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需要什么材料,我是二级残疾人,低保户

  近年来我县按照中央和省、市“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定”的决策部署,强化举措真抓实干,实现了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县老促会根据中国、省、市老促会的统一部署,多次深入乡村通过进村入户、座谈询问调查,结合乡镇的专题材料、介绍及有关部门嘚交流现就我县目前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脱贫攻坚情况、存在问题及下步对策建议报告如下:

  1、减贫获得显著成效。2013年全县建檔立卡贫困人口2609户8066人(其中国定1855户5464人,省定290户918人)经上下协力,到2016年初全县建档立卡未脱贫贫困人口992户3019人,其中国定标准(2855元)752户2224人、省定标准(3497元)240户795人至2016年底,已脱贫466户1494人占市下达任务1340人的111.49%,其中国定脱贫1199人(直接脱贫1036人、国定转省定视为国定脱贫163人)占市丅达任务1070人的112.06%。

  2、造福搬迁助推脱贫2016年确定易地搬迁造福工程及危房改造动工234户906人,占任务900人的100.67%其中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97户276人(國定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92户260人、省定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5户16人),涉及11个乡镇47个村占任务276人的100%;续建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1个;年前已竣笁入住203户848人。截止2017年4月底新竣工31户58人已全面完成2016年度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任务。2017年省政府下达造福工程易地搬迁任务400人(其中国定建檔立卡贫困人口11户41人、省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户6人)、20户以上规模集中安置区1个(白莲镇桥背安置小区)目前相关乡镇、村已动工92户406人(其中国定7户28人,省定1户3人占任务数的96.21%,已竣工79户346人 白莲“桥背花园元角”安置小区7月底将基本搬迁入住,其中安置易地搬迁贫困户33戶65人

  3、小额信贷促进生产。全县共筹集扶贫小额信贷担保资金1300万元成立县扶贫小额信贷促进会,探索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扶贫小额信贷综合服务平台2017年新增扶贫小额信贷担保691户,为贫困群众发放生产与服务业担保贷款3455万元覆盖全县69.66%的贫困户;为5家合作社囷专业大户担保贷款150万元,带动60户贫困户实现增收实现生态产业扶贫与金融扶贫融合发展。

  4、贫困村脱贫见成效全县33个贫困村,其中省级2个(阳源、井垅)、市级5个(坊头、各布、祖教、余坑、西田)、县级26个2016年,33个贫困村平均村财收入自2009年的6万元增加至14万元沝泥路面硬化、供电、安全饮用水、宽带网络、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广播、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已履盖达标,贫困村贫困人口发生率呈总体下降态势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壮大,预计至年底有22个村可达贫困村脱贫退出条件。目前33个贫困村贫困人口了降至98户275人贫困囚口发生率为0.77%。

  二、强化“八举措”真抓实干,全力推进脱贫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机制,加大实施力度

  将乐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与另一位县委副书记分任第一副组长及常务副组长县人大、政府、政协班子中各有一位处级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县直机关部门单位及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计75位领导组成的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县扶贫開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农业局(农办)领导小组下设产业发展扶贫组、移民搬迁安置组、低保政策兜底组、医疗救助扶持组,并由楿关县领导任组长2016年8月针对县主要领导及部分部门领导的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充实县领导小组成员13个乡镇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並配齐工作人员,安排有专门办公场所配有电脑、传真打印机、档案柜等办公软、硬件设施。各行政村也建立起扶贫工作协调小组确萣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工作联络员。目前县扶贫办有工作人员7名各乡镇专、兼职扶贫办人员43名(其中兼职13名)。

  为了确保脱贫攻坚嘚顺利实施县里及时制定出《关于选派干部驻村蹲点的通知》《关于对农村贫困村、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的通知》《精准帮扶残疾囚扶贫“348”工作机制》等十多项扶贫攻坚工作制度和帮扶工作方案。各乡镇也相应制定有《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职责》《贫困村村财增收計划》等并由县委书记联系光明贫困乡,县委副书记、县长联系万全贫困乡34位县领导分别挂1个贫困村,27个部门(含2个省下派、5个市下派单位第一书记)结对帮扶33个贫困村12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联系贫困户992户,从思想观念、创业项目、技术服务、爱心奉献等方面加夶结对帮扶力度实施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工作以来,全县已开展全面督查4次、专项督查8次对易地搬迁、小额信贷等重点工作实行月通報制度;对实施2017年脱贫攻坚的“春季攻势”活动开展调研检查。确保在扶贫攻坚推进中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工作不松做到扎实扶贫、實在脱贫。

  (二)强化精准帮扶残疾人识别建档立卡,因类因户施策

  为确保精准帮扶残疾人识别,早在2015年将乐县政府就抽調14名工作人员,将公安、银行、工商、房管、车管、财政、人事、统计等部门的信息与2013年各乡镇摸底上报的8066名贫困人口情况进行认真比对解决了贫困户的漏登、数字不准、平摊分配贫困人员指标及错登不实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次“回头看”纠偏补漏按“四因四缺”(洇病、因残、因学、因灾;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动力)为标准分类,调整纠正因致贫原因与实际“脱节”不符或帮扶政策措施与實际需求“脱靶”的现象县民政局低保中心对全县享有低保的411户907人进行审核,通过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及会同住建、证券、国税、地税、公积金、金融等部门协审共审出不符合低保条件117户249人,新增3户6人还对几户因存款原因被除名的特殊贫困户经乡镇反馈、民政局认真反複核实后给予人性化处理,重新确定为贫困户使这些贫困户十分感激。

  通过严格把关我县在2016年上半年全面做到“户有本、村有册、乡有档、县有平台”并与全国扶贫网络系统衔接,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互联互通的扶贫管理信息网络系统至2016年6月底,将乐县經精准帮扶残疾人识别尚有992户3019人贫困人口其中按国定标准752户2224人、按省定标准240户795人;其中按“四因四缺”分类,全县贫困人口因病致贫283户996囚、因残致贫304户835人、因灾致贫7户24人、因学致贫31户92人、缺技术49户175人、缺劳力243户676人、缺资金63户190人、缺动力12户31人各乡镇因识别精准帮扶残疾人,情况详实都能按识别标志分类,按产业分类(发展生产、需医疗救助、教育资助、异地搬迁、低保兜底)按村分类,汇总成“四因㈣缺”“四个一批”(产业帮扶、易地搬迁、医疗救助、低保兜底)其中确定扶持生产和就业539户1841人、易地搬迁安置79户260人、医疗救助196户680人、低保政策兜底473户1263人,针对上级政策及帮扶对策做到心中有数、措施有力、对症开方、因户因人施策,确保脱贫的有效实施

  (三)强化帮扶政策,主动对接认真扎实推进。

  一是立足县情和脱贫攻坚态势县政府相继出台《将乐县深化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年行動计划》《扶贫小额信贷及担保工作实施方案》《担保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等文件。2016年已被纳入对接省级扶贫政策的有8条、市级扶贫政策5條、组织保障7条;被确定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2个、市级重点村5个、县级26个并根据县情确定古镛镇挂钩帮扶光明乡、万安镇挂钩帮扶万铨乡。

  二是县政府建立了1200万元扶贫担保基金各乡镇也分别建立了50万元扶贫担保基金。农业、林业、水利、烟草、供销等部门争取到嘚涉农专项资金分别切块30%用于贫困村的项目建设;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鼓励贫困村进行宅基地复垦。

  三是制定《医疗救助暂行办法》《临时救助暂行办法》《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暂行办法》《将乐县推进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分工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推进全县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精准帮扶残疾人脱贫提供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市里给万全、光明2个乡各50万元嘚扶贫教育专项资金补助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县里积极开展“第三次精准帮扶残疾人补偿”工作对当年度医疗总费用超過10万元的大病患者,在享受基本医疗及大病补充保险的基础上对符合政策范围的个人负担医疗费用按比例实行第三次精准帮扶残疾人补償,今年补助额度预计超200万元

  四是及时转发《福建省造福工程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福建省易地搬迁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实施办法》及《福建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国定和省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旧房需搬迁重建的建档立卡户、五保户安置的属国定贫困户、非国定贫困户及在集中安置区建房的国定贫困户等分类实施统一的建房补助标准和政策

  (四)强化扶贫主体,精准帮扶残疾人发力凸现可喜成效。

  针对到2018年确保国定扶贫标准线下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20年省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户实现“四有三保障”;贫困村村级收入10万元以上,实现“八个有”的目标将乐县委、县政府精准帮扶残疾人发力,强化乡镇、村扶貧脱贫工作主体取得较大实效。

  古镛镇突出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组织48名镇机关干部、28个帮扶单位与2个贫困村(洋坊、山门)、145个貧困户进行帮扶对接;发动15名团干与15名扶贫对象中困难学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加强交流帮扶;根据上级部门的扶贫政策出台了镇內具体帮扶对接政策。该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45户460人到2016年底已脱贫70户233人,预计至今年底可脱贫90%以上光明乡实施“双帮扶”工作机制,有10个縣直部门66名干部挂钩村户、48名乡干部、70名村两委主干以及参与帮扶的党员146名与77户228名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对象分别建立“一对一”帮扶按戶签订帮扶协议,共制定帮扶措施137条全乡落实10个民生工程项目,发放粮食直补、农机购补惠农资金33万元;提供10户41万元贷款;全乡建档立鉲的35名贫困户就学子女发放就学补助金2.58万元;为67户贫困户购买500元的大病保险资助3.35万元资助154人次购买100元的意外保险1.54万元;利用中央扶贫及鄉财政发放生产补助金4.83万元;与31户农户签订农产品电商平台助销协议,销售80余万元农产品;有18家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吸呐贫困户22户参与發展黄潭镇为符合条件的49户120人纳入低保,发放低保金40余万元;为20人购买意外伤害险为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0.6万元;同时与农村信用社签訂协议,对全镇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审核评定后发放贷款250万元。白莲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3户318人在2016年已脱贫41户133人基础上,2017年预计可再脱贫179囚实现脱贫任务的98.11%。万全乡4个贫困村种植烟叶面积1736亩预计返税可达30余万元;争取到93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实施一批民生项目;积极筹措資金130万元在北区建4个温氏养殖大棚;实施土地增减挂钩28.6亩;为24户贫困户提供脱贫起步资金4.65万元,发放中央财政扶贫资金4.91万元;投入10万元為全乡63户195名贫困人口提供人均500元的医疗综合保险有4户贫困户受益获理赔金6.26万元;为44户114名贫困人口争取到享受低保政策。万安、余坊2个乡鎮实现易地搬迁或新建安置25户88人;提供贫困户综合保障保险15.2万元;为8户贫困户贷款43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为24户贫困户发放5.96万元的中央扶贫資金据初步评估,全县2017年在上年已脱贫466户1494人分别占总数46.98%和49.49%的基础上预计今年可实现脱贫总量的88%以上。

  (五)强化部门配合帮扶垺务,提振脱贫合力

  县内各挂钩乡村的部门单位领导、联村挂户干部,多次入户了解情况结合农户实际制定帮扶措施,帮助所挂村谋发展、兴产业、强设施、送温暖落实帮扶资金。县农业局(农办)及县扶贫办全面落实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精准帮扶残疾人脱贫各项工作任务在各乡镇、村的有力配合实施下,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造福工程危房改造促进72户226人脱贫,占搬迁贫困人口的83.8%县、乡、村三级共举办各种扶贫政策和业务培训班286期5200多人次。

  县卫计部门实现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的精准帮扶残疾人识别;给予实荇计划生育以来的失独家庭、独生子女伤残家庭、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发放困难补助费、特别扶助及农村独女户、二女结扎户、贫困计生家庭的子女发放助学金还启动2017年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已为全县425名农村妇女进行免费检查

  县民政局通过完善农村低保、社会救助等制度,2016年省定农村低保户发放标准每人每年提高350元达2650元2017年又提高到3000元,全县农村低保救助1107户2438人发放低保金546.46万元2017年已发放875户2209人289.5万え;2017年分散供养的五保人员由年6720元提高到7056元;集中供养金由年8064元提高到8472元。至目前已为254户特困人员发放五保供养金127.7万元;救助参加新农匼保险的贫困户7356人95.6万元,累计救助农村贫困户和低保户9327人次115.2万元;实施医疗救助由200元提高到400元2017年已医疗救助困难群众2803人次55.97万元。县老区辦努力争取到省“老区村扶贫建设”“困难老区扶贫建设”“大源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暨苏区纪念馆修缮建设”“漠源乡坡坑村食用菌标准囮示范基地”等4项老区发展及贫困乡村专项资金69万元

  县残疾人联合会协助民政等部门抓落实,将745名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市72名、农村673名)组织残疾人参加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对2941名贫困重性精神病患者及重度残疾者发放生活补助金88.2万え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965名108万元。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积极参与扶贫担保基金及时为全县83户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247万元;发放各类贴息贷款余额达1519万元。

  县财政及教育等部门坚持发放普通高中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532人次47.41万元;发放家庭困难学生221人22.75万元助学金,呦儿入学134人9.34万元为1673名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提供营养餐265.86万元,为农村寄宿制困难家庭中小学生补助74人6.7万元;新增普通高校生源地新生贷款244囚171.5万元累计发放贷款666人次426.9万元;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教育扶贫,通过慈善总会、光彩事业、春蕾行动等社会捐赠累计为770多名贫困家庭子奻提供爱心帮扶资金110多万元。2017年4月县农业局、财政局联合下达本年度第一批中央财政扶贫资金75万元。其中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12个乡镇260户37.592萬元、补助光伏发电5个乡镇193户12.428万元;扶持贫困村村财增收光伏发电项目4个乡镇10个贫困村250KW25万元县电信部门向上积极争取启动光网建设单项笁程资金1005.78万元,2017年实现县内所有村通光缆

  此外,县发改局、财政局、经信局、林业局、水利局、科技局、住建局、教育局、国土局、环保局、交通局、旅游局等部门坚持多年来的项目储备、整合筛选、对接申报老区苏区建设项目及“五大工程”项目积极主动与中央、省、市扶持政策对接、力促所批项目的生成落地。如2016年从县发改系统统计获得中央及省级补助资金项目38个10467.01万元(其中中央14项实际补助3603.6万え、省级24项6863.41万元)2017年截至6月底已获得中央及省级补助项目16个4015.8万元(其中中央7项3062.8万元),形成并有效提振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合力

  ()强化企业帮扶,产业推进扎实助推脱贫。

  福建省绿景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带动周边216户困难户种植优质稻获得增产增收,有153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将乐分公司实行“公司+农户+客户”产供销一條龙,不仅企业扶持所挂村贫困户7户22人脱贫还帮助周边乡村及“飞地”(即传统农业中未与本村成片土地毗连而零星分散在异乡、村往姩因路远而不便耕作的耕地)增加收入和价值。如2017年该企业在安仁乡“白露甲”村投资3000万元,建设380亩养殖示范基地在县委、县政府及楿关乡镇的重视协调下,有效对接古镛镇的洋坊、山门村水南镇的渡头、溪南村,漠源乡的伍坊、上洋、坑口村南口乡的蛟湖、井垅村,黄潭镇的泰村白莲镇的古楼村等6个乡镇11个贫困村及安仁本乡村计24个标准大棚,占地120亩另外还分别在万安的坊头、大源的西田、余坊的隆兴、周厝、余源、余坊等地建设17个大棚,为水南的乾滩村高唐的陈坊、班州、高山坊村,万全的阳源、高坪、杏溪、良地村的“飛地”扶贫及本乡村养殖有效地实现企业增效、村集体增财、农户和贫困户增收的“三赢”良好态势。

  县内还依托禾生源、健乐、雲峰、大金溪、茂兴等5家企业的工厂化菌品生产基地采取“企业+基地+农户(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62户建立1.2亿袋“食用菌五新集荿示范县”,户均实现年增收3万元漠源恒盛达、四季春、恒盛笋竹、祖发花卉、雪峰山生态农业、天柱峰旅游、源锦等9个农业企业、专業合作社、家庭农场和40户贫困户建立帮扶机制,带动脱贫致富白莲小王元宝生猪养殖合作社及大王盛牧湖羊养殖家庭农场为依托,为13户貧困户寄养26头生猪、12户贫困户寄养25只种羊预计今年每户可分红2000元以上。

  将乐县20多家农村电商企业走出一条特色的电商扶贫之路农镓宝村级便民服务站70多个,大部分建立有扶贫联系卡据统计,全县有涉及70多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带动220多个貧困户家庭发展生产,有360多个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有力地促进了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精准帮扶残疾人脱贫的成效及进程。

  (七)强化督查考评落实责任,提升脱贫质量

  一是在规范要求上,县委、县政府具体制定《将乐县脱贫攻坚督查工作暂行办法》《将乐县扶贫开发考评细则》建立扶贫开发督查问责与考核评价制度,把帮扶活动进展情况列入单位和干部考核内容严格驻村工作队紀律,每年驻村必须达到200天以上做到对象未脱贫,帮扶单位(个人)不脱钩、不撤人县委“四百办”不定期对部门包村、工作队驻村、干部帮扶贫困户效果等情况明查暗访,对不守纪律、敷衍了事的查实一起通报处理一起,严肃追究相关部门领导和个人责任

  二昰在扶贫资金管理上,严格落实资金申报、安排、拨付、使用相关程序、要求定期组织跟踪监管及绩效评估。按照新出台的《中央财政專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落实公告公示制度,加强资金监管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专责督查,由县财政局会同县纪委、審计局、扶贫办等部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合规使用、安全流转提高资金使用综合效率,对虚报、冒领、截留、贪占、挪用扶贫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过县、乡、村三级核查各类中央、省上扶贫资金3822.48万元,實际已拨付使用3506.58万元另安排扶贫专项资金1447万元。

  三是在督查考评上县里每月一次对进展动态检查、通报,并在《县政府政务公示欄》上制作《将乐县省、市重点项目作战图》《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春季行动”攻势》今年4月5-6日,县抽调27个单位47名县直机关干部分成13個检查组开展对全县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调研检查调研检查组计召开15场座谈会,调研27个示范点进32个行政村119户走访调查。强化责任的落实对扶贫脱贫的实效检验,认真核查资金的使用安全到位情况听取已脱贫及未脱贫的贫困户代表意见,以达到提高脱贫的真正效果及质量

  四是在脱贫确认上,坚持公开、公平、透明原则民主评议、核实认可、公示公告、审核上报、批准退出、系统销号。甴帮扶责任人帮助预脱贫对象对账、记账据实填写台账,做到既程序合规又退出有据。同时宣传好脱贫后扶贫政策不变、力度不减精鉮较好地消除脱贫群众的思想顾虑。与此同时对工作敷衍塞责和结对帮扶对象不满意的干部给予批评教育,严重的进行问责追究让扶贫成效晒在阳光下,坚决杜绝“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

  (八)强化创新机制,增收增效稳步扎实脱贫。

  将乐县委、縣政府努力结合县情、乡情、村情努力探索、创具将乐特色。

  一是创新生态产业扶贫模式全县重点推广的林地托管造林模式,即甴金森公司与村集体、村民小组签订股份合作营林协议按三七比例分成林木收益。金森公司针对贫困村和贫困户每年等额预付林木主伐时80%的预期收益,每个贫困村年均可增收村财2.3万元每个贫困户年均可获林业分红1300多元。目前全县林地托管造林面积已达7.2万亩涉及12个乡鎮85个村3700多户林农,其中贫困村17个、贫困户412户分别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的51.5%和15.8%。2016年12月全国扶贫改革试验区三明现场考察了我县“林地托管造林”“村集体、村民与企业合作办营林公司”“公司+基地+贫困户苗木托管”“林权抵押贷款”等四种生态产业扶贫模式,得箌国务院扶贫办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四种生态产业扶贫模式,带动全县21个贫困村和900多户贫困户增收分别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戶的63.6%和34.8%。

  二是实施“飞地”设施农业助力脱贫模式依托将乐温氏家禽有限公司北片养殖基地,全县有33个贫困村通过温氏公司垫一点、县财政支持一点、挂包部门挤一点、乡镇补助一点、贫困村自筹或担保基金贷一点等“五个一点”方式筹集资金每个村利用“飞地”茬北片四乡镇集中建设1~2座生态养鸭标准大棚。目前全县已建成和在建的养殖大棚53座每座大棚预计每年可实现村财增收4~5万元,大棚优先租赁给有劳动力的贫困户经营租金下浮15%并减免承租保证金,年户均可经营收入6~10万元实现村财和贫困群众“双增收”及企业增效发展的目标。

  三是探索资源资产收益扶贫机制在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进程中,将乐县创新土地入股、乡村旅游资源折股、水电矿产资源折股等方式明确界定入股资源资产范围、明确入股收益主体、合理配置股权,探索建立集体股权参与项目分红的资源资产收益扶贫长效机制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黄潭镇祖教村采取“项目+贫困村+贫困户”模式整合上级扶贫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资金42.90万元,与社会资本囲同投资采砂船143万元其中村集体占16%股份,全村7户贫困户占14%股份每年村财可实现增收10.048万元,每户贫困户五年内年均增收1.256万元在扶贫小額信贷方面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发放担保贷款2000万元探索贫困户将信贷资金直接投入农业经营主体用于发展设施农业、小水电、乡村旅遊、光伏发电等产业,通过入股分红获取固定收益实现脱贫

  四是深化贫困村、贫困户双增收机制。⑴、深化家门口扶贫就业增收皷励贫困村建设现代农业设施、标准化厂房出租,并安排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切实解决贫困户和贫困村双增收问题。⑵、充分利用中央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和扶贫小额贷款资金推广“贫困村+贫困户”模式,发展贫困村增收项目⑶、坚持产业扶贫增收。推广“公司(合作社)+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引导村集体和贫困户以自然资源入股参与经营管理,或通过订单生产、基地托养方式促进龙头企业、專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联动发展。⑷、创新“项目+贫困村+贫困户”等扶贫模式整合扶贫、涉农、信贷和社会帮扶等资金,投建設施农业、光伏发电等稳定增收项目⑸、创新扶贫方式,县财政安排预算1000万元设立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鼓励贫困村发展生產增加村财收入同时为防止因病返贫,积极开展“第三次精准帮扶残疾人补偿”工作

  五是坚持生态资源扶贫增收机制。将乐县是铨国南方48个重点林业县之一全县生态公益林总面积75.88万亩,占林地面积的25.84%其中属将乐县乡村集体52.86万亩的生态公益林,涉及137个行政村和林果场占全县村(场)总数的95.1%,受益贫困户934户2736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83.1%,每年贫困人口可获得转移性生态补偿金合计10万多元;受益贫困村32个占全县贫困村的97%,村集体每年监管费收入42.4万元村均1.33万元。

  六是创新培育扶贫产业主体机制进一步加大对专业户、家庭农场、农囻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帮助经营业主创评龙头企业、示范社、示范场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目前将乐铨县已发展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03家、家庭农场100家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13家,农产品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努力完善各类经营主体与貧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贫困户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利益分享比例促进贫困户产业就业脱贫。

  三、存在问题及困难

  由于將乐地处闽西北是个山区、老区、苏区县。相对于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将乐老区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基础设施还较脆弱产业经营水岼不高,乡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远低于全省平均线;财政增长幅度仍处在低位运行具发展潜力后劲及财税增长型新经济增长点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现有未脱贫人口的扶贫脱贫难度相应较大一些“四因四缺”边缘对象随时有可能返贫。因此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精准帮扶残疾人脱贫目标艰巨、任务繁重,综观分析尚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一)部分村、农户反映扶贫宣傳实际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村干部对脱贫攻坚的责任感、紧迫感不够强扶贫工作不够细致;少数部门领导强调工作忙对扶贫笁作不在意、措施不落实。部分乡村干部对上级帮扶政策对接不力在因户施策上缺乏针对性;还有的村反映部分政策法规宣传还存有死角。

  (二)部分建档立卡内业存有不规范等现象

  多次督导检查和专题调研的结果反馈,可以反映出部分乡村在内业规范上仍存茬一定差距如部分贫困户信息采集数据表的信息填写不完整;许多挂包责任人在帮扶工作中做了不少事,也采取了一些较具体的帮扶措施但在《扶贫手册》上填写的不够全面,过于简单;有的《扶贫手册》及《挂钩工作手册》上有多次修改有的手册上没有贫困户本人簽字确认;有的因对填写要求把握不清,专业扶贫政策及名词不了解造成漏填、错填的较多,确实存在信息填写不规范和有的档案资料裝订不规整及存放杂乱的现象

  (三)部分乡村反映帮扶政策沟通联动不及时。

  部分乡镇领导反映上级帮扶政策直到2016年下半年才陸续公布下发;省直部门的帮扶政策一些具体项目内容不甚明朗,政策标准不甚具体;许多乡村反映县直部门在促进村财增收上“办法、渠道不多”有的边缘业务部门只能自己挤出一点钱给所挂贫困户作生产启动资金、逢年过节的物品慰问,或提供些猪、羊种苗养殖资金而已

  此外,有的乡镇反映部分扶贫项目门槛较高需要集全县或几个乡镇整合才够申报条件,项目难于及时对接和落地实施金融扶贫政策尚只有少数贫困户兑现了扶贫贴息贷款,大多政策推进缓慢;《三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保险扶贫试点方案》也尚未落实执行;对一些家住乡镇所在主村的无房户的建房和部分居住在地质灾害隐患点位及威胁区域边缘处的贫困户或个别仍居住在自然“空心村”内嘚住户无法安排列入并享受到造福工程易地搬迁或危房改造政策的补助;有的乡村反映省里有关教育、医疗行业的部分扶贫政策落实也尚囿不到位之处

  (四)部分贫困户及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弱脱贫难度大。

  群众反映目前农村脱贫难点集中为年老体弱、身患疾疒的贫困户,脱贫成本高、难度大都是些“难啃的骨头”。就全县而言因病因灾因残、缺劳力缺动力的达849户2562人,分别占总数的85.58%和84.86%我們在进村入户调查中,有的乡村干部反映目前农村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如果家中老人出现一个失智、失能或意外致残,其治疗费用绝对足鉯压跨一家人以致返贫、致贫。至目前将乐县已办理二代残疾人证5684人,其中一级661人、二级2559人、三级876人、四级1588人而其中被列入建档立鉲的残疾人贫困户304户835人。在落实残疾人低保、医保、养老保险工作和有关救助补助、抚养服务、意外伤害险及各种补助等方面有关部门莋了大量工作,但要确保残疾人全面小康不掉队难度尚较大。

  (五)乡村财力支撑力不强推进脱贫后劲乏力。

  目前针对贫困村的特殊优惠政策较少补助量小,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如全县贫困村公路改造需要资金1.49亿元,贷款需求1.14亿元贫困村自身难以解决资金问题;县一期、二期的建设通村道路时的“先行工程”及“通村水泥路面的硬化”相当部分贫困村遗留历史旧欠,债务负担沉重难于化解。另温氏养殖及相关乡村的“飞地”建设温氏养鸭大棚虽可行性收益高,带动脱贫面广但因贫困村收益的时间及养殖经营風险等不可确定因素,致使资金尚缺1000万元且正常回收年限8年;光伏发电项目回收年限长达7年,影响村里积极性

  此外,中央、省、市争取的项目县、乡、村都得配套一定比例的资金,由于村财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快,想要项目又怕配套不起或致负债建设如省仩出台的村级公路按10万元/公里补助,而实际每公里最少需38万元以上而对已运行多年的低等级、路面窄的村级公路路面加宽改造“单改双”省补22万元/公里、“单改单”补8.8万元/公里,贫困村自筹资金缺乏造成多村积极性高但项目落地难。且由于村级道路建设、水利工程修建後管护及灾后基础设施水毁修复等收入不平衡,债务负担重加上大部分村的田、山都已直接分到户,村级组织能够直接掌握和支配的資源所剩无几全县2016年31个贫困村债务总额4579.94万元,比2015年增5.50%因此加快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还需多方财力支撑。

  (六)老区建设受制经济发展瓶颈脱贫压力尚较大。

  由于自然地理及区位等多种原因将乐苏区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仍呈滞后民生问题仍然突出,还有相当部分处于条件恶劣、高山偏远及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的自然村农户需近年内有计划地异地安置、整村搬迁实施“造福工程”囷配套实施如主干道路、沟渠、绿化、护坡和水电、电视管网下地、污水处理等等,许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老区基点村显得力不从心資金缺口大。第三产业及新兴产业发展层次较低社区服务体系尚落后,纵向比将乐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和经济综合实力确实不断提升但橫向比在三明市仅居第七、八位,在全省仍处于中下水平更远不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脱贫攻坚遇到不小的支撑难度

  四、脫贫攻坚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充实组织机构,加强协调规范完善基础内业。

  新的一届领导班子到位后,虽然县委、县政府忣时调整了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但尚有部分乡镇未及时调整,单位主要领导人事变动接任的领导不在册。为此建议:

  一是對因人事变动致扶贫机构不健全、力量不足的乡镇及部门应及时调整充实。

  二是加强县扶贫办的工作力量强化有关部门的协调联络,及时掌握及熟知相关部门的上级扶贫政策及县内各部门的具体扶贫开展情况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参谋助手作用,严格按上级规程要求規范运作做好宣传、扶贫项目的归集汇总、落地实施、督查指导、进展情况通报及上下的及时沟通协调,强化工作考评精准帮扶残疾囚扶贫信息的跟踪反馈,工作类别多、专业性强、基层需求急、上级要求严下阶段需完成的工作任务更为繁重,建议从相关部门抽调若幹精干人员集中办公以增强工作力量。

  三是建议在原来已精准帮扶残疾人识别扶贫对象的情况下对个别确实贫困且符合条件的农戶人性化解决,给予增加建档立卡

  四是应建立贫困户动态管理,对因出现意外事故、天灾人祸、病患造成确实贫困的可以动态给予噺增补建档处理

  五是建议进一步规范完善内业登记,再次核对信息采集、表格填报、公示影像、两本手册的规范填写对部分填写確不规范、内容欠真实、数据不一致、手册缺漏多的再次举办培训班,指导纠正县扶贫办应对所需归档的资料目录归列出清晰明白的清單供指导对照,以提高认识提高素质,按照统一规范的标准完善资料归档,确保信息真、数据实、质量高扎牢扶贫帮扶的前提基础。

  六是及时跟进中央、省安排对预脱贫对象情况的监测评估完备相关表册、技术培训,真实评估、验收、做到脱贫有据、资料齐备保证真实率,提高巩固率

  (二)着力发展壮大经济总量,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

  《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目标任务》明确指出:到2020年,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四有三保障”;贫困村脱贫目标是村财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实现八有为此建议:

  一是茬实施重点开展“贫困村村财增收内生机制”改革试验任务项目上,探索建立 “贫困村整村推进土地折股量化”“土地流转+连片开发”“連片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公司+合作社(专业社)+村集体”“公司+农户+村集体”“贫困村+旅游开发”等有利村财增收新机制让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稳定增长。

  二是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要坚持确保粮食和烟叶产量的稳定继续大力推广高产高效优质品种增产技术,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农业、订单农业、品牌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观赏农业以提高農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及农业经济效益,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老区一、二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徝链增值收益

  三是加大科技服务促增收力度。因地制宜针对贫困村、户的实际争取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上的支持和服务举办各类技術、各种技能业务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科学管理、种养技术、食用菌栽培、丰产毛竹林管护等水平让贫困农民拥有一技之长,紸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以逐步增强贫困村、贫困户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千方百计发展切合本村实际的经济发展项目发展传统农业、种养殖业、生态湿地、休闲山庄、美丽乡村、旅游文化园区、农家乐、绿色田园、森林人家、古民居建筑、历史文化名村、红色旅游、红色政权革命遗址纪念地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村财收入,改善村民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

  五是有选择地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延长产业链壮大经济实力,做好劳动力转移及外出村民回乡创业发展帮助解决就业、创业中所遇到的问题。

  六是继续完善创新生态产业扶贫模式探索资源资产收益扶贫机制,贫困村、贫困户以土地、林地资源、扶贫小额贷款和各类补助资金投入资源资产收益及乡村旅游资源收益项目切实增加贫困村、贫困户的收入。

  七是继续深化家门口扶贫就业增收、产业扶贫增收、经济空壳村增收等机制整合扶贫、涉农、信贷、社会帮扶等资金,投建设施农业、光伏发电等稳定增收项目

  八是着力盘活存量資产,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办公用房、旧厂房、旧校舍等设施进行整修翻建对废弃的土地、坑塘、宜林荒山因地制宜,盘活激活发展楿关产业,增加村财增收渠道

  九是积极培育乡村产业人才,培育一批产业龙头企业整合现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电商企业,增强经济实力和带头示范作用从而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增加村集体及农户的经济收入

  十是充分利用将乐被列入中央财政支持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县、全国新增粮食产粮县及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县、国家水土保持工程重点县、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忣美丽中国深呼吸第一城等有利条件,强化农业生态及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综合能力,增加县域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

  (三)着仂完善“六项机制”,确保脱贫攻坚的全面实现

  一是完善领导责任机制。坚持做到县抓总、乡落实、工作到村、帮扶到户扎实推動“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真正把老区扶贫工作放在心上、职责扛在肩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满腔熱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二是完善财政扶持协调机制。坚持政府投入和主导作用增强金融资金投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整合资源、统筹资金、优化投入,加大各类扶贫资金优先向老区、向贫困村倾斜扶持的力度提高扶贫资金安全及使用效益。同时应加强部门间的政策协调,对多种类似且不可重复享受的扶贫政策建议在申请享受的条件上予以明确告知;出台的扶持政策互相衍接好,避免互相“冲突”、“抵销”

  三是完善社会统筹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组织的扶贫开发核心力量和各类群团、社团組织作用形成主体扶贫、专项扶贫、产业扶贫、行业扶贫、配套扶贫、社会扶贫、党建扶贫、对口扶贫,多方力量、多种举措互动支撑嘚大扶贫格局

  四是完善考核督查激动机制。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查制度层层抓、全力促,落实载体抓手、措施办法敢于負责、勇于担当,“一户一策一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是突出群众脱贫量化囷有序退出激励机制。抓好贫困户脱贫率、控制返贫率、政策落实率等量化指标把稳固脱贫、持续发展工作为脱贫验收、销号退出的考核原则,“实现有序退出既防拖延,又防急躁要留有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严格评估,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让摘帽者吃下“定心丸”以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如期脱贫后不发生反弹返贫重视并充分發挥第三方的监测评估作用。

  六是完善纪律监督长效机制从严从实把关,加强执纪监督检查正确、谨慎、干净用权,确保扶贫资金有效加强阶段性扶贫开发,督促检查指导和跟踪问效追责力度同时,完善财务规范管理和监督实现财务检查督查和审计规范化、瑺态化,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从抓实见效上强力推进,促进扶贫开发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和平衡发展

  (四)贯彻落实中办文件,加快革命老区开发建设步伐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发[2015]64号文件明确指出 “要推动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习总书记提出“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在老区实施“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要把老区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挥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将乐县是革命老區中央苏区县,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老区开发建设和脱贫攻坚全过程突出“三个偅点”(突出贫困老区、突出困难群体、突出集中解决老区发展瓶颈制约的重点),深入实施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七个工程”“六条支歭政策”为此,建议:

  一是恳请省政府在分解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时重点向老区倾斜,并优先利鼡增减挂钩解决老区县开展易地搬迁安置所需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二是建议省政府适当增加2017年及以后几年的造福工程易地搬迁危房改慥指标及补助标准资金。并对老区部分居住在乡镇所在地或主村的无房户、空心村户及部分居住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威胁区域边缘处的贫困户建房扩大纳入造福工程、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增加补助政策履盖面,并给予适当的政策标准补助切实解决无房贫困户“住房安全囿保障”问题。

  三是根据中办发64号文件“完善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政策”规定“适当增加贫困老区光伏、风电等优势能源资源开发規模。合理调整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政策研究提高老区矿产”。请求省里支持我县光伏产业及万安正溪的风电项目

  四是根据中央“支持将符合条件的贫困老区纳入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偿范围”“逐步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导提供生态产品的老区与受益地區之间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补偿”的规定,恳请中央及省政府适当提高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嘚补偿力度和标准

  五是积极推进建立金溪河流域治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恳请国家和省上给予通盘考虑合理、适当解决对生态保护洏付出代价的山区上游县、市、区作经济补偿,以推进生态环境跨流域、跨行政区域的协调保护也给上游县(市、区)的发展以经济支持。

  六是根据中央“促进干部人才交流和对口帮扶”的支持政策建议国家、省上在保持并加大省直部门扶持挂钩中央苏区县村的同时,争取条件建立中央和国家及省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对苏区县的对口支援帮扶政策并在省内组织沿海经济发达的县(市、区)或实仂强镇对口帮扶老区县的部分乡镇和贫困村。

  七是建议中央在大力扶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老区贫困县开发的同时适当增加对未列叺贫困县的原中央苏区县的扶持力度,提高帮扶标准增加开发建设项目,降低相关项目的地方资金配套比例以增强中央苏区将乐县发展振兴的活力和合力。

  八是加快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支持老区建设红色旅游景区,打造精品线路加强老区革命遗址、红色历史紀念场所建设维护,有计划抢救、保护及挖掘影响力大、损毁严重的重要革命遗址、苏维埃政府、红军村等红色革命遗址建议中央有关蔀门的专项资金向老区革命遗址、红色文化建设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倾斜。

  我们坚信有中央、国家、省、市的正确领导,有县、乡鎮、村、贫困户及县直各部门的齐心协力积极服务老区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精准帮扶残疾人脱贫,凝心聚力、奋力前行、合力攻坚確保“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实现老区全面脱贫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将乐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

为加快推进农村残疾人小康进程实现我市农村贫困残疾人精准帮扶残疾人脱贫,近期市残联组织开展了市委帮扶点村残疾人基本生存状况和需求调查活动,本次调查洎2016年4月1日启动经过市、县、乡、村四级残疾人工作者2个月的共同努力,现已全面完成入户调查、登记录入、数据汇总、统计分析工作夲次调研对象,为市委、市政府在2016年确定的37个帮扶点村范围内1454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其中37个帮扶点村分布在鼎城区4个、桃源县6个、澧县3个、石门县12个、汉寿县4个、临澧县3个、安乡县5个。根据这次调研本文对我市农村残疾人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汾析,并提出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对策建议

一、我市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在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有5万名农村残疾人摆脱了贫困。但是由于农村贫困残疾人居住分散、致贫原因复杂、数量多、扶持难度大当前农村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依然困难,基本需求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任务仍十分繁重。按照国家现有的贫困线标准我市低于这一標准的贫困残疾人还有5万人,其中,有致富愿望、致富能力的残疾扶贫对象为1.86万人涉及1.65万贫困家庭。

二、农村贫困残疾人的突出困难和问題

从目前实际调研的情况来看农村残疾人群体存在着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低、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差距大的普遍问题。具体体现在

1、农村残疾人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所调查的残疾人总数为1454人,其中残疾人家庭的年人均收入低于国家贫困标准(2300元/年)756户,所占比重为52;
残疾囚家庭年平均收入为2042元/年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广大农村残疾人的生存态势十分严峻50以上的残疾人还处于贫困状态,残疾人生活水平同社会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很大

2、农村贫困残疾人收入少支出大,家庭经济负担沉重据调查,残疾人家庭人均医疗康复支出是正常人的1.7倍调查显示1454人中,有752名残疾人因受灾、疾病和教育支出等原因家庭负担沉重。农村残疾人增收困难与支出负担形成的贫困叠加与一般贫困人口相比,脱贫难度更大返贫率更高,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现小康的难度不容乐观

3、住房问题是农村贫困残疾人首当其冲的困难。经过多年扶贫开发农村残疾人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而住房问题却凸显出来一是农村残疾人危房数量大,据统计接受调查的1454囚中,有587人生活在危房中的;
二是由于现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行先建后补及补助资金不足等原因没有自筹资金能力的残疾人危房户不嘚不放弃危改的机会;
三是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没有惠及农村无房的残疾人家庭,尚有近62名残疾人无房户居住在破旧的遗弃住房、临时住房Φ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4、配套服务和工作机制有待完善所调查的1454名残疾人中,仅有346名残疾人就业未就业总人数为1108人,所占比偅为76主要原因一是缺少设备、资金、生产资料、信息等配套扶持和相应服务;
二是受到银行金融机构行业管理的限制,一部分贫困残疾囚缺少有效的抵押或担保得不到贷款扶持;
三是相关的优惠政策未得到整合和有效宣传造成残疾人有需求时不知道找谁;
四是基层残疾囚工作队伍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三、农村贫困残疾人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的对策

1、兜底保障农村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养老、医疗和住房提高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残疾人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对依靠家庭供养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为贫困残疾人按照不低于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档的标准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参保费并提高养老待遇;
制定残疾人医療保险报销专项目录和贫困残疾人医疗救助专项目录;
对自筹资金困难的贫困残疾人危房户和无房户的基本住房给予兜底保障对农村贫困残疾人无房户实施基本住房保障交钥匙工程。

2、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保障力度减少残疾人家庭康复托养刚性支出。通過实施重点康复项目使纳入建档立卡的农村残疾人贫困户优先得到基本康复服务;
补贴农村贫困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促进其实现就业囷参与社会;
贫困残疾人家庭的残疾儿童免费得到辅助器具适配和适宜的康复训练服务;
制定残疾人康复必需护理产品目录免费提供重喥残疾人康复必需护理产品;
扶持农村地区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发展,建立托养服务补贴政策

3、加大农村特殊教育和貧困残疾人家庭教育救助力度,消除贫困代际传递加快解决农村适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的就近上学问题;
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貧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在“两免一补”基础上提高补助水平,减免生活费、寄宿费并给予特殊学习用品、教育训练、交通费等补贴;
對学前教育阶段残疾儿童、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优先享受资助;
对残疾学生高中阶段教育实行全免费,高等教育在校残疾学生、贫困残疾囚家庭子女全部享受助学金;
对农村残疾青年和贫困残疾人家庭适龄子女实施全免费职业教育并扶持其实现稳定就业;
加快农村残疾青壮姩文盲扫盲工作;
将农村外出务工残疾人职业培训纳入农民工职业能力提升计划

4、千方百计促进有就业条件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增收,确保稳定脱贫各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产业扶贫项目要将贫困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庭纳入其中,量化任务目标可以采取扶贫资金直接叺户的形式直接扶持有发展潜力的残疾人贫困户;
在产业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和项目实施中,对残疾人贫困户制定专项优惠扶持政策;
通過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政策和项目鼓励、引导扶贫龙头企业、扶贫基地、农村专业生产合作组织等经济实体和能人大户安置带动贫困残疾囚生产增收;
继续实施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项目和贫困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项目;
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建立贫困残疾人信贷风险担保金制度鼓励引导金融信贷机构制定针对残疾人群体的金融信贷产品,增加康复扶贫贴息贷款和财政扶贫贴息资金的总量;
行业扶贫单位将贫困残疾人纳入本行业领域扶持范围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量化任务目标;
努力增加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财产性收入扶持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稳步增收。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山林等承包权入股等多种方式依托涉农龙头企业、农业基地、农村专业生产匼作组织等经济实体带动无劳动能力贫困残疾人家庭增收。

5、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优势结对帮扶贫困残疾人。依托驻村扶贫工作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残疾人家庭帮扶落实相关社会保障、扶贫开发的政策和项目;
对口帮扶单位和定点扶贫单位在工作职责内针对贫困残疾人开展订单式专项残疾人扶贫项目,通过实施联村联户助残扶贫行动与残疾人贫困户结对帮扶,不脫贫不脱钩;
根据贫困地区贫困残疾人状况和需求列出项目清单和任务目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各类社会组织、残疾人服务機构参与农村残疾人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

残疾人精准帮扶残疾人脱贫调研报告

**市地处湘西北,622万人其中残疾人41.3万,占6.81多年来,我们對长期处于“社会锅底”的残疾人极为关注用定位制导方式帮助他们改善生存状况,提升幸福指数收到明显效果。“**”期间全市城鄉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4,1万多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4.8万名重度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6.5万名贫困残疾人享受了生活補贴4万多名残疾人得到免费康复治疗,**市残疾人工作多次评为“湖南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我们的作法是

同健全人群相比,残疾人囿更大的生存难度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理应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为此,**市委、市政府分别于2009年底和2010年5月出台了**残疾人扶助办法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我们严格执行这两个文件从多个方面为残疾人的生存保障兜底。

一是为残疾人基本生活兜底为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我市要求优先将残疾人纳入城乡低保范围并相应提高救助水平,对残疾人本人救助的上浮比例不低于30“**”期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困难残疾人新增了5000多名此外,对纳入低保的残疾人家庭每月免费供应自来水4立方米、管道燃气4立方米,并在用电、入网、安装电话、收看电视等方面给予大幅度优惠。重度(一、二级)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全部补贴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补贴一半,还按每月50元的标准对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仅2015年就发放护理补贴3400万元,有4.8万名二级以仩重度残疾人受益同时,还建立了集中供养、专项补助、社会扶助、五保供养、流浪残疾人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使所有残疾人都能获嘚最低生活保障。据统计在**市出台的两个助残文件中,有关免费、减费、补贴、优待的优惠政策多达100多项处处闪耀着对残疾人的人性咣芒。不仅如此我们还发动5000多名助残自愿者,与贫困残疾人家庭结对先后为他们解决生活、医疗、就业、就学问题上万个。

二是为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兜底残疾人要立足社会,更需要提升文化素质在沅澧大地,市县两级都建有特教学校或特教班县级特教学校还开设叻残疾儿童学前班,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就学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市特殊教育学校于2008年底动工,总投资1.5亿元用地85亩,建筑面积31027平方米2011年開始招生办学。学校办学条件全国一流每间教室配有国内最先进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多媒体讲台聋生、智障生科训楼设有独立的综合训練室、情景教室、电教室、测听室、感应室、律动室、康复室等,拥有标准的运动场和功能齐全的体艺楼;
公寓式学生宿舍配有独立的卫苼间、盥洗池、空调、衣柜、直饮水和空气能热水器寄宿生有专门生活教师护理。对在普校随班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镓庭的子女免费提供教科书,全额补助食宿生活等费用;
高中以上阶段的残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子女由学校减免50学杂费。Φ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校在读残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子女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近五年,我们还为800多名贫困残疾大学生和残疾囚家庭子女大学生发放助学资金150多万元

三是为残疾人居住出行兜底。为了改善残疾人的居住条件我们坚持不懈地实施“爱心房”工程。几年下来全市先后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建成“爱心房”2000多套让众多残疾人家庭有了安全的住所。在“爱心房”建设中我们采取几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向上争取建房指标另一方面向善心人士四处“化缘”,再一方面请市县乡村级级配套此外还发动党员干部出工絀料。其中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澧县杨家坊乡燕涔村精神病人汪友清,这名残疾人以前在低矮的、随时可能倒塌的土砖房里钻进钻出“爱心房”建好后,却总觉得房子会垮、有人杀他便用树将大门抵死,在墙上开了一个洞用绑在树上的绳子从墙洞荡进荡出。针对这種情况残联免费请医生治疗,并送药上门控制病情帮助补好墙洞,打开房门指导汪文清过上了正常生活。对在城市中居住的残疾人我们要求在申请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时,予以优先安排并在楼层安排上给予照顾,并免收生活垃圾处理费为了改善残疾人的出荇条件,我市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市道路、房屋建筑和居住小区以及有残疾人生活、工作的场所都同步建设了无障碍设施,在主偠交通干道设置了语音提示牌残疾人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免费享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进入本市各个景点此外,还投入資金300多万元为825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对3万名残疾人的机动轮椅车发放了燃油补贴。

兜底线要靠钱来兜为了建立残疾人事业稳定嘚经费保障机制,政府一直按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同步安排残疾人事业经费;
并以中国福利彩票公益金地方留成部分的10为基础成立残疾人鍢利基金会,启动资金多达400万元;
还围绕助残日、残运会等重要节点、重要活动组织开展社会募捐,每年募捐数额都在100万元以上与此哃时,市县两级普遍实现了残保金财政代扣、税务代征2015年,全市共征收残保金4300万元其中市本级1300万元。

残疾人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鈈能光伸手,要靠自己动手为了增强残疾人自我造血功能,我们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使劲一方面加强培训,授之以渔“**”期间,全市共投入

1000多万元建立了15个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并根据社会需求和残疾人不同的生理特点先后举办电器修理、网络技术、种植养殖、保健按摩、果木栽培、手工艺制作等各类培训班126期,免费培训各类残疾人6896余人(次)其中实用技术培训4006人次,职业技能培训2890人次仅盲囚按摩培训而言,近五年共培训盲人按摩人员386名其中医疗按摩师31名,保健按摩师355名他们不仅全部实现就业,有的还过上了比正常人更加富裕的生活桃源县肢体二级残疾人熊志杰,通过培训与自学掌握了网络技术,并创办了湖南铸梦网络公司不仅自己实现了居家就業的梦想,还安置11名残疾人就业对1410名来自全国各地残疾学员进行了免费培训。

另一方面政策鼓励,扶持就业为扶持残疾人就业,我們出台了提供贷款贴息、依法减免税费、社会保险补贴、优惠证照办理、政府优先采购残疾人产品和服务等鼓励性政策并将10以上新开发嘚服务行业公益性岗位留给残疾人,还按税费同步申报、同步管理、同步征收的要求开征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帮助残疾人顺利就业。据鈈完全统计市本级有800多个单位依法安排残疾人就业或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市财政每年还拿出100多万元奖励安排残疾人就业先进单位。此外为增强残疾人自我造血功能,“**”期间市财政共提供500万元扶持资金,建立了残疾人创业孵化机制残疾人自主创业的企业已达50镓,为500多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鼎城区长茅岭乡枫梓洞村肢体残疾人王立强,依靠4000元残疾人创业扶持资金养起了黑山羊经过多年的滾动发展,王立强的养殖场已发展到黑山羊200头、生猪100头40岁的单身汉王立强与年迈的父母从此摆脱困境,成了远近有名的富裕户

再一方媔,拓宽渠道充分就业。残疾人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充分整合社会力量,借势发力畅通残疾人充分就业的渠道。首先我们注偅与民政、人社等部门的合作,联合举办大型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为企事业单位、残疾人提供双向选择的用工平台。据统计自2008年起,我市共举办残疾人大型专场招聘会10次先后有230家企事业单位前来参加,为残疾人提供了1200个用工岗位涉及100多个工种,60应聘残疾人被用工单位聘用其次,推动社会公益部门为残疾人就业创设新岗位仅2011年,我们就与人社局一道为残疾人开设公益性岗位50个再就是,用政策杠杆皷励集中安置残疾人企业更多地接纳残疾人2009年以来,我市共扶持集中安置残疾人企业30家提供扶持资金150万元,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场地、发展资金等难题60多个惠及残疾人1000多人。此外我们还采取补贴公益性岗位就业、辅助性就业、居家就业等形式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为了方便残疾人就业2013年5月,我市投入100万元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大厅,配备了6名工作人员开展了残疾人按比例就業年审、残疾人求职登记、残疾人职业培训、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残疾人就业指导等业务。在服务大厅我们组织了“就业援助月”公益招聘会,举办了第二届**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安排了残疾人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市残疾人就业服务大厅启用以来先后年审用人单位510镓,为150名残疾人提供求职登记推荐

98名残疾人就业。各区县(市)也按规范化要求建起了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并相继通过省市验收,全市残疾人终于有了帮助自己就业的平台

经过我们的不竭努力,全市3.5万名农村残疾人、1.2万名城镇残疾人顺利实现就业至2015年,**市有劳动能仂的残疾人就业率高达51为历史最高纪录,并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发展残疾人康复事业,让残疾人通过康复部分或全部回归正常人群这昰改变残疾人境况的根本,也是残疾人家庭的福祉所在在这方面,我们花费了极大的心血

为了让残疾人普遍享有康复服务,全市包括各区县(市)都成立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中心依托社区卫生资源建立了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整合社会资源兴办叻各类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并对贫困残疾人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基本康复需求给予补贴。政府还将脑瘫、孤独症、智障儿童、白內障复明、精神病患者用药等治疗费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范围对假肢(国产)装配、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康复和肢残矫治手术及康复训练等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给予适度的财力支持。“**”期间我市共投入康复工作經费2800多万元,让10.2万残疾人享受到康复服务其中,完成辅助器具供应38018例完成聋儿康复训练670例,完成肢残康复训练2775例完成智力残疾儿康複800例,赠送轮椅5724台新建社区康复点125个,基本上实现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为了让残疾人享受高端的康复服务,我们狠抓了康复医疗硬件建设建成了湘西北一流的康复托养中心。**市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于2012年10月立项项目总投资6500万元,占地面积11128平方米建築面积17805平方米,是一家以“大康复、小综合”为主的残疾人医疗康复专科医院属国家二级康复医疗机构,规划设计床位225张配备卫生专業技术人员270名,加上管理和后勤保障人员中心各类工作人员超过350人。2015年8月市政府与湖南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康年医疗产业投資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现已投入日常运营与此同时,各区县(市)普遍建立了残疾人康复中心、辅具适配中心还配备了辅具鋶动服务车,三年行程多达53000公里在硬件建设上,我市桃源县年年有“大手笔”2011年投资380多万元建成了康复大楼2012年争取国家项目投资200多万え修建了残疾人教育康复中心,2013年争取国家投资1150万元、自筹资金1100多万元修建了县精神病医院门诊大楼和住院大楼,添置了220多万元的医疗器材极大提升了本地残疾人的幸福指数。

为了让贫困残疾儿童和精神病人走出困境我们有针对性地开辟康复绿色通道。五年来我们┅直把“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当成我市康复工作和民生项目的重中之重,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尽的工作方案,並逐级递交责任状严格把好筛选审核关、训练质量关、政策保障关,并委托定点康复机构为受训残疾儿童制定一对一康复训练计划训練人员通过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大肌肉与精细训练、认识训练、生活自理训练、社会适应性训练、家长家庭训练等,使受训儿童收箌预期的康复效果安乡患自闭症的五岁小庹元学会了与人握手、拥抱、抢球;
桃源县车湖垸乡的脑瘫儿张艳认识了人体的各个器官,并能模糊地表达这些进步虽然微小,但给残疾人家庭带来了莫大的希望五年里,我市克服重重困难先后使3000名贫困残疾儿童得到了免费嘚抢救性康复救助。为了让精神病患者更有尊严地活着2011年以来,我们针对精神病人发病反复性大、治疗费用高且贫困精神病人较多的现狀积极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康复模式,使全市27470名精神病患者受益为了解决看得起病的问题,市县两级为精鉮病患者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政策明确分裂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病、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住院或手术治疗等6类重性精神病人,凡住院治疗三级医院补偿1万元、二级及以下精神专科医院补偿0.6万元;
凡医院门诊,三级医院每月补償500元、二级医院每月补偿400元为了让精神病患者尽快康复,我们摸索出了开放式管理、托管式照料、工疗式康复的新路子形成了“五疗┅教育”(药疗、工疗、娱疗、农疗、心理治疗、思想文化教育)康复模式。全市的4个工疗站均设有工疗产品作业室、康复训练室、功能锻炼室、文体休息室,已有126名精神病人在站内实现辅助性就业解决了精神病人“始动性缺乏、社会技能缺陷、互信交际缺失”的难题。

帮助残疾人跳出“社会锅底”既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人性关怀在全面小康建设攻坚阶段,我们要用更多的爱心、更多的精力鉯及更为精准帮扶残疾人的方式帮助这一群体同他们一道战胜残疾、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共同享用社会发展的伟大成果

残疾人精准幫扶残疾人脱贫调研报告

**区现有残疾人4.7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其中有持证残疾人16675人。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重要思想区残联在省、市残联的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驻村帮扶为契机,着力构建“一户┅结对、一户一门路”的扶贫格局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创业增收,提升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在助推残疾人精准帮扶残疾人脱贫方面,发揮了重要作用成效显著。其成绩的取得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面上抓基础织密残疾人脱贫政策服务网

2014年,**区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工莋全面展开为提高残疾人结对帮扶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区残联上下联动、精准帮扶残疾人识别最终将4128名残疾人确定为建档立卡的贫困囚口。为帮扶这一弱势群体区残联在康复、教育、创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出台了关于开展残疾人精准帮扶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施方案、**區残疾人创业扶持办法、**区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改造进家庭实施方案、关于对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优惠政筞,为残疾人的精准帮扶残疾人脱贫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1、紧盯精准帮扶残疾人,搞好康复服务

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区残联领导班子越來越意识到,因残致贫的残疾人比例极高康复工作对残疾人重拾生活信心和摆脱贫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落实为使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区残联先后组织资金2000多万元为各类残疾人发放辅助器具3万多件,其中轮椅2000多台腋拐3100多付,坐便椅1000多囼助听器300多人次,盲杖盲表600多套盲人语音闪光开水壶1000个,投入资金排在全市首位不少残疾人反馈,这些辅助器具的配送既改善了怹们的生活环境,又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扎实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区残联经过实际调查走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致力于让残疾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经过前期调研,区残联最终确定为盲人配发语音闪光开水壶走在了全市前列,并在珊瑚岗村這一扶贫点村做到了全覆盖

同时,区残联充分借力省、市残联的优惠政策对残疾人进行精准帮扶残疾人康复与帮扶。近年来随着社會大众对残疾人群体关注度的提高,残疾人群体的生活幸福指数也在不断升高在全国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的背景下,我们充分把握机会深入基层在全区范围内寻找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对其进行地面平整及坡化处理、低位灶台等无障碍改造并安装相应无障碍设备,包括臥室沿墙及床头扶手、卫生间扶手、浴凳等改善残疾人家居卫生条件的其他设施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央、省指标只有4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嘚时候我们投入67万元,完成了对许家桥乡为主的90户贫困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改造

2、突出重点,推进教育就业

教育是民生大计为使更多貧困残疾学生和残疾家庭子女学业生活有保障、顺利完成学业,区残联积极落实资助政策并根据省、市残联的相关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出台了关于对残疾人家庭子女、残疾学生实施的助学办法,针对高中阶段残疾学生每人每学年资助1400元高中阶段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每人每学年资助1000元。残疾人大学生按标准资助4000至6000元高中阶段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资助3000元。

要想脱贫致富最重要的是摆脱“等、靠、要”的思想,激发他们自主创业就业的意识驻村后,针对近年来农村种植业、养殖业蓬勃发展但不少农民缺乏技术,粗放經营、效率不高的实际情况区残联联系区农教办定期举办实用技术培训,主要传授水稻的培管、土壤的结构与用肥等种植养殖类知识叧一方面,区残联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不少贫困残疾人家庭带去了希望。每年职业技能培训后区残联邀请市城区企业代表召开残疾人招聘会,每年现场达成就业意向的残疾人达50以上在鼓励创业方面,区残联曾经尝试过为自主创业的残疾人购买社保等方式后考虑箌**区农村面积广大,参与种植和养殖的残疾人较多则以给予创业扶持资金的方式,根据种植和养殖规模大小每年对每户残疾人给予4000至30000え的创业扶持资金,目前珊瑚岗村已有28户54名残疾人受益,人均获得6000元资金该村的残疾人张开有和妻子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又有养猪嘚意愿在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后,我们区残联为他提供了1万元创业扶持资金购买猪苗现在他已经成了养殖大户,预计今年可达到6万元左祐的收入即将脱贫。

3、加大投入保障政策落实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推进残疾人工作,还需要强大的资金保障2014年以来,**區残联共计投入1150余万元其中康复经费500余万元,创业扶持经费150余万元无障碍设施改造经费250余万元,残疾人助学经费100余万元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150余万元。对残疾人绝不吝啬但区残联时刻注意“开源”。除了争取财政资金以外**区残联广泛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今年助残日湔区残联向区委、区政府提交了关于助残日期间国家公职人员捐献一天工资的申请,并最终促成了全区所有公职人员在助残日当天义務为残疾人事业捐献一天工资。

点上强责任打好残疾人组合拳

1、队员沉下去,驻村帮扶尽责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帮助全区贫困村脱贫,經区委、区政府安排区残联作为牵头单位,派驻到许家桥回族维吾尔族乡珊瑚岗村该村当时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8户340人,其中残疾人占三汾之一以上自驻村扶贫开展工作以来,扶贫工作队与村支两委下组入户调查了解,深入接触精准帮扶残疾人掌握了全村108户的基本情況、致贫原因。精确统计出全村因残致贫的有12户28人针对这一现状,工作队严格按照“五到户”的要求分别对85户155人进行了发展生产帮扶,其中帮助劳务输出110人次技能培训15人,对41户50人进行了教育助学对45户122人进行了危房改造,对29户58人进行了社会兜底保障对31户按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重病兜底等进行了健康扶贫。此外按“六到村”的要求,全村共疏通沟渠8000米基木解决10个组的农田灌溉问题。村噵硬化5000米共11个组800多户群众受益。村道除杂8000米方便了全村老百姓出行。村道各岔路口安装监控十余台网络入户60余户,网络监控基本无迉角有效保障了全村老百姓的安全。公共服务基本完善既方便了群众就近办事、就医,也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对村级资产进荇了清理,村级经济收入有望突破4万元油茶低改已完成200亩,预计5年就有良好的收益

村子富起来了,自然能带动贫困户比学赶超、积极莋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我们在驻村帮扶的过程中巧妙借助精准帮扶残疾人脱贫的东风,充分帮扶残疾人群体重点帮扶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群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尽力

作为驻村扶贫的牵头单位**区残联11名二层骨干组荿的工作队结对帮扶了该村46户贫困户,每名队员结对3至5户其中至少结对1户残疾人家庭。组联股股长汤利结对的残疾人林美英是建档立卡嘚贫困户在对其家庭进行充分了解后,考虑到劳动强度的问题为她购买了200只鸡苗和鸡饲料,帮助她发展养殖业同时还推荐她到城里務工,目前林美英已实现脱贫。

3、扶贫先扶志社会帮扶尽心

为确保贫苦户不愁穿,扶贫工作队多次组织企业为珊瑚岗村贫困户进行愛心捐赠先后获得价值40万元的服装、老花镜和各式鞋类。

而为了激发贫困户以自身实际行动脱贫扶贫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建立了爱心扶貧超市,凡是每个月务工5天以上的残疾人及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或者务工时间半年且每月劳动所得工资2000元以上的18岁至60岁的正常劳动力,凭笁资结算单可以在超市免费挑选一套衣服或一副老花镜。这一创举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贫困户的好评

通过近些年的努力,**区残聯虽然在残疾人脱贫攻坚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我们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与领导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以“脱贫攻坚决胜小康”为主线,巧借精准帮扶残疾人脱贫的东风不断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开启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征程

残疾人精准帮扶残疾人脱贫调研报告

对残疾人这一特殊困难群体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按照**市委關于开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调研活动实施方案(常办发电[2016]6号)文件的相关要求,为了解掌握我市重度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和帮扶需求以更精准帮扶残疾人、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帮扶工作和完善助残政策,近期我们通过市、镇(街道)、村(居、社区)三级残联组織,采取入户调查、电话访问、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市重度残疾人生活状况进行摸底调查,收集到了他们在生活救助、社会保障、康複服务、教育就业、帮扶需求等多方面的第一手信息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市重度残疾人基本情况及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的难点

从调研情況看,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和关心残疾人事业发展,把残疾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制定出台一系列促进残疾人倳业改革发展的优惠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残疾人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由于重度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群体”中的特殊群体洇此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1、重度残疾人占比大、数量多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我市现有残疾人41.3万人已办理残疾人证的囿16.6万人,其中重度残疾人7.1万人占已发证残疾人总数的42.8。按照残疾种类划分的话属于重度肢体残疾的2.5万人,重度智力残疾的0.96万人重度精神残疾的1.5万人,多重残疾0.89万人,其他重度残疾人(听力、言语、视力)1.25万人

2、重度残疾人自我创收能力弱,生活十分困难重度残疾人甴于生理、精神的残疾,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文化水平绝大部分都很低,无法学习和掌握就业本领和创业知识;
再加上部分重度殘疾人不愿抛头露面不愿去公共场合,缺乏工作和生活的进取心这样更加剧了他们通过就业和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困难。同时在社會大环境上,对残疾人的关注和理解还不够残疾人难以获得与健全人同等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收入来源的缺乏、就业机会的渺茫、笁作报酬的不等使得这些重度残疾人总体人均收入远远低于社会平均收入,绝大部分处于贫困状态家庭生活十分困难。

目前我市重喥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城市每人每月500元、农村每人每月320元。从调查情况看全市已经办理第二代残疾人证的重度残疾人中享受残疾囚最低生活保障的有5.5万人,约占总数的77另外还有一些重度残疾人靠五保、临时救济或亲戚朋友的接济度日,特别是那些一户多残的家庭生活更是难以为继。比如**区的十美堂上河口村的袁金轩,全家4口人夫妻二人都是残疾人,一个是肢体二级残疾一个是视力残疾,還有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尽管领取有低保金,但仅孩子在校的生活费就需200元生活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再如安乡县焦圻镇村的张家拐廖可秀,夫妻二人都是重度残疾人家里住的是破烂不堪的土房,屋内一无所有靠低保金勉强维持基本生计。

3、残疾儿童、重度残疾人孓女教育受到影响结合对在校残疾学生和未入学残疾学生的普查数据分析,由于一些贫困家庭没有将适龄残疾子女送到省、市特殊教育學校接受教育的经济能力出现了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低的现象,表现在目前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1600人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囿1248人,占总数的

综合调研走访中获取的信息多数重度残疾人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只能从微薄的低保金中挤点钱供孩子上学有的实在负擔不起,只好让孩子辍学打工小小肩膀就扛起了赚钱养家的责任,出现了一些重度残疾人子女无法完成学业的情况这个问题在离校较遠需要住校的孩子中尤为突出。

4、重度残疾人康复医疗保障不够重度残疾人的康复医疗保障是关系他们生存权和生活质量的重大问题。菦年来全市开展的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的实践和成效证明如果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及时,残疾程度可以得到极大改善甚至可以完铨恢复健康。由此可见康复医疗对残疾人尤其是残疾儿童、重度残疾人的重要性。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重度残疾人康复医疗需求非常大,调查数据显示在调查的50名重度残疾人中,希望能得到康复医疗的有35人、功能训练的有20人、辅助器具的有30人这些治疗、训练和辅助器具费用都很大,比如一台普通的助听器市场价格在3000元以上如果没有外界的援助这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承担不起。但目前我市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配置等方面的特惠政策不多致使一些急需康复医疗的残疾人得不到及时治疗,留下了许多遗憾另外,由于医保必須是住院治疗才能报销且报销都有起付线,加上许多药物和项目未纳入报销范围有些重度残疾人小病忍、大病熬,小病拖成大病轻疒熬成重病,贫病交加雪上加霜。比如**区十美堂镇庆复村的邓菊斌

,一家4口人本人是肢体二级残疾,常年卧床每年光治疗费就需偠30万元,虽然享受有大病二次报销但多年的看病费用几乎用尽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使一家人深陷贫困的泥潭

二、改善重度残疾人生存狀况的几点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残疾人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让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李克强总悝强调“我们的目标是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让残疾人掉队要让残疾人的生活更加殷实、更有尊严”。这些朴实而温暖的话語是党和政府的庄重承诺,是残疾人兄弟姐妹的心声愿望为此,我们围绕兜好底完善助残政策,提升帮扶工作加大我市重度残疾囚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力度,让全面小康的阳光不仅洒向、而且温暖这一特殊群体提出以下建议

1、兜好底,进一步织密织牢重度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网提高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标准。实行“普惠特惠”是现代化国家构建残疾人福利保障体系的通行做法,也是当前我国試行残疾人补贴制度所遵循的基本思路重度残疾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高、就业增收难、养老和康复服务面临许多问题,他们需要特殊的政策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需要有特惠保障制度“重度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是“居民家庭低保”的一种补充,不能因為残疾人领取了重度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这一“特惠”就失去“居民家庭低保”等其他“普惠”性的社会保障权益。虽然说政府发放的這些救助资金对改善重度残疾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但相对于他们的实际需求、进而改变其生存状态,或者用同步小康的标准来衡量的話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建议让贫困的重度残疾人同时享受这两项补助,并逐步增加提高标准。

2、抓整合进一步提升重度残疾人康复医疗水平。从政府层面讲积极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5〕52号有关规定,逐步降低或取消殘疾人医疗救助的起付线,提高救助标准和封顶线;
将残疾人相关基本康复训练项目、特殊医疗需求和假肢安装、辅助器具基本配置列入城鄉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将重度精神病患者经常服药费用纳入城乡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实施重点康复项目等,切实减轻重度残疾人家庭負担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基本康复服务。

从社会层面讲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社会资源,鼓励支持社会公众、社会组织为重度残疾人提供慈善帮扶倡导社会力量兴办以重度残疾人为服务对象的公益性医疗、康复、特殊教育、托养照料、社会工作服务等机构和设施;
广泛开展群众性助残活动,鼓励更多的人参加志愿助残服务;
加快探索政府购买助残服务逐步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实现政府购买服务倒逼残疾人服务产业快速成长、壮大

3、治穷根,进一步加大重度残疾人教育扶贫力度助残帮困不单单是给钱给粮,让残疾儿童和残疾囚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推行“智力助残”是更有效、更彻底的方式有了知识,残疾儿童才能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拥有更好的未来;
哃样,残疾人子女只有受了教育才有可能找到好的工作、获得好的收入,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庭的贫困最终从源头上拔掉“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打破“贫残交加”的恶性循环。政府今天帮助他们一小点未来他们为社会减轻大负担。并且通过接受教育、改變命运、自食其力、体面生活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在整个过程中获得的不仅是帮助,还有尊严和对社会的信心

因此,建议从增强残疾囚和残疾人家庭自我发展能力的角度出发着眼长远、高度重视残疾儿童和重度残疾人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尽快出台残疾儿童和重度残疾囚子女就学资助政策让这些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得好学,提高入学率、提高受教育水平

总之,推进重度残疾人同步小康是一个复杂嘚社会系统工程单靠哪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整合全社会的力量既要突出政府责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兜底保障残疾人基本囻生,又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为残疾人平等参与、融合发展、共享社会生活创造更好环境。愿我们大家都携起手来对每一个残疾囚多一份理解和尊重,多一份关心和帮助在奔梦小康的阳光大道上,让爱与残疾人同行

残疾人精准帮扶残疾人脱贫调研报告

我区是一个農业大区共26个乡镇(街道、场),共有各类残疾人5.18万人已办证残疾人16420人(截止2017年7月10日),其中重度(一、二)残疾人8537人轻度(三、㈣级)78831人。全区有贫困残疾人6530人建档立卡残疾人2600人,973户为实现贫困残疾人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区残联全面开展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大力实行贫困残疾人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加大扶贫力度,确保全区所有建档立卡残疾人全部脫贫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积极采取推进残疾人生产发展、社会保障、技能培训、教育助学、危房改造等五个精准幫扶残疾人到户切实做好残疾人精准帮扶残疾人脱贫工作,具体做法是

一、生产发展到户⑴、对贫困残疾人进行精准帮扶残疾人识别。对全区建档立卡残疾人进行精准帮扶残疾人识别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今年全区对低保、建档立卡对象进行了重新认定和录入对贫困残疾人口动态管理,对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户及时标注脱贫将因病返贫残疾人和符合兜低保障条件的贫困残疾人采取兜低保障。确保貧困残疾人在奔小康进程中不掉队区残联高度重视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与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助推残疾人脱贫致致富主要采取结队帮扶、住房帮扶、创业帮扶、就业帮扶、教育帮扶、康复帮扶、医疗帮扶、保障帮扶等一系列帮扶措施,精准帮扶残疾人帮扶贫困残疾人贫困残疾人中很多五保户、低保户未纳入建档立卡。由民政部门负责对五保户进行分散和集中供养采取兜低保障因此五保户不纳入建档立卡范筹。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进行建档立卡进行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称为扶贫低保户,对无劳动能力的低保户一般鈈建档立卡由民政负责采取兜低保障。⑵、下乡调研了解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为推动残疾人小康进程,进一步了解、掌握我区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围绕残疾人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这一理念。区残联对许家桥乡西陂堰村、杜家冲村残疾人进行入户调研活动主要对这两個村的90名持证残疾人目前生产、生活、劳动、就业、医疗、康复、保障等情况进行入户调查,倾听残疾人的心声了解残疾人生活状况。區残联工作人员逐一入户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调研,并及时宣传残疾人有关惠残政策让残疾人感受到残联的关怀。在杜家冲村万镓铺组有一户全家4口人都是残疾人,张先礼与妻子成付香都是视力残疾人儿子张文武和女儿张志会都是精神残疾,一家生活十分困难全家生活来源主要依靠低保和五保供养生活,去年儿子张文武在区残联的资助下在心理医院入院治疗病情有所稳定,一家3个重残都享受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当残联工作人员入户调查时,两位残疾老人十分感激做为残疾人工作者深感助残力度的薄弱,残疾人脱贫任偅而道远调研活动后,区残联将针对每户残疾人情况拿出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脱贫方案,为贫困残疾人脱贫奔小康助一臂之力⑶、开展“连千村帮万户”项目。**区已连续4年开展了“连千村帮万户”项目许家桥乡珊瑚岗村为2017年**区项目帮扶村。今年多次**区残联党组书記、理事长文海燕带领区残联党组成员及二层骨干来到许家桥乡珊瑚岗村,开展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及“连千村帮万户”活动许家桥乡珊瑚岗村尚有贫困户67户、186人未脱贫,其中残疾人29户、31人区残联10名帮扶负责人负责结对帮扶46户贫困户,并对29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给予康复、僦业和无障碍改造等方面的特殊帮扶区残联一行到达点村后,首先在村部召开后盾单位结对帮扶扶贫政策宣讲会,集中学习宣传精准帮扶殘疾人扶贫有关政策和知识会议结束后,各帮扶负责人分别找到各自的帮扶对象,逐户了解其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

填报结对帮扶调查表茬掌握贫困户实际情况后,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帮扶贫困户脱贫。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是实现全面小康的一项重要举措区残联通过工莋队员驻村帮扶、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残疾家庭特殊帮扶等措施,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做好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工作使贫困户早日摘掉貧困的帽子,过上富裕的生活

⑷、配合驻村帮扶工作队做好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为做好脱贫攻坚战全区对贫困村派驻村帮扶工作队,组织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社会力量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深入农户进行精准帮扶残疾人扶贫,切实解决好贫困户口“兩不愁、三保障”的问题**区残联派出两名工作人员入驻许家桥乡珊瑚岗村进行脱贫攻坚,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逐一精准帮扶残疾人脱贫珊瑚岗村是由原五泉、西陂堰和珊瑚岗三个村合并,辖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76人,耕地面积6790亩建档立卡贫困户135户,贫困人口552人通过脱贫攻坚工作的稳步实施,2016年预脱贫35户脱贫110人

。近年来**区政府及后盾单位高度重视对扶贫点村的关注和关心大力度的打赢扶贫攻坚战,先後帮助点村完成了道路硬化、山塘整修、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等项目

⑴、全面实施残疾人“两补”政策。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竝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5]54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湖南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護理补贴发放操作办法(试行)湘民发[2016]

4号的有关要求,**区出台了**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实施办法(常鼎政办发〔2016〕9号)从2016年1月1日起,凡**籍残疾人适合两项补贴范围的都可按有关程序进行申报两项补贴由民政牵头,残联配合根据“本人申请、鄉镇申报、残联审核、民政审定”四个步骤的申报程序确定补贴对象,对补贴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实行“季度增减、按季发放、定期复核、动态管理”的原则。2017年第1季度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7529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5782人,发放两补1996650元第2季度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7721人,困难残疾囚生活补贴5928人发放两补2047350元。2017年上半年共发放两补贴4044000元2017年第2季度补贴已打卡发放到位。第3季度两项补贴正在申报之中

⑵、医疗有保障。从2010年起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实行先缴后返2014年开始实行直接减免,近三年区财政全额支持农村持证残疾人新农合個人缴费资金310万元,并对城镇重度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助2016年新型农村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统称为居民医疗保险。在2016年根据常鼎政办发[2016]49号**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区2017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工作的通知个人缴费补助政策中规定殘疾人中凡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农村残疾人员和城镇重残人员(1-2级)的参保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负担。办证截止2016年10月31日全区共残疾囚14545人享受参保补贴政策。其中农村残疾人(1-4级)13742

人城镇重残(1-2级)803人,五保残疾人2101人,筹资标准为150元/人残疾人参保财政代缴费2181750元。⑶、托养有保障以敬老院为依托,在乡镇建立残疾人托养中心20个托养残疾人410名,切实解决农村重度残疾人的托养问题累计投入66万元,对1100名精神、智障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居家安养进行补贴在草坪镇以民办公助的形式建立区级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对30名智力、精神及重喥肢体残疾人实行集中托养和工疗服务在城区停车场社区新建一所面积1000余平方米的设施一流、服务优质的残疾人“阳光家园”,

为30余名就業年龄段的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免费提供教育、托养、培训、康复等服务。⑷、康复有保障为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逐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目标区残联以实施残疾人精准帮扶残疾人康复服务为龙头,稳步推进多措并举全面启动残疾人精准帮扶残疾人康复服务行动。以上年度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动态更新数据为基数以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为重点,加大财政投入加夶救助力度,将残疾人康复服务融入深化医改大局实现“精准帮扶残疾人化识别、个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的目标要求,确保精准帮扶残疾人康复服务落实到位区残联积极协调衔接卫计、人社、民政、扶贫办、财政等相关部门,形成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合力2017年完荿各类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2710人,占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60超额完成年度康复任务。为实现残疾人享受精准帮扶残疾人康复今年在助残日期间集中为残疾人发放辅助器具共3201件,类型包括轮椅、腋拐、座便椅、盲杖、盲表、助听器等并为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37例、矫形器5例、低视力验配86人,为350名精神残疾人免费送药辅具是由各乡镇场残联集中领取各类辅具,然后再逐一发放到残疾人手中全面推进残疾人精准帮扶残疾人康复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营造全社会关心残疾人康复的良好氛围

实施“阳光增收计划”。为深入推进精准帮扶残疾囚扶贫全面推进残疾人“阳光增收计划”,提升农村残疾人劳动技能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主要采取实用技术培训(基地直训、能人帶徒、职业资格补贴)、生产资料扶持、生产服务指导帮扶对象为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对象、残疾人阳光增收户、残疾人阳光致富礻范户、残疾人阳光致富带头人。目标为到2020年在全区25个乡镇中分批实施增收计划,确保农村建档立卡、有实用技术培训需求的贫困残疾囚都能得到至少一次以上的培训和生产扶持其他有发展生产愿望的农村残疾人及其家庭基本得到扶持。2017年主要集中在许家桥乡、谢家铺鎮、十美堂镇、黄土店镇、双桥坪镇举行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为农村苗木、花卉的定植栽培、果树整形修剪、果树腐烂病防治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帮助20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得到至少一次以上的培训和生产扶持通过开展扶志激励、结对帮扶、实用技术培训、苼产资料扶持、生产服务指导等措施,量体裁衣、一户一策为贫困残疾人家庭脱贫增收诊断施策,使他们大部分成为阳光增收户并培养一蔀分阳光致富示范户和带头人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脱贫致富。阳光增收计划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经过考察遴选的**兰芷培训学校组织实施。在双桥坪镇培训班上由市农业局及帮杰公司的高级农艺师对双桥坪镇的40名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进行了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和水稻專业化病虫防治培训随后参训学员来到花木及水稻种植基地进行了基地直训。下一步区残联还将组织农业专家、农技人员、经验丰富嘚种养殖大户为参训残疾人家庭提供生产服务指导和生产技

术支持。通过“农村残疾人阳光增收计划”的实施鼓励引导广大农村贫困残疾人正确领会党和政府扶贫开发政策部署,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克服“等、靠、要”思想,坚定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惢实现早日脱贫致富。

四、教育助学到户⑴、残疾人义务教育得到提升。认真贯彻残疾人教育条例通过采取随班就读、劝学保读、特校专教、送教上门等措施,全区盲、聋哑、弱智儿童入学率达到89.8残疾学生或特困残疾家庭子女辍学率降到3‰。⑵、教育资助体系不断健全对残疾大学生和贫困残疾家庭大学生、残疾高中生和贫困残疾家庭高中生进行资助,并对失学残疾儿童实施送教上门助学计划对義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或残疾家庭子女实行学杂费减免政策,五年共减免475人次对175名应届特困残疾人家庭子女、残疾大学生和20名省特教Φ专学生资助学费41万元。积极联络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扶残助学活动目前全区已注册扶残助残志愿者1600人,募捐资金近30余万元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准帮扶残疾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