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河流径流量比平原径流量季节变化小的原因?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某科考队考察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内的“大漠天池”。队员们爬到沙山高处,看到小溪上游被180米长的黄沙阻断,上游方向则变成了一汪碧绿的深潭,深潭两侧是异常陡峻的发育有大量裂隙的花岗岩崖壁。夹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花岗岩岩体之间这一狭长幽深的潭水即是“大漠天池”。天池全长300米,宽60米,最大水深近10米,水位季节变化小,湖面海拔高约1365米,与紧邻其下的湿地间有15米的高差,与附近地势最低的一个盐湖的高差达175米。下图示意大漠天池景观。

  1. (1) 简析“大漠天池”的形成过程。

  2. (2) 指出“大漠天池”水源的主要补给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3. (3) 分析“大漠天池”能够成为淡水湖泊的原因。

}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乍得湖位于非洲中北部乍得盆地中央,撒哈拉沙漠南缘,是一个内陆淡水湖。水位随季节变化,湖面伸缩性很大。乍得湖东北的博德莱洼地海拔155米,它的表面比乍得湖面要低得多。乍得湖和博德莱洼地之间的地下岩缝或含水岩层对许多矿物质有吸附作用。沿湖国家利用湖区发展渔业、利用湖滨草原发展畜牧业,在湖滨大规模开辟农田,引水灌溉,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在不断开发和利用乍得湖水的过程中,乍得湖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引发国际社会关注。

  1. (1) 推测乍得湖湖盆地势特点并说明推测依据。

  2. (2) 说明乍得湖湖面伸缩变化的过程。

  3. (3) 分析乍得湖成为内陆淡水湖的原因。

  4. (4) 简述乍得湖湖面演变产生的不利影响。

}

第十届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技大赛高中组试题

1、以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 )

2、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遗产领域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到2015 年我国的世界遗产数目位居世界: ( )

3、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中国土司遗址(湖南、湖北、贵州三省联合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土司是:( )

B、古代中国边疆的官职

4、下列现象与空间天气相关的是:( )

5、“海岸线曲折、多峡湾与岛屿、海湾常深入内陆且两岸陡峻。”以上是由某种地形作用形成的海岸景观,这种景观可见于: ( )

6、下图是南水北调主标志,图中四条向上扩展的线条构成水花状,代表的是: ( )

A、长江、黄河、淮河、汉江

B、长江、黄河、淮河、汾河

C、长江、黄河、淮河、海河

D、长江、黄河、汉江、海河

7、有关海水的蒸发,正确的叙述是:( )

A、在流经较暖的海面时,空气因接触海水而升温,处于饱和的状态,有利于海水的蒸发

B、水汽凝结形成雾,是因为空气处于过饱和

C、当流经冷水面时,空气遇冷处于不饱和状态,不利于海水的蒸发

D、从年平均的情况来看,海面的蒸发量基本等于凝结量。

解析:海水的蒸发,与空气中水汽的饱和程度有关。在邻接水面的空气中,只要水汽未达饱和状态,海水就不断蒸发。由于饱和水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因此,气温愈高,空气愈能容纳更多的水汽。已经被水汽饱和了的空气,当它流经较暖的海面时,因接触海水而升温,就处于不饱和的状态,有利于海水的蒸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判断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