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属它的活动性越强,他与硫酸形成的硫酸盐反而溶解性越低呢?

在地质领域是没得说的,但对于媒体,尤其是现在半死不活的纸质媒体是怎么运作的缺乏认识。他和我在讨论中提到了《中国化工报》,既然我目前还是《中国化工报》的一员,我就将他提到的一系列文章贴进来,也让大家奇文共赏一下。最后,我会向大家介绍一下一篇文章是怎样出现在报纸上的。欢迎云大把这些文章收藏进他的文件夹。

关于具体出版日期和版面情况,明天我会继续补充。欢迎大家去图书馆阅览《中国化工报》,以及其他一切国家级行业类报纸。如果您恰巧是相关专业人士,请注意不要太大声的笑,以免影响到周边人士,除非忍不住。


石油战略 应重视无机成因理论(原稿出自2015年6月30日第二版,十三五规划大家谈栏目,责任编辑李晓岩)
对石油工作者来说,石油理论是指导石油领域开展研究和实践的科学理论基础。而在战略家的眼里,石油理论更是维护一个国家石油生产、供给并确保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战略基础。分析美国和俄罗斯在石油理论上所作的战略选择后,建议“十三五”时期,我国应尽快设立幔源油气项目,建立国家级幔源油气研究中心,早日实现石油高效勘探开发的战略目标,为确保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现作贡献。
石油是国家工业的血液,面对石油有机成因和石油无机成因这两个截然对立的学说,美国和俄罗斯作出截然不同的战略选择。
美国选择有机成因理论 抛出石油峰值论战略
石油无机成因认为,石油来自于地幔,并源源不断地向地球表层供给,就像水和空气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能人为控制;而石油有机成因则认为,石油来自于地球上死亡的动植物,由于动植物的数量有限,能够形成的油气就必然有限。在社会工程学家看来,有限资源才能够被控制。
显然,控制石油的冲动使美国选择了石油有机成因理论。因为石油储量有限并会迅速枯竭的结论更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1956年,石油巨头选定芝加哥大学石油地球物理学家马里昂·金·哈伯特在美国石油学会的年会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石油峰值》的论文,宣称“石油储量有限,美国石油在1970年达到峰值,世界能源即将枯竭”。这就是所谓的石油峰值论。
很多人在质疑的石油峰值论是一场当代最成功的战略蒙蔽,因为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大多数国家都在奉行石油有机成因理论。而这,就是美国实实在在的国家战略基础:因为石油短缺,可以随便提高价格;因为石油短缺,需要动用一切手段保障供给,包括控制石油产地并在全世界大力倡导低效能的风能、太阳能;大力倡导使用40年,污染20万年的核能;大力倡导开发页岩中根本不存在的“页岩气”。
俄罗斯选择无机深成理论 在“不可能”地区找到石油
1945年,二战后的前苏联为摆脱西方能源控制,独立开展了石油理论和勘探方法研究。前苏联科学家苦干45年,在理论上不可能有石油蕴藏的地方找到了石油。从1990年开始,前苏联科学家开始在第聂伯河—德涅茨河盆地结晶基底上进行勘探钻井,5年中共打井61口井,其中有37口井获得了可商业性开采的油流,成功率达60%。
据俄罗斯2010年公开发表的文献,他们在西西伯利亚部分地区的勘探和开发中应用无机深成理论技术和方法,钻井成功率已经到达100%。目前欧美国家钻井成功率仅在15%~30%,中国也不容乐观。全世界在石油成因有机和无机之间整整徘徊了半个世纪。今天,沉默了半个世纪的钻头进行了总结发言。
中国对无机成因了解甚少 幔源油气研究应尽快展开
目前,我们从大学课堂、到科研院所、到生产实践,都在用石油有机成因理论。大家对石油无机成因理论和方法几乎不了解。这在国际化、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的确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现实。
2005年1月14日,搭载美国卡西尼号航天器的欧洲航天局惠更斯号探测器降落到零下185℃的土卫六上,发现了甲烷的海洋;实验研究在陨石和地幔岩中发现了“生物标记物”;全球地震测深研究指出,石油有规律地分布在地幔大规模隆起的地方;勘探实践表明,所有的油气藏有规律地分布在与深部沟通的断层附近。天文学、地质学、勘探实践证明了石油来自地球深部。
幔源油气是指直接来源于地幔的气体或由来源于地幔的气体发生费托合成反应生成的石油和天然气。我们开展幔源油气研究占据三个有利条件:一是已经在松辽盆地发现了深层天然气,天然气甲烷及其同系物碳同位素指标就是无机成因的,除此还有大量岩石、流体和构造方面的证据,证明天然气来自深部。其二是中国1996年创立了烃碱流体地球化学理论,这是基于核工业地质研究,证明烃和碱是地幔流体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其三是中国1996年创立了大陆层控构造理论,在构造上论证了上地幔软流层、中地壳塑性层、盆地中油气藏之间的有机联系。
石油是国家工业的血液,国家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首先落实在石油领域。特此建议国家尽快设立幔源油气项目,建立国家级幔源油气研究中心,早日实现石油高效勘探开发的战略目标。

上文作者崔永强,隶属于大庆石油勘探研究院。


页岩气开采会诱发地震?(原稿刊于2019年3月4日,责任编辑王鹏)
荣县连续地震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2月24日5时38分、2月25日8时40分、2月25日13时15分,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分别发生里氏4.7级、4.3级、4.9级地震。截至2月28日17时,3次地震共造成2人死亡,13人受伤。当地有不少群众质疑——近期频繁发生的地震是否与页岩气开采有关?2月25日晚,荣县政府发布消息:因地震安全原因和安全生产需要,当地页岩气开发企业已暂停开采作业。
那么,页岩气开采真的会诱发地震吗?中国化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荣县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地震局组织专家答记者问时表示,目前尚不能确定此次地震的发生与工业开采有关。此次连续发生的地震震源深度都在5千米左右,人类工业开采活动达不到这一深度。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此次仍然属于天然构造地震范畴,相关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以页岩气开采的压力计算,需要极大规模才能引起很小的地震,但这种微地震是人类难以感觉出来的,它非常轻微,很局部、很浅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微地震是有一定好处的,它帮助整个大地释放能量。”原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主任张大伟向记者表示,“一般页岩气开采深度在3~4千米,而地震震源在10千米左右。而且,四川的地震在页岩气开采以前就有,这是地质构造问题。”
早在2018年10月底,就有网友针对此问题在网上提问,当时自贡市防震减灾局回复称——“因地震发生在地下几千米至十几千米范围,加之地球的不可入性,故目前世界各国都还不能清楚掌握地震发生时地下的地球物理变化过程。你提到的荣县近期小地震活动是否与页岩气开发有关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告诉记者,从宏观方面看,印度板块会推挤欧亚板块,四川盆地受到推挤影响后,地下的构造应力就会加强。至于哪些地区加强,与地质构造有关。有断层的地方容易积累应力,此外还要考虑作用力的方向、断层的走向等复杂因素。“页岩气开采是否会改变地区构造应力分布状态?是否会降底断层抗压强度?这些现在都还是推测,难以说清。”孙士鋐说。
记者注意到,页岩气开采是否可能诱发地震的问题,在国际上已有争论。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员崔永强告诉记者,国外早就开展了对页岩气诱发地震的研究。如2016年11月17日,一篇发表在《Science》上题为《加拿大西部水力压裂引起的断层活化》的文章提出,水力压裂作业引起的地应力变化可使天然断层的偏移距超过1千米。
崔永强表示,自页岩气开发力度加强以来,美国中部及东部地区的地震发生率大幅提高。年,美国中东部地区发生了近300起震级高于3级的地震;年,当地年均地震次数仅21次。俄亥俄州的杨斯顿2010年12月以前从未发生过地震,但最近3年来,该地区发生109次地震。2001年以来,美国中西部阿拉巴马州到北方落基山脉地区地震频发。仅2009年,该地区就发生50次3级及以上地震;2010年,3级及以上地震达87次;2011年则达到134次,为上世纪同期的6倍。
记者还发现,我国其他省份也曾进行相关的调研工作。
2017年2月7日,重庆市涪陵焦石坝地区发生地震,由于当地是页岩气开采先导区,居民出现恐慌心理。随后,重庆市地震局对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进行了流动台网加密观测,并开展地震活动性特征研究。重庆市地震局工程师唐茂云参与了该次调研,并撰文《重庆涪陵焦石坝页岩气开采诱发地震加密观测》。文章称,“目前的研究表明,页岩气开采过程中注水压裂和废水处理都可能诱发地震”。
唐茂云告诉记者:“从国际上的研究来看,理论上页岩气开采是可能诱发地震的,美国、加拿大、英国已有相关报道。有研究称,页岩气开采诱发地震存在很多方面的因素,与注水压力大小、注水体积、地下地质结构是否稳定都有关系。”
崔永强表示,荣县地震后,四川省地震局专家表示尚不能确定此次地震发生与工业开采有关,但也未确定与页岩气开采无关。“无论如何,我国对页岩气开采与地震关系的研究重视不够,急需加强相关科学研究。”崔永强说。
“在地质复杂的地区,盆地沉积层内部高角度断裂林立,它们处在应力平衡状态。大规模水力压裂液注入天然断裂之后,可能会打破断裂原有的应力平衡。”崔永强说。作为石油天然气勘探方面的专家,他曾多次提请有关方面加强研究,慎重对待地质复杂地区的页岩气开采。
“鉴于页岩气开采带来的不确定性,部分国家和地区已限制开采页岩气。”崔永强向记者介绍,目前已立法禁止页岩气开采的国家有保加利亚、法国、德国、西班牙;禁止开采的地区有加拿大的新不伦瑞克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美国佛蒙特州、纽约州、马里兰州。此外,美国目前已有3个州用法律形式永久禁止水力压裂法。其中,水力压裂法的发源地——美国德克萨斯州丹顿市于2014年11月通过了水力压裂法禁令。
“中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60%以上的页岩气储量集中在长江沿线11省区,这关系到长江经济带乃至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务必请国家有关部门加强调查研究,搞清楚页岩气开采与地震的关系。”崔永强如是说。

本文作者陈丹江,我报北京记者站记者。


石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原稿刊于2012年5月12日第五版,责任编辑原晓瑛)
今年以来,随着伊朗核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和中东局势的不断恶化,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我国继2月8日成品油价格上调之后,3月2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诸多城市的汽柴油价格超过8元/升,达到历史高位。石油问题再次引发了国人的焦虑。
前不久,《石油大棋局》作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作客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与中国石油专家讨论石油资源与油价问题。恩道尔在节目中提出一个爆炸性的观点:石油并非源自死亡的动物尸体,而是源自于地球深处的无机物质,极有可能是取之不尽的。果真如此,这对于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中国将是极大利好,油价也不应该这么高。
那么,石油到底源自生物体还是非生物体?是取之有尽还是取之不竭?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有机说”找到现今95%油田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工程学院院长陈勉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传统石油生成理论认为,石油是古生物的“遗产”。按照传统教科书的说法,在大多数地质学家看来,石油是古代有机物演变而来的,即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经过漫长演化并最终形成。这些史前时代的浮游生物或者藻类,大量被掩埋在海底或者湖底的缺氧环境中,在漫长的年代中,有机体被成岩作用包裹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中,首先形成蜡状的油母,而后被进一步加热生成液态或者气态的烃类。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岩石中的水轻,它们就会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聚集到一起形成油田。
根据这种理论,石油的生成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它对温度有着苛刻的要求,温度太低,这些原料无法从油母中渗透出来;温度太高,烃类又会通过热裂解,直接生成天然气。
虽然各地因为地质情况不同,可能略有差异,但比较典型的成油深度,一般认为是地下4~6千米处。当然,石油形成后,又可能迁徙到更深或者更浅的地层中去。
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教授王铁冠告诉记者,迄今为止,有机成油理论在指导油田的勘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世界上95%以上的油田,都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发现的。
诸多问题“有机说”难以解释
虽然有机成油理论是人类勘探新油田的基本理论,本身也日臻完善,但随着石油地质工作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石油有机说并不能解释所有的石油现象,一些不利于有机说的证据渐渐显现出来。比如,在世界上已发现的3万多个油田中,8个特大油田就占了全部储量的一半左右。依据这一事实,有地质学家认为,如果说石油是由史前古生物遗体演变而成的,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虽然并不均衡,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但绝不会造成如此巨大差别。而且,更为有力的证据是,有些油田在垂直方向上分布很深,而且越往深处成油条件越好。这在一些专家看来,似乎在它的深部,有源源不断的油气供给。
近年来,传统石油地质理论和长期从事油气勘探的专家学者们遇到的许多问题,难以用传统的石油有机成因理论圆满地解释。
对此,《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副主编王大锐博士对石油有机说提出了几点质疑:
一是一些地区为什么找到了大约15亿年前形成的石油?而按照传统的石油地质与生物学理论,当时的生物量似乎并不足以形成石油。为什么在不含生物的地层中也能找到石油?比如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阿塔巴斯河区和美国堪萨斯的克拉富特—普鲁斯油田,都处在没有富含生物的沉积岩层。
二是为什么许多大型油气田都分布在地壳的大型线状断裂带上?它们的分布显然受地球板块的边界控制,比如美国在洛杉矶的逆掩断裂带上就发现了19个油田。为什么一些油气田都与大山脉相邻——那里大多是板块或者地块的结合带。我国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在著名的克拉玛依—乌尔禾大断裂带附近就找到了十余个油气田,而离开这条断裂带就很难发现油气田。
三是为什么世界上的大型、超大型油气田大多集中分布?比如中东地区,这仅仅用“那里的海相地层可以更多地富集有机质”的观点解释恐怕难以令人信服。
四是为什么大型油气田的分布区内,往往地热值都较高?而且大油田的地层深部大多存在着一个地幔柱——那是油藏与地下深处相通的证据。
此外,还有学者指出,1973年辽宁省大地震后,辽河油田的石油勘探形势突然好转,1986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一跃成为继大庆、胜利油田之后我国第三大油田。而且,辽河盆地内平均每平方千米年产原油近1万吨;山东胜利油田的面积仅为3000平方千米,但采出的原油已达3000万吨;玉门老君庙油田经过60年的开采以后,已经采出了几倍于原来探明的地质储量,这些都是用常规的石油地质理论难以解释的。
传统的石油地质理论认为,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数百万年以上的时间,但是,最新的实验室内热模拟试验表明,石油的生成并不需要太高的温度和压力。人们对美国黄石公园内热泉的有机质研究也表明,生成石油的时间有几千年足矣!更有甚者,墨西哥湾水域漂浮的藻类经太阳暴晒数周后,竟有液态的油滴生成。
陈勉教授称自己是乐观派,他认为,早在20年前,一些地质学家就曾断言,全球石油再采20年就会减少甚至枯竭,但是20年过去了,情况并非如此。
面对这些向传统石油地质理论挑战的现象,人们似乎有理由认为:世界上有些油田的石油似乎正在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一些油气可能来自地壳深处;石油的生成、运移、聚集可能与地震有关,而地震恰恰是地壳运动的表征,它难道能把地下深处的油气“送”上来?挑战传统学说的无机成油说应运而生。
“无机说”得到越来越多关注
有科学根据的不同学说的争论,体现了科学精神。据了解,石油的无机生成理论,甚至可以追溯到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
早在1876年,门捷列夫就在实验室注意到,水与金属碳化物(碳化铁、碳化铝)能在高温高压下起化学反应,生成类似石油的碳氢化合物。
受此启发,他提出一种假设,认为地球上有丰富的铁和碳,因此在地球形成初期可以化合成大量的碳化铁。这些碳化铁又与当时过热的地下水作用,遂生成碳氢化合物;这些碳氢化合物沿地壳裂缝上升到适当部位储存冷凝,从而形成石油矿藏。
继“碳化说”之后,1889年俄国的索柯洛夫也提出了石油成因的“宇宙说”。他认为,地球在诞生伊始尚处于熔融的火球状态时,吸收了原始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随着原始地球不断冷却,被吸收的碳氢化合物逐渐冷凝埋藏在地壳中,于是形成了石油。
进入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家通过光谱分析发现,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质。科学家在陨石中还找到了更复杂的有机物,但它们的形成都与生物作用无关。这些事实说明,许多有机物完全可以通过非生物途径形成。
在以上发现支持下,现代主张石油无机成因说的研究者认为,在地球形成早期,甲烷及其他碳氢化合物形式就参与了地球的组成。之后,在地球内部热力和压力的促使下,它们从深部释放出来,在某种有利的环境下进一步合成变成了石油。
至于石油中含有的有机质,无机成因说的主张者们认为,那是原生石油在迁移过程中受到了有机物的污染,从而造成了石油成分的复杂化。同时,他们也不否认一部分石油可能来自古生物遗体的可能性。
2009年,美国卡耐基研究院利用金刚石砧压槽和激光热源,成功地使得甲烷所处的环境压强超过2万倍标准大气压,温度也在704℃~1227℃之间。这种极端环境,与距离地面40英里(约合64千米)至95英里(约合150千米)处的上地幔的环境非常类似。结果他们发现,甲烷在这种环境中除了可以生成乙烷之外,还可以生成丙烷、丁烷、分子氢和石墨。而之前,有科学家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只可能生成石墨这样耐高温的物质。
更令研究人员感到惊奇的是,他们发现这个化学反应过程是可逆的。即把乙烷放在同样的环境下,也可以生成甲烷。这表明在地球深处的这种合成烃类的反应过程,更多是受热力学控制的,并不一定需要有机物。
这一最新成果,进一步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为无机生成理论提供了新的支持。
当然,对于这些合成化合物的稳定性,以及类似的反应能否在整个地幔中都可能发生,以及如何迁移到地壳中并最终形成油气田的,都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和实验来验证。石油的无机生成理论,要获得真正的认可,仍任重而道远。
不过,鉴于对于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具体而复杂的演变过程、作用机理,人类迄今为止仍知之甚少。因此,我们也不应轻易否认任何可能性。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北地质研究所原高级工程师张景廉教授,就是中国国内研究无机成油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对中国一些已知油气田进行了分析、论证之后,他认为像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盆地巨量志留系沥青及辽河油田原油等,或许都很难用传统的有机生成理论解释。
除张景廉之外,在中国国内,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石油天然气地质学与地球化学专家戴金星,以及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的王先彬等人,同样也是无机生成理论的推动和支持者。
如果这一理论成立的话,人类的“石油恐慌”或许就没有那么急迫了。

我们支持无机成因理论(原载于2014年5月21日第五版,责任编辑高重密)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肖序常:利比亚的石油产量是一天100多万桶,哪儿有那么多的生物?这就是个问题!不仅这一处,在阿拉伯地区,伊朗、伊拉克、阿曼这些地区,特别是科威特等地方,一天也是很多万桶石油。地下的油气由生物生成的是很少数。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家威廉·恩道尔:石油有机成因理论是西方设置的理论骗局。那么在石油有机成因假说之下所做的一切,就是在浪费我们的资源、时间和金钱,它是美国石油战略的一部分。它蒙蔽了我们真正应该取得的勘探成果和科学成就。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崔永强:自从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于1876年提出石油的碳化说以来,石油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的争论已达百年之久。大量的科学实验成果、勘探成果和航天成果已经证实,石油无机成因理论不但成立,而且可以大规模成藏。2005年1月14日,欧洲航天局“惠更斯”号探测器登陆土卫六,证实了在土卫六的北半球存在充满液态甲烷的海洋、湖泊等地形。土卫六和地球同为太阳系的两个星球,由此证明烃类是天体物质的组成部分。
原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扬鉴:有机成因理论认为,油气都是由干酪根有机质演变而来。但现在根据地球化学的研究,这一观点站不住脚。第一,干酪根里面的氢很稀少,而烃类的主要成分是氢,严重缺氢的干酪根演变成氢含量非常丰富的烃,氢从何来?第二,干酪根生成烃类必不可缺的温度条件不具备。实验室里一般在240℃以上的条件下,才能让烃源岩中的干酪根裂解出烃类物质。而盆地中埋藏于地下的烃源岩地温一般只有100℃左右,相差很多,使干酪根演变成烃所需的热能又从哪里来?打个比方,鸡蛋在100℃能够熟,但把它放在20℃的环境里,1000年也不会熟。第三,有机质加氢合成烃的实验表明,在反应过程中除了较高温度和较强的压力之外,还得有铁族元素的催化,但是这些元素是沉积岩里所缺少的。

文章一,专业人士看来是很荒唐的。该文整篇文章除了专业阐述外,其理论落脚点是阴谋论,也应该让非专业人士起疑。很遗憾,我报编辑部当时没有看出来这些问题。

这是因为:1、从文章角度上看,该稿件十分成型,虽然其阴谋论式的理论落脚点让这篇文章有点怪。2、本文涉及理论是地质学相关理论。本报目前没有地质学相关专业毕业的编辑和记者,我报编辑和记者主要来自新闻专业、中文专业、化学化工专业、材料专业和电子专业等等。有两位记者来自中国石油大学,但不是地质学相关专业毕业。但本报报道对象涉及油气行业。3、对类似阴谋论立论警惕性不强,这是我报的问题。但相对来讲,我报类似稿件是极少数,至少我个人对这方面的内容把关比较严。

崔永强在知乎上“臭名昭著”,但他在无机成油理论以外的学术水平,至少我承认,我是看不出来所以然的。比如文章二,这篇文章是正确的吗?我是没有能力看出来的。

这种文章一般是这样出版的:1、记者:“我在某个场合(会议、论坛、饭局等等)认识了一个专家,演讲讲得不错,感觉很靠谱的样子,虽然他的专业我不太明白,但我还是应该想方设法联系到他。”2、编辑:“随便,按时交稿就行,到时安排版面。”3、记者把专访写完,然后让专家进行确认。4、编辑拿到稿件,看一下有没有语言逻辑和常识错误,对稿件进行修改。“太专业的我也看不出来啊2333”5、部门主任、副总编、值班社长依次审阅,审阅目的与4相同。6、出版。以我们的体量,举世哗然很难,贻笑大方是多数情况。

您可以想见,如果一篇稿件犯了科学错误,但只有相关专家可以看出来,这篇稿件是毫无疑问可以面世的。实际上,在专业问题上无法保证准确性的问题涉及所有媒体,从体育到哲学、从医学到音乐,没有哪一家媒体可以做到门门专精。


说回题目, 在自己的答案中提到,石油非生物成因背后的根源是有机化工业和私家车主对于油价波动(上涨)的反弹心理,至少在现在这个时间点,这点我无法苟同。

先说有机化工业。石油和化工行业是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工业的基础就是炼油工业的产品石脑油。注意:石脑油价格的控制因素,一般是上下游共同控制的。上游原油价格上涨,石脑油价格上涨,这对化工企业也许不利。但下游需求上涨,石脑油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价格自然也上涨,这对化工企业未必不利。另外,炼化许多时候是一体化的,炼化一体化企业更不会关心石脑油的问题。当然,化工行业很黑,不在乎再抹黑一笔。

不过,我承认,如果把时间定格在2014年油价高企的时期,这种说法是合理的。

至于私家车主,我不认为以多数私家车主的知识水平,会有能力通过宣传石油非生物成因理论来呼吁压低油价,正常应该拿国际油价说事儿,不是吗?

我的个人意见是,认为石油不可再生的人,首先是一些专家。这些专家也许是真诚的认为石油是从地幔里冒出来的,就像所有的民科一样。因为他们的理论太荒谬,不为业内接受,于是开始想当然的认为是某个强权(这里是美国)在打压他们。这些民族主义语言很容易吸引各种各样的媒体,反正媒体好蒙,然后再吸引一些同样的民族主义者,他们更好蒙。

也有可能,或者说很大的可能,他们就是地质学界的学术骗子。

只要国家不批钱,随他们折腾去呗。

}

再生水灌溉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但长期使用再生水灌溉可能 会增加土壤盐分和病原菌等污染物。一方面土壤盐碱化导致作物生理紊乱、生长缓慢,降低产量, 另一方面病原菌导致环境污染、影响食品安全。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是有效促进植物生长的微 生物,增加土壤养分,优化土壤环境,帮助作物在逆境下生长发育。目前关于这 2 种菌剂单独应 用于农业生产的试验研究较多,但关于 2 种菌剂不同配比对再生水灌溉土壤-作物系统影响机理方 面的研究比较薄弱。为明确 2 种菌剂改善土壤环境及作物抵抗逆境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在温室内 开展了 2 年盆栽试验(2018 年水稻从移栽到收获共 127 d,记为 S1―S127,2019 年为 129 d,记 为 S1―S129),以浅水勤灌(保持 0~5 cm 水层)为对照(CK),分析了再生水(Z)和清水控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活动性强的金属一定能置换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