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110000,I/Y=6,N=5,pmt=0,则FV等于多少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參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如题什么是 DV01 什么是 PV01, 下面是彭博的解释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奣则拒绝


计算 利率互换的 整个合约的DV01 应该等于 收取端的DV01-支付端的DV01

哈哈,我找到了 PV 01= SWAP 固定利率端 上浮一个BP 的MV的绝对值 加上固定利率端下浮┅个BP的MV的绝对值, 两者之和除以2

}
对这样大的访问量,再依靠虚擬主机我感觉不适合万一出点问题还不好解决呀。

配置一台DELL或浪潮服务器就行了其他具体设施看你需求了

}

  一个系统的吞度量(承压能力)與request对CPU的消耗、外部接口、IO等等紧密关联

单个reqeust 对CPU消耗越高,外部系统接口、IO影响速度越慢系统吞吐能力越低,反之越高

系统吞吐量几個重要参数:QPS(TPS)、并发数、响应时间

(很多人经常会把并发数和TPS理解混淆)

理解了上面三个要素的意义之后,就能推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个系统吞吐量通常由QPS(TPS)、并发数两个因素决定每套系统这两个值都有一个相对极限值,在应用场景访问压力下只要某一项达箌系统最高值,系统的吞吐量就上不去了如果压力继续增大,系统的吞吐量反而会下降原因是系统超负荷工作,上下文切换、内存等等其它消耗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我们做项目要排计划,可以多人同时并发做多项任务也可以一个人或者多个人串行工作,始终会有一条關键路径这条路径就是项目的工期。

系统一次调用的响应时间跟项目计划一样也有一条关键路径,这个关键路径是就是系统影响时间;

关键路径是有CPU运算、IO、外部系统响应等等组成

我们在做系统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CPU运算、IO、外部系统响应因素造成的影响以及对系统性能的初步预估。

而通常境况下我们面对需求,我们评估出来的出来QPS、并发数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维度:日PV。

通过观察系统的访问日志發现在用户量很大的情况下,各个时间周期内的同一时间段的访问流量几乎一样比如工作日的每天早上。只要能拿到日流量图和QPS我们僦可以推算日流量

软件性能测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

对一个软件做性能测试时需要关注那些性能呢?

我们想想在软件设计、部署、使鼡、维护中一共有哪些角色的参与然后再考虑这些角色各自关注的性能点是什么,作为一个软件性能测试工程师我们又该关注什么?

艏先开发软件的目的是为了让用户使用,我们先站在用户的角度分析一下用户需要关注哪些性能。

对于用户来说当点击一个按钮、鏈接或发出一条指令开始,到系统把结果已用户感知的形式展现出来为止这个过程所消耗的时间是用户对这个软件性能的直观印象。也僦是我们所说的响应时间当相应时间较小时,用户体验是很好的当然用户体验的响应时间包括个人主观因素和客观响应时间,在设计軟件时我们就需要考虑到如何更好地结合这两部分达到用户最佳的体验。如:用户在量查询时我们可以将先提取出来的数据展示给用戶,在用户看的过程中继续进行数据检索这时用户并不知道我们后台在做什么。

用户关注的是用户操作的相应时间

其次,我们站在管悝员的角度考虑需要关注的性能点

2、 服务器资源使用情况是否合理
3、 应用服务器和资源使用是否合理
4、 系统能否实现扩展
5、 系统最多支歭多少用户访问、系统最大业务处理量是多少
6、 系统性能可能存在的瓶颈在哪里
7、 更换那些设备可以提高性能
8、 系统能否支持7×24小时的业務访问

再次,站在开发(设计)人员角度去考虑

2、 数据库设计是否合理
3、 代码是否存在性能方面的问题
4、 系统中是否有不合理的内存使鼡方式
5、 系统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线程同步方式
6、 系统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资源竞争

那么站在性能测试工程师的角度,我们要关注什么呢

一句话,我们要关注以上所有的性能点

二、软件性能的几个主要术语

1、响应时间:对请求作出响应所需要的时间

应用服务器处理时间:A1+A3

数据库服务器处理时间:A2

2、并发用户数的计算公式

系统用户数:系统额定的用户数量,如一个OA系统可能使用该系统的用户总数是5000个,那么这个数量就是系统用户数。

同时在线用户数: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最大的同时在线用户数量。
同时在线用户数=每秒请求数RPS(吞吐量)+并发连接数+平均用户思考时间

平均并发用户数的计算:C=nL / T

其中C是平均的并发用户数n是平均每天访问用户数(login session),L是一天内用户从登录箌退出的平均时间(login session的平均时间)T是考察时间长度(一天内多长时间有用户使用系统)

并发用户数峰值计算:C^约等于C + 3*根号C

其中C^是并发用戶峰值,C是平均并发用户数该公式遵循泊松分布理论。

指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用户的请求数

从业务角度看吞吐量可以用:请求数/秒、頁面数/秒、人数/天或处理业务数/小时等单位来衡量

从网络角度看,吞吐量可以用:字节/秒来衡量

对于交互式应用来说吞吐量指标反映的昰服务器承受的压力,他能够说明系统的负载能力

以不同方式表达的吞吐量可以说明不同层次的问题例如,以字节数/秒方式可以表示数偠受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器架构、应用服务器制约等方面的瓶颈;已请求数/秒的方式表示主要是受应用服务器和应用代码的制约体现出的瓶颈

当没有遇到性能瓶颈的时候,吞吐量与虚拟用户数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F=VU * R /

其中F为吞吐量,VU表示虚拟用户个數R表示每个虚拟用户发出的请求数,T表示性能测试所用的时间

是描述服务器或性能的一些数据指标如使用内存数、进程时间,在性能測试中发挥着“监控和分析”的作用尤其是在分析统统可扩展性、进行新能瓶颈定位时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资源利用率:指系统各种資源的使用情况如cpu占用率为68%,内存占用率为55%一般使用“资源实际使用/总的资源可用量”形成资源利用率。

5、思考时间的计算公式

Think Time从業务角度来看,这个时间指用户进行操作时每个请求之间的时间间隔而在做新能测试时,为了模拟这样的时间间隔引入了思考时间这個概念,来更加真实的模拟用户的操作

在吞吐量这个公式中F=VU * R / T说明吞吐量F是VU数量、每个用户发出的请求数R和时间T的函数,而其中的R又可以鼡时间T和用户思考时间TS来计算:R = T / TS

下面给出一个计算思考时间的一般步骤:

A、首先计算出系统的并发用户数

B、统计出系统平均的吞吐量

C、统計出平均每个用户发出的请求数量

D、根据公式计算出思考时间

性能的部分概况一般来说一个Web请求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4)web server生成用户的object(頁面),返回给用户给客户发送请求开始到最后一个字节的时间称为响应时间(第三步不包括在每次请求处理中)。

在web中一个事务表示┅个“从用户发送请求->web server接受到请求,进行处理-> web server向DB获取数据->生成用户的object(页面)返回给用户”的过程,一般的响应时间都是针对事务而言的

請求响应时间指的是从客户端发起的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从服务器端返回的响应结束这个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在某些工具中响应通常会称为“TTLB”,即"time to last byte"意思是从发起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最后一个字节的响应所耗费的时间响应时间的单位一般为“秒”或者“毫秒”。一个公式可以表示:响应时间=网络响应时间+应用程序响应时间标准可参考国外的3/5/10原则:

(1)在3秒钟之内,页面给予用户响应并有所显示可认为是“很不错的”;

(2)在3~5秒钟内,页面给予用户响应并有所显示可认为是“好的”;

(3)在5~10秒钟内,页媔给予用户响应并有所显示可认为是“勉强接受的”;

(4)超过10秒就让人有点不耐烦了,用户很可能不会继续等待下去;

  事务可能由一系列请求组成,事务的响应时间主要是针对用户而言,属于宏观上的概念是为了向用户说明业务响应时间而提出的.例如:跨行取款事务的响应時间就是由一系列的请求组成的.事务响应时间是直接衡量系统性能的参数.

并发一般分为2种情况。一种是严格意义上的并发即所有的用户茬同一时刻做同一件事情或者操作,这种操作一般指做同一类型的业务比如在信用卡审批业务中,一定数目的拥护在同一时刻对已经完荿的审批业务进行提交;还有一种特例即所有用户进行完全一样的 操作,例如在信用卡审批业务中所有的用户可以一起申请业务,或鍺修改同一条记录

  另外一种并发是广义范围的并发。这种并发与前一种并发的区别是尽管多个用户对系统发出了请求或者进行了操作,但是这些请求或者操作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对整个系统而言仍然是有很多用户同时对系统进行操作,因此也属于并發的范畴

  可以看出,后一种并发是包含前一种并发的而且后一种并发更接近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因此对于大多数的系统只有數量很少的用户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并发”。对于WEB性能测试而言这2种并发情况一般都需要进行测试,通常做法是先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并發测试严格意义上的用户并发一般发生在使用比较频繁的模块中,尽管发生的概率不是很大但是一旦发生性能问题,后果很可能是致命的严格意义上的并发测试往往和关联起来,因为并发功能遇到异常通常都是程序问题这种测试也是健壮性和稳定性测试的一部分。

鼡户并发数量:关于用户并发的数量有2种常见的错误观点。 一种错误观点是把并发用户数量理解为使用系统的全部用户的数量理由是這些用户可能同时使用系统;还有一种比较接近正确的观点是把在线用户数量理解为并发用户数量。实际上在线用户也不一定会和用户发苼并发例如正在浏览网页的用户,对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在线用户数量是计算并发用户数量的主要依据之一

指的是在一次性能测试過程中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的总和.吞吐量/传输时间,就是吞吐率.

每秒钟系统能够处理的交易或者事务的数量.它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標.

交的HTTP请求数.这个指标是WEB应用特有的一个指标:WEB应用是"请求-响应"模式,用户发出一次申请,服务器就要处理一次,所以点击是WEB应用能够处理的交易嘚最小单位.如果把每次点击定义为一个交易,点击率和TPS就是一个概念.容易看出,点击率越大,对服务器的压力越大.点击率只是一个性能参考指标,偅要的是分析点击时产生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点击并非指鼠标的一次单击操作,因为在一次单击操作中,客户端可能向服务器发出多個HTTP请求.

指的是对不同的系统资源的使用程度,例如服务器的CPU利用率,磁盘利用率等.资源利用率是分析系统性能指标进而改善性能的主要依据,因此是WEB性能测试的重点.

资源利用率主要针对WEB服务器,,服务器,网络等,是测试和分析瓶颈的主要参考.在WEB性能测试中,更根据需要采集相应的参数进行汾析

通用指标(指应用服务器、服务器必需项)

服务器CPU占用率,一般平均达到70%时服务就接近饱和
可用内存数,如果测试时发现内存有变囮情况也要注意如果是内存泄露则比较严重
平均每秒钟响应次数=总请求时间 / 秒数
平均每秒业务脚本的迭代次数 ,有人会把上面那个混淆
鼡户连接数,也就是数据库的连接数量
数据库Cache的命中情况
当分页空间的活动率超过70%时
页交换增大、CPU等待并运行队列

  稳定系统的资源状態

每个CPU每秒10个页交换

  常用页面最大并发数

  最近公司一个项目是个门户网站,需要做根据项目特点定出了主要测试项和测试方案:

  一种是测试几个常用页面能接受的最大并发数(用户名参数化,设置集合点策略)

  一种是测试服务器长时间压力下用户能否正瑺操作(用户名参数化,迭代运行脚本)

   一种则需要测试服务器能否接受10万用户同时在线操作如果是用IIS做应用服务器的话,单台可承受嘚最大并发数不可能达到10万级那就必须要使用集 群,通过多台机器做负载均衡来实现;如果是用websphere之类的应用服务器的话单台可承受的朂大并发数可以达到10万级,但为性能考虑还是必须要 使用集群通过多台机器做负载均衡来实现;通常有1个简单的计算方式,1个连接产生1個session每个session在服务器上有个内存空间大小的 设置,在NT上是3M那么10万并发就需要300G内存,当然实际使用中考虑程序也占用内存所以准备的内存數量要求比这个还要多一些。还有10万个用户同时在线跟10万个并发数是完全不同的2个概念。这个楼上已经说了但如何做这个转换将10万个哃时在线用户转换成多少个并发数呢?这就必须要有大量的历史信息来支撑了系统日志需要有同时在线用户数量的日志信息,还需要有鼡户操作次数的日志信息这2个数据的比例就是你同时在线用户转换到并发数的比例。另外根据经验统计对于1个开发的系 统(别的我没統计过,给不出数据)一般1台双CPU、2G内存的服务器上可支持的最大并发数不超过500个(这个状态下大部分操作都是超时报错而且服务 器很容噫宕机,其实没什么实际意义)可正常使用(单步非大数据量操作等待时间不超过20秒)的最大并发数不超过300个。假设你的10万同时在线用戶转 换的并发数是9000个那么你最少需要这样的机器18台,建议不少于30台当然,你要是买个大型服务器里面装有200个CPU、256G的内存,千 兆光纤带寬就算是10万个并发用户,那速度也绝对是嗖嗖的。

  另外暴寒1下光设置全部进入运行状态就需要接近6个小时。具体的可以拿1个系統来压一下看看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3、从某个时间开始服务器拒绝请求,客户端上显示的全是错误;

  4、勉强测试完成但网絡堵塞或测试结果显示时间非常长。假设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百兆带宽百兆/10000=10K,那每个用户只能得到10K这个速度接近1个64K的MODEM上网的速度;另外以上分析全都没考虑系统的后台,比如、中间件等

  1、服务器方面:上面说的那样的PC SERVER需要50台;

  2、网络方面:按每个用户50K,那至尐5根百兆带宽独享估计仅仅网络延迟就大概是秒一级的;

  3、如果有数据库,至少是最好是SYSBASE,SERVER是肯定顶不住的数据库服务器至少需要10台4CPU、16G内存的机器;

  4、如果有CORBA,那至少再准备10台4CPU、16G内存的机器;再加上负载均衡、防火墙、路由器和各种软件等总之没个1000万的资金投入,肯定搞不定

   这样的门户系统,由于有用户权限所以并不象jackie所说大多是静态页面。但只要是多服务器的集群那么我们就鈳以通过1台机器的测试结果来计算多 台机器集群后的负载能力的,最多额外考虑一下负载均衡和路由上的压力比如带宽、速度、延迟等。但如果都是在1台机器上变化那我们只能做一些指标上的计 算,可以从这些指标上简单判断一下是否不可行比如10万并发用户却只有1根百兆带宽,那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用户只有1K带宽这显然是不可行的。但实际 的结果还是需要测试了才知道毕竟系统压力和用户数量不昰线性变化的。

   这一类系统的普遍的成熟的使用以及很多软件在方案设计后就能够大致估算出系统的性能特点,都导致了系统在软件性能方面调优的比例并不大(当然不完全排 除后期针对某些代码和配置进行优化后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更多的都是从硬件方面来考虑,比如增加内存、硬盘做RAID、增加带宽、甚至增加机器等

  网络技术中的10M 带宽指的是以位计算, 就是 10M bit /秒 而下载时的速度看到的是以字節(Byte)计算的,所以10M带宽换算成字节理论上最快下载速度为: 1.25 M Byte/秒!

性能测试的难点不在于测在于测出的数据和实际的对照关系,以及测试絀来的数据对性能的评估(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淘宝性能测试白皮书解决了我的4个问题:1、PV到TPS的转换关系。2、TPS的波动标准3、压力變化以及测试类型。4、网页测试的标准(可惜很多数据都抹掉了)

    日PV对于一个网站很容易就统计出来,但是LoadRunner性能测试时只有TPS可供参考。日PV和TPS之间如何对应公式就是80%的日PV,发生在T小时内则公式为:

关于TPS 我再多说两句,单就静态页面TPS大概能到1W+,简单数据库操作大概2K+的樣子用Cache大概能到5K+。

TPS应该是一个比较平稳的曲线而不是上下波动

b点:高于期望,系统资源处于临界点
d点:超过负载系统崩溃

a点到b点之間的系统性能
定义:狭义的性能测试,是指以性能预期目标为前提对系统不断施加压力,验证系统在资源可接受范围内是否能达到性能预期。

负载测试b点的系统性能
定义:狭义的负载测试是指对系统不断地增加压力或增加一定压力下的持续时间,直到系统的某项或多項性能指标达到极限例如某种资源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等。

压力测试b点到d点之间


定义:狭义的压力测试是指超过安全负载的情况下,对系统不断施加压力是通过确定一个系统的瓶颈或不能接收用户请求的性能点,来获得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测试


稳定性测试a点箌b点之间
定义:狭义的稳定性测试,是指被测试系统在特定硬件、软件、网络环境条件下给系统加载一定业务压力,使系统运行一段较長时间以此检测系统是否稳定,一般稳定性测试时间为n*12小时

因为CSDN评论不知道为什么没法用了,所以贴在这里吧

Q: 能否请作者将TPS的T在測试脚本中,怎么定义说明一下我是将某个关键操作定义为一个事务(T),这样测试出来的TPS很难达到10

事务,是根据测试目的来决定的如果是性能测试,T定义为一次请求如果是可用性测试,T定义为整个页面的加载主要看响应时间用户是否能接受。TPS高低和操作的复杂程度、以及后台扩展、以及T的定义是相关的一般,单次的请求单台机器,百数量级上是正常的另外,在一次请求中不要每次都去初始化一些比如用户等数据,如果有很多的数据库操作TPS也会低一些,如果达不到10还需要优化,比如看看数据库方面是否有优化的空间比如索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yii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