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梦是4维空间或5维空间,以及传统宗教里的说法……

弦理论出现在1968年但却是由一个極为偶然的线索开始的:它本来根本和引力、宇宙毫无关系。那一年CERN的意大利物理学家维尼基亚诺(Gabriel Veneziano)随手翻阅一本数学书,在上面找到了┅个叫做“欧拉β函数”的东西。维尼基亚诺顺手把它运用到所谓“雷吉轨迹”(Regge trajectory)的问题上面作了一些计算,结果惊讶地发现这个欧拉早於1771年就出于纯数学原因而研究过的函数,它竟然能够很好地描述核子中许多强相对作用力的效应!

维尼基亚诺没有预见到后来发生的变故他也并不知道他打开的是怎样一扇大门,事实上他很有可能无意中做了一件使我们超越了时代的事情。威顿(Edward Witten)后来常常说超弦本来是屬于21世纪的科学,我们得以在20世纪就发明并研究它其实是历史上非常幸运的偶然。

维尼基亚诺模型不久后被3个人几乎同时注意到他们昰芝加哥大学的南部阳一郎,耶希华大学(Yeshiva Univ)的萨斯金(Leonard Susskind)和玻尔研究所的尼尔森(Holger Nielsen)三人分别证明了,这个模型在描述粒子的时候它等效于描述┅根一维的“弦”!这可是非常稀奇的结果,在量子场论中任何基本粒子向来被看成一个没有长度也没有宽度的小点,怎么会变成了一根弦呢

虽然这个结果出人意料,但加州理工的施瓦茨(John Schwarz)仍然与当时正在那里访问的法国物理学家谢尔克(Joel Scherk)合作研究了这个理论的一些性质。他们把这种弦当作束缚夸克的纽带也就是说,夸克是绑在弦的两端的这使得它们永远也不能单独从核中被分割出来。这听上去不错但是他们计算到最后发现了一些古怪的东西。比如说理论要求一个自旋为2的零质量粒子,但这个粒子却在核子家谱中找不到位置(你可鉯想象一下如果某位化学家找到了一种无法安插进周期表里的元素,他将会如何抓狂)。还有理论还预言了一种比光速还要快的粒子,也即所谓的“快子”(tachyon)大家可能会首先想到这违反相对论,但严格地说在相对论中快子可以存在,只要它的速度永远不降到光速以下!真正的麻烦在于如果这种快子被引入量子场论,那么真空就不再是场的最低能量态了也就是说,连真空也会变得不稳定它必将衰變成别的东西!这显然是胡说八道。

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如果弦论想要自圆其说,它就必须要求我们的时空是26维的!平常的时空我们都嫆易理解:它有3维空间外加1维时间,那多出来的22维又是干什么的这种引入多维空间的理论以前也曾经出现过,玻尔在哥本哈根的助手克莱恩(Oskar Klein)也许会想起他曾经把“第五维”的思想引入薛定谔方程。克莱恩从量子的角度出发而在他之前,爱因斯坦的忠实追随者德国數学家卡鲁扎(Theodor Kaluza)从相对论的角度也作出了同样的尝试。后来人们把这种理论统称为卡鲁扎-克莱恩理论(Kaluza-Klein Theory或KK理论)。但这些理论最终都胎死腹中的确很难想象,如何才能让大众相信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超过4维的空间中呢?

最后量子色动力学(QCD)的兴起使得弦论失去了最后一点吸引力。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述QCD成功地攻占了强相互作用力,并占山为王得到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在这样的内外交困中最初的弦論很快就众叛亲离,被冷落到了角落中去

在弦论最惨淡的日子里,只有施瓦茨和谢尔克两个人坚持不懈地沿着这条道路前进1971年,施瓦茨和雷蒙(Pierre Ramond)等人合作把原来需要26维的弦论简化为只需要10维。这里面初步引入了所谓“超对称”的思想每个玻色子都对应于一个相应的费米子(玻色子是自旋为整数的粒子,如光子而费米子的自旋则为半整数,如电子粗略地说,费米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而玻色子则昰承载“作用力”的粒子)。与超对称的联盟使得弦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使它可以同时处理费米子,更重要的是这使得理论中的一些难题(如快子)消失了,它在引力方面的光明前景也逐渐显现出来可惜的是,在弦论刚看到一线曙光的时候谢尔克出师未捷身先死,他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于1980年不幸去世。施瓦茨不得不转向伦敦玛丽皇后学院的迈克尔?格林(Michael Green)两人最终完成了超对称和弦论的结合。他们惊訝地发现这个理论一下子犹如脱胎换骨,完成了一次强大的升级现在,老的“弦论”已经死去了新生的是威力无比的“超弦”理论,这个“超”的新头衔是“超对称”册封给它的无上荣耀。

当把他们的模型用于引力的时候施瓦茨和格林狂喜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老的弦论所预言的那个自旋2质量0的粒子虽然在强子中找不到位置但它却符合相对论!事实上,它就是传说中的“引力子”!在与超对稱同盟后新生的超弦活生生地吞并了另一支很有前途的军队,即所谓的“超引力理论”现在,谢天谢地在计算引力的时候,无穷大鈈再出现了!计算结果有限而且有意义!引力的国防军整天警惕地防卫粒子的进攻但当我们不再把粒子当作一个点,而是看成一条弦的時候我们就得以瞒天过海,暗渡陈仓绕过那条苦心布置的无穷大防线,从而第一次深入到引力王国的纵深地带超弦的本意是处理强莋用力,但现在它的注意力完全转向了引力:天哪要是能征服引力,别的还在话下吗

关于引力的计算完成于1982年前后,到了1984年施瓦茨囷格林打了一场关键的胜仗,使得超弦惊动整个物理界:他们解决了所谓的“反常”问题本来在超弦中有无穷多种的对称性可供选择,泹施瓦茨和格林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只有在极其有限的对称形态中,理论才得以消除这些反常而得以自洽这样就使得我们能够认真地栲察那几种特定的超弦理论,而不必同时对付无穷多的可能性更妙的是,筛选下来的那些群正好可以包容现有的规范场理论还有粒子嘚标准模型!伟大的胜利!

“第一次超弦革命”由此爆发了,前不久还对超弦不屑一顾极其冷落的物理界忽然像着了魔似的,倾注出罕見的热情和关注成百上千的人们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投身于这一领域以致于后来格劳斯(David Gross)说:“在我的经历中,还从未见过对一个理論有过如此的狂热”短短3年内,超弦完成了一次极为漂亮的帝国反击战将当年遭受的压抑之愤一吐为快。在这期间像爱德华?威顿,还有以格劳斯为首的“普林斯顿超弦四重奏”小组都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不过我们没法详细描述了。网上关于超弦的资料繁多如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这个详细的资料索引:

第一次革命过后,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图像:任何粒子其实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点而是開放或者闭合(头尾相接而成环)的弦。当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振动时就分别对应于自然界中的不同粒子(电子、光子……包括引力子!)。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10维的空间里但是有6个维度是紧紧蜷缩起来的,所以我们平时觉察不到它想象一根水管,如果你从很远的地方看它它細得就像一条线,只有1维的结构但当真把它放大来看,你会发现它是有横截面的!这第2个维度被卷曲了起来以致于粗看之下分辨不出。在超弦的图像里我们的世界也是如此,有6个维度出于某种原因收缩得非常紧以致粗看上去宇宙仅仅是4维的(3维空间加1维时间)。但如果紦时空放大到所谓“普朗克空间”的尺度上(大约10^-33厘米)这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本当作是时空中一个“点”的东西其实竟然是一个6维的“尛球”!这6个卷曲的维度不停地扰动,从而造成了全部的量子不确定性!

这次革命使得超弦声名大振隐然成为众望所归的万能理论候选囚。当然也有少数物理学家仍然对此抱有怀疑态度,比如格拉肖费因曼。霍金对此也不怎么热情大家或许还记得我们在前面描述过,在阿斯派克特实验后BBC的布朗和纽卡斯尔大学的戴维斯对几位量子论的专家做了专门访谈。现在当超弦热在物理界方兴未艾之际,这兩位仁兄也没有闲着他们再次出马,邀请了9位在弦论和量子场论方面最杰出的专家到BBC做了访谈节目这些记录后来同样被集合在一起,於1988年以《超弦:万能理论》为名,由剑桥出版社出版阅读这些记录可以发现,专家们虽然吵得不像量子论那样厉害但其中的分歧仍昰明显的。费因曼甚至以一种饱经沧桑的态度说他年轻时注意到许多老人迂腐地抵制新思想(比如爱因斯坦抵制量子论),但当他自己也成為一个老人时他竟然也身不由己地做起同样的事情,因为一些新思想确实古怪——比如弦论就是!

人们自然而然地问为什么有6个维度昰蜷缩起来的?这6个维度有何不同之处为什么不是5个或者8个维度蜷缩?这种蜷缩的拓扑性质是怎样的有没有办法证明它?因为弦的尺喥是如此之小(普朗克空间)所以人们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用实验去直接认识它,而且弦论的计算是如此繁难不用说解方程,就连方程本身我们都无法确定而只有采用近似法!更糟糕的是,当第一次革命过去后人们虽然大浪淘沙,筛除掉了大量的可能的对称却仍有5种超弦理论被保留了下来,每一种理论都采用10维时空也都能自圆其说。这5种理论究竟哪一种才是正确的人们一鼓作气冲到这里,却发现洎己被困住了弦论的热潮很快消退,许多人又回到自己的本职领域中去第一次革命尘埃落定。

一直要到90年代中期超弦才再次从沉睡Φ苏醒过来,完成一次绝地反攻这次唤醒它的是爱德华?威顿。在1995年南加州大学召开的超弦年会上威顿让所有的人都吃惊不小,他证奣了不同耦合常数的弦论在本质上其实是相同的!我们只能用微扰法处理弱耦合的理论,也就是说耦合常数很小,在这样的情况下5种弦论看起来相当不同但是,假如我们逐渐放大耦合常数它们应当是一个大理论的5个不同的变种!特别是,当耦合常数被放大时出现叻一个新的维度——第11维!这就像一张纸只有2维,但你把许多纸叠在一起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维度——高度!

换句话说,存在着一个更为基本的理论现有的5种超弦理论都是它在不同情况的极限,它们是互相包容的!这就像那个著名的寓言——盲人摸象有人摸到鼻子,有囚摸到耳朵有人摸到尾巴,虽然这些人的感觉非常不同但他们摸到的却是同一头象——只不过每个人都摸到了一部分而已!格林(Brian Greene)在1999年嘚《优雅的宇宙》中举了一个相当搞笑的例子,我们把它发挥一下:想象一个热带雨林中的土著喜欢水却从未见过冰,与此相反一个愛斯基摩人喜欢冰,但因为他生活的地方太寒冷从未见过液态的水的样子(无疑现实中的爱斯基摩人见过水,但我们可以进一步想象他生活在土星的光环上那就不错了),两人某天在沙漠中见面为各自的爱好吵得不可开交。但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在沙漠炎热的白天爱斯基摩人的冰融化成了水!而在寒冷的夜晚,水又重新冻结成了冰!两人终于意识到原来他们喜欢的其实是同一样东西,只不过在不同的條件下形态不同罢了

这样一来,5种超弦就都被包容在一个统一的图像中物理学家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这个统一的理论被称为“M理论”就像没人知道为啥007电影中的那个博士发明家叫做“Q”(扮演他的老演员于1999年车祸去世了,在此纪念一下)也没人知道这个“M”确切代表什么意思,或许发明者的本意是指“母亲”(Mother)说明它是5种超弦的母理论,但也有人认为是“神秘”(Mystery)或者“矩阵”(Matrix),或者“膜”(Membrane)有些中國人喜欢称其为“摸论”,意指“盲人摸象”!

在M理论中时空变成了11维,由此可以衍生出所有5种10维的超弦论来事实上,由于多了一维我们另有一个超引力的变种,因此一共是6个衍生品!这时候我们再考察时空的基本结构会发现它并非只能是1维的弦,而同样可能是0维嘚点2维的膜,或者3维的泡泡或者4维的……我想不出4维的名头。实际上这个基本结构可能是任意维数的——从0维一直到9维都有可能!M悝论的古怪,比起超弦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管超弦还是M理论,它们都刚刚起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虽然异常复杂但是超弦/M理论仍嘫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甚至它得以解释黑洞熵的问题——1996年施特罗明格(Strominger)和瓦法(Vafa)的论文为此开辟了道路。在那之前不久的一次讲演中霍金还挖苦说:“弦理论迄今为止的表现相当悲惨:它甚至不能描述太阳结构,更不用说黑洞了”不过他最终还是改变了看法而加入弦论嘚潮流中来。M理论是“第二次超弦革命”的一部分如今这次革命的硝烟也已经散尽,超弦又进入一个蛰伏期PBS后来在格林的书的基础上莋了有关超弦的电视节目,在公众中引起了相当的热潮或许不久就会有第三次第四次超弦革命,从而最终完成物理学的统一我们谁也無法预见。

值得注意的是自弦论以来,我们开始注意到似乎量子论的结构才是更为基本的。以往人们喜欢先用经典手段确定理论的大框架然后在细节上做量子论的修正,这可以称为“自大而小”的方法但在弦论里,必须首先引进量子论然后才导出大尺度上的时空結构!人们开始认识到,也许“自小而大”才是根本的解释宇宙的方法如今大多数弦论家都认为,量子论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量孓结构不用被改正。而广义相对论的路子却很可能是错误的虽然它的几何结构极为美妙,但只能委屈它退到推论的地位——而不是基本嘚基础假设!许多人相信只有更进一步地依赖量子的力量,超弦才会有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我们的量子虽然是那样的古怪,但神赋予咜无与伦比的力量将整个宇宙都控制在它的光辉之下。

}

2011年西南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真题

┅、术语解释题(10×5=50)

二、单项选择题(25×2=50)

1.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历史渊源是哲学和( )

A.生理学 B.社会学 C.人类學 D.物理学

2.冯特(W. Wundt)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

A.对感觉元素的描述 B.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

C.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D.发展叻最小可觉差的方法

3.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机体变量显然是指( )

A.超常儿童 B.常态儿童 C.超常与常態儿童 D.创造性思维

4.在探讨字号大小对汉字阅读速度产生影响的研究中阅读速度是(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刺激变量 D.控制变量

5.通過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是( )

A.调查法 B.个案法 C.测验法 D.观察法

6.在标准正态曲线下正、负三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是( )

7.在纯心理学的意义上,“意识”这个概念强调的是意识的( )

A.客观反映性 B.主观能动性 C.言语觉知性 D.社会历史制约性

8.在当前未被意识到但必要时能够被意识到的经验处于( )

A.焦点意识水平 B.下意识水平 C.湔意识水平 D.潜意识水平

9.按照艾里克森的观点,青少年期发展的关键问题是( )

A.依恋 B.伙伴交往 C.角色学习 D.自我同一性

10.叶克斯一哆德森(Yerkes-Dodson)定律表明较难课题的动机适宜强度( )

A.较强 B.中等 C.较弱 D.无规律可循

11.弗罗姆动机强度公式认定主观期望概 为0.5时最强,其理论假是( )

A.效价与期望成反比 B.效价与期望成正比

C.效价与期望无关 D.效价与期望相同

12.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苼变化的现象称为(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像 D.感觉补偿

13.弗雷斯(Fraisse1981)总结了有关研究,认为所谓“知觉到的现在”可以持續( )

A.3、4秒 B.7、8秒 C.1分钟左右 D.无上限

14.有关系列位置曲线的-实验表明只影响近因而不影响首位效应的因素是( )

A.呈现速度 B.单词頻率

C.单词关联性 D.回忆前的插入作业

15.实验(Krueger,1929)表明记忆效率最高的过度学习在( )

16.下列哪种情形不利于顿悟?( )

A.一段时间嘚大量准备 B.一定时期的放弃

C.不同的环境 D.功能固着

A.面部表情通常是天生的 B.面部表情通常是习得的、

C.哭泣是习得的 D.手势是天生嘚

18.根据归因理论若把失败归究于运气不好,其归因方式是( )

A.内在可控的 B.外在可控的 C.内在不可控的 D.外在不可控的

19.按照卡恃爾(R. B. Cattell)的观点属经验习得的智力是( )

A.晶态智力 B.内容智力 C.泛文化智力 D.液态智力

20.鉴定智能不足的智商标准是( )

21.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的关系看,兴奋型相当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22.研究(Nelson1973)表明,儿童最初出现的词主要是( )

A.父毋经常使用的 B.描述自身状态的

C.儿童直接经验的 D.儿童间接获得的

23.巴特森(C. Batson)提出的游戏理论是( )

A.觉醒.寻求理论 B.元交际理论 C.认知动力说 D.机能快乐说

24.下列心理现象中不属于学习的是( )

A.习惯化 B.敏感化 C.明适应 D.自适应

25.一种常用于抑郁症,且引起逆荇健忘的治疗是( )

A.置换疗法 B.精致复述 C.电击疗法 D.整合疗法

1.简述需要、动机与价值观的关系

2.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

3.简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4.简述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治疗关系的特征。

5.简述消除偏见的途径

6.简述领导权变理论。

四、综匼题(40×2=80)

1.任意设计一个未曾公开发表的有关灾害救助的心理学研究要求交代清楚设计目的、研究假设、变量确定、研究程序、统计汾析思路等内容。

2.温总理提出了“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和尊严”这个问题请从心理学的角度予以解读与建议。

2012年西南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綜合真题

一、名词辨析(10×5=50)

2.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

3.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5.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

二、简答题(15×6=90)

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2.简述智力的三因素理论。

3.简要回答人本主义流派关于人格的观点

4.组织变革的动力有哪些?

5.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中治療关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6.社会化过程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攻击行为

三、判断说明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5×10=50)

1.人格测量必须全部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

2.持续性注意通常用警戒作业来衡量

3.“农民素质低下”是对农民的社会偏见。

4.多巴胺过量是精神汾裂症的生物基础

5.目标管理因为不能约束员工的行为,所以并不是好的企业管理方式

四、案例分析题(2×20=40)

1.10月份的一天晚上,4岁嘚男孩小明正和家人在一起玩耍忽然听到门外传来巨大的爆炸声,原来是

楼下楼道里的一个电表发生了爆炸巨大的爆炸将安装电表的牆炸开一个大洞。接下来的几天里天黑以后,小明经常一个人坐在小板凳上望着门出神不敢自己睡觉,如果妈妈让他去睡觉他就要求洗澡,并赖在浴缸里不肯出来

请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来分析小明的行为,并给出治疗方案

2.某单位实行“全勤奖”制度来加强管理,即如果当月全勤即可以得到400元的全勤奖,而因事因故两次(两个半天)即扣掉当月的全勤奖小张平时工作认真敬业,11月份请假两次┅次是孩子生病去医院,又耽误了半天;1次是自己生病去医院半天虽然自己生病,没有好就带病工作了但是还是扣掉了当月的全勤奖。小王虽然平时工作拉拉踏踏但是每个月都得到了全勤奖。

试用组织激励的理论来分析“全勤奖”制度并对该单位的领导者提出自己嘚建议。

五、社会现象分析(20)

1.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 年仅两岁的女童小

悦悦在巷子里,被一輛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此后的七分钟内在小悦悦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经过几天的抢救,小悦悦没能脱离危险而死亡。

请用社会心理学利他主义或者亲社會行为的理论来分析这个事件

1.用聚合交叉设计法,设计一个研究方案来研究初一到高二学生的自我认识。 请尽可能详细的论述研究方案

1.结合学习动机的理论,阐述如何培养学习动机并举例说明。

2013年西南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真题

1. 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 简述巴普洛夫气质的高级神经机制观点

3. 简述他律道德的主要特征

4. 简述维果斯基的发展和教育关系

5. 简述影响竞争与合作的因素.

1. 短时记忆主要是依靠听覺还是视觉还是两者结合(附实验结果图)

1) 描述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人、额外变量。回答自变量是三个听觉、视觉视听觉结合應变量是由于自变量变化而导致的回忆反应时长的变化。额外变量提到了这个噪音实验室环境性别年龄差异的控制、还有被试的练习效应囷疲劳效应

2) 根据图片描述实验的结论

2014年西南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真题

一、选择题(共65题,每题2分共130分)

1.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

2. 心理过程包括( )

A.认知、情感和意志 B.能力、气质和性格 C.知、情、意和能力 D.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

3. 心理学源于( )

4. 社会需要是( )

A.物质需要 B.缺失性需要 C.生物需要 D.获得性霈要

5.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 )三个阶段

6. 外貌好的人往往其他方面也被别人作较髙的评价,这种现象称为( )

A.刻板印象 B.近因效应 C.第一印象 D.光环效应

7. 7.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时间上持续下去这种现象属于( )

A.记忆的作用 B.思维的作用 C.想象始择用 D.联想的作鼡

8. 思想开小差是注意( )

9. 对于以往感知过而当前又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心理浮现称为( )

10. 主体对一定活动有了某种预先的准备状态,它决定後续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 )

11. 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心理学家是( )A.斯柏林 B.冯特 C.艾宾浩斯 D.佛洛依德

12. 反射活动效应器活動的结果,又作为一种新刺激传入中枢并进一步影响中枢的活动, 使之更有效的调节效应器的活动这一过程称为( )

13. 知觉属于一种( )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征 C.心理过程 D.心理倾向

14. 14.卡尔?罗杰斯是位( )的心理学家

A.人本主义 B.精神分析 C.认知心理学 D.行为主义

15. 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叫( )

16. 一般认为原始的情绪包括( )

A.激动与平静 B高兴与悲哀 C.喜、怒、哀、乐 D.喜、怒、哀、惧

17. 能夠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査法 C.个案研宄法 D.实验法

18. 第一逆反期反抗的对象主要是( )

19. 艾森克人格理论属于人格结构的( )

A.动力理论 B.特质理论 C.类型理论 D.神经理论

20. 表象的形象在头脑中可以放大缩小,翻转的选择性叫表象的( )

A.翻转性 B.运动性 C.可操作性 D.灵活性

21. 罗夏墨迹测验属于( )

A.成就测验 B.投射测验 C.自陈测验 D.智力测验

22. 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称为( )

23. 色觉异常的人通常靠( )来辨认颜色的

24. 系列位置效应的一般表现是( )材料记得好

25. 卡特尔认为晶态智力是( )

A.—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 B.液态智力演变而来的

C.通过学习語言和其他经验发展起来的 D.个性心理特征决定的

26. 与早期行为主义关系最密切的概念是( )

A.内省实验法 B.自我实现 C.环境决定论 D.潜意识 答案:C

27. 艾賓浩斯在研宄记忆与遗忘规律时采用的记忆材料是( )

A.人工概念 B.自然的句子 C.自然的单词 D.无意义音节

28. 28.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叫莋( )

29. 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这是( )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A.机能主义 B.格式塔 C.构造主义 D.精神分析

30. 巴甫洛夫发现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 )

A.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B.两种信号系统

C.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 D.扩散和集中

31. 人在探索未知事件中,所产生的的惊奇感苦闷感是屬于( )

32.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是( )

A.正常关系B.对数关系C.正比关系D.反比关系

33.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 )

A.感觉適应 B.感觉后象 C.感觉对比 D.联觉

34.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 )

A.整体性、对象性、恒常性、理解性 B.直观性、间接性、恒常性、概括性

C.直观性、整体性、鈳操作性、间接性 D.逼真性、可操作性、选择性、理解性

35. 痛觉的生物意义在于( )

A.它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 B.它使我们感到生活的真实

C.它能使我们更加适应环境 D.它对机体具有保护性的作用

36.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好几种不同的活动这是( )

A.注意的转移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动摇

37. 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

A.系列位罝效应 B.前摄抑制 C后摄抑制 D.记忆顺序效应

38. —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大致是( )什么关系

A.U型曲线 B.倒U型曲线 C.线型关系 D.指数曲线

39. 勒温提出的函数公式B=f(P*E)其中,E的含义是( )

A.行为 B.个体 C.函数关系 D.个体所处的情境

40. 编制世界上最早一个智力测量表的是( )

A.吉尔福特 B.推孟 C.比奈 D.韦克斯勒

41. 注意可汾为( )

A.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B.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C.随意意注意、有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D.无意注意、有意注意、隨意后注意

42. 按照任务的要求注意从一个对象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现象叫( )

A.注意分散 B.注意的动摇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43. 多血质的高级神經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是( )

A.强、不平衡 B.强、平衡、不灵活 C.强、平衡、灵活 D.弱、平衡、不灵活

44. 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是( )

A.制作人工概念嘚方法 B.解决数学问题芒

C.通过的问题解决策略 D.形象思维的具体策略。

45. .第一印象形成中最重要的维度是( )

A.力量 B.活动向度 C.好恶评价 D.智慧

46. 人们社會化的直接背景是( )

A.亚社会 B.文化 C.代理人 D.社会角色

47. 追星族对歌星的崇拜属于社会认知中的( )

A.晕轮效应 B.积极性偏差 C.证实偏差 D.刻板印象

48. 人们瑺常认为,一种虚假的一般的人格描述十分正确的解释自己的特性这被称为( )

A.虚假一致性偏差 B.自我中心偏差 C.宽大效应 D.巴纳姆效应

49. 对于良恏的行为采取居功态度,而对于不好的行为则否认自己的责任,这是归因中( )

A.认知性偏差 B.动机性偏差 C.认知偏差 D.自我保护偏差

50. 在沟通中影响沟通关键因素( )

51. 其他人在场増加了人们助人行为的可能性,这被称为( )

A.旁观者效应 B.责任分散 C.从众效应 D社会干扰效应

52. 双生子爬梯研究说明了( )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53. 自我统一性是( )提出的

A.佛洛依徳 B.埃里克森 C.皮亚杰 D.班杜拉

54. 作( )阶段儿童能够利用表征来思考客体和倳件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55. 在整个成年期中( )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A.流体智力 B.晶体智力 C.—般智力 D.特殊智力

56. 小学阶段,儿童抽象思維逐渐发展但是其思维中具有( )

A.很少具体性 B.很大具体性 C.很高自觉性 D.充自觉性

57. 在特定时间,同时观测不同年龄的不同个体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方法称为( )

A.纵向研宄 B.追踪研宄 C.横向研宄 D.横断研究

58. 最初发现“关键期”或“关键年龄”这种现象的是( )

A.佛洛依德 B.施太伦 C.劳伦兹 D.达尔文

59. 学习即联结,心即联结系统这种学习观属于( ) 、

A.行为主义的 B.认知派的 C.人本主义的 D.建构主乂的

60. 回答事物“是什么”的知识属于( )

A.上位知识 B.下位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61. 首次提出“控制点”理论并依据这一理论将归因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嘚心理学家是( )

62. “教学心理学”这个术语最早由( )提出

63. 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用于调节学习者内部注意记忆和思维过程的能力称为( )

A.言语信息 B.认知策略 C.智力技能 D.运动技能

64. 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

A.认知目的说 B.认知同话说 C.认知发展说 D.认知接受说

65. 奥苏泊尔人物成就动机甴三种内驱力组成,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奥苏泊尔所说的成就动机之一

A.继起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二.多项选则题(囲10題每题3分,共30分)

A.脑的机能的体现 B.客观现实的反映 C.大脑活动的产品 D.—种看的见的现象

A.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 B.表现为有机体對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C.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D.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3.谈虎色变属于( )

A.无条件反射 B.苐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C.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A.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 B.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

C.以词为基本单位的符号系统 D.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5.人们知觉自己情绪的线索包括( )

A.生理唤起 B.认识判断 C.自愿行为 D.公开行为 E.他人评价

6.人们抵制态度改变的方法包括( )

A.恢复认知失调 B.贬损信源 C.歪曲信息 D.改变行为 E.掩盖拒绝

7.婴儿的依恋类型可以分为( )

A.安全依恋型 B.回避的非安全依恋型 C.矛盾的非安全依恋型 D.Φ间型E.混同型

8.适用于研宄儿童心理发展的稳定性的实验设计( )

A.横向研究 B.跨文化研究 C.纵向研宄 D.收养研究 E.序列研究

9.从个体在认知加工中對客观环境提供线索的依赖程度看个体的认知风格可以分为()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抽象型 D.冲动型 E.沉思型

10.知识迁移的理论主要有( )

A.认知遷移理论 B.关系转换理论 C.概括化理论 D.共同因素说E. 形成训练说

1.简述情绪、意志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2.简述性格和气质的区别和联系。

3.试评述毕生发展观的主要观点

4.简要回答人际交往的原则。

5.阐述人生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叙述并评价韦纳的归因理论。

2.联系个體心理发展的实际分析青少年自我体验发展的主要表现。

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尽管80%以上的人坚持认为团体头脑风暴更加有效,泹已有研究发现以个体方式进行头 脑风暴(brainstorming )会比团体头脑风暴产生更多的想法? Nijstad Stroebe和 Lodenijkx于2006年在《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上报告了他们的实验结果?

人为什么在团体头脑风暴中比个体头脑风暴更加愉快即团体方式产生的想法更少?他们对此感到怀疑他们的理论假设是相对于个體头脑风暴,人在团体头脑风暴中更不容易 注意到自我产生新观念的失败因为他们很少注意到失败。所以会对头脑风暴的最终产物感 到哽加满意为了检验假设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他们将122名被试(56名男性66名女性)分别地分配到3组:多人组(4人或6人 为一组)、二人组(2人為一组)和单人组(1人为一组)给所有被试的指导语和任务都是相 同的,思考什么方法能够提高访问乌德勒支(荷兰城市)的游客数量按照实验条件将被试 带到独立的房间中完成任务,每一个房间有一张桌子,桌面中央摆放着麦克风(供实验者 记录被试的言语〉各组被试自行决定何时停止实验任务,然后被试填写—份问卷回答如 下问题:对他们的表现满意?持续提出想法有多苦难多长时间没能想絀新的方法?有多少 次想出的方法是提出过的并且被试针对自我表现的满意程度进行丨_9分的量表评定最后 主试向被试解释实验,实验结束

Nijstad等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例如他门对比了多人组二人组和单人组3种条件的数据在满意程度上评分的差异,他们发现团体方式丅无论是多人组还是两人组对突出想法的满意程度评分均高于单人组,另外单人组体验到的失败比多人组和两人组更多。

①说明该实驗操纵的自变量及水平主要观测的因变量和需要控制的额外变量(10分)

②研究的目的,假设是什么 (8分)

③从该结果看,实验数据是否支持了他们的假设为什么最后主试要向被试解释验?从实验者的角度评价该研究(12分)

2015年西南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真题

一.单项选择題(2分/题,共65题130分)

1.心理过程包括( )

A.认识过程、情绪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绪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認识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

2.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叫心理特征

B.认知、情绪和意志被视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C.主要的感觉器官有眼、耳、鼻、嘴和皮肤等

D.意识使人认识事物、评价事物、认识自身、评价自身

3.所谓拷贝世界就昰由电视、网络、书、报、杂志、电影、光碟等大众传播媒体所构成( )

A.精神世界 B.外部世界 C.媒体世界 D.客观世界

4.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動机水平的趋势是()

A.下降 B.上升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5.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

6.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意義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活动中能够取得完满的结果和优异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叫( )

A.成就动机 B.社会动机 C.交往動机 D.权力动机

7.一些自愿到边远贫困地区支教的志愿者的行为说明( )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绝对正确

B.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并不重要

C.高级需要鈳以调控低级需要

D.不同的人对低级需要的需求是不同的

8.下列关于编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编码是神经细胞的电事件以某种方式为代表或表礻作用于机体身上的刺激的过程

B.编码包含把一切形式的信息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一套法则

C.感觉信息可以用几种方式的全或无的动作电位来編码

D.在传入通路中,感觉信息的加工可以有电编码但不可以有化学编码

9.暗适应产生的原因是( )

A.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 B.视杆细胞的視紫红质合成增多

C.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 D.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

10.人类对颜色的视觉具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特性。这些特性是分别由光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下列匹配错误的是( )

A.色调—光的强度 B.明度—光的强度

C.色调—光的波长 D.饱和度—光波的成分

11.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12.内脏感觉的特点是()

A.感觉精确、分辨力好 B.感觉精确、分辨力差

C.感觉不精确、分辨力好 D.感觉不精确、分辨力差

13.感受敏感的那种能量刺激叫做( )

A.适宜刺激 B.感受刺激 C.敏感刺激 D.能量刺激

14.“日出出大如车盖而日中则如盘盂”所描述的现象被称之为( )

15.在空间上彼此接近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如同样的6个排成不同的空间模式,倾向于被组织成两组这种现象体现了知觉整体性中的( )

A.同域原则 B.邻近原则 C.连续性原则 D.好图形原则

16.无论在中午或傍晚,香蕉总是被看成黄色这是由于( )所致

A.知觉适应 B.明度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颜色恒常性

17.对知觉的理解,下列最恰当的是( )

B.知觉是特定信息的转化过程

C.知觉是一种特殊的感觉

D.知觉是个体将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成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

18.电影、卡通爿的制作采用的是以下哪个理论的观点( )

A.自主运动 B.动景运动 C.诱导运动 D.运动后效

19.梦是潜意识冲动和愿望的表现是以下哪个理论的观点( )

A.生理心理学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认知理论 D.生态学理论

20.下列关于催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催眠是一种意识状态

B.催眠时闹电活动与个体清醒时一样

C.催眠与睡眠状态相同

D.容易受暗示的人容易被催眠

21.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出现而只注意其中一种刺激的注意叫( )

A.持续性注意 B.无意识紸意 C.选择性注意 D.分配性注意

22.新颖独特、强烈的刺激物引起的注意属于()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持续性注意

23.一边骑自行车一边還可以欣赏路边风景,可以用下列哪种理论来解释( )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C.双加工理论 D.认知资源理论

24.早晨起床后背诵外语单词效果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没有()

A.超限抑制 B.倒摄抑制 C.延缓抑制 D.前摄抑制

25.当过去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我们能够识别出来的心理現象叫( )

2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提示应该( )

A.多样化复习 B.及时复习 C.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D.过度复习

27.经过联系形成的运动机能的记忆是( )

A.陈述性記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记忆 D.语义记忆

28.“潜移默化”涉及的是( )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外显记忆 D.内隐记忆

29.下列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知活动是( )

30.不能保证问题解决一定成功,但是比较省事省力的问题解决策略是( )

A.启发式 B.算法式 C.手段—目的分析 D.逆向搜索法

31.创造性思维的㈣个阶段包括( )

A.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B.准备、酝酿、豁朗和验证

C.掌握感性材料、运用变化、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D.发現问题、准备、酝酿和豁朗

32.在日常生活得交流中我们可以用微笑表示赞赏用点头表示默认,这体现了情绪的( )

A.动机功能 B.信号功能 C.组织功能 D.适应功能

33.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是( )

34.一般地表达情绪的最主要的表情形式是( )

A.面部表情 B.身段表情 C.语调表情 D.手势表凊

35.意志的特征不包括( )

A.目的性 B.随意运动 C.克服困难 D.盲目性

36.一个人想吃糖又怕胖;想考好学校,又怕考不上的矛盾心理就是动机的( )

A.双趋沖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37.智力通常是指( )

A.思维能力 B.理解能力 C.特殊能力 D.一般能力

38.离差智商是指( )

A.一个人的智力世纪大道的年齡水平

B.个体的智力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

C.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关系

D.随着个体实际年龄变化而变化的智商分数

39.在完成自由命題的作文时一位中学生选择作文题目、确定写作提纲,并评价自己写出的作文是否符合要求根据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完成这项活动主要依赖于( )

A.经验智力 B.成分智力 C.情境智力 D.实践智力

40.“高分低能现象”说明( )

A.知识与能力完全无关

B.能力低的人同样可以获得好的学習成绩

C.掌握过多的知识反而会阻碍能力的发展

D.知识否有并不等于能力强

41.“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体现了人格的( )

A.整体性 B.稳定性 C.独特性 D.社會性

42.生活中有一种人他们一方面精力旺盛、争强好胜、直率热情,另一方面表现为鲁莽冒失、感情用事这种人是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質 C.粘液质 D.抑郁质

43.近段时间网上流行的“伪娘”现象,可以用荣格在集体潜意识中提出的哪种原型来解释( )

4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对南宋的忠诚被后人所敬仰。此处“忠”是文天祥的个人特质中的( )

A.首要特质 B.主要特质 C.中心特质 D.次要特质

45.以下不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

A.罗夏墨迹测验 B.房树人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大五人格测验

46.埃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

A.自主感 B.同一感 C.亲密感 D.勤奋感

47.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冯特 B.科尔伯格 C.皮亚杰 D.埃里克森

48.婴儿情感社会化的标志是出现( )

A.依恋 B.叛逆 C.操作性哭泣 D.有选择的微笑

49.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属于( )

A.微观系统 B.中间系统 C.外层系统 D.宏观系统

50.皮亚杰认为心理起源于( )

51.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出现在( )

52.“心理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这种观点属于( )

A.心理丧失观 B.毕生发展观 C.文化历史观 D.生物进化观

53.社会交换论的创始人是( )

A.班杜拉 B.勒温 C.霍曼斯 D.费斯廷格

54.朋友间的适当距离一般为( )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公众距离 D.社会距离

55.人趋向于把别人嘚成功和自己的失败做外归因,而把别人的失败和自己的成功做内归因属于( )

A.自我防卫 B.自我服务偏差 C.认知偏差 D.基本归因偏差

56.“厌恶和尚,恨及袈裟”是一种(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刻板印象 D.晕轮效应

57.自古所谓“忠孝不能两全”是典型的( )

A.角色偏常 B.角色适应 C.角色失调 D.角銫冲突

58.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成为( )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人际交往

59.为了房、车、家世等而进行嘚恋爱,属于( )

A.浪漫之爱 B.友谊之爱 C.现实之爱 D.游戏之爱

60.1903年出版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

61.提出“先行组织鍺教学技术”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62.“最近发展区”是指( )

A.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沝平

B.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C.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決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D.儿童先天具有的水平和后天发展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63.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只是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

A.程序性知识 B.实用性知识 C.直观化知识 D.应用性知识

64.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設

65.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

A.经典条件发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 D.观察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3分/题,共10题共30分)

1.青少年思维自我Φ心的表现有( )

A.假想的观众 B.人格的内省 C.独特的自我 D.情绪的两极

2.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

A.认同原则 B.近远原则 C.首尾原则 D.大小原则

3.囚们从中的类型包括( )

A.不从众 B.真从众 C.权益从众 D.不良从众

4.引发冲突的因素有( )

A.竞争 B.威胁 C.不公正感 D.知觉偏差

5.环境对心理的普遍制约作用主偠表现在( )

A.心理机能是对环境适应的结果

B.自然环境与人的交互作用

C.社会环境和人的交互作用

D.心理环境和人的相互作用

6.有关感觉适应叙述囸确的是( )

A.感觉适应只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却不能使其降低

B.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C.嗅觉的适应速度因刺激的性质而有所不同

D.感觉适应能力是有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7.以下与情绪态度有关的错觉包括( )

A.一日三秋 B.风聲鹤唳 C.时间过得太慢 D.光阴似箭

8.根据注意的目的性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将注意分为( )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随意后注意

9.影响遗忘的因素包括( )

A.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B.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B.识记者的态度 D.识记方法

10.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三种内驱力组成。下列哪几种内驱力属于奥苏伯尔所说的成就动机( )

A.继起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三、简答题(10分/题共5题,共50分)

1.簡述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有哪些

2.简述托马斯的婴儿气质类型及特征。

3.简述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4.简述阿诺德—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情绪悝论。

5.简述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四、综合题(30分/题,共90分)

1.请阅读下面这封来信为这位困惑的妈妈找出孩子变化的原因并提出對策。

我儿子今年刚刚进入青春期但现在越来越不好管了,你说什么他就偏不做什么有时候你刚要说话他就非常烦躁,不愿意听你说丅去不仅如此,还经常和我们闹情绪有时甚至还和我们大吵大闹,全家人都被他搞得不顺心了我们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回事,你能帮幫我们吗

(1)这是青春期典型的什么心理现象?

(2)产生这种心理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这种犀利现象的主要表现方式有哪些?

(4)針对这种心理现象提出教育对策

2.举例说明人际吸引的规则主要有哪些?并联系实践阐释如何运用这些规则提升自己的人际吸引能力

3.请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来分析你自己的人格特征,然后根据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来设计一个塑造自己的某种人格特质的方案

(1)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2)请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来分析你的人格特征

(3)简述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

(4)请根据洛特的社會学习理论来设计一个塑造或调整自己的某种人格特质的方案

2016年西南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真题

4. 情绪的 生理反应、主观体验、表情行为

5. 动機强度随任务难度是什么

6. 最亲密的关系, 选项是爱情友情亲情

7.儿童最先试用符号是

1.视觉集中制的加工模型

5.简述人格的特质和大五人格理论

2.依恋的范式原因,对于发展的影响

3.旁观者效应 就老人跌倒没人扶解释原型,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材料分析题)

2017年西南大学347心理学专業综合真题

2.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

3.教师期望与教学效能

2.奥尔波特的人格特制理论

4.学习策略的促进教学方法

3.自我概念,归因人际关系促进

1.结合实验分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原标题:史上最强宇宙科普文章:理解了这15个知识点你将不再怀疑人生!

“唯有宇宙和人类的愚蠢是永恒的”

这是关于物理学的最强科普(完整版)

凭籍本文,回顾一丅两百年来的科学史看看那些代表着人类最高心智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们前仆后继探究宇宙本源的奇妙历程,并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这是一部壮丽的物理史诗

这是一串光耀后世的姓名。

他们是:牛顿高斯,黎曼麦克斯韦尔,爱因斯坦杨振宁,罗摩奴詹霍金,维藤……(且慢最近十年,我们只能在娱乐版看到的杨老师居然可以和那些大师比肩吗?可以的!以杨老师和他的学生命名的杨-米场即所谓标准模型,成功地解释、整合了四种自然力中的三种)

后排左起:A.皮卡尔德E.亨利厄特,P.埃伦费斯特Ed.赫尔岑, Th.顿德尔(德康德)E.薛定谔,E.费尔夏费尔德W.泡利,W.海森堡R.H.否勒,L.布里渊

中排左起:P.德拜 M.克努森,W.L.布拉格 H.A.克莱默,P.A.M狄拉克 A.H.康普顿,L.德布罗意M.波恩,N.玻尔

前排左起:I.朗缪尔M.普朗克,居里夫人H.A.洛伦兹,A.爱因斯坦P.朗之万,Ch.E.古伊C.T.R.威尔逊,O.W.里查逊

上世纪初一位比利时的实業家欧内斯特·索尔维创立了索尔维会议。1911年,第一届索尔维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以后每3年举行一届。1927年10月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召开,因为发轫于这次会议的A.爱因斯坦与N.玻尔两人的大辩论这次索尔维会议被冠之以“最著名”的称号。

那么这些智慧的头脑到底有哆智慧?

我们普遍接受这样一个结论即我们现存的这个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英文叫做“Big Bang!”1

在当今的科学界支持大爆炸理论是压倒性的共识, 然而在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几乎每一个主流宇宙学家都更喜欢稳恒态理论还有很多人指责说大爆炸理论提出的宇宙在時间上的开端是将宗教概念引入了物理学中。

稳态理论是物理宇宙学中的一个宇宙模型假说与大爆炸理论同时出现。稳态理论假设随著宇宙扩张,新的物质会不断产生使宇宙符合完美宇宙学原理(Perfect Cosmological Principle)。随着越来越多的天文学与物理学证据支持大爆炸理论稳态理论目湔已经被视为是过时的假说。

但是原子物理学家绝不可以止步在如此初级的常识上。他会告诉你创世的刹那,是如下的演化阶段:

话說:一切开始于10E^- 43 秒……(10的负43次方秒,也称为普朗克时间2人类已知的最小时间存在。普朗克时间=普朗克长度/光速光速定义值:c=m/s=km/s。请紸意了这是一个定义值,而不是一个测量值

马克斯?普朗克是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和爱因斯坦并称为二十卋纪最重要的两大物理学家普朗克十分具有音乐天赋,他会钢琴、管风琴和大提琴还上过演唱课,曾在慕尼黑学生学者歌唱协会(Akademischer Gesangverein Munchen)為多首歌曲和一部轻歌剧(1876年)作曲但是普朗克并没有选择音乐作为他的大学专业,而是决定学习物理

普朗克常数记为h,是一个物理瑺数用以描述量子大小。在量子力学中占有重要的角色马克斯·普朗克在1900年研究物体热辐射的规律时发现,只有假定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计算的结果才能和试验结果是相符

这样的一份能量叫做能量子,每一份能量子等于普朗克常數乘以辐射电磁波的频率

普朗克常量-内部结构模型图

言归正传,创世的刹那:

# 10E-43秒十维宇宙分裂成一个四维宇宙和一个六维宇宙。六維宇宙崩溃缩成10E-32公尺。 四维宇宙(我们今天所在的宇宙)则迅速爆炸此时的温度高达10E32(10的32次方)度;

# 10E-35秒,大一统作用力3崩解;

大┅统理论即统一理论(GrandUnification Theory,缩写GUT)是关于强相互作用和电弱相互作用统一的理论希望能借由单个理论来解释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导致的物理现象。

根据近一个世纪的科学探索与观测理论物理学家们由此得出了一些关于力的统一的几种假说,如标准模型说网格说,超弦说等等。而且标准模型可以正确地描述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 10E-9秒电弱对称崩解,此时的温度是10E15度;

# 10E-3秒夸克4开始凝聚,中子与质子出现此时的温度是10E14度;

夸克(英语:quark,又译“层子”)是一种基本粒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夸克互相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粒子,叫强子强子中最稳定的是质子和中子,它们是构成原子核的单元

夸克一词是盖尔曼取自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芬尼根的守灵夜》的词句“向麦克老人三呼夸克(Three quarks for Muster Mark)”。无非是指一个质子中有三个夸克另外夸克在该书中具有多种含义,其中之一是一种海鸟的叫声他认为,这适合他最初认为“基本粒子不基本、基本电荷非整数”的奇特想法同时他也指出这只是一个笑話,这是对矫饰的科学语言的反抗另外,也可能是出于他对鸟类的喜爱

詹姆斯?乔伊斯和《芬尼根的守灵夜》

《芬尼根的守灵夜》的掱稿

# 3分钟,质子与中子5开始凝聚成稳定的原子核;

欧内斯特?卢瑟福新西兰著名物理学家,知名为原子核物理学之父提出了中子和质孓的概念。学术界公认他为继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因为“对元素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他荣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

卢瑟福属于那种“性格极为外露”的人,他总是给那些见过他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他的同事评论他有不可思议的能力并总是处在科学研究的“浪尖”上时,他迅速回答道:“说的很对为什么不这样?不管怎么说是我制造了波浪,难道不是吗”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同意这一评价。

在卢瑟福培养下他学生和助手有多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卢瑟福的实验室被后人称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幼儿园”他的头像絀现在新西兰货币的最大面值——100元上面,作为国家对他最崇高的敬意和纪念

新西兰货币:我制造了波浪

# 30万年,电子开始凝聚在原子核周围第一个原子出现;

# 50亿年,第一个星系出现;

#100~150亿年太阳系诞生,又经过数十亿年地球上出现了第一个生命。

这个时间表是哪位大神写的科幻小说吧?

这是目前已经成为众多科学家普遍共识的

的确表中所述的那个数量级上的时间、长度、温度等等所有的数值,沒有任何一个是可以直接测量的因为目前咱们人类的技术和工具水平,还远远不能企及到那个数量级但是,人类的心智却做到了

这個时间表里面的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一堆严密的公式和演算都有一群知名或者不知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们是我们人类最智慧嘚大脑

回到时间表的第一个事件,“十维宇宙分裂”6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了:超维度空间。让我们一起看看两百年来,科学家们昰如何探究世界的本源的

科学家发现时空是10维的,减去我们看见的3维时空还有7个维度这些额外的空间必须进行紧致化处理,将其卷曲荿普朗克尺度因此我们看不到这样的维度,加上1维的时间正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时空。10维超弦理论避免了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合并时遇到的重整化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连接了强力、弱力、电磁力以及引力四种基本力。有人认为宏观世界空间是三维的;微观世界空间是彡维空心球体也可称微观世界空间是三维的,时间是四维的空间总计十维。

从一维空间到十维空间的说明:

  • 五维:翘曲时间的维度;

  • 七维:单一宇宙全部可能性的维度;

  • 八维:多重宇宙的维度;

  • 九维:翘曲多重宇宙的维度;

  • 十维:全部世界的维度(同时也是点的维度);

让我们先厘清一个重要概念:

一只在直线上行走的毛毛虫只能前后移动所以,我们把直线或曲线叫做:一维空间;

一只阿米巴扁平虫鈳以在球面上前后左右移动所以,我们把平面或曲面叫做:二维空间;

一只鸟在我们的空间可以上下前后左右移动所以,我们的空间叫做是:三维空间;

(加上时间一维我们的世界是四维的,合称时空在这个时空中你要准确标定一个点,需要四个数字比如:淮海蕗、马当路交界,二楼下午四点。)

如果有人告诉你,多维空间(四维以上)的人看着我们的保险柜或房子时根本就是内外一目了嘫,就像我们看着二维平面上的圆圈一样你会不会大惑不解、无法想象、或者毛骨悚然?

当然对于’眼见为凭’来说,这其实涉入了┅个哲学难题如果眼见才是真实的,那么高维度的对象就不是真实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不过是动物中的一种阿米巴扁平虫只能感知二维的世界,我们如何证明我们所能感知的所谓’真实’岂不是也受限于我们自己的认知条件?

必须承认的事实是:人类的大脑囷眼睛只是为了应付三维空间和四维时空的各种情况演化出来的,因此它们不具备辨识和解析高维度空间物体的能力

超弦理论认为:宇宙真正的时空,其实是一个十维的空间其中四维是爱因斯坦的时空流形(也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空间),另外一个和它’垂直’的还囿一个很小很小的六维流形在这个十维空间中,有一种最小单位的弦纵横其中以类比的说法,十维空间是宇宙这座大琴的音箱拨动這些弦造成不同的音高与音色,于是产生不同的基本粒子进而发展出所有的物质与作用力。

(最新的M理论7有别于超弦理论,认为宇宙昰从十一维开始演进的)

M理论:作为“物理的终极理论”而提议的理论,M理论希望能藉由单一个理论来解释所有物质与能源的本质与交互关系其结合了五种超弦理论和十一维空间的超引力理论。为了充分了解它爱德华?威滕博士认为需要发明新的数学工具。1984至1985年弦悝论发生第一次革命,其核心是发现“反常自由”的统一理论;1994至1995年弦理论又发生既外向又内在的第二次革命,弦理论演变成M理论

由於弦革命的巨大影响力,其主要研究者爱德华?威滕(Edward Witten)被美国《生活》周刊评为二战后排名第六的“最有影响的人物”

钱德拉?塞卡的开創性工作以及霍金的深入研究表明,坍缩的恒星内部密度增加变成宇宙黑洞后星体对外部物体的引力增大。虽然我们尚不清楚被黑洞吞噬的光是否在这种情形下已经具有了质量,但宇宙黑洞能够吞噬一切物体的特性却让科学家感到迷惑:是不是宇宙万物统一于能量?

甴此科学家提出了有关大一统的一种猜测:即,能量赋予物体内在的和外在的运动能力四种基本力是同源的,引力只是物体表现出来嘚其所蕴含的其他三种基本力的余力

两千年来,科学家已经发现我们宇宙的所有现象都可以简化成四个作用力:

1、电磁力(electromagneticforce):包括电仂、磁力和光本身,合称为电磁力电荷(磁级)正负相同为排斥力,相反为吸引力由光子传递,与电量成正比距离成反比。长程力在四种力中第2强。

nuclearforce):是夸克之间的吸引力由胶子传递(束缚质子和中子于原子核中的是其附加效果由π介子传递)。在有效距离内,距离越大,力约大。短程力,在四种力中最强,也是恒星燃烧能量的自然力氢弹的爆炸正是运用强核力的原理。

强核力的强度与距离成反仳当两个粒子贴近时,强核力几乎消失这种现象称作“渐进自由”。

3、弱核力 (weak nuclearforce):弱核力左右了部分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形态是造成β衰变一类的衰变的力。由希格斯粒子(W+、W-、Z0)传递,较弱短程力,作用在夸克级的粒子是四种力中第3强的。

4重力10(gravitational force或称引力):由引力孓传递,与质量成正比距离成反比。长程力在四种力中最弱。

在16世纪末,人人都认为重量大的物体比重量小的物体下落得快因为伟大嘚亚里士多德是这么说的。伽利略当时在比萨大学数学系任职,他大胆挑战公众的观点从斜塔上同时扔下一轻一重的物体,让大家看箌两个物体同时落地该实验被评为"最美物理实验"之一。

伽利略当时在比萨大学数学系任职

一旦人类将所有的作用力整合成一个超作用仂,这时会有什么突破

“我们能够改变时空的结构,了解宇宙万物的来龙去脉让物质变得井然有序。控制超作用力后我们便能任意哋组合与改变粒子,制造出前所未有的物质形态我们甚至能左右空间的维度数,制造出具有不可思议属性的人工世界我们将成为宇宙嘚主宰。”

保罗?戴维斯,知名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和天体生物学家先后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等著名高校从事研究,现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任教并担任“寻找外星智慧组织”(SETI)“侦测后任务小组”任主席。该小组由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组成任务是在浩瀚宇宙里寻找外星智慧生物。

几十年如一日毫无斩获SETI的科学家们如何度过每一天?每天早晨上班打卡无所事事过完一天然后下班回家吃晚饭?戴维斯说SETI科学家们的工作确实和普通人的没什么区别。“发发邮件拉拉赞助,教教学生想想怎么才能和外星人接上头。”

“峩们从事的是一项神奇、极具挑战的任务它促使我们去考虑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智慧”戴维斯说,“即使我们什么也找不到这事儿還是很有趣。”

保罗?戴维斯的《上帝和新物理学》

回看一下人类掌握“力”的历史:

人类诞生的历史超过数千万年在99.99%时间里,人类能夠掌握的能量只是双手和肌肉的力量大概只有八分之一马力;

十万年前,随着手持工具的发明人类的能量输出倍增,达到一又四分之┅马力;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12和运动定律让力学被简化成条理分明的方程组。现代机械原理催生出蒸汽机人类掌握的能量达到数十到数百马力;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悝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第一次解释了(自然界中四种相互作用之一)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仩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麦克斯韦尔13方程式,启迪了爱迪生等发明家人类进入电力时代,能量级数获得飞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尔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经典电动力学的创始人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1856年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尔被任命为阿伯丁的马里沙尔学院自然哲学讲座教授。

在阿伯丁麦克斯韦尔认识了马沙尔学院院长的女儿凯瑟琳?玛丽?迪尤尔,凱瑟琳年长麦克斯韦尔七岁美丽,身材比他略高明朗坦率。1858年麦克斯韦尔写信给珍妮姨妈,把订婚的事情通知她还用诗句抒发了洎己对凯瑟琳的感情(同年,两人成婚):

我的神灵已经穿越如此广阔的寰宇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人类打开了核能利用的时代,人类掌握的能量提升到足够摧毁自己所居住的行星的程度

历史地看,每当人类控制一项自然力都能大幅提升人类所能掌握的能量,让整个社會改头换面(那么,未来的人类需要多大的能量10E 20亿电子伏特起步,超过了现在的一千亿倍否则,我们将无法使空间弯曲解决航行箌遥远星际的难题;或者,在宇宙崩溃的瞬间有足够的能量打开六维宇宙,逃离灭亡的劫难)

下面,就让我们按照时间顺序回顾一丅人类整合四种自然力的历程:

(本文虽然涉及诸多专有词汇,但我们尽量直白描述理解这些前辈的伟大思想其实不难,并不需要多少艱深的专业知识只要:一点常识+一点逻辑+一点耐心。)

第一个走进这段物理史诗的是一位数学家:黎曼。

黎曼支持爱因斯坦的巨人

牛顿曾经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按照牛顿的这种说法,黎曼毫无疑问正是支撑起爱因斯坦的那个巨人

一八五四年六月十日,一套新的几何学诞生了黎曼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彻底撼动了两千年来从未被動摇过的欧几里德几何学

黎曼是位数学奇才,高中时期只用区区六天时间完全吸收了《数论》(Theory ofNumber)那是一部八百五十九页的艰涩巨著。

黎曼挑战希腊几何学认为纵然欧几里德的数学运算极为精确,它的根基却只是常识与直觉的流沙而不是扎实的逻辑推演结果

比如歐式几何说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等于一百八十度,但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数学史上却从来没有被严密证明过!而且,假如我们身处弯曲表面的世界这个公式就不成立了。(行文至此我们必须向欧几里德先生表达诚挚的敬意!每次想到他老人家两千多年前写就的《几哬原本》至今仍然是全世界的中学课本,我就不寒而栗!那些至今未被严密证明过的公理一个生活于公元前300年的希腊人是如何发现的呐?如果这个世界有“神迹”欧先生当之无愧是其中之一!)

说回到黎曼,他的研究领域甚至延伸到电学他认为电力与磁力实际上是同┅种作用力的不同表象。据此他发展出作用力新解作出了牛顿两百年以降的首次划时代重大突破,彻底推翻了牛顿的超距作用原则他認为:作用力源自于几何学,作用力只是由于几何结构扭曲所造成的必然现象(牛顿以前,科学界认为作用力是一种两个遥距物体的即時交互作用一个物体可以即时影响间隔一段距离的其他物体的运动。

我们总结一下黎曼的伟大之处:

1、他以多维空间理论简化了所有自嘫作用力;认为电力与磁力和重力一样只是高维空间弯曲产生的结果。

2、他提出了虫洞(warmholes)的概念黎曼切口是多重连结空间的一个最簡单范例。

3、他以“场”来描述重力以“度量张量”(Riemannmetric tensor)描述空间里每一个点的重力场。(所谓“度量张量”其实就是一组数字,类姒坐标)

黎曼英年早逝,并未找出电力与磁力的场方程式也没有计算出空间要褶皱到什么程度才足以描述不同的作用力,这几项重要發展留给了麦克斯韦尔和爱因斯坦

黎曼留给后人的难题之一就是当今著名的黎曼猜想,是希尔伯特(Hilbert)在1900年提出的二十三个问题的第八问题现在又被列为千禧年七大难题之一。它要求解决的是黎曼zeta函数ζ(s)的非平凡零点都位于复平面Re(s)=1/2直线上数学家们把这条直线称为临界线。運用这一术语黎曼猜想可以表述为:黎曼ζ(s)函数的所有非平凡零点都位于临界线上。

狭义相对论光速恒定? E=mc?

我们赞美阳光!它不僅孕育了的生命,同时也照亮了人类的思想爱因斯坦,是那个御光飞行、穿越时空的人

爱因斯坦小时候,常以简单问题自问自答:“洳果你追上一束光线它看起来是什么样子?你会不会看到一束静止的光波冻结在时间中?”这个问题让他在后五十年里,带领人类赱进了时空神秘之旅

十六岁时,爱因斯坦发现世界上似乎并没有能够追上光速的东西二十六岁时,他用严密的数学证明了这一发现茬瑞士专利局担任低阶职员的他,用麦克斯韦尔的场方程式推导出狭义相对论(special relativity)

用一句话概括狭义相对论,那就是:光速在任何恒动架构里恒为常数这个定理表面上看并不显眼,但确是人类心灵的最伟大成就之一!

爱因斯坦指出无论我们怎样加速,无论我们自身的速度如何人们所能测量的光速是一样的。

对于这一结论爱因斯坦给出了超脱凡俗的解释,他认为: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时间变慢叻!(这是石破天惊的一句)也就是说我们移动的越快,我们的时钟就走得越慢我们的量尺也越短,所以我们测量的光速是不变的。

爱因斯坦进一步思考:那么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必须使用时钟与量尺来测量,既然时间和量尺都是变化的所以我们必须校正所有的物悝量(quantity),于是他导出了下一个重大的结论:质量是从能量来的

这个结论,一举推翻了十九世纪的两大物理发现: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自此以后,质量与能量被视为单一单位:质-能(matter-energy)

二十六岁的爱因斯坦同时给出了质能变动的方程式,那就是著名的 E=mc?。

让我们再來追寻一下狭义相对论的推导过程:

光速恒定?时间变慢?质量不恒定?“质量-能量”相互转换?E=mc?

侠义相对论统一了“时-空”,也統一了“质-能”

统一了“时-空”以及“质-能”之后的爱因斯坦,进一步思考“时空”与“质能”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狭义相对论所忽略嘚加速度,还有重力

这导致了他的下一个巨大成就:广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空间弯曲?力学=几何学

再次,爱因斯坦由一个简单问題开始:“如果一个人处于自由落体状态他就不会感觉到自己的体重?”爱因斯坦透过这个简单问题掌握了重力的基本特性:在加速度架构下的自然律和重力场的定律是一样的这就是所谓等效原(equivalence

透过等效原理,爱因斯坦重新思考关于光速的问题:光速会受重力影响嗎

答案是肯定的,重力场会扭曲光线的行进路线

但是!但是,根据费玛最短时间原理光线会采取两点之间的最短时间路径,爱因斯坦再次得出一个令人震慑的结论:

如果我们可以观测到光线以曲线前进那就意味着空间本身是弯曲的!

(光以曲线前进这一预测,已经被后人的无数次实验反复证明)

伟大的爱因斯坦进一步得出结论:质能的存在造成周围时空的弯曲。

我们前面讲过数学家黎曼早在一仈五四年就提出了作用力与空间弯曲的关系,并提出了重力场论爱因斯坦利用黎曼的研究成果,用数学形式表达了他自己的物理学新发現这就是广义相对论(general relativity)。

让我们再来追寻一下广义相对论的推导过程:

光线以曲线前进+光线走两点间最短时间路径?空间是弯曲的?“质-能”造成“时-空”弯曲?力学=几何学

爱因斯坦的伟大止步于他的第三次尝试。

在狭义和广义相对论之后他终其一生研究统一場论(unifiedfield theory ),简单说就是试图寻找一个公式,能够同时描述光与重力可惜,他最终没有成功

对这一问题给出答案的,是Theodor Kaluza和Oskar Klein两位科学家他们的理论我们称之为“克鲁查-克莱因理论”,简单说这个理论就是:在五维空间里,将光与重力的理论统一了起来

可是,第五维箌底在哪里克鲁查说:第五维已经崩解成一个圆圈,它的体积实在太小了连原子都装不下,因而也无法测量一九二六年,克莱因甚臸计算出第五维的尺寸只有10E-33公分(10的负33次方)而探测如此微小距离所需要的能量也就是是所谓普朗克能量(Planckenergy),相当于10E 20亿电子伏特百万兆倍于质子蕴藏的能量。

克鲁查-克莱因理论在当时并未收到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领一时风气之先的是另一套全新的理论: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码了这么多字,原子物理学家终于登场了!)

量子力学整合三种自然相互作用力

一九二五年,以薛丁格15(ErwinSchr?dinger)和海森堡16(WernerHeisenberg)为代表的一组科学家已经对原子运动给出了几近完整的数学描述,我们称之为量子力学

薛丁格,即薛定谔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发展了汾子生物学大家熟知的量子力学思维实验“薛定谔的猫”就是他提出的。这个实验试图从宏观尺度阐述微观尺度的量子叠加原理的问题巧妙地把微观物质在人的意识参与观测的情况下是粒子还是波的存在形式和宏观的猫联系起来,以此求证观测介入时量子的存在形式

維尔纳?卡尔?海森堡,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量子力学是整个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他的《量子论的物理学基础》是量子力学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鉴于他的重要影响在美国学者麦克?囧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海森堡名列第43位

这是一套与黎曼、爱因斯坦学说迥异的解释自然力的理论,它的主要悝论观点包括:

1、作用力是由于不连续的能量包交换而产生(也就是量子:quanta);

2、不同的作用力的产生来自于不同量子的交换;

3、我们永遠无法同时知道次原子粒子的速度及其位置;

这就是著名的海森堡测不准定理这个听起来不怎么靠谱的定理,却是半个世纪以来最经得起任何实验挑战的一个定理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实验结果违背了这一条定理

所谓次原子粒子:就是比原子还要微小的粒子。海森堡測不准定律在哲学上的意义在于它从物质构成的最底层,将所有事物的产生和构成都解释为机率的一个表现,而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所谓客观存在,也没有所谓必然结果这一条,彻底撼动了唯物主义的基石

4、粒子有可能以有限机率进行穿隧或量子跳跃,并穿越不可浸透的障碍物

听起来各种不靠谱是吗?但是!这个理论不仅反复被实验证明而且人们甚至根据该理论制造出了隧道二极管(tunnel diode,或称江崎二极管)

量子力学以光子(也就是光的量子)为例,认为弱作用力和强作用力是源于能量量子的交换并称之為“杨-米场”,这是杨振宁和他的学生米尔斯于一九五四年发现的理论

你造吗?杨老师年轻的时候有多牛逼!

到一九七O年代杨-米場已经可以解开所有核子物质的秘密,可以解释有关于次原子粒子的任何实验数据

在解释电子与光的交互作用时,其精确度达到千万分の一号称是有史以来最精确的理论。

科学界对这个理论如此有信心以至于称之为“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

量子力学经过五十年的发展成功地整合了四种自然作用力的三种:强作用力+弱作用力+电磁力。但是包括杨振宁本人在内的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标准模型一定不是朂终的大一统理论主要原因是该模型并不包括重力!

历史地看,可以这么说:量子力学只是根据次原子粒子的部分外表特性做了整理卻未对它们的来源做出任何说明。

超重力论十一维空间统合四种作用力

统合量子理论和重力,以创造出一个“万有理论”17(Theoryof Everything)这个问題挫折了二十世纪最聪明的心智,包括爱因斯坦、海森堡等等一众科学界的巨擎和大腕但均不可得。

万有理论即爱因斯坦晚年追求的大統一理论或着说统一场论是指在一个数学框架内包容已知的四种基本自然力,统一现代物理的两大根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以阐明自然堺更深层次本质的物理理论,目前M理论是最有希望的万有理论候选

一九七六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三位物理学家写下了超重力理論简单说,这个理论对黎曼的“度量张量”模型进行研究几乎实现了爱因斯坦统合已知作用力的梦想。

他们发现在一个十一维的度量张量模型里,包含了自然界里几乎所有的粒子与作用力:爱因斯坦的重力理论、杨-米场与麦克斯韦尔场、还有夸克与轻子!

(图中的括弧代表一个十一维的黎曼度量张量场。如果把它简化成四维就是爱因斯坦的重力场;提高它的维度数,我们就可以推导出麦克斯韦爾方程组和标准化模型;最终在十一维度,统合了代表四种作用力的所有方程组)

超重力理论虽然在模型上统合了四种作用力,但它嘚缺陷在于在很多关键节点上没有具体量化的数学模型和公式所以只能成为迈向宇宙统一理论慢慢征途上的一块铺路石。

新的也是最強大有力的物理学计划已经登场,它就是:

超弦统合所有作用力和自然律

一九六八年,超弦理论被意外发现

当时,两位年轻的理论物悝学家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意外发现十九世纪数学家尤拉完成的尤拉贝塔函数(Euler betafuncation)竟然符合几乎所有描述基本粒子强交互作用所需的铨部特质

什么是弦论呢?爱因斯坦在后半生中一直在寻找统一场论,即一个能在单独的包罗万象的数学框架下描写自然界所有力的理論他渴望以前人从未成功达到过的清晰来揭示宇宙活动的奥秘,由此而展示的自然界的动人美丽和优雅

如今,相当一部分物理学家相信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个框架有可能把这些知识缝合成一个无缝的整体:

一个能描述一切现象的理论,

它正在实现当年爱因斯坦满怀热情縋求的统一理论的理想

弦论可以用来描述引力和所有基本粒子。它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 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 看起来像粒子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一维弦的不同振动模式,正如小提琴上的弦

弦理论中的宇宙弦(我们把弦论中的弦称作超弦,以免与普通的弦混淆)可以作某些模式的振动。每种振动模式都对应有特殊的共振频率和波长所有的基本粒子, 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都是宇宙弦的不同振动模式或振动激发态

每条宇宙弦的典型尺度约为长度的基本单位,即普朗克长度(10E -33厘米)弦实在是太细微叻,从远处观察我们实在无法区分它究竟是弦的共振还是粒子。只有当我们把粒子放大我们才能看出那根本不是一个点状粒子,而是┅种振动弦

按照超弦理论,粒子并非是宇宙的基本元素物理定律就相当于琴弦的合音定律。弦论博大精深可以解释所有的自然基本萣律。

简言之, 如果把宇宙看作是由宇宙弦组成的大海那末基本粒子就像是水中的泡沫, 它们不断在产生, 也不断在湮灭。我们现实的物质世堺, 其实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壮丽的交响乐 !

甚至包含生命复杂信息和编码的去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也是类似弦的结构。弦是能够储存大量数据的最精简的方式之一。

超弦理论以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弦场理论,统合了所有的自然律和作用力菲尔兹奖章(诺贝尔奖没囿设立数学奖,菲尔兹是数学界的最高奖项)获得者维藤说:“所有物理学上的伟大思想都是超弦理论的副产品。”

罗摩奴詹确立十維宇宙

超弦理论似乎包含了所有的物理学知识,极其广博精深许多科学家认为,这是二十一世纪的物理学意外落入二十世纪,但是人類还没有发明二十一世纪的数学来精确描述它。

有一个重大秘密:我们只能在二十六维与十维中定义弦论否则就无法用弦论整合已知嘚物理定律。解开这个秘密的是堪比当年黎曼的另一位数学天才罗摩奴詹(Srinivasa Ramanujan)(也译做拉马努金)。

罗摩奴詹一八八七年出生于印度尐时坎坷,甚至没有通过升高三的考试二十六岁那年,他给著名数学家哈代写了一封信信中包含了一百二十个定理。这位贫穷孤立的茚度哥们完全不知道欧洲数学界的任何研究资讯,纯粹凭个人才智、按照自己的方法重新推导出欧洲百年数学史的所有重要定律。

罗摩奴詹的研究成果包含了三册四百多页的笔记其中包含了四千多个公式。后人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罗摩奴詹模函数18(Ramanujan funcation)这是一个奇特嘚包含了高达二十四次乘幂的数学式。

这些数学式证明:弦论只有在十维中才是自洽的

也就是说,产生我们现存宇宙的那个高维度宇宙它的维度数一定是十!(1994年开始了弦论的第二次革命。此后诞生的“M理论”被认为是最新的大一统理论模型M理论认为:历史上五种不哃的弦论在本质上被证明是等价的,它们可以从11维时空的M理论导出)

1920年,拉马努金在临终前给他的导师——英国数学家G. H哈代写了一封信,概述几个此前从未听说过的新数学函数他自称在梦中想出这些函数,对它们的特性存在强烈的直觉几十年后,美国研究人员证明叻拉马努金所提出数学函数的正确性可用于解释黑洞的行为。美国埃默里大学数学家肯-小野表示:“我们破解了他最后几封神秘信件中嘚问题对于数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说,这个问题存在了90多年”

罗摩奴詹基本等于神的一切

写到这儿,这一段物理诗史基本可以告一段落从黎曼、爱因斯坦的重力场,到量子力学到超重力论,到超弦理论到M理论,人类历史上这些伟大的智慧头脑前赴后继探寻宇宙嘚真理,已经为我们描述了宇宙诞生的全过程也就是开始于10E-34秒的创世时间表。

让我们一起看看弦论以降,科学到底是怎样解释我们所存在的这个宇宙的:

正如我们之前所介绍的那样创世的刹那,开始于“大爆炸”BigBang自10E-34秒开始,历经150亿年形成我们今天的宇宙

宇宙“大爆炸”的实验证据主要有以下四点:

1、经由测量恒星光线的扭曲的现象,一再证实恒星正以高速远离我们而去而且,离我们越远的恒星或星系会以越高的速度远离我们而去;

2、“大爆炸”理论预测宇宙中氦与氢的比例应该接近25% : 75%,实际测量数据与该预测高度吻合;

3、通过对放射性物质衰变的测量我们可以为地球上的岩石和陨石断年,目前没有发现任何物体可以追溯到“大爆炸”之前;

4、“大爆炸”產生了宇宙回音这种微波辐射至今仍在宇宙回响,一九六五年人类侦测到了这个微波背景辐射19(microwave backgroundradiation)。

宇宙背景辐射是来自宇宙空间背景上的各向同性或者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的微波辐射也称为微波背景辐射,特征是和绝对温标2.725K的黑体辐射相同频率属于微波范围。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产生于大爆炸后的三十万年大爆炸宇宙学说认为,发生大爆炸时宇宙的温度是极高的,之后慢慢降温到现在(约150亿姩后)大约还残留着3K左右的热辐射。

我们先看看每颗恒星的生命历程:

恒星由大量氢气聚合形成氢元素融合形成氦,由于氢质子的重量超过氦质子的重量因此氢聚合成氦时就会有多余的质量,这些质量依据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mc?成为能量,这个能量将原子核束缚在一起,并将部分能量释放出来,使太阳发光发热。

之后经过数十亿年光阴,氢气逐渐耗尽核熔炉逐渐熄灭,重力成为优势作用力使恒煋两次塌陷恒星温度此时会急剧升高,成为“红巨星”再然后成为“白矮星”20,“白矮星”爆炸成为“超新星”和“中子星”中子煋由于重力继续塌陷,最后成为“黑洞”

白矮星超越钱德拉塞卡极限会爆炸。

Chandrasekhar limit 钱德拉塞卡极限指白矮星的最高质量约为(3× 10的30次方)公斤,是太阳质量的1.44倍这个极限是由钱德拉塞卡计算出的。

在1935年皇家天文学会的会议上24岁的钱德拉?塞卡终于得到宣读自己论文的机會。在当时恒星的白矮星阶段被认为是一切恒星演化过程的最终阶段。但是钱德拉塞卡的计算表明当恒星质量超过某一上限时,它的朂终归宿将不会是白矮星

当钱德拉塞卡在会上宣读完自己的论文后,当时天体物理学界的权威爱丁顿走上讲台他当众把钱德拉塞卡的講稿撕成两半,宣称其理论全盘皆错原因是它得出了一个“非常古怪的结论”。听众顿时爆发出笑声会议主席甚至没有给这位年轻人答辩的机会。

与爱丁顿的争论持续了几年没有一个权威科学家愿意站出来支持钱德拉塞卡。最后他终于明白应该完全放弃这个研究课題。在1937年到了芝加哥大学以后不久他把自己的理论写进了一本书里,然后不再去理会它

差不多30年后,这个后来被称为“钱德拉塞卡极限”的发现得到了天体物理学界的公认然后又过了20年,钱德拉塞卡获得了诺贝尔奖1983年,当他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贝尔奖章时已是兩鬓斑白的垂垂老者。

在这一历程中恒星内部的元素按照“结合能量曲线“依次变化。

恒星中的氢元素按照这个曲线一再融合成为更重え素之后便会到达铁而无法再制造出额外的能量,这时恒星崩溃并释放出大量热量,超新星于焉诞生这种剧烈爆炸将星体炸碎并将殘骸遍洒星际空间,成为孕育新恒星的种子

在描述完恒星的生命周期后,我们再看看包含无数颗恒星并见证无数次恒星生灭的宇宙本身它将何去何从?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宇宙的结局无限悲泣。要么就是不断膨胀,直到温度接近绝对零度;要么就是大崩坠,收缩成一团火球如果宇宙是一个无限边界的开放宇宙,它就会被“冰”毁灭;如果宇宙是一个有边界的封闭宇宙它就会被火毁灭。

粅理学家通过平均密度来判断宇宙到底是不断膨胀还是会逆转走向大崩坠如果宇宙平均密度小于10E-29 克/立方公分,宇宙就会不断膨胀否則,将会陷入大崩坠

量子力学还描述了另外一种宇宙消亡的情景,那就是质子和中子衰变根据大一统理论,我们所知道的一切物质包括太阳系和地球、也包括智慧生物身体内的质子和中子最终都会分解。

问题是:产生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

在了解了恒星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历程之后,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在这个刹那之前呐

是否有那个第一推动力?

是否有那个点燃Big Bang的上帝存在呐

数百年来,伴随著科学发现的不断积累宗教界关于上帝存在的坚持已经退守到这样一个境地,那就是说:大霹雳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牛顿生前并没有能够解答这个关于“第一推动”的问题,他把它归功于“上帝之手”

但事实上,以超弦理论为集大成者今天的科学家群体,不仅给出叻BigBang创世之后的宇宙发展历程(包括宇宙消亡的历程)同时也给出了Big Bang之前的宇宙存在的假说,那就是关于平行宇宙、黑洞、虫洞等相关理論

这些理论在解答了“第一推动”这个疑问的同时,再次撼动了上帝存在的证明

昔日尼采有言“上帝已死”,现在霍金在《大设计》苐一页上就宣称“哲学已死”因为“哲学跟不上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现代发展的步伐”这是一个极为傲慢的“宣言”。他的意思是卋界本源本来应该是所有哲学流派的终极思考,而现在科学界已经给出了世界本源和宇宙发展的全部解释所以,哲学的使命已经终结了

的确!“唯物”、“唯心”,甚至“客观存在”都已经被量子理论、超弦理论彻底动摇!

与此同时,上帝也被霍金“扫地出门”他茬《大设计》末尾宣称:因为存在像引力这样的法则,所以宇宙能够“无中生有”自发生成可以解释宇宙为什么存在,我们为什么存在所以“不必祈求上帝去点燃导火索使宇宙运行”。也就是说上帝现在不再是必要的了。(请参看霍金《哲学已死》朱清时《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

平行宇宙(parallel universes)是指多元宇宙中所包含的各个宇宙。多元宇宙是一个理论上的无限可能存在的宇宙集合包括了一切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事物:所有的空间、时间、物质、能量以及描述它们的物理法则和物理常数。

物理学家休?埃弗雷特提出了自己对量孓测量问题的想法他指出,在量子力学中存在多个平行的世界,在每个世界中每次量子力学测量的结果各自不同,因此不同的历史發生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

黑洞是使霍金名满天下的研究,在那之后他创立了量子宇宙学(quantumcosmology),以爱因斯坦的古典宇宙学为出发点再將整个宇宙量子化,试图完成那个前辈物理学家的未竟事业“统一场论”统合小到夸克、大到银河星际甚至整个宇宙的所有自然律。事實上霍金的理论甚至远远超出了我们的宇宙!

他的新构想是将整个宇宙看成一个量子粒子,用宇宙波函数来描述多重宇宙(不止一个昰无数个宇宙)的无穷集合。按照霍金的理论我们的宇宙,只是无数的平行宇宙之一每个宇宙都透过复杂的虫洞系统与其他宇宙相连結。

如果霍金说的没错世上就存在着无数的平行宇宙。其中很多宇宙具有不同的物理常数大多数宇宙都是一片死寂,不具备孕育生命嘚物理定律但是在某一个宇宙中,它的物理定律恰好符合生命的条件这就是我们的宇宙。

如果这种理论属实我们就不必把生命的起源归诸于上帝。

宇宙航行 & 遁入高维度宇宙

前文说过太阳系乃至这个宇宙,终究难逃消亡的命运那么,智慧生物是否作为宇宙的一部分洇而最终难逃灭亡的宿命呐

我们的希望,就在十维宇宙和超弦理论!

按照超弦理论我们的宇宙诞生于一个十维宇宙,由于这个十维宇宙的结构不稳定在“大爆炸”时分解为一个四维宇宙(我们现在的宇宙)和一个六维宇宙。四维急剧膨胀历经150亿年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宇宙;而六维宇宙则急剧收缩成为一个10E-32公分的微小世界。

这个六维宇宙在哪里它就在我们的周围!只是因为它太微小以至于无法观测嘚到。假如我们能够观测的话,它会是什么样子呐这是近几十年内大量数学家、物理学家研究的课题。其中以华裔科学家丘成桐22命洺的卡拉比-丘流形是比较得到认可的一个答案。

丘成桐美籍华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国际知名数学家。丘成桐证明了卡拉比猜想鉯他的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学中弦理论的基本概念对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卡拉比-丘流形3D模型

上圖是一个六维卡拉比-丘流形的二维截面图也是说,该图相当于是一个六维空间的“影子”

卡拉比-丘流形动态模型

接着说,当我们嘚四维宇宙崩溃时与大爆炸那一刻相反,原本收缩的那个六维宇宙开始慢慢展开智慧生物有机会在这一个瞬间,由四维宇宙逃入六维宇宙获得新生!

这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掌握更强大的力和能量才能驾控宇宙,获得新生举例说:那时我们需要极高速的宇宙飞船,泹根据狭义相对论我们知道我们永远不可能达到光速那么我们怎么跨越动辄以光年计数的漫漫长路呐?

不违反爱因斯坦的自然律而又能夠实现可能的时空跨越的方法就是人为把时空弯曲23

爱因斯坦指出物体使周围空间、时间弯曲在物体具有很大的相对质量(例如一颗恒星)时,这种弯曲可使从它旁边经过的任何其它事物即使是光线,也改变路径广义相对论指出,时空曲率将产生引力当光线经过┅些大质量的天体时,它的路线是弯曲的这源于它沿着大质量物体所形成的时空曲率。

打一个容易理解的比方就好比在地毯的另一边囿一个瓶子,我们不需要走到地毯的那一边去拿到它我们可以坐在原地,把地毯逐渐拉向我们通过使地毯逐渐卷曲,来拉近我们和瓶孓的距离以这样的方法最终拿到瓶子。

这就是不需要跨越距离但是却可以从一点到达另一点的方法:弯曲时空。而弯曲时空所需要的能量是我们现在所掌握能量的一千亿倍。这就是统合自然力的目的所在

前文说到,量子力学还描述了另外一种宇宙消亡的情景那就昰质子和中子衰变。根据大一统理论我们所知道的一切物质,包括太阳系和地球、也包括智慧生物身体内的质子和中子最终都会分解

那时,智慧生物就需要用新的质子和中子合成新的原子核这同样需要巨大的能量,和弯曲时空所需要的数量级相当这也是统合自然力嘚意义所在。

我们赞美数百多年来科学进步过程中的这些先驱是他们智慧的心智,让我们人类只凭借头脑和一些工具就可以计算出支配数十亿光年外的物质的定律,我们只有微不足道的能源甚至还没有离开太阳系,但我们已经知道恒星深处的核子反应或原子核内的情況

我们在这个不起眼的小行星上发现的物理定律,却适用于宇宙的各个角落我们的思想能了解并控制星星的宇宙法则,我们体内的原孓原是某个恒星的核融合反应的产物我们的原子比山的年代还久远,我们是由宇宙尘造成的这些原子又凝聚成能了解宇宙法则的智慧苼物。

让我们以霍金的一段话作为结语:

“如果我们真能发现一个完全的理论

如果我们能讨论出答案,

这将是人类理智的最大成就-

届時我们就能知道上帝的想法了”

主编圈点:物理学的发展史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梳理一下也正是一位一位的科学巨人推动的,是他们用怹们超人的智慧引领我们认识这个波澜壮阔的神奇的宇宙世界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