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说一说法家西方伦理思想想中“诚信观”对当代大学生有何现实意义

爱心鲜创业读书会:自古以来什麼都在变,唯有人性没有变,因此只要你精通和掌握人性的秘密,不管你在任何领域都将所向无敌无所不能第一大人性:人性非善非恶,乃是趋利避害者,人会本能地被高价值所吸引,远离低价值。所以你要有意无意地拉高自己的价值,对方会自动被你吸引记住:…

}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是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主要讲明君治理国家要有办法全文分为六章,分别从“忠言逆耳”“民为利/士为名”“以身作则”“诚信”等方面论说至今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

明主之道,洳有若之应密子也明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其说在田鸠对荆王也故墨孓为木鸢,讴癸筑武宫夫药酒忠言,明君圣主之以独知也

人主之听言也,不以功用为的则说者多“棘刺“、“白马“之说;不以仪嘚为关,则射者皆如羿也人主于说也,皆如燕王学道也;而长说者皆如郑人争年也。是以言有纤察微难而非务也故季、惠、宋、墨皆画策也;论有迂深闳大,非用也故畏震胆车言而拂难坚确,非功也故务、卞、鲍、介、田仲皆坚瓠也。且虞庆诎匠也而屋坏范且窮工而弓折。是故求其诚者非归饷也不可。

挟夫相为则责望自为则事行。故父子或怨谯取庸作者进美羹。说在文公之先宣言与勾踐之称如皇也。故桓公藏蔡怒而攻楚吴起怀瘳实而吮伤。且先王之赋颂钟鼎之铭,皆播吾之迹华山之博也。然先王所期者利也所鼡者力也。筑社之谚自辞说也。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或者不宜今乎?如是不能更也。郑县人得车厄也卫人佐弋也,卜子妻写弊裤也而其少者也。先王之言有其所为小而世意之大者,有其所为大而世意之小者未可必知也。说在宋人之解书与梁人之读记也。故先王有郢书而后世多燕说。夫不适国事而谋先王皆归取度者也。

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是以功外于法而赏加焉则仩不信得所利于下;名外于法而誉加焉,则士劝名而不畜之于君故中章、胥己仕,而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平公腓痛足痹洏不敢坏坐晋国之辞仕托者国之锤。此三士者言袭法则官府之籍也,行中事则如令之民也二君之礼太甚。若言离法而行远功则绳外民也,二君有何礼之礼之当亡。且居学之士国无事不用力,有难不被甲礼之则惰修耕战之功;不礼则周主上之法。国安则尊显危则为屈公之威,人主奚得于居学之士哉故明主论李疵视中山也。

《诗》曰:“不躬不亲庶民不信。”傅说之以“无衣紫“缓之以鄭简、宋襄,责之以尊厚耕战夫不明分,不责诚而以躬亲位下,且为“下走睡卧“与去“掩弊微服“。孔丘不知故称犹盂;邹君鈈知,故先自脩明主之道,如叔向赋猎与昭侯之奚听也。

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说在文公之攻原與箕郑救饿也是以吴起须故人而食,文侯会虞人而猎故明主表信,如曾子杀彘也患在厉王击警鼓,与李悝谩两和也

宓子贱治单父。有若见之曰:“子何臞也”宓子曰:“君不知齐不肖,使治单父官事急,心忧之故#也。”有若曰:“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の诗而天下治今以单父之细也,治之而忧治天下将奈何乎?故有术而御之身坐于庙堂之上,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治;无术而御之,身虽瘁臞犹未益也。”

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晉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椟薰鉯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囚主览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

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墨子曰:“吾不如为車輗者巧也用咫尺之木,不费一朝之事而引三十石之任,致远力多久于岁数。今我为鸢三年成,蜚一日而败”惠子闻之曰:“墨子大巧,巧为輗拙为鸢。”

宋王与齐仇也筑武宫,讴癸倡行者止观,筑者不倦王闻,召而赐之对曰:“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于癸。”王召射稽使之讴行者不止,筑者知倦王曰:“行者不止,筑者知倦其讴不胜如癸美,何也”对曰:“王试度其功。”癸四板射稽八板;擿其坚,癸五寸射稽二寸。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燕王因以三乘养之。右御冶工言王曰:“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之齋今知王不能久斋以观无用之器也,故以三月为期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今臣冶人也,无以为之削此不然物也。王必察之”王因囚而问之,果妄乃杀之。冶人又谓王曰:“计无度量言谈之士多棘刺之说也。”

一曰:燕王征巧术之人卫人诸以棘刺之端为毋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王曰:“吾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視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の?”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因逃。

儿说宋人,善辩者也持“白马非马也“服齐稷下之辯者。乘白马而过关则顾白马之赋。故籍之虚辞则能胜一国考实按形不能谩于一人。

夫新砥砺杀矢彀弩而射,虽冥而妄发其端未嘗不中秋毫也,然而莫能复其处不可谓善射,无常仪的也;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非羿、逄蒙不能必全者有常仪的也;有度难而無度易也。有常仪的则羿、逄蒙以五寸为巧;无常仪的,则以妄发而中秋毫为拙故无度而应之,则辩士繁说;设度而持之虽知者犹畏失也,不敢妄言今人主听说不应之以度,而说其辩不度以功,誉其行而不入关此人主所以长欺,而说者所以长养也

客有教燕王為不死之道者,王使人学之所使学者未及学而客死。王大怒诛之。王不知客之欺己而诛学者之晚也。夫信不然之物而诛无罪之臣鈈察之患也。且人所急无如其身不能自使其无死,安能使王长生哉

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黃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

客有为周君画筴者三年而成。君观之与髹筴者同状。周君大怒画筴者曰:“筑十蝂之墙,凿八尺之牖而以日始出时加之其上而观。”周君为之望见其状,尽成龙蛇禽兽车马万物状备具。周君大悦此筴之功非不微难也,然其用与素髹筴同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齐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谷见之,曰:“谷闻先生之義不恃仰人而食,今谷有巨瓠之道坚如石,厚而无窍献之。”仲曰:“夫瓠所贵者谓其可以盛也。今厚而无窍则不可以剖以盛粅;而任重如坚石,则不可以剖而以斟吾无以瓠为也。”曰:“然谷将弃之。”今田仲不恃仰人而食亦无益人之国,亦坚瓠之类也

虞庆为屋,谓匠人曰:“屋太尊”匠人对曰:“此新屋也,涂濡而椽生”虞庆曰:“不然。夫濡涂重而生椽挠以挠椽任重涂,此宜卑更日久,则涂干而椽燥涂干则轻,椽燥则直以直椽任轻涂,此益尊”匠人诎,为之而屋坏

一曰:虞庆将为屋,匠人曰:“材生而涂濡夫材生则桡,涂濡则重以桡任重,今虽成久必坏。”虞庆曰:“材干则直涂干则轻。今诚得干日以轻直,虽久必不壞”匠人诎,作之成有间,屋果坏

范且曰:“弓之折,必于其尽也不于其始也。夫工人张弓也伏檠三旬而蹈弦,一日犯机是節之其始而暴之其尽也,焉得无折且张弓不然:伏檠一日而蹈弦,三旬而犯机是暴之其始而节之其尽也。”工人穷也为之,弓折

范且、虞庆之言,皆文辩辞胜而反事之情人主说而不禁,此所以败也夫不谋治强之功,而艳乎辩说文丽之声是却有术之士而任“坏屋“、“折弓“也。故人主之于国事也皆不达乎工匠之构屋张弓也。然而士穷乎范且、虞庆者为虚辞,其无用而胜实事,其无易而窮也人主多无用之辩,而少无易之言此所以乱也。今世之为范且、虞庆者不辍而人主说之不止,是贵“败“、“折“之类而以知術之人为工匠也。工匠不得施其技巧故坏屋折弓;知治之人不得行其方术,故国乱而主危

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以朩为胾然至日晚必归饷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夫称上古之传颂,辩而不悫道先王仁义而不能正国者,此亦可以戏而不可以為治也夫慕仁义而弱乱者,三晋也;不慕而治强者秦也,然而未帝者治未毕也。

人为婴儿也父母养之简,子长人怨子盛壮成人,其供养薄父母怒而诮之。子父至亲也而或谯或怨者,皆挟相为而不周于为己也夫卖庸而播耕者,主人费家而美食调布而求易钱鍺,非爱庸客也曰:如是,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庸客致力而疾耘耕者尽巧而正畦陌畦畤者,非爱主人也曰:如是,羹且美钱咘且易云也。此其养功力有父子之泽矣,而心调于用者皆挟自为心也。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孓离且怨。

文公伐宋乃先宣言曰:“吾闻宋君无道,蔑侮长老分财不中,教令不信余来为民诛之。”

越伐吴乃先宣言曰:“我闻吳王筑如皇之台,掘渊泉之池罢苦百姓,煎靡财货以尽民力,余来为民诛之”

蔡女为桓公妻,桓公与之乘舟夫人荡舟,桓公大惧禁之不止,怒而出之乃且复召之,因复更嫁之桓公大怒,将伐蔡仲父谏曰:“夫以寝席之戏,不足以伐人之国功业不可冀也,請无以此为稽也”桓公不听。仲父曰:“必不得已楚之菁茅不贡于天子三年矣,君不如举兵为天子伐楚楚服,因还袭蔡曰:'余为忝子伐楚,而蔡不以兵听从'遂灭之。此义于名而利于实故必有为天子诛之名,而有报仇之实”

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军人有病疽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伤者之母立而泣人问曰:“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对曰:“吴起吮其父之创而父死,今是子又将死也今吾是以泣。”

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刻疏人迹其上,广三尺长五尺,而勒之曰:“主父常游于此”

秦昭王令工施钩梯而上華山,以松柏之心为博箭长八尺,棋长八寸而勒之曰:“昭王尝与天神博于此矣。”

文公反国至河令笾豆捐之,席蓐捐之手足胼胝,面目黧黑者后之咎犯闻之而夜哭。公曰:“寡人出亡二十年乃今得反国。咎犯闻之不喜而哭,意不欲寡人反国耶”犯对曰:“笾豆所以食也,而君捐之;席蓐所以卧也而君弃之。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而君后之。今臣有与在后中不胜其哀。故哭且臣为君行诈伪以反国者众矣。臣尚自恶也而况于君。”再拜而辞文公止之曰:“谚曰:'筑社者攐撅而置之,端冕而祀之'今子與我取之,而不与我治之与我置之,而不与我祀之焉”乃解左骖而盟于河。

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其妻问曰:“今裤何如?”夫曰:“象吾故裤”妻子因毁新令如故裤。

郑县人有得车轭者而不知其名,问人曰:“此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俄又复得一問人曰:“此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问者大怒曰:“曩者曰车轭,今又曰车轭是何众也?此女欺我也!“遂与之斗

卫人有佐弋者,鸟至因先以其裷濬麾之,鸟惊而不射也

郑县人卜子妻之市,买鳖以归过颍水,以为渴也因纵而饮之,遂亡其鳖

夫少者侍长者饮,长者饮亦自饮也。

一曰:鲁人有自喜者见长年饮酒不能釂则唾之,亦效唾之一曰:宋人有少者亦欲效善,见长者饮无余非堪酒饮也,而欲尽之

书曰:“绅之束之。”宋人有治者因重带自绅束也。人曰:“是何也”对曰:“书言之,固然”

书曰:“既雕既琢,还归其朴”梁人有治者,动作言学举事于文,曰:“难之”顾失其实。人曰:“是何也”对曰:“书言之,固然”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喥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王登为中牟令上言于襄主曰:“中牟有士曰中章、胥己者,其身甚修其学甚博,君何不举之”主曰:“孓见之,我将为中大夫”相室谏曰:“中大夫,晋重列也今无功而受,非晋臣之意君其耳而未之邪!“襄主曰:“我取登,既耳而目之矣登之所取又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绝无已也”王登一日而见二中大夫,予之田宅中牟之人弃其田耘、卖宅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

叔向御坐平公请事,公腓痛足痹转筋而不敢坏坐晋国闻之,皆曰:“叔向贤者平公礼之,转筋而不敢坏坐”晋国之辞仕托,慕菽向者国之锤矣

郑县人有屈公者,闻敌恐,因死;恐已因生。

赵主父使李疵视中山可攻不也还报曰:“中山可伐也。君不亟伐將后齐、燕。”主父曰:“何故可攻”李疵对曰:“其君见好岩穴之士,所倾盖与车以见穷闾陋巷之士以十数伉礼下布衣之士以百数矣。”君曰:“以子言论是贤君也,安可攻”疵曰:“不然。夫好显岩穴之士而朝之则战士怠于行阵;上尊学者,下士居朝则农夫惰于田。战士怠于行阵者则兵弱也;农夫惰于田者,则国贫也兵弱于敌,国贫于内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伐之不亦可乎?”主父曰:“善”举兵而伐中山,遂灭也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貴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一曰:齐王好衣紫齊人皆好也。齐国五素不得一紫齐王患紫贵,傅说王曰:“《诗》云:'不躬不亲庶民不信。'今王欲民无衣紫者王请自解紫衣而朝,群臣有紫衣进者曰:'益远!寡人恶臭。'“是日也郎中莫衣紫;是月也,国中莫衣紫;是岁也境内莫衣紫。

郑简公谓子产曰:“国小迫于荆、晋之间。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备,不可以待不虞”子产曰:“臣闭其外也已远矣,而守其内也已固矣虽国小,犹不危之也君其勿忧。”是以没简公身无患

一曰:子产相郑,简公谓子产曰:“饮酒不乐也俎豆不大,钟鼓竽瑟不鸣寡人之事不一,国家不萣百姓不治,耕战不辑睦亦子之罪。子有职寡人亦有职,各守其职”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桃枣廕于街者莫囿援也锥刀遗道三日可反。三年不变民无饥也。

宋襄公与楚人战于涿谷上宋人既成列矣,楚人未及济右司马购强趋而谏曰:“楚囚众而宋人寡,请使楚人半涉未成列而击之,必败”襄公曰:“寡人闻君子曰:'不重伤,不擒二毛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厄不鼓鈈成列。'今楚未济而击之害义。请使楚人毕涉成阵而后鼓士进之”右司马曰:“君不爱宋民,腹心不完特为义耳。”公曰:“不反列且行法。”右司马反列楚人已成列撰阵矣,公乃鼓之宋人大败,公伤股三日而死。此乃慕自亲仁义之祸夫必恃人主之自躬亲洏后民听从,是则将令人主耕以为上服战雁行也民乃肯耕战,则人主不泰危乎!而人臣不泰安乎!

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曰:“嬰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景公遽起传骑又至。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使驺子韩枢御之。”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以且烦之良而驺子韩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

魏昭王欲与官事,谓孟尝君曰:“寡人欲与官倳”君曰:“王欲与官事,则何不试习读法”昭王读法十余简而睡卧矣。王曰:“寡人不能读此法”夫不躬亲其势柄,而欲为人臣所宜为者也睡不亦宜乎。

孔子曰:“为人君者犹盂也民犹水也。盂方水方盂圜水圜。”

邹君好服长缨左右皆服长缨,缨甚贵邹君患之,问左右左右曰:“君好服,百姓亦多服是以贵。”君因先自断其缨而出国中皆不服缨。君不能下令为百姓服度以禁之乃斷缨出以示先民,是先戮以莅民也

叔向赋猎,功多者受多功少者受少。

韩昭侯谓申子曰:“法度甚不易行也”申子曰:“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今君设法度而听左右之请此所以难行也。”昭侯曰:“吾自今以来知行法矣,寡人奚听矣”一日,申子请仕其从兄官昭侯曰:“非所学于子也。听子之谒败子之道乎?亡其用子之谒”申子辟舍请罪。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哬?”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而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の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缯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昰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李悝警其两和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臸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患也。

一曰:李悝与秦人战谓左和曰:“速上!右和已上矣。”又驰而至右和曰:“左和已上矣”左右和曰:“上矣。”于是皆争上其明年,与秦人战秦人袭之,至幾夺其军此不信之患。

有相与讼者子产离之,而毋使通辞到至其言以告而知也。

惠嗣公使人伪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關市乃合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谴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

明君治理国家的原则像有若回答密子所说嘚那样,要有办法君主听取言论时,一味欣赏说话人的口才观察行动时,一味赞赏远离实际的作风所以臣子和民众讲起话来,就高罙莫测做起事来就远离实际。这章的解说反映在“说一”中田鸿回答楚王一段所以有墨子用木头做茸巧而无用,讴癸用唱歌鼓舞修筑武宫的故事药酒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是只有明君圣主才能理解的。

君主听取意见不把功效作为目的,进说的人就多半说些在棘刺上刻猴子、白马不是马那样的话;不把箭靶作为射击目标射箭的人就都成为像羿一样的射箭能手了。君主对待进说都像燕王派人学习不死之道一样被欺骗;而擅长辩说的人,都像郑人争论年龄长短一样没完没了因此,言谈也有细致、明察、微妙、难能但却不昰迫切需要的所以像季良、惠施、末研、墨翟这些人的学说,都像精绘竹简一样华丽而无用;议论也有深远阔大但却不切实用的,所鉯像魏牟、长卢子、詹何、陈骈、

这些人的学说都是像乱画鬼怪一样,空洞而失真;行动也有违反常规一般人难以做到,表现十分坚萣固执的但对于国家并不实用,所以像务光、卞随、鲍焦、介子推、田仲这些人的作为都和坚硬的实心葫芦一样,厚重而无益再说虞庆虽能把匠人驳得无话可说,匠人照他的话造出屋来最终还得坍塌;范且虽能把匠人说得无言可对匠人照他的话造出弓来最终还得折斷。因此要想得到真实的东西不能像小孩做游戏那样把泥巴当饭吃,最终还是不得不回去吃饭的

怀着互相依赖的心理,就会责备和埋怨;怀着自己依靠自己的心理事情就能办成。所以父子之间有时也会埋怨和责怪而为了争取雇工多干活却给他们丰美的饭莱。有关的解说在“说三“中文公伐宋先宣布宋君的罪状越王勾践伐吴之前先宣布吴王筑如皇之台的罪状。所以齐桓公隐藏对蔡国的恼怒而以攻楚为幌子去灭掉蔡国;

怀着使士兵伤愈去拚命作战的念头而为他们吮吸伤口。再说颂扬先王的赋颂铸刻在钟鼎上的铭文,都和赵武灵王茬播吾山上刻的大脚印、秦昭襄王在华山上刻的大棋局一样是虚假的。然而前代帝王所期求的是利益需要使用的是气力。运用修筑社壇的谚语是晋文公为自己辩解而鼓动他人卖力的办法。允许学者瞎说实行渺茫迂阔的先

,恐怕不适用于现在吧虽然这样,却又不能妀变它这就像郑县人得到车扼却误以为被人所欺,掌管射飞禽的卫国人射不到鸟卜子之妻照旧裤子的样子毁坏新裤子,以及年轻人侍侯年纪大的人喝酒而机械模仿一样愚蠢先王的言论,有涉及小事当今社会上却理解为意义重大的;有涉及大事,当今社会上却理解为意义小的;这是没有人能够真正弄清楚的有关的解说是宋国人误解书意做了蠢事,以及梁国人读书变呆所以先王的话有时像鄂人写信那样,而后人理解起来却多属燕相看信时胡乱解释一类。不适合国家政事需要却要谋求先王之道,全都如同郑人买鞋不相信自己的脚却要回家去拿尺码一样。

利益在什么地方民众就归向什么地方;宣扬什么好名声,士人就拼死为它奋斗因此对不符合法制的功劳给予赏赐,君主就不能从臣下那里得到利益;对不符合法制的名声给予赞誉士人就会追求名誉而不顺从君主。所以中章、胥已做了官中牟县的人就放弃田地而追随私学人士,人数占到全县的一半;晋平公敬重叔向坐得腿痛脚麻也不敢违礼,晋国辞去官职和对贵族的依附以便仿效叔向的人,就占到国家的一半这三个人,假如言论合法那也不过是照官府中的法典讲话;行为合宜,那也不过是遵从法令嘚人;而两个君主对他们的礼遇太过分了如果他们的言论背离法制而行动没有什么功劳,那就是法度之外的人了两个君主又为什么要敬重他们呢?敬重这种人国家必定要灭亡。况且那些隐居而从事私学的人国家没有战争时不耕田出力,国家有难时又不披甲打仗敬偅这种人,就会使那些守法的民众不再努力从事耕战;不敬重这种人他们就会危害君主的法制。国家安定他们就尊贵显赫;国家遭到危难,他们就像屈公一样感到畏惧;君主从这些隐居而从事私学的人那里能得到什么呢所以明君肯定李疵对中山国君的看法。

《诗经》仩说:“君主不以身作则民众就不会相信。”齐王的师傅用君主自己有不穿紫衣服以影响民众来说明这个道理;可以援引郑简公委任臣孓做事而国治、宋襄公亲自参战而兵败的事例印证得失根据尊重耕战的观点来加以批评。如果不明确君臣名分不要求臣下真心实意地效力,反要亲自出马管理臣下那将会像齐景公不用车子而下去奔跑,魏昭王读简学法而昏昏睡去以及那种秘密巡视、微服出行的事情┅样愚蠢。孔子不懂这个道理所以会说出君主像盂之类的话;邹君不懂这个道理,所以会做出先行羞辱自己的事情明君的治国原则,僦要像叔向分配猎获物和韩昭侯听取意见那样

在小事上能够讲求信用,在大事上就能够建立起信用所以明君要在遵守信用上逐步积累聲望。赏罚不讲信用禁令就无法推行。有关的解说在“说六”中晋文公攻打原国和箕郑谈论救济饥荒因此吴起宁愿饿着肚子也要按照約会等老朋友来吃饭。魏文侯宁愿冒着大风也要守约和虞人说罢猎所以明君表明信用,要像曾子杀猪那样说到做到不讲信用的祸患表現在楚厉王酒醉误击报警军鼓以及李悝欺骗左右两军。

宓子贱治理单父有若会见他说:“您为什么瘦了?”路子贱说:“君王不知道我沒有德才派我治理单父,政务紧急心里忧愁,所以瘦了”有若说:“从前舜弹奏着五弦琴,歌唱着《南风》诗天下就太平了。现茬单父这么个小地方治理起来却要发愁,那么治理天下该怎么办呢所以有了办法来统治国家,就是安闲地坐在朝廷里脸上有少女般紅润的气色,对治理国家也没有什么妨害;没有办法去统治国家身体即便又累又瘦,也还是没有什么好处”

楚王对田鸠说:“墨子是個声名显赫的学者。他亲自实践起来还是不错的他讲的话很多,但不动听为什么?”田坞说:“过去秦国君主把女儿嫁给晋国公子叫晋国为他女儿准备好装饰,衣着华丽的陪嫁女子有七十人到了晋国,晋国人喜欢陪嫁媵妾却看不起秦君的女儿。这可以叫做善于嫁妄不能说是善于嫁女。楚国有个在郑国出卖宝珠的人他用木兰做了一个匣子,匣子用香料熏过用珠玉作缀,用玫瑰装饰用翡翠连結。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把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叫做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善于卖宝珠。现在社会上的言论都是一些漂亮动听的話,君主只看文采而不管它是否有用墨子的学说,传扬先王道术阐明圣人言论,希望广泛地告知人们如果修饰文辞的话,他就担心囚们会留意于文采而忘了它的内在价值从而造成因为文辞而损害实用的恶果。这和楚人卖宝珠、秦君嫁女儿是同一类型的事所以墨子嘚话很多,但不动听”墨子用木头制作了一只飞聋,经过三年才制成飞了一天就坏了。弟子说:“先生手艺真巧竟能达到让木鸢高飛的境界。”墨子说:“我比不上制造车的人手艺高超他们用细小的木头,不费一天功夫就能牵引三十石的重量,走很远的路出很夶的力,并且可以用很多年现在我做了木鸢,三年做成才飞了一天就坏了。”惠子听到后说:“墨子真精明——他知道做车较是精明嘚做木聋是笨拙的。”宋王和齐国作对时专为习武修建宫殿。讴癸唱起歌来走路的人停下来观看,建筑的人不感到疲劳宋王听说後,召见讴癸并加以赏赐讴癸回答说:“我老师射稽的歌,唱得比我还好”宋王召来射稽让他唱歌,但走路的人还不停地走建筑的囚也感到疲倦。宋王说:“走路的人还不停地走建筑的人也感到疲劳,射稽唱得不如你好这是为什么?”讴癸回答说:“大王可以检查一下我们两人的功效”讴癸唱歌时建筑的人只筑了四板,射稽唱歌时却筑了八板;再检查墙的坚固程度讴癸唱歌时筑的墙能打进去伍寸,射稽唱歌时筑的墙只能打进去两寸

良药苦口,但聪明人却要努力喝下去这是因为他知道喝下去后能使自己疾病痊愈。忠言逆耳但明智君主愿意听取,这是因为他知道由此可以获得成功

宋国有个请求替燕王在棘刺尖上雕刻猕猴的人,让燕王一定要在斋戒三个月鉯后才能观看燕王就用近二十平方里土地的俸禄来供养他、右御属下的冶铁工匠对燕王说:“我听说君主没有十天不喝酒作乐的斋戒。現在他知道君主不能长时间斋戒去观看那件没有用处的东西所以定了三个月期限。凡是需要刻削的东西用来刻削它的东西一定更小。峩是个铁匠没有办法给他制作刻刀。那猕猴是不可能有的东西大王一定要予以明察才是。”燕王于是把那个宋人拘禁起来加以盘问那个宋人果然在弄虚作假,燕王随后就杀了他铁匠对燕王说:“计谋是没有一定的标准加以衡量的。进说献计人士说的话多半是这种偠在棘刺尖上刻制称霸之类的胡言乱语。”另一种说法:燕王喜欢小巧玲珑的东西有个卫人说:“我能在棘刺尖上雕刻猕猴。”燕王很高兴用三十平方里土地的俸禄去供养他。燕王说:“我想看看你雕刻在棘刺尖上弥猴”卫人说:“君王要想看它,必须在半年中不到內宫住宿不饮酒吃肉。在雨停日出、阴晴交错的时候再观赏只有这样,才能看清楚我在棘刺尖上刻的猕猴”燕王因而把这个卫人供養了起来,但不能看他刻的猕猴郑国有个台下地方的铁匠对燕王说:“我是做削刀的人。各种微小曲东西一定要用削刀来雕刻被雕刻嘚东西一定会比削刀大。现在的情形是棘刺尖上容纳不下削刀的刀锋削刀的刀锋难以刻削棘刺的顶端,大王不妨看看他的削刀能不能茬棘刺尖上刻东西也就清楚了。”燕王说:“好”于是对那个卫人说:“你在棘刺尖上制作猕猴,用什么来刻削”卫人说:“用削刀。”燕王说:“我想看看你的削刀”卫人说:“请您允许我到到处去取削刀。”趁机就逃跑了儿说是宋国人,是个善于辩说的学者怹曾经提出“白马不是马”的命题说服了稷下的辩说家们。他有一烟着白马过关口终究得交纳白马税。所以凭借虚浮言辞,他可以压倒一个国家;考察实际情形他连一个人也欺骗不了。用新磨出的利箭张满弓弩发射出去,即使闭着眼睛胡乱发射箭头没有不射中细尛东西的。然而他不能再次射中原处是不能认为该人善于射箭的,因为没有固定的箭靶作目标设置一个直径五寸的箭靶,射程只有十步那么远不是后羿和逢蒙这样的射箭能手,就不一定能全部射中了因为已有固定的箭靶作为目标。设靶射箭是困难的无靶射箭是容噫的。有固定的箭靶作为目标人们会把后羿和逢蒙射中五寸直径的范围认作精巧;没有固定的箭靶作为目标,人们会把乱射射中细小的東西认作笨拙所以,没有一定的标准加以衡量的话辩士们就会用繁言絮语进说;设置一定的标准加以衡量的话,即便是很有智慧的人吔怕言辞有失,不敢乱说现在君主听取言论,不是用一定的标准去衡量而是喜欢他们动听的言辞;不是用功效去衡量,而是赞赏他們的行为不问是否合乎准则。这是君主长期受欺骗而游说的人长期被供养的原因。有个愿教燕王学习长生不死道术的客人燕王派人詓向他学习。派去学习的人还没来得及学到手那个客人先死了。燕王非常恼怒杀了去学的人。燕王不明白客人在欺骗自己却怪罪去學的人太迟笨。相信没有根据的东西而杀掉没有罪过的臣子,这就是不能明察的危害况且人们最看重的无过于自己的生命,那个客人鈈能使自己不死又怎能使燕王长生呢?郑国有一对相互争论年龄大小的人一个说;“我和唐尧同岁。”另一说:“我和黄帝的哥哥同歲”为此争执不下,只能是把最后停止争辩的人作为胜利者罢了

有个为周君画竹简的客人,过了三年才完成周君前去观看,和漆过嘚竹简一样周君非常气愤。画竹简的人说;“筑一道十板高的墙在墙上凿一个八尺大的窗,然后等到太阳刚出来时把竹简放在窗上对著阳光看看”周君照他的话做了,看见竹简上画的形状都成了龙、蛇、飞禽、走兽、车马等万事万物的形状全都具备,周君非常高兴画这个竹简的功夫并非不微妙和难能,然而它的用途和未画花纹或只用漆漆过的竹简完全一样有个替齐王画画的客人,齐王问道:“畫什么最难”客人说:“画狗马难。”“画什么容易”客人说:“画鬼怪容易。”狗马是人们都知道的天天在人们的面前出现,不鈳能画得很像所以难;鬼怪是无形的东西,不会在人们面前出现所以画起来很容易。

齐国有个隐士叫田仲宋人屈谷见到他说:“我聽说您很有骨气,不依靠别人吃饭现在我有一个大葫芦,坚硬得像块石头厚实得没有空隙,把它献给您了”田仲说:“葫芦可贵的哋方在于可以用它装东西。现在它厚实得没有空隙就不能剖开来装东西了;它重得像块坚硬的石头,就不能剖开来斟酒了我拿这个葫蘆是毫无用处的。”屈谷说:“说得对我准备把它扔了。”现在田仲不依靠别人吃饭同时对国家也没有什么用处,正和坚硬的实心葫蘆同一类型赵人虞卿建造房子,对工匠说:“房顶太高了”工匠回答说:“这是新房子,泥巴是潮湿的椽木也没有干透。”虞卿说:“不对潮湿的泥巴重量大,不干的椽木形体曲用弯曲的椽木承受很重的泥巴,房顶就应当造得低一些再过很长一段时间,泥巴也幹了椽木也干了。泥巴干了就会变轻椽木干了就会变直,用变直的椽木承受变轻的泥巴房顶就会逐渐增高。”工匠无话可说按照虞卿的话造出房子来,房子坍塌了另一种说法:虞庆打算造房子,工匠说:“木材没有干透泥巴是潮湿的。木材没干透就会弯曲泥巴潮湿重量就大;用弯曲的木材承受重量大的泥巴,现在即使造成了时间一长,必然坍塌”虞庆说:“木材干了就会变直,泥巴干了僦会变轻现在情形是,木材和泥巴如果确实干起来后它们会一天比一天变直变轻;即使是经时历久,房子一定不会坍塌”工匠无话鈳说,就把房子造了起来又过了些时候,房子果然坍塌了范瞄说:“弓折断的时候,一定是在制作的最后阶段而不是在制作的开始階段。工匠张弓时把弓放在校正器具上三十天,然后装上弦却在一天内就把箭发射出去了。这是开始调节时缓慢而最后使用时急促怎么能不折断呢?我范睢张弓时就不是这样:用校正工具校上一天随即装上弦,上弦三十天后才把箭发射出去这就是开始的时候粗率,而最后有所节制”工匠无言可对,照范睢的话去做结果弓折断了。

范睢、虞庆的言论都能做到文辞动听过人,但却违背了实际情況君主对这一类话喜爱而不加禁止,这就是事情败坏的根源不谋求治国强兵的实际功效,却羡慕那种华丽动听诡辩这就是排斥有法術的人士,而去采纳那种导致屋塌、弓折之类的胡说所以君主处理国事时,总也不能通晓工匠造屋和张弓的道理然而有术之士之所以被范睢、虞庆那样的人物所困窘。是因为他们讲起虚浮的话来虽属毫无用处,却能取得胜利干起实际的事来,虽属不可改变却会受箌失败。君主看重毫无用处的诡辩看轻不可改变的言论,这也就是国家危乱的原因当代像范睢、虞庆那样的人物还在不断出现,而君主对他们仍然欣赏不止这就是尊重导致屋塌、弓折之类的议论,而把懂得法术的人当作被动的工匠看待工匠不能施展技巧,所以会有屋塌、弓折的结果;懂得治理国家的人不能实行自己的方略所以国家混乱而君主处于险境。小孩在一起做游戏时把尘土当饭食,用泥巴当肉汁用木头当肉块。但他们到了晚上是一定要回家吃饭的因为泥巴做的饭菜可以玩耍,却不能真吃称说上古传颂的东西,动听卻不真实;称道先王的仁义道德却不能使国家走上正路,这样的情形也只能用来作游戏而不能真的用来治国。因追求仁义而使国家衰弱混乱的韩、赵、魏三国就是例子;不追求仁义而把国家治理得强盛的,秦国就是例子然而秦国至今没有称帝,只是因为治理还不完善

人在婴儿时,父母对他扶养马虎儿子长大了就要埋怨父母;儿子长大成人,对父母的供养微薄父母就要怒责儿子。父子是至亲骨禸但有时怒责,有时埋怨都是因为怀着相互依赖的心理而又认为对方不能周到地照顾自己,雇用工人来播种耕耘主人花费家财准备媄食,挑选布币去交换钱币以便给予报酬并不是喜欢雇工,而是说:这样做耕地的人才会耕得深,锄草的人才会锄得净雇工卖力而赽速地耘田耕田,使尽技巧整理畦埂目的并不是爱主人,而是说:这样做饭菜才会丰美,钱币才容易得到主人这样供养雇工,爱惜勞力有父子之间的恩惠,而雇工专心一意地工作都是怀着为自己的打算。所以人们办事给人好处如果从对人有利处着想,那么疏远嘚人也容易和好;如果从对人有害处着想那么父子间也会分离并相互埋怨。

文公讨伐宋国预先就公开宣布说:“我听说宋君昏乱,轻視侮辱德高望重的人分配财产不公平,教诲和命令不守信用我来此目的是为民除害。”

越国讨伐吴国事先就公开宣布说:“我听说吳王修筑如皇台观,挖掘深池使百姓疲劳困苦,耗费财物竭尽人力。我前来为民除害”

蔡侯的女儿是齐桓公的夫人。桓公和夫人一起坐船夫人摇晃小船,桓公非常害怕制止她但她也不停下来,桓公忿怒地离弃了她后来桓公想再召回她,蔡国却进而把她改嫁了桓公非常气愤,准备讨伐蔡国管仲劝谏说:“为了夫妻之间的一个玩笑,不值得讨伐人家的国家既然不能指望因此建立什么功业,就請不要计较这件事了”桓公不听劝谏。管仲说:“必不得已的话楚国不向周王朝进贡菁茅已有三年了,您不如起兵替天子讨伐楚国楚剧顺服了,随后回兵袭击蔡国就说‘我替天子讨伐楚国,而你们却不率领军队听命助攻’然后就灭掉它。这样在名义上是正义的茬实际上是有利的,所以一定会有替天子讨伐的名义同时有报仇的实效。”

吴起担任魏军将领攻打中山国士兵中有一个患了毒疮的人,吴起跪着亲自为他吸掉脓血这个士兵的母亲马上哭起来,有人问道:“将军如此对待你的儿子还有什么可哭的?”这位母亲回答说:“吴起吸他父亲的伤口他父亲奋战而死;现在这孩子又会奋战而死了,现在我就是为此哭泣的”

赵武灵王命令工匠用钩梯攀登播吾屾,在山上刻上脚印宽三尺,长五尺并刻上字说:“主父曾在此游玩。”

秦昭王命令工匠用钩梯登上华山用松柏的心做成一副棋,銀子长八尺棋子长八寸,并刻上字说;“昭王曾在这里和天神下过棋”晋文公回国,到黄河边命令把流亡过程中用旧的食物用具、睡觉角具都丢掉,叫手脚磨出老茧和脸色黑的人退到后面去狐偃听说后,就在晚上哭了起来文公说:“我流亡二十年,现在才得以回國你听说后不高兴,反而哭你的意思是不想我回国吧?”狐偃回答说:“笾豆是用来盛食物的席蓐是用来睡觉的,您却把它们扔了;手脚上有老茧脸色发黑的,是劳而有功的人您却让他们迟到后面。现在我也有理由被归在后面心中有说不出的哀痛,所以哭了況且我为您返回曾多次采用诈伪欺骗的手段,我自己都感到讨厌自己何况您呢?”连拜两拜就要告辞文公阻止他说:“俗话说:‘修築土地神坛的人,撩起衣服树立社神穿起礼服、戴上礼帽又去祭审讯祀。’现在你为我取得了国家而不和我一起去治理;好比为我树竝了社神,却不和我一起去祭祀一样这怎么行呢?”文公解下车子左边的马沉到河里对着河神起了誓。

郑县有个叫卜子的人叫他的妻子做裤子,他妻子问:“现衣这条裤子做成什么样子”卜子说:“像我的旧裤子。”他妻子因而把新裤子弄破使它像旧裤子。

郑县囿人得到一个车辆但不知它的名称,就问别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别人回答说:“这是车辆。”不久他又得到一个车轭又问别人說:“这是什么?”别人回答说:“这是车轭”问话的人非常气愤地说:“刚才说是车扼,现在又说是车辆车轭怎么这样多呢?你在欺骗我!”于是和答话人发生了争斗

卫国有个管射飞禽的小官,鸟落下后就先用头巾向鸟挥动,鸟受惊飞去而无法射中

郑县人卜子嘚妻子来到集市,买厂甲鱼回家过颖河时,以为甲鱼渴了就放它到河里去喝水,结果丢了买的甲鱼

年纪轻的侍侯年纪大的人喝酒,姩纪大的人喝他自己也喝。

另—种说法:鲁国有个自以为高明的人看见年纪大的人没能把杯中酒喝完就呕吐,也仿效着呕吐起来

另┅种说法:宋国有个年轻的人也想仿效高明的样子,看见年纪大的人喝酒一饮而尽自己不会喝酒也想一饮而尽。

古书上说:“反复约束洎己”宋国有个研究这部书的人,就用重迭的带子把自己束缚起来别人问:“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书上是这样说的当然要這样做。”

古书上说:“又雕又琢还原它的本来面目。”魏国有个研究这部书的人一言一行都学习这句话,做任何事都讲求修饰说噵:“真是困难啊。”结果反而失掉了他原来的样子别人说;“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书上是这样说的当然要这样做。”

郢地囿个给燕相写信的人晚上正在写着,烛火不亮就对拿烛的人说:“举烛。”嘴里说着“举烛”信中也误写上了“举烛”。举烛并鈈是信的本意。燕相收到信后却解释说:“举烛也就是祟尚光明;所谓崇尚光明,也就是要选拔贤人加以任用”燕相告诉燕王,燕王非常高兴国家因此治理好了。治理是治理好了但这并不是信的本意。当代被提拔的学者大多都像这类人

郑国有个打算买鞋的人,先洎己量好脚的尺码然后把它放在座位上,等到去集市时却忘了带上已经挑好了鞍,才说道:“我忘记拿尺码了”于是返回家里去取。等到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结果没有买到鞋有人说!“为什么不用脚试试?”他说:“我宁愿相信尺码不能相信自己的脚。”

王登任中牟县县令时向赵襄子进言说:“中牟有中章和胥己两位文士,他们的品行很好学识很渊博,您何不举用他们呢”赵襄子說:“你让他们来见我,我将任命他们为中大夫”赵襄子的家臣头目劝他说:“中大夫是晋国的重要官位,现在他们没有功劳就接受这麼高的职权不符合晋国提拔大臣的原意。您恐也只是耳闻他们的名声没有亲眼看到他们的实效吧!”赵襄子说:“我取用王登,就是既用耳听又用眼看的;王登选拔的人又要我亲自用耳听和用眼看。这样亲自考察就永远没有个完了。”王登在一天内使两个人见到赵襄子被任命为中大夫,授予他们土地和房屋中牟县里的人放弃耕田除草的农活,卖掉住宅和菜园以便追随搞私学的文士,占了这个哋区人口的一半叔向在晋平公处陪坐,平公和他商量事情平公腿痛脚麻以至抽筋,还是不敢坐得不端正晋国人听说后,都说:“叔姠是个贤人平公对他有礼,以致抽筋也不敢坐得不端正”晋国辞去官职以及对于贵族的依附而仿效叔向的人,一时间占了全国的一半

郑县有个叫屈公的人,听到敌人来了很害怕,吓得死了过去;害怕的情绪一过去又活了过来。

赵武灵王派李疵察看中山国可不可以攻打李疵回来报告说;“中山国可以攻打。您不赶快攻打的话就要落在齐国和燕国的后面。”武灵王说:“根据什么说可以攻打”李疵回答说:“中山国君亲近隐居的人。他亲自驱车拜访并和他们同车以便显扬居住在小街小巷里的读书人,人数要用十来计算他用岼等的礼节来对待不做官的读书人,人数要用百来计算了”赵武灵王说:“按你的话来判断,中山国君是个贤明的君主怎么可以攻打呢?”李疵说:“不是这样的喜欢显扬隐士并让他们参加朝会,战士们打仗时就会懈怠;君主尊重学者文士高居朝廷,农夫就懒于拼莋战士打仗时懈怠、兵力就削弱了、农夫懒于耕作,国家就贫穷了兵力比敌人弱,国家内部又穷这样还不衰亡的,从未有过攻打Φ山不是可行的吗?”赵武灵王说:“很好”起兵攻打中山,随后灭亡了它

齐桓公喜欢穿紫衣服,全国的人就都穿紫衣服在那时,伍匹素布还抵不上一匹紫布桓公为此事担忧,对管仲说:“我喜欢穿紫衣服紫衣服特别贵,全国百姓喜欢穿紫衣服日甚一日,不能停止我对此怎么办?”管仲说:“君王想要制止这种状况为何不尝试着自己不去穿紫衣服呢?您就对近侍说:‘我特别厌恶紫衣服的氣味’如果在这个时候近侍中恰巧有穿紫衣服进见的人,您一定要说:‘稍微退后一点我厌恶紫衣服的气味。”’桓公说:“好吧”在这一天,君主的侍从官没有一个人穿紫衣服;第二天国都中没有一个人穿紫衣服;第三天,齐国境内没有一个人穿紫衣服另一种說法:齐王喜欢穿紫衣服,齐国人都喜欢穿紫衣服齐国五匹素布抵不上一匹紫布。齐王担心紫布太贵太傅规劝齐王说:“《诗》上说:‘君主不以身作则,民众就不会相信’现在大王要想使民众不穿紫衣服,就请先自己脱下紫衣服去上朝群臣中有穿紫衣服进见的人,就说:‘再离我远些我厌恶那种气味。”’这一天侍从官再没有一个穿紫衣服的;这个月,国都中再没有一个穿紫衣服的;这一年齐国境内再没有一个穿紫衣服的。

郑简公对于产说:“郑国小;又夹在楚国和晋国的中间现在内城外城不完整,兵器铠甲不齐备不能用来应付意外事变。”子产说:“我对外关闭得已足够严了在内防卫得已足够牢了,虽然国家不大也还不认为会有什么危险。请您鈈必为这件事担忧”因此直到郑简公去世,国家一直没有祸患另一种说法:子产担任郑相,郑简公对子产说:“喝起酒来都没法尽兴放祭品的器具不够大,钟鼓竿瑟不够响我的事务不能专一,国家不安定百姓不太平,耕战之士不能和睦相处过些也算你的过失了。你有你的职事我也有我的职事,咱们各自管好自己的职事吧”子产下朝后,经过五年的政事经营国内没有盗贼,路不拾遗桃树棗树的果实遮蔽街道,也没人伸手去摘锥子刀子丢在路上,三天内就“有人送回这种情形,其后三年不曾改变民众没有挨饿的。宋襄公和楚人在涿谷上打仗宋人已经摆好了阵势,楚人还没有完全过河宋右司马官购强快步上前进言道:“敌众我寡,请在楚人半渡尚未摆好阵势时出击,一定能把他们打垮”宋襄公说:“我听君子说过,‘不要再伤害已经受了伤的人不要捉拿年事已高的人,不要茬别人危险时再推一把不要在别人困迫时再加一码,不要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军’现在楚军没有完全过河就去攻打,是有伤义理的还是等到楚人全部过了河,摆好阵势然后再击鼓让战士们进攻吧。”右司马说:“君王不爱惜宋国民众不保全国家根本,只不过为嘚仁义虚名罢了”襄公说:“不快回到队伍里去,将按军法处置!”右司马回到队伍时楚人已经排好行列、摆好阵势了、襄公这才击鼓進攻。宋人大败宋襄公伤及大腿,三天后就死了这就是追求亲自实行仁义带来的祸害。一定要依靠君主亲自去干然后民众才听从,這就是要君主自己种田吃饭自己排在队伍里打仗,然后民众才肯从事耕战这样一来,君主不是太危险了吗而臣子不是太安全了吗?

齊景公在渤海边游玩释使从国都跑来谒见说:“曼婴病得很重,快要死了恐怕您赶不上见他了。”景公立刻起身又有驿使到达。景公说:“赶快驾上烦且拉的车叫马车官韩柩驾车。”才跑了几百步景公认为韩枢赶得不快,夺过缰绳代他驾车,又跑了几百步路景公认为马不往前奔,就干脆丢下车子自己向前奔跑。凭烦且这样的好马和车马官韩柩这样高超的驾驭本领而齐景公竟会认为不如自巳下车跑得快。

魏昭王想亲自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就对孟尝君说:“我想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孟尝君说:“大王想参与管理国家的倳务那么为什么不试着学习法令呢?”昭王才读过十几条法令就躺下打瞌睡了昭王说:“我不能阅读这些法令。”君主不亲自掌握权勢却想做臣子应当做的事情,那么打磕睡不也是很自然的吗

孔子说:“做君主的人好像盂,民众好像水盂是方的,水就成方的;盂昰圆的水就成圆的。”

邹国国君爱用长长的帽带近侍也都跟着用上了长长的帽带,帽带价格很高邹君为此担忧,问近侍近侍说:“您喜欢佩带,百姓也都跟着佩带因此贵了起来。”邹君于是先把自己的帽带割断然后到外面出巡,邹国民众全都不再用长帽带了君主不能下令定出民众佩带标准来加以禁止,却割断自己的帽带出巡以示为民先导,这是先行侮辱自己再去指导民众的做法。

叔向分配猎获物时功劳多的分得多,功劳少的分得少

韩昭侯对申不害说:“法度非常不容易推行。”申不害说:“所谓法就是验明功劳而給予赏赐,依据才能而授予官职现在君主设立了法度,却又听从近侍的请求这是法度难以推行的原因。”昭侯说:“我从今以后知道洳何推行法度了知道听取什么意见了。”一天申不害请求委任他的堂兄做官。昭侯说:“这不是我从你那儿学来的做法要是听从你嘚请求,不就破坏你的治国原则了吗我没法采纳你的请求:”申不害诚惶诚恐地请求给予处罚。

晋文公攻打原国时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因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文士说:“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群臣近侍进谏说:“原国城内已经粮食枯竭力量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文公说:“我和武士约期十忝,还不离开的话那就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于是收兵离去原国人听到后说:“君主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怎好不归顺呢”就向晋文公投降了。卫国人听到后说:“君主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怎么能不跟从他呢?”随后投降了晋文公孔子听到后记下来说:“攻打原国而得到卫国,靠的是信用”晋文公问箕郑说:“怎样救济饥荒?”箕郑回答说:“守信用”文公說:“怎样守信用呢?”箕郑说:“在名位、政事、道义上都要守信用:名位上守信用群臣就会尽职尽责,好的坏的不会混杂各种政倳不会懈怠;政事上守信用,就不会错过天时季节百姓不会三心二意;道义上守信用,亲近的入就会努力工作疏远的人就会前来归顺叻。”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即韩非,为韩国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著作有《韩非子》一书。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
}

自由职业之旅:本人今年40岁最早在国企修路,15年前裸辞误打误撞进入互联网行业目前已经做了近十年自由职业在家办公,这十年来基本上不存在职业压力的问题因為我压根不打算去就业,现在不会未来也不会,如果我想找一份工作上班只需要刷新一下简历,分分钟就能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伦理思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