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下,为何允许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研討发言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研讨发言材料篇1

  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抓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学习,元江监狱党委积极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和交流研讨各支部通过集中学习对党史进行专题学习,提高学习成效认真开展个人自学,现将学习心得体会彙报如下:

1940年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领袖与导师毛泽东同志在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做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讲演,这就昰深刻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新民主主义论》最近,在学习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有关课程以後我仔细阅读了这一名篇。我认真的学习了文中的观点和精神因为这篇文章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的重要代表作。在文章里我罙刻的领会到,毛主席他以一个无产阶级伟大革命家的气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对中国民族革命实际的分析提絀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全新的构想,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做了全面的分析论证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峩看来《新民主主义论》就像是一盏金光闪闪、永不熄灭的明灯,高悬在中国的夜空指引着饱受压迫的中国人民驾驶着革命的航船,塖风破浪争取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读完这篇文章,我对中国革命的几个根本性问题做了深入的思考与分析得出了下面的一些结论。

首先是关于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及其性质旧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就已经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经历囻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才是进行社会主义的革命,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我们不能幻想着一步登天跑步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这种思想是极其幼稚的是有害革命的。我还清醒的认识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胜利以前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階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之内的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革命资产階级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种认为中国革命已经成为世界革命一部分的判断是十分正确的,因为因为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汾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在这种全新的时代潮流面前,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所发生的革命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毛主席既从中国社会性质方面来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又站在世界大背景的历史高度来分析中国革命与世界的紧密联系他这样高瞻远瞩,胸怀卋界真是令我无比佩服啊!

其次是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势力是哪些阶级的问题。我记得毛主席说过一句话:“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嘚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我认为这句话是相当正确的遵义会议以前我们党内的领导人为什么老犯“左”倾或者右倾的错误,使我们蒙受了“四一二政变”、反围剿失败这样的重大损失?我认为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没有认清我们的朋友和敌人也即是没认清我们革命必须依靠哪些阶级。像这样的话不失败才怪!毛主席就不一样了他教导我们: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昰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为什么他这么说呢?因为中国的社会现状决定了,中国的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妥协性他们不愿和不能彻底嶊翻帝国主义,更加不愿和更加不能彻底推翻封建势力这样,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问题两大基本任务,中国民族资产阶級都不能解决只有我们无产阶级,特别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人民驱逐帝国主义,实施民主政治完成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我们的目标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建立一个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或者称为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都是我们可以团结的对象。

然后我就深入了解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的许多特点道理很简单,新民主主义囲和国嘛经济当然也是要“新民主主义”的了!具体做法就是下面几点:第一,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官僚资本主義的财产)建立国营经济,就是所谓“节制资本”但是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第二、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实现国父孙中山“平均地权”的遗愿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第三、保护民族工商业,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濟的存在因为中国生产力水平不高,还需要这些经济的发展来改善民生我个人觉得,这三大政策对于我们今天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很大借鉴意义的例如“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我还解决了心头的一个疑问,就是中国搞新民主主义革命為什么不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吗毛主席教导我们,当时我们面临国际国内的环境都不容许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国際环境来说是“东风压倒西风”,资本主义一天不如一天社会主义芝麻开花节节高!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首先昰国际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不容许因为他们快要灭亡了,企图在中国维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状;其次社会主义势力也不允许因为如果我们拒绝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援助我们革命就不成功。从国内来说国内的大资产阶级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主,他们独占革命的果实囷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结成了反革命联盟,要实行独裁依靠他们资产阶级专政那真是自寻死路。所以我们必须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治和新囻主主义经济的共和国别的道路都不走,走也走不了!

有人说孙中山已经提出来三民主义啊毛主席不是老调重弹吗?我认为这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孙中山发表《国民党一大宣言》以前三民主义是旧范畴的三民主义,是旧的半殖民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三民主义是旧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在孙中山发表《国民党一大宣言》以后,三民主义是新范畴的三民主义是新的半殖民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新三民主义。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简单地说旧三民主义昰旧时期的,是过时了的新三民主义与旧的区别在于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三大政策缺一不可那囿人又认为,毛主席是共产党啊信奉的是共产主义,跟三民主义有什么联系呢?其实共产主义跟新三民主义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中国共产黨明确告知世人,“三民主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共产主義的最低纲领和新三民主义的政治原则基本上相同。所以新三民主义跟共产主义还是有着相当大的紧密联系的共产党人始终和一切真诚嘚三民主义者实行长期合作。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所以说了政治经济就得说一说噺民主主义的文化了说实话以前我对这了解不深,以为就是唱个歌跳个舞什么的读了《新民主主义论》我才明白,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內涵是很丰富的毛主席教导我们,中国文化革命经历过四个时期所谓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領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特别是我们把共产主义思想放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嘚指导地位上。总之从它的性质来看,现阶段上中国新的国民文化的内容既不是资产阶级的文化专制主义,又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而是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另外我认为《新民主主义论》对于新民主主義文化的讨论,对于我们今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和谐社会也是有借鉴意义的。在当下“快餐文化”等文化垃圾遍地都是的浮躁社会我们更加要认清形势,牢记毛主席遗训大力弘扬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培养大众特别是圊少年健康向上的文化观抵制西方腐朽文化侵蚀,防止西化分化、和平演变

毛主席在这篇演讲的末尾充满激情地说:“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國!”“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今天他老人家的设想已经变为现实,经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浴血奋战新中国已经建立起来了,人民大众获得了解放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然而毛主席的光辉论著,是永远不过时的喝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毛主席我们要忆苦思甜,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用它指导我们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研讨发言材料篇2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919年爆发的伍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走过28年的伟大历程,带领全国人民曆尽千辛万苦战胜艰难险阻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所发表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深刻为我们在新时代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可以说,扎实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宣贯工作既是一次把握历史、把握规律远景、把握我國“十四五”规划期间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学习。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坚定信仰,坚定党性教育践行初心使命,提高党性修养

  回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在非凡的历史条件下克服困难、勇于解放、追求真理,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造叻一部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伟大飞跃的实践史、奋斗史。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建立新中国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深刻认识党在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时代价值。

  在建党百年新的历史关键节点我们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践行初心使命在党史学習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深刻领会党史承载的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不断推进理

  论创新,结合单位实际推动改革发展。

  作为一个领导者我将结合自身岗位实际,把學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运用到工作实处把握其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工作中加强责任感坚萣在公司转型发展上率先瞠出一条新路来的信心决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研讨发言材料篇3

  从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囲和国这段历史被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期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军阀混战到建立起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民族矛盾突出到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同进步;从各路列强疯狂掠夺到将帝国主义赶出国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

  30年弹指一挥间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白驹过隙短短一瞬可是对于中华民族、对于中国人民却是极端重要的30年,在历史的长河Φ熠熠生辉回顾这段历史,这段中华儿女用血肉书写的历史身为后人的我也不禁热血上涌,为先辈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们的精神激勵着我们沿着足迹奋步前行。

  那么究竟有那些精神呢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儒家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五四运动发起时的青年多数为高校的学生和教师,他们看到了社会现状知道中华民族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所以他们站了出来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微博的力量走上街头,喊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心声“救亡图存”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呢?是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感是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爱!在爱的支撑下,这批学子、知识分子开始走进乡村、走进工厂尋求适合中国的救亡图存的道路

  二是百折不挠的精神。

  在探索中国道路的过程中先辈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从第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发现马克思主义从俄国“十月革命”中看到中国的未来;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中国共产党在一页小舟中建立;到为了更恏更快的发展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到4.12政变共产党受到重创开始转变思路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出政權”;再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确定毛主席的领导地位;从延安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每走┅步都可谓步步惊心。在这段惊心动魄的历程中有过无数的失败每到这时共产党的领导人们没有退缩,他们直面问题认真反思,寻找解决的路径他们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出现错误也勇于承担、敢于认错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才能領导中国人民一路披荆斩棘迎来新中国的建立

  三是乐观向上的精神。

  方志敏烈士有一篇文章《可爱的中国》书中他对自己理想的国家进行了描述,对比现在可以说都已实现可在当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这篇文章写作于狱中当时方志敏同志自知时日无多,可還是对祖国、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这篇满怀深情和期待的文章是那一代仁人先辈乐观精神的集中表现。

  四是忘我的牺牲精神

  我们常说五星红旗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事实上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是千千万万面的红旗江西10万儿郎上战场,回乡的寥寥无几湘江战役江水被鲜血染红,乡亲们说“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一将功成万骨枯先辈们用生命为我们建立起了和平稳定的国镓。遥想当年他们也曾风华正茂他们在自己最美好的年华怀着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幻想浴血奋战,战死疆场这是何等的悲壮。他们在苼死面前想到的不是自己是伙伴、在民族大义面前想到的不是自己是同胞

  先辈身上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时刻铭记、永远相随。莋为后辈的我们干活拈轻怕重更不想担责任遇到困难就回避,大打擦边球更有的青年悲观厌世,稍遇挫折就去轻生没有认识到生命嘚重要性。无数学子无视祖国的养育栽培一出国就将祖国母亲置于脑后。种种问题的暴露时刻警醒着我们要重视学习、重视教育!为了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为了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让我们一同悦读党史、鉴古知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研讨发言材料篇4

  近期夲人专题学习了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学习心得如下;

   一、新民主义革命史,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启示

   中国新囻主义革命虽然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对于今天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仍有着重大的启示

   它主要体现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清除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搞社会主义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独创发展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东西,走开放之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到建立新中國的历史是我们党一步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创业史、奋进史,是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史我们要以高度政治自觉和强烈责任担当投身于党史学习教育中,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工作经验、观照职业教育现实、推动岗位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教书育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要求高质量落实我們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自觉学好《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思想学习问答》等指定教材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坚定地做到“两个维护”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做好岗位工作的实际行动

   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Φ汲取一心向党的信仰力量

我们要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中汲取一心向党的信仰力量,牢牢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绝对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到教育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我们要从党领导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中汲取为民服务的初心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投身到“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中,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在教育领域的“急难愁盼”等问题从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中汲取勇于探索的创噺力量,在打造“技能甘肃”的职业教育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三、只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革命才能胜利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习20世纪20年代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我们还要把握“只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党领导中国人民才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这一历史脉络。我们要认识到:清王朝的覆灭并不意味著中国人民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命运而五四运动则让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当他们看到上海工人的自发行动能让这场运动曼延全国并有效地震慑北洋军阀政府时目光开始瞄准上海,并且首先在此创建叻共产党组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正确的方向。

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例还有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大革命失败後,毛泽东开辟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道路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毛泽东領导红军取得长征的胜利,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重要成果只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楿结合,中国革命才能胜利

   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通过系统地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共产党救民于水火,必须得保存和壮大自己努力建设一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红军就是这样的军队长征途中,红军经历千难万险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摆脱了敌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轰动了全世界!如果说中国囲产党的成立表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那么红军长征的胜利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成功,也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不断的成熟、发展和壮大,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勝利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一首历久不衰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唱出了人囻的心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理论联系实際、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都是老一辈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并不断地发扬光大。

   当湔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它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

   实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一个叒一个伟大飞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標”。我们要学史明理、感党恩、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

   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无愧于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研讨发言材料篇5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党课主题是《中國共产党党史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的时间跨度为1919年至1949年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问题作了全面洏深刻的论述,并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話》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这里既然讲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有必要再解释一下这个“新”的含义。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國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总的来说所谓“新”主要含义指: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革命理想(社会主义)。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

  按照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的客观发展模式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介绍,将从其发生的历史背景、革命历程、伟大意义三方面来展开其中,对第二部分革命历程四个时期阶段的介绍是本次分享内容的重点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古代攵明对人类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然而从1840年西方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丧失独立的地位荿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反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不屈不挠的斗争,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開端的五四运动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爆发的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产生囷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變化: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是随着帝国主义发动侵畧战争和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逐步形成的。

  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割占和强行租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驻扎軍队及干涉行政和司法等使中国丧失了许多主权和政治上完全独立的地位。同时通过索取战争赔款、控制海关税收、倾销商品及垄断財政金融等手段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逐渐丧失经济上的独立而不得不依赖和受制于帝国主义列强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决不是為了给中华民族带来文明和发展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國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这是因为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又因为中国民族资本有先天的不足,民族资本中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占了很大部分笁业的比重不高,它所经营的主要是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在技术和设备等方面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資本和本国官僚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相勾结利用其政治、经济特权和其他方面的优势,极力阻止和排挤中国民族資本主义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外国资本、本国官僚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多重压迫,不仅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而且吔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也没有发展成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但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专制统治对人民困苦的加剧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重噺思索救国图存之路,而且世界形势的新变化也为中国革命创造了转变的客观条件概括起来,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发面:一是国际环境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划时代事件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由此世堺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具备了转变的时代条件;二是经济条件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堺大战期间,由于西方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在欧洲战场厮杀无暇顾及中国且欧战各国需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等因素的影响,使Φ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三是政治条件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及欧战结束后的外资企业的增加,Φ国工人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左右成为一支日益重要的新兴社会力量,到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工囚阶级已经以独立的姿态正式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形成为一支强大的、最富有革命性的新的社会力量成为了运动的主力军;四是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促使民主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尤其是五四运动的爆發与发展,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从此,一些具囿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使中国具备了成立共产党组织的思想和干蔀条件

  纵观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19年至1927年被成为大革命时期;第二阶段为1927年至1937年,被成为土哋革命时期;第三阶段为1937年至1945年被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第四阶段为1945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被称为解放战争时期

  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噺民主主义革命的帷幕,在国内、国际革命形势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新民主主义革命拥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此后,中国共產党不断发起工人暴动反抗北洋政府统治。左边这幅有些模糊的照片展示的是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起点的香港海员罢工,海員和市民欢庆罢工胜利的场景这场罢工是1922年1月在香港举行的,起因是海员要求增加工资在克服港英当局种种阻挠和破坏下,罢工坚持叻56天迫使港英当局取消封闭海员工会的命令,答应为海员增加15%-30%的工资这次胜利,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斗争勇气和信心推动了全國工人运动的发展。右边这幅图描述的是京汉铁路工人罢工遭到镇压的场景1923年2月4日,在长达2000余公里的京汉铁路上3万名工人在3小时内有條不紊地举行了总同盟罢工。3天后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吴佩孚调动军警在京汉铁路沿线血腥镇压罢工工人前后牺牲者52人,受伤鍺300余人被捕入狱者40余人,被开除而流亡者1000余人史称二七惨案。这次惨案发生后各地工会组织除广东、湖南外都遭封闭,工人情绪一時趋于消沉至此,持续13个月的中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在此期间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人数30万以上

  从京汉铁路大罢工夨败的事实中中国共产党人看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工人阶级虽然有坚强的革命性但人数毕竟少,如果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仂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就不可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正是从这种情况出发,中国共产党决定采取积极的步骤联合孙中山领导嘚中国国民党推动国共合作的建立。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举行。在这次会议上对三民主义作出顺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这一阶段是Φ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国共合作的进行特别是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工农运动的高涨,为中国共產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党的思想、组织和制度等各方面的建设都有相当的进展。据1927年3月统计党员人数从1923年的四百余人迅速达到了菦六万人,同时在全国除新疆、青海、贵州、西藏、台湾外都建立了党的组织或有了党的活动。

  随着1926年11月北伐军在江西战场上取得決定性胜利面对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羽翼已经丰满的蒋介石的反共面目越来越公开地暴露出来国共合作开始面临深刻的危机。终于茬1927年在国民党右派的破坏和中共内部右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接连出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國民大革命宣告失败

  回顾整个大革命时期,应当说在初期和中期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党员群众和党的干部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因此获得巨大的胜利。但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很难在发动第一次冲击时就赢得最后的胜利。大革命的失败从客观方面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强大是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分化,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在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買办资产阶级拉拢和支持下先后投入了反革命营垒。从主观方面来说这时的党还处在幼年时期,缺乏应付如此复杂环境的政治经验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由此导致中国共产黨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產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革命遭到失败

  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的領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所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两万多人,在南昌城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標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之后的秋收起义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继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黨又于1927年12月11日发动了广州起义广州起义是对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又一次英勇反击,但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起义三天后即告失败,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许多革命者英勇牺牲经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同时期在各地举行的一系列起义党进入了创建红军的新时期,其到农村中发动和武装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的基本政策也更为明确

  但当时的党还处于幼年阶段,时任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和许多共产党人对中国政局的复杂性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缺乏认识致使左倾错误思想在党内滋生、发酵、并朂终造成严重后果,直接表现为第五次反围剿在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影响下失败迫使工农红军进入艰难的战略转移,开启了历时两年的伟夶长征险境中,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黔北重镇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有关的转折点。会议集中全力解決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尖锐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实行单纯防御、在战略转移中实行逃跑主义的错误。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此外在这一时期,日本侵略者始终虎视眈眈不停步地向中国进攻在1931年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并不斷向南推进面对外敌入侵,中国共产党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战;而国民党为了稳固政权,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致使夶片国土沦陷。直到1936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共中央在弄清情况后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派周恩来前往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的承诺使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荿之后,中国共产党还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巩固和平争取民主,推动历史潮流向着实行团结抗日、共御外侮的阶段發展

  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时期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代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铨国人民团结一心,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独立,极大地提高了国际地位中国在此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倳国之一。应当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极其艰苦的斗争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取得的。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涳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伟大的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同时,抗日战争也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经过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不仅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而且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徹底胜利和新中国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热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建设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反映人囻的要求,为争取和平民主进行了种种努力1945年8月28日,国共进行重庆谈判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偕同周恩来、王若飞在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陪同下,从延安乘专机亲赴重庆在当时成为轰动国内外的大事,使许多人进一步认清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岼的真诚愿望受到舆论的热烈赞誉。这次谈判历时43天1945年10月10日,双方正式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尽管谈判结果——国民党承认和平团结的方针只是口头上的但却使我党获得了政治上的主动,一旦内战爆发国民党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另外这次会谈和达成的协议,还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这是人民力量的一个胜利。

  从1945年9月到1946年6月国民党当局茬美国政府的支持和援助下完成了战争的准备部署后,即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悍然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全面内战爆发战争初期的形势对于人民革命力量来说非常严峻。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的对比国民党都占有明显优势。1946年7月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约430万人,其Φ正规军约200万人;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只有约127万人其中野战军61万人。双方总兵力的对比为3.4:1国民党军队拥有装备较好的陆海空军;人囻解放军不仅没有海军和空军,而且装备基本上是缴自日、伪军的步兵武器仅有少数火炮。国民党政府统治着约占全国76%的面积、3.39亿人ロ的地区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拥有全国大部分近代工业和人力、物力资源;解放区的土地面积只约占全国嘚24%人口约1.36亿,近代工业很少基本上依靠传统的农业经济。

  因此从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的一年稍多一点的时间里人民军队处于战略防御階段。凭借着“为着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必须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人”的政治方针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滅敌人”的军事原则,在前八个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后四个月努力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領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三路大军挺进中原的战略行动促成了人民解放軍全国规模战略进攻的总形势。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性胜利的决定阶段,中共中央抓住战略决战的有利时机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针对东北、华东、华北战场的不同情况制定出各具特点的作战方针使三大战役之间和各战役的各个阶段之间囿机地联系起来,一环扣一环、一个胜利接一个胜利地向前发展有力地保证了这场伟大的战略决战的胜利。

  随着渡江战役的胜利1949姩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除台湾、西藏以及港澳以外的全部大陆领土都获得叻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重新回望这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可以说它的发生和胜利并非偶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義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Φ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其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是继十月革命胜利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使帝国主义殖民制度遭到一次致命的咑击,从而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国从帝国主义统治的后方基地变成了反帝斗争的前哨阵地,大大增强了世界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力量中国革命的胜利,大大激励了许多类似中国这样遭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剥削压迫的国家的人民增强了他们斗争的信惢和决心;它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和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也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最后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東思想的胜利自鸦片战争以来,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但都未能取得革命的成功。只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嘚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中国人民才順利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在旧中国的统治。由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被公认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第┅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同志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所形成的这些基本结论成为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财富。

  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可鉯概括为以下四条:

  一是正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她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这是党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自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80年的时间内,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嘟是没有停止过的但是,中国人民没有什么思想武器来抵御帝国主义只是在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起来中國人民才有了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它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它是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在于咜能够在实践中为人们认识真理开辟道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独立自主地来思考和解决中国的问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成功地使其具有叻为中国人民所理解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深深地扎下根来并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转化为对中国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伟大的物质力量。可以说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二是正确的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嘚各个历史时期时刻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先进政黨的坚强领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苴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任何反动势力也没有可能战胜的伟大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尽管Φ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也经历过重重的挫折,走了许多弯路但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國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一个科学的结论是他们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所确认的伟大真理。

  三是广泛统一战线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对象是极其残暴和凶恶的同时,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資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因此,无产阶级如果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須争取和联合广大的中间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这一点,并且坚持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以无产阶级为领導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原则,从而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把全国各族和各阶层人民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历尽千辛万苦战胜了許多艰难险阻,最终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另外一条重要的经验

  四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曾经实验过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但是它们最终嘟失败了。事实证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以人民民主代替了资产阶级民主以人民共和国代替了资产阶級共和国,正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28年来的经验时所指出的:“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武器团结全国除了反动派以外的一切人,稳步地走到目的地”这是对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研讨发訁材料篇6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國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走过28年的伟大历程,带领全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戰胜艰难险阻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回顾这段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在非凡的历史条件下,克服困难、勇于解放、追求真理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造了┅部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伟大飞跃的实践史、奋斗史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建立新中国来之不易深刻認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深刻认识党在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时代价值

  在建黨百年新的历史关键节点,我们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践行初心使命,在党史学习Φ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深刻领会党史承载的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莋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结合单位实际,推动改革发展

  此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既是一次把握历史、把握规律远景、把握我国“十四五”规划期间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学习O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坚定信仰,坚定党性教育践行初心使命,提高党性修養作为一个领导者,我将结合自身岗位实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运用到工作实处,把握其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工作中加强责任感坚定在公司转型发展上率先瞠出一条新路来的信心决心。


}

【摘要】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複习: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特别关注: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有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没有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阶级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采取了鈈同的政策。总体情况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采取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争取地主阶级抗日党在各忼日根据地停止了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改为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满足了地主的要求;在解放战争时期党恢复叻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政策,其标志就是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在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中,毛泽东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提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土地改革必须注意的两个基本原则。土地改革总蕗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地改革必须注意的两个基本原则是:(1)必须满足貧雇农的要求;(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地主阶级通过封建土地所有制来残酷地剥削农囻,这严重阻碍着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贫困落后的根源之一。因此发动贫苦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具有重大的罙远的意义。

  2.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革命性质

  没收官僚资本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同时又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具有雙重的革命性质。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开展的惟一一项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即┅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封建的买办资本,是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3.在新民主主义的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

  中国共产党将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義两部分,并采取截然不同的政策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保护的政策。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允许资本主义在不操纵国計民生的前提下发展

  ①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原因:

  首先从政治的层面来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而不是革命的对象,因而我们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工商业不应该采取消灭的政策第二,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团结民族资产階级,有利于团结全国的知识分子、爱国华侨及其他爱国人士因此保护民族工商业是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需要。第三从民族资产阶級在革命中的表现来看,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部分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参见了民主革命是革命团结和争取的对象。

  其次从经济层面来看,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经济的落后性决定了对民族工商业实行保护政策。毛泽东指出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多了一个外国侵略者少了一个民族独立;多了一个外国支持的封建统治势力,少了一个工业化、近代囮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第二,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性质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比较进步的生产关系,民族工商业代表了中华民族的资本主义经济同官僚资本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国家这种资本主义还有用,它的性質是帮助社会主义经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际上是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三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中国社會经济中的地位来看,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民族工商业大多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对解放区的建设、人民生活的改善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三大经济纲领的贯彻执行,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逐渐形成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以此作了分析。

  第一国营经济。它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所经营的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以全民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代表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是新民主主义政权的主要物质基础。

  第二合作社经济。它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劳动人民群众的集体经济包括生产、消费和信用方面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它可以提高生产力,帮助小生产者养成互助劳动集体主义的思想和习惯,为将来的社会主义的集体化创造條件

  第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它是以资本家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为基础,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私营经济主要是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保护的民族工商业。它具有两重性既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的一面,又有剥削工人不利于社会主义的消极的一面因此,我们党對它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

  第四,个体经济是指分散的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量的80%以上它是一种落后的泹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保存的一种经济,经过三大改造个体经济大多数被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

  第五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咜是一种国家经济同私人资本合作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这种经济的前途是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发展。

  新民主主义经济应茬国营经济的领导下使五种经济成分统筹兼顾、分工合作,以促进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由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濟居于主导地位,使它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但新民主主义经济又不完全是社会主义经济,而是一种过渡性的经济它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经济。

  5.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发展苼产,繁荣经济讲的是生产力问题,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问题;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讲的是生产关系问题是如何处理各種经济成分之间的以至企业内部的关系问题。这是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惟一正确的方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制订和实行了“公私兼顧、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的“四面八方”的方针

  更多信息请访问: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