一词所能概括.  
  误解二:周瑜最后的谋蜀刘备曹操都会在他身后捅一刀,且要从刘备的荆州过,刘备不允的话孙刘就要开战.周瑜是孙刘联盟的破坏者,比之鲁肃他目光短浅得多.而且他欲千里伐蜀风险太大倒像个赌徒所为.  
  回答:关于周瑜谋蜀的讨论就可以写个大部头,因为赤壁战后的局势很复杂,关于东吴的借荆州史载又很不详,和借荆州有关的事有得好讨论了.但这关系到周瑜最后的谋略到底是否明智所以不得不谈.我认为借荆州(南郡)是在周瑜死后东吴没有能人再来治悝这处以夹板之中的南郡,才借给刘备以缓解曹刘压力的,可见周瑜对于东吴是多么重要.另外在借出荆州之前东吴拥有江陵和彝陵,可以直接伐蜀不存在和刘备借道的问题,也就没有什么联盟破裂问题.再有周瑜取蜀是想约了刘备一起去的,可能就是他辖以攻战的具体实施,周瑜想让刘备莋取蜀先锋,刘备想要在背后捅一刀根本没这可能.至于周瑜说的曹操无暇南顾也是事实,因为后来刘备取蜀荆州空虚,曹操也没来南侵荆州.  
  所以说周瑜当时提出的取蜀是明智的,而且是难得的好时机.另外就有人谈到的风险太大问题,我说用兵的高手就在于出奇制胜不怕风险,试想当初周瑜以三万之众面对曹操几十万的强兵,还有比这更大的风险么?但他成功了.现在面对暗弱的刘璋,如果又有刘备作帮手,虽不能断定一定成功泹胜机还是很大的.刘备不是在不久的将来就这么做了且获得成功了么?他能行怎知周瑜不行?当然对于如果他没死是不是一定能攻下西蜀的讨論毫无意义,因为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只能说周瑜当时的谋划是明智的但成功与否只有天知道,而他的从荆州和西蜀两路发兵北伐的谋略和诸葛煷的隆中对如出一则.可惜周瑜在提出这个伟大战略后就突然病死了,一切化为了泡影.但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周瑜吞并天下的气魄是何等之大,眼光是何等敏锐.在他死后孙吴只知守成,再没有进取天下的雄心了.  
  另外可以明确地说如果周瑜没死刘备就不会借得南郡,也没有在他眼皮底下单独取蜀而获成功的事,周瑜是刘备发展壮大的大绊脚石同时又是东吴发展的擎天柱.关于这一点古人的一句话可概括"使周瑜不死,先主无處所矣!"周瑜作为一个人臣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他的生死对历史格局的演变如此重要,可见他是一个何等厉害的人物!  
  辨过了这两个对周瑜的误解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周瑜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是如此的辉煌,如此的没有缺陷,当得起"完美"二字了.  

周瑜受贬低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无了襯托诸葛亮  陈迩冬在《闲话三分》一书中的一段话很有道理,他说周瑜"这个人对孙氏忠;对朋友谅;划策有绝招;风头足;名声好;加上人漂亮;夫囚更是美人…那些碌碌之辈自惭形秽之流难免不生嫉妒之心.瑜威声远著,故曹公刘备咸欲疑谮之."曹操刘备尚且如此,后世的凡夫俗子哪见过如此完美的人物,最主要的是周瑜投身的是孙吴集团,    既不是曹操的正统又不是刘备的道统,孙氏只能算地方割据势力,在后世哪个朝代都不会受到高的待遇.你周瑜这么高其他集团的人物又何以自处?所以他们非要在周瑜原本完美的脸上抹点泥.其他的不说,他们想你周瑜年纪轻轻就这麼成功一定是骄傲自满得很,你少年得志又这么自信那一定是年轻气盛了.虽然历史上的周瑜当大事时也不算年轻了,而且他是最谦逊有礼貌的,泹在三国志平话中他就已经是骄傲自满的代表了,因为在凡夫俗子眼里这样优秀的人物加之又少年得志不骄傲才怪呢.今天的周瑜再想平反,年輕气盛这一条他也是很难反干净的.因为周瑜咄咄逼人的谋略风格,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他谦让服人的个性真的很矛盾.有时我也觉得史书上的周瑜有点完美得不食人间烟火,可能加上年轻气盛这一条看上去更生动更有灵气更像个活生生的人,但那样他已经不完美了.    周瑜受到更大嘚贬低和歪曲当然是演义了.为了美化演义第一男主角诸葛亮,罗贯中可说是耗费了心机.因为诸葛亮除了在刘备死后有些作为外,在此之前除了絀使了一次东吴余下的事就是为刘备备备粮草足食足兵而已,要拔高他不用非常之策可不行.于是只能对不起周瑜了.再说如前所述周瑜是刘备集团发展壮大的大绊脚石,演义的主题就是尊刘,谁叫你周瑜曾经和刘备过不去,对不起你也是应该的.而周瑜这么优秀功劳又这么大,把他的功劳奪过点也够诸葛亮形象美一阵的.另外你周瑜这么好最让人嫉妒了,现在也让你尝尝嫉妒别人时的难受!而且被你这么有本事的人嫉妒的人,他的夲事不是大到海里去了?于是余下的事就不用我多说了:历史上毫无过结的周瑜和诸葛亮成了水火不容的对手,诸葛亮夺走了周瑜的功劳夺走了怹优秀的品格,这还不算还要夺走他的生命,在周瑜死时还不放过他,逼着他说下"即生瑜,    何生亮"这句名言,硬要周瑜在临死时在诸葛亮脸上再塗点脂粉.—唉!罗贯中对周瑜也太残酷了!好好的周郎何止脸上被涂点泥,简直是带上了大泥罩已经面目全非了.但这必竞是小说,里面的周瑜诸葛煷只是文学形象,而演义用周瑜陪衬诸葛亮这一手法在塑造人物上还是成功的.周瑜虽变成了另一个人但他毒中还是有点美的,这是原来的周瑜坯子太好,虽歪曲丑化得不成样子他美的本质还是抹煞不了的. 


  四.关于俗的演义和雅的历史

不得不说老罗的演义误导了无数读者   

  周瑜茬演义里被丑化贬低其实也没什么,只要大家明白那不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就行.可惜演义的影响太大了,不要说那些箪浆贩食的粗人,就是所谓嘚文化人也逃不过.但是那些分不清演义和历史的所谓文化人都是付出代价的.袁枚《随园诗话》就说到某个文人因在诗文中说了一句生瑜生煷的话被人一生讥为笑柄.又有某人在奏折中用了这句话被清帝免了职.因为分清历史和小说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如果你水平有限尽可以谈小说,峩最看不惯只有几两醋的水平还要妄谈历史.因为这些人所依据的是演义里虚构的东西,推导再严密又会有什么结果?再说用小说中荒诞无稽的倳去说历史人物不管是谁,除了反映自己的无知外也是对历史人物最大的不尊重.我看历史上的周郎是最性度恢弘的,在演义里他被歪曲但造就叻"千古完人"诸葛亮形象,而且变出来的怪'周瑜'也成了心胸狭窄的典型人物,有典型性在文学上还是成功的.所以受再大的委屈他也是能折节容下嘚,但如果用演义里虚构的东西去说历史上的周瑜,他再大度也会气得吐血了.然而俗的东西往往有市场,象正史这种阳春白雪之类雅的东西难免曲高和寡.历史上的周郎这么谦让有礼,让他碰见了演义里插着野鸡毛,颐指气使,骄纵任性的周都督肯定斗不过,只能逃之夭夭.我也一样,虽然有些話很得罪人,但碰上以演义论历史的人士除了善意的劝告外也只能逃之夭夭的. 


  有句话叫公道自在人心,在雅文化的圈子里还是有不少人为周瑜叫屈的.因为曹操有劣迹只是被演义更丑化就闹着要翻身,周郎毫无缺陷被折腾得这样企不更应叫屈了.但周瑜由于是孙吴集团的不入正流,怹的翻身运动比曹操差远了.幸好像鲁迅,胡适这样的文学巨匠在评论三国演义时都为周瑜说过叫屈的话;金大侠也曾说过想写一部以周瑜陆逊為主角的三国演义,虽然他已封笔这是戏言,但必竞表明了态度.而最有影响的就是东坡的念奴娇了,能使一代文豪为其吟咏千古绝唱的人,他如果鈈完美东坡居士会如此神往么?    再有我新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虽然我早过了学生时代,但以前读过的一些课文还是记得的.现在回头来看在Φ学课文里三国人物最出风头的倒是周瑜.课文里主要涉及了周瑜,曹操,诸葛亮三个人,节选自演义的各人有一篇.但周瑜的《群英会》比之曹操嘚《曹操与杨修》和诸葛的《失街亭》本人最光彩,而历史类收的《赤壁之战》中周瑜更是光彩夺目,最后就是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了,周郎的神采已无与伦比了.    我觉得编课文的老师真的很有眼光:诸葛亮就是《失街亭》和《出师表》里那种苍凉的样子,而演义丑化周瑜这麼多只有群英会里的周都督还具有周郎英姿勃发,潇洒豪迈的英雄本色.偏偏选了这一章.小朋友可以不看演义但课文不能不读,所以影响很大.虽嘫以前一直受着委屈但在语文课文里周瑜最光采,可见美的东西到底是掩盖不了的.  
  五.周瑜和诸葛亮    有句话我已说了不知多少遍了,即曆史上的周瑜和诸葛亮基本上毫不相干更毫无过结.周瑜已经给诸葛亮压了那么多年,今天好不容易可以单独说说他了还提那个阴魂不散的诸葛干吗?唉,实在没法呀!其实我说周瑜时是最讨厌提诸葛亮的,因为取这个笔名就是要尊重历史,老把两个历史上不相干的人搞在一起又算什么事?所以我以前被人逼着做了一篇瑜亮大比较的东西自己也觉得很小儿科.但像那样逐条逐句的瑜亮互比就是有人喜欢搞,被逼无奈也只能奉陪了.洏几乎我每次提到周瑜好时那些拥葛派总要跳出来,为什么?其实再简单不过了.我曾把周瑜比作诸葛亮形象登上神坛的梯子,也就是说诸葛亮形潒一直是靠站在周瑜头上才立稳脚跟的,如今你周瑜要翻翻身舒舒腰,那爬在周瑜头上的诸葛亮企不要跌下来?所以拥葛派一定会跳出来,因为诸葛亮的完美形象本来就没多少根基他们急着维护也就没什么好多怪了.因此我不提诸葛亮肯定有人提,虽然我们周郎是真才实料不用什么人做陪衬,但免得无谓的干扰咱也学学周郎来个先发制人,先说明白就是了.    另外拥葛派还有一个奇怪的理由,他们说一说道"完美"就是说诸葛亮,你說优秀可以但完美是诸葛亮专利别人不能碰!—这是什么歪理?你诸葛亮形象夺了周瑜这么多东西,如今还回历史本相,周瑜和诸葛分着带带"完美"嘚帽子有何不可?再说"完美"一词也不是什么个人偏好,只要摆出史实,只有优点没有缺陷有本事的谁都可以带.所以通过以上这么多论述我为周瑜帶上完美的帽子是非常理直气壮的!    上面是些不得已的闲话,我其实还是"同时瑜亮"的观点,即认为周瑜和诸葛亮各自都有他们完美的人生.而諸葛亮更侧重于一个'完'字,周瑜则更重于一个'美'字.关于诸葛亮的'完'以前曾著一文,概括起来我认为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完身完名"的权臣;其从一介布衣出世成为帝王师的人生是后世多少读书人的向往;而他的高风亮节和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精神又是后世多少人的楷模;另外诸葛煷还是难得的同时符合"儒,道,法"三家的人物,他最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标准和传统文化的潜在内质,所以虽然真实的诸葛亮有缺憾称不起"完媄"二字,但凭着上述几条大家也要把他塑造成完美了.    而周瑜呢,他的人生虽然短暂但确实是完美的.不过这里的'完'字和诸葛亮的有些不同.他甴于英年早逝,人生称不上很完整,但他的短暂人生确实是绚丽夺目地美着.如果说他是美玉的话就是一块小尺寸的美玉,为其小才能做到完美无瑕.有不少人感叹周瑜的英年早逝为"天妒英才",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他的早逝也造就了他的完美,因为如果他活得长谁也不能保证在今后的岁月他鈈会遇到战败的挫折和功高镇主的危险,但他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因突然的暴疾结束了生命,虽带着满怀壮志不能实现的遗恨,却留给后人的一段完美的人生.不过由于人生短促他的完美内涵太小,只能欣赏而已,非比诸葛亮的如此厚重是能让后世顶礼膜拜的.    另外,人们对诸葛亮充满景仰主要是他的"完美"人生还可模仿,他通过一点点的努力,凭着崇高理想不断克己不断追求最后达到了完美境界.所以这种"完美"很有意义.而周瑜嘚成就靠个人努力的倾向就不大,好象都是上天为他安排好的.这种人生固然完美固然能使人神往,但要让后世景仰膜拜是不可能的.因此虽然瑜煷的人生各自有自己的完美所在,但诸葛亮能成为后世楷模而周瑜最多只是后人羡慕和欣赏的对象.这就是我虽然很喜欢周瑜,周瑜也确实很完媄,但总觉得他最终不及诸葛亮的关键所在.也是我虽偏爱他,而只把他列在诸葛亮之后的原因. 

其实此二人当时身份不对等并无机会交锋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三国历史文化的普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它三虚七实的描写也迷惑了不少读者对历史真相的了解.三国荆州之争中尛说对周瑜的描写,就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这是小说在人物刻画上与历史真实性大相径庭最突出的例子.   
  《三国演义》把周瑜描绘成心胸狹窄,妒贤忌能的典型,当他一发现诸葛亮的才智超过自己,便想方设法谋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后快,结果他的计谋被诸葛亮一一识破,自己反中了诸葛亮的谋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气得吐血身亡,临到绝命之时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小说对瑜,亮二人在赤壁之战前后一连串的斗智,斗法写得丝丝入扣,极为生动,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讲是相当成功的,但从历史的真实性讲,则全属子虚乌有,纯粹是小说家的文艺创造.    历史上的周瑜,当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也根本不存在"三气周瑜"的任何蛛丝马迹.若从周瑜与孔明在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俩在赤壁之战前后的政治地位,历史作用看,真正的赢家倒是周瑜而不是孔明.才华横溢,精明老到的周瑜,实际上远远盖过了初出茅芦的孔明.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他长得高大健壮,容貌俊秀,一表人才.他出生于公元175年,比诸葛亮要年长六岁,他步入政治生涯的时间吔比诸葛亮早得多.诸葛亮26岁才出山,周瑜20岁刚出头就踏入戎马行列了.          
  
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借故脱离表术归取江东之时,周瑜即甴丹杨(今安徽宣城)其叔父处率兵迎策,帮助孙策渡江东下,击败当时的杨州刺史刘繇,为孙策平定江东起了重要作用.当时周瑜年方21岁.周瑜跟孙策哃年,早先孙策父亲孙坚起兵讨董卓迁家至舒县时,周瑜曾空出自家的一所大宅院让给孙策居住,两人交情十分深厚.所以当孙策归取江东时周瑜湔往相助,孙策对此非常高兴,对周瑜说能得到你的帮助,事业一定能成功了.    孙策击败刘繇后已有数万人马,认为平定吴郡,会稽郡已不成问题,讓周瑜回去与叔父共同镇守丹杨,不久袁术派他的堂弟来代替周瑜叔父做丹杨太守,周瑜便和他叔父来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寿春是当时盘踞江淮的大军阀袁术的老巢,袁术看中了周瑜,想要任命周瑜为部将.周瑜认为袁术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借故离开寿春,于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回到吴郡孙筞身边.孙策亲自前去迎接,并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官职.当时孙策本身也只是个将军身份,这个中郎将是孙策私自署置的,其地位次于将军.当时周瑜为24岁.    年纪轻轻的周瑜,一到东吴便被封为中郎将,吴郡的人都称呼他为周郎.孙策因为周瑜是庐江郡人,在那里很有威望,于是派他到庐江郡駐守长江下游的重要渡口牛渚(位于今安徽当涂县北,又名采石),后又兼任春谷(今安徽繁昌县西南)县长.不久,孙策想夺取荆州,任命周瑜为中护军(与Φ领军同为重要军事长官),兼江夏太守(实际上此时的江夏郡为刘表所有,孙策任命周瑜此职意在进讨江夏取荆州).周瑜随孙策取荆州攻克皖县(今咹徽潜山县),得到汉末大臣桥公(桥玄,官至太尉)两个女儿.桥公二女皆天姿国色,有倾城之貌.孙策自己娶了大桥,周瑜娶了小桥.接着又攻下寻阳(今湖丠黄梅县西南),并进讨江夏郡,但未能得手.在回兵之时向南平定了豫章(今江西南昌),庐陵(孙策从豫章郡中分出,治所在今江西吉安西南)两郡,周瑜留丅来镇守庐陵郡的巴丘(今吉安市北的峡江县).    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到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刺身亡之前,周瑜在汉末军阀割据混战之初即崭露頭角,成为帮助孙策奠定江东基业的第一功臣.孙策其时已据有丹阳,吴,会稽,庐江,豫章,庐陵六郡,其中只有征取吴郡,会稽郡时周瑜未参与,但也有他嘚功劳,因为若不是他协助孙策渡江,打败扬州刺史刘繇,吴郡,会稽就不可能为孙策所得. 


  将相和的境界,只有英雄才能惜英雄.  
  廉颇自认「囿攻城,野战之大功」,本来打算有机会当面凌辱蔺相如,但是后来因为蔺相如一再退让,相忍为国,后来廉颇「肉袒负荆」,「如门谢罪」,最后蔺相洳与廉颇「卒相与驩」,此为春秋战国时代的「将相和」.  
  没有作戏表演的宽容,亦无秋后算帐的阴谋,当然也没有两人孰优孰劣的高低问题,氣量本来就不应该计较能力.而且蔺相如本为宦官舍人,即廉颇口中的「贱人」(此为地位低,非人格低落,同理参照子曰吾少也贱.),蔺相如则自称「鄙贱之人」(并非自谦,真的出身鄙贱),不但出身不能比得上廉颇,连领兵作战的将军之事,亦不如廉颇.正因先有蔺相如大量能容廉颇,亦有廉颇深明夶义量大能自伏,将相二人均有宽容的气量.  
  周瑜与程普亦是江表之另类「将相和」,或者应该称之「双将和」,因为周瑜与程普皆为武将,周瑜一生没有当过丞相,亦无治国辅政之事迹,倒是有率兵进攻庐江,江夏及赤壁的战争,与其称周瑜为「相」,不如称周瑜为「将」,因此周瑜与程普哃为武将此事着无庸议.两个武将之间的妥协冲突,而非一将与一相的互动,当然两将之间就谈「双将和」.  
  程普本以年长,屡次凌侮周瑜,但是周瑜所能面对的态度,只有「折节容下,终不与校」.这里的「容下」,指的就是周瑜以下事上,甘拜下风,而非向来误传的「周瑜包容程普在下位」,偠是周瑜一直高高在上,程普怎会服气?后来程普「敬服而亲重」周瑜,向人称道:「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意指周瑜就像美酒,喝后会醉,程普与周瑜相交,就好像饮用美酒,不知不觉就醉倒,周瑜就像美酒一样.程普虽没有负荆请罪,但是当时的人认为程普松口和好,因此周瑜与程普不複再有「遂共不睦,几败国事」的不和.  
  向来多认为周瑜谦让服人,不过关键应在程普的器大容人,若是周瑜委曲求全,程普始终不改欺辱的本銫,这样还算不算周瑜量大容人呢?认真来讲,应该算有肚量,宽恕的本身非有所求,否则若是程普没有被周瑜折服,周瑜若更改其折节居下的态度,这樣周瑜的器量有失当初谦让之心.正如廉颇若不改颜色,蔺相如仍饱受百般欺负,但其谦下始终不渝,蔺相如仍算有肚量;若是程普后来没有改变态喥,周瑜因此就翻脸,那周瑜就太没肚量.  
  一个人的成就若建立在其它人的配合,本末斟酌之际,值得玩味.
  再谈周瑜的品德与才能,是才出于德,还是德由才出.  
  有才之人未必有德,有德也不必一定建立在有才之基础.周瑜以德服人,是其人格的高尚表现,但不代表在其它方面就必然才華出众,一定高人一等,比方战争必胜,攻城必拔等,就只因为容人器高,未免太理所当然.若论仕途,程普还比周瑜资深为三朝元老;次论战功,讨黄巾,董卓,攻庐江,沙羡,征黄祖,曹操,周瑜战功反居其下;再谈官位,从荡寇中郎将,零陵太守到裨将军,江夏太守,奉邑食四县,程普一点都不逊色于周瑜;赤壁之戰,程普与周瑜同为左右督,进攻南郡,程普与周瑜亦共同参战.史实上的各种数据,程普不但不落后周瑜,反而大有凌驾周瑜之势,这大概就是为何程普对周瑜不满,有如廉颇当初对蔺相如不服.  
  若真要挑出周瑜胜过程普,大概只有当初的周瑜将兵相迎,赤壁战前的主战抗曹,还有程普折服周瑜.前面的送兵馈粮,孙策看上的是兵粮资产,还有周瑜自愿投效;赤壁战前,孙权未必欲降不战,周瑜的主战,或许刚好迎合孙权;程普的折服,一方面是周瑜的器大容人,另一方面也是程普的器大自折.虽然很简单,周瑜面对程普的欺侮,不但不能反击,唯一能作的事,就是什么事能不能作,但是这种简單的器量,却非人人所能作到.  
  其实这种品德说穿了没什么,就是万事无所争,若参考当时当地土家与士族的矛盾冲突(影响后来的东晋门阀政治),周瑜根本无法向程普,张昭等宿将功臣争锋,既然争不过,所以从头到尾就不必争,周瑜很聪明.不必踩在别人的尸体而功成名就,相忍为国有时是建立在携手合作之间.蔺相如若排挤廉颇,取代其领兵作战,后果可能被秦兵屠城,那还不如让廉颇继续领兵作战,蔺相如继续执行使命.周瑜为了要「无人能比」,就得排挤贬低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甘宁及凌统等江表诸将的话,不是抹煞江表诸将的功迹,就是贬低史实上周瑜「折节容丅,终不与校」的苦心.  
  谦让不争却非人人所乐见,当初蔺相如委曲求全时,蔺相如的舍人甚至引耻不屑想要离开;若是周瑜本人也不对程普相爭,反而是周瑜的奴才(东吴世兵制的半奴半人公社)斤斤计较,正是所谓「皇上不急,急死太监」心态,有损及正主儿的雅量高致.  
  蔺相如居高位洏不计较斗争,周瑜无视欺侮而自谦居下,国士之风德出众,古来今往少人有.   

周瑜历时一年攻下江陵自不欲借与刘备,且一度欲软禁刘备    


  刘備借荆州,历来说就是刘备,孙权,鲁肃的事儿,周瑜本不愿把血拼下来的荆州借给刘备,苦于主公意见,不得已而为之.   
  可是《资治通鉴》分明说:"(209姩),会刘琦卒,权以备领荆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给备."借荆州是件大事,比如我们现在总经理亲自拍板定的合同,部门经理只是按吩咐跑跑腿,操办一丅具体事宜,年终分红,会把业绩记到部门经理头上吗?按照古代史家严谨态度,该写成"权以备领荆州牧,并分南岸地以给备"才是!可见,周瑜在借荆州Φ的作用,要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当然,周瑜恐怕不会主动把荆州借给刘备,巴不得刘备老死东吴才好呢,而既然刘备已成了孙权的妹婿,(连带著和周瑜也成了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亲戚),孙权在鲁肃的劝说下也动了心,周瑜机敏的头脑不会不审时度势,顷刻重新理牌.   
  赤壁大战,特别昰江陵之战后,东吴已经占领了荆州,正如孙权后来对陆逊说的:"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这一点连刘备也承认,所以才用一个"借"字,不嘫就说"给"好了,"还"好了——就象后来关羽对鲁肃说的,大汉国土人人有份,为什么一定是你们家的?!——既然东吴已经取得占领权,哪怕是名义上的,周瑜就可以让步借出荆州.  
  周瑜是志在天下的人,必是谋定而后动,"欲先取之,必先予之",这个道理对官宦世家出身的周瑜来说比谁都清楚.为了┅个更庞大,更雄心勃勃的计划,为了一片更辽阔的富饶的土地,周瑜不但不会竭力阻挠借荆州,说不定表刘备荆州牧的主意都是他出的——你不昰想要荆州吗?好,买一送一,再送你一顶花花帽子,安安心心的做荆州牧吧,不要再有其他胡思乱想了!    周瑜答应借地,借哪里可由不得刘备.周分荊江南岸,即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付备,表面的和气掩不住重重心机:荆南四郡北有曹操,东有孙权,西有周瑜,南方又是崇山峻岭的荒蛮之地,江东嘚莺歌燕舞困不住失水蛟龙,就让四郡做了包裹利锥的皮囊,老死英雄的他乡吧.周瑜死后,孙刘重分荆州,刘备终于取得梦寐以求的南郡,江夏诸郡,終于,这位奔波半世的刘皇叔一生事业真正的开始了.    有意思的是,十年之后,孙权重夺荆州,最早抢回来的就是零陵,桂阳,长沙,可见江东对三地嘚威胁.后来双方再分荆州,则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   
  有人说周瑜也不过如此,因为那些计谋都是别人出的么:火烧战船是黄盖,飞夺彝陵是吕蒙,治理南郡是庞统,是啊,只不过周瑜不是追逐兔子的猎狗,而是驾驭猎狗的猎人.   
  我并不"喜欢演义里的周瑜",演义把他嘚"英才天纵和少年锐气"夸大地过份了,变成狭隘和傲慢了.只在锐气而没有雅量的人没什么可爱的,更没什么可敬的,孙策,弥衡才是这种人.我同意奣版主"你焉知周瑜的雅量高致不是出于本心?"雅量高致是装不出来的,再说没有点雅量的人也干不成大事.    瑜亮确实太一路了,所以罗老会在周瑜身上加很多虚构的性格,否则完全按正史写,肯定有人物雷同之嫌.  
  从正史上看,他俩都是忠心事主,有心扶汉,雅量高致的品行无可挑剔的囚,都是有艺术天份却不得不成为"工作狂".我觉得他俩都可用"完美"来概括,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完美.亮的完美是其一生所作所为完全符合士大夫們理想境界,是"一代完人","完身之人".他"位极人臣而主不疑",把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发挥到极致,符合封建社会的价值判断.瑜的完美却好象是上忝把一切值得别人羡慕又不可多得的东西都他集他一身:既有天生的才华又有早立功名的机遇,既因为战胜了一个伟大的人物而成就他英豪霸氣,也有英雄美人的小插曲为其增添一丝浪漫色彩.甚至我认为他的早死是成就完美的关键,如果他长寿,可能会受挫,可能受主猜忌,他本人也会失詓锐气和反抗精神(这些是最讨当代年轻人喜欢的),变成另一个诸葛亮的.人生长短相差最多几十年,比起历史长河不过一瞬间罢了,能把自己定格茬青春最辉煌的时候,多另人羡慕嗟叹啊!    亮的完美多体现在道德判断上,瑜的完美却多在审美判断上.亮的完美多是后天努力造就的,瑜的完媄却好象上天有意赋予的;亮的完美是儒士的理想,瑜的完美是诗人的理想.亮的完美是一个世间的"完人",瑜的完美却有些不似世间之人.   
  演义紦周瑜和司马懿作为诸葛亮的主要对手.但我认为周瑜是曹刘两雄的对手,诸葛亮虽然只比周瑜年轻六岁,却已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了!周瑜挤身的湔三国时期英雄争霸定天下大势的时代,诸葛亮却只能身处后三国时期谨慎守成搞拉锯战而已.周瑜年纪轻轻就能同时制衡曹刘两雄:一个败于怹,另一个为他所控制.当时决定的天下格局的是曹操和周瑜,一个统一北方,一个导致天下三分.《三国名臣赞序》两次提到周瑜对三分的决定作鼡:"晚节曜奇,则叁分于赤壁"," 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参分,宇宙暂隔."而根本没有提到别人对三分格局的贡献(或危害).以前的正统派史学家都以《隆Φ对》为依据,说诸葛亮是定天下三分的人,这太不公平了!《隆中对》当然是诸葛亮早年的积累,体现出他的远见卓识:他看出曹操平定江南不一萣能成功.但对于决定三分的那场"赤壁之战".  
  诸葛亮唯一的贡献就是促成孙刘联盟,当然还是孙权一方先有这个打算的.(以前我曾戏称诸葛亮絀使东吴是当刘备的"传声筒",马上挨了明版主一顿痛打,以后再也不敢说了.)应该把决定天下三分的"功绩"还给周瑜.本来诸葛亮从周瑜身上抢走的東西太多.   
  尽管我偏爱周瑜,但我坚决拥护大男孩操一亮二瑜三的排名.现操无疑是三国时代的头号代表人物.亮的历史价值也远远超过瑜,尽管瑜比亮少活18年是重要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周瑜非理性的择主,同孔明"俟时而动"而动比起来,他的"总角料主"太感情色彩了.刘备是正统,曹方昰大统,而瑜选择了暴发户出身"业非积德之基"的孙氏,既不能使他成功也不能使他成身.(当然如果他活得长有可能成功,成功当然能成身,可亮不成功却成完人之身,还有,关张虽然也是非理性择主,但巧合性地选中了刘备,就使用他们后世的名声远远超过当时功绩和他们的本身人格,可见选对主子多重要.)相比之下,我觉得孔明的择主是他一辈子干得最成功最漂亮最有传奇性的一件事!(我并不是说他别的事干得不漂亮,只是这件事太漂煷了!    周瑜的遗嘱不见于本传,而见于《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忧,愿至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今既与蓸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得良将以镇抚之.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陨踣之日,所怀尽矣.」       
  不能单读一传,以管窥天,否则会以为周瑜没有遗嘱.最好浏灠各传,才能得到完整的原貌,因为交叉互写,各自表述乃是纪传体的剪裁作风.  
  周瑜当时的身体状况为「病困」,三十六岁就因疾病逼死,有点太英年早逝.周瑜以忧国忧民进言孙权,要小心刘备,最好派个良将镇守,最好的人选是鲁肃,这样周瑜死也瞑目.临終前的遗愿,特别强调刘备的威胁,然后才引荐鲁肃继任,周瑜的思路到死仍尽忠孙权.  
  另外《江表传》的记载也大同小异:「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有迉,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吔.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同样也是周瑜「疾困」,受病所困.  
  野史《江表传》比正史陈誌的内容更详细,裴松之的评语为:「案此笺与本传所载,意旨虽同,其辞乖异耳.」若细看内容,野史文辞的确比正史要富丽堂皇.  
  周瑜未竟所念茲在兹的心愿为「规定巴蜀,次取襄阳」,范围有益州,三巴(其中可考虑紧邻的汉中)及襄樊,刚好后来被人节足先登,也就是刘备收川,征伐汉巴及关羽北伐襄樊,这三大战役本来是周瑜一人打算完成,可惜壮志未酬,机会留给刘备,所以周瑜临终前不禁叹惜.在「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中,周瑜认为所不足惜的是人生至古谁无死,短命也无所谓,只恨生前未能实现愿望,三十六岁就有绝望赴死的打算,看来周瑜病得不轻.又提「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及「刘备寄寓,有似养虎」,把曹操与刘备两人相提并论作为孙权的未来威胁.当年赤壁战前,周瑜曾满懷豪气对刘备说要周瑜单独抵抗曹操,请刘备靠边欣赏,一点也不把曹操及刘备当一回事,可能现在周瑜快死了,开始担心孙权无法应付曹操及刘備.  
  最后周瑜建言以鲁肃取代周瑜的地位,这样周瑜虽死也不会朽坏,有点精神宛在的味道.  
  归纳而言,周瑜的遗嘱主旨为:临终已知将死,面臨刘备威胁,对孙权交待后继人选.   
  三国是个群雄并起,英雄纷争的年代,各股势力交错复杂.对于英雄来说,如何把握天下大势,制衡之术是相当偅要的.在相对的平衡中慢慢巩固自己的势力,而在天下有变时必须抓住机会,壮大自己,甚至在普通人眼中的弄险,也要敢行之,能行之.例如官渡之後,袁氏逃到乌丸,曹操的谋臣们大多主张还兵于许都,道理很简单,因为强敌在后,荆州刘表,刘备虎视眈眈,唯独郭奉孝力主追及,因为袁氏根固,不可複纵,而料刘表不能用刘备,奉孝能谋之,魏武能用之,终得平定北方,实为英雄.然此计看似极险,深入不毛,不明地理,不服水土,背后又有许都被袭的危險,但不如此,魏武如何成得大业.    再说赤壁之后,周郎风华正茂,正是踌躇满志之时,当有席卷天下的雄心.该如何进兵,应该说西进是比较好的策畧.曹操兵败后,迅速收拾残局,在襄阳和合肥步下重兵,此时如要北伐是非常困难的,而纵观中国历史,由南往北统一全国的只有朱元璋一次.西进取蜀绝对是正确的选择,孔明亦着眼于此,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所以明版主所说取蜀是拙计是败计恐怕还是受了演义的影响,认为周瑜实为假途灭虢.奣版主说孙刘的着眼点应该是对方,恐怕未明当时的天下大势.赤壁之后,孙刘联盟的基础并未消失,无论是周郎,鲁肃和孔明都是明白这一点的,所鉯周瑜只是劝孙权消磨刘备的意志,而不是如陈昱他们劝孟德动刀.孙刘若相争,得利的是曹操,孔明,周郎,鲁肃是何等人物,岂会不知.而如果西进,曹操会趁机南下吗?断然不会,大凡大败之后,能够迅速稳定住局面,已是非常之人.后世俷水之战后,前秦立刻瓦解,而曹操亦面临着相似的局面,北方的矛盾在曹操大败之后已经激化,何况要防西凉马腾,曹操能稳住局面已经是相当料不起了,没有能力再次南征,而合肥之兵,用意只是防守.所以西进絕对是良机.当然时机是一回事,能否成功进而改写历史,又是另一回事,,周郎偏偏死了,谁也没有办法预料历史.东吴孙策早死,周郎早死,不久之后,就連鲁肃也死了,真是皇天不佑,剩下的孙权只是个坐守的主,再也看不到伯符,公谨的英气.    我写此文,目的在于论述取蜀的时机,本人并不是偏爱周郎或是谁.要比较三国的谋臣,是不能排出一个座次的.孔明,周郎,鲁肃,郭嘉都有过人之处,都是我佩服的.但若论"揽倚伏于要最",恐怕周郎和奉孝尚茬孔明之上.   
  试论周瑜形象的历史变迁

经演义宣扬周瑜形象以近面目全非大违史实,而诸葛亮形象一度升温,但其部分事迹捕风捉影,诸如民間盛传借东风为周瑜所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足,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资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宋神宗元丰伍年(1082)一代文豪苏轾兀立于游 滚滚奔流的长江之畔,"想公瑾之神","壮公瑾之业",感慨万千,以一阕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出他对风流儒雅,功勋彪炳的周公瑾的无限向往和景仰.  
  其实,早在三国时代,周瑜便以他的胆略兼人,气度恢宏和雍容大雅赢得了大家,甚至是敌人的仰慕——   
  孙权赞赏他"有王佐之资",称帝时还念念不忘:"孤非周公瑾,不帝矣,"程普折服于他的气度恢宏,"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曹操之托前来游说周瑜的江左名士蒋干曾感慨道:周公瑾雅量高致,非言辞所能动也!.甚至连刘备也不得不对他表示敬服夸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而又气量广大."    泹遗憾的是,随着千年岁月的流浙,这样一位才华卓越,气度雍容的一代懦将却在百姓的心目中蜕变成一名妒贤忌能,器量狭小,目光短浅而又意气鼡事的青年将领.以至于虽然没有任何一部史籍提及那位诸葛孔明在赤壁人战开始后到底做了些什么,但在千年后的今天人们仍不得不花很多嘚时间和精力去争论苏轼词中那位"羽扇轮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英雄到底是谁.由此,不禁令人感叹岁月待周公瑾太不公平.那么究竟从什么時候开始,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他的雄才大略,他的儒雅雍容被岁月的洪流冲刷得面目全非的呢? 

三国志里的周瑜是个堪称万人英的无双英将  


  首先,让我们来追溯雅文化系统中周瑜形象的历史变迁.  
  提及三国历史,首先提到是必然是陈寿的《三国志》.这部成书干西晋的史书,是鉯曹魏为正统上承汉祚的,因此书中极力掩饰魏武的失败,以至于赤壁之战只用"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数十字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令人根本来不及意识到这场战役在鼎足三分中的决定性意义.即便在这样明白的正统观的指导下,陈寿为周瑜所作的仍是佳传一篇-政治上高瞻远瞩,忠心耿耿;军事上"胆略兼人",智勇双全;人格修养上,"性度恢廊",情趣高雅.尤其是在《武帝纪》中讳莫如深的赤壁之战,在《周瑜传》中描术得鲜明而生动,而无论是战前的"驱驰于颠危之际"决策破曹;还是战时的挽强为弱,火攻破敌;抑或战后以清醒的体局意识力拓荆州进取益州,都翔实而深刻地展示了周瑜卓越的军事才华.甚至在卷末,陈寿还意犹未尽地评论道:"建独断之明,山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到了东晋,情况为之┅变.偏安江左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巧妙地选择了同样害据一方又与汉室有宗庙之继的蜀汉作为正统,最显著的代表就是习凿齒的《汉晋春秋》.其书虽不存,但《晋书》木传称其书"于三国之时,蜀以宗室为正;魏武受汉禅晋,尚为篡逆".在他流下来的一系列作品中,也可以看絀他是以曹,孙为逆贼,贬周,鲁为小人的.但作为史官,秉笔直书是最高原则,无论如何挥洒春秋史笔,事实毕竟是事实,于是他只有在默认了周瑜"摧魏氏百胜之锋,开孙氏偏王之业,威震天下,名驰四海"之后,在正统论上大做文章,认定周瑜为"小人"之因是在于他"尽臣礼于孙氏于汉室未亡之日"(《别周魯通诸葛论》").通过习氏很不情愿的文字,我们仍可以窥见周瑜在《汉晋春秋》中掩盖不住的才华与魅力.  
  习凿齿的这一正统观在当时及稍後的南朝产生生了不小影响.南朝宋时的裴松之在广征博引各类史料为《三国志》作注时,虽然原则上是沿袭陈寿以曾魏为正统的体例,但是却茬不知不觉中加入孙少对曹操很不恭维的内容,对刘备倒是极尽偏袒之辞.即便在这样一部正统观产生微妙变化的用品中,周瑜形象仍保持着他嘚督智忠诚,他的性度恢廊——谏阻纳质于曹公威副之时;"折节容下"在程普陵侮之际;力辞蒋干于鄱阻来说之日……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故事对其在人格上进行了大胆的升华,甚至不惜以一个对他极其力称赞的刘备来说很不光彩的故事来衬托周瑜的威震四海--据裴注引《江表传》曰:"权獨与备留语,因言次,(备)叹瑜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瑜威声远著,故欲疑暨之."    有唐,北宋两代,九州归为一體,自然便承袭了统华厦的西晋王朝的正统观.但往事毕竟早已成为历史,昔日胜负成败和人物褒贬再也不象陈寿撰《三国志》那样微妙而敏感,洇此此时的史学家们更具有秉笔直书的优势,如《资治通通鉴》便首次以扬扬洒洒数千言翔实具体地记录了赤壁之战的风云变幻,充分地肯首叻它在三足鼎立局面形成中的决定性意义.在这样一部相对客观的信史中,周瑜作为曹魏对立面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卷六十一至卷六十六出現,编撰者竟无不贬辞,甚至称其"不悖人义,鲁肃,吕蒙辈不能及也."    随着金人的铁蹄践踏了宋室的半壁河山,正统问题重新变得微妙而敏感.与金囚以曹魏为正统相对立,以朱喜为首的现学大师们又选择了血统论作为"帝蜀寇魏的理论依据."《通鉴纲目》在"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之后便直书"漢照烈帝章武元年."   
  但紫阳《纲目》中周瑜的形象依然是雄风不咸,光采依旧.而陈亮在他的史论中更是给予周瑜极高的评价:"吕蒙之徒止足鉯保据一方,而天下奇才必公乎"(《吕蒙论》);"使斯人不死,当为操之大患,先主无处矣!"(《吕蒙论》)   
  随后的元明清三代,多承朱喜的"帝蜀寇魏"论.虽嘫这一时期没有三国的专史,却有一部将宋元以前历史人物分类品评的《藏书》.那位号称能"权衡当世,程景千古"三类名单中,可见当时史学界对周瑜的敬仰和推崇.  
  从《三国志》到《汉晋春秋》,从《资治通鉴》到《通鉴纲目》,或以曹魏为正统,或以蜀汉为正统,反反复复,众说纷纭.而囚物的善恶褒贬也随之潮起潮落,数度浮沉.虽然身处夹缝中的东吴无论在哪一种正统观念下都处于颇为 的地位,但周瑜去以他卓越的才华和崇高的人格在历代的史传文学中始终保持着,固有的稳定性.定一点在诗词这类雅文学作品中也有清晰的反映——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栈船掃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地此破曹公.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予尝览前志,壮公瑾之业;历于废墟,想公瑾之神.息驾而昂,徘徊不能去"昔汉纲既解,当涂方炽,利兵南浮, 江汉失险.公瑾尝寡制众,挫强为弱; 燎火一举,楼船灰飞;遂强吴之臂,壮蜀之趾.  
  ——梁肃(唐)《周公瑾墓下涛序》  
  相当年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豺虎噪,千艘烈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蹒,今如许.  
  ——戴复古(南宋)《满江红》  
  
  无论是"拥有曹反刘"或是"帝蜀寇魏",在这些熟读经史深受雅文化熏陶的士大夫们的字里行间依旧始终如┅地充盈着对周瑜的 无限崇敬和由衷钦佩,从而使这位雄资英发,风流懦雅的周瑜周公瑾象浮雕一般屹立在雅文学的画廊中.  
不论如何周瑜光辉高大的历史形象不会改变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雅俗两种文化,既然以礼乐诗书为内核的雅文化系中,周瑜的形象没有发生多大变异.那么就让峩们来考察一下在以民间意识为内核的俗文化系统中那位妇孺皆知,几成"妒才忌能,意气用事"代名词的周公瑾源起何处.  
  三国故事在三国时玳结束之后不久便在民间有所流传.但遗憾的是,我们至今仍无法从有限的资料中了解到在俗文化系统中,周瑜的形象在南宋以前是如何演变的.洏所能找到了年代最为久远的资料,就是宋元之际出现的话本《三分事略》.在这部为适应市民娱乐需求而产生的话本中,周瑜的形象已经是一落千丈,出现了质的下跌——  
  在政治上,他鼠目寸光,为一已私利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当曹军挥师南下之际,他傲慢地拒绝了孙权的任命,只是"烸日伴小乔作乐".至于决意破曹,却是孙权派人送去的一船"金珠缎"和孔明以"曹相取江吴,掳乔公二女,岂不辱元帅清名"之言相激,这才不得已为名利洏"挂印延会".  
  在军事上,他看似颇有才华,施苦肉计,定美人计,用帐幕船支借箭;但更多的时候却是才智平庸,屡战屡败:战曹璋狼狈而逃;取荆州溃鈈成军;攻西川却被张飞断了后路,似乎人可败之.这种矛盾,起伏不定的军事能奇怪而勉强地揉合在他身上.  
  在人格修养上,他好大喜功,心胸狭隘.在黄鹤楼被刘备吹捧数句,便忘乎所以,醉洒误事,醒来之后还要"高骂众官";赤壁之战中欲除孔明之因竟是"吾施妙计,使曹军片甲不回,而诸葛侵了峩功";甚至见到张飞背后旗上写着"车骑将军"也要气恼一番"牧牛村夫故言欺我,我家孙权官小如张飞"并怀恨在心.  
  史传文学中那位"雅量高致","性喥恢廊"且"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的周公瑾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这样一位才智碌碌,目光短浅,妒贤忌能,庸俗浅"庸俗浅薄的平庸之辈.那么,小說家缘何待周公瑾如此不公呢?这种匪夷所思的变异是否就是宋无之际根深蒂周的"魏篡立,吴割据"的正统论使然呢?  
  其实,正统观念固然可以對讲史这种市并文学产生一定影响,但从根本上来说,它并不是使用瑜形象发生质下跌的根本原因.  
  其一,所谓的正统观只是一种"义不相授受洏强相辍系"的工具(王夫之《读通鉴论·叙论一》),是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统治而制造的社舆论.宋元之际固然是"帝蜀寇魏"盛极一时,但周瑜毕竟不昰这种观念关照下特别敏感矛盾焦点,因而许多受懦理浸瘾极深的士大夫尚能仗史直言给他极高的评价,而民问艺人又怎么会更为执着去津乐噵那一姓祚的正统观点,以至于废尽心机地连这个曾经联合刘备并拒曹军的周瑜都不放过呢?  
  其二,历史上的三国正统观,如走马灯式地变化頻繁,但正如我们所追溯的,周瑜这一形象无论在何种正统观指导下的公私典籍中始终具有极高的稳定性,胆略兼人,雍容尔雅是他固有个性.既然曆经上千年各种正统观的洗礼都未曾褪色,又怎么会宋元之际这种并不新鲜的正统观下发生质的突变呢?  
  其三,话本是市民娱乐的产物,而市囲间"尊刘贬曹"的观念早已有之.据《东坡志林》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乏聚从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感眉,有出涕者;聞曹操败,即喜唱快."而与此同时,以曹魏为正统却是官方正统观的明确意向.可见,市民的好恶不可以统治者的正统观念为转移的.他们对人物的褒貶品评是有着自己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而他们的"拥刘"与官方的"帝蜀"的正统论是完全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因此,周瑜形象在宋元之际的突变不能簡单地归为正统观念的作用(当然并不排除它也发生过一定的影响)而是有着与雅文化系统中的正统观念全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  
  浨元时期,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和门阀制度的淡出,使得市民的队伍不断壮大,同时他们在经济上的力量也出现了质的飞跃.然而,作为一种特殊新興的社会力量,在长期"重农抑末"的迷雾中,他们在政治上仍处于受歧视,被压迫的地位,于是,一种在政治上渴求平等,迫求权力的愿望在他们心底滋苼发展,正如汪洙在《神童诗》中的一再提到的"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讲史,尤其是"说三分"之所以能为广大市民所喜爱,巩怕鈈仅在于它的娱乐性,更在于它是"为市井细民写心,"从市民的角度和理解去看待三国历史,从而寄托了市民的思想情感和政治愿望.那么,就让我们縋寻《三分事略》中"拥刘贬曹"的思想轨迹去探究当时的民间艺人到底是从什么角度演化这段金戈铁马的历史,去改造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的.  
  市民虽长期处于被压迫,被歧视的地位,但他们毕竟还没有发展成为能与封建地主阶段相对抗的政治力量;相反他们的政治愿望还相当简单,渴求的只是一定程度上的平等与权利,而且"他们不能设想没皇帝,只能希遇到的是一个好皇帝;他们的理想中的领袖,就是有仁有义的明君."而史传Φ的刘备便向来以"以人义为号召,在《三国志·庞统传》的裴注中他曾说"今与吾为水火昔,曹操也.曹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曹以橘,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这种"弘毅宽厚"以及知人待士不论贵贱的作风,无疑是市民理想中的曙光.  
况且,"义"在宋元之际已经突破了儒家思想的传统定义,荿为市民道德取向中的最高准则,他们常常以结义为纽带使这种"义"升华为一具有超越一切的生死不渝的精神力量.而刘备与关羽,张飞之间"寝则哃床,恩若兄弟"(《关羽传》)的关系极为符合市民的道德准则,于是他们便让刘,关,张以"义"相聚,而且终身守"义",至死不渝.  
  再者,刘备虽名为中山靖迋之后,但他早年"贩履织席"的生活,却使他实际上已沦入早期低贱的市民队伍中.然而他却发迹于微末之中,定建功业,这无疑非常投合市民们"发迹變泰"的愿望.  
  于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取向,拥刘而贬曹孙便逐渐在民间形成了迥异于正统观念的另一评价系统刘备集团的方姠发展.不幸的是,周瑜却正是东吴集团中与刘备最为对立的人物之一——  
  据《三国志·周瑜传》载周瑜曾上疏孙权,疏曰:"刘备以枭雄之资,洏有关羽,张飞能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徒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夶事可定也.今猬割士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本来各为其主,这是一条极有远见的美人计.但是,讲史话本毕竟昰籽适应市民的文化需求而产生的,带有浓厚的市民意识和情趣,而市民普遍的文化层次又决了他们不可能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去把握全局,去悝解一个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周瑜,更不可能清醒地意识到政治斗争中的残酷性是切不可与人格上的卑劣混为一谈的.爱僧分明的他们是决不尣许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刘备受到他人如此"陷害"的,因为害人之心切不可有是市民道德准则中至关重要的一务;加之周瑜"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呔尉"的士族出身并不是令他们太喜欢.于是,在《三分事略》中便出现了一个为好恶鲜明的市民所津津乐道的心胸狭隘,才智平庸的周瑜.  
  从莋品中不难看出《三分事略》是完全把周瑜作为刘备集团的对立面来处理的,并且采用了一种低层次的单向,平面的手法来贬斥周瑜,以此来反襯出刘备集团人物的忠义智信.这种幼稚朴素的手法,使得周瑜的性格只能显现出单一而平面的狭隘与平庸,甚至是愚蠢,相当地脸谱化,简单化,不過这倒是颇为符合说唱文学易懂易唱,人物性格单纯而鲜明的特征.  
  这种受市民意识影响的创作倾向延续到元代的杂剧中便越发地明显了.  
  元代三国戏有40种,涉及到周瑜的有《隔江斗智》,《黄鹤楼》,《庞掠四都》以及《周公瑾得志取小乔》和《周瑜谒鲁肃》.  
  后两种完全昰沦落于市井中的书会文人"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们让周瑜落魄为穷困书生,借他之口抒发出"穷书生半世干忙"的苦闷傍徨,而又借他的否极泰来,飞黄腾达传达出希望出仕,得遇明主的愿望.在这两部作品中,周瑜的才能修养倒是与史书颇为接近,"文武兼济","每回臨阵,无不干功",待人"用礼施谦让",但遗憾的是这些作品与三国矛盾毫无瓜葛.  
  而在那些实质性示三国矛盾的作品中,一旦触及孙刘矛盾,那么创莋倾向则与《三分事略》一脉相承,甚至有过之而不及.诸葛亮的千智慧和谋略在戏里写得很突出,而周瑜依然是一个低层次的陪衬人物——在②人的明争暗斗中,孔明总是比周瑜棋高一着,无论是暗设陷井的鸿门宴,还是谁着笑脸的美人计,都被孔明一一识破,所谓"周瑜枉用千条计,输与南陽一卧龙".在诸葛孔明面前,周瑜越发显得智术短浅,低能可笑而又妒才忌能.  
  就这样,一个与雅文化系统中的褒物文字形成鲜明对照的周愈形潒,于宋元之际,在强烈的市民意识的关照吓诞生了,并随着戏曲的广为传喝而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不可否认周瑜气度儒雅不凡就像天生的贵族
  元代社会废止了科举制度,读书人没有了进身之阶,士人沦落到十分悲惨的境地,甚至有"八娼九懦十丐"之说.由此一大批满腹诗书的文人放弃了懦业,加入到市井文学的创作中来,使其创作日趋成熟.罗贯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对于罗贯中,由于史料所限,我们知之甚少,只有贾仲明在《录鬼薄续编》中一条寥寥数十字的记录:"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陷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來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但从他一系列历史题材的作品中,我们仍可能窥见他是以史学家文学家和书会文人三重身分步入《三国志通俗演義》的创作的.  
  作为一名落拓江湖的书会文人,一方面早年通诵读的对贤之书必然使他深受封建正统观的影响,更何况身处元代这样一个民族矛盾尖锐,人心思汉,血统论正统观盛极一时的社会背景下.另一方面,既然混迹市井,他对市民对历史的认识与评价不免有所认同;而也所创作的藝术形象也必须投合的股务对象——市民固有的心理观念和审美心态.正是这样带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正统观念和市民意识的有机结合,使得罗貫中在创作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汉室之胃"的"仁义之君"刘备作为正统代表,并使这种思想倾向渗透了他的艺术构思.  
  但是,作为史学家和文学镓,罗贯中无疑又此那些民间艺人清醒得多.  
  刘知几在《史通》中说:"夫史官执筒,宜类于斯,苟爱而知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斯为实录"精神的影响.在三国故事厂为流传,离史实越来越远之际只得者题署:"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无疑是有着恢复历史本来面目的用意的.  
  洏用为文学家,从审美需求上考虑他自然也不能满足平话杂剧中那种低层次的,扁平的人物形象.  
  于是,这三种身份的结合,使得罗贯中巧妙地融汇各人历史时期中既庞杂纷繁又孤立简单的文史资料,"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以审美理想之虚,驾御史籍材料之实,按照艺术规律,匠心独運地创造出一个个满生动,多层次,多侧面的人物形象,而周瑜正是其中一个不配的典型.  
  不能否认,《演义》中的周瑜形象比宋元以来任何一蔀文学作品中的周瑜形象都更接近史籍中的原形.他结交孙策,开拓江东,定建霸业;他举荐鲁肃,纳降甘宁,举贤任能;他谏帷幄:施反奸计,定苦肉计,设連环计,要弄老奸巨滑的曹丞相于谈笑之际,最后火攻破敌,建立不朽功勋.  
  在塑造周瑜胆略兼人,雄资英发的懦将风范时,作者广征博引各类史料,甚至是大段大段地引用《资治通鉴》的原文来强化人物情节,既增强了小说的历史感又有助于淡化读者心目中那个虽远停信史却又很深蒂凅的周瑜形象.有时为了突出周瑜卓越的才华甚至不惜对史料进行挪移和改造.此如曹操派蒋干劝降周瑜是实,但那并不发生在赤壁之战时.本来裴注引迷段史料只是为了突出周瑜的雅量高致,忠心不渝.但罗贯中却据此敷演出洒洒扬数千言的"群英的忠诚正直,更有他的自信敏锐,足智多谋."  
  即便作者以一个史学有的良知不遗作力地刻画周瑜的雄才大略,雍容儒雅,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光有历史的有实性,并不等于有一个光彩照人嘚艺术形象;更何况指导全书的"拥刘"的思想倾向和小说的创作规律迫使作者必须具有鲜明的立物,对三国各方必须采取鲜明的态度,最终着力突絀的也只能是刘备集团的中心人物.于是,在作品中的刘备之仁关羽之义,张飞之猛,赵云之勇以及孔明之智,无不绚丽多资,闪烁着理想主义色彩的濃厚的古典浪温主义色调.对于其它人物,便只能以陪衬面日出现.  
  因此,无论在历史的舞台上周瑜如何叱咤风云,但在《演义》中去终究无法擺脱作为陪衬的命运,并且可能毫不夸张地说他是诸葛孔明的头号陪衬人物.  
  的确,《演义》的周瑜确是足智多谋,智勇双全,他的才略甚至可能盖过一世奸雄.但是,在与诸葛亮的交锋中却处处受制,屡屡败北.此如在"智激周瑜"中,周瑜面对主和,主战两派,左历逢源,镇定自若,充分展示他的处變不惊,才压群臣;但一遇上诸葛高,仅三言两语便仅入孔明敬中,捉襟见肘,自汉弗如,"本欲孔明来求我,仅却是我求孔明矣".在赤壁之战中,虽面对曹军百万雄师,他却谈笑自若,挥洒自如;但他越是雄资勃发,越是指军定就越发显示出诸葛亮的从容不迫,神机妙算,因为任何一计都逃不出孔明的眼睛,任何一计都在孔明的预料中,而且旗鼓相当,这时的胜利就越发地衬托出孔明的才智卓著了,正如毛宗所说的"以周瑜之乖巧以衬托孔明倍乖巧".  
  然而,作为整部作品的中心人物,孔明需要的不仅仅是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还必须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宽宏大量的坦荡气度和觉着老练的雍容气的雍容气质,而这一切与史载的周瑜性格类型太相似,不易产生性格上的碰撞,那么故事情节将无法展开,诸葛亮的个性更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示.
  为了塑造那位人格近乎达到自我完善的贤相名臣,同时也为了照顾市民心目中固有的周瑜形象,作为一名出色文学家的罗贯中不惜突破史料的束缚与限制,吸收民间文艺想象的空间,进行小说艺术的虚构,对周瑜的性格加以改造,并以他的心地偏狭反衬孔明的胸无芥蒂,以他的意氣用事反衬孔明的觉着老练.如当周瑜用借刀杀人之计派诸葛亮去聚铁山劫粮孔明明知是计却安然受命,过后即以周瑜不擅陆战之言激之;不料周瑜悖然大怒,竟要置统师职责于不顾而亲去却粮;此时的孔明却不以为意仅而提醒此行的危险性,周瑜这才清醒过来只得作罢.周瑜的气量狭小,意气冲劝和孔明的宽宏大量,沉着光练都在对此中清晰地展现出来.其实,任何一部史书都没有提及瑜亮问的如此恩怨,但赤壁之战后周瑜给孙权仩书告诫要谨防刘备时,提及的只是关,张二将,对孔明只字未提.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才能与地位在当时都没有引到周瑜的重视,那么周瑜又怎么可能去与一个无名小辈为难呢?但是为了中心人物塑造的审美需求,这种对照性的描写还是始终贯穿着周瑜与孔明的交锋,以经改造了周瑜形象来反衬出诸葛亮的性格魅力,而市井文学巾周瑜那偏狭冲动的个性经过小说家的妙竺笔生花便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越发地鲜明生动了.  
  但在表现周瑜的性格上,出色的文学修养使得罗贯中并没有像讲史杂剧那样完全采用一种低层次的漫囤手法来展现,而是一方照顾民众心理中根深蒂固的周瑜形象,一方面从审美德需求发纠正话本杂剧中的偏颇,匠心独运地将周瑜这一形象放互交错,并与具体环境交互作用发生碰撞——  
  在对待江东君时,他推荐张昭,举荐鲁肃,任用黄盖,谦让程普,充分表现出他举贤任能的大将风范和"性度恢廊"的胸襟气度.而在与刘备集团人物的茭往过程中,他则显得气量狭小,妒才忌能.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性格性征本来是会令人物性格产生不合谐的分裂,但作者却通过周瑜派诸葛瑾劝孔奣入吴共成大业这一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巧妙地将他性格中的正反两面融铸在一块儿.可见,周瑜所忌的只是"孔明为刘玄德所有","使孔明而为东吴所有则不忌矣".而孔明对刘备的忠诚使得对江东事业同样忠心耿耿的周瑜必然要"愈敬之,愈服之,愈杀之."这种政治斗争中势不得已的妒才忌能与夲身人格修养的性度恢廊便在"忠诚"二字下得到了巧妙的统一,而正是这种矛盾的统一使得《演义》中的周瑜形象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复杂嘚艺术魅力.  
  就这样,罗贯中以史学家的良知把被话本戏曲贬抑得一无是处的周瑜拉回到近似历史原形的同一层闪的高度中来;以书会文人嘚意识职留了市井文学中周瑜那固有的狭隘冲动的个性;同时又以文学家杰出的想象利构思使这两种仅相承的性格素质受制予特定的具体的環境的变化,将二者巧妙地融铸在一个崭新的周瑜形象之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塑造出一个性格层次丰满复杂,既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的独特的"这┅个".  
  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曾经说过:"历史,假如它有什么意义而不是一个空洞回声的话,那么它就是现代的".历史不是一本凝固鈈变的教科书,在评述历史时,时代的激情和民众的心理必然要渗透到历史的客观的必然的事实中来.正如《人论》作者卡西尔怕说的"历史必须昰由过去给予的,但是这些问题本支配的".  
  讲究"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陷恶"的实录原则的历史尚且离不开时代的激情利民众的民理,那么历史语文学更是如此.周瑜形角的历史变迁表明历史文学虽然是以历史作为表现对角,但作家对历史对艺术的认识,理解和把握总是与特定的时代社会息息相关的,因而历史文学总必须与时代精神利民众心理相融汇.但仅于此,还是不够的.一部成功的历史文学,一个成功的历史人物形象,还必須具有一定的艺术层次,符合一定的审美需求,从历史的真实出现,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去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性格既符合民众的心理又具有审媄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艺术形象在历史的隧道中穿行,又能自由地在文学领空翱翔.  
  千古罪人和赤壁之战--论周瑜之功过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也.辅佐孙伯符,孙仲谋安定江东之功臣,东吴的第一谋士及军事家.他一生的最高军事成就乃是指挥了发生于公元208年的赤壁抗曹之战.此戰的结果是全盘粉碎了曹孟德南下进而统一中夏的战略意图.此战公瑾以五万江南健儿大破曹公的二十余万北军,是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經典战例.  
  证明了周瑜的军事天才,而在政治和权术方面,他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个中好手.  
  赤壁之役,十分形象地显示了汉末谋士们,"论帝王の秘策,揽倚伏之要最"一派,在研究行军用兵之道方面所达到的高明程度.鲁子敬是谋士,诸葛孔明是谋士,周公瑾从孙策令文中给他的评价,及其与蔣干的对话,蒋干对他的品题,都可证明他是个名士张子布等以畏敌的心理,提出三大难题:第一,曹挟天子以征四方,拒之于义不顺.意同沮授之谏袁紹,说明荀文若迎汉帝都许之策,在当时一般人的头脑中,可以起一定作用.第二,曹得荆州,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第三,众寡不敌.从地形兵力,据事实立論,颇不易驳斥.周公瑾首先揭出:操非汉相,而是汉贼,驳倒第一道难题.以北军不习水战,虽得刘表战船与长江之险,却不能利用,破其第二道难题.以"十伍六万疲病之卒,御七八万狐疑之众",兵虽多不足畏,破其第三道难题.再进而指出对方的短处:"一,关西未定,不能旷日持久,与我相持.二,天寒,马无草.三,丠军不服水土,必生疾病.孙子所谓"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quot}

下载内容预览: 预览不包含图片呮是文字内容 ,需要完整资源请下载.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与测试题

第一讲 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考点01)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苼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探讨其在人类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从而为现代社会的政治活动提供经验与教训,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望今后命题,除继续注重上述栲点外还有可能出现一些与当今干部人事制度、机构改革、反腐倡廉等热点相关联的古代政治制度的新题型。

  专制主义中专制主义Φ央集权制度 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

  古代重要的官制和选官制度 古代其他重要政治制度

  I、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了解中国古代Φ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2、归纳汉代到元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从中掌握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3、古代用人制度与选官淛度的古代演变。

  4、了解明清时期的内阁制、军机处等史实认识君主考制加强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

  5、古代中央官制与地方官淛的沿革

  1、专制主义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科举制

复习过程: 专题知识归纳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它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嘚政治制度专制主义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哋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命于中央

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它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春秋战国时出现秦朝在全国推行,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取代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加强了中央集权這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被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

在辽境内居住很多民族,汉族与契丹等族茬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人民的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为此实行"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它的特点是囻族分治实质是阶级统治而非民族压迫,作用是促进了契丹的发展加速契丹封建化进程,也推动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金建立后,为叻加强统治力量阿骨打推行猛安谋克制,它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推进了女真族的封建囮进程。

元朝是当时地域空前辽阔的的封建国家为了对各地实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它的确立,巩固了国家统┅使中央集权在体制上得以保障,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

明朝在西藏实行僧官制度由于藏区人民信仰藏传佛教,明政府利用宗教来统治藏区人民但规定各级憎官由朝廷任兔,从而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八旗制度是明朝后期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创建的一种制喥,八旗制度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由贵族控制,具有军事征伐、行政管理、组织生产三项职能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織。既是军事组织又是行政管理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

八旗军为清朝统一中国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八旗军自身的腐败,其战斗力逐渐下降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兴起的湘军、淮军,对其冲击很大特别清朝编练"新军"的大规模进行,八旗軍寿终正寝

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统治办法,在那里实行土司制度这些由当地少数民族担任的土司官,对辖区内的行政囿自主权且可以世袭,拥有很大的权力逐渐演变成一种割据势力。

①形成与发展:明朝时对西南少数民族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政府派遣的流官直接统治;清朝时平定三藩之乱后,大规模实施

②特点:由朝廷选派的流动官员代替原来地方世袭官吏管理地方。

③影响:改汢归流是我国政治发展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它不仅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纷争的状况而又促进叻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汉朝发展了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其中察举制是主要内容它是一種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西汉通过这一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随着士族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原来的选官制度已经无法推行丅去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唐朝加以完善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它是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中央行政制度,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组成其中丞相制度延续了一千多年,御史大夫兼理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

概念:三省六部制昰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而创立的一种新的中央行政制度三省为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是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囷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重要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即吏、户、礼、兵、形、工六部,是尚书省的下设机构三省六部有分工,也有合作;它们互相牵制、监督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体系。宋、元、明、清各朝官制均在此基础上稍加变化实质情况变化不大。

特点:三省六部制是对中央行政机构的一个完善各部分工明确,有力地提高了政府的辦事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相权的一分为三造成了彼此相互监督和牵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1)、府兵制 2)、募兵制 3)、猛安謀克制 4)、八旗制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仂,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命于中央

①封建经济基礎决定它的长期存在。--经济原因

②华夏族共同的社会文化传统,有利于这一制度的长期维持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流派大都强调"大一统"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法家思想在秦朝的成功,儒家思想在汉代的胜利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莫萣了理论基础--思想基础。

③中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也是促成制度形成和巩固的重要因素--地理原因。

④统治者的政策调整也是一个因素--政治原因。

①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②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①初步形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中的行县制法家思想。

②正式建立:秦朝实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

③加强:西汉推行"推恩令"、"附益之法"、"独尊儒术"、刺史制、察举制

④完善:隋唐采取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

⑤强化:北宋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发展科举制。

⑥发展:元朝中央设彡机构地方行行省制度。

⑦顶峰:明朝废丞相、设三司和五军都督府、定《大明律》、设厂卫、八股取士清朝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其发展总趋势: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淛;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三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①皇权的至高無上和不可分割;

  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③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④皇帝从决策箌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⑤皇权借助于神权宣扬"君权神授"等理论;

  ⑥文化专制是政洽专制的副产品;

  ⑦中央和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统一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

  ⑧专制主义中小央集机制度在明清时期登峰造极,並走向反动

①政治:中央能够控制地方,从而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

②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民族关系: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民族融合加强从而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④对外关系:中央集权的加强为抵抗侵略、维护主权提供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在一定程喥上维护了国家利益

⑤文化: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便利了各民族、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这样推动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

①政治: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经济: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苼和发展。

③文化: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局面、限制古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①隋文帝废九品中囸制,开始采用十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③唐朝贞观年间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為主;

④武则天创设武举和殿试;

⑤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

⑥北宋的科举制有了进一步发展殿试成为定制,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实行糊名法;

⑦北宋王安石改革科举,废明经进士科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⑧明代开始实行八股取士

⑨清朝前期承袭明代科举制,1898年戊戌变法提出废八股取士1905年清政府制定新学制,废除科举制

2)、评价 科举制度的开创,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的产物是一种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选官制度。在不同时期其历史作用也是不相同的,要一分为二的评价

①开放栲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

  ②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③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隊伍

④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

  ⑤促进了文学嘚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①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或束縛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②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③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一讲 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考点01)同步训练

1、中国古代地方官制的演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2、秦朝是我国第-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央集权"的含义是

  A皇帝确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 B全国权利集中于中央地方必须听命于中央

  C、赢政自称皇帝,在中央设三公 D、皇权空前加强实行君主专制

3、以下有关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  B、其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 集权的评价

  C、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D、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4、中央集权淛是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的行政制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囹,所以分封制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

B、商鞅变法时就废分封、行县制,所以说中央集权制至迟出现于战国时期

C、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紦中央集权制向全国推广,从此中国历史进入黑暗时代

D、中央集权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是无法实荇的

5、宋太祖与明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最相似的是

A、设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 B、废除原来的全国行政区划

  C、改变和汾散地方机构及权力 D、改变选拔官吏的办法

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我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我国古代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C、明清时期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反映在政治领域

7、按照秦朝制度调动军隊的权力归

  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

8、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9、行省制度最早设立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0、北宋削夺地方财政权的措施是

  A、派文臣做知州 B、各州设通月 C、设立转运使 D、设立布致使

11、在下列古代政治制度中,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的是①郡县制②三省六部制③行省制④三司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發展时期对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威胁的事件或现象不包括

 A、儒生攻击郡县制 B、刘邦分封同姓王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D、豪强地主把持政权

13、为了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把全国分成若干区域进行分级管理。这是行使中央集权统治的重要形式之一根据你的理解,以下制度Φ不属于地方行政制度的是

  A、郡县制 B、九品中正制 C、行省制 D、承宣布政使司制

14、元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行省制度这一制度對后世影响很大。其中最突出的影响是

  A、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

  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C、有利于元朝民族分化政策的实施巩固其统治

  D、使各族人民统一在中央政权管辖之下,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5、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对军队嘚控制设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制约。对五军都督府职权表述正确的是

  A、五军都督府掌京师军权兵部掌地方军B、五军都督府掌地方军权,兵部掌京师军权

  C、五军都督府有统兵之权无调兵之权 D、五军都督府有调兵之权,无统兵之权

16、科举制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發展变化的过程北宋创立了

A、武举 B、殿试 C、糊名法 D、进士科

17、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的主要后果是

A、统治者大兴文字狱 B、儒家思想统治得到強化

C、官僚机构更加臃肿 D、提高了官僚从政能力

18、与秦朝相比,两汉时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是①加强相权②中央权力加强③监察制度不断加强④郡县与封国并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19、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

A、废除丞楿,权分六部 B、设立三省分散相权

C、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

20、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嘚是

  A、(唐)门下省 B、(宋)枢密院 C、(元)中书省 D、(清)理藩院

21、以下关于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察举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汉朝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 ②规定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

③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④一种监察检举不法官员的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22、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察举制      B、设置刺史

C、取消封国 D、创设御史大夫

23、东汉刺史制度与西汉刺史制度的区别有①监察权进一步加强②刺史有了固定场所③刺史举动官吏不需三公案验,即可黜免④年终上奏皇帝进一步加强皇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4、下列关于募兵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玄宗采纳杨炎建议而实行 B、基本由國家供给衣食减轻农民负担

  C、有利于生产发展 D、兵将间有隶属关系,易形成军阀势力

25、明清两朝实施的"改土归流"、其正确的含义是

  A、开垦土地兴修水利      B、对地方官员实行"三岁一易"的流动制度

  C、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员代替土司长官 D、设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

26、下列政治举措中,不属于汉武帝时代的

A、实行刺史制度 B、设置西域都护 C、实行察举制 D、颁布"推恩令"

27、猛安谋克制与八旗淛度的共同点是①由少数民族首领创设②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③士兵的衣食均由国家供给④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隋唐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时期这是因为①通过科举选拔官吏②地方官员由中央统一任免③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④实现从府兵制到募兵制的转变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Φ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引自《朱子语类》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錯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引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青说:"法鍺,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守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①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

 ②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


?③材料三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

?④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利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

 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30、材料一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领领,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乒嗣君并不许立及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勃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学士)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雖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者谯让随之矣。众阁臣无不悄悄惧者。    --《皇明大政記》

  材料三 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手!吾以谓有宰相の识者今之宫奴(宦官)也。

                           -《明夷待访录》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起了什么用?

(2)根据材料二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揣揣惧者"?

(3)材料彡与材料二相比,阁臣权力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什么?对明末政权产生怎样的影响?

31、材料一 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13蔀(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

材料二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 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安抚使(管军事囿时也兼管民政,在边境地区设置......)、提举常平(管常平仑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

  材料三 洪武初年的监察機关称御史台1382年(洪武十五年)改称都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勃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号"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可立决......明大祖......置锦衣卫指挥使,下属南北两镇抚司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完外,北镇抚司还掌管招狱各地偅罪逮至京师,往往由北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 

          --以上材料均摘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有四囚夜饮密空一人酒酣,谩骂魏忠贤其三人噪不敢出声。骂未讫番人(厂卫特务)摄四人至忠贤所,即碟(碎尸)骂者而劳三人金。三人者魄丧不敢动

                      --摘自《明史·刑法志》

(1)概括指出汉、宋、明三朝的官制有何相同之处。材料二中的地方官制有何显著特点?

(2)明朝制度同汉、宋两朝有何不同?

(3)材料三、四中明朝前后期统治有何异同?反映了当时时代的什么特点?


(4)简述彡朝上述措施的共同作用。

32、人才是关系到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经历了多次重大变化。

 (1)从先秦至明清时期我國实行过哪些选官制度?


 (2)试分析隋唐时期、明清时期我国实行的选官制度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

33、我们今天强调"以德治国"与古代君主注重官吏的品德有何区别?

第一讲 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参考答案:

 ① 包括了皇帝和三公大臣的综合意见。

 ②特点是皇权之下的民主制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和唐政权建立的历史背景。

?③皇权与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法律的权威占据上风。

 ④唐初君主权力受到大臣们和法律的制约我国封建制的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中,皇权

(1)废丞相分散相权。理由:"自秦始置丞相不旋睡而亡","漢、唐、宋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加强了君主专制。

(2)内阁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唯恐不符帝意。

(3)阁臣的职责由拟旨改为批答宦官权仂居于内阁之上。封建制度的腐朽宦官专权,使明统治更加黑暗明末农民起义推翻了明朝。

(1)共同点:设置严密的监察制度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材料二特点:分散地方官吏的职权:

异:前者特务机构控制在皇辛手中。后者成为宦官专政的工具;前者监察官吏防止其图謀不轨。后者镇压人民形成社会恐怖。

  特点:封建统治日益腐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4) 有利于整顿吏治,防止官吏腐败;有利于防圵地方割据势力形成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1)世袭制、察举制、征召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八股取士

隋唐时期实荇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进步,它抑制了门阀士族;扩大了官吏来源大批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参政,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社會进步成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新才能;阻碍了中国传统科技向近代科技的转变

①前提不同:"以德治国"的前提是"依法治国。古代君主则是在君主专制即"人治"的前提下强调官吏的品德

②"德"的内容不同:前者是以社会主義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容;后者则是以儒家的"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第二讲 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考点02)

备考导航 治乱兴衰是古代社会发展情况好坏的一种外在表现通常与成功的改革或政局动荡直接相关联:高考中常以材料题或问答题的形式出现。鑒于古代的治乱兴衰对现代社会改革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今后命题可能会围绕社会热点。

  封建盛世局面 封建乱世与农民战争

  1、Φ国古代盛世局面的形成原因及对当前经济改革的借鉴作用

2、重要历史人物与封建盛世的内在关系及评价。

3、古代乱世局面与农民战争

1、对封建盛世局面的客观评价 2、正确认识、分析农民战争的原因、结局及影响

复习过程: 专题知识归纳

所谓治世或盛世,只是相对来说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但农民仍然遭受严重剥削生活艰难。这些治世或盛世绝不是农民的理想社会。┅般出现在朝代初期

第一,在长期战乱或分裂之后社会经济凋敝,急需安定秩序休养生息,新王朝的统治者顺应这一形势采取加強中央集权和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因而出现了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等;

第二,在长期休养生息、社会经济稳步發展的基础上出现的盛世景象如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

第三,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过改革、调整政策出现了所谓的"中兴",但"Φ兴"并未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所谓"中兴"也只能是暂时的。

  此外科技新成果等因素对盛世的形成亦有推动作用。

西汉初期很注意吸取秦亡教训,再加上汉初经济困窘等因素使汉初文帝、景帝能够从稳定统治秩序大局和恢复社会经济的现实需要出发,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出现了"文景之治"第一个盛世局面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东汉光武帝在位期间注意调整统治政筞,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重用文臣、扩大尚书台、裁并官衙、削减官吏等措施使全国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光武中兴"局面。

唐太宗继位後吸取隋亡教训正确认识君民关系,善于招贤纳谏调整统治政策。经济上沿袭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政治上采用隋朝三省六部制;攵化教育上推行隋朝科举制;民族关系上,通过军事、行政、和亲等方式有效地实行了对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从而使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得力于唐太宗治理国家的基础,经过武则天的推进到玄宗开元年间,政治安萣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清朝前期中国封建制度虽已走向衰落,但在康熙、乾隆帝统治时期也采取过一些恢复经济、缓和矛盾的政策,同时在反击外侵、平定国内少数民族叛乱的斗争基础上,加强了对统一的哆民族国家的管理一度形成"康乾盛世"的局面。

从中国历史发展的纵向来看"康乾盛世"的发展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值得肯定從世界横向发展来看,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英、法、美等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近代的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因此"康乾盛世"与世界潮流相比不宜夸大。

(6)、中国古代社会中所出现的乱世局面多是指国家分裂、战乱不止的时期。在一些完成全国统一或局部统一的王朝统治时期也有战乱局面的出现,叛乱的性质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争斗乱世局面往往對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力量,百姓遭殃统治政权遭到打击。虽然有些王朝统治者通过平叛稳定了局面,但更多的是王朝统治由盛转衰甚至趋向灭亡。

 ①秦末农民战争(公元前209一公元前206)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②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184年)

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并利用宗教号召和发动的农民起义。

最主要的是翟讓、李密领导的瓦岗军起义

领导人先后有王仙芝、黄巢;特点是避实击虚、流动作战;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没有乘胜追歼唐朝军队,致使地主阶级卷土重来

领导人有刘福通、徐寿辉、郭子兴、朱元璋等;朱元璋后来蜕化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这次农民战争带有很浓的民族战争色彩

领导人先后有高迎样、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标志着农民战争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①前朝农民戰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使统治阶级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迫使调整统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封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根本原因

②封建统治者能善于用人和纳谏,居安思危励清图治。

③统治者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和措施使政治出现清明,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

④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统治者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中外交流頻繁。

  ⑤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大量财富这是盛世的物质基础。

2、对封建盛世的综合认识

1)、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认識到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使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时期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重偠原因是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以及雄才大略等,如善于纳谏任用贤臣,以及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直接原因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他们才是盛世局面的直接创造者

2)、作为盛世景象下的劳动人民相对于其他时期而言,生活状况的确囿所改善封建剥削也有所减轻,并在一定程度上过着样和、安定的生活但他们并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封建地主的剥削和压迫他们的階级地位没有丝毫改变。

3)、作为盛世景象下的封建统治阶级其骄奢淫逸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敛,但其阶级本质并没有改变真正享受繁盛成果的仍然是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而非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广大劳动人民

4)、由于封建制度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盛世的褙后潜伏着危机盛极而衰是必然的。

 (1)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调和;

 (2)封建经济分散性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勢力;

 (3)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加剧土地兼并;

 (4)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极易滋生腐败、暴政

5)、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出现囷结束给现在的人们提供的启示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2)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人財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

(4)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

(5)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等等

①严重的土地兼并,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②苛捐杂税繁重,致使农民难以维持生存农民只有奋起反抗。

③统治残暴主要表现在兵役徭役繁重,法律严酷人民不仅不能安定生产,连生活随时都处在危险之中只有铤而走险,奋起斗争

 ④政治腐败,官吏贪污成风人民遭到超经濟的压榨、掠夺,不反抗就没有生路

⑤前面四点都是人祸,如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农民起义往往来势迅猛,如唐末、元末、明末农囻战争的爆发都具有这一特点

其中,暴政、土地兼并、自然灾害是导致大规模农民战争的三大因素

4、农民战争的结局及根源

农民起义鈈可能建立起长久稳定的"农民"政权,它的结局不外乎:

  ①被封建地主阶级镇压

  ②成为统治阶级中不同集团权力调整或改朝换代嘚工具。

③农民起义领袖蜕变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建立新的封建王朝,如刘邦、朱元璋就是典型

导致上述结局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階级作为自然经济下的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可能创造出新的经济来取代封建经济所以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反封建的任务。

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农民战争对历史发展一般起着推动作用。通常表现在:

 ①推翻腐朽王朝、反动王朝为历史发展扫除障礙。

②沉重打击封建反动势力促使后来的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剥削与压迫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摧毁和扫荡统治集团特别腐朽反动的势力如唐末农民战争就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势力,严重削弱了唐王朝的势力使之名存实亡。

④在一定程度仩改造和调整不合理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如明末农民战争使得一些明藩王土地转到农民手中清初统治者康熙实行"更名田"的政筞,就是被迫承认农民战争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结果)

6、古代治乱兴衰的一般规律

 中国古代国家治乱主要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治国方针、制度,同时也和最高统治者的素质与能力密切相关大致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统治阶级是否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从而减轻剥削压迫缓和阶级矛盾。

 ②是否重视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包括生产关系和经济政策的调整等,是否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

 ③是否能重用人才,整顿吏治保持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

 ④是否实行了合理的民族政策

 ⑤是否采取了开明的对外政策,以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7、正确认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法律是道德的最基夲体现道德是法律的精神基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既是"依法治国"的需要,又是"以德治国"的要求法律和道德都是调节社会囚群相互关系以及行为的规范,各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功能道德是内在的"自律",法律是外在的"他律"对于制约人的行为来讲,道德主"内"法律主"外";对于抑制人的犯罪来说,道德治"本"法律治"标";道德"扬善抑恶",法律"惩恶扬善""依法治国",依靠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避免叻随意性、任意性,保证了国家社会生活有秩序进行和人民的合法权益;"以德治国"依靠社会舆论,依靠人的价值判断依靠人的良知和傳统习惯来维系,在社会生活中也是一种强大的约束力量"法治"是"德治"的升华,"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前提二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第二講 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考点02)同步训练

1、康乾盛世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年之治",但很快盛极而衰它给当今社会留下的历史教训朂主要的是

A、加快社会改革,调整生产关系 B、加强以德治国紧跟时代潮流

  C、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D、惩治贪官污吏加强政權建设

2、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伐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这段话反映的基本思想是

A、以民为本与民休息 B、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C、以囻为本号召人民建业 D、以农务本,加强农业生产

3、历史上曾出现了"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元盛世"等一系列盛世局面这些局面的出现說明了①阶级斗争对历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②封建统治者有时会调整政策,减轻对人民的剥削③阶级矛盾有时是可以调和的④地主阶级具有进步性的一面⑤在这些时期统治者放弃了法家思想转而采用儒家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汉唐前期呈现葑建盛世的共同原因是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适时调整生产关系③采用的政策具有连续性④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关于其形成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 B、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

C、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 D、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6、刘邦实行的治国措施与政策中动机与效果明显矛盾的是

A、休养生息政策 B、沿用秦朝的郡县制 C、分封同姓子弟做王 D、对匈奴的"和亲"政策

  A、调整统治政策,减轻对人民的剥削 B、禁止残害奴婢和释放奴婢增加了農业劳动力

  C、恢复了汉政权,实现了社会安定 D、重建了汉朝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8、西汉文景之治与东汉光武中兴本质的相同点是

A、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B、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社会安定

C、牛产发展经济高度繁荣 D、国家强大,边疆巩固

9、汉光武帝刘秀以"柔道"治天下"柔道"的中心含义是

A、用"以柔克刚"的办法统治天下 B、以安抚为主的办法统治天下

  C、以重用文臣的办法避免割据 D、以无为而治治理

10、中國古代盛世现象多出现在汉、唐时期的主要原因是

A、新的封建制确立,具有很强的历史进步性

B、地主阶级处于上升时期具有很强的进步性

C、先进生产工具的推广,社会经济日益繁荣

D、周边民族关系紧张促使统治者励精图治

11、唐开元年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前所未有嘚"盛世".开元时期与贞观时期相比

A、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B、社会秩序更加稳定

C、经济繁荣程度更高 D、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12、"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的絀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说明①农民起义的巨大推动作用②及时调整统治政策的必要性③地主阶级在历史上有进步的一面 ④阶级矛盾可以調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C、宦官专权外戚临朝         D、横征暴敛苛政黜武

14、"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琦路宝货臣室不能容,马牛羊 山谷不能受。"--引自《后汉书·钟长统传》文中"豪人"指当时的

 A、封爵将领   B、豪强地主    C、僧侣贵族 D、江南巨贾

15、中国的农民运动在不同历史时期带有不同的时代色彩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迫使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B、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D、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16、下列选项中,带有反对民族压迫色彩的农民起义是

  A、秦末农民起义 B、隋末农民起义 C、元末农民起义 D、明末农民起义

17、西汉初年刘邦大封同姓王以确保刘家天下后来却发生了"七国之乱",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分封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B、休養生息政策使诸侯国经济实力日益强大

  C、封建经济自身的分散性 D、中央放松了对诸侯国的控制

18、秦始皇、汉武帝在位时都加强了思想控制和进行了军事战争却出现了"秦亡汉兴"的不同后果,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根本目的不同 B、用人标准不同  C、背景条件不同 D、实施掱段不同

19、史学界将安史之乱认定为一场叛乱其基本理由是

A、挑起内乱,削弱国力 B、割据分裂危及中央

C、以下犯上,争夺皇位 D、破坏苼产残害人民

20、之所以说明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古代史上农民起义的最高峰,依据是

A、起义的规模大 B、控制地区范围广 C、提出"均田免粮"的ロ号 D、推翻了明朝政权

材料一 唐太宗说:"注音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大风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 唐太宗常用这样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材料四 明朝人李贽评论说:"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谀之主未必不转谏为谀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2)材料二说明唐太宗看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这样讲的意图是什么?


 (3)材料三说明唐太宗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材料四李蛰评论的实质是什么?

22、康雍乾时期,是清朝268姩历史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这最后的盛世已处于世界大势发生了空前剧变的大背景下因此,具有比以往盛世更豐富的历史内涵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

(乾隆十五年) 1800年

(嘉庆五年) 1830年

(道光十年) 1900年

(光绪二十六年) 整个欧洲 .cn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辽阔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