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概念是自然的客观存在还是人类的主观追求?自然界生物是否必然趋向多样性?

  高中政治必修4《实现人生的价值教案》教案

  (一) 教育教学目标

  〇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

  〇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〇价值判断的基本含义。

  〇如何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〇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

  〇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〇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〇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〇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〇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〇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

  〇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从中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讨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要看他对社会、为人民贡献了多少,而不是为自己捞取了多少。

  〇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原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的社会地位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时间、地点和条件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讨论分析为什么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〇剖析生活中价值冲突的实际事例,如竞争与友情、关爱与惩罚、传统与时尚等,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作是最高的价值标准,从而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〇列举生活事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人的价值要在劳动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讨论分析追求个性发展和强调与社会统一之间的关系。

  (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人生的能力,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通过价值和价值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深刻理解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指路航标,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谛,初步具有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3) 通过学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原理,要求学生深刻领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和主体性特征,做到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初步具有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4) 通过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人和物的价值之不同,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而且只有创造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够实现自我,满足自我需求,劳动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认同劳动的观念,承认奉献的价值,是学习这一课后应有的重大收获。劳动和奉献着的人是幸福的,劳动和奉献着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高中政治必修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

  理解矛盾的含义,初步懂得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能根据提供的材料,概括哲学观点,能运用知识分析生活事例,培养个别到一般,一般到个别的哲学思维能力,培养理 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关于矛盾的故事导入,提高学生学习矛盾观的兴趣;通过矛盾普遍性的学习,提高用矛盾分析法分析自身生活学习的自觉性;通过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学习,增强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与认同,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教学重点:矛盾的含义

  (2)教学难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步骤一、故事导入, 目标定向。

  通过口述和幻灯 片展示:九道门的 故事 ,提出问题:材料中的男子能找到女朋友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教师引导:用哲学语言回答就是世界是矛盾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引出课题)

  让学生齐读本课的学习目标,进行目标定向。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定向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明白本课学什么,怎么学,达到怎样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步骤二:学案引领, 自主学练。

  通过课前预习案,让学生自主查漏补缺,并用幻灯片展示各小组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自学。

  教学过程步骤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组内同学对探究问题进行互相交流,并派出一位同学进行板演。

  (一)、问题探究一:

  多媒体展示:漫画“他敢剪吗?”

  1、他为什么不敢剪?

  2、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二)问题探究二: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试用矛盾的观点进行分析。

  (三)问题探究三:

  1、找出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中存在的矛盾。并根据材料得出你们的研究结论。

  2、讨论: 现阶段你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大学毕业后会关心什么问题?问题解决了,还会不会有新的问题?这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四)问题探究四:

  从中国古代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陶渊明对“ 世外桃源”的向往,到英国莫尔的“乌托邦”,他们都在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然而这样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的理想也只能是一种空想。

  高中政治必修4《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1.知识目标:通过阅读课文,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什么是新事物、什么事新出现的事物、什么事量变、什么事质变。明白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运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的观点来分析问 题的能力。 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来探讨方法论的要求,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地促进飞跃。 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曲折,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对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人生道路中出现的挫折。树立远大理想,奋斗目标与脚踏实际艰苦奋斗结合起来,增强社会责任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

  重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难点: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推进新课程,既然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区分,那么事物的发展是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的变化状态又是怎样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些问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师引导同学们阅读P63“活动探究”问题,要求同学们分组讨论、质疑问题。

  教师没有直接给同学们答案,而是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发表看法,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展示上面两 个“活动探究”材料,引导同学们自主阅读,参与讨论,成为他们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并根据教学的需要时时质疑问题:新事物是不是以时间出现先后?或以力量强弱来判断?引发他们的继续讨论新旧事物的根本区别问题:

  (1)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事物发展的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旧事物是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 正日趋灭亡的东西。 (2)新事物比旧事物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然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而旧事物违背人民的意愿和根本利益 ,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所以新旧事物的根本区别不能以时间出现的先后顺序,力量的强弱作为标准,而是以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从而得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那么新事物的发展是不是一帆风顺呢?在同学们的自由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

  (1)新事物的成长总是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 较完善的过程。

  (2)旧事物决不会自行消去,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它总是竭力 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

  (3)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理...

  高中政治必修4《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

  知识目标:识记真理的概念,真理的基本属性,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反复性、无限性,真理的发展过程,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 和发展真理;理解真理与谬误的区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反复性、无限性,在认识的过程中正确地对待谬误,认识 发展是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能力目标:培养和提高运用认识发展的道理来分析和解决认识发展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在实践中探索追求真理的信念和勇气。

  重点: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的反复性。

  难点: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一)回忆旧知 、作出铺垫

  复习巩固之一------判断:

  ( )1.“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

  (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其哲学寓意是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3.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问: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由此要让学生明确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与意义,为下面的问题作铺垫)

  大多数时候,你还没把设计给用户看之前,用户根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乔布斯

  本世纪初,苹果公司的iMac电脑一体机并没有配置软驱,而是设置了USB接口,用它来连接外围的设备。软驱是当时所有的电脑的标准配 件。iMac的设计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甚至当时外界普遍质疑iMac注定失败。但是,短短几年,软驱被市场淘汰,电脑的发展趋势证明了乔布斯的独到眼光。

  1)对同一个认识对象,人们的认识相同吗?2)对于iMac的设计,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先引导学生结合旧的知识来理解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以及两者的区分等。然后看书归纳。此设计的目的是温故知新,新的知识学习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依托,容...

  高中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 作用;懂得既要认真读书,更要努力实践的道理。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分析“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实践是认识来源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的学习,培养好的学风,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教 学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 准。

  导入新课:仰望夜空,星光点点,惟月为大。缺缺圆圆,变幻摇曳。从旧石器时代刻在甲骨上的简单符号,到如今咏叹唱和的诗歌文章;从东方传说中的嫦娥奔月,到如今的九天揽月,人类从来没有停息对茫茫苍穹中那轮皎皎玉盘的追求。

  新课讲授: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1610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1959年,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飞过月球的背面,对它进行了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宇宙飞船,成功的登上了月球,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带回了岩石和土的样本,使人们对 月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2007年,中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月,使人们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球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认识。

  2009年,美国宇航局利用一枚“宇宙神—5”运载火箭将两个月球探测仪发射升空。科学家对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获得的撞月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确认,月球存在水。

  2010年,中国“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国际上第一次获取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

  探究一:人类的这些对月球的认识是从哪儿来的?

  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中国探月三阶段(视频介绍)

  第一期 绕:2007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 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

  第二期 落:2010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二号”,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以软着 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

  第三期 回:时间定在2011至2020年,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

  探究二:(分组讨论)

  ①探月工程是实践活动吗?有哪几个要素构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②为何要进行探月工程?这与蜘蛛织网有何本质不同?这说明实践又具有什么特点?

  高中政治必修4《世界的物质性》教案

  知识目标:1.识记物质的含义

  2.能够理解世界的物质性

  能力目标:1.体会如何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从世界本质问题上认识有神论的荒谬性,鲜明地反对神创说,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

  教学重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

  教学难点:物质的含义

  三亚真是被上帝宠坏了的地方。上帝把最宜人的气候、最清新的空气、最和煦的阳光、最湛蓝的海水、最柔和的沙滩、最美味的海鲜…….都赐予了这座海南岛最南端的海滨旅游城市。那么同学们思考,我们这么美丽的三亚真的是上帝赐予的吗?我们这天地万物真的是上帝创造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世界的本质。展示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进入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二、交流讨论、成果展示:

  交流讨论一:谈谈我们身边的物质,这些与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是一回事吗?

  同学们列举:桌椅、土壤、老师、大海……设疑:这些与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是一回事吗?

  (一)物质的概念:

  (1)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指它不为我们所动,不管你是否感受到,是否喜欢,它就客观存在在那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调物质的客观性。

  (2)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就是能被人们所认识。强调物质的可知性。

  (3)客观实在指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所以,同学们刚刚列举的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而非我们哲学上讲的物质的概念。比如同学们列举的苹果、芒果的共同点是什么?是水果,这就是我们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抽象出共性的。

  总结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区别:哲学上物质概念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它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哲学上物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可以被改造,有生有灭。

  联系: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它并不独立存在,而是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两者是个性与共性、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我们说整个世界划分为:

  所以下面我们就来做一道证明题,分别来证明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物质性。

  (二)世界是物质的

  播放视频《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学生概括出: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⑴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同学们举例: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大概有46亿年了

  (2)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高中政治必修4《时代精神的精华》教案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3)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4)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1)运用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作用

  (2)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根据19世纪中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精神关系的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观察从一般的经验层面上升到比较深刻的哲学层面,学会自觉运用哲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的能力,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抽象的哲学”其实并不脱离时代,真正的哲学恰恰对时代问题的“理论解答”,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使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坚实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它是人类思想发展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要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4、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学生要在实践中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培养与时俱进的品格。

  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重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点)

  3、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重点、难点)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重点)

  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

  德国人和中国人一同坐火车从德国的法兰克福去巴黎。途中上来一位客人,这位客人将手里端着的鱼缸放在空座上。德国人开始发问:“您能告诉我这鱼的名称吗?它在生物学上属于什么类别?它在科学...

  高中政治必修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

  1.识记: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2.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对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我们要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难点: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和局限性

  视频欣赏:掩耳盗铃

  思考:掩耳盗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思维(意识)与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西方大约产生于公元前7—6世纪的古希腊,其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

  在中国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代表人物是王夫之和范缜。

  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A.把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B.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肯定世界本原是物质

  A.物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

  机械性: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被归结为力学过程,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甚至动物和人都被看作是受力学支配的机器。用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现象。

  形而上学性:静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认为“理性”、“意识”支配社会的发展

  (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还能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 ‘理性’、‘意识’支配社会历史发...

}

《老子》之自然的独特性

——多元视角的思考与发现

作者简介:刘笑敢,1947年生,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包括:道家哲学、先秦诸子哲学、古代文献及简帛资料、比较哲学、中国哲学史、中国近现代思想等。

要:本文引介三个方法论概念,即概念考古、诠释取向,以及体系义,这些视角可以揭示《老子》之自然在古今中外的比较中所凸现的独特性,忽略这种独特性是《老子》研究中的盲点。全文从六个层次说明《老子》之自然的独特性:(1)独特的人文自然,(2)从词典释义看其独特性,(3)从自然与nature之不同看其独特性,(4)从学界分歧看其独特性,(5)从原文看其独特性,(6)从自然之义的演化看其独特性。

关键词:体系义;独特性;人文自然;词义演化;自然与nature

引言:关于方法论的三点思考

本文试图论证《老子》之自然的独特性。强调这一点的原因之一是笔者发现《老子》之自然与后来各家的自然都有明显不同,而历代研究者很少注意和讨论这一点。研究《老子》之自然的一个常见做法就是用后来的例句或注释来类比和解说《老子》之自然的词义和思想意义,而较少注意后世著作之自然与《老子》之自然的重要不同。比如,有人会用《庄子》的自然来帮助理解《老子》的自然,而没有注意《庄子》内篇讲的自然是外在的、不可改变的、只能顺应的,如“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庄子·应帝王》),而《老子》的自然是正面的、值得追求的,如“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其实,即使同一作者或同一典籍中的自然也不一定意义相同。如《庄子》外杂篇中有云“吾又奏之以无怠之声,调之以自然之命”(《庄子·天运》),这是演奏者弹奏乐曲时的心境之自然,与上文所引内篇之外在不可改变之自然的意思也明显不同。(参见刘笑敢,2019年)忽视不同作者、不同文献中所说自然与《老子》之自然的不同,就遮蔽了《老子》之自然的独特性,这是《老子》研究以及对自然一词的研究中的遗憾。

论证《老子》之自然的文章多借用后来有关自然的文句或注释来理解、定义《老子》之自然。这忽略了一个事实:即中国古代在思想史上有地位的注释著作经常是注释者自己的思想发挥或创造,而不是对原文的客观解说。(参见刘笑敢,2009年,第29-59页)这方面的典型实例是王弼《老子注》和郭象《庄子注》。王、郭通过注释的形式建构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他们通过注释《老子》和《庄子》获得了哲学家的地位,这说明他们的注释不是对老子、庄子思想的忠实解说,而是新观点的发挥和创造。王弼明确提出“万物以自然为性”(参见楼宇烈,第76页),这种概念定义式的解说非常精彩,但明显不是《老子》原文所有的内容。这也不奇怪,因为如果他真的忠实地解说了《老子》,我们就没有理由把他当作哲学家。

类似的是河上公注《老子》的态度。他注“道法自然”一句说“道性自然,无所法也”(参见王卡点校,第103页)。这就直接否定了原文中“法”字作动词的基本含义,又凭空提出了《老子》中所没有的“道性”一语,也彻底改变了《老子》原文的语法结构。无论我们是否可以将河上公看作思想家,无论他的注释是否可以看作是“创造性诠释”,我们都可以肯定,这不是对《老子》原文的忠实解说。

总起来看,后代诸家无论以什么方式解说或使用自然一语都与《老子》中的自然有或多或少的不同,后代各种不同的自然之用法就构成和凸显了《老子》之自然的独特性,但这种独特性似乎并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注意。我们习惯于将思想的演变看作一条顺流而下的江河,但此江河的不同段落已有水质和流向的不同。我们在探究《老子》之自然可能含义时,需要以考古的精神,从今向古一层层地挖掘,掀开郭象、王弼、河上公等等诸说所覆盖于其上的积淀,直探《老子》之自然的“可能的”本义。这就是“概念考古”的过程。

“概念考古”的概念来源于考古发现的启示。在一个考古遗址,总是越古老的地貌越在底层、深层,越是后来的或近代的越在上层和表层。比如,在南京六朝博物馆,最上面的是明代地层,往下是宋代,再往下是唐-五代,最下面才是六朝地层。正如现代流行的“自然”是20世纪以来的词义;回溯过去就是19世纪的自然,是“性”“天地”或“博物”;回到古代,诸子所说自然各有所见。(参见刘笑敢,2020年)《老子指归》《老子想尔注》以及王弼《老子注》、郭象《庄子注》的各种注释所说之自然也各有其义。(参见刘笑敢,2021年a)回溯各家所说、所用、所创之自然,我们就会发现《老子》之自然和后来演化出、发展出并覆盖于《老子》之上的各种自然有或明或暗的不同。如果我们要探求《老子》之自然的“可能的”本义,就需要考古式的向古代探求的开掘,尽可能回到《老子》文本原来的特有的语境。

(二)关于经典诠释的两种取向

笔者要通过“概念考古”的方法探求《老子》之自然的“可能的”本义,有人会问,你如何发现“本义”?你怎么证明什么是“本义”?的确,按照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的理论,任何理解都是“视域融合”的结果,不存在不变的客观的“本义”。这个理论是对的。但是,不可能达到终极目标不等于我们的理解就可以没有目标。阅读和解释既有之经典可能有两大目标: 或探求文献历史“真相”,或发挥改造原有理论为现实服务。这两个目标都是常见的和正当的,但不应混同。

一个好的学者应该尽量避免简单粗率的解读,而应该力求逼近历史的、文献的、可能的本义,尽可能避免误解。放弃这种努力就不再有思想史和学术史研究,也就不必讨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到底是什么意思,或孔子的仁提倡的到底是什么精神。大家共同求真,难免各有所见,但若放弃求真,就必定是众声喧哗、各随所欲、没有切磋、没有进展。

有人似乎可以从哲学诠释学的理论中找到一种自我安慰或辩解:只有不同的理解,没有唯一正确的理解。实际上,伽达默尔多次强调,哲学诠释学是哲学,不是方法论。就是说,哲学诠释学的理论在于揭示诠释活动自身的过程和哲学特点,而不是探讨如何理解和解释,所以我们不能用哲学诠释学为逃避追求真相和真理的做法辩护。伽达默尔说,他所真正关心的都是哲学问题“不是我们在做什么或应该作什么,而是在我们身上发生了什么,这高于我们想要什么或在做什么”(Gadamer, p.XXVI)。换言之,哲学诠释学关心的是存有论,而不是方法论。所以有人说他的书取名《真理与方法》是一种反讽,因为他根本没有讨论方法问题,并且反对将诠释学解释为方法问题。总之,哲学诠释学揭示了总会有多种不同解释的事实,但绝非为随意的解释大开洞门。实际上,伽达默尔和海德格尔都有对主观性和随意性的批评。伽达默尔曾引海德格尔说:“解释(Auslegung)理解到它的首要的经常的和最终的任务始终是不让向来就有的前有(Vorhabe)、前见(Vorsicht)和前把握(Vorgriff)以偶发奇想和流俗之见的方式出现,而是从事情本身出发处理这些前有、前见和前把握,从而确保论题的科学性。”(伽达默尔,第378页)

人们对同一经典、同一概念有不同理解和解释是事实,是趋势。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复杂和多样的。但笔者在此只想就中国哲学思想研究的传统提出一点观察。这就是古人在解释既有经典时往往没有自觉地区分两种取向。 一是客观地、准确地理解解释对象,二是提出与众不同的新理解、新理论。唯其如此,中国古代哲人的思想建构往往以解释或注释前人经典的形式出现,使得诠释性、注释性著作变成了中国哲学和思想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文本形式。这为我们准确理解某一个古代的思想概念带来了启示,也带来了困扰和困难。 所谓“概念考古”就是面对这种困难的一种态度和方法,大体相当于笔者所说的经典诠释中的客观的、历史的、文本的取向,而不是借前人杯酒浇心中块垒的表达,或借经典诠释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倾向或主张。(参见刘笑敢,2009年,第1-128页)

(三)关于哲学概念的体系义

哲学概念的“体系义”是一个新的提法。缺少体系义的概念和视角是我们看不到《老子》之自然的独特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性”字的造词义是心和生,语词义是一物的特性,这些在哲学史研究中没有重要意义。重要的是孟子的善之性、荀子的恶之性,以及董仲舒的三品之性。这时的性成为一个哲学家之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的代表性概念,这就是哲学概念的“体系义”。体系义超越了造词义和语词义,达到了更高、更普遍的意义,浓缩着思想家的主要理论倾向和主张。又如,“理”字的造词义是玉和里,语词义的本义是治玉,即对璞玉加工,又引申为文理、治理、道理,这大体都是一般语词义,早期都是就具体事物而言,到了程朱时期,理上升为最高之“究竟本根”,成为“天理”,即一切事物根本而不易的常则。这时的理(天理)就具有了程朱理学之“体系义”的地位。

一个语词必定有其造词义和语词义,但未必具有体系义。具有体系义的语词或概念一定浓缩或代表了某位思想家的最重要的思想理论。所以,同一个哲学概念在不同的思想家那里,可能有体系义,也可能没有体系义。注意分析一个思想概念的“体系义”是准确理解一个思想体系的重要步骤。 《老子》之自然不同于《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的自然,其关键在于体系义,而不在于造词义和语词义。从体系义的角度出发,才能发现《老子》之自然的独特性,涵盖着最高义、整体义和价值义三个方面。(参见刘笑敢,2021年b)

《老子》的自然实际指向的是“人类文明社会中自然而然的秩序”,简化为“人文自然”。(参见刘笑敢,2006年,第73-88页;2021年b)这里的“人文”二字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黄河清编著,第627页),与人文主义既没有直接关系,也没有冲突和龃龉。使用“人文自然”一语实在是无奈之举,因为实在找不到一个现成的语词或概念来浓缩《老子》之自然的独特内涵。这样就不得不“标新立异”,以强调《老子》之自然不同于先秦汉魏时期各家所使用的自然,更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自然或英文的nature。《老子》之“自然”的这种独特性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关注。

“人文自然”的说法一方面是为了更准确地解释《老子》思想独特而深刻的内涵,另一方面是针对和修正一些关于《老子》思想的流行观念,说明《老子》之自然不是自然本性、原始自然、自然规律、自然界、自然现象,也不等于万物自然。这些常见的说法多是以今释古,漠视了《老子》之自然在具体语境(包括特定时期和特定作者)中独特的哲学意味或社会含义。所谓“人类文明社会中自然而然的秩序”有三个要点。

第一,“人类”二字强调老子关切的是人类社会的总体状态。《老子》只有五千余字,其中“天下”一词出现六十次,使用频率是千分之十二;《论语》一万六千余字,“天下”出现二十三次,使用频率是千分之一点四。《老子》中“天下”的使用频率是《论语》的将近十倍,略显孔、老二哲的关切重心之不同。《老子》常讲天下,却从来没有提到某一个具体的邦国或地区;《老子》也常提“民”字,从不强调君子、士人、小人等社会身份的区别,这也与《论语》有明显不同。这当然不是偶然的。老子提到过“善者”和“不善者”,但强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老子》第49章)。即对似乎相反的双方一视同仁,不以道德善恶等标准对人群有所区分或歧视。可见,在《老子》这里普天之下所有人都是同等的,应当得到同等对待。《老子》中“天下”和“民”的使用频率远高于《论语》等关注现实社会的典籍,这与老子从总体或整体关注天下和所有人的思想情怀是一致的。 总之,《老子》的用语说明作者思想关切的重心不是某个邦国、某个阶层、某类群体或个人,而是包扩万物众生的总体或全体。

第二,这是“文明社会”中的自然。《老子》向往的不是与人类文明无关的自然现象,不是人类社会中的原始状态、野蛮状态,也不是战争状态或生存斗争、本能冲突等紧张状态。老子强调在上位者要行天之道和圣人之道,“利而不害”“为而不争”(《老子》第81章),“人无弃人”“物无弃物”(《老子》第27章),“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老子》第31章),这种追求体现的是文明社会才会有的崇高愿景。

第三,“自然而然的秩序”强调《老子》之自然反对人类社会中强制性和压迫性行为,“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第51章)、“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老子》第64章),都是对理想秩序的肯定和向往,既不是高压下的整齐一律,也不是无政府状态,更不是霍布斯式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状态。人文自然的核心是外无压迫、内无冲突。这种自然而然的秩序可能来自于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提炼和概括,并提升到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理想。

“人文自然”或许会让人想到“人文主义”(humanism)。需要说明的是,笔者的“人文自然”作为“人类文明社会的自然而然”的缩写来自于贴近《老子》原文的反复推敲和解读,是为了澄清和区别对《老子》之自然的各种解说,也是为了体现和突出《老子》之自然的独特性,它与人文主义的理论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不是人文主义学说的派生物或嫁接物,但与尊重人之生命价值的开放的人文主义传统没有任何冲突,二者或许可以相通互融。(参见李大华)

在不少朋友看来,“人文-自然”的说法自相矛盾,难以理解。这是因为在日常语言中,以及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人文”和“自然”往往是相对照甚或相对立的概念,就像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一样泾渭分明。这说明现代人的脑子里已经印上了“自然”就是“客观世界”或“自然界”的习惯用法,因而感觉“自然”与“人文”是相对相反的关系,纠正这种流行倾向正是本文写作的目的之一。

严肃的道家学者不会再将《老子》的自然解释为自然界或自然法则,但还是有不少学者近乎本能地或无意识地将《老子》之自然当作与人类文明相对应或对立的万物的世界,或客观世界、自然法则。《老子》之后的某些早期思想家虽然背离了《老子》之自然的核心意义和最高意义,但其自然也不一概排斥人为的参与和努力,也会有某种价值的含义,也包括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然之价值目标的方法,笔者称之为 社会性自然。(参见刘笑敢,2020年)为了理解《老子》之自然的独特性,我们有必要回溯“人文”与“自然(界)”相对立的刻板印象的历史来源,剥离这种影响我们发现《老子》之自然的独特性的异国干扰。

二、从词典释义看《老子》自然之独特性

让我们从考察现代汉语之“自然”的词义开始。我们的主要依据是大量词典对自然一词的解说和定义,特别是从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辞书入手,包括《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以及旧《辞海》《大辞典》和《学典》。

这六部辞书对自然一词的解释有三个共同的基本词义,即:天然的,非人为的;不造作,非勉强的;当然。《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解释首先标出的是“自然界:大自然”(《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1668页)。这是其他词典都没有标出的词义。这可能是因为《现代汉语词典》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反映的是一个语词在现代社会普遍使用、流行的实际情况。这或许可以反映一个基本事实:现代汉语已经普遍将“自然”作为自然界或大自然的省略用法。这种用法深深地影响着、制约着当代学者和普通读者对《老子》和道家之自然的理解。其他五种传统的或权威的辞书都不接受将自然直接作为自然界的用法,有些辞书则作了更为具体的说明。如《大辞典》说“自然”可以指nature,是哲学名词,“与文化和超自然相对。一般指可由感官直接或间接加以觉知的事物或其集合”(《大辞典》,第3910页)。《学典》则指出“自然”是小学课程科目,是自然科学的简称。(参见《学典》,第1026页)这五种辞书似乎认为自然作为自然界或自然科学的简称不是正式的、普遍的词义。以上内容可以列为下表:

这一表格显示了自然的传统词义、《现代汉语词典》的独特解释,以及实际上存在的关于“自然”一词的复杂含义。而在哲学专业的词典中,自然更多地与世界或自然界的词义相关,如《新编哲学大辞典》之“自然”词条下标明:“广义的自然,亦称自然界。”(孙云、孙镁耀主编,第357页)《常用哲学名词词典》之“自然”条下仅注“自然界”三字。(参见黄鸣主编,第201页)《哲学辞典》“nature自然”词条下注明“世界。所有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的事物的存在体系。发生的一切事物(善的和恶的)”(安杰利斯,第290页)。这些词义都是近代才有的,与古代《老子》的“自然”无关。

至此,我们可以推出三个结论:第一,在现代汉语中,自然指代自然界已经是普遍的习惯性思维和用法。第二,在哲学讨论中,自然更多指代自然界。第三,多数权威性的普通辞书不接受以“自然界”为“自然”的一个义项。或许我们可以说,在流行语言中,“自然”常常明指或暗指自然界。这会引起很多歧义,是不规范、不严格的用法。

以上前两点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很难理解“人文自然”的说法。但是另一方面,一些中国哲学的专业学者则认为《老子》的自然不是自然界,这是常识,不必强调。一些专业研究者理论上或许知道《老子》的自然不是现代的自然界,但生活在以自然为自然界的语言海洋之中,专业研究者也难免在潜意识中将《老子》之自然与自然界或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混淆起来。比如,陶渊明的诗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网上有人译为“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这种翻译读起来很顺畅,似乎没有问题,但错失了陶渊明对独立自在的人生境界的追求,又将古代所没有的“大自然”的概念强加给了陶渊明。所以我们需要“概念的考古”,即从今到古,一层层剥去后代思想覆盖在《老子》之自然上的积淀,彰显出《老子》之自然的独特性。

三、从自然与Nature之不同看《老子》自然之独特性

Nature译为自然已经是惯例,这是经过一个世纪的踟蹰试验才逐步形成的不得不接受的结果,这一结果完全无法考虑《老子》之自然特有的境界和高度。在中文实在没有nature之对应语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了自然一词,这就完全忘却并掩盖了《老子》之自然的独特性。中文“自然”是如何接纳并吸收nature之含义的呢?首先我们要通过下面的表格了解英、法、德语中相当于nature一词本身的出现和演化,这种演化可以帮助我们理解nature一词本身的复杂性,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自然”一词的多重含义及其来源。表中没有意大利语的资料,但我们知道现代意大利语源于拉丁文,奠基于但丁。据此,意大利语中的自然(natura)一词也是出现于13世纪或以后。

注:表格中的英语部分依据雷蒙·威廉斯(cf.Williams,pp.164-169),德语和法语资料分别由香港中文大学的刘创馥教授和时在法国留学的周兮吟博士提供。

这个表格说明,在欧洲主要语言中相当于nature的词陆续出现于12-14世纪,最初的词义主要是属性的意思,这个词义一直保留到现在;与此义相关的另一词义是决定事物(人或物)发展的内在力量,这个词义在中文自然中比较隐晦,约略接近的是内在本性;而自然界(physical world)的词义则先后出现于16世纪和17世纪,比属性义晚三百年左右。这说明自然界的词义在欧洲也是较晚出现的,是近代思想的产物。当然,在自然界的概念正式提出以前,包括古代中国以及拉丁文和希腊文的时代,各地的人都会观察天地、日月、星辰、山河、草木。但观察和谈论自然物、自然现象还不等于已经形成了整体性的、与人类活动相对照的自然界的概念。江河日月、花草树木是自古存在着的人类天然的生活环境的一部分,但“自然界”一语的出现是人类认识的一个概念化的飞跃,是对于不依赖于人类意识活动而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的概括性、概念化的表达,清楚地将人类意识活动及其结果与客观世界的区别、对比和分判。

那么,中文世界何时接受和形成了自己的自然界的概念呢?据考证,这一过程可以分三个时期。(参见林淑娟)第一期(19世纪上半叶)以马礼逊(Robert Morrison)为代表,nature作为名词译为性和天地,与自然无关。自然只用来翻译形容词natural和副词naturally,这符合“自然”一词本来的造词义和语词义。第二期(19世纪后半叶)鸦片战争后,译著增加,大量新词涌入。这时罗存德(Wilhelm Lobscheid)将“natural philosophy”译为“博物”,将“to investigate into the nature”译为“格物、穷究物理”,这时nature与中文自然一词无关,nature作为名词主要译为本性或天地。本性是nature的本义;天地则是自古以来描述整个世界的语词。此时尚无“自然界”的说法。natural则译为“本性的、天然、自然。”第三期(20世纪以来),出现了大量以自然为词首的新译词,如自然力、自然论、自然实证论,也有日文译词大量输入,如自然人、自然物、自然法、自然主义、自然淘汰、自然现象。也有一些新词出现,如自然产物、自然景象、自然地产之学、自然地理等。这里的“自然”虽然都是词头,但指向物质世界或客观世界的含义基本确定下来,还没有自然界的用法。

那么,什么时候“自然”二字开始指代自然界了呢?日本成城大学语言史教授陈力卫有比较明确的推断:“自然作为nature(自然界)的翻译语出现在中文语境的时段,从《清议报》到教科书以及辞典的翻译来看,可以界定在世纪之交的。”私人电邮通讯,2020年6月5日。此说可信。根据《近现代辞源》,自然界、自然科学、自然力、自然人、自然物等词的例句都出现在年之间。(参见黄河清编著,第996-997页)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显示,最迟1905年至1906年,《新民丛报》上已经有了“征服自然”的说法,梁启超也有了“利用自然”的说法,这时的自然无疑已是一种可供操控的物质化对象,它不仅与“精神”相对,也与人类自身相对。

早期汉学家和哲学家还是会将《老子》的自然当作“the nature”。通俗读物这样翻译不足为奇,但中哲界老前辈、开拓者陈荣捷先生当年也是这样翻译“道法自然”之自然的。这种情况逐渐有所改变。林理璋(Richard John Lynn)将这里的自然翻译为“the natural”(Lynn[trans.],p.96),即自然之事、物。刘殿爵(D.C.Lau)将“道法自然”译为“the way natural”(Ivanhoe,p.25),即道法自然之事、物。也有汉学家将“自然”译为“self-so-ing”,即自己如此。这些翻译并不理想,但毕竟摆脱了将《老子》之自然等同于nature的简单错误。翻译中的反复推敲也说明《老子》之自然的独特性:它在现代汉语和外语中都难以找到准确对应的现代语词。

此外,自然所引入和代表的原词nature本身就很复杂。雷蒙·威廉斯说“nature可能是英语中最复杂的一个字”,它承载的“人类历史多得出乎可能的想象”。(cf.Bennett et al.[eds.],p.235)随着nature影响中文自然之词义的还有西方的各种传统、观念和思潮。例如,奥特纳曾发文讨论传统的“女性对于男性犹如自然对于文化”的观念之来源与是非,将nature与culture的关系与男女之别联系起来(cf.Ortner),可见nature之词义的丰富和复杂。

罗钢也注意到,西方思想史家诺夫乔依在《作为美学范畴的“自然”》一文中论证nature作为美学范畴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基本意义和用法有18种之多。(参见罗钢,第53页)这些多义的西方术语也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着中国的“自然”,造成自然词义的复杂性和独特性。罗钢指出,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非常推崇自然,但他的“自然”已不是“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那种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原始主义的自然、有机主义的自然和非理性主义的自然的混合。(同上,第62页)其中前两种“基本上来自于西方思想传统”,第三种“则结合了中西两种诗学传统的思想内容”。(同上,第59页)受了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自然”观念影响,王国维特别推崇元曲,认为“元曲是活的文学,明以后的戏曲,死去了”。(同上,第55页)罗钢认为王国维很明显地受到了西方的原始主义之自然的影响,是西方的nature“占领”了中文“自然”的符号意义,他将此比喻为“一个词的战争”。(同上,第62页)这种说法有些火药味,但这可以提醒我们,简单地将中国固有概念与西方类似语词等同起来的确会干扰我们准确理解中国本土概念和思想。 两千年来,《老子》之自然在《老子》文本中没有变化,是近代解读者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而进一步远离了《老子》之自然的独特价值。

四、从学界分歧看《老子》自然之独特性

外来语词、现代语词都是刺激我们从古典中读出新意的催化剂,也是干扰我们准确理解本土文化传统的干扰源。为了更好地理解《老子》之自然的独特性,我们要选择和分析一些有代表性的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解说。这样做不是为了品评前贤或时贤的高低得失,而是为了说明老子思想的独特性很难准确把握,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和切磋。先来看我非常尊重的劳思光先生的解说。劳先生认为:

老子思想……全部建构的理论中心则是一个“自然秩序”(natural order)的观念。所谓形上意义的“道”与作为引导性原则(orientative principle)的“无为”都在自然秩序这个认定上落实;至于其文化观,更是自然秩序一观念的直接产物。……所谓“自然”,即指各存有之本性而言。简单说,老子眼中,万有皆有其本性,因之皆各循其自然之道路(natural course)而运行;这即形成一种全面的自然秩序。……而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便只强调文化的阴暗面。(劳思光,第142页)

接下来,劳先生认为“自然秩序”是“否定的文化观”(同上,第143页),“人若无文化活动,则只能回归到动物生活”(同上),并联系霍布斯和荀子的性恶论。劳先生是哲学大家,提出一种论说必定有其厚重的理论思考。他肯定《老子》有一个包括三个方面的理论体系,认定“自然”在《老子》思想中的基始地位,这都是值得称道的。但劳先生的理解其实是以后(荀)释前(老)、以西(霍布斯)释中(老)。这种跨时代、跨国别的借用可能会开阔视野,但不利于准确理解《老子》之思想。显然,《老子》强调的是“爱民治国”(《老子》第10章)、“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第8章),相信的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利而不害,……为而不争”(《老子》第81章)。这怎么是文化的阴暗面呢? 劳先生的失误在于没有看到《老子》之自然的独特性,以西方的、特别是霍布斯的“自然状态”(state of nature)来解释《老子》之自然及整体思想,因而凿枘不合。

再来看牟宗三的解释。牟先生早年著作大多是抄录原文,在文中、文后加按语。他对《老子》的解释也是如此。他抄录王弼《老子注》全文,在《老子》原文和王注之后发表长篇议论,阐发他自己的哲学思想。以《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句为例。这一句的王弼注文较长:“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参见牟宗三,第144页)王弼以无为解释自然,认为天地无为无识,毫无造作,仅因任万物之自然,让“万物各适其所用”。王弼注之意是《老子》原文可有而实无,在注文中自成一体。牟先生对此评论的第一句说:“此言道之自然义,亦可谓由‘自然’规定道。”(同上)原文和王注的主语是天地,牟将其转为道,完全不在意《老子》之道与天地的概念之不同。牟又引王弼语,说明“此‘自然’亦是冲虚境界所透显之‘自然’,……乃是浮在实物之上而不着于物者”(同上)。这是牟先生自己的体认,在《老子》或王弼原文中都找不到根据。“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第17章)、“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老子》第64章)等说法都是关于现实世界的构想和主张,怎么能归之于“冲虚境界”呢?牟先生对“天地不仁”一段的评论将近两整页,但与《老子》原文及其主题似无相应关系,当是牟作为思想家的理论发挥。思想家自然有其重要贡献,但是否应该以旧有经典解释的形式出现,值得讨论。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发展的重要特点就是借助注释和诠释的形式创建新的理论体系,王弼、郭象、朱熹是这种传统的最突出、最成功的代表,而牟宗三则是当代最主要的代表。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建构的特殊传统和方法,不管喜欢不喜欢、赞成不赞成,这都是历史事实和传统。需要思考的是这种传统在今天的学术界是否仍然有效或正当。

对《老子》之“自然”有很多相反或相冲突的解释。劳先生视之为原始人的动物式的自然状态,牟先生视之为“浮在实物之上而不着于物者”,二位鸿儒所见相距甚远。还有人宣布自然就是自然界:“‘自然’是什么?它就是……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之‘自然’。它就是大自然——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日蚀月蚀、……等自然界的种种现象。”(尹振环,第342页)显然,人是不可能、也不应该取法于日食月食、山崩地裂的。这种解说明显不成立。

也有人说:“在老庄及道家哲学中,‘自然’范畴主要是用来解释事物生成、变化的本因,……其涉及的对象范围,则主要是自然界或客观事物;它虽然也可以指涉人类,但限于人的生物本能,而不包括人的智能或有意识行为。……道家学统的‘自然’观是一种物‘自然’观念。”(冯春田,112页)此说的困难之一在于作者将“老庄及道家”作为整体来讲,但事实上,《老子》之自然、《庄子》之自然、《庄子》内篇和外杂篇的自然,以及黄老派所说的自然都有重要不同,笔者已有专文论述。其说的困难之二在于将《老子》的自然归之于“物自然”,“限于人的生物本能”,这都背离了《老子》中“法自然”“百姓皆谓我自然”的基本思想内涵。

按前文所说,“自然”承载外来的自然界的词义发端于20世纪初,将古代之“自然”二字理解为自然界是历史的错位。正如陈鼓应先生所说,《老子》中“所有关于‘自然’一词的运用,都不是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乃是指一种不加强制力量而顺任自然的状态”(陈鼓应,第31页)。

还有另一种说法:“‘自然’的语义……明确直接,指事物的内在特质和根本规律,即道或一。”(杨福泉,第29页)很多人可以接受这种讲法,但是推敲起来,古代本无规律的说法。“内在特质”与个体本性相类,包括规律等,都是《老子》时代所没有的概念。规律一词有必然性和可重复、可验证的含义,这在物理世界是确实存在、可以验证的,但在众多因素相互作用、常常吉凶难料的社会历史中是不存在这类规律的。

黄克剑的说法可能更容易被大家接受。“自然者,自己如此,自然而然。……意指天﹑地﹑人皆天性自在,当自作成全;……即顺其天性而不造作饰意。”(黄克剑,第32页)“自己如此,自然而然”是自然的词汇义,属于“自然”一词本身,不等于某个思想家使用自然一语特有的理论意义,就是说,单讲自然是自然而然不能反映不同思想家之自然的特有之义,即“体系义”。此外,用天性来解释《老子》之自然一语也是不恰当的。

王庆节别开生面,用西方哲学的分析方法重新解读《老子》之自然,分辨出肯定意义(积极意义)和否定意义(消极意义)的自然,并借用唐人李约的断句将二十五章文句读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自然不是实体物,而是“周遭世界中仪态万千的一个个具体事物的、具有自身肯定和认定性质的‘自己而然’”(王庆节,第152页);同时老子的自然概念中还有“任他者去‘自己而然’的消极性意义”(同上,第158页)。他的视角独特,颇有新意,其目的不在文本可能之意,似在创造新的理论概念,这是哲学家的追求。

另外比较少见的两种解释透露出一些值得注意的萌芽。谭宇权说:“老子讲的自然,又指什么?我以为是指‘人为世界’的自然。”(谭宇权,第185页)“人为世界”的自然,这一说法偶然出现,看到《老子》之自然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这是最接近《老子》原文之语境的。另有陈荣灼提出“道家之‘自然’义并非一般之物理义之自然。换言之,道家中‘自然’义并不是那种与‘人文世界’相对立之‘野生自然界’。”(陈荣灼,第131页)作者此说受到海德格尔“将存有本身作为自然来看待”的启发,与《老子》本无关系。但作者提出道家自然不是与“人文世界”相对立的“野生自然界”,间接肯定了道家之自然属于“人文世界”的立场。这里“人为世界”和“人文世界”的说法在野生自然界的阴云中洒下了一缕《老子》对人类文明社会关切的阳光,与笔者的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

总之,关于《老子》之自然的理解和解释分歧很多,下表中择要列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表中甲方和乙方的观点不仅不同,而且相互矛盾,不能兼容。

从上表来看,一方面是百花齐放,可喜可贺,另一方面是分歧之大,莫衷一是。上面表格中左右两边的解释是矛盾的、不可兼容的,但是学界缺少认真而坦诚的辨析和讨论。如果我们满足于各说各话的自由,那就根本不需要学术研究和讨论交流。分歧所在和研究目标有关,对既有哲学著作的研究大致有两种取向,一种是尽可能准确理解原文,一种是借助原有理论创造新的学说。这是两个方向的工作,一是客观性、历史性探究,一是现代性、创造性追求。方法目的不同,评价标准也应该不同,不应笼统混为一谈。

另外,人们对自然的解读可能会受自己所熟悉的自然之义左右。我们在《老子》中看到的自然也首先是我们所熟知的含义,而不容易想到我们不熟悉的词义,因而错失《老子》之自然特有的体系义。看起来,我们自己熟悉的自然的各种词义已经阻断了我们对《老子》之自然的更深入探索的愿望,让我们看不到《老子》之自然在古代的独特意义。就此来说,罗钢所说的“一个词的战争”也似有所见。

五、从《老子》原文看《老子》自然的独特性

《老子》之自然的独特性最终还是植根于《老子》原文。“人文自然”的发现是努力探求文本可能之原意的结果,而不是追求理论创新的结果。这里仅以两段原文的分析为例,展示强调《老子》之自然之独特性的文献根据。

《老子》最为人熟知的一段话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最简单直接的读法就是将四句都读为“主-谓-宾”结构,即“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道取法于‘自然’”。唐代李约独出心裁,将末句读为“道法-自然”,将前后一贯的“主-谓-宾”结构突然改变为“主-谓”结构,不合汉语重排比修辞的传统,亦无任何类似例句作旁证,可以不论。按照通常的读法,“人-地-天-道”层层上推,逐级上升,最后是“道-取法-自然”。这里用的是排比和逐层推进的修辞手法,所要表达的归根结底是人要取法于自然。道为人树立标杆,人要取法于道,实际还是人要像道一样取法于自然。这里的自然的语法功能是名词,但词义还是形容词,是自然而然、不勉强、非强制的意思。作为一种取法的对象,相当于一种原则、目标和价值。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总根源和总根据,不仅是万物的存有论根据,也是人类社会价值方向的基石。河上公将末句解释为“道性自然,无所法也”,大胆地否定了“法-自然”的句式和含义,直接与原文唱对台戏。他的注释相当随意,只有第一句涉及“法”的动词意义,即“人当法地安静和柔”(参见王卡点校,第103页),后面三句的注释与“法”字都毫无关系。这种随意性是不可取的。王弼注云:“法,谓法则也。”(参见楼宇烈,第64页)似以法为名词。但下面说“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法天也。天不违道,……法道也”(同上),以“不违”解释“法”,似得取法、效法之动词义。但王注又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同上),这就将道、自然和性等同起来,道和自然的最高义就降落在一切个体之性中,所以王弼说:“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同上)这样自然就从最高价值跌落于万物的个体之中。

总之,此处以“人”为起点,以“自然”为终点,是人要法自然。而“道法自然”一句借重道在宇宙中的本原地位将“自然”推到了最高位置。这里自然的最高地位和道的最高地位没有冲突,因为道是生天生地的最后的、存有论的最高实体,而自然是道所推重的最高价值或原则,实体和价值不属于同一序列,没有高低的可比性,所以两种最高之间没有任何龃龉。说到底, 自然是“人”要取法的原则、价值和方向,因而这属于人类社会中应该实现的自然,即理想中的自然,与自然界无关,与原始状态、野蛮状态、动物本能或天性无关。这种自然在中外思想史上都是独特的。

另一句最重要的话是“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老子》第64章)。这是郭店简甲本的文句,可以澄清其他版本引起的困惑。这里的主语是圣人,在能与不能的对照中阐明圣人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因为“圣”的本义就是耳聪目明,即能力超群,所以不存在能力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圣人选择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郭店简甲本的文句提供了清晰的理论逻辑。后出的其他古本和通行本作“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就抹煞了原文“能”与“弗能”的对比关系,造成什么是“辅”、什么是“为”,意思不明;为什么“以辅万物之自然”,又“不敢为”,也颇为费解。刘殿爵的翻译和解释是“能够辅万物之自然但是不敢去辅”(Lau[trans.],p.71)。能够又不敢,为什么?刘的回答是圣人要遵守无为的原则。这样“辅万物之自然”就成了空话、假话,“无为”就成了什么都不做,这不符合《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和目标。

郭店简甲本消除了这种困难。圣人只“能”-“辅”(万物之自然),而不能“为”,这是圣人之“辅”与一般之“为”的不同和对比。“辅”是圣人特有的“能”做的事或做事的方式,“为”则是一般人的行为及其相关的方法目标。圣人能“辅”而不能“为”,说明“辅”和“为”是不同甚至相反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原则。“辅”是圣人特有的行为方式和任务,“为”则是一般人都会做、都要做的事,也就是“无为”所否定的一般的“为”及其目标,如“争”“夺”“勇”“大”“雄”“胜”“直”“多言”“昭昭”“察察”等一般人所热衷的行为和价值。“辅”的本义是大车两边的辅木,也指人之脸颊,作动词就是从旁协助之义。辅是《老子》之圣人对万物、百姓的基本态度,与“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第10章)的玄德是一致的。“圣人”辅天下万物和百姓的自然而然的生存状态,这也是关于人类社会生活秩序的,与自然界或野蛮、原始状态无关。

《老子》还提到“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第17章),此句语义有不同理解,但这里的自然是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则毫无疑问。另有“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第51章),这里似乎讲的只是道和德的尊贵是自然而然的,但下文归结为“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同上),还是落脚于人类社会中的最高德性的体现。“希言自然”(《老子》第23章)应该是圣人很少发号施令,这也是自然的独特原则的体现。从原文看,《老子》之自然实在是和社会秩序与文化密切结合为一体的。

六、从自然之义的演化看《老子》之自然的独特性

《老子》之自然是道所要取法和体现的,是圣人所要实现和追求的,所以它有最高义;自然总是和人、百姓、万物这些整体性的主体相提并论,从来不用于某些人、某物、某邦,所以有整体义;自然是道、圣人、百姓所称道和推崇的,是正面的、值得实现的原则和价值,所以有价值义。这三者就是《老子》之自然的体系义,体系义只能奠基于对《老子》思想之整体的考察和探究,是单纯的语词分析无能为力的。(参见刘笑敢,2021年b)或许是《老子》之自然立意太高、太超前,后人多从“自”和“然”的构词义和语词义出发理解“自然”,其哲学义或体系义就被漠视和淡忘了,结果就是最高义转向普遍义,整体义转向个体义,价值义转向客观义。于是《老子》之自然的独特的体系义湮没于后人无尽的使用、注释和解说之中。这是笔者对先秦至魏晋的八部子书、五部注释类著作中之自然一语考察和分析的结果。(参见刘笑敢,2020年;2021年a)这里仅对这些考察的主要发现作一个扼要的介绍。

《老子》之后有关自然的文献资料相当丰富,对自然的理解和使用各有其说,各有所好,很难梳理分类。但大体说来,后起的各种自然可以笼统地归纳为三大类,即 内在自然(包括心境自然和本性自然)、外在自然、社会自然。

先来看《庄子》。《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思想比较一致。《庄子》内、外、杂三部分提到“老聃”46次,外杂篇提到“老子”22次,共计68次。显然是与《老子》关系最为密切的经典。然而,《庄子》中所用的“自然”一词和《老子》只有造词义和语词义的联系,哲学义的联系相当稀薄。《庄子》内篇有两处讲到自然:“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庄子·应帝王》),“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庄子·德充符》)。这两处的自然都是只能因、顺的,不再是要效法、要努力实现的目标。这种自然明显是客观的、外在的,与人的感情、意愿、目标、价值无关。这种客观性的自然成为后代自然的一个主要内容,可能是接引近代自然界概念的基础。《韩非子》承袭了外在自然,如《大体》篇云“守成理,因自然;祸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爱恶,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王弼进一步发挥了这种自然,他在《老子注》中反复讲“任自然”“因物自然”“顺自然也”“任自然之气”“因自然以成器”。这都是典型的外在自然或客观自然的用法。

《庄子》外杂篇有5处自然,用法与内篇有明显不同,大体都属于行为主体做事的心境和态度,比如“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庄子·天运》)这是人回应人事、天理应有的自然之心态,应该属于内在自然,更具体地说则是心境自然,是应对人事之时应有的心态。

更重要的是本性自然。《荀子·正名》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又,“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荀子·性恶》)这种“生于人之情性的”自然也是内在自然,更具体地说则是本性自然。这种自然在《吕氏春秋》《春秋繁露》《淮南子》《老子指归》等很多书中都得到承袭和呼应,王弼和郭象则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本性自然。

这里需要简单讨论本性自然的两重性。人之本性存在于人体之内,故理应称之为内在自然。不过,这种内在本性不同于心境自然。心境自然是纯然的主观境界,理论上是自己可以控制或影响的;而本性自然有客观性,相对于人的主观意识来说似乎是外在的,如口腹耳目等生理需求,不可摒除、不可操控。人可以在饮食男女和仁义礼智之间衡量抉择,但对这些基于本性的需求则是无法否定和取消的。正如王弼二十章注云:“夫燕雀有匹,鸠鸽有仇,……自然已足,益之则忧。故续凫之足,何异截鹤之胫;畏誉而进,何异畏刑?”(参见楼宇烈,第46页)本性已足,续之则忧;本性不足,无处可求。这也就是荀子所说的“不事而自然”,这种不以自己意愿而存在的自然(本性自然)就潜藏着外在自然的意味,是人无可改变、无可操控的。可见自然一词的词义之复杂,难以有完美的梳理分类。 显然,本性自然和心境自然都可称内在自然,但都没有最高义、整体义和价值义。

在内在自然和外在自然之间还有一类是主观意识见之于客观世界的自然,或许可以称之为社会自然。《韩非子·难势》说:

夫势者,名一而变无数者也。势必于自然,则无为言于势矣。吾所为言势者,言人之所设也。……虽然,非一人之所得设也。夫尧、舜生而在上位,虽有十桀、纣不能乱者,则势治也;桀纣亦生而在上位,虽有十尧、舜而亦不能治者,则势乱也。故曰:“势治者,则不可乱;而势乱者,则不可治也。”

“势”是一种客观性力量或趋势,作为思想概念是韩非子的发明。势可以“变无数者”,可以形成“自然之势”。按照《韩非子》,“自然之势”的形成包括尧舜、桀纣等人的努力和作用,不是纯客观的必然性;但它又不是任何人可以随意操控的,而是主观努力见之于客观世界的效果及其所造成的难以改变的趋势和动能。自然之势或势之自然超越了必然和偶然的对立,既有人类参与谋划,又形成不可随意改变的趋势。这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特有的现象,是社会性自然。这种自然在《春秋繁露》《淮南子》《文子》和王弼《老子注》中都有体现。社会性自然不是老子所追求的最高价值,而是韩非子所发明的一种工具性的智谋、策略和方法。它既不是强权暴政,也不是简单的无为或无能,而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功效而有意造就和实现的趋势。社会性自然侧重于处事、造势的方法和目标,其本身不是一种价值目标。

上述《老子》之后的外在自然、内在自然、社会自然都没有明确的最高义、整体义和价值义,显现出《老子》之后自然蜕变的轨迹。从思想的传承和流变来看,老子很幸运,他所创造的自然一语在后来逐渐成为各派思想家都常用的重要概念和语词,影响之广,自古及今,无出其右;但是另一方面,老子也是很不幸的,他的自然之独特性很快就被遗忘。这种遗忘和演变有如潮水落去,凸显了礁石的孤独与傲岸。

[1]古籍:《春秋繁露》《韩非子》《淮南子》《老子》《老子想尔注》《老子指归》《吕氏春秋》《论语》《文子》《荀子》《庄子》等。

[2]安杰利斯,2000年:《哲学辞典》,段德智、尹大贻、金常政译,台北猫头鹰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3]陈鼓应,2009年:《老子注译及评介》(修订增补本),中华书局。

[4]陈荣灼,1992年:《王弼与郭象玄学思想之异同》,载《东海学报》第33期。

[5]《辞海》,198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

[6]《辞源》(修订本),1988年,商务印书馆。

[7]《大辞典》,1985年,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8]冯春田,1999年:《“自然”与型范——〈文心雕龙〉与魏晋玄学之比较研究》,载《汉学研究》第17卷第2期。

[9]伽达默尔,2010年:《诠释学I: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

[10]黄河清编著,2010年:《近现代辞源》,上海辞书出版社。

[11]黄克剑,2001年:《老子道论价值趣向辨略》,载《哲学研究》第6期。

[12]黄鸣主编,1985年:《常用哲学名词词典》,广西人民出版社。

[13]《近现代辞源》,201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

[14]劳思光,2003年:《虚境与希望——论当代哲学与文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5]李大华,2008年:《道家哲学性质的分析——从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关系的视角看》,载《哲学研究》第6期。

[16]林淑娟,2009年:《新“自然”考》,载《台大中文学报》第31期。

[17]刘笑敢,2006年:《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年:《诠释与定向——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探究》,商务印书馆。

2019年:《析论〈庄子〉书中的两种自然——从历史到当代》,载《哲学动态》第12期。

2020年:《自然的蜕变:从〈老子〉到〈论衡〉》,载《哲学研究》第10期。

2021年a:《自然的蜕变:从〈老子〉到郭象》,载《文史哲》第4期。

2021年b:《什么是老子之自然的“体系义”》,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0期。

[18]楼宇烈,2008年:《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

[19]罗钢,2007年:《一个词的战争——重读王国维诗学中的“自然”》,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20]牟宗三,1985年:《才性与玄理》,台湾学生书局。

[21]舒新城、沈颐、徐元浩、张相,1948年:《辞海》,中华书局。

[22]孙云、孙镁耀主编,1991年:《新编哲学大辞典》,哈尔滨出版社。

[23]谭宇权,1992年:《老子哲学评论》,台北文津出版社。

[24]王卡点校,1993年:《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

[25]王庆节,2004年:《解释学、海德格尔与儒道今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6]《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年,商务印书馆。

[27]《学典》,2011年,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28]杨福泉,2003年:《“法自然”悬解》,载《弘道》第15期。

[29]尹振环,1998年:《帛书老子释析——论帛书老子将会取代今本老子》,贵州人民出版社。

}

  1、(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选)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即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4、(简/论)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5、(单选)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6、(选)哲学基本问题: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内容:(1)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7、(选)哲学的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8、(选)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9、(1)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辨证法、诡辩法的重要区别所在。

  (2) 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

  10、(选)发展: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1、(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2、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涵义:(1)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矛盾的斗争形势: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论)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斗争性)、统一(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两者关系:

  (1)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2)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3)无条件的绝对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矛盾运动推动事物。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13、(选)矛盾群中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向决定的。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方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办法去解决矛盾。

  14、(选)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15、(简)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4)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16、(选)事物的辨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7、(多选/简)辨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其主要表现在: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8、(多选/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9、(论)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方面特点:

  1)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2)反映具有创造性,如果把人的对于对象的反映过程看做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3)因此,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

  人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

  4)总之,反映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创造性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20、(选)认识运动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1、(选)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客观性表现: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更根本特征: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唯物主义之所以承认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更基本哲学前提。

  22、(选)真理的绝对性: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23、(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从真理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4、(选)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25、(选)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26、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低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4)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社会意识产生的更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

  27、(选)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是社会关系中更基本的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更基本的,它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28、(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表现:

  (1)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2)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9、(选)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的实质: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3)经济建筑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

  30、(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间落后于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31、(选)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32、(选)社会形态更替具有统一性,多样性,必然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历史的五种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更终决定意义,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

  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3、(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更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更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34、(选)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实践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实践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35、(选)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

  36、(论)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

  价值规律的作用(积极性):(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的后果(消极性):(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37、(选)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

  38、(选)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多选)常见的垄断组织: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

  39、(选)经济全球化: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进程。

  (多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40、(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

  (1) 经济全球化加速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强经济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 发展中国家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3) 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4) 发展中国家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筆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利益。

  (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2) 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3) 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抖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

  (4)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4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论或多选):(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⑸政治制度的变化。

  4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43、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表现在:(1)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2)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3)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44、(选)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度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它的实施扭转了国家的严重危机,活跃苏维埃城乡经济,发展了生产,大大加强苏维埃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45、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理论思考,提出许多论述:

  (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3)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46、(多选)苏联模式基本特征:(1)经济方面: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2)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3)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4)政治方面: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47、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体系,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把握;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更一般本质和规律;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具有阶级性。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思维和存在、精神和自然界、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意识第二,唯心主义则相反。唯物主义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在其发展中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第二,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人们能不能认识、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其中,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更显著、更根本的特征。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第一,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达到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自觉投身伟大的社会实践。

  第二,它能使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自觉地将自己培养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列宁)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存在于人的感觉之外,但能能为人的感觉所反映和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在哲学上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它坚持了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主义立场,批判了唯心主义。第二,强调物质的可认识性,批评了不可知论。第三,把客观实在性作为物质的共性或唯一特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结构从而对物质概念的机械片面理解。第四,把实践纳入物质观,实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无物质的运动。唯心主义主张无物质的运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主张无运动的物质,它们的共同错误是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来。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运动是绝对的,所有的事物在所有的时刻都在运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二者是不同的。二者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要求人们在观察事物时要善于在运动中把握静止,在静止中把握运动,把变与不变辩证地统一起来。形而上学、绝对主义者夸大事物静止的一面,否认运动,结果导致僵化、不变、不动的观点。相对主义者则夸大事物运动的-面,否认静止,抹煞事物之间的界限和质的区别,结果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如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并不否认静止的存在。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情形,是指如下两种状态:一是说相对特定参考系而言,事物未发生位置的移动;二是说事物处于细微的量变阶段。

  认识静止具有重要的意义。静止是物质分化的前提,也是区分和认识事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它的基本特征是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其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5、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第一,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和中介,实现着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体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的一致性。

  第二,实践创造了人类世界并构成了自然界和人类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6、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意识决定于物质。从起源上,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从本质上,它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从作用上,意识作用的发挥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即意识具有能动性。其能动性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对人体生理与心理的影响而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作用。

  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意识决定于物质,它要求我们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意识的能动性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坚持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同时,要有高度的革命和工作热情。

  三、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学习这一观点就要懂得世界上的事物不能孤立存在,每一事物都同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学会用整体的观点看问题,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处理好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系。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一种上升、前进的运动。这一观点要求人们要解放思想,用发展着的眼光对待一切,不断地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保持统一,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可能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可能是包含于事物之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将会变为现实的趋势;现实是指已经成为现在存在的客观实在。可能不等于现实,现实也不等于可能。

  二者的统一表现在,可能与现实相互依存,可能是未展开的现实,现实是已展开的可能;可能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掌握可能与现实关系的意义在于,一是要严格区分可能和现实的界限,把工作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二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把现实的可能变为现实;三是在实践中要有两种准备,争取好的可能,对坏的可能加以防范。

  3、事物存在的质、量、度及其意义

  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统一的,凡物必有质,凡质必有物。

  量表示事物存在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要素在空间中的排列组合等的数量规定性。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统一的,量变不一定事物的质变。

  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

  把握质、量、度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区别事物的根据,只有把握质,才能正确认识和改变事物。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胸中有数”。度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适度的原则,把握分寸,掌握火候,防止过与不及。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质量互变规律)及其意义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的对立表现在,量变是事物数量和场所上的变化,是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不显著、微小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改变,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其特点是显著性和突发性。

  二者的统一表现在,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体现巩固着量变的成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质变,质变中有量变;量变——质变——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进事物变化发展。这也是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要求人们,要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和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结合起来。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必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点一滴地进行积累,要防微杜渐,避免坏事情的发生。另外,对事物的发展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只要方向正确,任何努力都不会白费。质量互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5、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并通过自我否定实现事物的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的否定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一,它使我们懂得否定就包含在事物自身,要全面地看待事物,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其二,否定意味着联系和发展,不是简单地宣布为无或绝对地坏。其三,要科学地看待历史文化遗产和国外的文化,对他们要既批判又继承,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6、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事物的发展表现出周期性,周期性包括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即新的肯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起伏性和曲折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它要求我们懂得,任何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运动。在实践中不要贪图走直路,要有经受曲折、挫折的准备。要反对否认事物发展的循环论和否认事物发展道路曲折性的直线论两种错误。

  7、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新生事物是指新产生的且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

  新生事物之所以是不可战胜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一是事物自身内在的否定性为新生事物的出现和产生提供了根据和动力源泉,宇宙间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二是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即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腐朽的东西,吸收了旧事物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三是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其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和内容,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

  其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的中心线索,是把握和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其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其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9、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它们的对立表现在,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依存与相互渗透、相互贯通。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对立。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二者是有区别的。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矛盾双方的同一不是完全的等同,而是包含差异和对立的同一。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的矛盾双方的差别、对立与排斥,缺乏联系的两个方面构不成矛盾。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要懂得斗争性贯穿矛盾始终,是绝对的。同一性是指事物的静止和稳定,是相对的。二是要看到二者的联系和不可分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把保持稳定和寻求发展结合起来。

  10、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要分别理解矛盾的两种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在量变过程中它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作准备;在质变过程中它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使旧的统一体分解,新的统一体产生。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必须结合到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矛盾及矛盾的每一方面、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或过程的不同方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同一的。

  它们之间的对立表现在: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二者的统一表现在:首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不能脱离特殊性而存在,一般寓于个别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又同普遍性联系着,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与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其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再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这个道理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是它提供了正确认识事物矛盾的根本方法,即特殊(个别)——普遍(一般)——特殊(个别)…。二是由于矛盾有其特殊性,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三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这一产物的具体表现。

  12、“两点论”和“重点论”及其意义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方法论要求。“两点论”要求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略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否则只看到主要的就是“一点论”。“重点论”是在坚持“两点论”的基础上,要着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主次、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的意义,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看到主流,又不能忽略支流。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充满信心,及时消除负面或不安的因素,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结合起来。

  1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具体表现在:

  第一,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上的变更。

  第三,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形而上学则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犯了片面性的毛病。

  第四,唯物辩证法承认事物的矛盾,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的矛盾。这是二者的根本对立。

  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

  认识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一是实践关系,指主体对客体的改造。二是认识关系,指主体通过实践认识客体。三是价值关系,指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功能和属性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四是审美关系,指主体在改造客体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理想的世界。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及其意义

  首先,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其次,实践不断给人们提供大量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不断解决认识课题。

  再次,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不断推动认识发展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要求人们的认识必须跟上实践变化发展的要求,实践变了认识也要变。人们的思想、人们的文化知识、人们的各方面能力要不断地与时俱进,适合实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这样才能永远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人脑中产生的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的对立表现在,两者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其对事物的反映程度、特点、形式是不同的,二者有着质的区别。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只有对感性认识进行概括、抽象才能形成理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只有发展、深化到理性认识,才能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人们的实践。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经验论忽视理性认识,唯理论则轻视感性认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分别犯了类似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4、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是客观的,没有阶级性。

  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真理的两重属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二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第一,真理所包含的内容是客观的,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每一个真理都使人的认识向物质世界接近一步。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部分和侧面的反映,真理性的认识有待于扩展。第二,从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某一具体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真理性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表现在,首先,二者相互联结、相互渗透。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其次,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每一个真理都是相对真理,都是对事物及其规律近似正确的反映。而每一个相对真理又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真理的发展过程是不断接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过程。另外,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统一问题上,要反对片面夸大真理绝对性的绝对主义和否认真理绝对性的相对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坚持是因为它有绝对性的一面,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反映。发展是因为它有相对性的一面,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客观条件不断发生转换,已取得的真理性认识也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真理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一种主观认识是不是真理,就要看它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相一致。而这是主观认识本身和和客观事物都无法解决的。只要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

  其次,实践的特点也决定了它能够充当检验认识是不是真理的标准。实践的特点在于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唯一能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7、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没有别的标准,这是确定的、绝对的。第二,实践更终能检验出认识是否是真理,这也是绝对的、不变的。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第一,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它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作出确定的检验。第二,实践检验不是一次完成的,它要经过多次反复。即使已经过实践证实的真理也只是相对的近似的正确,还需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检验。

  8、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所以,在追求真理的问题上又提出了价值问题。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在于,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性。价值是指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功能和属性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二者的一致表现在,凡真理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应不与真理相悖。

  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

  解放思想,是使思想从以往的陈腐的过时的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思想与现实的实际相结合、相一致。实事求是,就是要求人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关系。首先,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事物在变,人的思想不能拘守于原有的框框或从书本出发,必须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变化,敢于冲破精神枷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其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据和评判的标准。解放思想不是主观的胡思乱想,必须沿着实事求是的路线进行。再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也就是与时俱进的过程。

  10、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是人们的思维规则、工具和手段。辩证思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归纳与演绎。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是从一般走向个别。

  第二,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单独加以认识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思维方法。

  第三,抽象与具体。抽象是思维对客观事物某种属性或本质的反映。具体是理性的具体,是思维对事物多种属性、本质的综合。

  第四,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对这一过程的认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指,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从哪里开始。不过,逻辑与历史并非机械的一致。逻辑的东西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这种“修正”表现为逻辑按历史的规律性来“修正”历史,撇开偶然抓住必然,抓住历史的内在规律,深刻反映历史的本质。

  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一,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二,实践活动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第三,实践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2、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月匙

  第一,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和人类社会并非从来就有的。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二,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改造自然的物质活动,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没有劳动人类社会就不能存在,更谈不上发展。第三,劳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第四,生产劳动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正由于生产劳动及其发展,才能揭开人类社会及其发展之谜,才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根源及其客观规律性。

  3、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构成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必要条件,它们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起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不断提高人口质量,保持与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人口条件。要有利于和坚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物质生产实践,是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和统一,是社会物质生活更基本、更主要的条件,它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生产方式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其一,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有机体的物质承担者。

  其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其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4、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有客观规律的,社会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与此同时,也承认人的自觉活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人的自觉活动包括认识和利用社会规律,人的自觉活动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是统一的。首先,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可以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把人的自觉活动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其次,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认识必然规律并能在实践中运用它改造世界,人的思想和行动才有自由。对社会规律认识越深刻,自由就越大。另外,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必须批判“唯意志论”和“宿命论”两种错误的观点。“唯意志论”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认为个人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的发展。“宿命论”则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纯粹的必然性决定的,人们在社会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从而把社会规律神秘化。

  5、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同时,自然界是可以认识的,那么人类社会也是可以认识的,不是神秘的。

  社会结构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三个方面。

  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构方式,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国家机关、政党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设施。国家政权在政治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支柱。

  社会的观念结构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从社会意识的主体来看,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从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深浅程度来看,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从社会意识同经济基础的关系看,可分为属于上层建筑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两种类型。前者也称之为意识形态,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具有阶级性。后者不带阶级性,但也有个为谁掌握和为谁服务的问题。

  6、社会意识的特点

  首先,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社会意识的突出和本质特点,正是这一特点,表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它决定于社会存在。就是说,它根源于社会存在,当社会存在发展变化了,社会意识或快或慢地也将发生变化。

  其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有以下表现:

  一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它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而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预见性。

  二是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即经济发展程度高,社会意识不一定高;而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意识某些领域可能发展得很快。

  三是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时期的社会意识总是继承了以前社会意识的成果。

  四是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五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落后的、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7、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具有维护和巩固这种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文化具有传承知识的功能;文化对人具有教化功能。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文化建设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努力创建先进文化,引导社会全面发展。

  8、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在重视抓紧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重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因为它们是不可分的。

  第一,物质文明建设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基础和物质条件。

  第二,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则可以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方向的指导及智力的支持。

  第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一定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要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清醒地看到剥削阶级的腐朽落后的思想对我国公务员队伍和青少年腐蚀侵害的严重性,要不断地与之做坚决的斗争;另一方面,在政治文明建设中,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创造出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思想正确的精神产品,以满足广大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六、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1、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意义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这两个规律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内容和意义。规律内容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状况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的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如此反复循环。其中,更根本的问题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只要适应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反之,生产力的发展就受阻,社会就停滞。

  这一规律的意义:一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二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内容和意义。规律内容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状况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的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如此反复循环。其中,问题的根本是,只要上层建筑能够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时,就会促进、推动经济基础的变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会束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规律的实践意义是:它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为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2、社会发展的动力

  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更终决定力量。

  第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四,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五,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六,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与“全球问题”、可持续发展

  现代科技革命正在以巨大的推动力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可以说现代社会的发展更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总体上看,科技革命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的改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科技革命使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使得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地推动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全方位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和娱乐方式。

  科技革命把人们带进了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改变了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使人的认识能力产生新的飞跃。

  “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及地球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突出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等。这些问题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们,“全球问题”反映了人类和自然的矛盾。这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针对这种情况,世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出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今天的人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其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持续地进行下去。

  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哲学方法论意义。主要表现在:可持续发展思想表明并进一步证实,社会的发展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二者是相互制约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不可打破。

  可持续发展思想还表明,人类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要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把人们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意义

  人民群众是指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社会人口中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对历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贯彻执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指: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5、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和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首先是通过“合力”的形式表现出来。“合力”不是单个的力量,它是个人意志力量的汇合。通过个人力量的汇合,对社会历史产生作用。其次,个人中的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它对历史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但不能决定历史进程和改变历史发展方向。

  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社会形态是指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形态的具体性表现在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由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构成的。其历史性表现为,任何社会形态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不是绝对的“纯”。

  每一社会形态复杂的社会关系,可分为物质经济关系和思想关系。思想关系由社会物质关系所决定,它也反作用于社会的物质关系。

  2、人的属性和人的本质

  人具有两方面的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的存在,具有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人的社会属性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本质是指人区别于动物、人之为人的根本特点。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人的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人对社会、他人的需要的满足。

  人的价值具有二重性。具体表现为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一个人对社会所作贡献越多、越大,他的社会价值也就越高,他的人生也就越有意义。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人的根本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4、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它是相对于在旧式分工下所造成的人的片面的、单方面的发展而言的。

  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脱离社会。首先人的全面发展不能离开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实践。劳动规模越大、越复杂、越多样化,就越能造就出全面、自由而充分发展的个人。其次,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发展。在日益丰富、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人会获得多方面的规定性,成为越来越具有全面性的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