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除以5=6余圆圈,三角形除以5=6?

脑洞大师一款益智型脑筋急转弯游戏,游戏中有着搞怪无厘头的脑筋急转弯题目,以及万万都想不到的谜底答案,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脑洞大师攻略大全。

2、数一数有几只鸭子?

4、找出与众不同的西瓜

答案:滑动每一块西瓜,会找到一块咬了一口的西瓜,点它

5、制造出一个长宽不等的长方形

答案:把正方形移动到屏幕边缘,使其变成长方形

6、数一下下面有多少个三角形?

答案:众人拾柴火焰高,把所有火堆合在一起的那个火堆就是最大的。

答案:9 , 把车挪一挪就能看到数字了

9、严肃点,你对这个游戏打多少分?

答案:点击满分,之后关闭去评分的窗口

答案:把太阳移到屏幕外,变成天黑。

11、请根据计算给出答案

答案:9(前面都是误导……)

12、依次点击水果,然后顺序点击六边形,圆形,矩形

13、这关必须赢!轮到你了

答案:双手连线(作弊啦)

答案:最深(黑色的标题)

16、数一数有几根头发

答案:移动小鸭到水的边上

18、来个简单点的吧!让等式成立,1+0.7+0.3=

答案:1+0、7+0、3=2,移动“1”下面的一横到最右边的问号下面。

答案:将花纹放到肉上……(脑洞……)

20、帮助小兔让它获胜吧!

答案:3只手指分别控制动物,一根手指点击前进,另外两根手指点击另外两只动物,然后不动。

21、戒指不见了,请帮她找一找戒指

答案:扒开狗罐头,然后给狗,最后戒指被拉出来了。

22、什么英文字母最多人喜欢听

答案:“吸烟”有害健康,只需要掐灭烟头。

24、全部硬币放存钱罐,现在存钱罐里有多少硬币

答案:放钱,打碎,数吧,最后一共15个。

25、肚子好饿啊,动手做点吃的吧

答案:移动东西做荷包蛋,房子之类的都可以移动。

26、把这个圆分成八等分,最少需要几刀呢

提示:1刀,分成八份(有没有不需要大量切割能够得到的?折纸!)

答案:17,用手放大石头。

28、找到规律,写出答案

答案:9,这是一道逻辑推理题。

29、点击题目上方的蝴蝶

答案:点击“题目”上方的蝴蝶(知道怎么做了吧)移动题目到蝴蝶下方,点击蝴蝶。

答案:人体导电,两只手点击两根导线。

答案:点击云→变成乌云,蚯蚓出来了,对了人也是动物,高等动物。

32、哄这个小宝宝入睡

答案:轻轻晃动手机像摇摇篮那样的程度使小宝宝睡,月牙形轨迹!

33、女朋友和你妈妈同时遇到危险,你会救谁

答案:两只手同时点击,两个一起救。

答案:拨开云雾见太阳,太阳融化冰块。

35、怎样才能吃到胡萝卜呢

答案:把胡萝卜给小兔嘛!

36、怎么让两个人都过河呢

答案:船放大放大再放大!

37、那三个数相加等于十二

38、把所有的东西都放进箱子

答案:记得要连“题目”一起放入其中,题目是东西。

答案:拎起地鼠使劲打!

答案:把手机倒过来,钥匙从桶里掉出来,然后开锁。

43、天啦,睡过头了!快叫醒ZOZO起床!

答案:把房门打开,妈妈走进来就可以了。

答案:1=5 5=?(其他全是干扰项)

45、哪个水杯是最先满水的呢?

答案: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移动每个水杯,发现1号水杯可以移动,拿走1号水杯,它就是个摆设!

46、移动一根火柴得到的最大数是多少?

答案:368→965,移动9右上方的竖着的火柴移动到3的左上边,形成9,最终得出答案是965。

47、下面哪个不能吃?

答案:把鸡移走,点击鸡窝。

48、Tom怎样引起她的注意呢?

答案:把女孩的钱包拿给男孩就可以了。

答案:左侧草丛露马脚,把飞碟移到左边草丛!

50、这方向不对吧,纠正一下

51、下面有多少包薯条?

答案:移动每一包薯条,会发现最终有10包薯条。

53、强迫症简直不能忍了!

54、点击橙色的图形3次,然后快速的点击绿色的图形5次!

答案:这个需要稍微停一下,观察方块的颜色,重新变成绿色才可以继续点击。

答案:摩擦灯神阿拉丁,点击精通所有语言,然后点击灯神后面的书籍。

56、哪个图形最多边?

57、根据下图,猜出?内该填个啥?

答案:按住信封,将手机向右倾斜。

答案:一直按住猪鼻,小猪脸都憋红了。

60、帮助他们相亲成功

答案:点击柯基,柯基屁股是心形。

61.题目:找到数字8

答案:第20列 第7排

答案:黄色+蓝色=绿色

63.题目:找到六边形

64.题目:AEBFC下一个字母是什么?

答案:这个只能看玩家自己的能力了,全扎上去就可以过关了!

66.题目:一小时后,时针指向几?

答案:当然是“9”了,这是一张图片,不会动的!

67.题目:有几只小鸡?

答案:移开“清除”按钮看看,在“清除”按钮下面还有几只小鸡,答案是11。

69.题目:小星星在哪里呢

答案:晃动手机,出现星星。

70.题目:小学生都会的题:18=1

答案:需要移动两次哦!1-0=1

71.题目:找到鸡妈妈

答案:鸡妈妈在屏幕外。

72.题目:下面三个最大数的和是多少?

答案:图片全是干扰项,底下数字不会忘 7+8+9=?

73.题目:再吃一次胡萝卜!

答案:━━━━━━再吃一次胡萝卜━━━━━━,标题放在中间当做桥,然后跳。

74.题目:猜出通关密码!

75.题目:小象好孤单哦,帮帮他吧!

答案:点击小象,出现复制按钮,复制一只小象!

76.题目:点亮第4灯泡

答案:点击开始,每只灯泡会依次亮起,在第4灯泡亮起时,点击暂停!

77.题目:根据图算出一个2位数的答案

答案:58,这是算周长的!

78.题目:哪个猫爪和小猫咪的爪子最像呢?

答案:猫有几只爪子?那么与左手相似是……

答案:将最末的3旋转,这里重叠了一个3。

80.题目:快!走到出口处。

答案:向左走,从最外面走到出口处即可!

81.题目:Zoe只想喝杯底的果汁怎么办?

82.题目:把图像放到相应的框里吧!

答案:最后一个长方形放到第一个框里。

83.题目:找到2处不同

答案:移开桌子来找茬。

84.题目:裤子太旧啦,数数看有几个洞口

答案:腰一个 口袋两个、裤管两个、前面破两个,因为后面透过去所以还有两个,1+2+2+2+2=9。

85.题目:一个西瓜,切10刀最多能切多少块?

答案:柴火点燃,烟熏老鼠,熏了之后堵住一边。

87.题目:怎么通过这一关呢?

答案:鼠标移动箭头,左键点击下一关。

88.题目:输入最小的数

答案:一横向上移,负数最大几? -999

89.题目:再来一次!

答案:放大转盘,快速射击。

90.题目:老妈回来了,快把游戏机藏起来

答案:用手指挡住游戏机。

91.题目:移动三个圆圈,让三角形倒过来

答案:小学题了……移动第一个与最后一排第一个与第四个,图案自己组吧!

92.题目:按顺序点击:33

93.题目:如何吃到蛋糕

答案:第2根木棍可以移动。

94.题目:当左左6岁的时候,璐璐年龄是左左的两倍,现在左左10岁了,璐璐现在是多少岁?

答案:16(年龄差不会变)

95.题目:嘿,请再赢一局!轮到你了。

答案:你有一个现成的圆。

96.题目:午饭时间到!自己泡个面吧!

答案:加面加水还有谁,最后需要盖上(用手)

97.题目:考考你的智商!移动两根火柴,让椅子正过来吧

答案:最左边的火柴和最下面横着的火柴(接下来你们自己摆)。

答案:关键在于DE与ED的关系,E与F的关系。

答案:右下角脖子戴浅蓝色围巾的下面

100.题目:这次帮助小蝙蝠入睡吧!

答案:蝙蝠倒挂入睡,手机倒置答对。

101.题目:组合出最大的数

102.题目:移动两根火柴能得出的最大数是多少呢

答案:1必须是完整的2根才算1,答案是31181。

103.题目:想睡觉了,麻烦帮我熄下灯吧

答案:不看它(将手机反过来等待几秒……)

104.题目:拍死这只讨厌的苍蝇

答案:一只手吸引它过来。另一只手拍死它

105.题目:哪个最便宜

答案:看一下价钱,你觉得哪个便宜?

106.题目:再来一次!你会先救谁

答案:醒醒,你没有女朋友!摇一摇手机。

107.题目:加一笔,让等式成立

108.题目:从左到右依次点击水果,再点击六边形,正方形,菱形

答案:从左到右先点水果,后点图形(图形中有些是没用的)

109.题目:Jack想要喝到果粒橙

答案:喝前摇一摇,摇到人傻掉

110.题目:满足你愿望,你想要实现哪个愿望呢?

答案:我全都要(3根手指一起点)

111.题目:点击menu进入下一关

答案:右下menu(这个颜色很淡,注意看)

112.题目:打开盒子

答案:就……向上打开嘛!(用两只手指分别按住盒子和盖子,然后分离)

113.题目:再来一次清算出答案

答案:同题不同谜,没有干扰项 43215

114.题目:找出所有不同点

115.题目:点击蓝色的按钮十次,然后点击红色的按钮一次

116.题目:怎样才能让天平保持平衡呢?

117.题目:在数一数有几根烫头发呢?

答案:38根(双手点脸),人物转向,8根“3”。

118.题目:算一算最后的问号是几呢

119.题目:Tyke两岁啦,帮她点燃蜡烛吧

答案:蜡烛点中间,把手机随便偏向哪一边。

120.题目:鸡妈妈又不见啦

答案:缩小缩小再缩小。

121.题目:小鸭喝水

答案:把云移动遮住太阳,然后变成乌云下雨,移动小鸭。

122.题目:输入你现在的体温

答案:长按水银泡,体温数值冒 96.题目:答案:8

123.题目:将试管中两种颜色的液体混合。

答案:用手封口振荡,老师看得想撞

124.题目:把长颈鹿装进神奇的冰箱把!

答案:放大再放大(冰箱)。

125.题目:请帮我关灯吧!

126.题目:1写到199,共写了多少个数字“1”?

答案:不会上网找,140。

127.题目:小兔子又饿啦!

答案:摘下心心送兔子,兔子就长大了。

128.题目:26个英文字母,走了ET,还剩几个?

答案:21,答案更正,21。

129.题目:把灯泡全部点亮吧

答案:把第三只灯泡拿走,点亮其他两盏灯。

130.题目:一个蜡烛50厘米高,能燃烧3个小时。另一个蜡烛70厘米高,能燃烧6个小时,需要多久才能让两个蜡烛同样高度呢?

131.题目:给你来个简单的!

答案:410,自己找规律。

132.题目:头发太长了,给小宝贝理发

答案:唱催眠曲(摇晃手机),然后剪头。

133.题目:你真聪明!开瓶香槟庆祝一下吧!

134.题目:请求出最终答案!

135.题目:开启最少的开关接到水!

答案:这个最难,直接上图!

136.题目:找到羊群中的狼!

答案:狼还是改不了吃肉的本性,把肉移到它们面前,这一关需要两只手

137.题目:午睡时间结束,小宝宝该醒来喝奶了

答案:改变时间,改变自己。

138.题目:让风车快速转起来

答案:点击风车,拿着手机,小范围的空中画圆即可

139.题目:请找出心形

140.题目:请问现在几点(现实生活几点)

141.题目:千万不要掀开石头,后面有可怕的东西。

答案:掀开确实困难,需要3根手指。

142.题目:数一数下面有多少个三角形。

答案:障眼法。图形可拆分,7。

143.题目:小猫咪钓鱼

答案:把鱼钩甩出来(模拟现实钓鱼),挂上蚯蚓。

144.题目:帮ZOZO找一找另一只溜冰鞋

答案:移动,旋转,直接上图。

145.题目:ZOZO今天16岁,帮他找到生日礼物

答案:。打开盒子,昨天日子,输入密码,得到福赐。

146.题目:帮助Mark逃离密室

答案:拧下灯泡,谁挡谁死!

147.题目:八戒被妖怪抓走了,快救他

答案:按住妖怪并摇晃,把紧箍咒戴悟空头上!然后帮孙悟空找到金箍棒。

148.题目:找出对应物品

答案:用绳子和木头做一个梯子

150.题目:让等式成立

151.题目:找到乒乓球

答案:把“10”的“0”擦掉。

152.题目:放弃哪一个

153.题目:老太太有7个儿子,每个儿子有1个妹妹,老太太总共有多少个孩子

答案:8个,(妹妹最小)

154.题目:怎么抓小偷

答案:找到树边的铲子,挖陷阱知道怎么挖吗?

155.题目:救救鸡蛋

答案:一手按住哑铃,一手移开鸡蛋

156.题目:让狗狗获胜

157.题目:制作冰淇淋

答案:双指移动,找到电源

158.题目:吹灭2根,现在还有几根蜡烛

答案:答案更正,10根蜡烛吹灭2根,其他8根燃烧殆尽,最后剩下2根。

159.题目:保护火箭15秒

答案:把保护移动火箭上

161.题目:你会捡哪一张?

答案:随便拿一张,然后移动叠齐所有的钱。

162.题目:抓住所有的鸟

答案:划出人物口袋里的手机给他

163.题目:给手机充电

答案:给自己的手机充电

164.题目:8由哪两个数字组成

165.题目:如何让狗狗吃不到香肠

166.题目:击倒所有的球瓶

167.题目:找到乒乓球

答案:LV.167,中间的点啊。

168.题目:有多少个三角形?

答案:14,两边的小按钮也是

169.题目:禁止抽烟

答案:需要把口袋里的烟也拿走

170.题目:猴子1分钟摘2个菠萝,它在树上十分钟能摘几个?

答案:0个,因为菠萝不长树上呀(那菠萝长哪?)

171.题目:给猫咪洗澡

答案:找到椅子背后的小鱼干

172.题目:找到入口

答案:点击题目中的“入口”,只是要你找到“入口”哦!

答案:把桶放到公牛身下,连续三次,公牛踢小牛三次,母牛就出来了。

174.题目:给水桶装满水

答案:把大缸放在最下面,然后把桶放在缸里。

175.题目:填入一个相同的数字

176.题目:把蛋糕切成8块,至少需要多少刀?

答案:横切+竖切+把蛋糕切分为上下两层。

177.题目:消灭怪物

178.题目:让卡牌消失

179.题目:连五个你就赢了,轮到你了。

答案:先两个,然后依次连

180.题目:营救小鸡

答案:小鸡这么小,门缝这么大

答案:右下边的小门里的动力调到最高,然后抓。(我抓不到公仔难道是动力太小了?)

182.题目:进3次球

答案:用手把球移到球门内

183.题目:判断大小

答案:这个,左右左左右

184.题目:有点渴,想喝水了

答案:一只手指按住水壶,另一只手指倾斜水壶,记住要移到水杯边上倒水

185.题目:把车停好

答案:一直往前开,前面还有车位。

以上就是脑洞大师攻略大全的全部内容了,更多有关脑洞大师的资讯攻略,请继续关注软吧!

}

八年级数学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数学教案(通用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1

  1、经历数据离散程度的探索过程

  2、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极差、标准差和方差,能借助计算器求出相应的数值。

  会计算某些数据的极差、标准差和方差。

  理解数据离散程度与三个差之间的关系。

  1、投影课本P138引例。

  (通过对问题串的解决,使学生直观地估计从甲、乙两厂抽取的20只鸡腿的平均质量,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平均水平相近时,两者的离散程度未必相同,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入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量度极差)

  2、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极差是用来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如果丙厂也参加了竞争,从该厂抽样调查了20只鸡腿,数据如图(投影课本159页图)

  问题:1、丙厂这20只鸡腿质量的平均数和极差是多少?

  2、如何刻画丙厂这20只鸡腿质量与其平均数的差距?分别求出甲、丙两厂的20只鸡腿质量与对应平均数的差距。

  3、在甲、丙两厂中,你认为哪个厂鸡腿质量更符合要求?为什么?

  (在上面的情境中,学生很容易比较甲、乙两厂被抽取鸡腿质量的极差,即可得出结论。这里增加一个丙厂,其平均质量和极差与甲厂相同,此时导致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矛盾,为引出另两个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量度标准差和方差作铺垫。

  方差: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记作s2

  设有一组数据:x1, x2, x3,,xn,其平均数为

  而s= 称为该数据的标准差(既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从上面计算公式可以看出: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你能用计算器计算上述甲、丙两厂分别抽取的20只鸡腿质量的方差和标准差吗?你认为选哪个厂的鸡腿规格更好一些?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通过对此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回顾了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步骤,并自由探索求方差的详细步骤)

  五、巩固练习:课本第172页随堂练习

  1、怎样刻画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2、怎样求方差和标准差?

  七、布置作业:习题5.5第1、2题。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2

  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0,n是正整数).

  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堂知识使学生懂得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能利用事物之间的类比性解决问题.

  1.回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am?an = am+n (m,n是正整数);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am÷an = am?n ( a≠0,m,n是正整数,m>n);

  (5)商的乘方:()n = (n是正整数);

  2.回忆0指数幂的规定,即当a≠0时,a0 = 1.

  3.你还记得1纳米=10?9米,即1纳米=米吗?

  二、总结: 一般地,数学中规定: 当n是正整数时,=(a≠0)(注意:适用于m、n可以是全体整数) 教师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入手,来看这条性质是否成立. 事实上,随着指数的取值范围由正整数推广到全体整数,前面提到的运算性质都可推广到整数指数幂;am?an = am+n (m,n是整数)这条性质也是成立的.

  我们已经知道,一些较大的数适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有了负整数指数幂后,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例如:0.000012 = 1.2×10?5. 即小于1的正数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位数只有1位的正数,n是正整数. 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入手,比如0.012 = 1.2×10?2,0.0012 = 1.2×10?3,0.00012 = 1.2×10?4,以此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有0. = 1.2×10?9,即对于一个小于1的正数,如果小数点后到第一个非0数字前有8个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时,10的指数是?9,如果有m个0,则10的指数应该是?m?1.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3

  1. 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

  2. 弄清三角形按角的分类, 会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通过对三角形分类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分类的基本思想,并会用方程思想去解决一些图形中求角的问题。

  4.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

  5. 通过对定理及推论的分析与讨论,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联系与转化的辩证思想。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1、创设情境,自然引入

  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发现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

  问题1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我们已经明确了,而且利用上述关系解决了一些几何问题,那么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何关系呢?

  问题2 你能用几何推理来论证得到的关系吗?

  对于问题1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小学学过的),问题2学生会感到困难,因为这个证明需添加辅助线,这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的新知识

}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过观察、操作,能按照指定的目标或者自定的目标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经历分类和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但是专门让孩子被动的认知让整个课堂很枯燥,孩子也没有兴趣。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时候,我想采用一系列游戏的方式和方法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如《小组找家》《男女小朋友找家》《小小花果山》《美丽的大海边》,一环接一环,让孩子在新奇的时候就结束,意犹为尽,既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又保证了孩子在玩中所学的知识。

  1、通过观察、操作、能按照指定的标准或自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后薄等。

  2、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

  4、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本单元教材选取学生习惯的生活环境场景为基本素材。通过帮妈妈整理衣服和存放衣服的活动,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分类和比较,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信息窗是帮妈妈分类放衣服,通过妈妈和小朋友的谈话启发学生利用经验,学习比较多少、大小、轻重、粗细、高矮等,在我学会了么栏目中比较远近宽窄,达到宽展巩固的目的。

  学校学生情况分析:

  学校处于城市,教室里设有多媒体,利用课件让学生投入这个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家也有一些生活经验,和教材的生活场景基本差不多,所以对于孩子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大小多少轻重高矮的分类不是太难。

  教学内容:课本第28-29页的例5和例6.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

  2.能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两种情况。

  我们来看一幅画,楼老师给大家来讲一个故事。

  孙悟空找来4个西瓜,说每人分一个。猪八戒非常积极说:“我来分。”贪吃的猪八戒看到西瓜嘴都馋了,他想反正有4个我吃掉一个吧,就这样他一个又1一个把4个西瓜全吃完了,这下他怎么分给孙悟空、沙和尚和唐僧啊?

  1、西瓜一个都没有了,其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谁会算?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3得几,就得想几和3相乘得0。

  再让学生想一想:0÷2=?,0÷4=? 0÷5=?……

  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1)要求学生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列竖式进行计算。

  (2)当学生计算到十位时,教师重点指导:由于被除数是0,0除以3得0,所以十位要商0。0和除数3相乘得0,0减0得0。

  (3)计算完毕后,向学生说明中间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并要求学生用虚线圈起来。

  (4)问: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为什么?(不可以省略,因为0起的是占位的作用)

  (5)现在,我们把这题用简便写法完整的做一遍。(找一同学板演)

  ①404÷4=11。讨论:这题的结果正确吗?商中的两个“1”应在什么数位上?为什么?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应该怎样改正?

  先由学生独立试做。

  明确: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对比例两题,今天学习的除法有什么共同点?(板书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

  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商中间有零的除法”。你有什么收获?

  1.理解的意义,掌握的计算法则.

  2.初步培养学生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理解的意义,掌握的计算方法.

  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一)说出下面各小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二)演示动画:复习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规律学习新知识.

  花布每米13.5元,求买0.5米和0.82米各用多少元,该怎样列式?

  3.引导学生理解的意义.

  教师提问:怎样求出 米花多少钱?

  你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列式的?

  这个算式和上节课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 求13.5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练习:求0.82米布用多少元该怎样列式?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1)说出下面乘法算式的意义.

  (2)列出乘法算式.

  求21的十分之七是多少?

  30的一半是多少?

  引导讨论:理解了的意义,下面我们研究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联系小

  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复习过的因、积变化规律进行尝试、讨论.

  (1)你能把两个因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吗?

  (2)转化成整数乘法后,两个因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3)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

  3.学生独立完成.

  以上几题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

  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一)根据 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二)说出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一)这一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由学生总结概括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二)提出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看法.(包括自己的问题、提醒别人要注意的地方、自身感

  受等)组织学生答疑、解疑.

  (一)不要计算,说出下表各栏的积有几位小数.

  (二)根据第一栏的积,很快地写出后面每栏中两个数的积.

  (三)列竖式计算.

  (四)一个长方形长是1.35米,宽是0.48米,这个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一)判断下面各个积的小数位数有没有错误.

  (二)蒙古牛一般体重是0.326吨,身高是1.12米.新培育的草原红牛体重约是蒙古牛的

  1.3倍,身高约是蒙古牛的1.1倍.草原红牛的体重、身高各多少?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例2.花布每米13.5元,求买0.5米和0.82米各用多少元,该怎样列式?

  是小数乘整数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复习中通过动画演示,从观察整数乘法算式得出积的变化规律

  为理解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就是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奠定了基础。

  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和知识的迁移规律,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内容:三角形分类

  1、通过学生的分类活动,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每类三角形的特点。

  3、通过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难点:区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教学方法:引导、指导、迁移类推

  学习方法:发现、探究、合作交流

  一、动中悟,创设情境

  (点明分类应按一定的标准进行)

  1、出示幻灯,让学生对三个角进行分类。

  (分为锐角、直角、钝角)

  2、出示幻灯,让学生观察,引入课题―――三角形的分类

  3、根据三角形的特点指出每个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角

  (学生逐一说说看)

  4、猜猜看,它们分别是什么三角形。

  5、汇报分类结果,教师整理收集(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以前学习过的三角形的知识,自己观察三角形并找出角的特点,并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自己找到按角给三角形分类的办法)

  二、探中悟,学习新知

  1、要求学生拿出题卡一,用手中的学具确定每个三角形中角各是什么角。

  2、仔细观察,尝试着按角的不同分一分,并按编号如实记录在题卡二中

  3、分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4、思考:按边怎样分呢?

  (设计意图:运用各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学生按角分类的认识,又引入了按边分类的教学)

  三、学中悟,自主探究

  1、出示学具,师生一起动手折一折。

  2、学生汇报看到的结果,共同探讨研究。

  3、归纳总结特点(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总结特点及方法,教师加以点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四、忆中乐,加深记忆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新知,感悟从中获得的乐趣。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

  1、熟记1-4的乘法口诀。

  2、熟练运用乘法口诀做乘法算式题。

  1、背诵1-4的乘法口诀。

  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时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

  学生做完认真比较加法和乘法的不同点,错误的说出原因。

  教师读题,学生填出符号,教师讲解。

  学生自己填写,并说出乘法口诀。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用乘法算式做。

  教师强调如何列乘法算式。

  请学生再次背诵乘法口诀。

  本节课教材的设计重视自然数、奇数、偶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利用真实的生活素材开展数学学习。

  学生对生活中的情景比较熟悉,在认识自然数上并不陌生。但是奇数、偶数的特点总结方面可能会欠缺一些。 设计思路 通过用谜语星星引发后面的故事情景,让学生打开智慧之窗。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深深体会到数学的价值。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认识奇数和偶数。

  自主、探究、合作。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

  2、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一、探索自然数的特征。

  师:老师发现,天空有几颗非常明亮的星星,它们一共是4.5颗,你觉得老师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觉得星星的颗数不能用4.5来表示。

  师:那你觉得用什么数来表示才好呢?

  生:我觉得用像1、2、3这样的数来表示好。

  师:说的非常好!我们平时数东西的时候,就像这样1,2,3,4,5一个一个地数,这些数都叫自然数。(板书:自然数) 课件出示问题:0是自然数吗? 小组讨论。学生汇报结果。

  小结:0也是自然数,它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

  二、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师:自然数不但可以用数的形式来表示,还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出示: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的内容。)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直线上的数,(手势)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观察交流、讨论。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 教师指名回答。

  师: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自然数的特征,大家跟老师一起再来概括一遍,“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的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

  三、认识奇数和偶数。

  师:大家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十位同学到前面来。 学生举手,教师请十位学生到前面站成一排报数:1、2、3 师:请报单数的向前一步走。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交流。

  生1:我发现10名同学的报数不是双数就是单数。

  师:刚才我们提到了单数和双数,单数都有哪些数?双数又有哪些数?谁给举一些例子?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单数又叫做奇数,(板书:奇数),注意字的读音。双数又叫做偶数。(板书:偶数)值得说明的一点:0也是偶数。

  师:现在,谁能举出几个奇数和偶数的例子呢?

  1、师: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奇数和偶数。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奇数和偶数?

  生1:电影院的座位号分奇数号和偶数号;

  生2:上体育站队报数。

  2、观察数列,初探奇数、偶数的规律。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奇数和偶数。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试着按要求写出奇数和偶数。

  (1)写出自然数1-30之间所有连续的奇数。

  (2)写出自然数1-30之间所有连续的偶数。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写的。你给大家读一下好吗?

  师:我们一起来看这两组数,有什么新发现吗?四人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

  师:哪个组想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

  1、下面各数中,哪些是自然数? (出示题目:6、25、1、47、0.01)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在圆圈里填上奇数偶数。

  4、数字游戏。 (学生手中拿着奇数和偶数的数字牌根据老师口令做游戏)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呀?(学生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老师这有一道拓展练习想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拓展练习:教室里有一盏亮着的.日光灯,淘气的小明一连拉了8下开关。聪明的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来判断,这盏灯是否还亮着?如果拉9下呢?拉100下呢?)

  师:看来,自然数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都做生活的有心人,去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美吧!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页例7,练习十四的第3一10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进行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将复习中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

  “根据乘法分配律,都有哪些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为什么?”

  教师:根据乘法分配律,第1个算式和第2个算练功的得数应该一样,第3个算式和第4个算式的得数也应该一样。下面大家一起来计算。第1、2、3组的同学的第1题和第3题,第4、5、6组的同学第2题和第4题。大家抓紧时间做,比一比看哪几个组的同学算得快。

  “哪几组的同学做的快?想一想,为什么第1、2、3组的大部分同学都那么快就算出了得数?”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教师:第1题和第3题中,两个数的和都是整百数,整百数乘以一个数当然是很方便的。而第2题和第4题都要先算出两个乘积再相加,比较麻烦。

  教师:下面还有两组等式,大家再来计算一下,第1、2、3组做第5、7题,第4、5、6组做第6、8题。

  “这次哪几组的同学做得快?想一想,这次为什么第4、5、6组的大部分同学都做得快了?”

  教师:第6题和第8题分别乘得的两个积,都有整百数,计算比较方便。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1)教师出示例题:计算9×37+9×63。

  教师:这道题是要计算两上乘积的和。

  “仔细看一看这道题里的两上乘法计算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两个乘法计算有相同的因数9,另外两个因数是37和63,它们的和正好是100。)

  “联系上面的复习题,想一想这道题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简便呢?“(先把37和63加起来,是100,再同9相乘,得900。)

  “这是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教师,这道题告诉我们,有些题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再来看一看怎样的计算才能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呢?先让学生说一说。

  教师概况,首先,要计算的是要两个乘积的和,两个乘法计算要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外两个因数的和又是整百或是整十数,这样的计算我们就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2)教师出示例题:102×43

  教师:这道题是一个三位数乘以一个两位数,我们可以用笔算进行计算,但是比较麻烦。

  “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使我们能够用口算就能算出得数呢?”(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

  教师:从上面的复习题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两个加数分别要乘以一个数,而这两个加数中有一个整十数或整百数,就先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乘以那个因数再相加比较简便。现在的题目是102乘以43,想一想,能不能把其中一个因数拆成两个数的和,并且使其中一个加数是整百、整十数?多让几个学生发言。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后。

  “上面计算中的第二步根据是什么?”(乘法分配律)。

  教师概括: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可以拆成两个数的和,并且其中一个加数是整百、整十数,这时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做练习十四的题目。

  1.第3题,2.让学生口算。当计算101×57和45×102时,3.提问:“你是怎样做的?得多少?”

  2、第4题,5.先让学生自己计算。核对时让学生回答。

  “如果按运算顺序计算,应该先算什么?”

  “怎样计算简便?根据是什么?”

  第4小题,如果学生有困难,教题先把算式38×?=38。学生回答后教师把“38×?”中的“?”改为“1”。

  “下面应该怎样算呢?”让每个学生先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然后再请一个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3、第7题,7.先让学生独立做,8.然后集体核对,9.核对的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当核对“26×3”时,10.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后,11.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学生发言后,12.教师说明:26乘以3可以写作(20+6)×3,13.根据乘法分配律等于20乘以3的积再加6乘以3的积,14.这实际上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这就是说,15.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口算有些应用了乘法分配律。这道题中的第7小题应用乘法结合律比较简便,16.第4、6、8、9题应用乘法分配律比较简便。

  4、 第9题和第10题,18.先让学生独立做,19.核对时要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

  5.提前做完的学生可以做第l9*题。当学生想出一种算法后,还要引导学生想一想其它的做法。这道题的做法有:(80―30)×110一30×110;

  练习十四的第5、6、8题。

  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苹果是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是这一册的开篇。本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安排了第一次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四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接着,教材又安排了第二次分苹果活动,通过操作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一些物品平均分之后还有余数的情况,认识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并和操作过程联系起来,以使学生了解每一步的含义,并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验算。

  教材随后安排了试一试及练一练,进一步使学生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市直属机关小学,硬件设备好,每个班级都有计算机和投影机,属于实验区的实验校,并在20xx年就开始使用新教材。学校地处商业区,流动人口比较多。

  学生由于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有很大差异。从这两年的新教材实施中可以看出,学生成为新课程的受益者,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能够大胆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极少几个孩子,因为生活体验少、个性较强,不主动与人合作,缺乏探究和发现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学生:学具中的苹果卡片。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经验,建构数学模型

  (出示课件)小熊家里来客人了,好客的小熊拿出了20个苹果来招待小伙伴们,每人分到了5个苹果。但小熊忘记了究竟来了几位客人,你能帮帮他吗?(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原有经验,提出解决办法。)

  下面是学生可能的方法:

  1. 四五二十,分给了4人;

  6.205=4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这一步可由教师介绍,也可由已经掌握的同学来介绍,注意说清各部分的意义,并结合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来说一说。

  1. 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第2页试一试。

  2.小组交流各自算法,并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这里需要强调商的位置,要和被除数里的个位对齐,剩下的0也要和个位对齐。)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 如果小熊家今天来了6位客人,(再次演示课件)应该怎么样平均分呢?

  2.用你手中的学具来分一分,可以小组合作。

  3.小组汇报。(我们组给每个客人分了3个苹果,还剩下2个。)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物品平均分之后有余数的情况,谁能给大家举个例子?(可以找两个同学说一说)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怎么来解决呢?(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

  5.那么我们能不能知道有余数除法的竖式怎么写呢?(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写一写,然后小组之内交流。)

  6.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每一步的意义是什么?(在这里要介绍余数和商的位置。)

  7.有了这样的书写格式,我们怎么样来验算刚才的计算结果呢?

  (每人分3个,6人共分到了18个,再加上剩下的2个,正好是20个,算对了。)

  (四)积极思考,探究规律

  (出示课件中淘气和笑笑的故事,让每个学生自己先想一想故事中有了什么矛盾。)

  1. 在小组内说一说这个故事,为什么淘气错了、笑笑对了?

  2.你发现了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

  3.计算第3页试一试中(2),你发现了什么?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注意检查学生的书写格式。)

  (五)回顾小结,赞美激励

  这节课快要结束了,同学们说一说你们的收获吧。

  老师认为你们表现得真不错,大家都积极地帮助小熊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一天,当我们能和动物真正和平相处时,相信小熊也会走到我们的身边,和我们成为好朋友。现在和小熊说再见吧。(大屏幕演示小熊告别的画面)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本节课力求为学生创设充分发现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教师介绍了除法竖式之后,让他们去探究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写法,当他们在尝试之后,经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在他们的内心真正地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一直非常活跃,学生始终在学习的情境中思考、讨论。特别是对淘气和笑笑的矛盾,表现得特别的兴奋,因为他们在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之后,能够找到淘气的错误之处。在讨论过程中,他们发现余数不能比除数大,并且为自己的发现而骄傲。

  课堂教学时间是短暂而有限的,教师创设了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

  这节课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创设了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对于第一个环节:20个苹果,每人分5个,来了几位客人?有一个学生就提出猜测的方法:7个行不行?6个行不行?5个行不行?4个呢?猜测的结果是,4个可以!尊重学生的想法,既保护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全班学生初步体验除法中的试商。

  另外,我认为本节课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促进者。在整节课中,教师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想,随时掌握学生的情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自己去操作、思考、探究、发现。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8篇】相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圆圈除以正方形等于三角形余5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