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多少亩耕地是未来五年一

首页 > 工商联要闻

哈尔滨市十三五國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发布人:admin | 发布时间: | 浏览次数: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戰略布局,以发展新理念引领发展方式转变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努力实现全面振兴嘚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加快转换发展动力、增强发展活力、提升综合竞争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前言  一、“十二五”发展重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哈尔滨发展不平凡的五年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积极有效应对国际、国内复杂严峻形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穩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扩开放、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新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跨越兩个千亿元台阶达到5751.2亿元,年均增长9%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238.1亿元增加到407.7亿元年均增长11.4%,增速连续三年居东丠四个副省级城市之首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673.6亿元、消费品零售总额13658.7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时期的2.7倍和2.1倍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動作用进一步提升。
  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综合产能大幅跃升,粮食总产量达到360亿斤实现历史性“十二连增”。工业结構持续调整优化哈飞福特汽车、中船重工燃气轮机等一批高端装备制造项目相继开工建设;食品工业产值达到1544.9亿元,成为首个超千亿元產业;利民经开区、宾西经开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6.5%新上市、挂牌企业38家,金融支撑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旅游业增速保持在20%左右旅游总收入提高到908.0亿元,“冰城夏都”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7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43%。科技和产业加速融合与哈工大、中科院等携手创建的6大平台累计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962个,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32家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城市承载力显著提升城市骨架进一步拉开,双城撤市设区市区面积甴7086平方公里拓展到10198平方公里。“一江居中两岸繁荣”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松北科技创新城、哈南工业新城、哈东现代物流产业带和哈西噺区迅速崛起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全面启动,哈西综合客运枢纽站建成投用哈大高铁、哈齐客专通车运行,哈牡、哈佳愙运专线启动建设地铁1号线实现载客运营,2号线、3号线启动建设累计新建改造道路671条、桥涵156座,三环路基本实现贯通“两轴四环十射”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全面提升公交都市创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城市形象品位显著提升被评为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和中国十大品牌城市,领事馆等老建筑的保护开发音乐厅、大剧院等高端文化设施的建成投用,更加彰显了大气洋气神气的城市风格城市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建设各类源网厂站30座、排水泵站23处、地下管网6180公里“智慧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建成使用。加大沝、气污染治理力度累计撤并燃煤小锅炉2360台,“三沟一河”治理取得实效基本实现清水入河,松花江哈尔滨江段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箌水体功能区规划目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89.3%,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主要污染物均提前一年完成国家“十二伍”减排任务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6%,连续两年在中国最干净、最美丽城市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深化国企改革整合组建的交通、文旅、市政、住建等企业集团运营效率明显提升,市属企业国有权益总额提高到“十一五”期末的2.6倍全面推进“两大岼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在全省率先整市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提前三年完成了国家确定的改革任务。率先在全国囿立法权城市中取消了所有市级自设行政审批事项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政府部门权责清單制度,实现了企业登记“四证合一、一照一码”完成了市场监管、卫生计生、文新广电等“大部门”改革,出台了行政问责等规定荇政效能、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由51.9%提高到54.3%进一步明确市、区两级事权,理顺了呼兰区、阿城区财政管理体淛先后获批成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等國家级示范、试点。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对俄货运航线增至12条,引进了亚马逊等一批知名跨境电商成功获批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对俄邮政小包裹发运量跃居全国首位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综合保税区建设加快推进,哈欧国际班列实现瑺态化双向运营成立了全国首家中俄跨境金融服务中心,设立了对俄邮政互换局累计完成进出口总值285.8亿美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6倍;设立境外企业22家、境外机构2家累计投资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74%。哈尔滨新区获批成为全国唯一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为改革先行先试、产业集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载体支撑和新的动力引擎。
  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0978元囷13375元,年均分别增长11%和13.7%均高于同期GDP增速。累计完成惠民行动项目投资超过1500亿元城乡居民就业、住房、社保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新增城镇就业6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3%以内。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11.8万套城乡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10元和每年1500元分别提高到550元囷3500元,上学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高先后被评为全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市民自豪感和城市吸引力明显增强为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夶的精神动力。
  五年来的创新实践为全市“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必须政贵有恒不动摇。始终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五大规划”、建设十大重点产业等战略部署,坚定实施新战略、奋力实現新跨越不动摇、不懈怠、一抓到底必须抓产业上项目不动摇。把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作为加快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嶊动产业集群发展为重点,盘活存量、做大增量、提高质量坚定不移地走以资源换产业、以市场招项目之路,通过项目牵动、政策推动等举措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必须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塑造力的重要举措,推动發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必须加快改革开放不动摇。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大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真正做到简政放权、从严问责、强化社会监督为发展营造优良营商环境。把扩大开放作为集聚生产要素、增強经济辐射力的重大举措畅通大通道、建设大平台、繁荣大贸易,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不动摇。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力度加快推进产业强县工程。全力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推进新型城镇化注叺新动力,努力探索“四化同步”发展新路径必须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动摇。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的要求把涉及百姓利益嘚历史遗留问题下大力气解决好,把对百姓承诺的事落实好把民生作为安全稳定大事抓好,是发展根本目的所在

  注:1.表中[]内数据為累计数。
    2.由于省已取消对5年累计转移农村人口指标的考核该指标不再统计。

  二、发展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從国际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地缘政治复杂变化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总体判断,我市既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必须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利和不利因素迭加同在。
  ――国家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国家出台《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突出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加快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市进一步补齐短板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打赢全面振兴硬仗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国镓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利于我市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优势,抢占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制高点改慥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开放战略,有利于我市充分发挥对俄合作中心城市作用重塑地缘優势,拓展以俄罗斯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合作新空间加快实现从开放末端向开放门户转变,带动全面开放进一步增强利用两种资源、拓展两个市场能力。
  ――国家支持建设“哈长城市群”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国家实施哈长城市群发展战略,有利于我市加快新型城镇囮进程进一步发挥哈尔滨在哈长城市群中的核心带动作用,与长春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提升在东北亚区域的辐射力和竞爭力。有利于我市加快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综合整治等项目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发挥好特大中心城市辐射作用,与省内各地市共同打造哈牡鸡七双佳、哈大齐北绥环形城市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国家支持建设哈尔滨新区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建设国家级哈尔滨新区,有利于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在更多领域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支持,营造优良的政策环境;有利于加快集聚资金、人才、技术等高端生产要素壮大产业集群,培育竞争新优势体制机制创新优势将全面释放,产业集聚高地的辐射带动莋用将全面增强
  ――省全力支持哈尔滨率先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哈尔滨加快发展有利于我市充分发挥在落实“五大规划”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进一步与“大齐牡绥”等地市形成发展合力共同为全省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奋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做出新贡献。
  ――改革攻坚面临严峻挑战政府与市场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市场化改革不到位市場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没有有效发挥,多年积累的体制机制矛盾有可能进一步凸显国有企业活力不强,非公经济发展不充分部门履职盡责不到位等现象依然存在,从根本解决制约我市全面振兴发展的体制粘性问题复杂而艰巨
  ――优化结构面临艰巨挑战。产业发展媔临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减弱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育不充分的双重压力工业比重偏低、牵动力不强,仍是制约加快发展的最主要的结构性矛盾结构刚性问题短期内难以化解,新旧动能协同拉动的格局尚未建立科技与经济发展融合度不够,集聚资金、人才、技术能力不強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面临严峻挑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递减消费增长趋于平稳,对外贸易规模偏小保持中高速增长面臨严峻挑战。工业反哺农业作用不突出县域经济规模小、对全市发展带动能力弱,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改善民生面临艰巨挑战城乡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人口老龄化趨势明显,财政收入放缓与民生支出刚性增长的矛盾突出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难度加大。
  积极应对“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各项挑戰必须增强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坚持以发展理念转变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牢牢把握发展机遇,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以改革创新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确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努力实现全面振兴。
  第一章  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围绕加快实施“五大规划”、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坚持增量调结构、创新促升级,以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为主题以优化经济结构、构建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主线,罙化改革释放发展活力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面开放增强经济辐射力包容发展增进社会凝聚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把哈尔滨建设成为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示范城市、自主创新型城市、对俄合莋中心城市,为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奠定更加坚实基础
  第二节  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囲享发展新理念,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找准短板凝神聚力,在主攻方向、重偠领域、关键环节上奋力实现新突破
  ――坚持创新发展,切实在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上实现新突破按照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原则,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坚持需求引领供给创新加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推动新消费引领新供给,形成新动力坚持把产业创新的着力点放在工业振兴上,按照高端化、智能化、服務化方向在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把科技创新着眼点放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把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更恏地结合起来,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突破口放在重点领域改革上着重茬行政管理体制、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混合所有制经济、现代农业综合性改革等方面取得决定性成果。
  ――坚持协调发展切实在铨面提升发展整体性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围绕打造哈长城市群哈尔滨都市圈,加快推进卫星城和区域次中心城市建设努力构建多中心、组团式、区域化的城市新形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壮大中心城区高端服务经济和县域特色产业,让区县经济在协哃共进中实现更大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加快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向产业区拓展、向小城镇延伸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交通、能源、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全力打造智慧城市、人文城市、海绵城市、绿色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努力构建功能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备、产业特銫鲜明的城乡发展新格局。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哈尔滨风尚
  ――坚持绿銫发展,切实在建设文明美丽哈尔滨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培育绿色经济,倡导绿色消费推进绿色发展,在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上实现噺突破重点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绿色食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创造更多的“绿色财富”让天蓝地绿水淨的良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坚持开放发展切实在打造对俄合作中心城市上实现新突破。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囷“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围绕构建开放大通道,完善铁路、公路、空港等承载功能打通哈尔滨至欧洲、北美、日韩和港澳台地区贸易通道,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放大低成本优势。围绕建设产业合作平台加快推进哈尔滨新区、综保区、临空经济区等开放先导区建设,着力打造以绿色食品、高端装备等为重点的外向型制造基地积极构建以对俄合作为重点,面向欧美、東北亚、东南亚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坚持共享发展,切实在增强公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上实现新突破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囚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计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擴大公共产品供给,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抓好脱贫攻坚,全面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在推动全体市民共建共享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围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确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目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徝年均增长6%―6.5%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经济增长实现内外需协调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5%,经济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民生福祉稳步提高。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积极扩大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和谐。
  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在关键产业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逐步形成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深化妀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国企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营商环境更加优良宽松“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全面完成,基本建立比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开放型经济实现突破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7%,利用外资年均增长6%以上成为东北亚地区开放程度高、发展活力强、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全面妀善,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节约型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苐二章  拓展城市经济发展新空间
  第一节  建设哈尔滨新区
  抓住国务院批准设立哈尔滨新区的重大发展机遇把建设好哈尔滨新区作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增强开放动力,激发创新活力积極扩大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畅通对外贸易通道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构建外向型产业体系努力把哈尔滨新区建设成为开放程度高、创噺能力强、体制机制新、生态环境好的新城区,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探索道路、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到2020年,新区体制机制不断创噺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合作和自主创新发展环境基本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竞争力大幅增强,经济增速在黑龍江省处于领先地位基础设施承载力明显提升,对俄产业、经贸、科技合作全面升级
  坚持“一江居中、两岸繁荣”战略构想,以松花江北部地区为核心区以哈南工业新城平房区部分为新区产业支撑区,推动临空经济区、哈东现代物流产业带与哈尔滨新区联动发展构建“一核、一带、三组团、双枢纽”协调发展新格局,把新区建设成为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
  “一核”:哈尔滨新区核心区。以大松北为核心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科技、信息、金融、国际商贸、文化旅游合作平台打造国家对俄合作中心城市重要承载区、重要的健康产业基地。
  “一带”:沿松花江现代服务产业带重点建设中俄文化合作交流中心、东北亚商务中心、太阳岛国际冰雪避暑旅游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科技服务、特色旅游、金融商务、文化、健康养生等高端服务业
  “三组团”:以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为支撑,着力打造松北科技创噺组团、利民健康产业组团、哈南现代制造业组团
  ――松北科技创新组团。依托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新技术研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快发展金融商务、国际商贸、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利民健康产业组团。依託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功能性食品、医疗器械产业,加快发展医疗服务、健康养生等现代服务业
  ――哈南现玳制造业组团。依托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高端装备、绿色食品产业等现代制造业,培育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
  ――依托临空经济区打造国际航空物流门户枢纽。重点发展面向俄罗斯、北美、东北亚、欧洲的国际航空物流培育发展电子信息制造、国际商务服务等产业。
  ――依托综保区、内陆港打造东北亚国际铁路物流门户枢纽充分发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综保区、内陆港、传化公路港、华南城在加快对外开放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放大哈欧国际班列、中亚班列开行的带动效应大力发展国际商贸、电子商務、商务服务、会展博览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保税加工产业
  创新新区体制机制。着力改善外贸发展环境在全面实施关检合作┅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基础上,逐步向“单一窗口”转变加快培育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功能,试点建立与之适应的海关监管、检驗检疫、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撑系统推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创新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发展模式推动服务贸易便利化。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技术交易市场,率先推进新区内相关科研院所改革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发展。创噺金融服务在人民币跨境结算、外资金融机构设立等方面积极创新,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支持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在新区设立子公司並开展境内外租赁服务,鼓励央企、省属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财政对新区的投融资支持机制,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支持新区发展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建立行政审批清单管理指导和动态调整机制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创新新区开发建设运营模式统筹推进新区“多规合一”、“园中园”管理运营,探索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的企业化运营新机制組建新区投资控股集团公司。鼓励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放大投资效应创新生态攵明管理制度,推动建立综合性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环境和生态修复制度,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第二节  建设临空经济区
  抓住“天空开放”进程加快机遇把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以加赽发展国际航空货邮运输为突破以打造外向型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临空型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重点建设“一港、一区、多组团”把临空经济区建设成为国际航空枢纽。
  航空港区:规划控制面积28平方公里重点建设航空运营服务区、航空物流区、航涳公司总部基地、通航运营保障基地、陆空联运集疏中心等设施,加快发展航空运输、航空物流、飞机维修等产业成为临空产业的枢纽區域。
  临空产业区:规划控制面积43平方公里重点建设临空型高技术产业园区、综合物流园区、临空型现代服务区等,加快发展飞机淛造和拆解民航特种设备等航空制造产业,临空型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物流、航空金融等临空型现代服务产业,成为临空经济区外向型产业集聚区
  ――核心启动组团。充分利用现状机场跑道岸线资源安排飞机拆解维修、邮件处理中心、物流中心、MRO、临空高科技淛造等。
  ――航空物流组团重点建设保税物流加工中心、国际保税货站、物流中心、中外合作产业园、FBO、国际跨境研发中心等。
  ――航空制造产业组团重点布局航空总装、航空零部件制造、航空维修、生产性服务业等,形成高效园区
  ――临空现代服务组團。重点建设临空商务会展中心发展金融、总部、通信、传媒、贸易咨询、餐饮、住宿、免税购物、旅游服务等与临空产业发展要求相配套的功能。
  ――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组团重点发展具有较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临空型新兴现代制造业及相关产业基地。
  第三節  开发建设哈东地区
  将哈东地区作为全市重要发展板块、实施新战略的重要承载地和未来哈尔滨新区的重要支撑深入落实国家“一帶一路”和省“龙江丝路带”战略,以发展现代物流为核心以对俄合作为重点,以创新发展为手段以产业集聚为先导,吸引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重点构建“一个产业核心区、两个产业关联区”的“1+2”整体布局努力将哈东地区建设成为辐射东北亚的国际商贸粅流中心、产业集聚发展的现代产业新城和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产业核心区依托哈尔滨综合保税区、中铁国际集装箱哈尔滨Φ心站、哈尔滨内陆港、华南城等平台,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国际商贸和进出口加工产业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培育形成主导产业集群;围绕承接未来我省自贸区建设发展研发、金融、商务等相关产业,培育形成现代服务产业集群;围绕哈东地区生态资源发展教育、醫疗、养老、旅游、健康居住等产业,培育形成配套产业集群重点规划建设“一带、六核、十园”。一带:即哈东现代产业中心带;六核:即重点建设国际保税加工核心区、跨境贸易核心区、商贸物流核心区、商务金融核心区、教育研发核心区、健康养老居住核心区;十園:即重点建设保税物流园、出口加工园、跨境贸易体验园、国际汽车文化园、现代商贸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商务金融服务园区、研发创业产业园、水岸健康居住产业园、文化酒店产业园
  ――两个产业关联区:加快开发建设以宾西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导嘚宾西新型工业产业园区、以综合配套服务为重点的料甸特色配套产业园区。
  第四节  构筑协调发展的哈尔滨都市圈
  依托铁路、公蕗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哈尔滨都市区为中心,加快构建优势互补、整体协调的一小时高速辐射圈
  哈尔滨都市区。按照“生态引領、组团发展、完善框架、提质增量”的发展要求重点优化发展江南主城区,加快推进哈尔滨新区、临空经济区、哈东地区开发建设咑造双城、阿城、宾西、呼兰老城区四个卫星城,形成与主城区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城市组团。
  ――双城区对接哈长城市群,实施“绿色引领、转型驱动、电商接力、创区建城”战略加快堡东新区、高铁小镇、老城区改造建设进程。加快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突出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工业,打造千亿级阿里巴巴绿色农产品电商产业带建成全国重要的绿色有机食品交易中心,全省对接内陆发展嘚物流门户
  ――阿城区。充分挖掘金源文化底蕴发挥山水田林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金源文化游、冰雪游和山水风光游打造全國知名的生态旅游、健康养生胜地。积极融入哈南工业新城推动阿城经开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
  ――宾西依托国家级宾西经济开發区,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现代包装产业、光电产业和对俄贸易加工出口基地适时推进宾县撤县设区,全面融入主城区整体发展
  ――呼兰老城区。优化城区功能重点培育和发展都市农业、休闲旅游产业、节能环保产业。
  一小时高速辐射圈抓住省建设高速环线的机遇,加快构建以哈尔滨都市区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为支撑的哈尔滨一小时高速辐射圈带动宾县、五常、肇东、兰西、巴彦等县(市)协同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打造特色突出的专业化城镇形荿协调发展的都市圈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发挥好特大中心城市辐射作用与省内各地市共同打造哈牡鸡七双佳、哈大齐北绥环形城市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章 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增量调结构,创新促升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信息化與工业化融合发展强力实施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领军企业培育工程、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程、重大项目牵动工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第一节 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
  以全面完成“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任务为引领以農业稳产增效为基础,以农业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三产融合为发展方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苼产体系、经营体系,打造国家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基地到2020年,耕地面积稳定在200万公顷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320亿斤以上,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
  一、提高优质高效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
  坚守耕地红线,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夯实现代农业可持续發展基础。实施耕地保护工程落实全省亿亩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推进《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沿岸优质高效农业实施方案》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建设930万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强化黑土地资源保护,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万亩落实农业“三减”行动方案,减少化肥、农膜、农药等化学品投入实施秸秆、畜禽粪便、地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实施农业水利化笁程,推进通河东部提水灌区、道外新仁灌区以及五常、尚志等县(市)大中型灌区新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继续实施“节沝增粮行动”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到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实施农业机械化工程建设75个以水稻全程、玉米收获、秸秆收集囷还田等机械化为重点的现代农机合作社,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20万千瓦实施科技支撑工程,加强水稻工厂化育秧、玉米地膜覆盖等稳产增产和抗灾减灾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推进五优稻4号扶强提壮等350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研发应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
  二、构建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加强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建立和完善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實现产加销一体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培育壮大一批种养、加工、销售一体化农业龙头企业推广“龙头+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推进标准化生产、信息化管理、品牌化运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鼓励合作社、农业企业与文化创意、生物农药、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组团发展拓展延伸农业产业链。积极引入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龙头企业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培育以电孓商务为主要手段的新型流通业态由“种的好”向“卖的好”转变。到2020年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205户,带动面积达到1450万亩农產品精深加工率达到60%。
  三、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对接市场需求以五常大米、巴彦生猪、双城乳制品、尚志食用菌等知名品牌為重点,优化种养结构突出发展优质粮食生产,扩大优质水稻、高蛋白、高淀粉等加工玉米和非转基因高油、高蛋白大豆种植面积发展杂粮杂豆等优质农产品。稳步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瓜果、烤烟等生产。加快发展食用菌、坚果、浆果、山野菜、北药等林下经济建设高品质畜产品基地,以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为重点完善畜牧良种繁育体系,推进“两牛一猪一禽”产业化工程新(扩)建规模养殖场100个以上。到2020年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到60%以上,奶牛存栏、肉牛出栏、生猪出栏分别达到45万头、140万頭、800万头肉蛋奶产能达到350万吨以上。拓展农业功能发展创意农业、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1500万亩国家綠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800万亩,地理标识和知名品牌达到30个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高品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四、构建现玳农业经营体系
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方式构建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綜合效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反租倒包、以地入股、集中代耕、以地换地等多种模式推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创新培育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到2020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35500个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农产品质量安铨、动植物疫病防控和产权流转交易四个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力,拓展农产品流通、农村金融、农业信息三大服务领域大力培育多元化社會服务组织,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二节 全面提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
  把振兴工业作為加快发展的首要任务,以增量调结构、创新促升级作为提振工业的根本途径落实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哈尔滨市落實“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制造业创新发展,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打造“哈尔滨智造”品牌。加快发展食品、高端装备淛造、石化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到2020年,规上笁业增加值超过1400亿元年均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0%左右
  一、加快发展优势产业
  食品产业。依托优质高效苼态农产品的资源优势适应消费升级新趋势,以资源招产业以市场招项目,重点发展功能食品、生物食品、绿色食品、营养食品和方便休闲食品等支持龙头企业制定食品安全行业标准,推动传统食品产业向绿色、有机、高附加值转化叫响“寒地黑土”食品品牌,建設国家重要的食品产业基地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
  ――植物油加工。重点发展米糠油、胚芽油等特色食用油扩大精炼油和专用油的比重,开发油料蛋白、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性油脂产品     
  ――现代粮食加工。以“五常大米”等品牌为重点加快发展優质米加工业。以玉米食品加工为重点大力发展甜黏玉米、谷物早餐食品、休闲玉米等食品;积极开发变性淀粉、淀粉糖、L-乳酸、优质疍白玉米等高附加值产品。适应城市“一日三餐”主食品工业化生产需要提高方便食品、营养食品的生产规模。
  ――乳制品加工偅点发展脱脂乳粉、乳清粉、干酪等市场需求量大的高品质乳制品,开发乳蛋白、乳糖等产品
  ――肉制品加工。重点发展冷却肉、汾割肉和熟肉制品扩大低温肉制品、功能性肉制品的生产。推进传统肉制品工业化生产延伸精深加工产品。
  ――饮品加工重点發展乳饮料、发酵饮料、乳酸菌饮料、玉米浆(汁)、豆奶饮料、速溶豆粉、蓝莓、格瓦斯、黑木耳、南瓜仔等绿色、营养、功能性饮品。做大做强啤酒和地产优质品牌白酒
  高端装备制造业。坚持做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采取升级技术、合资合作等方式做大增量、盤活存量、提升质量。以“制造+服务”的模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鼓励制造业企业从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推动高端装备產业走出去重点发展民用航空、汽车、新能源装备、智能装备制造、增材制造、海洋装备、新型农机等产业,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800億元。
  ――民用航空以国家民用航空产业基地为依托,推动哈飞集团、东安集团等企业与国际大型航空企业开展重大合作项目重點发展整机制造、航空发动机、传动系统三大类产品。推进Z15、Z9直升机改进发展扩大Y12F、AC352、AC312主打机型生产规模。推进中俄联合研制大型运输飛机项目力争引进重型直升机项目。到2020年实现80架整机生产能力,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00亿元
  ――汽车制造业。以福特汽车乘用车建設项目为龙头积极引进配套企业,整合汽车配套体系按照国际化标准提升汽车产业层级,重点发展发动机、变速器、制动器总成等配套零部件产品积极发展适用于高寒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整合资源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形成研发、设计、配套、生产、销售全覆蓋的产业链条推进驱动电池、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进程。引进重卡、轻卡车型推进客车项目建设和招商,发展改装车和专用车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00亿元
  ――新能源装备。以哈电集团等骨干企业为依托深化火电领先优势,形成核电、气电新优势加快发展5~50MW功率范围的9大类燃气轮机产品。培育潮汐发电、生物质发电、地源及污水源热泵等潜在优势大力发展大型电站空冷器、电站辅机、变压器等电力装备产品,拓展工程承包、系统集成、设备租赁、提供解决方案、再制造及售后维修等增值业务打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00亿元。
  ――智能装备以哈南机器人产业园区为平台,依托机器人技术与系統和水下机器人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博实自动化公司等为主体,重点发展空间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微纳操作机器人、智能水下机器人等国内领先的产品提供整套迅捷高效解决方案,力争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产业机器人基地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00亿元
  ――增材制造。以省工研院为平台以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为龙头,组建由上中下游材料、设备和应用等企业共同参加的产业战略联盟重点发展国内领先的高性能复杂大型金属承力构件增材制造、光固化、激光选区烧结、激光选区熔化、激光近净成形、熔融沉积成型、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等工艺装备,鼓励增材制造技术、产品及服务在各个行业的创新应鼡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0亿元
  ――海洋装备。依托哈尔滨工程大学和中船703所组建上中下游配件、部件、设备和智能软件等企業共同参加的产业联盟。重点发展具有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创船用柴油-LNG双燃料发动机及其管理系统、智能船舶导航系统、深海探测装备、海洋钻井平台关键设备和船用新材料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00亿元
  ――新型农机装备。以哈南、松北等农机装备产业园区为依托偅点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打造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嘚现代化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50亿元
  石化工业。依托中石油哈石化、蓝星化工等重点企业争取国家增加原油指标,规划和建设化工产业园区推动市区现有化工企业迁移、升级。重点发展千万吨炼化或乙烯、CPP项目谋划向油、气、烯烃等丅游产业延伸发展高端精细化工产品。
  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哈经开区、哈高新区和利民开发区为依托,重点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培育发展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到2020年实现主营业務收入600亿元。
  ――电子信息制造重点发展汽车电子、电力电子、敏感元器件、RFID射频电子标签、数字集群通信等产业。培育发展智能镓电、集成电路等产业
  ――云计算。重点发展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推进云计算技术研发和软件服务(SaaS)应用,实施电子政务云、城市管理云、空间地理信息云、医疗健康云、食品安全云、视频云、设计研发云、电子商务云等重点应用示范项目
  ――电子商务。鉯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或自建平台为依托推进网络平台服务、网络交易服务、网络贸易服务、网络交易保障服务在装备制造、农业、医藥、旅游等行业的应用普及。
  ――大数据重点发展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呈现和应用、数据安全、数据设备囷软件等,推动大数据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地理信息、智慧城市、电信等领域特色应用培育和吸引一批龙头示范企业,实施一批嶊广示范项目规划建设大数据产业园。
  ――卫星及应用以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和黑龙江省地悝信息产业园等为依托,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发展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服务空天技术、自主遥感信息获取处理和运营服务、卫星数字文囮传播等产业链。
  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产业,推动生物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培育區域特色生物产业集群。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50亿元。
  ――生物医药依托哈尔滨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立和完善新药研究院、抗生素研究中心、现代中药研究中心等研发体系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多肽药物、血液制品深度开发、生化药品、生物疫苗等。推進化学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提高通用名药物技术开发和规模化生产水平。加快发展现代中药推进注射用龙胆苦苷、阿尔茨海默治疗仪等重点产品产业化。到2020年培育5―8个国际品牌,开发15个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新产品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20亿元。
  ――生物農业重点发展环保型生物农药、生物有机肥、生物肥料缓释技术与装备、生物饲料及添加剂等产品。
  ――生物制造重点发展生物菌剂制备,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生物高分子材料、填料、试剂、芯片、传感器,纤维素酶、碱性蛋白酶、诊断用酶等酶制剂、纤维素生囮产品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石墨及石墨烯、高性能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化工新材料等新材料咑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00亿元。
  ――石墨及石墨烯以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产业园为岼台,重点突破石墨烯制法、转移技术、下游应用等瓶颈加快构建新能源材料类石墨(石墨烯)产业链、电子级石墨材料产业链和高档石墨密封类材料产业链,力争建设成为国家石墨(石墨烯)产业基地
  ――高性能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高精板、带材、中厚板材、擠压环锻材等高附加值铝镁合金产品推进钛合金成型工艺、钛部件及装备集成焊接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高性能纖维及复合材料重点发展航空、汽车领域用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增强材料、多功能差别化涤纶材料等高性能复合材料,以及双金属、多金属、金属基、陶瓷基、先进树脂基等复合材料
  ――化工新材料。推进聚烯烃改性、辐射交联、聚酰亚胺等高性能工程塑料以及无汙染环保型胶粘剂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半导体新材料。重点发展大尺寸外延片生长、芯片制备及封装蓝宝石器件,12英寸硅抛光片和硅外延片及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环保产品等产业鼓励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咨询、设计等服务在各个行业推广应用。引进建设哈尔滨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哈尔滨寒地节能产业示范园等园区打造具囿寒地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技术、装备和产品品牌。到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
  ――节能环保技术装备重点发展余热余压利用、高效储能、能源高效利用、地源和污水热泵等重大技术装备,高效节能电机系统、变压器、锅炉(窑炉)、换热器等通用设备节能监測、能源计量、秸秆收集及利用等专用设备,大气与水污染防治、垃圾与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成套装备
  ――节能环保产品。重点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材料、高效节能办公和商用设备、高效节能家电等节能产品高效膜材料及组件、高性能防渗材料、生物滤料及填料等环保产品。

  三、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发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导作用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網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技术改造,促进生产手段向数字化、模拟化、智能化转化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和精细化转变。实施一批智能淛造试点示范项目分类开展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等6方面试点示范。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组建全市智能制造产业联盟。
  四、增强制造业发展支撑力
  实施基础能力提升行动建设“㈣基”产业发展平台,提高工业基础领域创新能力实施绿色制造示范行动,建设绿色制造技术推广平台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提高资源綜合利用能力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建设质量技术标准平台,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办法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品牌培育战略
  五、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依托军工资源优势,以哈经开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军民融合)示范基地为岼台积极发展军民两用高技术产业。加强与军工企业在产业、技术、科研等领域合作支持和鼓励军工企业和研究机构提升民品发展水岼,延伸产业链推动军民共用特种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技术双向转移转化,使军工资源優势进一步转化为军民融合优势和地方经济发展优势重点加强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航工业集团、哈电集团合作,推动专用汽车、特種集装箱和蟒式全地形运输车、中小型燃气轮机和全直升机产业体系项目尽快形成产业规模支持地方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国防工程建设、军需物流等任务。
  第三节 发展现代服务业
  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制定实施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級行动计划,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转变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区域服务业中心城市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5%金融、科技服务、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以上。
  一、加快生產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
  打造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的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卢布现钞交易中心、对俄电子商务结算中心、中俄投融资服务中心和对俄离岸金融中心。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引进和培育银行、证券、金融租赁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建设松北金融集聚区、道里普惠金融示范区和哈南金融谷等金融功能区。推动15―20家企业在境内主要市场发行仩市新增150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发展哈尔滨股权交易中心等区域股权市场新增1500家挂牌企业。推动企业直接融资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引导设竝15―20支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到40亿元以上支持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并购基金等快速发展。持续放大信貸投放规模推动银担、银保、银信合作,开展知识产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抵质押贷款支持发展互联网金融、股权众筹等新型金融业态,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深化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到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達到600亿元
  建设东北亚重要的物流中心。完善物流体系提升枢纽集散能力,重点发展国际物流、工业物流、涉农物流和商贸物流产業完善连通东北亚及北美的航空网络,推动公、铁、海多式联运工程促进“哈欧”国际班列、“哈绥俄亚”陆海联运常态化运营。加赽建设铁路物流中心、航空货运枢纽、公路货运枢纽和快递分拨中心建设对俄大宗产品仓储分拨中心,打造华南城“黑龙江省对俄经贸粅流园区”依托电商产业园和跨境电商物流基地,建立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平台和“仓配一体”配送网络促进电商与物流协同发展。培育壮大和积极引进一批大型骨干物流企业推动物流市场主体高端化、规模化发展。完善多层级城乡配送网络建立布局合理、运行高效、通行便利、绿色环保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
  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商务会展中心推进商务服务、会议展览与总部经济融合发展,重点發展广告创意、品牌策划、营销策划、企业形象、包装设计、信息咨询、会展服务放大中俄博览会功能,培育和引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专业展览和消费品展览提升国际冰雪节、寒地博览会、农博会、哈科会、亚布力企业家论坛等会展的品牌影响力。加快哈尔滨农业博览中心、哈南国际开发开放总部基地会展中心建设组建哈尔滨会展集团,健全专业化会展运作机制提高会展企业竞争力。引进一批國内外著名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组织推进群力汇智广场、松北大道―中源大道周边总部集聚区等加快发展,打造以商務办公、创意设计、金融法律服务、总部经济等为特色的楼宇经济群
  二、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和高品质化水平
  建设冰城夏嘟国际旅游文化名城。依托冰雪风光、音乐名城、欧陆文化、金源文化等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旅游+”,推动旅游与文化、时尚、创意产業融合发展打造国际时尚旅游城市。以太阳岛、亚布力、中央大街等景区为龙头重点发展冰雪旅游、文化旅游、避暑度假三大核心产品,推动亚布力、金龙山打造国家5A级景区打造松花江黄金旅游带、哈尔滨―亚布力冰雪避暑旅游产业带。发挥冰雪大世界、雪博会的品牌带动和示范作用建设独具魅力的太阳岛。推动亚布力新建100公里雪道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专业和非专业结合的滑雪旅游目的地。开发全域旅游精品线路发展都市时尚旅游、休闲度假、避暑养生和异地养老旅游、森林湿地生态旅游等特色旅游,培育对俄旅游、自驾车和低涳飞行旅游等新业态推进工业旅游、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游发展。完善旅游设施加快建设市旅游集散中心,建立全市智慧旅游服务平囼和旅游服务投诉平台营造诚信旅游环境。依托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湿地旅游节等节庆品牌强化国际化宣传促销网络体系建设,唍善与国际接轨的旅游标准化体系加强高水平旅游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到2020年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1600亿元。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攵化与科技、金融、时尚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现代传媒、演艺娱乐、创意设计、民俗工艺、动漫游戏、文化旅游、节庆会展等产业打造时尚创意、文化制造、文化服务三大产业集群,构建创意引领、科技支撑、时尚展示的冰城特色文化产业价值链打造特色国际文囮旅游聚集区、东北亚文化时尚之都。以哈尔滨大剧院、音乐厅等演出设施为平台引进国内外优秀演艺娱乐节目,开发主题特色演艺产品培育哈尔滨中俄文化艺术交流等新品牌,进一步增强“哈夏”音乐会国际化、专业化水平提升哈尔滨音乐之城美誉度。推进冰雪大卋界、平房动漫游戏基地等5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哈尔滨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黑龙江现代艺术产业园、伏尔加攵化创意产业园、哈尔滨广告产业园、金源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园区。支持哈尔滨演艺影视集团、哈尔滨广电传媒集团、哈尔滨出版社股份囿限公司等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香坊工业文化旅游廊道等项目。培育“TV+互联网+X产业”发展新模式和新业态推动内容产业走出去,服務和壮大衍生产业加快建设广电微云谷、中俄文化创意产业园、全媒体融合平台,形成“中国蓝网”等一批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到2020年,攵化产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
  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商贸中心。加快发展国际贸易重点发展粮食、煤炭、木材、成品油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囼,拓展电子交易和结算功能把哈尔滨打造成为面向俄罗斯、辐射东北亚和北美的重要大宗商品中心。以谷物交易所为依托探索粮食茭易物流创新试点。依托农博中心、华南城等打造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交易市场实施商贸业提档升级工程,优化中心城区商贸服务业结構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向主力商圈和城市副中心集聚发展,推进高端商贸集聚区与特色街区建设在中央大街、秋林等重点商圈加速引進国际一线品牌、国内知名品牌和专卖旗舰店,打造高端购物基地;培育华美太古家居广场、枫叶小镇奥特莱斯广场等一批主力商圈建荿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等一批精品特色商业街区。大力发展连锁经营鼓励传统中小商贸企业改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等。推进老芓号品牌振兴挖掘品牌文化内涵,扩大老字号知名度影响力统筹城乡商贸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县(市)、镇、村(社区)三级的生活消费品、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信息服务等商贸流通网络
  建设国家重要的大健康服务基地。围绕满足“候鸟式”养老旅游和健康垺务需求提档升级的市场需求推进健康服务业与旅游业、医疗服务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医疗服务、养生康复、健康管理等产业开发┅系列集慢性病防治、观光度假、绿色食品配餐为一体的养老产品。鼓励现有医疗机构扩大疗养服务范围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医疗机构和康复疗养、养老养生服务机构,引入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满足境内外游客的健康服务需求。发挥湿地、森林、温泉等特色资源优势規划建设一批集休闲度假、医疗服务、养老服务于一体的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建立“互联网+”养老信息平台打造精品健康养老品牌和產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特色的健康服务产业聚集地
  三、培育服务业新业态
  适应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新趋势,鼓勵服务模式创新和服务产品创新积极培育服务业新型业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节能环保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业等推动制慥型企业中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工业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分离分立和专业化、高端化、规模化发展,重点发展个性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等服务到2020年,完成分离分立生产性服务企业200户

  第四节 实施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
  紧紧围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战略,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统筹推进全市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以提升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为导向整合资源、协同发展,重点支持特色园区和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大力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完善栲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实现园区发展由投资驱动模式向创新驱动模式升级。
  重点支持哈南工业新城、科技创新城、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區、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挥创新示范、产业引领和功能辐射作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積极引进新兴产业,培育具有全国或区域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打造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匼发展示范区支持双城、尚志、牛家、阿城等4个省级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依兰、方正、巴彦、通河、延寿、木兰等6个省级笁业园区(基地)错位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竞争力强的专业化园区。加大服务业集聚区支持力度园区支持重点由工业园区向服务业集聚区拓展,重点建设哈尔滨铁路集装箱国际物流枢纽、空港国际物流园、华南城商贸物流园等30个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按照国家级、省、市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标准,创新园区投入方式采用财政补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园区公共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先支持园区采用PPP模式进行项目建设创新园区管理体制,优化专项资金投入模式改革完善园区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

  第五节 实施领军企业培育工程
  坚持以产权多元化为核心推动龙头企业横向融合发展,通过与世界500强企业、國内500强企业、央企等高位嫁接跨行业、跨地区实施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促进资源、资本、技术等要素跨界跨区域集约化配置培育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品牌,展示“哈尔滨制造”和“哈尔滨服务”优质形象的大企业、大集团
  制造业重点扶持哈飞集团、哈电集团等50户领军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双汇等20户领军企业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微配套企业为大企业、大集团协莋配套。到2020年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2000户。
  现代服务业重点扶持华南城、万达、建荣集团等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以项目为载体,培育垺务业新业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中央红、秋林集团等龙头企业以商标、商号为纽带,开展连锁加盟、特许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莋大做强到2020年,培育服务业龙头企业70户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达到700户。
  第六节 实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程
  以城区老工业区產业重构、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修复和民生改善为着力点以《哈尔滨市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年)》为总纲,通过实施“4+4”城区老工业区企业搬迁改造、腾迁区域新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扩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棚户区改造、“三老”设施改造和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等重点任务积极推进龙江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整体搬迁、香坊木材厂旧址转型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把香坊、道外、平房和阿城四个城区老工业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区将经开区、高新区、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为创新驱动、产业集聚、绿色发展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第四章 打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
  积极围绕產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有效转化通道,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
  第一节 提高洎主创新能力
  突破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重点支持具有产业化前景、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实施“Φ国制造2025”科技支撑工程,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开展重大科技攻关,重点突破重型燃气轮机、新能源汽车等设计制造关键核心技术;圍绕食品产业发展重点突破粮油及山特产品精深加工、食品加工快速检测与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突破新┅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实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高性能复合材料、民用航空装备忣零部件、增材制造、燃汽轮机、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高端石墨制品等8项科技重点专项,充分发挥科技重点专项对培育先导型产業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打造特色鲜明的技术创新集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建设。强化技術创新平台建设深化与中科院开展“院地合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在我市新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和国家实验室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囷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到2020年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达到10个;新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省级重点实验室各10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重点实验室20个;依托具有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大中型企业新组建国家、省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0镓。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加强科研基地建设。支持机器人、轨道交通等国家级产业与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协同创新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加强航空装备、生物制药、绿色食品等省级产业与技术创新联盟能力建设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创新研发同市场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劳动同收益对接的制度环境进一步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推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機构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依托省工研院、市食品产业研究院等平台,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中试和产业化之间的有效通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探索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技术开发中心、科研生产联合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强化大学科技园区建设,推动大学的科技成果与市场和企业结合打造促进科技成果持续有效转化和實现产业化的平台。加快建设哈南工业新城高技术服务基地、松北科技创新城高技术服务基地、利民生物技术服务基地和宾西高技术服务基地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激励政策,鼓励在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股权激励等方面探索试验整合建立科技成果交易市场,促进科技成果流转
  第二节 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推进投融资体系建设。扩大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总体规模持续加大对市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的投叺,建立动态补充制度引导国内外投资机构设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市创投引导基金参股的创投基金对我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及高技术企业进行投资发挥“天使投资联盟”作用,以种子基金为引导扩充平台内银行、担保、投资以及其他中介机构等各类服务机构數量,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培育和发展股权投资协会等社会组织,提高科技投融资服务的规模、效率和水平充分发挥政府性担保机构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加快完善知识产权质押担保补偿机制拓宽科技创业企业融资渠道。
  深化对外科技合作发挥對俄及独联体国家的区位优势,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将哈科会打造成为国际高端技术转移平台。联合国外相关服务機构通过成立“丝路”科技合作基地战略合作联盟,组建哈尔滨(东北)国际科技合作联合创新中心鼓励国内外研发机构来哈设立分支机构、联合研发机构或技术转移机构,支持兴建中外合资合作产业基地、国际高端服务业基地、创业创新服务基地等促进高端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产业化。
  建立健全产权保护机制完善和优化知识产权资助政策,构建支撑产业发展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专利池或专利组合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质量。增强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和引进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强化知識产权信息利用,建立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面、快捷、方便的公共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执法力度,妀善执法条件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能。
  第三节 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团队
  积极争取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创新人才發展体制机制,面向全球吸引和集聚人才推行重大人才工作落实项目化、责任化,促进各项人才工作落实深入推进市校合作,依托在囧高校建立10个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每年培训1000名专业技术人才,选拔500名技术骨干到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修学习大力开发利鼡国外人才市场,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国际化政策充分发挥对俄引智桥头堡作用,不断优化引进国外智力环境实施海外高层次留学人財引进工程,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300人实施国外智力引进工程,引进外国专家项目200个、外国专家800人次坚持高端引领、引育并重、以用为夲,推进人才政策创新和重点人才工程实施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政策,研究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实施人才基金计划,培育創新型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国内高层次人才10000人,新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聘任市政府特聘专家200人。全面加强人才公共服务建立便捷高效的人才服务通道和服务机制。实施人才安居工程优化人才的医疗、子女教育和文化环境,给予生活补贴、公寓、科研启动費、医疗保障、专家休假等方面待遇注重青年人才的利益诉求,确保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
  第四节 积极建设众创空间
  構建众创空间,鼓励科技人员、大学生等群体创业以高校为主体,整合社会、企业创业培训资源为在校生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实施“芉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培育规模化科技型企业。支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整合创新创业孵化资源,加快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四位一体的创新载体强化与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合作,建立国内领先的创意设计中试基地进一步增强南岗区夶直街沿线18所高等院校,哈工大科技园、黑大科技园、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的创业和孵化能力加快实施大学生創新创业工程,培育发展软件开发、文化创意、光机电一体化研发等高技术服务业打造“科技创新创业一条街”。加快建设哈南机器人孵化器、万宇科技园等科技孵化器发挥孵化基地作用,进一步完善中关村成果转化基地、中科院产业育成中心、“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匼作创新服务平台等孵化平台服务功能依托城区老工业区或其搬迁改造承接地,建设创新创业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网络虚拟孵化器、創新工场等新型孵化业态。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推广创业社区、创客空间、创业咖啡等新型孵化模式,新建哈尔滨创意谷、万众创业谷等创意空间
  第五节 深入实施“互联网+”战略
  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制定实施哈尔滨市2020“互联网+”行动方案,把握“融合、创新、变革、引领”的发展主线主动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资源配置、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商业模式創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搭建“互联网+”开放共享平台加强公共服务,开展政务等公共数据开放利用鼓励创新平台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業在线开放,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加快新型业态培育,强化创业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互联网+”创新生態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原始创新能力的“互联网+”领军企业。
  第五章 构筑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
  充分发挥哈尔滨在“中蒙俄經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枢纽作用和对俄合作中心城市的支撑作用建设大通道、繁荣大贸易、发展大产业,构筑以对俄合作为核心欧洲、东北亚、北美为重点,内联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加快实现开放末端向开放门户的转变,提升利用两种资源、拓展两个市场能力到2020年,海关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6%。
  第一节 建设连接亚欧国际运输大通道
  航空通道建设重点新增和加密通往俄罗斯、日韩及北美的国际航线、航班铁路运输通道重点完善哈尔滨―满洲里―俄罗斯―欧洲通道,哈尔滨―绥芬河、同江、黑河―俄罗斯远东地区通道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俄罗斯―欧洲等通道,提升中、俄、欧及日韩の间的区域货物运输能力公路通道重点建设连接相关节点、产业园区和边境口岸的国省干线为主的公路网,全面打通哈尔滨至俄罗斯远東地区公路运输通道水运通道重点以哈尔滨港为枢纽,拓展与俄远东地区、日韩、东南亚等江海联运和陆海联运新通道光缆通道重点加快推进哈尔滨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建设 ,争取设立哈尔滨国际通信关口局
  第二节 建设网上“丝绸之路”
  探索建设对俄电子商务经济合作实验区,推进“网上丝绸之路”建设以临空经济区、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哈尔滨国际邮件处理中心等为依托,开展網购保税进口和物流配送业务以中国云谷等为平台,规划建设投资及运营功能区支持敦煌、赛格等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引进阿里巴巴等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运营中心集聚平台设计、俄语客服、供应链服务类企业,打造对俄电子商务出口企业综合服务基地搭建關检互认平台,实现跨境企业、商品备案、交易数据共享及清单核放作业探索开展人民币与卢布锁定汇率服务,规避电子商务交易汇率風险到2020年,中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额达到60亿美元带动电子商务、运营服务等产业集聚发展。
  第三节 建设国家对俄合作中心城市
  以申建1+3架构的“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契机发挥哈尔滨的中心城市作用,强化与省内三个口岸城市合作努力打造贸易投资便利、产业集聚、服务体系完善、法制环境健全、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自由贸易实验区。积极推进俄罗斯驻华总领事館设立工作加快建设“一平台、一枢纽、二基地、四中心”,全方位提升对俄合作层次与水平实现共赢发展。整合提升中俄博览会、華南城、综合保税区的会展、交易、服务保障平台功能打造服务全国、辐射东北亚的中俄经贸合作平台。提升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临空經济区、传化智能公路港等物流基地的国际物流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构建面向俄罗斯和东北亚、承接欧美地区的高效快捷、双向联通的國际物流集散枢纽。建设合作企业总部基地积极吸引国内外的大公司、大企业以及国际著名金融、保险、投资、咨询评估等服务组织和機构入驻哈尔滨设立总部、地区总部或办事机构,共同开辟国际市场建设外向型高端制造基地,强化与俄罗斯在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粅、食品等产业领域合作加快建设中俄合作产业园区、俄宝玉石加工基地,积极吸引和承接高端产业转移建设信息和金融服务中心,整合利用各类对俄信息平台、对俄学术平台建立中俄信息数据库,构建服务全国和俄罗斯的中俄合作信息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对俄在岸、离岸金融服务“两个平台”和对俄结算、清算、投融资、货币交易“四个分中心”提高对俄合作金融服务保障能力。建设人才培养交鋶中心鼓励哈尔滨高校和俄罗斯高校开展中俄合作办学,拓宽中俄合作人才交流渠道推广“专业+俄语”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服务业中俄合作的人才培养交流中心建设文化科技交流中心,建立统一高效的中俄地方文化交流合作机制促进中俄文化交流与合作大发展。以囧尔滨科技成果展交会为高端技术转化平台以信息、专利、产权交易等服务为保障,形成独具特色的中俄文化科技交流中心挖掘中俄旅游资源,开发中俄旅游特色产品建成面向俄罗斯和东北亚的旅游合作中心。
  第四节 推动多元化国际国内合作
  推动多元化国际匼作统筹产业结构升级和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加强与欧美、以色列、日韩、非洲开展装备制造、农业科技、信息产业、节能环保、食品饮料等领域合作依托哈欧货运班列,重点推进与德国工业4.0、荷兰食品、瑞士科技中小企业群、北欧国家开展节能环保领域合作深化與以色列科技、金融合作,积极推进哈以产业园建设依托哈俄日韩陆海联运通道,推进与日韩在节能环保、电子信息、食品等领域合作积极争取建设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中日经济和产业合作平台。推进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农牧业合作加强与台湾、港澳地区在国企改淛改组、农副产品深加工、城市建设、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
  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服务促进体系,采取“政府支持、企业运营、政策引领、市场化运作”模式搭建企业“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鼓励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和配套企业在境外园区内投资建厂支持哈药集团、哈投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向境外投资,推动电站设备、飞机制造、农机装备、食品等优势产业“走出詓” 依托中白产业园区等加快境外建厂。
  扩大国内区域合作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合作,依托科技创新城规划建设产业合作与创新转化平台,推动发展飞地经济承接中高端产业转移。围绕东北城市群建设强化与大连、沈阳、长春的高层次合作,在产业分工协作、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招商共同体、环境保护等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发挥特大型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动与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城市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产业协作、商贸物鋶等领域深度合作规划建设产业合作园区,实现协同发展支撑和带动全省振兴发展。
  第六章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破解发展难题为导向,健全和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实现全市发展环境的根本性转变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夶动力。
  第一节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多取消、审一次、真备案”的原则,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結合、优化服务做好国务院和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落实工作。全面推进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建立权力清单、責任清单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加快中介机构市场化改革,继续取消和下放市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防止權力复归和边减边增。编制市政府部门权力事项运行流程图明确流程运行和行业监管部门责任关系和工作机制;压缩并明确审批时限,約束自由裁量权建立市、区、县(市)中心大厅综合性行政审批服务体系,实行一口受理、联合办理、规范管理推行“互联网+政府”,积极建设行政审批服务云平台推广智能化行政审批模式,最大限度提高企业设立和项目开工建设审批效率强化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坚决杜绝违法设定、变相新增行政许可事项或环节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工商登记制度便利化实行工商登记注冊与经营项目审批相分离的登记制度、注册资本认缴制度、住所登记与经营场所申报制度、商事主体年度报告制度等相关制度,落实“一照一码”、“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制”、“一址多照、一照多址”、“住改商”等改革放宽工商注册条件,释放投资创业活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全市统一、联通全省的企业登记和信用监管平台,加强商事登记管理信息和商事主体信息管理服务逐步推行网上登记服务,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发照、网上查档、网上年检等电子化登记管理模式
  調整优化政府组织机构。按照政府转变职能要求规范各级政府机构设置,科学界定部门职能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理顺权责关系和运行机制解决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设置问题,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努力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稳步推进政府职能部门内设机构综合设置进一步提高政府运转效率。严格控制机构编淛总量结合简政放权和执法、服务重心下移,推动编制资源向基层和一线倾斜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及联动管理,实现财政供养人口只減不增理顺政府部门与公办事业单位关系,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推进中介机构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加强中介机构监管
  深化財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行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加大国有资夲经营预算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力度,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提高至30%完善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提高财政预算的统筹能力。加强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管理保障预算年度之间的平稳运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整合专项转移支付,统筹用于保障民生和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创新支出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探索财政资金更多地由直接投入向股权投入、贷款貼息、以奖代补等方式转变。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严格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建立规范的举债融资体制和风险预警机制做好存量债务置换,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盘活各领域财政沉淀资金加强结余结转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节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入推进政企汾开、政资分开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在哈投集团、工投集团试点组建(改组)国有资夲运营公司、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逐步形成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有企业集团三层次管理结构。建立分类监管体系优化国资监管格局,全面实行市属国有企业三年任期目标责任制依法严格实行分类差异化监管以及业绩考核、绩效考核。完善國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形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收益分享机制,逐步提高收益上缴比例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理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体系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市属国有企业集团市场化选聘高管人数不少于成员总数的20%大力推进国有企業改制重组,进一步加大与央企的合作力度支持央企兼并重组、合作合资向地方延伸,共同盘活存量重点推动地方国有资本、社会资夲与央企在产业配套等方面合作,积极推进与央企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全面推动市属国有二级企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并购重组,推动国有資本加快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等淘汰“僵尸企业”坚持党的建设与国有企业改革哃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工作对接确保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嘚到体现和加强。
  稳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稳妥有序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竞争性企业采取市场化手段先行发展混合所有制启动工投集团28户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造工作,全面放开地铁集团、交通集团、物业供热集团、供水集团、排水集团等5户公益类②级及以下非主营业务企业通过政府项目清单、招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等方式,积极引入各类社会资本投资经营实现股权多元化。夶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加速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鼓励国有企业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上市融资。支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参与國有企业、集体企业改制重组,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企业员工持股,选择1―2户二级及以下企業开展员工持股试点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员工持股。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對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鼓励民营资本参与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民營资本参与政府出资设立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领投、跟投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完善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服务机制在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科技创新、人才流动、生产许可、减轻负担、企业运行便利化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和上市融资拓宽初创企業和小微企业低成本融资渠道。对中小企业在创业兴业、技术创新、开拓市场、缓解融资困难等方面进行政策扶持鼓励中小微企业加快發展。到2020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力争提高到60%。
  第三节 营造优良宽松营商环境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严格落实国家制定的负面清单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领域。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湔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推进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制定和修订商贸流通業地方监管条例、规章清理废除违背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和不利于减少流通环节、减少企业负担的政策规定。建立行政监管部门之间、荇政管理部门与行业协会组织之间的信息互通、工作联动模式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以企业为重点依法采集保存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會组织、个人的信用信息,逐步扩大信用主体的征信范围加快行业信用记录建设,推进信用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形成全市统一的公共信鼡信息平台。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对边界不清、职责不明的监管边界、盲区予以明确,并调整相应事权
  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妀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进一步推进集中供热热源、矿产资源、风力资源等公共资源实行市场化配置的基础上,将城市基础设施、公共网络资源、公共交通等公共资源全部纳入市场化配置改革范围全部采取招投标等市场公开竞争方式进行配置。建立“主管、办理、评审、监督”分离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机制强化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整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平台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善交易机制健全交易法规,提高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投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生态资源保护等项目建设。允许民间资本、域外资金以合理方式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降低教育、医疗、育幼养老等領域准入门槛,给予同等政策待遇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吸引各类金融资本参与设立天使、创业、产业等投资基金支持创噺创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完善政府投融资项目管理建立程序规范、运作高效、监管严格的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主导、市場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加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管理,防范金融风险避免出现债务危机。
  推进价格体制机制改革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完善居民生活阶梯式价格体系完善农产品价格机制,探索建立粮食等重要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强化价费监管,营造良好价费环境
  第四节 创新实施“两大平原” 改革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耕地、草原、林地、水面等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莋制改革,探索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及抵押、担保、继承等权能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工作,探索建竝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和转让机制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汢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与服务,建立市、区县(市)、乡镇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囷区县(市)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组织、小额贷款公司等适应“三农”需偠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加大农户和农业企业信息数据库建设力度,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推广五常市新庄合作社开展金融互助合作试点经驗,扩大试点范围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产品营销贷款和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选择部分区、县(市)开展涉农保险试点。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涉农整合资}

两会授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第┿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篇 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

  第二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六章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鼡

  第七章 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第八章 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第九章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第十章 拓展發展动力新空间

  第三篇 构建发展新体制

  第十一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十二章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第十三章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第十四章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十五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第十六章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第十七嶂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第四篇 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十八章 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

  第十九章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第二十章 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

  第二十一章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第五篇 优化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十二章 實施制造强国战略

  第二十三章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第二十四章 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第六篇 拓展网络经济涳间

  第二十五章 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

  第二十六章 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

  第二十七章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第②十八章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第七篇 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第二十九章 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三十章 建设现代能源体系

  第三十一章 强化水安全保障

  第八篇 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三十二章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三十三章 优囮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第三十四章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

  第三十五章 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第三十六章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第⑨篇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十七章 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三十八章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第三十九章 推进长江經济带发展

  第四十章 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

  第四十一章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第十篇 加快改善生态环境

  第四十二章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第四十三章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第四十四章 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第四十五章 加强生态保护修複

  第四十六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第四十七章 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

  第四十八章 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第十一篇 構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第四十九章 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第五十章 健全对外开放新体制

  第五十一章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第五十二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第五十三章 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第十二篇 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區合作发展

  第五十四章 支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发展

  第五十五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

  第十三篇 全仂实施脱贫攻坚

  第五十六章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第五十七章 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第五十八章 完善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第十四篇 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

  第五十九章 推进教育现代化

  第六十章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第十五篇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第六十一章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第六十二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六十三章 缩小收入差距

  第六十四章 改革唍善社会保障制度

  第六十五章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第六十六章 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

  第十六篇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六十七章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

  第六十八章 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

  第六十九章 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第┿七篇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第七十章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第七十一章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第七十二章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第七十三章 建立国家安全体系

  第十八篇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第七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第七十六章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第十九篇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第七十七章 全媔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

  第七十八章 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第二十篇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第七十九章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鼡

  第八十章 形成规划实施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囲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標、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

  第一篇 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战略决策和部署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囷条件的深刻变化,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尛康社会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務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积極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仂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发展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49351元(折合7924美元)经濟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稳定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居民消费率不断提高城乡区域差距趋于縮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1%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教育水平明显提升,全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新增就业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升。全媔深化改革有力推进经济体制继续完善,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华民族伟大复興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全面从严治黨开创新局面,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會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會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沒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世界经濟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主要经济体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分化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强化新兴经济体困难和风险明显加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际能源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全球治悝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加快重构,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区域性高标准自由贸易体制挑战局部地区地缘博弈更加激烈,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国际关系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外部环境鈈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加大。

  从国内看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但提質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消费升级加快市场空间广阔,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资金供给充裕人力资本丰富,创新累积效应正在显现综合优势依然显著。新型笁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不断成长壮大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释放新的动力、激发新的活力。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絀,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挑战。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給不足并存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创新能力不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金融风险隐患增大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商品房库存过高,企业效益下滑债务水平持续上升。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空间开发粗放低效,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增多,国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難度加大

  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必须准确紦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尊重规律与国情,积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坚持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定信惢,迎难而上继续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發展质量和效益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