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曹操追击董卓问题

《三国演义》分回梗概(▲为重點)

1.“曹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官渡打败袁绍,统一北方不久在赤壁大败,形成鼎力之势曹丕在曹操死后逼汉献帝禅位,建竝魏国曹丕、曹睿继位,司马懿逐渐得势并在高平陵政变中击杀大将军曹爽。司马懿之后司马师,司马昭废曹芳杀曹髦,后曹芳禪位于司马炎曹魏亡国。

2.“蜀汉”:皇叔刘备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夺取荆州和益州不久关羽被孙权杀死,刘備称帝伐吴被陆逊击败。刘备在永安托孤给诸葛亮后死去诸葛亮结好孙权,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为司马懿所困在五丈原死去。姜維九伐中原无功而返。不久邓艾、钟会来攻,刘禅出降

3.“孙吴”:孙坚之子孙策在周瑜等人的帮助下平定江东后遇刺身亡。继位的孫权联合刘备在赤壁打败曹操。后来因为荆州问题与曹魏联合设计捕杀关羽,并派陆逊大败来犯的刘备不久孙权称帝建立吴国。孙權死后孙亮、孙休、孙皓相继位,朝政动荡孙皓暴虐无道。于280年为西晋所灭

【重要情节与主要人物】

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飛;怒鞭督邮—张飞;千里走单骑—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关羽;跃马过檀溪—刘备;草船借箭—诸葛亮;群英会中计—蒋干;巧授连环計—庞统;温酒斩华雄—关羽;三英战吕布—刘备、关羽、张飞;辕门射戟—吕布;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三气周瑜—诸葛亮;弃须割袍—曹操、马超;拔矢啖睛—夏侯惇;挂印封金—关羽;走马荐诸葛—徐庶;单骑救主—赵云;舌战群儒—诸葛亮;败走麦城—关羽;义釋曹操—关羽;义释严颜—张飞;七擒孟获—诸葛亮;六出祁山—诸葛亮;煮酒论英雄—曹操、刘备;火烧新野—诸葛亮;智取瓦口隘—張飞;计夺天荡山—黄忠;火烧连营七百里—陆逊;骂死王朗—诸葛亮。

【三国成语与相关情节】

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鞠躬尽瘁(诸葛亮)、吴下阿蒙(吕蒙)、如鱼得水(刘备)、望梅止渴(曹操)、乐不思蜀(刘禅)、路人皆知(司马昭)、才高八斗(曹植)、单骑救主(赵云)、抗琴退敌(诸葛亮)、士别三日(吕蒙)、舌战群儒(诸葛亮)、过关斩将(关羽)、封金挂印(关羽)、草船借箭(諸葛亮)、火烧连营(陆逊)、嫉贤妒能(周瑜)

1.刘备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

2.曹操的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颌、徐晃

3.东吴四英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三国演义】基本情节(四大部分)

全书描述了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起至晋武帝太康え年此间一百余年的战争风云、历史波涛和政治旋涡以蜀刘政权为中心,写出了魏、蜀、刘三国盛衰历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董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