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造可控的热核聚变可以试试微型的超高温度?

核裂变,是指由重的原子,例如铀或钚,分裂成较轻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原子弹和核电站的能量来源都是核裂变。其中铀裂变在核电厂最常见,加热后铀原子放出2到4个中子,中子再去撞击其它原子,从而形成链式反应而自发裂变。核裂变现在技术成熟,只是核裂变产生的核废料不好处理,存在泄露风险,而且需要的矿物质资源有限。

核聚变与核裂变相反,聚变就是2个或几个较轻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特定的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聚合成1个或者几个较重的原子,这个过程要是放出大量的能量。如太阳能发光发热是核聚变能量。核聚变需要的氘或氚,在海水中含量巨大,每升海水中含有0.03克氘,所以地球上仅在海水中就有45万亿吨氘。此外它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放射性物质。

要实现核聚变反应,需要外部能量来克服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排斥力。核聚变需要三个条件:高温度、高密度、封闭约束。以大自然核聚变反应太阳来说,巨大的质量使其内部形成达2000亿个大气压的超高压力,再加上1500万度的温度,就可以把氢原子聚变成氦原子。由于这个超高压条件我们地球实验无法达到,就只能把温度提高到上亿度才行。

这种高温度没哪种固体物质能够承受,任何材料不能直接接触。现在研究可控核聚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惯性约束核聚变,另一种是磁约束核聚变。惯性约束的基本思想是:利用激光或离子束作驱动源,脉冲式地提供高强度能量,均匀地作用于装填氖氖(DT)燃料的微型球状靶丸外壳表面,形成高温高压等离子体,利用反冲压力,使靶的外壳极快地向心运动,压缩氖氖主燃料层到每立方厘米的几百克质量的极高密度,并使局部氖氖区域形成高温高密度热斑,达到点火条件,驱动脉冲宽度为纳秒级,在高温高密度热核燃料来不及飞散之前,进行充分热核燃烧,放出大量聚变能。磁约束核聚变是用特殊形态的磁场把氘、氚等轻原子核和自由电子组成的、处于热核反应状态的超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有限的体积内,使它受控制地发生大量的原子核聚变反应,释放出热量。

}
  •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了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这是国际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该成果在未来聚变堆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EAST”部分装置的简化模型:要持续发生热核反应,必须把温度高达几百万摄氏度以上的核材料约束在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环形区域内,等离子体只在半径为r1的圆形区域内反应,环形区域存在着垂直于截面的匀强磁场。假设约束的核聚变材料只有氕核( )的质量为m,电量为q,两个同心圆的半径满足 ,只研究在纸面内运动的核子,不考虑核子间的相互作用,中子和质子的质量差异以及速度对核子质量的影响。

    1. )时,要放出某种粒子,同时释放出能量,写出上述核反应方程;

    2. (2) 核聚变材料氕核( ,为了约束从反应区沿不同方向射入约束区的核子,求环形磁场区域所加磁场磁感应强度B满足的条件;

    3. (3) 若环形磁场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0,氕核( )从圆心O点沿半径方向以某一速度射入约束区,恰好经过约束区的外边界,求氕核(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控核聚变真的能实现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