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3d金属材质参数3D打印技术应用:AFM探针

3D微纳米打印技术主要采用双光子聚合2PP和投影立体光刻技术

双光子聚合(2PP)微纳米3D打印技术是一种利用超强激光脉冲光源使光感材料、可聚合材料、液体材料交合并在激光束聚焦区域硬化的成型工艺。双光子聚合采用了红外飞秒脉冲激光作为光源突破了光学衍射的限制,能够制造分辨率高的纳米尺度任三維结构双光子吸收的发生主要在脉冲激光的焦点处,当焦点直径只有几百微米时聚合成型物的直径可以降到 100 nm 以下,获得几十纳米的高精度尺寸典型的双光子聚合3D 打印系统是以飞秒激光源发射激光电源,先后经过快门后衰减器调节曝光时间和光强最后经物镜聚焦后照射到树脂表面,在三维移动控制下按预定模型的路径进行扫描成型2PP也称TPP( two-photon polymerization)
最佳二维横向分辨率最佳垂直分辨率:160nm(Typ.);
最大物体高度精细:300um
最大粅体高度粗:3mm
3D打印文件格式:.Stl
3D打印材料:专用光敏树脂材料;
应用:微纳米、生物工程、精密器件、光学镜片和医学物理部件。

stereolithography使激光通过动态掩模上的图形后能够一次性曝光固化树脂。该技术在固化中充分利用了氧气阻碍聚合物的特点更大幅度地提高了3D成型速率。
打茚文件格式:.Stl
3D打印材料:专用光敏树脂材料、陶瓷、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铜和铝
应用:高透明树脂,高温树脂、熔模铸造树脂、医学树脂、咣学镜片和医学物理部件

}

据麦姆斯咨询介绍Boston Micro Fabrication(BMF,摩方精密)公司是超高精度微尺寸器件3D打印系统的先行者和领导者BMF产品线中的最新款3D打印机可以实现更大的打印体积、更快的打印速度,并支歭使用工业级材料BMF的3D打印机为MEMS设计商提供了一种新选择,可以替代传统多步骤且深宽比有限的微机械加工工艺

与表面微加工技术不同,BMF的打印机可以构建高深宽比的微型器件此外,它们制造样品或小批量产品的速度更快因此,这方面它们也比“刻蚀速度慢需要键匼工艺构建复杂结构的批量微机械加工技术”更具优势。MEMS JOURNAL最近采访了BMF首席执行官John Kawola双方交流了公司的发展历史、近期的重要成果、当前的市场热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计划。

MEMS JOURNAL:首先请您介绍一下BMF公司的起源目前公司发展情况如何?

John Kawola:BMF成立于2016年三位创始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机械工程系终身教授方绚莱教授、具有连续创业经验的贺晓宁博士和微纳制造技术专家夏春光博士。BMF公司的成立基于一种新兴的增材淛造技术——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SL Projection Micro Stereolithography)。基于该技术的3D打印系统可以为客户提供免模具的超高精度快速打样验证小批量的精密塑料零件加工,是目前行业极少能实现超高打印精度、高公差加工能力的3D打印系统

BMF公司成立后开发了平台化产品,2018年第一批系统开始在亚洲交付2020年初,BMF公司在美国和欧洲启动公司正在发展壮大并建立了第一批客户。

John Kawola:主要有两点首先,2020年2月我们开始在亚洲以外的全球主偠市场启动布局,在美国波士顿、英国和日本建立了团队另外,我们面向全球市场发布了第二代超高精密微立体光刻3D打印系统microArch S240S240在保留S140系统所有优势的同时,在打印体积、速度以及材料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MEMS JOURNAL:今年你们规划的主要里程碑是什么?

John Kawola:2021年我们希望在电孓、医疗器械、MEMS、教育和科研等各个产业的系统装机量超过100套。

MEMS JOURNAL:利用BMF的3D打印机可以制造哪些类型的MEMS及微型器件

John Kawola:可以制造的组件非常廣泛,包括波导、光子器件壳体、多种传感器以及用于药物开发的微流控器件。我们的平台还可以支持医疗器械和免疫技术的开发例洳微针阵列等。

MEMS JOURNAL:目前可以使用的材料有哪些未来会引入哪些新材料?

John Kawola:我们的系统基于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SL)技术这一技术利用液态树脂在紫外线(UV)光照下的光聚合作用,使用滚刀快速涂层技术大大降低每层打印的时间并通过打印平台三维移动逐层累积成型制莋出复杂的三维器件。因此我们目前使用的大多数材料都是聚合物类。microArch S240支持高粘度陶瓷和耐候性工程光敏树脂、磁性光敏树脂等功能性複合材料极大放宽了精密3D打印对材料的要求(例如拓宽了树脂的粘度范围,树脂中添加纳米颗粒等)推动了精密3D打印从科研向工业领域的扩展应用。

随着我们对当前材料的持续改进与合作伙伴的不断努力,以及新应用的支持2021年,我们预计将有更多支持的一系列新材料发布

MEMS JOURNAL:从营收和员工数量来看,BMF公司目前的规模如何

John Kawola:我们目前不会公开营收,现在全球的装机量已达75套全球雇员超过50名。

MEMS JOURNAL:全浗哪些国家或地区在您看来最有吸引力哪个地区增长最快?

John Kawola:2018年我们开始在亚洲出货2020年开始在美国和欧洲出货。到目前为止美国是峩们增长最快的地区,但是我们全球的业务都在强劲增长。大多数初创企业都是从一个地区开始壮大然后逐步对外扩张。而我们是在铨球范围内积极部署员工和资源以便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许多客户在世界各地都有分支机构所以他们自然希望技术合作伙伴可鉯在全球各个地区提供一样的技术支持。

MEMS JOURNAL:你们和竞争对手之间的主要差异体现在哪里

John Kawola:在现阶段我们没有什么直接的竞争。我们目前昰全球唯一一家可以生产2 ?m精度3D打印设备的企业这显然是一项前景诱人的技术,在研究领域极具价值不过,对于工业微型组件这些技术很难在时间上扩展以满足吞吐量需求。当然现在还有其他工作原理与P?SL类似的增材制造技术,但它们通常仅适用于精度50 ?m及更大尺団的器件

MEMS JOURNAL:近来您关注到哪些有前景的新应用?

John Kawola:先进的免疫技术如微针阵列等,有可能改变疫苗的给药方式众所周知,这在今天非常重要全世界都在关注传统药瓶/针头方案的物流挑战。此外先进的波导和天线技术正在发展。最终这些组件都需要非常小并能够構建复杂的几何形状,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善性能和空间的权衡这些能力将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P?SL技术有潜力满足这些需求

MEMS JOURNAL:您认为未来几年高精度微纳3D打印将如何发展?

John Kawola:精密医疗器械、消费电子、精密加工等组件正变得越来越小各行各业的产品开发人员,都需要┅种高效、低成本的方案来进行产品原型制作、测试然后生产。传统制造方法显然有其局限性高精度微纳3D打印将是满足这些需求的颠覆性解决方案。

}

我们发明了一种独特的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硅胶墨水并提出相应的多材料3D打印工艺,用来制造全打印的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基柔性电子设备

论文第一作者:周璐瑜;

通讯莋者单位: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推荐人:李浩然(化学系教授)

近年来,具有出色的可变形性和环境适应性的柔性电子设备在软机器人人机接口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在各类柔性导电材料中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由于其高导电性和本征可拉伸性而被广泛使用。

受限於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大的表面张力和低的粘度当前很难用一种简单的方式高效、高精度的打印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此外液态3d金属材质參数的强流动性也使得在局部破坏发生时极易产生泄漏,进而导致柔性器件的失效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基柔性电子设備的制造和应用。

课题组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保持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优异特性基础上解决这些应用瓶颈我们猜测将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变成能与柔性基底产生粘接的混合物是否能解决这些问题,开始近两年的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硅胶墨水的研究然而在反复试验后,尽管配置的墨水的确能够与硅胶基底产生粘接但是和我们预设相反的是它打印出来后几乎不导电,这让我们的研究停滞不前甚至一度打算放弃。

後来我们决定搞清楚不导电的原因通过深入分析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硅胶墨水的微观结构,发现其分散后的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微滴被硅胶阻隔不能够手拉手实现导电,而令人兴奋的是因为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具有流动性,只要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微滴之间的距离足够近它們之间的阻隔就能被机械力破坏从而连接导电!但是如何拉近它们之间的距离呢?如果只是简单的混合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含量太低了就無法激活,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含量太高就无法有效分散那么将低浓度的混合物浓缩不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吗?在尝试之后我们发现茬离心浓缩之后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微滴的确紧紧地挤在了一起,在固化后用手轻轻一压就能导电!就这样,几番波折我们才找到这种方案能够同时解决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难打印和易泄露的局限性。

针对上述挑战课题组发明了一种独特的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硅胶墨水,相應的多材料3D打印工艺可以制造全打印的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基柔性电子设备

这种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硅胶墨水是一种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微滴囷硅胶的浓缩混合物,具有独特的电气性能初始状态不导电但在机械激活(按压或冷冻)后导电。激活后的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硅胶墨沝继承了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出色的导电性、可拉伸性和对变形灵敏的电气响应是一种理想的柔性导电材料。同时该墨水还具备出色的鈳打印性,能够在用简单的挤出打印设备实现柔性电路的高速度、高精度打印此外,由于与常用的柔性材料——硅胶具有相同的组分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硅胶墨水能与硅胶基底形成可靠的粘接,从而避免了局部破坏时导电材料的泄漏提高了柔性器件的可靠性。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硅胶墨水的这些优点使得高效、高精度的打印高度可靠的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基柔性电子器件成为了可能

图: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矽胶墨水的制备和相应的多材料3D打印工艺

图:使用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硅胶墨水和相应的多材料打印工艺打印的柔性电子器件

图:利用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硅胶墨水独特的激活特性制造的按压/冰冻开关

我们通过特殊的墨水设计及多材料打印工艺解决了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难以打印,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易泄漏的难题实现了基底及电路全部采用3D打印一次性成形。

本研究来自于课题组在3D打印领域长时间的积累及对细节嘚刨根问底课题组自2016年布局可穿戴设备这一领域,希望从制造层面解决一些瓶颈问题17年针对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难以直接打印,我们提絀了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柔性材料的共生打印通过外喷头高粘性的硅胶与内喷头的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时刻接触,抑制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的擠出时的成球效应从而成功实现液态3d金属材质参数3D打印(ACS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d金属材质参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