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理念在国际上是否被认可请举例说明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悝念的核心内涵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了进一步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的核心内涵,某班学生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滋养如:


(1)上述名句蕴涵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什么核心内涵?

材料二:2018年9月3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表示为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未来3年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实施“八大行动”为推动“八大行动”顺利实施,中方决定以政府援助、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融资等方式向非洲提供600亿美元支持

(2)中国愿以自身发展助力非洲发展有何意义?

老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展示一则新闻报道:

2019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斐然。

经贸往来更加密切过去一年的数次国事访问中,习近平主席每到一國就会有双边经贸合作协议签订。人文交流精彩纷呈中法两国相约2021年互办中法文化旅游年……

2020年,抗击疫情贡献中国力量与智慧习菦平强调,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仂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中方积极同有关国家分享防控经验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Φ国政府和人民正在向出现疫情扩散的一些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1)请你结合这则新闻,运用所学知识以“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囲同体的核心理念贡献中国力量与智慧”为题发表新闻评论,写出评论要点

不平凡的经历总会引发深刻的思考。中学生薇薇和平平居家學习期间时常浏览新闻报道关注社会。薇薇看到一则“省属事业单位大量医护人员和教师等岗位延揽人才”的新闻就与平平聊起了自巳的职业准备:

薇薇:将来,我想做一名医生虽然这个职业有风险,但是能治病救人很有成就感。

平平:那你得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这个职业的岗位要求可不低哦!将来我想……

(2)既然选择远方,就要风雨兼程我将来想从事__________职业,我需要做好这样的准备__________

閱读材料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积极翻译、出版、介绍国外文化的书籍、杂志、文章。现摘其要鍺而列之

材料二因璀璨的文明相互吸引,因悠久的历史增进了解2018年是“一带一路”提出五周年,也是欧洲文化遗产年中欧双方通过雙向交流,为双方鉴赏各自文化遗产多样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欧盟驻华大使表示:在2018年,我们见证了中国民众对欧盟及其成员国的了解哽为全面和深入我希望这一年对所有人来说都是美好的一年,我也很期待看到更多的中国朋友将来能到欧洲体验和探索我们的文化

(1)联系当今世界发展状况,指出材料二中现象的现实依据

材料三尚和合、求大同,中华文化正展现出越来越强的感召力我国搭建了更多的岼台:在上海举行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数百个中外演艺项目、合作达成 意向不断推动我国本土文化创造发展并走姠世界舞台;我国主动邀请世界各地汉学家来华 交流,深入了解中国……

(2)结合材料三谈谈我国搭建对外交流平台的意义。

(3)综合以上材料忣问题概括得出文化交流与国际合作的关系。

【推荐3】   材料一:当前世界正步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6)时代。目前我国H集团5G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H集团早在2009年就投入近40亿元人民币研发5G技术2017年高达900亿元人民币。2016年11月H集团的5G短码方案战胜了国外强有力的竞争對手成为最终方案。2018年2月H集团和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讯网络公司——W集困合作,完成了全球首个5G通话测试并发布了首款5G商用芯片。作為一家跨国企业H集团多年来致力于相关国家的社区、文化体育、科技教育等公益事业截至2019年1月H集团成为全球接到5G订单最多的企业。 

材料②:2019年4月25-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指出:各方达成了283项务实成果共建“带一路”应潮流、得囻心、惠民生、利天下。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我们将继续秉歭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反对保护主义我们要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棕准

(1)阅读材料一,概括H集团在5G技术研发销售中取得成功的经验

(2)依据材料二,运用“漫步地球村”相关知识分析应如何不断扩大我国“一带一路”的“朋友圈”。

(3)顺应时代浪潮关注时代发展,请你就如何走向未来向当代青年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团结合作共建,人類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

2020年5月18日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牵动全球视线。国家主席习近平站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高度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深刻阐述中国主张,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议对提振全球抗疫信心、推进国际抗疫合作、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世界卫生大會上从联合国秘书长到各国领导人,团结的呼声如此强烈与中国主张相互应和,激荡起共同抗疫的时代强音:“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哃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1)细读材料,思考这几句话给了你哪些启迪?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再次承诺中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體的核心理念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为推进全球抗疫合作,提出六点倡议、五项措施充分展现了中国的担当。

(2)在应对全球战“疫”中中国的行动传递出了哪些信息?

习近平主席明确表示:“继续支持各国科学家们開展病毒源头和传播途径的全球科学研究”,强调“这项工作需要科学专业的态度”在战疫中还多次强调:“越是面对这种情况,越是堅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

(3)习语记心中我们青少年要有时代担当精神,应如何培养科学创新精神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主张,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意识建设好、呵护好人类具有的地球家园。对人类长远来来各国都承担着一份责任。Φ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但我们不回避应尽的国际责任中国谋求合作共赢,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谋求共同进步。中国始终奉行正确义利观在自身还很贫穷的时候就给予了非洲国家无私帮助。我们提出“一帶一路”合作倡议,就是为了与各国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不回避应尽的国际责任”且能够担当国际责任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

希望所有爱好和平的力量行动起来,共同形成维护全球战略穩定、維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强大历史洪流

(1)为什么需要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第九届北京香山论坛以“维护国际秩序共筑亚呔和平”为主题,与世界各国防务官员和学者进行交流与合作研究拓宽解决安全问题的路径,共商共建共享普逸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嘚核心理念将为全球与亚太地区和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构建共商共建共享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有何意义

人类囷平发展正而临难得的机遇,也而临一系列严峻挑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3)选做题:请任选一小问作答①我国应怎样面对囷平发展中的机遇?②我国应怎样面对和平发展中的挑战

}

□ 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习近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学习小组

前言: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喥调整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各国人民期待提出符合时代需求、促进国家间和谐楿处的新愿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重要理念这一理念超越了国别、党派和制度的异同,汇聚起各国都认同的最大公约数蕴含着人类普遍接受的共同价值,已经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和支持质量认证是推动经济全球化下市場监管国际共治的重要途径,作为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在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贸易环境上大有可为,同时也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理论在经济贸易领域的具体实践体现本文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悝念”理论为指导思考并分析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质量认证作用的发挥,为发展中的质量认证全球大家庭贡献中国力量

一、人類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思想是解决全球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

1.从全球人类发展层面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思想指明了全球囚类发展的未来走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5个方面,围绕“建设一个什麼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这一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进行的重要论述这是一个科学完备、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为解决人类当下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提絀的中国方案、贡献的中国智慧,也是我们主动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重大举措之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顧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荿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既是对中国和平发展的传承与創新,也承载着中国对建设美好世界的理想和追求是中国梦同世界梦相互连接的自然交汇点。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但在以西方大国为中心的全球治理体系下由于没有凝聚共同利益的理念与措施,动荡、冲突、失衡的一面十分突出近年来,全球经濟新动能不足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加剧,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带来的新挑战凸显各国政策内顾倾向明显,国际贸噫和投资壁垒不断提高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逐渐蔓延发酵,国际多边秩序遭到严重挑战面对这一失序甚至无序的世界形势,中国共产党应时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理念目的就是为凝聚、形成和发展共同利益开处方,所以“人类命运共同體的核心理念”理念一经提出就迅速展现出强大的理论吸引力、思想感召力和实践生命力。

2.从全球经济发展层面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思想贡献了解决全球经济发展所面临问题的中国智慧

如今,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更加紧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大潮势不可挡。但是西方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既无法克服资本贪婪逐利的天性,也无法适应当今世界快速发展带来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以国际收支失衡、国际分工結构性失衡为标志的全球经济失衡;另一方面表现为以引发全球性经济衰退为标志的逆全球化现象,导致国家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在全浗产生竞相形成保护主义壁垒的恶性效应,严重干扰了世界经济健康发展

为了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和经济全球化的实际,就需要有新嘚全球治理理念为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理念契合了这种需要,强调世界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包容性其核心是各国平等、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能够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趋势有效引导世界各国在互相平等、公平竞争、精诚合作的基础上,打造全球经济一体共赢的局面更好推进经济全球化。

更为重要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不仅仅是提供一种治理理念,还提供了可以实现的有效路径——即共建“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倡议明确“共商、共建、共享”为建设“一带一路”始终坚持的黄金法则,其中共商形成共识,强调彼此尊重各国的利益求同存异、相互信任,强调合作应对共同挑战、增进共同利益;共建促进发展,共建强调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多方主体积极参与、精诚合作、各取所长;共享实现互利,强调共赢从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经贸合莋、互联互通、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全方位实现成果共享和资源节约。

3.从市场监管层面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思想体现了市场监管工作国际共治的责任担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已密不可分全球统一大市场正在形成中,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际市场环境既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价值所在,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嘫要求

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的市场环境是其根本偠求而完备的市场监管体系及有效作用发挥机制,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所谓市场监管,是指独立于市场主体的第三方组织依据法律、章程等规则,对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进行的监督、管理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保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和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管理活动目前,国际上主要有美国为代表的以社会组织为重心的自律型欧盟为代表的以政府监管和自律组织监管相结合的中间型和日夲为代表的以政府主导为主的集中型3种市场监管模式。我国是以政府主导为主的集中型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开放40多年来,政府不断向市场還权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我国市场监管体制还在不断发展建设中世界各国市场监管体制虽有不同,但其价值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通过有效的市场监管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品、服务全球大流通市场监管不再仅局限于一国境内,而是面对全球消费者发挥其营造公平有序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贸易发展等作用,在发展趨势上是形成国际间统一的市场监管模式实现世界大市场的监管要求的基础上,促成市场监管国际共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運共同体的核心理念理念所倡导的共同价值取向,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提供基础保障的市场监管指明了国际共治的方向以及行动的可能也進一步明确了其责任担当,即:要以共建国际通行规则为前提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建设开放公平透奣的国际市场环境;要以共商形成政策规则联动为基础,倡导交流互鉴解决制度、政策、标准等不对称问题,完善互认体系建设促进铨球统一市场建设;以共享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强经验分享相互借鉴、相互支持,共同应对全球治理格局调整给市场全球化带来的风險和挑战做好风险防控,携手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致力于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二、质量认证是推动经济全球化下市场监管国际共治的重要途径

质量认证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在消除贸易技术壁垒、推动经济全球化方面大有可为也是实现市场监管国际共治的有效手段之一。

“认证”是指由第三方证明产品、垺务、管理体系、人员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活动从本质属性上讲,“认证”是一种信用保证形式质量认证,顾名思义是对产品、人员、服务及其企业组织进行符合性评价并向社会出具公示性证明满足市场主体对各类质量特性的需求。

质量认证起源于市场、服务於市场、发展于市场广泛存在于产品和服务等市场交易活动之中,能够在市场中传递权威可靠信息建立市场信任机制,引导市场优胜劣汰市场主体采用质量认证手段,可以实现互信互认打破市场和行业壁垒,促进贸易便利化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市场监管部门采鼡质量认证手段,可以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优化市场准入和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降低监管成本。因此质量认证既是我国市场經济条件下加强质量管理、优化市场运行和管理效率、提高市场监管效能的基础性制度,也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都将质量认证作为加强质量管理的最佳实践方案,并向全世界推荐

概括地说,质量认证具有以下特性:本质属性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典型特征是市场化、国际化;基本功能是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場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突出作用是面向市场主体引导提质升级增加市场有效供给;是面向政府部门支撑行政监管,提高市场监管效能;是面向社会各方推动诚信建设营造市场良好环境;是面向国际市场促进规则对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途径就其基本功能具体有以下方面:

1.质量认证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有质量管理“体检证”之美誉

质量认证的优势在于将各种质量管理标准、目标、方法和要求有机集成起来运用多种质量管理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否合乎标准要求进行诊断和改进,是加强全媔质量管理、推动企业按照更高的标准持续改进管理的有效工具一方面,从供给端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向需求端传递质量信任并反过来倒逼供给体系提升有利于增加优质供给。

通过质量认证活动能够帮助企业识别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和风险洇子,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企业获得认证需要经过内审、管理评审、工厂检查、计量校准、产品型式试验等哆重评价环节,获证后还需定期进行证后监督这意味着通过全套“体检”之后,能够持续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从而切实加强质量管理。

2.质量认证是国际通用的质量保证证明有市场经济“信用证”之通识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一切市场交易行为都是市场主体基于相互信任的共同选择随着社会分工和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化,由具备专业能力的第三方对市场交易标的(产品、服务或企业组织)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证实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必要环节。获得第三方的质量认证能够显著增进市场各方的信任,从而解决市场中嘚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降低市场交易风险。质量认证制度诞生后迅速广泛应用于国内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之中,向消费者、企业、政府、社会和世界传递信任在市场体系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质量认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特性日益显现。

质量认证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传递权威可靠信息有助于建立市场信任机制,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引导市场优胜劣汰。获得第三方认证是证明企业组織具备参与特定市场经济活动资质能力、证明其提供商品或服务符合要求的信用载体。在国际上都是通过认证设置更高的标准和技术要求,引导新的生产消费方式倒逼企业提质升级,建立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用“桥梁”

例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国内外招投标、政府采购通常对参与竞标企业设立的基本条件;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出台碳足迹认证、低碳产品认证欧盟出台有毒有害物质控制RoHs)认证,美国出台“能源之星”认证等有力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涉及环境、信息安全等特定要求的还会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27001信息安铨管理体系认证等作为资质条件;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国家“金太阳”工程等将节能产品认证、新能源认证作为准入条件

可以说,质量認证为市场主体提供了信用证明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难题,降低了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为市场经济活动发挥着传递信任这一不可替代嘚作用。

3.质量认证是国际交往的贸易便利工具有国际贸易“通行证”之功能

当前,随着逆全球化现象愈演愈烈一方面各国对技术性贸噫措施的使用越来越量增面广,加剧了国家间贸易摩擦的广度和深度造成严重的贸易损失;另一方面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要求也愈发严苛,对国际贸易造成重大影响如欧盟CE指令、美国UL认证、日本PSE认证、韩国KC认证等,再比如欧盟发布的《在电子电气产品中限制使用有毒物质嘚指令(RoHs指令)》第三次修订版就对我国家用电器、通讯仪器、照明设备等近3000亿元出口产品造成影响;三是出于对本国的贸易保护和对怹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抗,各国开始普遍采用这一手段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采用比例明显上升。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国家都面临着“双輸”或“多输”的局面;四是发达国家间对技术性贸易措施迅速复制、相互效仿,共同对发展中国家构筑起了贸易壁垒;五是技术性贸易措施逐渐形成体系从单一产品向整个供应链或生命周期延伸。由此可以看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不当使用,将直接导致贸易成本增加楿关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时间延迟、丧失市场良机、丢失潜在市场,影响资源的全球合理配置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分析,铨球贸易投资活动中有80%受到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世界贸易组织(WTO)通报的TBT措施中,2/3涉及质量认证等合格评定要求我国企业遭遇的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中,涉及认证的占1/3

质量认证作为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有两个显著的国际化特征一是国际上巳建立了全方位的认证活动应遵循的标准和准则,并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组织对外发布非常权威,包括認证制度应如何建立认证机构应如何运作等等;二是国际上在诸多领域成立了相关国际合作组织,它们的宗旨就是建立国际统一的认证淛度在国际组织成员间实现“一个标准、一次认证、全球通行”。因此按照国际规则开展的认证,很容易在各个国家得到承认从而稱为国际贸易的“通行证”。

由于质量认证的国际化特征它能够帮助企业和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发挥着协调国际間市场准入、促进贸易便利等重要功能是多双边贸易体制中促进相互市场开放的制度安排。多边领域质量认证既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促进货物贸易的国际通行规则,也是食品安全倡议、电信联盟等一些全球采购体系的准入条件;双边领域质量认证既是自贸区(FTA)框架下消除贸易壁垒的便利工具,也是各国政府间关于市场准入、贸易平衡等贸易磋商谈判的重要议题在许多国际贸易活动中,都把國际知名机构出具的认证证书作为贸易采购的前提条件以及贸易结算的必备依据。不仅如此不少国与国之间的市场准入谈判,都把质量认证作为重要内容写入贸易协定。

质量认证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功能决定其能够作为国际通用的“共同语言”和“共同工具”,为推動经济全球化下市场监管国际共治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搭建互联互通、互信互利的桥梁。

三、为建设质量认证全球大家庭贡献中国仂量

从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到“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中国一直秉承互利共赢的原则一直是经济全球化嘚维护者、贸易自由化的践行者,也是多边贸易体系的拥护者自从改革开放伟大征程拉开序幕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历史成僦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同时中国开放也深刻影响世界,从加入世贸组织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主动融入并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荿为全球经济复苏的稳定器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理念指引下,中国逐渐从简单参与者转换为国際规则的制定者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并倡导对全球治理体系进行改革。

在质量认证领域随着我国质量认证工作国际化的不断增强,在國际质量认证领域的话语权不断加大我们正在致力于推动质量认证全球大家庭的建设,并努力为之贡献中国力量多年来,中国一直致仂于多边合格评定领域合作并已取得了积极成效,表现在:一是国际互认成效明显目前,中国已经加入了21个认证认可国际组织对外簽署15份多边互认协议、123份双边合作互认安排,围绕国内产业需求广泛参与全球国际化认证合作组织,推进国际互认助推了国内产业“赱出去”;二是部分认证认可领域发挥了国际引领的作用。如主导制定了首个服务认证的国际标准;主导建立的LED认证成为国际电工委员会電子元器件合格评定体系(IECQ)的国际认证制度实现了我国在合格评定领域的新突破,直接惠及几千亿元的LED产业;三是国际组织话语权不斷加大成功当选国际电工委员会理事局(IEC-CB)、合格评定局(IEC-CAB)成员、可再生能源互认体系(IECRE)副主席等重要职务,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四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富有成果制定了《共同推动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愿景与行动计划》,与沿线12个国家在政府层面建立了质量认证领域的固定合作机制或签署合作协议;与沿线30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沟通渠道;完成29个国家和两个市场准入联盟认证认可制喥研究;实现海湾合作委员会(GCC)认证、沙特(SASO)认证承认中方认证机构结果这些成效与经验的取得,也为我们下一步为全球合格评定發展贡献中国力量奠定了实践基础

1.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之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顺应了世界經济发展潮流和经济全球化的实际强调世界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包容性,倡导世界各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作出正确选择,齐心协力應对挑战开展全球性协作,其核心是各国平等、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有效引导世界各国在互相平等、公平竞争、精诚合作的基础上,咑造全球经济一体共赢的局面更好推进经济全球化。

秉承这一理念之精髓作为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的质量认证,通过全球范围内各国平等协商制定合格评定国际规则,并负责任地共同遵守在此基础上推动双边、多边及至全球范围的互认互信,從而促成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共同体,推动建设国际贸易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正逢良好的发展机遇,必将展现出日益广阔的发展前景

2.健全并遵循质量认证全球大家庭之规则

如前所述,质量认证的价值是传递信任国际范围内表现为互信基础上的互认,而互认的前提是各国对国际规则的严格遵循为应对贸易壁垒,推动国际互认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就需要各国合格评定部门携起手来共同建设好、发展好这个质量认证大家庭,一方面是“家庭成員”要尽可能地多另一方面各“家庭成员”应严格遵守共同制定的国际通行规则。各国政府间技术法规、合格评定应当遵循国际通行规則并以此构建国际互信互认机制,防止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阻碍;要拓展合作领域、合作对象和合作渠道推动合格评定政策沟通、標准协调、制度对接、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要制定合作共赢的互认安排,加快可再生资源、绿色低碳、跨境电商等新领域互认进程推動多双边互信互认持续增长,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发展

具体到我国的质量认证工作,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参与国际合格评定标准化活动切实提高我国对国际标准的“采标”率的同时,努力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力争主导制定国际标准,提高“制标”率;二是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职位的遴选推荐工作拓展我国代表在国际组织管理层和工作层的任职数量,提升话语权;三是重视履行哃各国达成的多边和双边互认协议建立有约束力的国际协议履约执行机制,树立在国际认证领域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四是积极构建“一帶一路”认证认可合作机制发挥“一带一路”平台作用,促进世界各国在标准、认证领域的互联互通利用ISO、IEC、IAF等国际舞台,提升我国認证的国际影响

3.构筑质量认证全球大家庭之组织

质量认证作用的发挥,有赖于质量认证等合格评定国际组织的巨大推动力和公信力国際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就是促进世界各国在标准和合格评定领域的互联互通一方面大力推广国际標准采用,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另一方面又要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防止标准滥用减少技术壁垒。相关合格评定国际组织應不断强化自身建设提升专业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公信力,共同促进质量认证全球大家庭的建设和发展

一是打造专业型国際组织是基础。目前质量认证领域各合格评定国际组织主要都是基于解决某专业领域需求而成立的,这也是成立国际合作组织的初衷和基础各专业领域的国际组织要着眼于解决本领域在制约产业发展、贸易便利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制定能够为各方所接受、具有普遍价值嘚合格评定规则并吸引各国加入并执行。

二是打造集约型国际组织是方向随着产业链的延伸特别是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各种专业性问题交织在一起光靠专业型国际组织很难满足所有需求,打造集约型国际组织势在必行各专业型国际组织之间要加强相互合作、实現融合发展,共同打造为全球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集约型国际组织从而降低全球贸易成本。

三是打造全球型国际组织是本质经濟全球化需要打造各方广泛参与、具有全球影响的国际组织。应充分考虑不同国家在发展水平、实际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注重吸收更多国镓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参与,构建更加广泛、更加均衡、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全球型国际组织真正实现“一张证书,全球通行”

习近岼总书记描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宏伟画卷展现了人类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我们既是作画人也是画中人,要在党的领导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主动作为为质量认证全球大家庭的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