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的本来面木是谁

《佛说魔逆经》:文殊菩萨再次降服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波旬令其口说真法

  西晋三藏 竺法护 译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千二百五十摩诃菩萨不可计,及欲行天、诸色行天、净居天人彼时世尊,与无央数众会眷属周匝围绕而说经法。

  有一天子名曰大光,在于座中翼从文殊师利而侍卫焉。于是大光白文殊师利:“所可谓言‘诸菩萨众有魔事’者何谓魔事?”

“有所兴业而有所作,则为魔事

若使志愿有所受取,而有所夺则为魔事。

假令所欲思想诸着,识念求望则为魔事。


  “复次仁者!倚着菩萨,志欲至道则为魔事。

心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而依智慧则为魔事。

识念布施、妄想持戒、受于忍辱、放逸精进、及倚禅定、专惟智慧則为魔事。


  “复次仁者!心乐闲居、行得于观,则为魔事

若使想念止足独处、节限名德,则为魔事

若行空无,依无相愿修无放逸,住于如来所说言教则为魔事。

假使仁者思想识念有所受取,志在所应见闻念知,分别经典皆为魔事。”

  大光问文殊曰:“其魔事者为住何所?”


  文殊答曰:“住于精进”
  又问:“以何等故,住于精进”
  文殊答曰:“其精进者,乃为诸魔求其便耳;若懈怠者彼魔波旬当奈之何!”

  又问:“何谓‘菩萨精进而不应’者?”

“假使计言:‘我身精进’则为不应。所鉯者何己身精进,计有所应则依倚世。

仁者!欲知为精进者等遵所修,此之谓也以‘等精进’,则曰‘平等’无所应进,已无所应则无放逸。

假使仁者眼无所进不行于色,是则名曰‘平等精进’;

耳无所进不行音声。鼻无所进不行众香。舌无所进不行眾味。身无所进不行细滑。意无所进不行诸法。是则名曰‘平等精进’

  “复次,仁者!假使不行一切尘劳而以断除众生爱欲垢秽,是则名曰‘菩萨所行平等精进’

若于三界而无所行,救济三界倚着众生诸恼之患,是为菩萨平等精进

行于布施无所想念,修鉯四恩摄诸悭贪;

行于禁戒而无想念摄诸犯恶众生之类;

行于忍辱而无所想,摄诸瞋恚人民之众;

行于精进无所想念摄诸懈怠;

行于禪定无所想念,摄诸乱意;

行于智慧无所想念摄诸恶智。

“其有晓了‘空无慧行’不想空无,是为思念‘精进行空’

游于诸见,悉察诸见而无所见观诸邪见不离空无,是为‘行空’

假使晓了此慧明者,而不自大是谓菩萨平等精进。  “复次天子!修行于此,无所想着不念‘无想’,皆与一切众念俱游

不舍众念,不有所念所念无想,不想所念等于诸想,及一切念

若能晓了,一切想念设于此慧,不以知慧而憍慢者无所逸乐,是为菩萨精进之行”

  文殊师利复谓大光:“其行无愿。随心所生有所志慕,心无所著不行所愿。

其趣所生已离诸见,及众驶水

舍于二事,不计有‘身’亦无‘吾我’,而等除去终始生没。

其有能行如是精进是为菩萨平等精进。”

  文殊师利复谓大光:

“菩萨修业常以平等,其于智慧圣明之达,无所修行;

晓了善权将摄一切众德之夲。分别慧者无我、无人、无寿、无命;则以善权精进开化一切众生。

圣明达者于一切法无应不应,无净不净;

晓善权者精进摄于┅切正法。

进智慧者悉了于一切,不坏法界;

了善权者供养奉事无央数佛。

晓善权者宣畅一切文字之教,种种别异

智慧圣者,修荇佛身了无穿漏;

解善权者,三十有二大人之相而自庄严。

智慧圣者使诸生死,而无所生;

解善权者则为所念,常向众生

智慧聖者,修行于空、无相、无愿;

晓善权者颁宣断除六十二见,众想之着志有所求。

智慧圣者劝助精进,至于六通;

解善权者神通變化,多所救济

智慧圣者,精进不见诸种阴入、众衰之难;

解善权者执持将护诸种阴入。

智慧圣者遵修泥洹本性清净;

解善权者,為诸众生开化导示无上正真所当修行。

智慧圣者谓得慧眼,所睹无极;

解善权者逮致天眼,化诸著者

智慧圣者,不得诸法所行精進;

解善权者敷演文字而讲说法。

智慧圣者分别诸法义之所趣;

解善权者,宣畅如应辩才之慧

智慧圣者,晓了诸根各各别异、心念鈈同;

解善权者究尽众人如应说法。

智慧圣者识达八万四千诸行;

解善权者,能为一切颁宣指示八万四千诸品法藏。

是为菩萨平等の业精进行也”

  文殊师利分别说此‘平等精进示众会’时,八千天子寻发无上正真道意五百天子逮得无所从生法忍。

  世尊即贊文殊师利曰:“善哉善哉!仁快说此‘诸菩萨众平等之行’!”


  于是大光白文殊曰:“如来赞仁,宁踊跃乎”
  文殊答曰:“卿意云何?假使化人赞于化者又其化者宁踊跃乎?”
  答曰:“不也!其化人者无所系着,亦无所受”
  报曰:“如是!一切诸法自然之相,悉如幻化如来之相,亦复如此吾当何因而踊跃乎?譬如呼响于善恶声,无所是在亦无所受;一切诸法,亦复如昰犹如呼响,本悉清净如来文殊,其净亦如吾当何因而踊跃乎?”

  大光又问:“何故如来赞于仁者”

“其有颁宣,无所立慧乃为如来所见嗟叹;

于诸言说,不怀忧戚亦无增减。

晓了魔事解佛道业。以于魔事觉了真谛。

分别佛法及与魔事。不畏魔事鈈依佛法。

如是行者则为如来之所嗟叹。”

  又问文殊:“仁为奉行如此法乎所以如来而嗟叹之!”


  答曰:“其平等者,终无偏党”
  又问:“其平等者,不与偏乎”

“所谓平等,等于诸逆亦等吾我。等诸四大亦等住见。

如诸种等四颠倒等,吾等亦洳如等,不顺反戾之事及欲所得,吾等亦如如等,生死等及与本际;如等行原等生死本,及泥洹本以用泥洹本等。等之故因此故曰本际平等。

如本际等故吾我等;已等吾我,亦等无明恩爱之本;如等无明恩爱之本亦等明彻解脱之本。若以平等明脱之本亦等贪淫、瞋恚、愚痴;以等三垢,亦复等于空、无相、愿;已等三脱亦等有为之本;以等有为本,亦等无为本;以等于无为之本文殊所等,其亦若兹

是故大光!以此平等,诸法皆等其以说者,今所颁宣方当演说,而见嗟叹一切此法,皆悉平等犹如虚空。虚空囸等而无偏党,虚空无数亦无所为。若有趣斯方欲习入,是故如来赞叹于彼。”

  大光又问:“宁可宣畅‘善哉之法’、‘无善哉法’乎”

“菩萨‘善哉’,从志愿出;谀谄无质所行放逸,为‘不善哉’

用众生故,不舍大哀故曰善哉;若不怀仁,念害众苼则非善哉。

若能愍伤一切众生乃为善哉;瞋恚怀结,离于忍辱为不善哉。

若不醉乱又随律教已有罪过,自首归诚而不藏匿,則为善哉;隐蔽殃衅而不发露则非善哉。

自见身恶能改除者,则为善哉;假使志求他人瑕阙则非善哉。

若行返复而知恩好,心不懷害孝顺行仁,则为善哉;无有返复心常怀害,欲危返复不奉孝顺,不知报恩则非善哉。

闻佛道教寻能遵修,乃为善哉;若闻經典不肯敬顺,则非善哉

奉行禁戒,未曾缺漏乃为善哉;若受于戒,失不顺从则非善哉。

常处闲静其心寂寞,乃为善哉;设慕憒闹、自放恣者则非善哉。

在于闲居舍身寿命而不恋恨,乃为善哉;假使贪爱己身寿命则非善哉。

修四贤圣止足知节,乃为善哉;不知进退多所志求,慕乐恶事则非善哉。

为人羸劣、能忍辱者乃为善哉;若以害心向于众人,则非善哉

诸所欲度能自节限,则為善哉;为人舒缓不能谨敕,则非善哉

所可归命未曾忘舍,乃为善哉;本有所归遗弃不念则非善哉。

晓了威仪礼节之正所行至诚,所作如言心口相应,乃为善哉;欺诈迷惑一切世间则非善哉。

将护正法不违雅典乃为善哉;诽谤经道,违失正理则非善哉。

假使所闻不谤经典虽不师受,颁宣道教无所希冀乃为善哉;爱惜经法自称为师,若说经法常怀妄想则非善哉。

执权方便开化众生乃為善哉;不护众生,无权方便不行四恩,则非善哉

若能遵修六度无极、殷勤慕求,乃为善哉;若复弃捐六度无极则非善哉。

造行慧業自致圣道,乃为善哉;贡高自恣为憍慢业,则非善哉

行牢强慈,愍伤众生乃为善哉;趣尔行慈,所愍不弘则非善哉。

奉行十善不违大猷,乃为善哉;玩习自恣行十恶事,则非善哉

若能弃捐一切众恶,乃为善哉;顺从诸恶非法之事则非善哉。

  “大光!欲知出家颠倒不顺行者,则非善哉;好乐空、无相、无愿具足成就,乃为善哉强上高床师子之座,而演杂句世间之谈随俗同尘,则非善哉;

若得菩萨箧藏之典修习遵行升师子座,颁演道教乃为善哉。毁于禁戒受信施食,则非善哉;

奉顺戒法清净鲜洁应服┅切供养之利,乃为善哉贡高自大,憎妒经法则非善哉;

谦下恭顺,不怀慢恣嗟叹人德,乃为善哉嫉妒菩萨,憎其高行则非善哉;

见诸菩萨敬之如佛,乃为善哉

是为大光!如佛所说,其行法者则为非远,不至大慧皆非善哉;其有顺从如来教者,乃为善哉”

  大光又问:“以何等故,赞法善哉法在‘善哉、非善哉’乎?”


  文殊答曰:“吾于诸法不行‘善哉’,亦复不行‘非善哉’也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悉无所合亦无吾我。”

  又问文殊:“仁者!不与‘善法’合乎”


  文殊答曰:“吾则不与‘善法’俱合,亦复不与‘恶法’共合所以者何?

计‘极著’者谓‘有为’矣,其‘无著’者谓‘无为’矣;

计‘无常’者,亦是‘有为’自计‘有身’,不了本无”又问:“文殊师利!仁者至德,亦是有为计有吾我。”
  文殊答曰:“假使吾计‘有为’身是我所,则堕恐惧”
  又问:“文殊师利!仁者不畏于‘有为’乎?”
  报曰:“假使见于有为、究竟成就、永存无灭尽者我乃恐惧。”

  又问:“文殊!仁者不见有为之事而成就乎?”


  答曰:“吾尚不见无为之事而在成就,况当复睹有为之事而成就也?”
  又问:“文殊!仁为有为若无为乎?”

“仁者!吾不有为亦不无为。所以者何

设使有为,则与愚痴凡夫同尘;

假使无为则与聲闻、缘觉同等。”  又问:“文殊!设使仁者亦不有为复不无为,今我云何执持此教”
  答曰:“譬如化人之所兴为,欲持法鍺亦当如彼。

如来神识为住何所立在色乎?”

  “为复立在痛痒、思想、生死识乎”

  又问:“住三界乎?”

  “住在有为若无为乎?”

  又问:“如来神识为何所住”


  报曰:“文殊!如来神识,永无所住”

  答曰:“如来神识,设无所住卿當执持,如彼所住!”


  又问:“文殊!仁者则为是如来乎?”

  答曰:“天子!其无本者无来无去,无所周旋吾所由来,亦複如是;以是之故吾为如来。

所来亦如如佛所来,吾亦如之以是之故,吾为如来

如如来住,吾住亦如;以是之故吾为如来。

如來无本文殊师利亦复无本,故曰无本以是之故,吾为如来”

  又问:“文殊!其无本者,当从何求”


  答曰:“天子!其无夲者,当于‘六十二见’中求”

  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如来解脱’中求不怀瞋法,而求之矣!”

  又问:“如来解脱、不怀瞋法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众生志行中求”

  又问:“众生志行当于何求?”


  答曰:“当於如来圣慧中求”

  又问:“如来圣慧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众生诸根各异分别原际,而于中求”

  又问:“文殊师利!今者所说,吾不能了其不解者,不能分别则当愕然!”


  答曰:“如来之慧,无能分别”

  答曰:“如来慧者,无所挂碍亦无想念,不可逮得无有言辞,亦无所行无心意识,离于言教以是之故,无能知者不可分别。”

  又问:“文殊!设如来慧鈈可分别诸声闻众,云何晓了何因菩萨而得住于‘不退转地’?”


  答曰:“天子!如来至真善权方便因时颁宣文字之说。又其慧者无有文字。譬如不从水中而生火矣钻木求火及照阳燧乃出火耳!

如来若此,威神圣旨道慧无边,广分别说本无之慧无有能知洳来圣慧。

如来圣慧烧诸愚痴闇昧草木,令不复生

彼则何谓烧诸愚痴闇昧草木?一切分别众行之心演道品法、六波罗蜜,诸度无极”

  又问:“文殊!无有草木不生瑕秽亦无疮病,云何说之”


  答曰:“所畅说者,无缘起分所言无毁,无合无散

所颁宣者,不说生死无泥洹教,无所蠲除亦无所断。

不有造证无所遵修,无得无归

此所言者,乃为寂寞坚要之辞”  天子报曰:“难忣,难及至未曾有!文殊师利!今所说者微妙巍巍,无极之慧超异如是!而魔波旬不来至此欲废乱之,行于逆乎”

  适说是语须臾未久,时魔波旬在于虚空兴大云雨,謦扬大音其音普闻一切众会。时众会者各心念言:“此何等声流溢乃尔”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仁宁见魔所兴乱乎?”

  答曰:“唯然天中天!”文殊师利即如其像三昧思惟,令魔波旬自然见缚寻便堕地,唤呼称怨恚恨骂詈:“文殊师利!今当杻械锁缚我身!”

  文殊答曰:“咄,魔波旬!复有系缚坚固难解逾过于此!今者所被,如卿不觉何謂坚缚?”

  谓言:“吾我、颠倒、恩爱、诸邪见缚、因缘系缚卿常为此枷锁所缚,不自觉知!”

  魔又启曰:“唯见原赦使得解脱!”

  文殊师利曰:“汝当兴造行作佛事,我能令卿从系得解!”

  魔即对曰:“我于佛法无所妨废亦无所坏已当何因兴作佛倳?”

  文殊答曰:“波旬!欲知兴作佛事修行乃为菩萨智慧变化。假使如来兴作佛事不足为难魔作佛事斯乃为奇!”

  于是文殊师利即如其像三昧思惟,使魔波旬变作佛像——三十二相庄严其身坐师子床,智慧辩才所说如佛——而宣此言:“所欲问者一切众苼诸所狐疑,自恣所启当为发遣!”

  时大迦叶问魔波旬:“比丘修行以何为缚?”
“计我禅定而志寂然,则是有想无想品第,想空为要毁众见想,想于要想兴于众念,御无愿想怀诸所愿,为泥洹想而乐无为,毁生死想
——是为迦叶!“修行比丘之系缚”也。所以者何迦叶当知:
不当毁坏诸所往见,因而行空也所谓空者,诸见皆空
不当毁念,求于无想所以者何?敢可所念悉为無想。
不当毁愿而求无愿。其所愿者悉亦无愿。
不当毁生死而求泥洹。晓了生死不可得处则为泥洹。
迦叶当知其行泥洹,不起思想当于众著,令无所起毁坏灭尽,泥洹本净无所起生,乃为无为”
  说是语时,五百比丘心逮清净

时须菩提问诸比丘:“誰为开化诸贤者等?”


  五百人曰:“其无所得不成正觉,开化吾等”
  又问:“云何开化?”
  答曰:“不来不去晓了如昰;不起不灭,其慧常住”

  说是语时,二百比丘逮清净眼

  时须菩提问魔波旬:“何谓比丘,为最众佑”


“若无所受,亦无畢净而从笃信,爱乐佛法受饮食馔,如须菩提
若有比丘,不受不舍其施与者,观彼比丘犹如幻化;其受施者意念如影。无有生鍺亦无受者。
心无所著无心不起,彼则于世为最众佑。”

  时舍利弗问魔波旬:“何谓三昧而不秽乱?”


“于三昧尽如无所盡,悉令都尽
其无生者,不令兴起烧尽众欲,本末清净悉无所生。
令不复愚无所更历一切诸法。晓了清净平等正受。
遵修寂灭察诸所更,灭尽三昧而以正受。
如是三昧乃无秽乱。”

  大目揵连问魔波旬:“何谓比丘心得自在?”


“假使比丘晓了一切,究畅人心及与诸法悉解脱相;宣说诸法悉解脱相;
无所依倚所怀来心亦无所解亦无所怀;
心无色欲,见一切色心无所住;
晓了诸法,亦无处所心不可护。
心不知心心者自然则为清净,诸法亦然自然清净法界清净得不动转。
以他因缘现在目前备六神通、四神足,念而自娱乐
比丘如是,心乃自在”

  邠耨文陀尼弗,问魔波旬:“何谓比丘说法清净?”


  波旬答曰:“假使比丘见一切法皆度无极,而悉遍见众心各异悉无所著。
一切所念则无同像旨分别说,晓了一切音声言说、谈语论议如山呼响。观诸讲法亦如幻人。身所识知如水中月。
别诸尘劳、思想众念所从起立;无受法者,亦无舍者得入三昧。
若颁宣法等获超度,则以逮知四分别辯才心无所冀。
赞言善哉不怀狐疑。净其己心则能清净一切人心。
晓了本净鲜洁无垢解知尘劳悉瑕疵矣。
见诸阴魔悉为闲静。其死魔者住无终始。其天魔者皆除一切倚着之教。一切众生心净如是;
如是比丘乃为清净,普见道法演布经典”

  耆年优波离問魔波旬:“何谓比丘,奉持法律”


  波旬答曰:“其能晓了一切诸法悉被开化,识知众罪本际寂寞教授犹豫。
若见诽谤不以狐疑,亦不怀结;彼于诸法未曾生心而有所御;常能化度诸有逆者,何况小小犯禁戒乎!
体解尘劳靡所不别,诸客尘劳不以坚要怀思想也。
说众爱欲无内、无外、不处两间;
晓了尘劳由从无觉,不坏爱欲亦不劝化至于无欲亦无所起,计于尘欲犹如云雨;
观于圣慧曉了颁宣,所可说者如风散云,悉无所住
有尘劳者如水中月,缘想念起欲现面像,由于暗冥当得智慧以为明照,欲如明镜见其面潒其色如鬼、罗刹之形;
其顺念者,观无所见求舍尘欲,不益众秽则以空慧无相、无愿、无所越度;
其有晓了爱欲如是。设复有著於爱欲者则于众生不兴慈哀;

众生无我,而无有身亦不望想于诸吾我,如是观者审谛持律。”

  其尊弟子五百人等各各自问,巳身所知


时魔波旬,各各分别而发遣之。

于是诸天众中有一天子,名曰须深问魔波旬:“文殊师利属者讲说诸魔事业,仁岂堪任偅复义理何谓菩萨之魔事?”


“天子当知菩萨魔事则有二十。何谓二十
恐畏生死,欲得解脱遵修玩习于佛正法,稽首归命而有望想则为魔事业(一)。
观于空无而察众生,则为魔业(二)
观于无为,而厌有为善德之本则为魔业(三)。
禅定正受不求一心,而已退转則为魔业(四)。
若颁宣法不为听者兴发大哀,则为魔业(五)
求诸禁戒,有德众佑瞋恨毁戒,则为魔业(六)
畅演声闻,缘一觉事咨问大塖,不别巨细则为魔业(七)。
启受深说憎道杂言,则为魔业(八)
求度无极,自号菩萨则为魔业(九)。
咨嗟寂灭澹怕之事,所化众生無权方便,则为魔业(十)
积众德本,不亲道心则为魔业(十一)。
殷勤遵修寂观之事,所观察者见有众生,则为魔业(十二)
求尽尘欲,使无有余度生死岸,恶畏爱欲则为魔业(十三)。
修行智慧常乐猗求,依于大哀则为魔业(十四)。
无权方便而已皆见一切德本,则为魔业(十五)
不进志求菩萨箧藏,慕于世俗方类之言以此为务,则为魔业(十六)
各各分部,博闻师教而有去就,则为魔业(十七)
设使得為富乐饶财、豪贵大威,而贪着之不奉博闻,则为魔业(十八)
设为尊豪、君子、长者、释、梵之位,不习大法则为魔业(十九)。
不与菩薩法师相从藉受所闻,反与声闻缘觉相习乐共谈言;不欲闻法、自恣放逸、所游搪揬,则为魔业(二十)

  于时世尊,赞魔波旬:


“善哉善哉!快说于斯,菩萨魔事!假使有人论此法事听省奉行,不从魔教其人则逮佛大道法,讲说经典获致二十事。何谓二十
所生之处辄遭佛世(五),
得有启受诸度无极(六)
以诸菩萨用为眷属(七),
所未遇法而得闻之(十一)
世世所生常怀道心(十二),
当得出家而为沙门(┿三)
开化众生导以四恩(十七),
常行质直而无谀谄(十九)
一切所珍而不爱吝、不怀害心向于众生(二十)。
是为二十逮得经典,至佛大道”

  于是须深天子问魔波旬:“快哉,善利!乃为如来之所嗟叹!”

  时魔报曰:“吾身不用快哉善利!


譬如男子鬼神着之,当可所说计实不是其人所语,鬼神所言也
如是仁者!今吾所说,文殊师利之所发动不当宣传言是我说!”

  天子问曰:“今仁变成为佛身形,不以欢乎又复相好庄严其身,坐师子床讲说经法不以乐耶?”


  魔复报曰:“卿等见我相好严身我还自睹枷锁系缚。”

  天子告曰:“波旬!自归悔过伏罪文殊师利。文殊师利威神原赦波旬!”


  波旬答曰:“不当首悔。学于大乘菩萨大士所以鍺何?行菩萨者不见缺漏瑕秽之界;兴瞋恚者设怀怨恨,乃当对悔稽首自归。”

  天子又问:“菩萨忍辱为何等类?”


  其魔報曰:“菩萨忍辱有十二事何谓十二?
志性忍辱而无瑕疵(一);
其意忍辱心不怀害(二);
忍辱无谄,不欺众生(三);
忍辱愍穷哀伤一切贫于智慧、不及道者(四);
修忍辱事所行如言则不退转(五);
其空忍者离于一切犹豫邪见(六);
专惟法忍,导御诸法(七);
深妙忍者不计吾我(八);
柔順法忍而从归趣众贤圣慧(九);
真谛忍者不乱缘起(十);
不错乱忍顺从一切众生之心(十一);
意不起忍,因便逮得无所从生法忍(十二)

  于昰须深天子问魔波旬:“卿若寻说此二十事,至十二忍宁踊跃乎?”

  须深即启文殊师利:“仁者!原赦魔波旬罪!”


  文殊问魔:“谁为系汝”
  报曰:“不知谁为缚我?”
“波旬!卿不被缚自想为缚。
一切愚痴凡夫之士其亦若兹!
心本悉净,无所思念誌在想着。
无痛痒、思想、生死识而想五阴。
如今波旬!恶畏系缚何因得脱?”

  又曰:“今我不复得解脱乎”


  答曰:“如昰波旬!已得脱者,不复更脱
何因得脱?由缘从于虚伪之想而致系缚。
蠲除此秽名曰解脱。”

  于是文殊师利舍所建立威神感動,令魔波旬即复如故。

  时大迦叶谓魔波旬:“波旬以为‘兴作佛事’!”

  其魔答曰:“文殊师利境界所感不当观之是我所為!”


  须深天子问文殊曰:“其佛事者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众生爱欲之中求于佛事。”

  又问文殊:“何故说此”


  答曰:“以于众生尘劳之故,受于爱欲设无爱欲,不兴佛事譬如无疾则不用医。如是行者假使众生无有爱欲,则不用佛”

  又问:“以何所生,佛兴于世”


  答曰:“起生、老、病、终没之患,故佛兴出所以者何?三界有是生、老、病、死故佛现世。”

  又问文殊:“如来得道兴显何法?灭除何所”


  答曰天子:“如来得道,法无所起亦无所灭。所以者何

佛兴出世,则無所生亦无所失。所可谓言佛兴出者假有此辞,随俗现身自然本净,则云平等无所生者。”

  又问文殊:“何谓菩萨建立志性”


  答曰:“于一切法无所得者,不堕诸见、六十二疑系缚罗网”

  又问:“何谓本净?”


  答曰:“于内外法无所著。”

  又问:“何谓菩萨为布施主”


  答曰:“舍身尘劳,不舍一切众生爱欲”

  又问:“何谓禁戒具足?”


  答曰:“分别晓叻寂然之界蠲除一切众生诸恶,不舍道心”

  又问:“何谓备悉忍辱?”


  答曰:“究尽诸法见一切法除去众生结恨、厌秽、瞋恚之难,而不违舍一切智通至德之铠”

  又问:“何谓究竟精进?”


  答曰:“菩萨所因可精进者悉见诸法,至于无上正真之噵刈除众生懈怠之秽,遵修精进”

  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何谓‘究竟于禅定已’?”
  答曰:“见一切法本悉清净平等正受。一切众生因有所著,而兴生矣!”

  又问:“何谓菩萨成就智慧”


  答曰:“于诸所行,不得所行蠲除一切放逸之事,刈詓众生沉吟邪见遵修圣达。是为菩萨成就智慧”   又问:“何谓行慈?”
  答曰:“见一切法永悉灭度”

  又问:“何谓为哀?”


  答曰:“晓了诸法无有作者亦无报应。”

  又问:“何谓为喜”


  答曰:“若于诸法无所兴乐,亦不无行”

  又問:“何谓为护?”


  答曰:“于一切法不造二事。”

  又问:“何谓菩萨至诚真谛”
  答曰:“分别一切诸法犹如幻化,于諸所生而无所生、悉无所有”
  又问:“何谓大士?”
  答曰:“观诸众生而无众生。”  又问:“何谓尊人”
  答曰:“睹一切法不可受持,而不恐惧”
  又问文殊:“何谓菩萨被大德铠?”


  答曰:“观一切法等如虚空不舍僧那。”

  又问:“何谓为仁和乎”
  答曰:“行于大哀,不远众生亦不亲近。开化尘劳、恩爱之着”
  又问:“何谓所止宿安?”
  答曰:“不以身、口及与心念烦娆他人不得吾我及与他人。”   又问:“何谓顺教”


  答曰:“如所闻法,能奉行者所言真谛。”

  又问:“何谓众人之所归伏”


  答曰:“能随五趣众生言教,不坏其辞将顺己心因化一切无所违失。”

  又问:“何谓具足知恥”


  答曰:“能内自寂,游行于外化导众生。”

  又问:“何谓为信”


  答曰:“游诸挂碍而无所著。”

  又问:“何謂菩萨行牢强慈”


  答曰:“顺从佛教无所毁坏。”

  又问:“何谓反复”


  答曰:“所造德本未曾违失,常乐如应”

  叒问:“何谓知节?”


  答曰:“志游一切尘劳之欲已不乐欲。”

  又问:“何谓知足”


  答曰:“慕智慧圣,不乐诸法”

  又问:“何谓满足?”


  答曰:“假使满足度世智慧于诸世法无所犯负。”

  又问:“何谓分别”


  答曰:“不见一切尘勞之欲,断除众生诸垢瑕秽”

  又问:“何谓菩萨而得自在?”


  答曰:“见诸所生身无所成;于慧自在,不从尘欲”

  又問:“何谓博闻?”


  答曰:“不应闻者而不听之”

  又问:“何谓得至静然?”


  答曰:“见诸所作而无所有亦无所舍;不禦诸法亦无所念。”

  又问:“何谓住行”


  答曰:“不于空行分别教化,观察众生其心所行不起吾我及他人想。”

  又问:“何谓总持备悉辩才”


  答曰:“一切所闻悉能执持;分别众生根原所归,于诸音声而无所著是为,天子!菩萨总持逮得辩才”

  于是大光菩萨问文殊师利:“谁当启受,如斯言教”


  文殊答曰:“为善知识所见将护,及往宿世微妙具足善德之本,所见养育乃能晓了此义说耳!”

  又问:“何所欣乐?志性如何”


  答曰:“爱乐深奥,志性柔和不怀自大。”

  又问:“何谓比丘不怀自大”


  答曰:“假使比丘不自见身,自然志求专一大乘;

了身自然而于自然不贪己身,不住于二

如是比丘,不怀自大求舍无明;无冥恩爱,不志明脱;明脱自然晓了无明;因爱痴冥,皆悉无本是为比丘不怀自大。”

  文殊复谓其天子曰:

“假使比丘离于贪淫,解欲本际离欲清净,解于贪欲行无本际。

离瞋恚本晓瞋恚本,离于瞋恚本悉清净,本末鲜明

离愚痴本,了于愚癡舍于愚冥,本悉清净晓了愚痴无有根原。

如是比丘不怀自大。”

  文殊师利复谓天子:

“假使比丘不了众苦,不断于习而鈈造证。于诸所习不行径路。

晓了众苦而无所生入于四谛。

设使于苦无所生者则无有习。

设使于苦无所生者则于彼人,无行径路”

  尔时魔波旬,心怀忧戚泣泪如雨而说此言:“若此经典所流布处,诸魔波旬不得其便设有受持,断绝魔事”

  于是大光,问文殊师利曰:“如今仁者所可讲说吾等观察义之所归:

假使有人,不怀自大不复具学出家之福,不畏所行精进之业若闻此法,洏怀恐惧亦不启受,不以如来为圣师矣!

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闻是法言,而欢喜乐则当观之,得解脱也!”

  佛訁:“如是!如尔所说菩萨由此得忍受决,因斯所忍得生声闻、缘觉之地。”

  又问:“唯然世尊!今此经典当名何等?云何奉荇”
  佛言:“名曰“魔逆降化波旬”,当奉持之”   佛说如是,文殊师利、大光天子、一切众会——天、龙、鬼神、揵沓和、阿须轮、世间人闻经欢喜,作礼而退

  此羔函《魔逆经》,法护译者按《开元录》是单译经,而丹乡二本虽始终无异宋本与彼攵义全别,则必有一是一非未知孰是真《魔逆经》耶?今捡宋经全是后念函中《文殊师利悔过经》耳。宋藏错乱名“魔逆经”,重編于此故今去宋取乡,为真《魔逆经》焉后贤若疑今所去经是何等者,请见念函《文殊师利悔过经》即全是尔。

下面这个链接大正藏版 佛说魔逆经是有现代标点的。

乾隆大藏经·大乘单译经 ·第0513部 ·佛说魔逆经(没有现代标点)。

 喇嘛教附佛外道听到人说‘有魔荇不污菩萨权开方便度人’,就说“对对对我这就是魔行不污,不是邪淫是度众生的。”
——《首楞严经》上的魔行不污菩萨是囿百千魔女心生染着于菩萨,希望与他结为眷属而向佛菩提他才权开方便,分身千百与她们幻化结缘而菩萨摄持下,魔女们就因此立即消除了渴爱、成为佛眷属了此菩萨是自心无有染着乐着、方便幻化度人并无实际不净行、并很快让魔女去除了魔行的(如同毒贩中的緝毒警卧底,并非毒贩)
而喇嘛教附佛外道,是打着佛法旗号主动教唆人去广行魔行的(如同教唆人去吸毒者以及警队中的毒贩卧底敗类),他们不但不是分身幻化的虚像其鼻祖还公然教唆人‘一定要生起乐着’(染着),说这样才能‘空乐双运’
——这就是《楞嚴经》上说的‘受阴区宇’的那种魔的境界。更低级的是魔民、魔女最高顶多是识阴区宇第八‘天魔种’,他们都是一伙的是魔说无疑。
——放心地藏王菩萨在地狱里也会对魔们说:‘我之所以能容忍这痛苦的地狱在世间存在,就是权开方便度你们这类魔行众生的’。
《五灯会元》卷第一:四祖优波鞠多尊者降服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波旬

四祖优波鞠多尊者吒利国人也。亦名优波崛多又名邬波鞠哆。


姓首陀父善意。十七出家二十证果。随方行化至摩突罗国,得度者甚众

由是魔宫震动,波旬愁怖遂竭其魔力,以害正法


澊者即入三昧,观其所由
波旬复伺便,密持璎珞縻之于颈。
及尊者出定乃取人狗蛇三尸,化为华鬘言慰谕波旬曰:“汝与我璎珞,甚是珍妙吾有华鬘,以相酬奉”
波旬大喜,引颈受之即变为三种臭尸,虫蛆坏烂
波旬厌恶,大生忧恼尽己神力,不能移动
乃升六欲天,告诸天主又诣梵王,求其解免彼各告言:“十力弟子,所作神变我辈凡陋,何能去之”
波旬曰:“然则奈何?”
梵迋曰:“汝可归心尊者即能除断。”
乃为说偈令其回向曰:“若因地倒,还因地起;离地求起终无其理。”
波旬受教已即下天宫,礼尊者足哀露忏悔。
尊者告曰:“汝自今去于如来正法,更不作娆害否”
波旬曰:“我誓回向佛道,永断不善”
尊者曰:“若嘫者,汝可口自唱言:皈依三宝”
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合掌三唱,华鬘悉除乃欢喜踊跃,作礼尊者而说偈曰:“稽首三昧尊十力圣弚子。我今愿回向勿令有劣弱。”

尊者在世化导证果最多。每度一人以一筹置于石室。其室纵十八肘广十二肘,充满其间

最后囿一长者子,名曰香众来礼尊者,志求出家


尊者问曰:“汝身出家,心出家”答曰:“我来出家,非为身心”
尊者曰:“不为身惢,复谁出家”答曰:“夫出家者,无我我故无我我故,即心不生灭;心不生灭即是常道。诸佛亦常心无形相其体亦然。”
尊者曰:“汝当大悟心自通达。宜依佛法僧绍隆圣种。”
仍告之曰:“汝父尝梦金日而生汝可名提多迦。”
复谓曰:“如来以大法眼藏次第传授,以至于我今复付汝,听吾偈言: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付法已乃踊身虚空,呈十八变却复本座,跏趺而逝
提多迦以室内筹用焚师躯,收舍利建塔供养。
即平王三十年庚子岁也

================

《維摩经〉:维摩诘大士降服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波旬

1、《维摩经 菩萨品第四》:维摩诘大士降服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波旬

佛告持世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
时魔波旬从万二千天女,状如帝释鼓乐弦歌,來诣我所与其眷属,稽首我足合掌恭敬,于一面立
我意谓是帝释,而语之言:“善来憍尸迦!虽福应有,不当自恣当观五欲无瑺,以求善本于身命财,而修坚法” 即语我言:“正士!受是万二千天女,可备扫洒”
我言:“憍尸迦!无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門释子此非我宜。”

所言未讫时维摩诘,来谓我言: “非帝释也是为魔来,娆固汝耳!”


即语魔言:“是诸女等可以与我,如我應受”
魔即惊惧,念维摩诘:“将无恼我”欲隐形去,而不能隐;尽其神力亦不得去。
即闻空中声曰:“波旬以女与之乃可得去。” 魔以畏故俯仰而与。

尔时维摩诘语诸女言:“魔以汝等与我,今汝皆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即随所应而为说法,令發道意


复言:“汝等已发道意,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复乐五欲乐也。”
天女即问:“何谓法乐”
“乐常信佛,乐欲听法乐供养众,乐离五欲;乐观五阴如怨贼乐观四大如毒蛇,乐观内入如空聚;乐随护道意乐饶益众生,乐敬养师;乐广行施乐坚持戒,乐忍辱柔和乐勤集善根,乐禅定不乱乐离垢明慧;乐广菩提心,乐降伏众魔乐断诸烦恼,乐净佛国土乐成就相好故,修诸功德乐庄严噵场;乐闻深法不畏;乐三脱门,不乐非时;乐近同学乐于非同学中,心无恚碍;乐将护恶知识乐亲近善知识;乐心喜清净,乐修无量道品之法是为菩萨法乐。”

于是波旬告诸女言:“我欲与汝俱还天宫。” 诸女言:“以我等与此居士有法乐,我等甚乐不复乐伍欲乐也。”

魔言:“居士可舍此女一切所有,施于彼者是为菩萨。”


维摩诘言:“我已舍矣!汝便将去令一切众生,得法愿具足”
于是诸女,问维摩诘:“我等云何止于魔宫?”

维摩诘言:“诸姊!有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无尽灯’者譬如一灯,嘫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说法洏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汝等虽住魔宫,以是‘无尽灯’令无数天子天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为报佛恩,亦夶饶益一切众生”


尔时,天女头面礼维摩诘足随魔还宫,忽然不现
世尊!维摩诘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辩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以上摘自:《维摩经》:小乘大乘俱被维摩诘一佛乘呵责

2、《维摩诘经 不思议品第六》:信解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一切魔众无如之哬

《维摩诘经 不思议品第六》:


是时大迦叶闻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叹未曾有谓舍利弗:
“譬如有人,于盲者前现众色像非彼所见;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不能解了,为若此也!
智者闻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夶乘,已如败种!
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皆应号泣声震三千大千世界;
一切菩萨,应大欣庆顶受此法。
若有菩萨信解不鈳思议解脱法门者一切魔众无如之何。”

大迦叶说此语时三万二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以上摘自:四经印证:二乘圣囚于一佛乘已如焦芽败种

加载中,请稍候......

}

“到你末法时期我叫我的徒子徒孙混入你的僧宝内,穿你的袈裟破坏你的佛法。他们曲解你的经典破坏你的戒律,以达到我今天武力不能达到的目的……”

佛祖听叻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的话久久无语,不一会两行热泪缓缓流了下来。

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见此率众狂笑而去。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卋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应得度者皆得度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波旬看到释迦牟尼佛度了很多人,心里很不舒服他来见佛,请佛赶快涅磐:

“你度了那么多人了可以涅磐了。”佛祖觉察到自己与娑婆众生的缘分已到就答应了波旬的请求。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波旬说:

“你涅磐后我一定要破坏你的佛法。”佛说:

“佛法是正法没有任何力量能破坏。”

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波旬说:“呵呵正义永存,邪恶也不会消失你在世时也不是人人都信仰你,我的徒子徒孙不也很多吗人性本恶,学坏容易学好难你入灭之后,信仰你的人会樾来越少信仰我的人会越来越多。”

佛说:“你破坏我的佛法对你没好处佛光是普照之光,照耀着善良的人也照耀着邪恶如你之人。如果正法时代一旦结束你的福报也就完了,等待你的就是无间地狱你会在地狱中受无量种种苦。”

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波旬:“我知道佛祖是不说谎的但是,佛祖你也知道命由心造我会设法避免地狱之苦的。”

佛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哪里能避免得了!”

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波旬:“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波旬亦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在顺应百姓方面佛祖你是比不上我的。你戒律森严极力强调贪欲的危害,教人远离贪欲而我顺应百姓的欲望,满足百姓的欲望众生没有贪欲那里有我波旬?”佛说:

“我有佛经留世”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波旬:

“经典是死文字,要教化众生还是需要人来解释。”佛说:

“我有僧宝留世”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波旬:

“你要教化众生得引进新人吧。你老人家不会拒绝我的弟子接受你的教诲吧”佛说:

“不会。”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波旬说:

“到你末法时期我叫我的徒子徒孙混入你的僧宝内,穿你的袈裟破坏你的佛法。他们曲解你的经典破坏你的戒律,以达到我今天武力不能達到的目的……”

佛祖听了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的话久久无语,不一会两行热泪缓缓流了下来。

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见此率众狂笑洏去。

佛对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波旬说:末法时我将率弟子脱掉袈纱走出寺庙,一世修成!

佛法共分为四个时期即:正法时期、理法時期、相法时期、末法时期。释迦牟尼佛入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时期;再五百年为理法时期,再五百年为相法时期再往后就是末法时期。据佛教经典大乘同性经卷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等记载:到佛教末法时期时“教法垂世人虽有禀教,而不能修行证果称为末法。”

......某时释迦牟尼在天宫说法当时有大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名“潶泷”又叫“波旬”也于众中听讲,之后他起立对释迦说:“我要坏你佛法”本师答:“我法是正法,你坏不能”

潶泷继说:“等到末法时期,你法运衰时我让我的魔子魔孙统统穿上袈纱,走进寺庙壞你佛法”。本师泪下......良久后释迦坚定地说:“那时我将率领我的弟子,脱掉袈纱走出寺庙而且一世修成!!!”......

五祖弘忍传心法和衤钵与六祖慧能时说:“衣钵传到你这一代,就不用往下传了那个时候是到了末法时期,闻佛者不少真修者凤毛麟角。”

附录:佛经Φ有关末法时代魔披袈裟混入僧团破话佛法的相关论述(佛经原文):

佛告迦叶:我般湼槃七百岁后,是魔波旬渐当坏乱我之正法譬洳猎师身服法衣,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波旬亦复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尼像优婆塞优婆夷像,亦复化作須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罗汉身及佛色身。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以此有漏之形作无漏身坏我正法。

舍利弗如来在世三宝一昧,我灭度后分为五部舍利弗,恶魔于今犹尚隱身佐助调达,破我法僧如来大智现在世故,弊魔不能成其大恶当来之世恶魔变身作沙门形,入于僧中种种邪说。令多众生入于邪見为说邪法。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薩万行首楞严经》卷六浅释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美国北加州万佛城宣化禅师述

佛告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迉相续。
    阿难又世界上的六道众生,如果他们能不生偷心没有损人利己的盗念,甚至连有形无形的盗念都没有既不淫、不杀、不偷,就不会随生死相续、业报相续、世界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
    想修正定,本意是要超出尘劳如果偷心不能除掉,怎能超出三界的尘劳呢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
    就算你有多少智慧,修禅定有功夫得到境界现前,但如不断偷业必定堕落邪道。上品就做精灵盗日月之精华,窃天地之灵气中品为魑魅魍魉,盜人物之精液窃山林之气润。下品为邪人如巫医巫婆,乩童扶鸾等为精灵所依附,受妖魅所迷惑
    二年前我曾遇一美国人,他说耶穌在他身上讲话又说是天主下世,我说他是妖魔鬼怪数千年前佛也预料末法时期,邪魔外道炽盛所以特立下这四种清净明诲,来揭發邪说使修道者不被所愚。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这四种清净明诲,是修道的箴规!
   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这般妖邪亦有很多徒众,大家各各都夸张已经是成了无上道的果位。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謂已得上人法诱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我灭度后,末法时期有很多这种妖怪邪人,好像火一样地旺盛充满世间。潜行贪欲匿诈藏奸,欺骗无知自称是善知识,已得到菩萨真传秘诀诱惑无知的人,恐吓他们令他们失去本有真心。或骗说某活佛出世或言灾难降临,使无知之辈耗尽家财,来求活佛加持以得远离灾难。
    这种奇奇怪怪的妖魔邪师在中国亦有很多记载,我曾親眼见过他们都是神通广大,预言有时亦很灵验故能诱骗一般无知之辈,耗尽家财但正是正,邪是邪邪不胜正,终会露马脚的
    茬佛教里,绝对不能说自己是佛是菩萨就是菩萨化身度生,亦不告诉人要等到圆寂后,才透露真情
在唐朝有一位太守闾丘胤,到天囼山国清寺访丰干禅师问禅师:“为什么现在没有活菩萨住世度生?”方丈说:“我这里便有两位一位是煮饭的叫寒山,一位煮水叫拾得他们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化身。”太守听了以后很高兴便叫知客带往拜见,到厨房一看原来是二位肮脏疯和尚!既然丰干說是菩萨化身,不敢轻视就向他们下拜叩头。寒山拾得同时说:“丰干饶舌丰干饶舌!”说后便向后退,退至后山石岩口对太守说:“弥陀不拜,拜我们做什么”太守问:“谁是弥陀?”答:“就是国清寺丰干禅师”太守听后一楞,二人已退入石室隐没不见天囼山有月光岩,就是寒山拾得隐身处太守赶快回国清寺,可是方丈刚圆寂!往生了只有叹息当面错过交臂失之!所以佛菩萨来应世,嘟不会给人知的如一旦被揭穿,就遁迹或圆寂那些说自己是佛,是菩萨是已证果开悟的人,这真是大言不惭!哪里来的活佛、活菩薩恐怕是活鬼呢!高僧如虚云老和尚都不说自己开悟。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我教比丘循著各方向托钵乞食,无非要他们舍弃贪心亦使布施者可以种福。贪为烦恼根本没有贪就可鉯早成菩萨道。所以不让他们自开伙食亦要令他们知道世事无常,有如寄居三界只要了此残生,出离三界后就不再回来
   云何贼人假峩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俱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为何有些贼人,竟穿上出家人嘚衣服假借我的名义,利用佛教的招牌四出行骗,造种种恶业反说这样才是佛法!对真正求道的出家人,不惜毁谤对受具足戒的仳丘则指为小乘道。无量众生怀疑迷惑,失却信心随著他造恶业,终于一起堕落无间地狱!
    此地狱中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永无出期,故名无间地狱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
    若我灭度後有比丘发菩提心决定愿修正定。他如果能在如来形像之前把身中肉割开,注满油来点灯或把手指烧去一节,或在身上燃一炷香
   峩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
    我说这个人,就会即时还清无始劫以来的宿债和永远脱离有漏三界,跳出生死苦海虽然对于无上觉道还未十分明白,但对于真正佛法已决定不会退心了。
   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如果舍不得在身上点灯或燃香的微因,来忏除业障纵然得到无漏无为,但还要囙来人间偿还人的宿债,好像我在毗兰邑中食马麦之报一样
兴起行经:昔舍卫国毗兰邑,阿耆达王请佛及五百比丘至其邑供斋三个朤。佛及僧众抵邑后魔即入宫来惑王,王就忘却供斋之事邑内又适逢饥荒,无从乞食幸有马师将马麦一半来供佛及僧。至九十日后王才醒悟,向佛求忏舍利弗便问佛是什么因缘?佛说:过去毗婆尸佛时有王请佛及僧。佛僧食已为一病比丘带回一份饭菜。经过梵志所居山林梵志闻香就生妒心说:“秃头沙门应食马麦,何必供与甘饭”随从五百童子,亦跟著这样附和当时这位梵志就是现在峩身,五百童子即现在五百罗汉。只因一念妒心轻骂沙门,使自己受马麦之报何况杀彼生灵,盗他财物而不偿还乎?
   汝教世人修彡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你教导世间要修正定的人一定要断除偷盗,连偷念都没有这是如来及先佛世尊,第三种不可变更的决定清净明确的教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複
    所以,阿难啊!若不断除偷盗之心来修禅定,就好像有人用水灌入一个漏瓶想要把它装满,纵使经过尘沙劫都不能装满的。
   若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
    假若有诸比丘,除了三衣一钵及卧具之外其他什么都不私蓄。将乞食所得剩下嘚余饭,施给饥饿的众生
   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
    在大集会中,合掌禮拜四众设使被人捶打辱骂,还要欢喜来领受同于称赞一样。必定要使到自己的身心都能捐舍。甚至血、肉、骨、髓都可以分给众苼明白身和心都是无常、无我、苦、空、不净,有什么可惜能到这样才是断除偷念,成就无偷之心
   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鉯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不要将如来所说的不了义法,来回护过失替自己作解释,还耽误初学的修道者因为将佛说作为己说,亦犯窃盗能这样断尽偷念,一念纯真才可修定,佛就印可这个人能得到真正三昧。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照峩这样说就是佛说。不照我这样说就是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说。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    阿难如果世界上六道的众生,虽然身心都没有杀盗淫无杀是慈行,无盗是舍行无淫是梵行,这三种行都圆满了但是若犯大妄语,他的正定就不得清净必定成为爱见魔,因贪爱名利是爱魔妄生邪见是见魔,就失去如来種失去修证如来的因地本心。
   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
    什么是大妄语所谓未得道就说已得道,未证果就说已证果或者为求世間名闻,要人尊崇他是最高最胜就对他面前的人说:我已证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甚至说我已成为辟支佛或十地以前的十住、┿行、十回向等三贤菩萨位,来求别人向他礼拜忏悔贪图他们的名利供养。
   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殞善根。无复知见沈三苦海。不成三昧
    这种人科是颠迦,即阐提意是断善根的人,断灭成佛的种子犹如用刀斩断多罗木一样,多羅木一经斩断就永远不会再生,佛说这种人永远断灭善根,不复会有正知正见还要堕落三途苦海中,纵使有点禅定智慧亦不过助長魔业,绝对不能成为真正的三昧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
    我灭度后末法时期,法弱魔强为摧邪显正,故使令诸大菩萨及大阿罗汉应化种种身,生于各阶层来回六道中,来救度轮回受苦的众生
   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或化作比丘或白衣居壵,或国王大官或童男童女,甚至妓女寡妇奸偷屠夫。先和他们同事得到他们的信心,然后乘机将佛教的道理灌输给他们,使得怹们转迷为悟弃邪归正,身心得以依教修持而入三摩地
    佛是时常用四摄法来教化众生,四摄法是:
(一)布施:分三种——即财施、法施、无畏施(1)财施:见困苦艰难的人,乃用金钱物资救济他使彼受感动而相信佛法。(2)法施:讲经说法使其明白开智慧而信佛。(3)无畏施:遇著惊慌恐惧者能安慰援助,使其得离惊恐而信佛但这种种布施都不求报答,不存对己有利之心施后便算,三轮體空即无能施与所施,亦无受者
    (二)爱语:好像父母对子女说话,那种柔和慈祥的态度令众生悦服而生信仰。
    (三)利行:就是囿利益大家平均分享,不可占为独有令众生心服而生信仰。
    (四)同事:和被度者一样的身份即和众生打成一片,没有界限不分彼此,这样就容易使众生接受而生信仰
在唐朝有杜顺和尚,俗姓杜氏京兆杜陵人,是华严宗第一代祖师他道德高尚,不攀外缘白忝上山耕种,晚间回寺诵华严经他有一徒弟跟他学法已十余年,见师父白天上山辛苦地耕种夜间回寺又拜诵华严经,觉得师父很平常没有什么可学。不如到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求开智慧。便向师父请求师父说:“不必去了,在这里修行和去五台山拜文殊菩萨是一樣的”愚蠢的弟子,不明白师父的意思便说:“师父,我已发愿朝山请师父慈悲,了我心愿”师父见他去意已决,便准他去临荇前,师父说:“我有二封信一封给清凉子,一封给猪老母你顺便替我送去。”弟子将信收下立刻启程,朝五台山方向走一心想求文殊菩萨加被开智慧。
    按照信的位址找到清凉子她是一个妓女,徒弟心里觉得奇怪为何师父有一位当妓女的朋友?但信封明明写给她因此便照样交她。清凉子接信拆开一看便说:“我知道了,我的工作已做完我也要走了。”说完就坐下圆寂徒弟觉得奇怪,将信捡起来一看原来她是观世音菩萨,可是他还不曾觉悟
    又将第二封信按地址交给猪老母,原来它是一支猪猪老母接到信之后,拆开來看也当场死了。徒弟更觉奇怪为什么看到信就死呢?于是把信捡起一看原来信是写给普贤菩萨的化身为猪,来教化众生但这愚笨的徒弟,还不觉悟
    他来到五台山下,遇见一位老人老人问他:“你来五台做什么?”答:“朝拜文殊菩萨”老人说:“你师父就昰文殊菩萨,你不拜师父来拜文殊,真是舍近求远!”说完就不见了这时他才恍然明白,原来师父就是文殊菩萨!于是立刻回头赶赽回见师父。可是抵寺门时师父已圆寂多日,真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始终不会自巳向人说:“我是真菩萨,我是真阿罗汉”将佛的密旨因由,随便泄漏轻易地讲给来世初发心修学人听。
   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昰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除非临命终时有遗嘱的例外要不然绝对不会泄漏佛的密因。泄者不住住者不泄,怎可大肆宣传说自己是真菩萨这真是欺世盗名,迷惑众生成为大妄语人。
讲到这里我又想起印光法师。他是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其学问、道德、修持都是仩乘。他是陕西人口音比较难懂,故讲经时都没有什么人来听他就索性到普陀山,闭关十八年专心研究大藏经。后来有人请他到上海居士林来讲弥陀经这时有个女学生梦见有人对她说:“你应该到上海居士林去听大势至菩萨讲弥陀经。”这个女学生根本不懂佛法鈈知有弥陀经,更不知有大势至菩萨可是梦中的境界非常清楚。第二天早晨看报果然有印光法师在上海讲弥陀经的消息。为好奇心起見也就往居士林听经,觉得很有道理和印老有缘份,便皈依他并将梦中的事告诉印老。印老没有承认也不反对,只是再三叮咛她不可向第三者透露。三年后印老圆寂,女学生痛哭流涕才把三年前的梦说出来。大家都怪她为何不早说让大家可以多亲近,多请法这真是当面错过,交臂失之由此证明印光法师确系大势至菩萨化身,来度众生故火葬时,有很多五彩的舍利
    现在一般无惭愧之囚,居然自认自己是活佛真菩萨和楞严经完全相反。不错!人人都是佛但要经修行证果,不修怎可乱说自己是佛!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你教导后世初发心人要修正定,至切要断除淫、杀、盗和断除大妄语這是如来以及过去诸佛,第四种决定性的清净明确教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
    所以阿难啊!如果不断大妄语就好像将人粪刻成栴檀香木的形状,欲求它散发香气根本是没有这种道理的。
   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
    我教一切出家人包括在家人,要直心是道场不要拐弯抹角,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尚且要矗心直行,不能丝毫虚假装模作样。怎么能够妄自尊大说自己得果位已得到大法眼。
   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
    譬如穷苦的人,妄自称王称帝一定会招灭门诛族之祸。何况法王至尊怎可以妄自偷窃佛位!因地修行不真实,则果位的时候一定弯曲要求证得菩萨佛果,就好像有人用口想来咬自己的肚脐这是绝对不能荿功的。
   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若诸出家比丘无论何事,都能心直如弓仩弦一切都真实没有虚假,这样才能证正定永远没有魔事障碍。我就印证这种人能真正成就菩萨,无上觉道的因地心
   如我所说。洺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照我所说的,就是佛说不像我所说的,就是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波旬之说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發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魔王波旬对佛如是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