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走南闯北说明了贼是个什么的人?

这是漏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及反思,是优秀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漏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及反思第 1 篇

  1、会认本课“婆脊”等8个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2、默读课文,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2、分角色朗读文,说说你认为那些内容你觉得最有趣。

  1、会认本课“婆脊”等8个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漏”是什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读读一个有趣的故事。(课件出示2:课文第一幅插图)

  大家请看插图一,图上有些什么?

  预设:图上有老爷爷、老奶奶和一头胖驴。

  预设:老爷爷和老奶奶在一起讨论什么。

  预设:我还看到驴子的屋顶和墙上都有一个大洞。

  你们真会观察,观察得真仔细,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漏)。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什么是“漏”?为什么题目只有一个字?

  (2)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课件出示3)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课件出示4)

  老婆婆脊背一个贼莫非巅散架粘胶旋风顺势一纵

  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平舌音“贼纵”,翘舌音“粘”,前鼻音“巅旋”。

  (1)(课件出示5:生字田字格课件:)

  漏喂胖驴狼厉抱偏粘胶莫贼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边音“漏驴厉狼”,前鼻音“偏”,后鼻音“胖”。

  (2)学生写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喂狼抱偏粘胶

  (2)熟字比较。如:伴一胖户一驴厉一历

  (3)组词扩展:漏雨莫非山贼贼寇

  B、链接前置性学习,反馈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内评价书写。

  C、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

  D、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

  “喂”:左窄右宽,右边的长横压住横中线,竖提压住竖中线,竖提的左侧没有一撇。

  “偏”:左窄右宽,注意右下角同字框里面是一横两竖。

  “贼”:左窄右宽,右边是个“戎”字,不是“戒”字。

  E、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

  F、展示学生作品。

  6、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轻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用生字卡片检查)(课件出示6)

  脊背:人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背部。

  走南闯北:形容到过的地方很多,见过世面,生活经验丰富。

  粘胶:一种胶粘性的金棕色溶液。

  旋风:螺旋状运动的风。

  不甘心:就是不服气,事情的结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

  2、思考:故事是分几个部分写的?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思考每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件出示7)

  第一部分(1~9自然段)老爷爷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

  第二部分(10~18自然段)虎和贼偷驴不成,反而被对方吓昏了过去。

  第一部分(19~20自然段)老爷爷老婆婆再说“漏”。

  (板书:说漏吓跑虎和小偷;偷驴不成,反被吓昏;了再说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8个会认的字,会写了13个字,了解了老虎和贼偷驴不成的过程,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出示课文插图,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字词的学习,放手给学生,只出示要求引导,训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漏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及反思第 2 篇

  1.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沙子的流动性。

  2.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材料准备:两两相同的矿泉水瓶若干(瓶口大小不一)、沙子、秒表

  (1)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为一组,在其中一个矿泉水瓶中装入适量的沙子。

  每组瓶子中装入的沙子数量不变。

  (2)分别将每组矿泉水瓶的瓶口相对并用透明胶带扎紧,可以在瓶身做简单的装饰,沙漏即制作完成。

  (1)请幼儿倒转一组沙漏,观察沙子的流动,记录沙子流完的时间。

  (2)请幼儿同时倒转多个瓶口大小不等的沙漏,比较它们流完的不同时间。

  (3)教师在制作沙漏时,用剪刀在瓶盖上戳洞,洞有大有小,可以有两个或三个洞

  (4)在同时倒转沙漏的过程中,请幼儿观察、比较瓶盖眼大小与沙子流速的关系。

  1.定期检查沙漏,避免沙漏漏沙。

  2.可以请幼儿自选沙漏进行比赛,看谁的沙漏沙子流得速度快,提醒幼儿要同时倒转沙漏,确保实验效果的准确性。

  3.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沙子的流速,并能记录观察到的结果。

  4.鼓励大班幼儿自制沙漏。

  5.搜集资料向幼儿介绍沙漏的历史,知道沙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

漏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及反思第 3 篇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2、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3、指导书写“漏、贼”。

  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一、回顾故事,交流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板书——漏。(指导书写:漏是左右结构,左边三点水,就像滴落的小雨滴。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这就是漏雨的漏。)

  2、出示字典上漏的意思,漏在字典中有4种解释,看一看。你觉得漏可怕吗?

  可是,故事中的老虎和贼却很害怕。他们的恐惧来自谁说的一句话?引出老婆婆的话。

  你能读出老婆婆的担心吗?指名2生带头饰读。

  老婆婆不怕狼、不怕虎,就怕漏,老虎和贼就以为漏是很可怕的东西,因此就有了后面一连串的有趣的故事。

  3、这是一个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就是靠着老百姓口耳相传,流传至今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故事,并来练习复述故事。

  二、概括故事内容,梳理地点变化,为复述故事做铺垫

  1、默读课文,思考:故事发生的地点都有哪些变化呢?

  提示:默读时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

  2、学生梳理故事发生的地点,教师根据回答相机板画:

  老婆婆家——逃跑路上——歪脖老树——山坡下——老婆婆家

  这个故事就是在这么多的地点变化下发生的。

  3、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借助提示说内容。

  评:你表达的很清楚,老师要为你竖一个大拇指。谁再来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能把一篇长长的故事读短,这是一种很强的学习能力呀!也为你竖大拇指。

  三、学习1—9自然段,寻找故事情节的规律

  这么有趣的故事,让我们走进它,再来感受感受吧。出示提示:

  (一)默读课文1—9自然段,画出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二)交流有意思的内容

  如果你读完了,就可以举手让老师看到你想和大家交流的样子,请你说说哪里最有趣。

  1、预设1:莫非句。理解“莫非”有猜测的意思,指导朗读后半句话。

  (1)莫非是什么意思?老虎和贼听到老婆婆的话在猜测什么?你觉得在老虎和贼眼里,这厉害的“漏”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牙齿?……有了这样的想象,他们的心里怎样?

  老虎翻山越岭、贼走南闯北都走过了很多的地方,见识很广,都觉得自己很厉害,可是却没有听说过漏的时候就有点害怕了。谁来扮演鼎鼎有名的老虎大王读句子?评:你可真是一只胆小的老虎大王啊!谁再来读?谁来扮演见多识广的贼读句子?评:你走进了贼的内心,可真是小心翼翼啊,为你点赞!

  2、预设2:老虎和贼狼狈逃窜的样子

  通过浑身发抖、腿脚发软、撒腿、拼命抱住进一步体会老虎和贼的惊恐。

  (1)还有哪些地方你觉得有趣?接着交流。读句子,说说你的理解。评:你不仅会读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你可真厉害!

  (2)演一演,指导朗读

  浑身发抖和腿脚发软是什么样,请你演一演。你看贼吓得连路都走不好了,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想象一下贼的狼狈样,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贼,读读演一演。你看,贼都不知道漏是什么东西就吓成这样了。

  3、预设3、坏事句。

  (1)体会老虎和贼的内心

  你发现了吗,这也是描写老虎和贼什么的句子啊?——心理活动。你感受到他们此时的心理是什么样的?(恐惧、害怕)

  老虎有了这样的心理活动,所以才有了什么样的行动(撒腿就跑);贼有了这样的心理活动,所以才有了什么样的行动(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

  (2)演一演,读一读

  起立,可以加上动作边演边读8、9段。

  4、分角色朗读4——9段

  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4——9段,我请四个孩子带头饰读,一个孩子当旁白,我们听一听谁读的形象。

  他们读的真是趣味盎然呀,还想读吗?我们一起当一当配音师给动画片配音吧。

  5、体会老虎和贼害怕的原因

  “漏”并不可怕,那么老虎和贼为什么会害怕成那个样子呢?是呀,老虎想吃小胖驴,贼想偷小胖驴,他们想干坏事情,所以心里就特别害怕,这就叫“做贼心虚”。

  6、字理学习“贼”。

  出示图片:“贼”字在古代是这样的:左边是古时候的贝字,贝和什么有关?(财物)右边的部分表示武器,我们看着图片来猜猜贼是什么意思?(看到钱财、宝贝,就拿着武器去抢。)能用这个字组词吗?来读读:贼头贼脑、贼眉鼠眼、贼喊捉贼、做贼心虚。我们现在把这种人叫做什么?

  (三)交流复述故事的方法

  1、下面咱们来练习把这部分内容复述,你们有复述故事的好方法吗?学生交流。

  2、你们的方法可真多,一会儿我想你们在讲故事的时候这些方法一定可以帮到你们。

  (四)寻找故事情节的规律

  这么长的故事要复述下来有困难吗?是呀,很不容易,我想一定要找故事情节的规律才行。

  1、默读课文1——9段,你发现故事在情节上有什么规律?

  小结:是呀,老虎做什么,贼就做什么,类似情节的内容还有很多,我们来找找,找到后同桌对应着读读。

  师:老虎嘴馋,一心想吃这头小胖驴

  生回应:贼手痒,一心想偷这头小胖驴

  师:老虎用爪在墙壁上抓。

  师:老虎吓得浑身发抖。

  师:老虎吓得腿脚发软

  (民间故事,只要意思差不多就行)

  小结:你看,老虎做什么,贼就做什么,这就是这个故事情节的规律。明白了这个规律,复述故事就会容易多了。

  3、利用故事情节的规律复述1——9段

  下面就请你利用故事情节的规律复述在老婆婆家发生的事。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讲,评一评:你觉得他这部分讲的怎么样?你给他什么建议?

  四、利用故事情节的规律,复述10——12段

  1、默读课文10——12段,思考这部分内容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2、根据这个规律,同桌之间根据提示,合作复述10——12段,空白处可以变成自己的话。

  提示:老虎驮着贼,贼( ),他们跑哇,跑哇,( )。跑着跑着,雨大了起来。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想:( )。

  到了树跟前,老虎( ),贼( )。

  3、指名一组同桌复述。

  五、利用上述方法,学生尝试复述13——20段。

  利用故事情节的规律,我们学习复述了1——12段,现在大家尝试自己复述13——20段吧。

  六、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

  1、刚才我们根据故事情节的规律复述了故事,现在我们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把这个故事再复述一下吧。

  生准备复述,师巡视个别指导。

  (1)学校准备举行讲故事比赛,谁能把这个故事复述好,就会被老师推荐参赛。谁想来挑战?

  出示复述具体要求及星级。

  能借助提示,复述清楚故事的.大致内容☆

  能借助提示复述故事,觉得最有意思的部分详细复述☆☆

  能借助提示详细复述故事,有声有色,吸引人☆☆☆

  (2)复述具体要求及星级,你觉得他们可以得几星?掌声恭喜优胜者!

  大家把故事复述的这么有趣,真是太棒了!回家后,就让我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复述给弟弟妹妹和身边的小朋友听,让故事流传下去吧。

漏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及反思第 4 篇

  1、观察沙漏的外形特点,根据外形自制沙漏,凭借自己的想象,进行装饰。

  2、知道沙漏的作用是计时。

  3、知道沙子的流速与瓶口大小有关。

  透明矿泉水瓶若干(根据区域孩子的数量来定)、细沙、胶带、卡纸(用来装饰或自制漏斗)、彩笔、一次性纸杯。

  1、引导幼儿观察沙漏的外形特点,对沙漏进行分解,让孩子一步步的进行操作,对孩子的操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操作步骤:选择两个瓶口一样大的空矿泉水瓶,往其中一个空瓶里装细沙,量约为瓶子的2/3,然后瓶口相对,用胶带缠紧,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进行装饰。

  3、将沙子相等,但瓶口不一样大的两个沙漏进行对比,比较沙漏中沙子的流速。

:燕子的教材分析第1篇  【解词造句】  [俊俏]  俏:样子好看。俊俏就是好看的意思。例:她长得很俊俏。  [蒙蒙]  形容雨点很细小。例:天空中飘着蒙蒙的细雨。[吹拂]  拂:掸。吹拂指微风轻轻地吹。  [舒展] 

:部编版燕子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认读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等词语。强调多音字散和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3—5自然段。3、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

:漏教学设计名师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认识脊、颠、旋等9个生字,学写漏、喂、胖等13个生字。指导写好喂、贼两个字,喂不要都加一撇,贼不要漏掉一撇。   2.能有感情

}

缝(fénɡ)补皮箱(xiānɡ)承(chénɡ)认

衬(chèn)衫笔筒(tǒnɡ)嚷(rānɡ)嚷

橱(chú)窗肥胖(pànɡ)抱(bào)住

偏(piān)僻灰狼(lánɡ)纵(zònɡ)身

毛贼(zéi)爹(diē)娘困(kùn)难

牲(shēnɡ)口折(zhē)腾

漏:右边上面是“尸”,不要加一点。

狼:右边是“良”,不要少一点。

衬、衫:左边都是衣字旁。

货:下面是“贝”,最后一笔为“点”。

卷:中间两横,不要加一横。

贼:右边不是“戒”,不要加一竖。

性子 一卷 交货 取出 夹袄 夸奖 服务

衬衫 负责 手艺 布料 笑话 大方 道理

实在 提前 对不起 摇头 名声 放心

感动 漏雨 喂食 胖驴 贼人 老狼 莫非

厉害 抱起 打架 粘胶 偏爱 里屋 发抖

松手 跟前 甘心 滴答

juàn (卷子)juǎn(卷住)zànɡ(宝藏)cánɡ(收藏)

rǎnɡ(叫嚷)rānɡ(嚷嚷)xuán(旋涡)xuàn(旋风)

zhǎnɡ(涨潮)zhànɡ(头昏脑涨)shé (折了)zhé(折断)

性(性格)姓(姓名)偎(依偎)喂(喂养)朗(晴朗)狼(狼狗)

厉(厉害)历(日历)沾(沾水)粘(粘贴)梨(鸭梨)犁(犁地)

生(学生)牲(牲口)俯(俯视)府(政府)

纳闷—疑惑 夸奖—夸耀 满意—满足

恼怒—愤怒 舒服—舒适 总是—一向

各式各样—各种各样 厉害—凶猛

安安稳稳—稳稳当当 惊恐—惊慌

昏头转向—晕头转向 清醒—清楚

害怕—恐惧 本领—本事 争辩—争论

闹腾—折腾 岂能—怎能

承认—否认 负责—敷衍 恼怒—高兴

人山人海—荒无人烟 厉害—温柔

清醒—迷糊 惊恐—从容 滑—涩

冷—热 走南闯北—足不出户 勤快—懒惰

惊慌—镇定 聪明—愚笨 欢喜—忧愁

1. 动词搭配:(荡)秋千(踢)毽子

(打)篮球(裁)衣服(洗)袜子

(1)形容词+ 名词:

(美观大方)的新棉袄(难看)的衣服

(漂亮)的春装(慢性子)的裁缝

(圆圆)的脑袋(漂亮)的帽子

(蒙蒙)的小雨(毛乎乎)的东西

(黑乎乎)的东西(又湿又滑)的山坡

(2)形容词+ 动词:

(满意)地走了(恼怒)地瞪大眼睛

(认真)地裁剪(静静)地听着

3. 量词搭配:一(户)人家

一(位)老爷爷一(头)小胖驴

一(只)老虎一(个)贼

一(个)窟窿一(棵)树一(场)雨

1. AABC 式词语:哈哈大笑 蒙蒙小雨 井井有条

2. ABAC 式词语:大摇大摆 自言自语 任劳任怨

绘声绘色 诚心诚意 不折不扣

3. 含近义词的词语:翻山越岭 走南闯北 金枝玉叶

4. 表示人很多的四字词语:摩肩接踵 水泄不通

人声鼎沸 人头攒动 人来人往

1. 双重否定句:裁缝说:“那么,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

2. 比喻句:贼也想:“‘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

3. 夸张句:……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

4. 排比句:夏天戴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圆筒形的呢绒帽,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布帽。

1. 背诵《大林寺桃花》(日积月累)。

2. 会把陈述句改为转述句。

3. 熟悉四篇课文的内容,会用本单元学习的方法复述故事。

4. 能够放飞想象,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走南闯北都些什么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