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里面df -T命令作用是什么?


Linux中df命令的功能是用来检查Linux服务器的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可以利用该命令来获取硬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目前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

    显示指定磁盘文件的可用空间。如果没有文件名被指定,则所有当前被挂载的文件系统的可用空间将被显示。默认情况下,磁盘空间将以 1KB 为单位进行显示,除非环境变量 POSIXLY_CORRECT 被指定,那样将以512字节为单位进行显示文件系统 1K-块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 linux中df命令的输出清单的第1列是代表文件系统对应的设备文件的路径名(一般是硬盘上的分区); ## 第2列给出分区包含的数据块(1024字节)的数目; ## 第3,4列分别表示已用的和可用的数据块数目。 ## 用户也许会感到奇怪的是,第3,4列块数之和不等于第2列中的块数。这是因为缺省的每个分区都留了少量空间供系统管理员使用。即使遇到普通用户空间已满的情况,管理员仍能登录和留有解决问题所需的工作空间。 ## 清单中Use% 列表示普通用户空间使用的百分比,即使这一数字达到100%,分区仍然留有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空间。 ## 最后,Mounted on列表示文件系统的挂载点。 # 以inode模式来显示磁盘使用情况 文件系统 1K-块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 列出各文件系统的i节点使用情况 # 列出文件系统的类型 文件系统 类型 1K-块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 以更易读的方式显示目前磁盘空间和使用情况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

在终端直接输入命令df,可查看样例输出:

例1:使用-a选项列出所有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量

例2:以人类易读的格式显示df命令的输出(df -h)

例3:显示特定文件系统已使用的空间,比如我们想要显示/dev/sap文件系统空间的使用情况

例4:输出所有以挂载文件系统的类型(df -T)

例5:按照块大小输出文件系统磁盘使用情况(df -k)

例6:输出文件系统的inode信息(df -i)

特定文件的inode信息:

例7:输出文件系统使用情况汇总(df --total)

例8:只打印本地文件系统磁盘的使用情况(df -l)

例9:打印特定文件系统类型的磁盘使用情况(df -t)

-t选项在df命令中用来打印特定文件系统类型的信息,用-t制定文件系统的类型

例10:使用-x选项排除特定的文件系统类型

-x或-exclude-type在df命令中用来在输出中排除某些文件系统类型,假设我们要打印除ext3外所有的文件系统

例11:在df命令的输出中只打印特定的字段

}

输入命令 df -h,显示如下:

所有的空间加起来都只有20多个G,已经马上不够用了。

而输入fdisk -l,则显示如下:

求大神解读,并指明我如何将使用空间扩展到fdisk显示的300G大小?

问题: 300G的空间只用了20G,其它的280G没用上。

解决方式:用fdisk在剩余的空间上创建一个新的分区,然后将新创建的分区添加到LVM上,最后再扩展/dev/mapper/ubuntu--vg-root的大小,具体命令我不太熟,大概思路应该是这样。

另一块盘是/dev/vda,大小为322.1 GB,目前为未挂载状态。

请问最后是怎么解决的呢?

以上是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r命令详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