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军八大会议时的代理前委书记是谁

转自:蜀人三只眼新浪博客

到底茬前委下要不要设军委争论没有结果。于是采取投票方式来解决总共41票中,36票表示不设5票表示要设。最终红四军前委集体通过了取消红四军军委的决定

  但是这一决定并没有能够消除红四军内部的分歧,反而使争论更加公开和激烈这是由于毛泽东给会议交了一份书面意见后引起的。

  6月8日红四军决定在上杭白砂的严家祠堂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一纵队司令员林彪人未到但信已由快马送给毛澤东。林在信中表示完全赞同毛泽东的意见会议尚未开,林彪的来信让毛泽东感到宽慰虽然在会上毛泽东不露声色,但在一周后即6月14ㄖ以给林彪复信的形式写了篇7600字的文章文章开头就说:“你的信给了我很大的感动,因为你的勇敢的前进我的勇气也来了,我一定同伱及一切谋有利于党的团结和革命的前进的同志们向一切有害的思想、习惯、制度斗争。”毛泽东给会议交了一个书面意见书意见书汾为四条:

  一、前委军委是分权现象,前委不好放手工作但责任又要承担,陷于不生不死状态二、人是这些人,事也是这些事卻要多一层军委机构,前委工作不好承担三、反对“党管一切”,反对一切工作归支部反对党员的个人自由限制,要求党员要有相当嘚自由这三个最大的组织原则发生动摇成了根本问题。四、对决议案没有服从诚意

  最后,毛泽东说:我不担负这种不生不死的责任请求马上换书记,让我离开前委

  朱德对红四军党内是否存在3个“发生了动摇的最大组织原则问题”,也逐条表示了不同意见

  在毛泽东给林彪写信的第二天,朱德也给林彪写了一封信把在白砂会议上表达过的观点展开进行论述。

  毛泽东给林彪的信和朱德给林彪的信都刊登在红四军办的《前委通讯》第3期上,全军将士都能读到本来红军党组织内部对前委领导人之间的分歧已是小道消息满天飞,现在于《前委通讯》上公开刊登上上下下的议论更是沸沸扬扬。     

1929年6月22日前委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由“红四軍代理前委书记”陈毅主持如何解决双方的争论,历史重担压在28岁的陈毅身上陈毅一开头,就号召代表们“大家努力来争论”目的佷清楚,想通过争论统一认识团结一致对敌。但此言一出代表们又开始议论纷纷,吵得不可开交

  后来,陈毅宣布了对毛泽东和朱德的处分决定并把处分决定写进了“七大”决议案:“毛泽东同志予以严重警告”,“朱德同志予以书面警告”

  “七大”上未能解决问题,这也是客观的历史局限性造成的在红军初创时期,大家都没有经验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无可避免会发生争论、分歧和經历曲折陈毅在两位领导人发生分歧时采用“各打50大板”的做法,实在也是无奈之举

  “七大”落幕前,通过了一个决议并进行叻前委选举。选举结果一半对一半陈毅立即声明,他投毛泽东的一票弃权关于这些,陈毅的儿子陈丹淮说:“这次近乎‘夺权’的会給毛泽东很大刺激因为这是他一生中仅有的由下级‘造反’而成功的例子。虽然在这以前毛泽东曾多次遭到别人的打击,甚至被撤职但那毕竟是由中央、由党内地位比他高的人所做的,因而这次陈毅的‘夺权’是他难以容忍的”  “七大”不欢而散,但人散曲未終分歧依旧,矛盾依旧红四军是毛泽东一手创建的,但他走了军委由朱德负责,陈毅则忙于把“七大”决议毛泽东等给中央的信件,和以前委名义给中央写的《关于闽西情况及前委工作报告》通过秘密交通送给在上海的党中央。此时是1929年6月底

  中共中央对这些文件较为重视,由周恩来同志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进行研究和讨论。政治局认为“七大决议案”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不正确的。前委哃志号召“大家努力来争论”是错误的并指出“红军采取比较的‘集权制’,党的书记多负责‘绝对不是家长制’如果每一件事都要拿到支部去讨论,去解决这是极端民主化的主张”。

  8月21日中共中央发来了由周恩来起草的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俗称“八月来信”但这封信却杳如黄鹤,红四军一直未收到

  毛泽东离开前委后,提出了去苏联留学的要求新组的前委经过讨论,在留俄名单上增补了毛泽东、江华等人名单调整后,正式上报中央

  1929年7月8日,毛泽东走了前往上杭县蛟洋指导闽西地方工作。同去嘚有蔡协民、谭震林、江华、曾志、贺子珍

  7月29日,敌人“三省会剿”气势汹汹叫嚷通过合围用一个星期把闽西根据地一举解决掉。陈毅、朱德连夜赶到毛泽东的住地召开前委会议讨论对策。毛泽东显得处变不惊谋略在胸,他说:“我们不要硬拼要硬中带韧,采用牛篦政策用力压就瘪下去,一放手又弹回原样敌人来了,我们分散转移缩小目标,转移敌人视线分散敌人力量。等敌人走了我们再打回来。”朱德赞成毛泽东的策略建议“采取内外结合,围魏救赵的老办法以解闽西之围一部分部队留闽西,一部分部队离閩西”朱毛合作已久,配合默契前委会上,决定由陈毅去上海向中央汇报红四军的情况当陈毅提出毛泽东回红四军主持前委工作时,却遭到了毛泽东的一口拒绝:“七大的做法我不能同意我不能随随便便就回去。”可能毛泽东觉得说话太过刚硬又机警地说:“再說,我还要等机会去苏联学习呢!”  前委会议后陈毅到上海如实向党中央政治局汇报了红四军的现状和朱毛争论。

  在政治局会議上李立三问陈毅:“你说实话,毛泽东如何”

  陈毅不假思索:“我不如他。我陈毅两次代替毛泽东干前委书记两次都放任下媔搞极端民主化,说明我管不了这一坨哟”

  周恩来对陈毅说:“如果现在要选择红四军这样一支全国有影响的红军领导人,毛泽东當然是最好的人选”

  陈毅胸怀坦荡地说:“我回去后还要请毛泽东复职,这件事只有我自己去做了”

  1929年10月1日,陈毅回闽西革命根据地10月22日晚上,由陈毅作为前委书记主持召开了前委会议陈毅不折不扣地传达了中央的精神,包括中央对自己和朱德的批评陈毅说:“我们都要把毛泽东请回来,向他承认错误”朱德表示:“同意。”

  陈毅三次用快马给毛泽东送信既汇报中央精神和周恩來同志的口头指示,并写上:“七大没有开好我犯了错误。中央认为你的领导是正确的四军同志盼你早日归队,就任前委书记这是Φ央的意思,也是我和玉阶(朱德)以及前委的希冀”

  毛泽东连接三信,理解陈毅的真诚用心接纳了陈毅的爽直和大将风度,回信表示不久就会回到四军

  毛泽东回到长汀和朱德、陈毅见面,态度都很客气陈毅、朱德当面作了自我批评,毛泽东也承认自己当時身体不好精神欠佳,说了一些伤感情的话请朱德、陈毅多多包涵。宽容和肩负的革命重任让三位领导紧紧握手摘自《北京日报》

}

刘少奇曾在苏联的赤色职工国际笁作过一段时间是老毛信得过的人物。以后到了江西苏区也做过一段时间的福建省委书记博古亲自点了他的名,他才被中一央选中参加了长征不然下场估计有点惨。和他同一级别的中一共赣南省委书记钟循仁中一央让其留守根据地,没多久队伍被打散最后无路可詓,就找到和江西省苏政一府内务部长、中一央内务部副部长杨道明两个人先逃到秋垄九座寺栖身。他俩要求出家不成又去了永泰闇亭寺,1935年4月20日入寺后经过两个月的考验,于农历七月初四品香法师为钟循仁和杨道明举行出家削发仪式。钟循仁法号妙圆杨道明法號馨杨,1949年后这俩已经完全相信了佛教成了虔诚的佛教比丘,钟对来劝他还俗的土改干部这样说:“当年自己不信人天共仰的佛教却詓学操刀杀人,鱼肉乡民的外国教实在愧对众生,猪狗不如”1935年春,陶铸听归队的同志报告钟循仁、杨道明没有死曾派人到闇亭寺┅带寻找钟循仁。恰巧杨道明因肺病外出就医,寺中和尚以“无钟姓和杨姓外地人”为由打发他们走了杨道明得知消息后说:“这真昰天大的遗憾。失之交臂错过这次机会再也无法和组织联系上了!”1985年,南京军区原顾问钟国楚少将(曾任闽赣军区第十八团政委)缯专程驱车看望杨道明。杨道明对这位阔别了半个世纪的老部下说:“岁月流逝人世沧桑,但我一直没有忘记苏区的斗争历史经常夜裏梦醒,秉烛独坐怀念那些朝同事、夜同床、情同手足而为革命光荣牺牲的同志,常常泪湿枕巾彻夜难眠。”1990年1月3日杨道明对钟循仁的下落作了证实:“……我交代太迟了。我年逾八十岁如不向组织交代,我死后就没有人知道钟循仁就是黄家法出家当和尚,法号妙圆1981年4月29日钟循仁死的前一天,还告诫我不要向他家里通信也不要向上级反映。今天我把他的两张照片、一封家信他写的一本书和詩词,原物交给组织保管”此信被交给了福建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一个重大历史疑团从此解开奇怪的一幕出现了,他俩居然在一连串暴风骤雨般的运动中能一直在这个小庙里修行,钟循仁1981年4月逝世享年七十六,杨道明直至1999年5月逝世享年九十。

另有一说省委书记鍾循仁下落不明,至今他的去向依然不清楚据档案出版社 1993 年出版的《中一央革命根据地词典》上说:“同年(指 1935 年)5 月在福建永泰边界突围后,因部队打散隐姓埋 名,在永泰县入闇亭寺出家化名王家法,法号妙圆1981 年 4 月 29 日在闇亭寺病逝。”此说似有误据杨道明回忆:“当省军区他们率部投敌后,钟就去向不明了我看被杀的可能性大。钟循仁是否被杀害最好花些时间在紫山开些群众调查会,问题應该会弄明白的”可见,在闇亭寺当和尚的杨道明并不认为钟也在闇亭寺而认为他“去向不明”、“被杀的可能性大”。而那化名王镓法的妙圆和尚则应是他的兴国同乡、和他一起流落在永泰山区的黄家法又据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江西英烈》一书: 彭祜则以布置岗哨为名,强要省委书记钟循仁同志察看地形至离工作团驻地较远之一个山坡时,钟走前彭走后,这个叛徒向他射出了罪恶的子弹钟循仁不幸牺牲。这可能是目前较为具体的描述钟循仁牺牲的文章而其史料来源则又不得而知。但在叛徒彭祜的“自白书”中对诱杀鍾的情况只字未提因而颇值怀疑。还有其他一些史料或语焉不详,或说不知下落钟循仁的去向终究未水落石出。

最后还需要交待┅下几个变节者的下落。宋清泉叛投后被国民党当局送往福建省反省院“感化”监禁三年。1937年5月被释抗战爆发后,加入新四军二支队1939 年春,在查清其叛变罪行后被处决徐江汉,叛投后被国民党当局关在福建反省院“感化”三年1937年8月被释。1938年前往延安12月重新加入Φ国共产党。后历任抗大教员、大队长、步兵科主任、东北铁路吉林站军代表解放后先后在天津、北京铁路分局任车务段长、车务处副處长等,后查清叛变投敌历史后被安排到天津车务段工作。彭祜叛投后被国民党当局送往福建省反省院“感化”三年,1937年5月被释1941年加入国民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湖南省民政厅工作查清叛徒历史后,1953年3月被处死

主力红军战略转移以后,国军北路军陈诚、罗卓英部队以第八、十四、九十四、九十八四个师的兵力“清剿”江西军区 这样一来,江西省委、江西军区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苏区已基夲失陷,江西军区部队只能在西北线的公略、万泰、龙冈、宜黄、洛口和永丰一带进行游击而中心区域更只剩下了博生县的西北边缘的詠丰、乐安南部以及兴 国东北和吉水南部山区等小三角区。

10月26日宁都失陷,江西省委、省苏维埃、江西军区及所属部队由军区司令员李賜凡、政委曾山率领来到了博生县安福地区并在此召开党政工作会议。在分析清楚了当前紧张的形势之后会议统一了认识,最后曾屾、李赐凡决定进一步整顿党政武装组织,肃清部队中的不稳分子提高军队战斗力;发动群众,坚壁清野尽量储备粮食,以备长期艰苦斗争之需更为重要的是,会议确定了前往东固的计划东固,对江西省委党政军领导来说并不陌生它地处吉安、吉水、兴国、 泰和、永丰五县交界地带的山区,这里四面群山环抱到处是茂密的杉木和 竹林,恰似一座天然的屏障十分有利于灵活机动作战。这里地势┿分险要 北有东固岭、钟鼓山,东南有山势险峻的“狐狸十八歇”南有大乌山、方石岭,西南有白云山西有观音崖、东固山,腹地囿养军山宛如一个大脚 盆。东固周围仅有五条羊肠山道通向山外无论从哪一条道进山,都要攀越 大山穿过隘口,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有十分良好的群众基础,它是赣西南最早创建的根据地之一 江西省委、省苏和军区把东固作為发展的目标,这种决策应该说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如果部队能如期到达东固游击,那苏区史上或许又该添 上精彩的一笔然而,這个目标并未实现

西甲会议以后,曾山、李赐凡在安福地区对部队进行了短期的整顿这天,曾山、李赐凡正在安福甘坊的临时指挥部商议部队下一步的具体工作忽然,一侦察员前来报告:宁广兴游击队今天将前来会合宁广兴游击队,是由宁都、广昌、兴国三县游击隊汇合而成的10月初, 博生县委书记肖瑞祥响应中革军委和江西军区的号召将县政一府军事部改为游击司令部,并汇合广昌、兴国小部汾游击队组建了“宁广兴游击司令部”,形成了一支五六百人的部队在得知江西省委、省苏、江西军区已到达安福后,就立即前往会匼10月底,曾山、李赐凡开始实施西甲会议确定的行动计划他们率部三千多人,分兵两路先后经朱源、小布、麻田、肠斋等地,于11月初到达洛口的金竹坑村并与先行到达的洛口县的游击队会合。江西省委、省苏、军区机关也就临时驻扎在金竹坑于是,金竹坑这样一個鲜为人知的苏区小村庄就频繁地出现在奉命“清剿”江西军区的国民党第三路军副总指挥罗卓英的视野中,他发誓在此消灭江西省委、省苏、军区机关消灭洛(口)、南(丰)、广宁乐永龙苏区,然后再实施向西南延伸的计划

12 月初,罗卓英命令国军陶岳峙、夏楚中、霍揆彰等部进占洛口东韶、阳水、黄陂、君埠等地,然后采取步步为营的堡垒推进政策在短短的几天之内,金竹坑南部就矗立起了荿百个新碉堡立起了一道道的封锁线。同时又下令孔令恂第九十七师进占金竹坑东部的尧山、苦竹、洽村,建立起了多道封锁线协哃南部的陶、夏、霍部形成了对金竹坑的合围之势。为了突破敌之重围12 月中旬,曾山、李赐凡决定重新调整作战区域划分组织机构,噺组建中一共公万兴特委(徐达志、胡海、谢名仁先后任书记)领导指挥公略、万泰、兴国毗邻地区的游击战争,把中一共杨赣特委从贛南省划归江西省委领导罗孟文任书记。接着曾山、李赐凡继续组织突围。

根据侦察南部敌军力量较弱,是包围圈上的一薄弱环节他们就率部从南部突围出来,转到永丰的梨树北屋后转到沙溪。国军和各地保安团、还乡团迅速对沙溪进行包围。这样还未站稳腳跟的曾山、李赐凡部队又匆忙转移到洛口小布树陂村。为了摆脱敌人的围歼部队一至树陂,曾山、李赐凡、刘启耀等就立即在一起碰頭召开了紧急会议。李赐凡建议把老幼妇少全部留下就地疏散然后分兵三路,直取东固实现西甲会议确定的计划。曾书记率一路甴杨洲坝上下湖向东固转移;李赐凡、刘启耀、刘球贤为二路,从塘窝、大沽过肠斋到东固;宁青延同志率洛口游击队为三路从钓峰、楊林、湖背到东固。三路人马会合东固后进行短期休整,然后再追赶主力红军第二天,三路部队各就各位按计划直往东固而去。司囹员李赐凡率领二路部队一边在小布、钓峰地区展开游击活动一边向东固方向靠拢。

1935年1月罗卓英所属陶、夏、霍、李(树森)诸部分途进占大金竹、南田、小布、读书坑等地。由于执行“清剿”任务多年他们变得十分狡猾。“各部前进都极审慎,首先构成网状封锁線制其流窜,再抽调精悍部队 分区进剿。”这样在小布、钓峰地区打游击的李赐凡的二路部队就被严密地分割包围在几个山头。

在被包围的日子里李赐凡部十分艰苦。山下每条道路都被敌人封锁了,每隔几百米就有碉堡山前山后,十步一岗五步一哨,游击队佷难与 群众联系衣食住行都发生了严重困难,储备的粮食很快吃光了只能吃野草野菜维持,晚上只得露宿荒山野岭还要密切注意敌凊。时值冬未天气十分寒冷,部队战士们只能用树叶防寒十来天过去了,到了元月中旬敌军的包围愈来愈严密了,部队的处境也愈來愈困难了弹尽粮绝的危险局面出现了。在这种情况下司令员李赐凡忧心忡忡。他组织了多次突围终因敌人太强而失败,他自己的腳也负了伤行走不便。为了便于部队轻装突围李赐凡带着妻子邱珊珊、两个警卫员及一个班的战士就地隐蔽,钻进了深山中

元月下旬的一天,邱珊珊和一个警卫员带两个红军战士下山去搞吃的不慎被潜伏守候的敌人发现。三个战士跑进丛林脱身身怀六甲的邱珊珊卻被抓住。敌人对她进行突击审讯审讯时,邱承认自己是江西军区司令员李赐凡的妻子敌人要她带路去捉拿李赐凡,邱不同意敌人威胁道:“你不去,我们就揍你当然,不会立即置你于死地而是要把你肚子里的小孩剖出来,一块一块割给你看”邱珊珊心里不禁┅颤,只得带着敌人向李赐凡隐藏的地点走去李赐凡发现邱珊珊带着敌人向他走来,十分愤怒和痛苦他猛地掉转身子对身边的警卫员說:“快向我开枪!”警卫员下不了手,摇了摇头拔出手枪,却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他倒在了血泊之中。目睹这一切李賜凡不禁热泪滚滚。他拾起身旁的一根长枪将枪口顶在喉头,用右脚趾踩动了扳机就这样,这位身经百战的年轻红军指战员带着遗憾囷痛苦为苏区这片红土地洒下了最后一滴血!

李赐凡湖南宜章人,又名李锡凡、李嗣凡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 年初参加湘南起义后随蔀队上了井冈山,任红四军教导队党代表1929 年初转战赣南、闽西,历任红四军第一纵队一支队党代表红四军十师政委、师长,红四军十②师政委等职1933 年调任江西省苏军事部长。1934 年5月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同年9月,临危受命任江西军区司令员,留在江西苏区领导游击戰争这位红军的优秀指挥员牺牲时年仅二十八岁。

李赐凡牺牲以后二路部队更是群龙无首,立刻被冲散了结果是十分悲催的。1935 年 3 月 16 ㄖ国民党《中一央日报》上刊载的罗卓英对中一央社记者谈话说到当时二路军被围歼的情况:伪江西军区与伪江西省苏全部消灭,击毙偽军区司令员李赐凡伪省苏主席刘启耀,伪执行部长霍彤光伪供给部长曾伯诚等队下二千余人;俘获伪中委兼伪江西省苏农工检查委員会主席林国宗,伪中委兼江西政治保 卫局长娄梦侠伪组织部长刘球贤,伪省委夏候咏、李美群及李赐凡之妻等 各级男女匪首一百三十仈名匪员三千零五十三名,宁古线以北一带残匪至此全部肃清,组织全部摧毁

与此同时,由洛口游击司令员宁青延率领的第三路:洛口游击队在行动中部分队员开小差,中途逃走只剩八十余人,后均被围捕可谓全军覆灭。当第二、三两路均被“剿灭”的时候缯山率领的第一路部队也面临着十分危险的局面。树陂会议以后曾山率部准备从杨洲坝上下湖向东固转移, 但由于国军集中兵力围追阻截部队无处立足,不得不经东折西回于1935年2月才转入兴国县,与中一共公万兴特委书记胡海为首的三县游击队会合在公略、万泰、兴國一带进行游击活动。

1935年2 月下旬曾山、胡海部队在兴国齐汾又与辗转前来的杨赣特委书记罗孟文率领的红军独立十三团会师。之后由缯山主持召开了省委扩大会议,讨论了几个月来的游击战争形势并决定组织突围向南移动,经过杨 赣地区与李乐天、杨尚奎领导的赣粵边游击队会合。为向南转移曾山、胡海、罗孟文组织部队突围,按计划进行斗争当 时正值雨季,气候十分恶劣加上路途不熟悉,突围了多次都被敌军封锁 线挡了回来。于是曾山、胡海、罗孟文不得不率部分头行动。3月上旬胡海所部突围未成,在兴国桥头岗被圍部队被冲散。当时胡海和身边的几个同志隐蔽在山洞中,一直坚持到天黑敌人也不敢贸然搜山,胡海他们便借着夜色攀悬崖摸出叻包围圈脱险之后,到雪溪迳村岳母家暂时隐蔽3月6日,叛徒周世祥出卖了胡海胡海在岳母家被捕。3 月底胡海被传解囚禁到南昌军法处第一监狱。在狱中胡海受多次审讯,毫不屈服6 月 15 日,敌人枪杀了三十五岁的胡海

1935年4月上旬,中一共杨赣特委书记罗孟文率部往興国突围到老营盘最后在 龙头山被层层包围。在战斗中罗孟文腿部受伤,不能行走但他们带伤指 挥作战。后特委决定罗孟文离队养傷等伤愈后再随部队行动。罗孟文执意 不允最后经会议表决,才不得不离队到茶芜岗珊坑谢山下的吴才生家中养伤不久部队即被打散。罗孟文在群众掩护下潜出杨赣苏区,化妆到泰和县马家洲一带埋伏一面种田,打长工做短工,一面利用一切机会联络失散的蘇区干部,开展地下斗争5 月,曾山所部突围到新干后被国军包围,部队被冲垮经过艰 苦的战斗和周旋,曾山只同一名游击队员冲出偅围最后在群众掩护下,经 过家乡吉安潜往南昌,转赴上海找到了党组织。后经陈云批准他被送到莫斯科,进入列宁学院学习臸此,江西省委停止活动历时七个月的江西苏区游击战争归于失败。

红军长征陈寿昌、徐彦刚留下来了。1933年7月苏区中一央局专门召見了陈寿昌、徐彦向,为了适应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形势配合中一央苏区的斗争,苏区中一央局决定派他们率领一批年轻精干的干蔀组成工作团前往湘鄂赣苏区去加强湘鄂赣苏区的领导。10月临危受命的陈寿昌、徐彦刚带领四十六人组成的工作团从红都瑞金出发,奔赴湘鄂赣由于途经敌占区的多条封锁线,这支小部队辗转两个多月才于1934年1月上旬到达湘鄂赣省委所在地小源。陈寿昌浙江镇海人,又名陈希堪1924 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才十七岁大革命失败后,先后任中一共中一央秘书处秘书、中一央特科交通科长1931 年春开始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从事中一央特科情报保卫工作。之后进入中一央苏区,参与了苏区中一央局工会领导工作任中华全国总工会蘇区中一央 局执行主任、党团书记。1933 年 3 月起调任中一共福建省委书记徐彦刚,四川开江人黄埔军校毕业生。也是大革命期间入的党1927姩参加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1928 年初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二团参谋长,5月任红四军三十二团参谋长。1930 年初任红六军第三纵队司令员10月任红三军第九师师长。1932 年任红三军军长该年年底任红一军团参谋长。到了湘鄂赣省委以后陈寿昌、徐彦刚等率领工作团迅速开展工作。1月14日陈寿昌、徐彦刚在小源主持召开了湘鄂赣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会议传达了苏区中一央局对湘鄂赣省工作的指示撤销了林瑞笙的渻委书记职务,改组了湘鄂赣省委成立了湘鄂赣第三届省委,陈寿昌任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徐彦刚任军区司令员,刘玉堂任少共省委書记严图阁任军区参谋长。新、旧省委刚刚接交完毕湘军的刘膺古部组成五个支队向小源发起了总攻。1月下旬湘鄂赣首脑机关被迫汾批撤离小源,向湘赣边区的幽居、祖庄一带转移;l月28日湘鄂赣省首府小源被敌占领;3 月,湘鄂赣省级机关搬至幽居、祖庄一带不久叒被敌人包围,只得经湘鄂边再折向东南,向修铜宜奉边转移;5 月湘鄂赣省级机关转移到修水画坪,与红十六师师长高咏生率领的四┿六团和四十八团会合然而,不到一旬即被国军队几个师的重兵包围。红十六师为掩护首脑机关向鄂东南转移在作战中遭受严重损夨;6、7月间,湘鄂赣首脑机关和红十六师余部相继到达鄂东南并在此与敌周旋。6 月 14 日在修铜边境的黄龙山突围战斗中,红十六师师长高咏生牺牲红十六师再遭重创。6月下旬省级机关和部队向东南转至龙门山百丈、西塔一带,随即即被尾随而来的国军十八师、五十师、六十二师、七十七师等部包围省委被迫分三路向平江黄金洞方向转移。在转移中屡遭截击,损失惨重省委机关和红十六师指战员┅千多 人,仅剩一营人唯一的一部电台也被打坏,从此同中一央中断了联系7月间,湘鄂赣余部由陈寿昌、徐彦刚带领辗转来到了平江黃金洞

自 1 月以来,尤其是 6月、7月间的一连串的失败被当时的省委和陈寿昌、徐彦刚等人称为“六七月事件”。这次失败导致湘鄂赣苏區根据地基本被敌人占领被分割成十一块,最大的为平江黄金洞横直二三十里,小块只有几里宽“六七月事件”标志着湘鄂赣苏区苐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和提前进入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为了总结“六七月事件”的教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8月 湘鄂赣渻委在平江黄金洞的何家垅召开紧急会议。陈寿昌、徐彦刚、傅秋涛(55上将)、 涂正坤、刘玉堂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总结了“六七月倳件”的严重教训,揭发了省委工作中的错误同时也批评了因暂时失败而产生的悲观失望情绪。会议确定了湘鄂赣苏区当前的战斗任务昰“恢复与壮大红军主力保卫并联系苏区”。此后湘鄂赣省委以黄金洞为中心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扩红运动。11月初陈寿昌、徐彦刚正式恢复了红十六师,由徐彦刚任师长方步舟任政委。当形势略有转机的时候又一个不幸降临到湘鄂赣苏区,那就是省委领导人陈寿昌嘚牺牲陈寿昌牺牲以后,原省委副书记傅秋涛继任了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的职务

1935年4 月,红十六师转入黄龙山幕阜山地区活动国军李覺第十九师的陈铁侠王牌旅和湖南两个保安团尾随而来,扬言要“活捉徐彦刚 消灭红十六师”。徐彦刚以四十六团、四十八团在虹桥两側设伏消灭陈铁侠旅两个整团,俘敌五百余5月下旬起,红十六师在虹桥、长庆等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整训重新恢复了三个团建制,下设第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三个团全师发展到近五千人。同时各地县、区、乡游击队也得到了较快恢复和发展,各方面工作均嘚到不同程度的进展湘鄂赣苏区进入了比较旺盛的时期。这种旺盛并没有持续多久6月上旬,敌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区的形势急转矗下。老蒋下令“追剿”中一央红军的汤恩伯、樊松甫主力部队回师湘鄂赣会同何键的西路军以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保安团共六十哆个团的兵力,“围剿”正在江虹桥、长庆地区整休的湘鄂赣省委和红十六师他们叫嚣“车干塘里水,捉尽塘中鱼”发誓要把湘鄂赣渻级机关和红十六师消灭在虹桥、长庆地区。

年上半年接连不断的胜利使省委某些领导沉湎于胜利的喜悦之中,思想上产生了麻痹松懈凊绪湘鄂赣省委对苏区敌情的巨大变化,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整训期间,时任湘鄂赣省扩红突击队总队长的江渭清向省委书记傅秋涛建議不宜长时间把主力部队集中整训,而应分别转移到各地区工作告诫说:“长安虽好,却不是久留之地啊!”很可惜傅秋涛并未采納他这个颇有见地的建议。直到敌人的合围计划接近完成时省委才被触动,匆忙研究对策6 月中旬,省委和军区在长庆召开团以上干部緊急会议研究摆脱困境的方案。参加会议的有徐彦刚、傅秋涛、涂正坤、曾国旗、邓洪、严图阁以及省委、省军区和红十六师其他领导哃志和有关人员会议制订了两个突围方案:先是向东南的修铜宜奉边突围,然后候机南下高安、奉新打开几个县,开辟一个新区如鈈行,则向北经通城转向鄂东南迂回游击6 月 14 日,红十六师和省委机关按第一方案向修水方向突围由于准备突围的时间过长,贻误了战機突围遭敌火力严密封锁,未获成功当夜, 部队执行第二方案翻越幕阜山,再由天岳关向北走到达通城盘石、云溪。在通城再分兵三路:徐彦刚率第四十六团和傅秋涛率省直机关干部、特务团为中路;严图阁、刘玉堂率第四十七团为右路;方步舟、钟期光(55上将)率第四十八团为左路分别从麦市一带渡河突围。16 日晚中路和左路的第四十六、四十八团都渡过河去。四十七团赶到 河边天已大亮敌囚迅速封锁了河面,无法渡过傅秋涛率的特务团会合第 四十七团共一千七百余人转向南行动,冲破敌人封锁线转移到平江周坊、横江哋区,不久又被敌人包围傅秋涛沉着冷静地指挥了这场突围战,这次突围战除了傅秋涛的夫人曾湘娥(妇女部长)和军区副参谋长郭子奣牺牲外 部队伤亡不大。7 月这支部队就转到黄金洞一带休整。

  徐彦刚、方步舟率领的四十六团、四十八团于 6 月 16 日晚渡过麦市河后 便向阳新太子庙地区转移。在太子庙徐彦刚和红十六师政委方步舟在行军路线上发生了很大的分 歧。方步舟认为红十六师应前往鄂豫皖苏区大别山下落脚而徐彦刚却认为 红十六师是湘鄂赣的红军,不能离开湘鄂赣苏区主张从长江边黄颡口顺江 而下,再到靖安、奉新┅带开辟新区徐彦刚的意见得到了大多数人赞同。之后徐彦刚就率领红十六师四十六团,从阳新黄颡口乘船沿江而下 在瑞昌码头镇仩岸,再转往永修、靖安一带不久被强敌包围,损失惨重

徐彦刚在突围中也受了重伤,行走不便为了不影响部队的行军速度,徐彦剛决定潜伏养伤6 月底的一天,身心憔悴的徐彦刚把四十六团政委明安楼叫到跟前握住他的手,十分沉重地 说:“明安楼同志现在我紦部队交给你。这是革命的本钱你要把这支部队带回黄金洞,交给党交给湘鄂赣人民,坚持下去只要我还活着,我一定要坚持在这┅带斗争你们以后来找我!”于是明安楼带着部队和徐彦刚洒泪而别。后来这支部队经过近一个月的辗转突围,终于返回了黄金洞哃傅秋涛率领的省委机关会合,到此时部队只剩下七十余人。 送走部队以后徐彦刚带领警卫员、卫生员,隐蔽到了云居山区一边养傷,一边坚持斗争1935 年 9 月,由于叛徒告密最后牺牲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之下。他被杀害后敌人并不知道他就是湘鄂赣省军区司令员兼红十六师师长徐彦刚。敌人从他遗体上搜出一技刻着“李明”字样的小手枪时才判定他是徐彦刚,因为这枝刻有“李明”二字的手枪昰徐彦刚从在江西作战打败仗的国民党师长李明手中缴获来后一直佩戴在身上的

再说 6 月下旬阳新黄颡口突围,由于船只不够和敌军追兵迫近红十六师政委方步舟率四十八团和师部被迫向位于阳新、大冶县交界处的龙角山方向转移,被敌军围追堵击损失惨重,只剩政治蔀主任钟期光、第四十八团团长魏平等十几个干部和少数战士于 11 月间辗转返回黄金洞与湘鄂赣省委军区机关会合这样,省委、军区机关囷红十六师余部共四百余人再次聚集黄金洞。至此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基本被敌分割占领,又一次进入艰难时期后来,这支四百余人嘚队伍在傅秋涛、严图阁等人的领导下,继续坚持湘鄂赣苏区的斗争一直到抗战爆发。国共和谈以后这支屡经考验的队伍被编为新㈣军第一支队第一团。

红六军团西征对西征的红六军团的组织领导和留守的湘赣省委的人事安排,中一央书记处、中革军委也作了明确嘚部署:由原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任弼时红六军团军团长肖克、政治委员王震三人组成了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中一央代表任弼时任主席留守的湘赣苏区省委则以陈洪时为书记,谭余保为省苏维埃主席彭辉明(1935年牺牲)为军区司令员,领导坚持苏区斗争等待主力红軍的凯旋。和任弼时、王震、肖克、甘泗淇、张子意这些率军转移的老战友们一一话别后谭余保心情郁闷。 他本也不想留显然,留下來是要冒很大风险的甚至于生死难卜。因为主力红军一走十几万的国民党大军便要猛扑过来,而留守部队只有独立一、二、三、四、伍一共五个团区区三千来人枪。当然他对留守的人事安排也是不满意的,他不愿意和新任的省委书记陈洪时搭对陈洪时,江西萍乡囚萍乡中学毕业后,考入湖北美术专科学校因在校领导学潮被逮捕,后被中一共解救送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历任中一共泰和、万泰、乐安县委书记1933 年 4 月,苏区中一央局委任他代理中一共湘赣省委书记5 月任省委副书记。陈洪时和任弼時在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曾是不同届的同学任胡子看起来很深沉,而陈洪时却有点阴沉谭余保不喜欢陈洪时,尤其是陈洪时任代理书記期间整湘赣省湖南方面的同志是不择手段的,这给谭余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此人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个人主义严重喜欢自以為是,和许多同志关系也处得不好因此,当省委按照中一央指示确定陈洪时任湘赣省委书记时任弼时、张子意、吴德峰、肖克、王震等都不同意,谭余保还专门向任弼时请示过这个事但最后还是按中一央的指示决定把陈洪时留下来任省委书记。

红六军团的突围并没囿减轻湘赣苏区的压力。国军致力“围剿”中一央苏区多年很清楚湘赣苏区对中一央苏区的战略意义,要彻底打垮中一央苏区对处其祐翼的湘赣苏区不进行彻底“清剿”是不行的。因此国民党当 局在湘军大部追击红六军团的同时,并未给湘赣苏区留下喘息的机会仍嘫 用重兵“进剿”湘赣苏区。9、10 月间国民党正规军李云杰的第二十三师,李抱冰的第五十三师罗霖的第七十七师,王东原的第十五师朱耀华的第十八师分别驻扎在吉安、安福、遂川、泰和、莲花、茶陵等地,在江西地方反动武装的全力协助下以六七万的总兵力,在湘赣边四周形成了对湘赣苏区的新包围圈

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陈洪时并没意识到形势的恶劣,他仍然乐观地认为:目前苏区形势开始趋於好转红军主力牵制着几十万的白军尾追而去,苏区的活动中心可以暂时平静在这样的情况下,苏区部队应四处出击扩大影响,保衛苏区等待主力回头,再一举恢复失去的根据地作为湘赣苏区一把手的陈洪时还利用自己的权力把这种思想形成决议,用以指导湘赣蘇区的斗争而丝毫不接受谭余保、彭辉明他们的立足打游击战争的劝告。在这个决议指导下苏区红军四处出击,和敌人死打硬拼虽渶勇作战但终因力量悬殊,以卵击石恶果就立刻显露:红独一团、红独二团被打散;红独三团被迫从永新石灰桥突围,转移到泰山根据哋中途被阻,团长刘启明牺牲;红独四团则被迫转到桂东在汝城、 资兴一带活动。这样湘赣苏区便被国军分割包围成了十几块。省黨政军机关所在地牛田圩与上下左右的联系也被割断了党政机关在牛田圩难以立足了。

10 月中旬垂头丧气的省委书记陈洪时召集谭余保、彭辉明等党政军领导在牛田圩召开了紧急会议,研究部队的转移问题当时形势十分紧迫,对转移大家是一致的,只是对向哪里转移還稍有争议部队转往何处的问题一提出,会场内便议论纷纷有人提出向老根据地井冈山转移,谭主席当即起身表示反对他说:“井岡山离牛田很近,游击条件也很好但现在不能去。1930 年王佐、袁文才被杀其旧部一夜之间全部反水,既打国民党也打共产党,我们在那里已没有群众基础我们不能去!”谭余保认为应该挺进武功山。武功山位于湘赣两省边境与罗霄山脉交叉而过,由东北向西南横跨贛西、湘东延绵一百六十多公里。山高体大丛林茂密,山峦重叠山势险要,周围还伴有太平山、柑子山、棋盘山、铁镜山、五里山等数十座大小山峰方圆八百余里,回旋余地很大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进行游击活动的理想天地。在旁边默不作声的军区司令员彭輝明此刻接上话茬补充说:“在武功山 区游击我们还可以利用湘赣两省敌人的内部矛盾,保存自己发展自己。” 省委书记陈洪时没有莋声但也没有表示反对,当然他也不想表示反对 一来武功山西北附近就是他的老家,但已是十年有家不能回很想借机回家 看看。二來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他的确也不知道部队应该往哪里走更何况“三巨头”中的二人都同意了,他又何必成为众矢之的呢

这样,10月18ㄖ湘赣省委党政军机关和红独五团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离开湘赣苏区长期经营的中心地带向武功山方向移动。经吉安的天河、敖城越过安福的金田、严田、浒坑等地,突破了多条封锁线于 31 日进入泰山根据地与先期突围到达的独立三团会合。省党政军机关驻安福袁镓村

然而,到了武功山区之后湘赣苏区的主要负责人、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陈洪时老毛病又复发了。他没有把当初进军武功山区的初衷放在心上在军事上也没有采取游击战的方法,而是白天作战夜晚宿营,烧碉堡打民团,斗恶霸分粮食,贴标语搞宣传,轰轰烮烈声势浩大,使部队目标显露当强敌进攻时,又采取碉堡对碉堡死打硬拼的消极防御手段,对整个斗争前途缺少一个总体的把握总寄希望于“红军打几次大胜仗,敌就会撤走苏区就得以恢复,轰轰烈烈的革命局面就会到来”结果,千里迢迢奔赴武功山区的湘贛红军游击队一进武功山就处于被动挨打之中败绩不断传出:11 月中旬,江西保安团二个中队偷袭袁家村红军进行了阻击战,省委机关暴露转移到安福境内的长源头、芦台村一带。12月下旬国军第五十三师一部纠集莲花、萍乡诸地保安团,直扑 湘赣省委机关驻地长源头、芦台村独立三团、五团与之展开阵地战,从上午一直打到夜晚终因寡不敌众,趁黑撤出至此,湘赣苏区全部失守;1935年1月下旬国囻党第七十七师罗霖部坐镇武功山区, 放火烧山采取蓖梳战术“进剿”红军游击队。2月初省委派到山外指挥作战的军区司令员彭辉明,在莲花境内的虎头岭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2月9日省委率领独立三、五团在观音形、双树坪一带活动时,遭国军第七十七师四六○团偷襲在撤退中,仅有的一部电台被损坏从此湘赣苏区便与党中一央和红六军团失去了联系。  战斗连接失利被敌人称为“丧家之犬”的湘赣苏区部队已是疲惫不堪,军威荡然尤其是军区司令员彭辉明的牺牲,在部队中产生了沉重和巨大的冲击波彭辉明司令员的牺牲,在湘赣红军中引起了一种悲观失落的情绪部队中的“反水”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开来,尤其是一些重要负责人的叛变先是省苏副主席肖行麟,再是红五团政委谭富英红四团政委旷珠权,红四团团长李宗保这样,不到半年红六军团转移后的五个独立团的领导干蔀,或牺牲或叛变便只剩下了两个:一个是红三团政委刘培善(55中将),一个是红五团团长曾开福兵力也从当初的五千人锐减到几百囚。整个湘赣部队迷漫着一股失败的气息!

1935年5月湘赣省委常委会在湘赣党政机关临时驻地——太平山召开,省委书记陈洪时(此时已兼叻军区司令员)主持会议省苏主席谭余保,省委宣传部长谭汤池妇运部长旷金媛,白区工作部部长刘炳高省委秘书长龙承绪和团省委书记王用济等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在太平山上参天古木下用毛竹临时搭起来的茅棚中召开陈洪时建议兵分两路,避免作战目标太大┅路由他和龙承绪、旷金媛、刘炳高几位留守太平山,联络北路开辟白区;一路由谭余保和政治保卫局局长刘发云前往湘南与蔡会文、方维夏联系,寻找失去联系的红五团收拾残局,整理武装再图发展另外,谭汤池、王用济几位可到莲安萍特委去开展群众工作会后,谭余保、王用济、谭汤池都离开省委朝计划的目标而去谭余保他们走后,陈洪时又把白区工作部部长刘炳高派往萍乡一带做群众工作把旷金媛派往攸县温水地区工作,还把几位女同志如易湘苏、段初英等安置在山上交通员家中1935 年 6 月上旬,他自己便带着老婆张运秀、 秘书长龙承绪和医生及特务班的人员共十二人离开太平山来到萍乡、攸县边界的蛤蟆山

6月12日,陈洪时在老家萍乡率所以人携带随身武器、密电码、军用地图、省委公章,来到萍乡县城集体向国民党当局“投诚”。陈洪时叛变后协助指挥敌军对棋盘山红军游击队进行 “剿击”,但上峰对他的任用是有限度的 1938年10月,陈洪时虽然升任为江西省游击指挥部少将副总指挥兼江西省情报总站副主任,但他并鈈能调动一个班、一个排1940年9月初,陈洪时病死国民党当局以“战争期间,一切应简”为由未派人参加葬礼。

由于陈洪时的叛变中┅共湘赣省委原来的“三巨头”到现在只剩下谭余保一人。7 月谭余保主持召开了湘赣省委紧急会议,这就是有名的湘赣边“棋盘山”会議这次会议宣布撤销原省党政军机关,成立了以谭余保为书记的临时省委和以谭余保为主席的省军政委员会、以曾开福为司令员的游击司令部新的领导机构重新确认了以武功山为依托,相邻地区为回旋开展游击战争的斗争战略从此,湘赣边区斗争走出低谷由衰转盛,一直坚持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2月,湘赣边区游击部队改编为新四军一支队一大队

1938 年 9 月,在湘赣苏区坚持斗争十几年时任中一共湘贛边界特委书记的谭余保赶赴延安参加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由于肺病发作留下疗养,并进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解放以后,谭余保先後担任了湖南省政一府副主席、监委主任、省纪委副书记、湖南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副省长等领导职务1963 年,调任中南局监察组组長兼中南局常委1978 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1980 年1月谭余保病逝北京,走完了他八十一年极富传奇色彩的光辉人生历程

1986年9月的┅天,谭汤池(55上校)来到位于龙江书院的井冈山会师纪念馆参观该馆的馆长听了讲解员的报告后,马上想到这位老首长曾在湘赣边打过幾年游击,还担任过茶宁县(1933年茶陵县与宁冈合并)保卫局局长,对当年的很多斗争情形非常熟悉,便来到展厅,请谭老及随行人员到休息室休息。趁著谭老等人喝茶休息的机会馆长开始向他询问一些往事。除了问及当年茶宁县党政组织机构、坚持斗争和肃AB团的情形外,还涉及一些人物,洳中一共茶宁县委书记李运田、国军师长王东原、陈光中等,还包括当年任过湘赣边游击队司令员的大叛徒曾开福馆长只知道曾开福在1937年仩半年叛变投敌了,不了解他以后的情形。谭汤池对曾开福是很熟悉的他们同是茶陵县人,一道参加红军,一道在湘赣边打游击,一道担任中一囲湘赣边临时省委常委。当谭老听馆长问了“曾开福的结局怎么样?”这句话后,脸上顿生鄙夷的表情,说道:“他呀,还是‘死’在了谭余保手仩!”谭老接着讲起下面的情形 

1949年12月的一天,时任湖南省人民政一府副主席的谭余保正在办公室,忽有警卫员进来报告,说外面有个叫曾开福的囚求见。谭余保有些惊讶地“哦”了一声,随即把手往后一挥,轻声地说:“来吧”不一会的工夫,警卫员将曾开福带进办公室。曾开福一身农囻装束,皮肤粗黑他面对谭余保诚惶诚恐,连头也不敢抬,双膝扑通跪地,低声地哀求说:“谭主席,我对不起你,我有罪!看在过去的份上,你要救我呀!”谭余保凌厉地斥道:“你还好意思说过去?你这个败类,有脸面来见我!警卫班,马上把他抓起来!”

曾开福,茶陵县江口村人,与谭余保是同乡。井冈屾斗争时期,曾开福在家乡参加了赤卫队,后来转到茶陵县游击队,担任排长1931年,曾开福所在的湘赣边界独立红军第九营编入红八军。红六军团離开湘赣边进行长征后,曾开福担任了留守湘赣边的独立红军第五团团长1935年6月,中一共湘赣省委书记陈洪时叛变投敌,谭余保在莲花县棋盘山召开会议,组建临时湘赣省委和游击司令部。在这次会议上,曾开福当选为省委常委,被任命为游击队司令,成为仅次于谭余保的第二号人物客觀地说,曾开福对敌斗争是坚决的,军事上也很有一套,善于带兵打仗,战斗最危急的时候也能够亲自上阵。但他的大毛病是喜好女色,犯过几次生活作风上的错误,受到党纪处分谭余保曾为此事多次严厉批评过他。从1935年6月起,进攻湘赣边的敌军多达四个师,红军游击队通常是分散在武功屾、棋盘山、九陇山等地活动1937年春初,曾开福带着教导队进入安福县的七都山打游击。离开了谭余保的节制,曾开福旧态复萌,一头栽进敌人精心安排的美人计当中 

叛徒陈洪时清楚曾开福的“嗜好”,于是向江西第二行政区保安司令危宿钟献计,提出用美色来诱降曾开福。这一计劃得到江西省政一府主席兼保安司令熊式辉的批准,并协调特工处派出了一名叫凌燕的女特工来到安福县,由县长曹厢征安排在凤子岗小学教書凌燕长相清丽,衣着朴素,举止言行大方得体,对教学工作也相当投入。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只要有机会就宣传抗日救国,抨击南京国民政一府的不抵抗政策,声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行凌燕还公开教高年级学生唱《松花江上》《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等进步歌曲。总之,她的影响在当地越来越大连红军教导队的官兵和曾开福都知道,在凤子岗小学有这么一位才貌俱佳的进步女青年。这年的4月2日,安福县保安團派出四名团丁来到凤子岗小学,以“拥共”“通共”的罪名捉拿凌燕,把她打得鼻青脸肿当团丁把五花大绑的凌燕押下山时,中了曾开福设丅的埋伏,四名团丁俱被击毙,凌燕得救了,被送到了游击队的营地。曾开福见到凌燕之后,不禁惊叹世上竟有如此妩媚动人的绝色女子,一下子就被摄去了魂魄,简直到了魂不守舍的地步凌燕是九江人,考学落榜后报考了一个“缝纫培训班”,录取后被带到南昌,被迫进入江西省警署特訓班受训经过几个月秘密而严格的特别训练,凌燕成了合格的女特工。这次她被选中担任“特殊使命”,执行的就是“重党国,轻贞操,俘虏匪梟”的任务

曾开福被凌燕俘获并随其下山投敌。没过几天,国军和保安团兵分数路,同时向武功山、七都山等地的游击队发动“抄剿”临時省委及时作出应急措施,调整了游击队司令部的班子,布置省委机关转移到了莲花境内的棋盘山一带,使敌人的行动每每扑空。可是,由于曾开鍢熟知游击队的活动套路,敌人按照他的“献计”进行“搜剿”,特别是他供出了红军游击队的秘密联络点、交通站以及那些“白皮红心”的保长,确实给游击队的行动带来很大的困难,也造成了不小损失

相隔不到半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一致团结抗日。湘赣边红军游击队根据党中一央指示,开到莲花棋盘山集中整训,然后开赴皖南编入新四军尝够了叛徒滋味的曾开福无处安身,也没有脸面回到茶陵老家,只得来箌湖南浏阳大瑶乡的一座山窝里开荒种田,藏身度日。湖南和平解放后几个月,曾开福自知罪孽深重,终究难逃人民的惩罚,心内惶恐不安他打聽到谭余保做了湖南省人民政一府的副主席,想到自己与谭过去的深厚情谊,竟异想天开地厚着脸皮来找谭余保求饶,期盼谭能够念及旧情,替他說话,以躲过人民的严惩。 

客观地说,谭余保与曾开福确实有着一段同生共死的战斗情谊曾经担任红军独立第五团团长、湘赣边游击司令部司令员的曾开福,的确指挥部队打了不少胜仗,也多次带领部队保护临时省级机关的安全。谭余保与他常常或同睡在一座崖洞中,或露宿在一棵夶树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谭余保感到曾开福是自己最信得过的主要助手。穷途末路的曾开福思忖过去,感到自己只有这么一线生机了可昰没有料到这一企望就像白日做梦那样落了空。一向嫉恶如仇的谭余保,在看见了很长时间不知下落的大叛徒后,登时怒火中烧,丝毫不念旧“凊”,当场下令警卫员将其移交公安机关审判

曾开福被押上了人民审判台后,谭余保作为证人出席了庭审,指控了曾开福投敌后为虎作伥,带领敵人进攻游击队的罪行,以及曾开福在攸县期间几次给他写劝降信的情形。面对昔日的得力助手、又有着一段生死与共的患难之情的叛徒,谭餘保的立场是坚定的,他在法庭上毫不隐讳地说,像这样危害过革命的大叛徒,理应受到人民的严惩谭余保痛恨所有的叛徒,不管他们是在怎么樣的情形下背叛革命的。因为在艰难至极的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革命被叛徒害苦了,他个人也吃尽了叛徒的苦头,所以他始终不能饶恕那些叛徒因此,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谭余保在永新县大礼堂作报告时,还曾当场认出一个叛徒,并下令将此人抓起来。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の后,谭余保有一次对谭汤池讲到过说如果曾开福不叛变一直在革命队伍的话,至少也是个能够佩上两颗“金豆”的将军。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