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左臂贴两个人名是什么意思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阅读的消防员感人的事迹作文【通用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消防员感人的事迹作文【通用10篇】一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现在我向大家介绍我对消防安全的认识。

首先,我知道火警电话是119,每年的11月9日是全国安全日。火对于人类来说是很重要的,它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带领人类走向文明。大家离不开火,但是我们不正确地使用火是很危险的,容易造成火灾给国家和个人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作为一个小学生,要记住报警电话是119,看见有地方发生火灾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这是任何一个公民的义务。起火以后,要做到先救人后保财产的原则。

如果发生火灾,同学们切记不要相互拥挤,不要慌张保持冷静;被浓烟包围时不要直立行走,用手或者衣袖捂住口鼻靠着墙壁弯腰撤离,以免被烟呛到;当身上起火时,要赶快在地上打滚,把火扑灭。

每年学校组织的消防演习,同学们一定要记住消防叔叔交给我们的自救知识并合理运用,一定能够及时预防火灾。

我们须自觉承担起校园防火工作的责任与义务,更多的学习和掌握消防知识,遵守各项防火制度,积极参与校园消防工作,使社会形成“处处注意防火”的群防群治的局面,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校园火灾事故的发生。同学们“远离火灾,让社会安全”是我们永远的目标。让我们更加关注消防安全,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而共同努力吧!

消防员感人的事迹作文【通用10篇】二

今天下午,我们三年组集体去二阶梯教室观看消防安全动画片。我们刚坐下不一会,动画片就开演了。

一开始播放,片子就卡了四五分钟,我们只能坐在那里等着,我觉得好象过了很长时间,终于不卡了,开始播放消防小知识了。其中有些消防知识是我第一次知道的,比如着火时,我们又没有办法报警时,应该向下面有人的地方仍软物体,别人看见后就能够帮助我们报火警了。又比如着火时,可以把水龙头打开,用一个大盆接水,当盆接满时水就会流到地面上,起到灭火的作用。消防安全小知识演完后,我们就去演习火场逃生了。逃生时,老师要求我们用手捂着口鼻向外跑。

在跑的过程中,我还和一个同学撞上了,把我的大腿撞的青一块紫一块的,真是非常忙乱和危险呀。通过观看消防小知识动画片,我学会了很多消防知识,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真的着火了,我会用学到的方法来灭火和逃生的。

我觉得今天开展的这个活动真的非常有意义。我要收藏

消防员感人的事迹作文【通用10篇】三

说起我最敬佩的人,那要属消防员叔叔了,因为只要什么地方发生火灾他们说会“立刻”出现在现场

记性最深刻的是在电视上看到一场画面,一个不知名的小区发生了一场火灾,火势也很大,当消防员的叔叔们来到火灾现场,他们迅速散开人群,拿出灭火器材灭火。当他们还在准备时,看到四楼还有一位姐姐被困在里面,救人要紧,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一位消防员叔叔管登上四楼,从窗口伸进一双有力的大手,但还是提不上来,可能是姐姐太重。接着另一个消防员叔叔动作麻利地顺着铁管一口气爬到姐姐身边,再接着把姐姐的身体用力的往上拔,姐姐终于在消防员叔叔的努力下解救出来。

这些也只是消防员叔叔在救火灾中的一个小画面,他们还有很多很多救火灾的的勇敢事迹,是多么的值得我们敬佩啊!

消防员感人的事迹作文【通用10篇】四

在这喧闹的世界里,人人都奔跑在追梦的路上,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而我的梦想,犹如一粒种子埋藏在我的内心深处,它随着我的成长慢慢生根发芽。我的梦想是做一名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消防员。

暑假里我参加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消防学习活动,这次活动使我对消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让我离梦想又近进一步。

到了活动现场,消防员叔叔先给我们普及了消防知识,演练了常用的逃生方法:1、窒息法,2、隔离法,3、冷却法等等。消防员叔叔还带领我们认识了大名鼎鼎的“灭火器”和排列整齐的“庞然大物”——消防车。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消防员叔叔反复强调的“安全无小事”这句话。是呀,我们必须牢记:安全无小事,悲剧往往就发生在你疏忽的那一瞬间。

到了小小消防员“上岗”的环节了。穿上消防服的我紧张又兴奋。我站在消防云梯上,在消防员叔叔的指挥下拿着水枪喷向火海。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成为了钢铁侠一样的消防战士,身上的消防服变成了钢铁战衣,飞向火灾现场,从熊熊烈火中救出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的被烧伤了,有的被浓烟熏得晕了过去,还有的被压在重重的石墙下…..此时回响在我耳畔的是一个个期待的声音,是一个个家庭的祈祷。虽然我已经筋疲力尽了,可还是奋力把他们带回安全地带,并告诉自己:我是消防员,这是消防员的职责!

眼前的火海让我想起之前的四川凉山火灾。虽然大火已经扑灭,但那些洋溢着青春,充满着活力的消防战士却永远留在大山里了。那些消防员叔叔正是生命之花绽放的季节,可为了消防事业,他们把充满热血的生命远停留在最美的花季,他们不是风景中最孤独的那片落叶,他们是祖国最美好的永不褪色的风景!面对无情的大火,我的思绪万千。

将来也许能发明一种灭火神器,可瞬间灭掉熊熊烈火。比如消防机器人,不怕大火,能走还能飞,能携带大容量的灭火材料,这样就不需要消防员叔叔冒死进火场,还能迅速灭火。还可以发明一种能净化烟雾和隔绝高温的消防服,当消防员叔叔去现场救人时,就不会遭受死亡的威胁。还有能自动监控火灾的报警器,能察觉细小的火灾危险,特别是工厂、学校、森林等地方要全覆盖。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的这些想法都能实现,消防员一定能够最快最好的处理更多的意外事故,不再有伤亡。等我长大了一定会成为一名真正的消防员战士,我要为我的理想加油啦!

不知不觉中,“我是小小消防员”学习活动结束了,我恋恋不舍踏上回家的路。

夕阳西下,映红了天边的晚霞,让世界显得更加绚丽多彩,一切是那么美丽。我会牢记并宣传消防安全知识,防火意识从我做起,让世界不再发生火灾,让世界永远美丽!

消防员感人的事迹作文【通用10篇】五

在第一节课上,黄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今天有消防演练,叮嘱我们排队时要安静整齐,不要嘻嘻哈哈的,要把这次演练当成真的一样。

黄老师刚讲完,下课铃声就“铃铃铃”地响了起来,但我们没什么反应,还是和往常一样去排队。过了几秒钟后,警报声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着实把我吓了一跳。这时大家才反应过来,是消防演练啊。虽然大家都明白要开始消防演练,但有的同学还是不当一回事。

同学们的反应都不一样,有的左右张望,看看哪里在冒烟;有的紧张地环视四周,看看烟会不会往这边飘;有的按捺不住兴奋的情绪,非常期待消防演练会是什么样的;还有的却调皮的起哄,在那里吼:“着火啦,着火啦,大家快跑啊!”

消防演练开始了!同学们连忙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子,井然有序地下了楼梯,大家都没有说话连平时爱讲的那些同学都乖乖闭上嘴,弯着要弓着背慢慢地向前行走,把这次的演练当成真的一样,看上去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

下了楼,突然一股像雾一样橙色的烟涌了上来阻碍了我的视线,而且感觉是特别得呛人。我咳嗽了几声,应该是被呛到了,真是很难受。顿时,我的脑子一片混乱,停了一会儿,听得见同学们的声音,却看到的都是模糊的身影。我追上了同学们,离开被橙色烟雾笼罩的地方。

来到了大操场,这里的新鲜空气格外舒服,我反复地做了几个深呼吸。我看着橙色的烟雾,虽只是那短短的一段距离,回头想想还真是心有余悸。

烟雾瞬间就飘进了教室,走廊上一片橙色,烟雾慢慢吞噬了我们的教室,另一边也开始向外扩散,朝同学们的方向涌来。这是,张老师发话了,她在司令台上讲了刚刚消防演练的事情,并让身旁的叔叔给我们展示如何使用灭火器,还让同学们来试了下,看着看着,我突然也想去试一下,心情一下子变得愉快起来。过了一会儿,就退场了。刚刚的烟雾已经消散开了,气味也没了。

这次消防演练让我明白了,如果不实用好火,那火就会变成灾难,他会无情地吞噬我们的生命,那将会是多么可怕呀。所以,我们一定要预防火灾!

消防员感人的事迹作文【通用10篇】六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有很多遇上困难的人是需要我们伸出手去帮助的。但有些人会坐视不理,则有些会很热心地帮助他们。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这是我看过的格言,我很喜欢,当别人对我一点点的好,我会感动,可能许多帮助过你的人都不会留下名字,但在你的心里你会永远记得起帮助过你的人。

今天因为是寒假,又不用上奥数课,所以我便可以舒舒服服的睡个觉了。一直到8:30我才极不情愿被外公从床上喊起来,然后乒乒乓乓完成刷牙、洗脸的准备工作,吃好每天的美味早饭,感觉有点胀胀的,就叫上外公,打算到楼下走走。

一到楼下,我便看见几个左臂上别有一个橘黄色标志,一个手拎着垃圾袋一个手握着长长铁夹子的人,觉得很奇怪,心想:这是谁啊?怎么都佩戴同样标志,拿着同一套东西啊?他们在干嘛?一个手都没闲着,累不累呐?带着大问号,我悄悄的走到那群人后面,这才完全弄明白原来,他们在为了小区居民能在一个干干净净的环境中,度过开心的新年而在捡地上大大小小的垃圾呢!

这时我心中便有了一个强烈的想法:在新春佳节,为小区的环境卫生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外公时,外公也欣然同意,并走上前去,希望社区的这些志愿者能给我一个锻炼的机会。令我没想到的是,他们居然同意让我加入了,还跟我说: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能半途而废,每天早上都必须坚持来!我想:能锻炼我,还能为社区做一些贡献,只是要早起,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我爽快的说:好!既然说了,我就必须做。马上到居委会领取了一个垃圾袋,一个夹子,便开始打扫了,跟着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一边走,一边捡垃圾,路中间的、路边的、草丛里的一向怕脏的我,这回算豁出去了,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都没有放过,不一会儿,垃圾道里已经有一半满,我也已经是汗津津的了。

原来这些平时大家毫不在意的小垃圾会给环境造成这么大的破坏,会给志愿者带来那么大的麻烦,我在劳动的同时,也告诫自己以后一定要小心,再小的垃圾也要进入垃圾桶。

就这样整整干了近两个小时,总算是差不多结束了,看着干净的花园,整洁的道路,我心里非常开心,真是值啊!在之后的几天,虽然每天早上都要很早起来,但是一向喜欢赖床的我都没有放弃这个公益活动,一直坚持到了小年夜,并得到了居委会的叔叔阿姨们的认可,都说我是一个勤劳的好孩子。

这是一个充满爱的社会,如果人人都奉献一点自己的爱,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消防员感人的事迹作文【通用10篇】七

八一节那天,我参加了社区组织的活动——参观北仑区消防大队。

一座高大的消防主楼映入我的眼帘,“消防大队到啦!”主楼附近座落着餐厅、消防停车场、训练场和模拟展览馆。这次我们主要参观的是消防停车场和模拟展览馆。

我们先来到了模拟展览馆,里面陈列着民国时代的消防器材,有消防水枪,人力灭火机、消防头盔和消防斧,都是泥土制成的。我还看见了现代的'武器装备,有照明灯、能制造水雾的机器等各种各样的先进的物品,我不由得想到,科技在进步啊!为了加强我们的消防意识,消防员叔叔带领我们做了一次模拟逃生演习,一个“窗户”冒出了浓烟(这是一种舞台烟,对人体无害),火警灯一闪一闪,发出“嘀唔——嘀唔”的声音,叔叔要我们捂着鼻子、嘴巴,弯腰低走,沿着安全通道指示灯走,我走到一半,看见了一部电梯,哈,真好玩!我们绕了一个圈子出来了,逃生成功!消防员叔叔给我们演示了火灾模拟场景,告诉我们烟往哪个方向飘,发生火灾时,电梯并不密封,所以电梯不能坐。

我们步入了消防停车场,我还是第一次近距离看消防车,消防车的样式很多,有水罐泡沫消防车、高倍水罐泡沫消防车和云梯车,水罐泡沫消防车有水也有泡沫,一般装水2吨、泡沫就更多了。高倍水罐泡沫消防车当然装的更多,还有很多的救火设备,听消防员叔叔说,这辆车要400万呢!云梯车的作用是到高楼去救人,据说全部展开有37米高,差不多可以升12层左右。

活动结束时,我们齐刷刷地喊“祝消防员叔叔建军节快乐

消防员感人的事迹作文【通用10篇】八

世界没有消防人员是不行的!因为世界上常常会发生火灾!

你看,10月6日晚,武汉市阀门厂一瞬间突发火灾,火势迅速向四周厂房蔓延!幸好消防官兵闻警后,火速赶赴现场,迅速架设3支高压水枪,将大火扑灭!如果那时侯没有消防官兵的话,那这附近的房子或其他建筑物都会化成灰烬!建筑物化成灰烬还可以再盖,可是,人被烧了,那就不好办了!

除了武汉市发生火灾,洗溪镇也发生过火灾!不信你看:10月6日早上7点55分许,湘西支队泸溪大队接到报警,洗溪镇内一铝粉生产间发生大火,情况十分危急!泸溪大队接到报警后,让2台消防车、14名战士迅速出发,直赶往事故现场!教导员符元坤一边赶赴事故现场,一边向支队值班室报告!支队接到报告后,让参谋长石兴敦、参谋张铮等立即增援现场!

消防官兵到达火场也已过了20多分钟!起火现场,大火已经烧通厂房屋顶!铝粉因受热后,被风吹到天上了!如果再不及时控制住,可能会发生粉尘爆炸!

因为救援工作还在继续所以不只道结果!不过,我真诚的希望救援工作会很成功的!

为了加强人们的防火意识,北京崇文支队与崇文区工人文化宫红剧场举行了逃生疏散的演习!下午3点01分崇文区工人文化宫舞台大型公益文艺演出上,突然,由于电线短路,引燃舞台上的幕布,火势迅速向顶棚及四周蔓延。并释放出大量的有毒烟雾!大家都混乱起来!消防人员见了,急忙帮助群众逃生!

说了这么多事件,消防人员是不是很辛苦呢?

消防员感人的事迹作文【通用10篇】九

火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烧水、做饭、取暖……都要用到它,但是,对火使用不当,就会给人们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因此,我们要提高消防意识,保证生活安全。

俗话说:“水火无情”。为了更好地防止火灾事故发生,我们一定要熟知并记住以下经常会用到的消防知识,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一、最为大家熟悉的火警求救电话——119。一旦你发现火情,请先拨打119。通话时一定要留下火灾详细地址、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

二、当家里发生火灾生后,在消防队员还未到来时一定要采取自救的方法:如果已被火困在屋内,就先用湿毛巾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再打开窗户向别人发出求救信号,声音一定要大,最好是用盆子或是铁相互碰撞发出的响声来告诉街坊邻居。

三、夏季来临时,尤其是夜晚,人们常常会用一些烟火驱赶蚊虫,这时我们就要格外注意防火安全了,不然就会在我们不经意间引发火灾。

四、燃放烟花爆竹要讲文明,不要对着行人、阳台、加油站,以免酿成不堪设想的后果。不要燃放拉炮、钻天猴、地老鼠及其它容易引起火灾的烟花爆竹。

五、不得将灯泡挂在木质的家具、门、柜或硬纸板上,也不得将灯泡嵌在天花板或顶棚里。

六、要经常检查电器电路的安全性能,及时更换老化的电器。

防火防灾,从我做起,让火灾远离我们的家园。我坚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杜绝火灾的发生,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安全、更和谐、更幸福。

消防员感人的事迹作文【通用10篇】一十零

参观消防队400字作文

今天下午,老师带着我们去参观消防队。

来到消防队,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的是醒目的“119”。

进了大门,就是训练场,听叔叔讲:“这是障碍板,我们训练得时候,从这儿爬过去之后,还要从独木桥上飞快得跑过去”。

参观完了训练场,我们又去爬训练塔,训练塔共有六层,有的同学已经爬上去了,但是累得气喘吁吁,我刚爬到二楼,老师就叫我们下来了。叔叔说,我们有时爬训练塔,有时爬障碍板,爬训练塔从一楼爬到六楼,然后再下来进行基本功训练。

最后又去了停车场外面,我以为要回去了呢?原来不是,是去听叔叔给我们讲消防知识,叔叔对我们讲;这种灭火器叫干粉灭火器,是用于小的火灾的,叔叔按了一下,喷出来的.全部都是干粉,象一多朵朵美丽的水花,接着叔叔又把消防车上的水枪拿了出来,说:“这种灭火器用于大范围的火灾,”我们围了一圈,听得津津有味,当水溅到我们的脸上时,我们才急忙走开了。

参观完了之后,我们恋恋不舍得走了。

}

苏州古城的结构和脉络,晚近以来亦多嬗变,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现代化改造,五十年代又大规模填河拆桥,近二三十年来,更有不少街巷里坊因拆迁而消失。回过头来,才知道湮没了的或许正有着很大的价值呢,于是就有“保护吴文化地名”之议。用意虽好,但总有点不通,且也不去管他,还是说点有趣的事。民国时有陆璇卿者编写了一本《旅苏必读》,吴县市乡公报社一九二二年初版,我看到的是一九二七年的再版本,第三卷有一篇《苏城内外街巷地名巧对》,照录如下:

“柳巷,花街;回龙阁,杀猪弄;长春巷,消夏湾;鹤嘴口,鹅颈湾;胡相思巷,保吉利桥;美人弄,黄婆桥;苍龙巷,白马桥;丑弄里,申庄前;采莲巷,迎枫桥;麒麟巷,骆驼桥;宝林寺前,铁瓶巷口,学士街,财神弄;三多桥,九如巷;鹰扬巷,鹤舞桥;蒲菱巷,木杏桥;赛儿巷,思婆桥;烧人场,杀猪弄;唐将军弄,周太伯桥;二马路,五龙堂;铁瓶巷,宝带桥;水潭巷,石岩桥;因果巷,兴隆桥;六门三关五鼓楼,七塔八幢九馒头;十郎巷,七公堂;桑叶巷,桃花桥;幽兰巷,甘棠桥;螃蜞弄,鹭鹚桥;蟛蜞巷,螺蛳桥;双林巷,百善桥;养育巷,慈悲桥;孔副司巷,管太尉桥;花巷,草桥;三山街,双井巷;钩玉桥,剪金桥;苍龙巷,乌鹊桥;周五郎巷,陈千户桥;吉庆弄,平安桥;黄瓜桥,紫兰巷;修仙巷,渡僧桥;九胜巷,三多桥;朱进士巷,钱都尉桥;如意弄,平安坊。”

星移斗转,民国时的许多地名早已消失,有的消失了还悠悠人口,故而读这篇巧对,就感到特别有意思。但应该指出的是,作者为凑成偶对,有的作了改动,有的则凑得稍显生硬,如“花街”,洪武《苏州府志》就作“花街巷”;“管太尉桥”当作“官太尉桥”,“官”亦是姓氏;“宝林寺前”是地名,“铁瓶巷口”则不是地名;“六门三关五鼓楼,七塔八幢九馒头”也不是地名,只是借俗谚列举城内外的标志性建筑而已。

作者陆璇卿,名鸿宾,以字行,别署诗中有画馆主人,吴县人。咸丰四年生,诸生,工诗文,擅制谜,长于绘事。光绪八年,管礼昌等发起成立五亩园谜社,未久,他就入社活动,作谜集《香草洞天灯虎》,后收入《新灯合璧》和《百二十家谜语》。光绪十四年,他聘王钊编绘《红楼梦写真》六十四幅,自画绣像“妙玉”、“袭人湘云翠缕”、“宝钗莺儿”、“龄官画蔷”等。清末民初,曾任吴县修志局名誉采访员,《南方报》、《新闻报》、《上海商报》、《无锡》访事员。一九二五年,他还印过一本《虎丘山小志》,所附《旅客到苏分日游玩次序记》,具有现代旅游的指导意义,也是研究苏州旅游史可参考的史料。这本《旅苏必读》,介绍了山水、名胜、市廛、物产乃至衣食住行的种种情状,可借以回眸昔年烟景。凡导游读物,过去不被重视,但它往往具有客观、真实的特点,特别是规定时间的特定空间,有比较清晰的反映。如这篇地名巧对,就是当时若干地名的记录,也就有它的价值了。

秋夜无事,也学这位陆先生,将苏州地名可成对偶的凑些出来,抄录如下:

夏侯桥,侍其巷;公孙巷,闾丘坊;丁香巷,芙蓉桥;莲花兜,槐树巷;荷花场,木杏桥;柴巷,条坊;药市街,盐仓巷;弦歌里,弹铗巷;乌鹊桥,凤凰街;豆粉园,韭菜弄;白莲泾,红菱村;植园,桐桥;掬月亭,采莲泾;雪糕桥,水团巷;新罗巷,高丽亭;碎银巷,剪金桥;穿珠巷,打线弄;砖桥,石路;长弄,阔巷;三太尉桥,四酒务巷;朱司徒庙,周太保桥;周司徒巷,官太尉桥;吴承议桥,王洗马巷;葛百户巷,施相公弄;庆历桥,元和路;苍龙巷,碧凤坊;鹅颈湾,牛牙场;观前街,寺东桥;蜜蜂洞,螺丝浜;一人弄,二郎巷;三多巷,十全街;酱园弄,糖坊湾;义慈巷,忠信桥。

苏州古城内外的地名,可以拼搭成对的,可谓不胜枚举,由此可知苏州地名的丰富多彩,它们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记忆着这个城市的故事,瞎七搭八的野话,或许避免不了,那也是饭后茶馀的谈资。

苏州有的地名由来,以讹传讹,甚至深入人心,三元坊就是其中之一。如柯继承《苏州老街志》、潘君明《苏州街巷文化》、徐刚毅《老苏州百年旧影》、李嘉球《苏州状元》等都持一说,即清乾隆四十六年,长洲人钱棨“连中三元”,于是在此建立牌坊,名为三元坊,后来坊名成了地名,沿袭至今。

这几位先生都熟悉苏州历史,应该不会将道听途说信以为真情实事,他们也是有依据的,那就是同治《苏州府志》,其卷五说:“三元坊,府学东,乾隆四十六年为钱棨立。”钱棨确乎“连中三元”,苏州确乎有“三元坊”,好事者就将两者联系起来,民间的传播力量确实可畏可怖,先是口耳相传,然后见诸楮墨。同治《苏州府志》之后,民国《吴县志》因之,文字全同。记咏也逐渐多了起来,如戚饭牛《牧牛庵笔记·三元坊》说:“三元及第,自唐迄清五代,共得十三人。清居二,广西临桂陈继昌(莲史)外,长洲解元钱棨,字湘舲,中乾隆辛丑会状,家住府学沧浪亭之左,门前建三元坊,今坊犹存。”范广宪《吴门坊巷待輶吟》卷一也有一首咏道:“桥南彳亍近黄昏,寥落春衣剩酒痕。绰楔萧条科举废,更无耆旧话三元。”诗下注文与同治《苏州府志》相同。然而恕我孤陋寡闻,至今没有看到为钱棨立坊的具体文献,也找不到旁证资料,即使在民国《吴县志》卷一《苏州府学图》上,也没有“三元坊”的牌坊标志。

三元坊本来不是地名,确是牌坊,但不是一座,而是三座,建坊的时间,也不是清乾隆四十六年,而是在前明中期,自然与钱棨无关。嘉靖以前,自今苏州中学至文庙前广场这段卧龙街上,连续筑有三座牌坊,自北而南依次是状元坊、会元坊、解元坊。乾隆《吴县志》卷九说:“状元坊在府学东墙外,明天顺四年知府姚堂为历科状元立。”、“会元坊在府学东墙外状元坊南,明弘治十二年知府曹凤为历科会元立。”、“解元坊在府学东墙外会元坊南,明天顺四年知府姚堂为历科解元立。”可见这三座牌坊,乃为全苏州府的状元、会元、解元而立,属于集体性表彰。据《苏州府学图》标注,状元坊在启圣祠东墙外,会元坊在大成殿东墙外,解元坊在戟门东墙外,因此那里就被称为“三元坊”。嘉靖三十七年又重建,张大纯《采风类记》卷二说:“三十七年,巡按尚维持、知府温景葵修庙学,易泮宫坊匾为‘斯文在兹’,建学南三元坊于龙门北,并跨卧龙街,又建‘万世师表’、‘三吴文献’两石坊,分列庙学门外东西。”、“龙门北”在哪里呢?据《采风类记》同卷记载,“正德元年建学东西二门,东曰‘跃龙’,西曰‘翔凤’”。“嘉靖二年,知府胡缵宗重建大门,改‘跃龙’曰‘龙门’,‘翔风’曰‘凤池’”。可见龙门是府学的东向侧门,西对直櫺星门前洗马桥,东约对直今工人文化宫,这三座牌坊都建于龙门以北。据《苏州府学图》标注,龙门以南有座卧龙桥,过桥再南,另有一座进士坊,也跨街而筑,那已接近今新市路了。

清末民初,“三元坊”曾作为正式街名,即卧龙街(后改护龙街)的最南一段,但检阅地图后发现,不同时期的地图标注并不一样,它的南端都到杨家巷(今新市路)为止,再南就是田野了,北端却不同,同治《苏城地理图》、光绪《苏城厢图》、一九二七年《最新苏州市全图》、一九三一年《苏州新地图》、一九三八年《最新苏州地图》、一九四三年《最近苏州游览地图》都以书院巷以南为三元坊,一九四〇年《吴县城厢图》、一九四九年《最新苏州地图》则以饮马桥以南为三元坊。

费时半日,写了这篇小文,是否可为苏州城市的细节研究作点补充呢。

苏州小巷,繁衍了古城的生命,丰富了古城的景观层次,同时它还是日常生活的场景,观照着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小巷是坊市制度消失后的城市脉络,它不断形成,有的小巷悠悠数里,有的小巷仅数步之遥,但几乎都有来历,甚至可以说出些故事来。小巷的故事,在不断编说开来,苏州人是喜欢附会故事的。巷里的人物,巷里的老树,巷里的古井,还有那连绵着的高高低低的石桥,都会成为饭馀茶后的谈资,那是苏州人悠闲的生活内容之一。

剪金桥巷也不例外,当先有剪金桥,然后再有剪金桥巷。剪金桥很早就有了,在《吴地记后集》上已有著录,故当不晚于北宋景德年间。但“剪金”是什么意思呢?说得最多的,当然又是吴王,苏州人喜欢牵出吴王来,是寿梦,是阖闾,还是夫差,并不要紧,因为只是一个遥远的历史符号,以此说明故事的悠久。我从一本书上看到,吴王让美人陪着乘船出游,美人忘了带胭脂,吴王就将金簪拔下来,剪了一段,叫人快去附近买来,那停船的地方就叫剪金桥,那买胭脂的地方呢,就叫胭脂桥。这个故事,将吴王说成一个土财主或掌柜的,虽然俚俗不经,但也是平民意识和商品意识的反映。

据我所知,“剪金”的字面意思,至少有两。

一是指剪金花,即剪春罗,属石竹科。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卷十四按曰:“江西、湖南多呼为剪金花;又雄黄花,以其色名之。”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之五》曰:“剪春罗,二月生苗,高尺馀,柔茎绿叶,叶对生抱茎。入夏开花深红色,花大如钱,凡六出,周回如剪成可爱。结实大如豆,内有细子,人家多种之为玩。又有剪红纱花,茎高三尺,叶旋覆,夏秋开花,状如石竹花而稍大,四围如剪,鲜红可爱,结穗亦如石竹穗,中有细子。”陈淏子《花镜》卷六说:“剪春罗,一名剪红罗,一名碎剪罗。二月生苗,高一二尺,叶如冬青而小,攒枝而上。入夏每一茎开一花,六出绯红色,周回茸茸,类剪刀痕。但有色无香,不若剪秋纱之鲜丽更可爱也。结实如豆大,内有细子可种,宿根亦可分栽。”苏州以植物作桥名的,也有不少,如木杏桥、红杏子桥、苹花桥、花桥、桃花桥等,“剪金”自然也可作为桥名的。

二是泛指金银器加工工艺。宋人已有此语,如李新《寿王提举二首》有“尚忆前时司玉牒,试簪明日剪金花”之咏,自注:“风俗,人日士女以剪金花胜相遗。”欧阳修《龙茶录后序》记蔡君谟造小龙团,仁宗赐中书、枢密院各四人共一饼,“宫人剪金为龙凤花草贴其上”。吴则礼《满庭芳·立春》有云:“又喜椒觞到手,宝胜里、仍剪金花。”明人杨基《端阳十咏·钗符》亦云:“红縠剪金蟇,轻罗蔟艾花。不须灵笈篆,心静自无邪。”可见“剪金”包括像生、黏缀、镞镂、雕錾、錾凿、钑镂、镀金诸般活计。苏州有悠久的金银器加工历史,王謇《吴中故市考》说:“金银,《姑苏志》著录金银巷。案在今吴县后,其西南与剪金桥近。”金银巷即今养育巷半仙弄,距离剪金桥确乎不远。

“剪金”意思的不确定,给乡土学者带来了疑惑,范广宪《吴门坊巷待輶吟》卷一咏剪金桥云:“参差河水映桥深,倚棹仍哦放浪吟。买笑十年成一梦,行时莫剪路旁金。”又咏剪金桥巷云:“里乘冥搜斲肺肝,剪金容易剪名难。休言此去疑无路,循迹仍因唤水团。”他怀疑剪金桥巷是水团巷的南延,应该仍是水团巷。至于“剪金”的由来,他也说不出,只好感叹“剪名难”了。

前些年,剪金桥巷北口新建起一座花岗岩牌坊,南北石柱各镌一联,北向联云:“地介胥阊,水交堑濠,柳拂春风二月剪;宇横津汉,星焕参井,天悬桂魄一轮金。”南向联云:“桥留雅韵,千古江山重胜迹;巷沐清风,万家黎庶歌嘉时。”撰者是俞涌先生,书者是潘振元、王健生先生,真有合璧之观。有意思的是,北向联最后一字是“剪”、“金”,南向联第一字是“桥”、“巷”,似乎随手拈来,也正是匠心所在。至于内容,并不说吴王如何,市廛又如何,写得平稳妥帖,因为“剪金”的意思说不明白,也就下不了断语。

游览图是地图的一种,它的性质和用途,类乎现代导游图。雕版印刷地图,始于宋代。今存绍兴初成都府市西俞家刻本《历代地图指掌集》,有图四十四幅;绍兴二十五年杨甲刻本《六经图》,也有一幅“十五国地理之图”。这两种雕版印刷地图,比德国奥格斯发行的欧洲最古木版地图早三百多年。

地图的画法有两种,一种是比较简单的线图,勾画出疆域、河流、山川、城池等,或加以图标符号;另一种则是采取山水画的形式,虽在科学性、准确性方面十分欠缺,但比较直观和形象。所谓游览图,就是在后一种地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游览图都选择名胜之地为题材,大致标明景点的位置和路径,后期出品的,还标明四至和道里,可以循图而游,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可作饰壁之用。清代苏州木版年画业十分发达,刻印过不少大张彩色的游览图,纵超过一米,横超过半米。但历经沧桑,留存无多,在此介绍四幅。

《敕建金山江天寺胜景图》,以镇江金山为主体,兼及焦山、北固山,金山上的寺院建筑层次分明,并以小字标注名称,如“天王殿”、“大雄宝殿”、“江天一览”、“江天阁”、“多宝塔”等。金山寺旧名泽心寺,又名龙游寺,通名金山寺,康熙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日圣祖南巡驻跸,改名为江天寺,御书匾额凡五,又御制《金山江天寺碑》。二十八年圣祖再举南巡,正月二十九日驻跸金山江天寺,作诗《金山江天寺》。图中将御制诗置于上方正中,环以五爪金龙、龙珠、凤凰等。御诗右侧有“敕建金山江天寺胜景”九字,下有“聚仙堂”白文方印,疑为画铺字号。此图当刊刻于康熙、雍正年间。

《古润四山胜境全图》,与前图的构图基本相同,则是将周边范围更加扩大,不但有“金山胜境”,还有“焦山胜境”、“甘露胜境”、“银山胜境”。甘露是指北固山,上有甘露寺。银山在丹徒县西二里江口,本为土山,元皇庆二年建寺其上,以与金山相对,易名银山,一名云台山。图中将圣祖御制诗下移,代之以乾隆十六年高宗首举南巡时所《登金山望长江作》。诗旁有小字介绍金山概况。比较前图,金山环寺有汉白玉雕栏,多宝塔由裴公洞南移建行宫之北,与《南巡盛典》所绘相合,最大变化是,慈寿塔已不见,原址补以陂陀石阶,图上留有明显的挖改痕迹。据记载,慈寿塔毁于咸丰战火,光绪间重建,此图乃毁塔后改旧版重印,留下了洪杨之乱的历史记忆。

《杭州西湖十景圣因天竺云林之图》,全面描绘了西湖十景,更具体地刻画了寺院部分,前景为城内街市景象,当然是经过略缩处理的。图中圣因寺在孤山之南,面湖而筑,本为圣祖行宫,雍正五年巡抚李卫奏请改建佛寺,本年八月,钦定寺名为圣因寺。上天竺寺在乳窦峰北,白云峰南,吴越王钱弘俶建,初名天竺看经院,乾隆十六年三月初四日高宗巡幸,敕赐法喜寺,御题“法喜寺”扁额,奉悬山门,寺名延称至今。灵隐寺在武林山后北高峰下,康熙二十八年圣祖南巡,亲洒宸翰,书“云林”两字,赐名云林寺。可见此图刊印于雍正五年后,乾隆十六年前。西湖十景,每景各题前人七言诗一首,未署作者,经查,有宋人王洧五首,明人杨周三首,另两首作者无考,字迹也不能尽辨。图左有“板存上天竺伴云房”诸字,此图或为上天竺寺斥资刊印,以作分送檀越之用,故其位置亦在最高正中处。

《天池山寂鉴寺志图》是最典型的游览图,上半部为一篇山寺小志,介绍了寂鉴寺的创始和兴衰始末,又兼记天池山形胜古迹。末署“丙辰春日王□书”,丙辰为一九一六年,故此图刊印当在此年或稍后。下半部是线画山形地貌,有小字标注“莲花峰”、“吴中第一峰”、“石鼓峰”、“石观音”等景点,并标注了由各处到天池山的里程,如“东走弥陀岭,木渎翻山石码头,五里之路”;“南走善人桥,水路善人桥镇,四里之路”;“西走篁村,水路浒关至高没往□□即天池山脚下”;“北走贺九岭,水路白马涧,四里之路”。山前画道路,标注途径,如“火车至浒关,乘船至篁村,坐轿到山,轿钱三百文”。图左有“平江文伯凌秋绘”七字,其人则无可稽考。

游览图不仅是当时景象的真实记录,并且也是旅游史的绝好材料,同时又可见苏州年画产品的丰富多采。但对它的搜集、整理、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一日

旧时皋桥一带,乃城中阛阓热闹去处,居货山积,行人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自古就是苏州繁华、靡曼、奢侈、风流之地。如白居易《忆旧游》有云:“阊门晓严旗鼓出,皋桥夕闹船舫回。”又《夜归》有云:“皋桥夜沽酒,灯火是谁家。”刘禹锡《泰娘歌》有云:“泰娘家本阊门西,门前绿水环金堤。有时妆成好天气,走上皋桥折花戏。”皋桥初建无考,因东汉时里人皋伯通得名,皋伯通本人没有什么事迹,只是因为与梁鸿有关,得以附载史籍。

梁鸿字伯鸾,东汉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据《后汉书·梁鸿传》记载,他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群书,惟不好章句,曾在上林苑养猪。归乡后,娶同邑富家女孟光为妻,孟光字德曜,“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但两人相敬相爱,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生。后夫妇俩出关,过洛阳,梁鸿作《五噫之歌》,章帝闻而求之,便改易姓名,先至齐鲁,不久南下,“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天收工回家,孟光为他端来饭菜,都高举食盘,不敢仰视,这就是“举案齐眉”的由来。皋伯通见了,感叹道:“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就将梁鸿养在家里,让他安心著书。梁鸿病卒,皋伯通将他葬在刺客要离冢傍,人们都说:“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陆龟蒙《祭梁鸿墓序》说:“梁伯鸾墓在吴西门金昌亭下几一里。”自古以来,梁鸿作为高士的代表,受到普遍尊重。清道光间,江苏布政使梁章钜在桃花坞龙兴寺侧建梁高士祠。光绪六年,吴县知县高心夔又移祀于周孝子祠西。人们在纪念梁鸿的同时,自然也忘不了皋伯通。

皋桥,因皋伯通住在桥的附近而得名,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一说:“皋桥,即汉皋伯通居此,桥以得名,梁鸿赁舂之所。”历史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前代并不清楚的事,后代反而越来越详细了。如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中就说:“皋桥在吴县西北,皋伯通字奉卿所居之地也。伯通为汉朝议郎,卒葬胥门西二百步,号伯通墩。昔梁鸿娶孟光,同至吴,居伯通庑下,为人赁舂,伯通察而异之,乃舍之于家,鸿卒,又为葬之,是可称也。《哀江南赋》云‘皋桥羁旅’,亦谓此。”皋伯通字奉卿,以往是未曾提到的。朝议郎是隋文帝开皇六年开始设置的,为八郎之首,后七郎是通议、朝请、朝散、给事、承奉、儒林、文林,秩正六品,炀帝时罢。唐为文官第十四阶,正六品上。东汉时哪有什么朝议郎?此前的记载,都说皋伯通为“大家”,即大户人家,则来得比较可靠。所引庾信《哀江南赋序》的“皋桥羁旅”,本作“高桥羁旅”,高桥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城东十五里,景定《建康志》卷十六引《金陵故事》:“梁乱,庾信为建康令,守朱雀门,众溃台城,门已闭,信走,羁旅于此桥,信有《哀江南赋》,云‘高桥羁旅’是也。”这与皋伯通或梁鸿自然也没有关系。

梁鸿有一位朋友高恢,《后汉书·梁鸿传》说:“初,鸿友人京兆高恢,少好老子,隐于华阴山中。及鸿东游,思恢作诗曰:‘鸟嘤嘤兮友之期,念高子兮仆怀思,想念恢兮爰集兹。’二人遂不复相见。恢亦高抗,终身不仕。”唐章怀太子李贤注引《高士传》:“恢字伯通。”《后汉书》本传提到梁鸿的交游,仅有两人,一位是皋伯通,一位就是高恢,他们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前人就提出疑问,田艺蘅《留青日札》卷十七说:“恐是高、皋同音,而伯通同字也。”但梁鸿既寓吴而思念高恢,且“不复相见”,恐怕确是另有吴人皋伯通的。这段故实究竟如何,还有待学者去索隐考证。

前人也将皋桥称为伯通桥,如徐祯卿《青门歌送吴郎》有“落日帆归扬子渡,青山家对伯通桥”;张元凯《金昌篇》有“长镵朝过买臣里,短衣暮上伯通桥”;吴绮《看奕轩偶成》有“几载栖迟赋遂初,伯通桥畔闭门居”;毛奇龄《答和长洲陈太仆书怀二首原韵》有“伯通桥畔长洲路,杵臼相将愿未酬”等等。所谓伯通桥,都属诗中之语,并非正式桥名,作为皋桥的别称,当然也是可以的,但竟然也有将它落实下来的,苏州碑刻博物馆就藏有乾隆二十五年《重建伯通桥铭并序》,作者是郡人吴瀚,序中说:

“伯通桥自东汉梁鸿赁庑□里贤皋伯通家而得名,创始年月,渺不可考。按郡志,谓崇祯十一年解元杨廷枢倡募重建。迨今乾隆庚辰春,火燎四隅,桥石半为圮剥。邑侯解元梁介公倡议重建,里中善士踊跃捐资,费镪二千馀两。小春月起工,发土得古碑,辞有‘嘉靖壬辰年众姓捐修’字样,则知维斗先生时乃重修,非重建也。继而缒石起桩,见旧柱朽败,半与土化,有识者知此桥建后历有千载矣。今之鸠工庀材,形模虽仿其旧,而木石事事从新,今日之建乃真重建,非前两度重修者比也。”

皋桥本是木桥,乾隆《吴县志》卷八说:“居民架木作屋,延毁。明崇祯十一年,解元杨廷枢倡议易石,僧如净董成。”这次重修时发现“嘉靖壬辰年众姓捐修”的古碑,“众姓捐修”的仍是木桥。至崇祯十一年改建为石桥,当称为重建,事实无错。《重建伯通桥铭并序》作者误以为嘉靖前就是石桥了,故认为嘉靖、崇祯两次都是重修。乡贤里绅未必都谙熟本地情形,古人也是如此。

还有一位皋伯通,有点妄语无稽。浙江海宁金牛山,古称会骸山,《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五引《九州要记》:“古有金牛入此山,皋伯通兄弟凿山取牛,山崩,二人同死此穴中,因曰会骸山。”《海盐澉水志》卷五也说:“金牛洞在黄巢衖南,金牛山下。据武原旧志云,民人皋伯通兄弟逐金牛入洞,忽不见,因名。”这两个故事的内容差不多,属于民间传说。因为说起吴人皋伯通,将这位皋伯通也顺便提一下。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二日

凡熟悉近代史,都知道常胜军和戈登。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生于一八三三年,英国军官学校毕业后从军,一八五七年晋升为陆军上尉。一八六〇年九月来华,任英军工程队指挥官,参加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抢劫圆明园等。一八六二年五月调驻上海,与太平军作战。次年一月,英国枢密院训令授权英国军官在清政府军队服役,戈登奉驻华公使普鲁斯和侵华陆军司令迪佛立之命,接替奥伦任常胜军统领。同年四月,他率部两千馀人与李鸿章所部淮军联合攻陷常熟福山,被清廷授予总兵。继而陷太仓、昆山、新阳、吴江、震泽,十二月克复苏州。一八六四年春,又陷宜兴、溧阳,在进攻金坛时负伤,败走无锡。五月配合淮军刘铭传部占领常州,旋在昆山解散常胜军,清廷升戈登为提督,赏黄马褂。同年十一月,戈登离开上海回英国。一八八〇年,奉清廷之召再度来华,调停中俄伊犁事件。一八八五年,他在苏丹总督任上,被穆罕默德·马赫迪的起义军击毙。

戈登在中国最辉煌的战绩就是克复苏州。一八六三年九月以后,淮军和常胜军就进逼苏州,频频攻战,遭到太平军的顽强抵抗。十一月二十七日常胜军攻打娄门外石垒长城,二十九日又调集众多大炮猛轰,毁城十馀处,兵临城下。李秀成知苏城难守,于三十日返回天京,守城军务交慕王谭绍光主持。当时与谭绍光一起守城的纳王郜永宽,见形势危急,便与淮军总兵程学启密定降约,允杀谭绍光,清廷赏二品顶戴,程学启立誓,戈登作证。十二月四日,郜永宽等杀谭绍光,献城投降。苏州的克复,使江南战场的形势顿时改观,清廷欢欣鼓舞。十二月十四日同治帝对内阁示谕:“据李鸿章奏,经督率部下军旅攻剿苏州城垣,已将该城克复,览奏实深欣慰。江苏省总兵戈,带领所属洋枪队助剿,足见其洞悉智谋,精于作战之技能,竭其全力,终建殊勋。着即赏给该总兵头等功牌一枚,白银一万两,以示嘉奖。钦此。”同日,又发一道密旨,着李鸿章传谕嘉奖戈登外,对所赏“头等功牌”特予说明:“据悉海外诸国早有宝星式样之功牌,因此赏戈登之头等功牌,着即仿照该项式样变通制办。”可见对戈登欣赏有加。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克复后两天,李鸿章就密令杀降,程学启勒兵格杀郜永宽等八人,太平军将士部分被屠杀,部分被遣散。苏州杀降,使不少太平军将领断了降清的念头,如常州守将护王陈坤书,本有降清之意,看到郜永宽等人的下场,就决心“婴城固守”,血战到底,清兵为攻取常州,历时半年,付出了沉重代价。戈登对李鸿章杀降很反感,认为是背信弃义,更因为这次攻陷苏州,常胜军没有得到实际的好处,就与李鸿章产生了矛盾。据中外文献记载,苏州杀降后,戈登受郜永宽叔父之托,带着郜永宽首级和他的儿子郜胜鏣乘汽轮回昆山,留给李鸿章一封信,要求他退出苏州,辞去江苏巡抚,以待清廷旨意,否则他将攻击李鸿章,夺回常胜军所得城镇,交还给太平军。李鸿章请英人马格里代向戈登解释,并遣道员潘曾玮、总兵李恒嵩等前往劝阻,最后清廷以赏戈登头等功牌及白银一万两,才将此事搁置起来。

苏州克复后,每年都要举行纪念活动,以传统赛会的形式,扮演当时战斗故事。《点石斋画报》有一则《英将遗烈》,报道了光绪十九年二月十五日的情状:

“昔发逆之变,英将戈登目击时艰,请缨杀贼,亲督队伍,愿作前驱。时督师者为李傅相,壮而许之,乃大破贼于苏城,华人至今犹艳称之。每逢是日,则将当时杀贼情形扮为故事,以志其功。本年二月十五日,适当举行之期,是日有华人多名,或扮戈登,或扮西兵,皆效外洋装束,拔队先行,其扮作傅相者,则带兵随之,沿街游行,复有一人伪作两江总督,将所带得胜之兵亲阅一遍,随出廷寄一通亲交傅相,傅相捧受,谢恩毕,然后班师而回。查该廷寄,乃因傅相克复城池灭贼有功,逾格封赏者。华人此举,殆于游戏之中而寓感戴之意者欤。”

应该说明的是,苏州克复是公元一八六三年十二月四日,即同治二年十月二十四日,二月十五日是精忠岳元帅诞日,不知点石斋人怎会夹缠如此。但苏州士绅确乎感戴戈登,光绪后期修筑大马路时,在城西南建桥,即名为戈登桥。至一九五一年,方改称解放桥,后来在桥西南建住宅小区,因解放桥而名解放新村。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四日

如今苏州知道沙湖的人,大概已经不多了。它在娄门外直东约二十里,在唯亭镇西南三里,一名金沙湖,也称白沙湖,宋元时水面较大,波涛驰突,烟水弥漫。熙宁三年,郏亶上《水利书》说:“今苏州除太湖外,有常熟、昆承二湖、昆山阳城湖。长洲沙湖,是四湖自有定名,而其阔各不过十馀里。”可见它形成较早,名气也在黄天荡、金鸡湖、独墅湖之上。

虽然沙湖不算辽窅,但因地处要冲,又与松江诸水相吞吐,民国以前一直是重要的水上交通途径,凡往来太仓、昆山、嘉定、崇明等地的舟楫,必定要从湖上经过。那里千顷波光,一天云影,浮沉鸥鹭,欸乃渔蓑,“金沙落照”是旧时唯亭八景之一。前人经由沙湖,每每留下吟咏,如杨维桢《过沙湖寄顾玉山》云:“五月落残梅子雨,沙湖水高三尺强。大风开帆作弓满,白浪触船如马狂。唱歌卖鱼赤须老,打鼓蹋车青苎娘。故人相见在娄下,坐对玉山怀草堂。”王衡《计偕别长孺仲醇》云:“结旆萧萧事远游,沙湖潮上荻花秋。征帆日落长江外,送客钟闻野渡头。一夜弟兄吴市酒,几回风雪剡溪舟。缁尘古道浑如许,珍重初衣问白鸥。”水乡风物足堪欣赏,但更多则是对湖上风浪的恐惧,如马麐《吴浦归帆》云:“一帆风便出吴城,只怕沙湖风浪生。”郑潜《过沙湖》云:“天阴惨平野,风急过沙湖。”沙湖的四围都是肥沃良田,如果治理好沙湖,就能得水利之益。吴宽《沙湖堤记》就说:“凡田之并湖者,既藉灌溉之利,而风波冲激,田塍辄坏,则有浸淫之苦;至于舟楫往来,固擅乘载之利,然而风波猝兴,港渚无避,亦有覆溺之忧。盖利害之相倚伏如此。”

明弘治九年,工部主事姚文灏主持兴修沙湖水利,傍湖筑夹堤,用治河卷扫法,横截其中,为南北障蔽,堤阔三丈,长三百六十丈。至十一年,工程尚未竣事,姚文灏因病去职,继任者是工部郎中傅潮,不久就完工了。吴宽为作《沙湖堤记》,称这条石堤“隐然如城,坚壮可久,而水势汪汪安流成渠,人皆称便”。此后的万历二十六年、乾隆五十七年都作了重修,据沈赞《筹修沙湖石堤议》说,这使得“居民安堵,行者忭于道途,贾者保其货利也”。道光十五年,因堤石颓圮,日就崩缺,里绅请示巡抚林则徐后,又斥资修复石堤三百二十五丈。

就在姚文灏进行沙湖工程的弘治十年,他在沙湖之北立了一方穹碑,碑高丈馀,横四尺许,四面如之,每面都刻着筑堤时唱的歌谣。清初徐树丕在《识小录》卷一里将歌谣内容记了下来,《修圩歌前》云:“修圩莫修外,留得草根在。草积土自坚,不怕风浪喧。”、“修圩只修内,培得脚根大。脚大岸自高,不怕东风潮。”《修圩歌后》云:“教尔作岸塍,筑得坚如城。莫作浮土堆,转眼都倾颓。”、“教尔分小圩,圩小水易除。废田苦不多,救得千家禾。”《吴农开河谣》云:“远堆新土才稀罕,尽露黄泥始罢休。两岸马槽斜见底,中有水线直通头。”《相视吟》云:“三江七泽使舟轻,看尽长堤及短塍。鸡犬不惊行李处,鱼龙应识棹歌声。泽边圩梗年年坏,江上潮汐日日凝。一筑一疏无别事,但教东作自西成。”至康熙中,碑已漫漶,不可辨识,褚人穫《坚瓠戊集》卷三仅记下东面的《吴农开河谣》一首了。要感谢徐树丕,他留下了苏州水利史的珍贵史料。

褚人穫记下了关于此碑的一个故事:“父老尝言,有舟行者利其同伴之资,杀而瘗其旁,戏谓碑曰:‘你知我知,且勿语人。’碑忽应曰:‘我不语,恐尔自语。’其人惊骇而去。后与一少年甚昵,复过其地,共憩碑阴,告少年曰:‘是碑能作人言。’少年询其故,某以素昵,不觉倾吐,少年口应而心动。后偶乖隔,至相殴,诉之官,验视抵服。计少年之生即同伴死之日也。”这个故事不外因果报应,但早先沙湖沿岸比较冷僻,时有盗贼出没,《沙湖堤记》就说:“旁有盗薮,以行劫为业,客舟为风波所阻,集于岸下,多不能免,人益患之。”这个故事,也是有它特定的背景。

历经沧桑变迁,沙湖石堤还有那岸上的古碑,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至上世纪后期,沙湖水面仅有二点二平方公里,在那里建了个沙湖养殖场。时到如今,它的水域大概更小了吧。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相传松鹤楼创办于乾隆二年,恕我孤陋寡闻,关于它的主人、坐落、规模、经营等,都没有看到落实的记载。起初,松鹤楼是一家面馆,乾隆四十五年苏州重修宫巷面业公所时,它就是资助商号之一,以后一直兼营面业,并且是面业公所的主要商号,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苏州府示谕保护面业公所善举碑》记道:“据民人赵福昌、徐荣春、邓鸿元、陆阿仁、陈阿新、刘川玉等禀称,窃身等籍隶无锡、常州,在苏开设松鹤楼、邓许正元、赵义兴、观正兴等面馆生理。”据光绪三十年《苏州面馆业议定各店捐输碑》记载,松鹤楼是每月捐钱四百五十文的大户,与观正兴并列第一。

民国以后,松鹤楼以卤鸭面著名,一九二六年有人写了一篇《吴中食谱》,其中这样说:“每至夏令,松鹤楼有卤鸭面。其时江村乳鸭未丰满,而鹅则正到好处。寻常菜馆多以鹅代鸭,松鹤楼则有宣言,谓‘苟能证明其一腿之肉,为鹅而非鸭者,任客责如何,立应如何’。然面殊不及观振兴与老丹凤,故善吃者往往市其卤鸭,而加诸他家面上也。”三十年前的夏天,松鹤楼早市仍供应卤鸭面,以应时令,有姚姓师傅做的卤鸭最有滋味,但人往风微,消歇久矣,每每念及,无可解馋。

松鹤楼的菜肴,自然也有名气,但乾隆皇帝下江南,到店中品尝松鼠桂鱼,则是晚近才编排出来的故事。休说是乾隆朝了,就是咸丰兵火之前,也没有看到关于松鹤楼菜肴的记载。同治二年,平定太平军后,观前街的饮食业逐渐兴旺,松鹤楼的名声也逐渐起来。据说同治、光绪年间,松鹤楼为三开间一角楼的格局,菜肴做得越来越好。因为多种原因,店主却屡屡更换,这不但没有什么妨碍,反倒将松鹤楼的名声炒得更响了。光绪二十四年《点石斋画报》有一则《调停得法》的报道:

“苏州元妙观前松鹤楼菜馆,向有名望,凡抱老饕之癖者,无不前往一快朵颐。自近数年来,市面欠佳,生意清淡,遂经店主盘与娄门外彭姓顶开,将松鹤楼改为嵩鹤楼。讵原店主迩日在盘门外复开一所,仍名松鹤楼,以故彭姓闻之心滋不悦,具禀控县,案悬莫结。事为刘子贞太守察知,立传店主到案,以两造各不相让,遂令彭姓出洋十元代制新招牌一块,名曰‘松呼楼’,并用鼓吹送至盘门外该店悬挂,于是店主欣欣拜谢,而案遂结。如太守者,亦可谓善于调停者也。”

松鹤楼易主彭某,改名嵩鹤楼,而原店主在盘门外新开一店,仍名松鹤楼,彭某具禀控县。事为当时在苏州的刘庆汾所知,调停两家,由彭某代制“松呼楼”招牌一块,鼓吹喧阗,送至该店悬挂。这是中国商标史上一起典型案例,也是松鹤楼历史上失记的一桩大事。

刘庆汾字子贞,贵州遵义人,光绪十四年起随使日本,历任驻日使署翻译、参赞等职。由于他精通日语,谙熟日本事务,光绪二十一年九月起,与苏松督粮道陆元鼎、罗嘉杰、杨枢、朱之榛等作为中方代表,参加中日苏州开埠交涉,其身份为苏州洋务专员、候补知府,故《点石斋画报》报道称他为“太守”。在中日谈判过程中,中方主持人黄遵宪提出的六条章程,受到代理两江总督张之洞等人的严厉批评。张之洞肯定了刘庆汾在谈判中的作用,命其“按切时势,设法补救”。这就激化了两人的矛盾,黄遵宪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在给汪康年、梁启超的信中说:“刘某者,此间洋务局襄员,能通倭语,小有聪明。弟奉岘帅奏留,专办此事。此辈不以不能为耻,反有市井争夺贸易之心。及其事议成,盖觉无颜。逮广雅主持异议,于是口说沸腾,从而附和,嚣嚣嗷嗷,至于不可听闻。”结果黄遵宪去天津海关任职。至二十四年,康有为、刘庆汾、江标、郑孝胥、杨枢五人特旨任命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刘庆汾仍留驻苏州,从李超琼日记可知,当时两人时有往来。关于松鹤楼商标案,当时并无法律依据可作评判,由刘庆汾出面,作这样别出心裁的调停,可称为法度之外的佳话。

彭某的嵩鹤楼,维持时间不长,在光绪二十五年十月《长洲县禁盗卖僭占面业公所公产碑》中,有“案据面业公所薛锦兴、松鹤楼、吴天兴、蒋正元、观正兴、赵南义、许洪昌、陈阿星等禀称,切身等籍隶常、锡,来苏有年,向业面馆交易”诸语,可见迟在此年已恢复松鹤楼旧名。不久店主也换了徐金源,光绪二十八年正月《酒馆业集资移设公所仍照旧规办理碑》就有“据监生华标,民人徐金源、章生、王增发、张文炳禀称,窃生等均开酒馆为业,专办筵席”诸语。由于松鹤楼是苏州的一流菜馆,徐金源自然成了苏州饮食业的头面人物,在这份禀帖上,他是列在第一位的。

这里有个疑问,前引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苏州府示谕保护面业公所善举碑》上,有松鹤楼的字号,却没有徐金源的名字,究竟是什么原因,由于缺乏史料,只能作大致的推断。面馆业和酒馆业属于两个行业。酒馆业的菜业公所创办于乾隆四十五年,设址宫巷关帝庙内,光绪二十八年迁东美巷,改称友乐公所。另外,苏州还有饭馆业的膳业公所,创办于道光初;官厨业的官厨公所,创办于道光、咸丰间,设址采莲巷;无锡帮饭馆业的梁溪膳业公所,创办于同治四年,设址海红坊。面业公所则创办于乾隆二十二年,设址宫巷关帝庙内。松鹤楼因兼营酒馆业和面业,故同时参加菜业公所和面业公所。很有可能,松鹤楼以店主徐金源为代表参加菜业公所,另委他人参加面业公所。

宣统二年,徐金源病故,后人不治产业,松鹤楼的经营陷入困境,社会地位也一落千丈。在清末民初观前大街市民公社历届选举中,松鹤楼店主未能选上重要职位,如一九一二年第四届选举人中的松鹤楼徐尔生,一九一四年第六届选举人中的松鹤楼徐泉生,在社中都未占一席。松鹤楼仅在消防部“同仁龙”中有消防员一职,这当然由松鹤楼员工来充任,如宣统二年第二届、三年第三届的戴如桂,一九一二年第四届的秦荣桂。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正是松鹤楼低落的谷底。

松鹤楼的再度兴起,已是一九一六年由天和祥张文炳接手以后的事了。

古人以五月为忌月,称之为毒月或恶月,但苏州人忌讳“毒”字、“恶”字,反将五月称为“善月”。百事多禁忌,不迁居,不婚嫁,不造屋,种种俗信都由祛毒辟恶而来。从五月具体到端午,并形成繁缛的节俗,约在两晋以后,由上古夏至、午月午日午日、龙图腾崇拜等整合而定型。端午是保留上古风俗最多的节日,它的主要内容,一是禳灾,也就是祛毒除恶、辟邪驱鬼;二就是祭祀,由龙图腾的祭祀,转而为具体历史人物的祭祀。

端午的禳灾仪式,各地情形不一,就苏州而言,清代中期主要有以下六项。

一是系长命缕。此乃由朱索而来,也称续命缕、辟兵缯、长寿线等,即将五色彩丝系于小孩臂上,仿佛臂钏一般,男孩系左臂,女孩系右臂,相传可以“辟兵厌鬼”,令人不生瘟疫,另外还有“以验小儿女后日之肥瘠”之说。袁学澜《咏长命缕》云:“凤擘龙拏五色丝,彤帷宝命续纯熙。回文巧织长生字,绝胜黄金缠臂时。”苏州人家还将这五彩丝线缠结在经筒或符袋上,馈赠亲友邻居,作为别具意义的节物。

二是贴天师符。相传天师符能召神劾鬼,降妖镇魔,治病救灾。每当五月朔日,苏州人家以道院所贻天师符贴于门首和厅堂,至六月朔日焚之。佛寺也多以红、黄、白纸用朱墨画韦陀等神符,分贻比户。凡受符之家必酬以钱米,吴锡麒《江乡节物词》有云:“研将朱墨任涂鸦,春蚓秋蛇认得无。但乞人施五斗米,全家饱食仗灵符。”小户人家则贴五色桃印彩符,每描画姜太公及财神、聚宝盆之类。另有五彩缯篆符,将符箓折叠后,放入符袋,带在身上;还有钗头符,将符箓系于钗梁之上,簪插于发髻。

三是挂钟馗像。苏州人家一般都将钟馗像装裱成轴,五月朔日例挂于厅堂,至六月朔日收下,以祛毒月邪魅。李福《钟馗图》诗云:“面目狰狞胆气粗,榴红蒲碧座悬图。仗君扫荡幺麽技,免使人间鬼画符。”也有挂关帝像、张天师像或雷部神画轴的,就风俗意义上来说,都属于“神像镇宅”。明清时,苏州城内外画铺,或笔绘,或版印,各种神像为一大题材,以画面细腻、色彩绚丽著称,不但满足城乡需求,还远销南北,这是苏州画铺对各地端午风俗活动的特殊贡献。

四是“蒲剑艾旗”。蒲是菖蒲,艾本指艾蒿,然而《本草》也称菖蒲为“水剑艾”,故“蒲剑艾旗”或都用菖蒲。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卷五说:“吴俗,端五截蒲为剑,悬艾为旗,副以桃梗、蒜头,悬床户间,云以禳毒却鬼。”此风至今犹存,端午前将菖蒲叶几枝用红纸或红绸扎成一束,系于门楣,红绿相映,可说是过端午节的妆点。也有将蒜头作佩饰的,顾禄《清嘉录》卷五说:“择蒜本之不分瓣者,结线网系之以为饰,谓之独囊网蒜。”

五是“钗符健人”。古代端午有钗头彩胜之制,各极奇巧。《吴郡岁华纪丽》卷五说:“今吴中端午尚沿其制,闺人剪彩为钗符,杂缀虫豸五毒诸物,用铜丝金箔纽制成串,加以蒜粽之类,以供插鬓及互相献赉,名曰健人,即古之艾人也。富家钜族或镂造金银为之,玲珑成串,簪于髻鬟,蔡云谓即古之步摇,其诗云‘插髻金摇亦健人’,盖其制实相类也。”同时,闺中各赌针神,炫异争奇,绣雄黄荷包、老虎肚兜,编钱为老虎头,缠褭绒铜钱,“至于贵家大族,则镂翠叶五色葵榴、钿漆摺扇、真珠百索钗符、牙筒香囊、艾朵彩团巧粽之属,互相馈贻,以矜新丽”。

六是饮雄黄酒。以雄黄屑末及菖蒲根浸酒,称为雄黄酒。苏州人家端午必饮雄黄酒,并将多馀下来的酒,涂在小孩的额头、胸口、手心,而在额头上往往蘸写一个“王”字。再将多馀的酒洒在墙壁角落,说是可以祛辟毒虫。蔡云《吴歈百绝》有云:“称锤粽子满盘堆,好侑雄黄酒数杯。馀沥尚堪祛五毒,乱涂儿额噀墙隈。”在江南广泛流传的《白蛇传》故事,就说端午那天,白素贞装病入房中回避,许仙误以为得了风寒,劝她服雄黄酒,白素贞酒后便现出了白蛇的原形。

除上述外,苏州端午禳灾的风俗活动还有许多。如采草药,以供药饵,合诸丸药,称为“草头方”。药铺收取癞虾蟆,用针刺取其汁,做成蟾酥,药铺还收取蜈蚣、蛇虺制药,以备攻毒之用。药铺又制售辟瘟丹,人家买来,置佩衣衿,或与苍术、白芷、大黄、芸香等在室中焚烧,据说如此熏过后,夏天就不会有蚊子。端午那天,家家瓶供蜀葵、石榴、蒲蓬等物,称为“端阳景”。药铺、酒肆则以雄黄、芷术、酒糟等馈遗顾客,既应风俗,又联络主顾感情。那天市间百工也歇业放假,成群结队入酒肆哄饮,称为“白赏节”。

端午的祭祀仪式,苏州与其他地方不同,祭祀偶像是伍子胥。《楚辞·九章·涉江》就有“伍子逢殃兮”之咏,王逸注:“伍子,伍子胥也,为吴王夫差臣,谏令伐越,夫差不听,遂赐剑而自杀。”伍子胥因尸投于水,迟在汉初就成为潮神,而东汉迎潮神就在五月五日,杜公瞻注《荆楚岁时记》就说:“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掩。’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伍子胥是较早有代表性的端午祭祀偶像,但在偶像的“任择”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代之而起的是屈原。屈原是楚人,赛龙舟、投角黍的俗信也以楚地为最盛,因此这一替代,或许与伍子胥是楚国的“叛徒”有关,而屈原是在两晋以后才被推上端午祭坛的。苏州人对伍子胥有感情,将他继续保留在端午的节俗活动中。

近古以来,端午节俗活动经不断整合,祭祀上主要保留着赛龙舟和投角黍两大仪式。这两大仪式,本是同一仪式中的两个过程,角黍是在龙舟上投的,或在赛前,或在赛中,或在赛后。赛龙舟和投角黍在仪式上的逐渐分离,与农耕文明的进步有关,不再浪费粮食,作无益之事,而将角黍作为端午的节令食品,虽然也作祭祀供品,但与赛龙舟无关了。

苏州府城端午竞渡地方,分别在虎丘山塘、阊门外、胥门外、南北濠及枫桥西路水滨。龙舟四围遍列绣盖霓旌,舱中鼓乐笙箫,粗细间作,两旁有划桨者十六人,称为“划手”;篙师则执长篙立于船头,称为“挡头篙”。龙舟前的顶棚上,由俊俏儿童装扮台阁故事,称为“龙头太子”,船艄上也装扮台阁故事,有“独占鳌头”、“童子拜观音”、“指日高升”、“杨妃春睡”诸戏。河中除龙舟外,还有满载着游人的花船画舫,游人争买瓦罐,将它们扔在水里,龙舟上的水手就入水泅取,取得后领赏,称为“做胜会”。当竞渡时,水珠飞溅,鼓乐杂奏,画桡鳞次,彩旗飘扬,锦标悬竿,呐喊震天,波起龙跃,云摇风举,往来倏忽,粲如霞锦。本来冷清的河道两岸,一时成为热闹繁忙的去处,士女靓妆炫服,倾城出游,真可说是藻川缛野,楼幕尽启,罗绮云积,几无驻足之地。卖酒菜吃食的,抟泥人的,变戏法的,牵傀儡的,兜售儿童戏玩、闺中杂物的,商贩贸易,所在成市,前后持续半个月,苏州人称为“划龙船市”。从城市经济角度考察,苏州竞渡龙舟之处,都密迩阛阓之地,参加竞渡的龙舟各自代表着不同的行业,可以视作本行业的一次广告宣传活动。像踹布坊的龙船,被人称为“烟囱洞”,想来它的样子有点滑稽,这倒反而更引人注目了。郡中士女倾城而出,不但为了看竞渡,并且也是一次购物消费,小商小贩则借以生意。

角黍,即平常说的粽子,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蒸煮使熟,呈尖角状,故称角黍;又因其如棕榈叶心之形,也称为粽。近古以来,所裹者多用糯米,用以裹者更有箬叶、菰叶、荷叶、竹叶、冬叶等。苏州和其他地方一样,过端午家家都要吃粽子,一般都以箬叶裹糯米为之,也有用菰叶裹的,称为茭粽。就其外形而言,有三角粽、一角粽、方粽,还有小粽,联束成串,在唐时称为百索粽,宋时称为九子粽,这往往为儿童所喜欢。就其味品而言,又有枣子粽、赤豆粽、火腿粽、肉粽、白水粽等。《吴郡岁华纪丽》卷五说:“吴门端五节,争以角黍为节物,巧制各种具备。又有枣子粽、火肉粽等新制,居人买以相馈贻,并以祀先。以束粽之草系手足而祝之,名曰健粽,云令人壮健也。”苏州人家的粽子,有的从店肆买来,有的自家裹扎,在亲友邻里间互相馈赠。苏州人认为端午这天不吃粽子是“勿识头”,故俗语说:“勿吃端午粽,死仔呒人送。”

风俗总是要嬗变的,如今的端午只剩下吃粽子、挂菖蒲、赛龙舟了,它们蕴含的意义,知道的人更是不多了,只能凭借旧籍古画作一点回想。那深巷宅院里裹粽子、挂神像的情景,那河滨水上热闹非凡的盛观,还有那鬓边插戴着榴花艾叶的妇人从曲廊里款款而来,那胸前挂着九子粽的孩子在庭院里玩耍,真仿佛是个遥远的梦了。

二〇一三年四月二十九日

整个苏州古城,被大运河环抱,东南角过去有个赤门,赤门外西来之水和南下之水汇合,形成一个较大的水域,前人称为赤门湾,由此南下,就往吴江去了。在灭渡桥建造之前,就苏州南隅的交通来说,要想进城或出城,不由吴门桥入盘门,就得由砖桥进葑门,而葑门在宋元时启闭无常,砖桥虽在《平江图》上有标识,但到了元初,不知怎地就不通了,张元亨《建灭渡桥记》就说:“由赤门湾距葑门,水道间之,非渡不行。”那就需要摆渡,就当时的情形来看,摆渡是一项权力极大的专利,水上生涯,也就有点蛮横了,“舟人横暴,侵凌旅客,风晨雨昏或颠越取货”。

昆山僧人敬修,几次从那里经过,都遭到摆渡人的勒索,他控告到官府,将那几位摆渡人依法惩办了,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敬修就发愿要在那里建一座桥,以利济永久,于是“偕里人陈玠、张光福遍吁郡城,诚以感物,公以服众,敏以集事,期月金钱汇萃”,终于凑足了资金,于元大德二年十月动工兴建,至四年三月落成,平江路长洲县知县张元亨为作《建灭渡桥记》,记载了桥的形制和桥名由来:“长二十八丈四尺,高三丈六尺,广视高之半有加,工万六千有奇,费三千有奇。南北往来,踊跃称庆,名灭渡,志横暴也。”桥建于赤门湾南,乃一座规模宏伟的单孔半圆石拱桥。题名灭渡,意思也很明白,就是取消摆渡。然而清初就讹作“接渡桥”、“觅渡桥”,《江南通志》卷二十五说:“接渡桥,俗名觅渡桥。赤门湾旧以舟渡,行旅苦之,元大德间有僧自昆山来,为渡所阻,发念募建,因名。”实与本事相去甚远,想不到以讹传讹。如今灭渡桥上两碑并存,一称“灭渡桥”,一称“觅渡桥”,可见也不讲什么原则。

灭渡桥坐落苏州东南主要水道,舟楫频繁,朱彝尊《太湖罛船竹枝词》一首咏道:“东溟大艑也嵯峨,灭渡桥头衔尾过。一样风波湖海别,黄鱼争比白鱼多。”它自建成后,屡经修葺,明正统间知府况钟重修,清同治间再修,一九八五年又作维修加固。桥身以武康石、青石、花岗岩石混砌,可见历代修葺的痕迹。今桥长八十一点三米,矢高八点五米,桥面宽四点五米,跨度约二十米,东西两坡各设踏步五十三级,两堍略宽,大体呈喇叭形。桥北金刚墙下有桥墩,可防洪水和船只撞击桥身。拱券作分节错缝并列式,不施横向长铰石,属早期拱券结构形式。在中国桥梁史上,灭渡桥乃经典之作,以跨度宽大、结构轻巧著名。

灭渡桥又是苏州近代史的见证者。光绪二十一年《马关条约》签订后,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官府就有意识地在城南规划经济开发区,这在中国开发区历史上是值得一记的。在灭渡桥堍成立苏州关监督公署和苏州税务司署,开始与各国通商贸易;民族企业苏经丝厂、苏纶纱厂、恒利丝厂等建成投产;在青旸地开辟日本租界和公共租界(公共通商场),外资企业特别是洋货代理企业纷纷进驻,有日资的大东轮船公司、繁乃家旅馆、吉原繁子旅馆、菜籽公司、蓬莱轩饼干公司、东洋堂、丸三药店,有英资的麦兹逊茧灶公司、老公茂汽轮公司、亚细亚油公司油栈,有法资的立兴汽轮公司,有意中合资的中欧缫丝公司,有德中合资的延昌永丝厂等。光绪二十二年,黄宗宪、王驾六等集银五万九千两,在灭渡桥筹建恒利丝厂,翌年投产,时有意大利缫丝机一百零四台,是为苏州第一家商办丝厂。苏州府邮政总局也在灭渡桥成立,开展邮政业务。封闭的苏州古城,迅速向近代开放城市转进。近代工业不仅标志着苏州城市发展的进程,并且改变了城南的面貌,烟囱高耸,厂房林立,盘门外、葑门外出现市廛繁华的景象。

在很长时期里,灭渡桥起着重要的交通作用。当时盘门外大马路(沿河官路)是日租界惟一沿岸道路。一九二三年,郁达夫到苏州,从火车站雇马车往葑门去,当时平门未辟,得绕道进城,经由阊门外、胥门外、盘门外大马路,过灭渡桥进葑门。他在《苏州烟雨记》里说:“起初看不见的微雨,愈下愈大了,我和沈君坐在马车里,尽在野外的一条马路上横斜的前进。青色的草原,疏淡的树林,蜿蜒的城墙,浅浅的城河,变成这样,变成那样的在我们面前交换。”这段文字留下了灭渡桥在交通意义上的形象记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防员一条杠是啥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