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医学院代码是多少?

[ 温馨提示 ]公考雷达APP整理发布全国各地区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医疗、三支一扶、国企、银行、遴选、选调、等13类公职考试招考公告和职位资讯。内容经人工多级严格核验和精细化处理,确保“及时、精准、全面、官方”的优质服务,为您捕捉每一次考编机会!

根据《2022年度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公告》规定,严格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按信息发布、网上预报名、现场报名、统一笔试面试、体检与考察等操作流程组织实施。根据相关规定和招聘计划,此次共有49名考生进入拟录用人员名单。现公布如下:









































公示期:2022年6月10日至6月16日。
监督电话: (人力资源部)

责任编辑:鑫鑫 【我要纠错】

微信扫一扫 手机查看当前页

还可随时查看更多上岸机会

声明:本站发布的招考资讯均来源于招录官方网站,由公考雷达整理编辑,如遇报考疑问请咨询招考官方。若涉及版权或错误信息,请反馈本站予以更改或删除。

}

蚌埠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简介(专业代码:101005)-蚌埠医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康复治疗学基础理论和技能、医学基本知识及其相关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融康复、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能够在各级医院康复科、卫生服务中心、康复中心、康复护理院、疗养院等部门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 制:四年 学位类别:理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命科学概论、生理学、康复医学概论、运动学、人体发育学、神经病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康复评定学、康复工程、物理因子治疗学、作业治疗学、康复临床学、运动医学、传统养生健身方法。
办学特色::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培养的是高级康复治疗师,在培养综合康复治疗师的基础上突出“医体结合、医文渗透”的培养特色,具有扎实的、系统的、先进的医学基础知识、临床知识和过硬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技能以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言语治疗技能为主,同时具备较熟练的中国传统康复技能(强调中医基础、推拿和传统养生功),了解康复工程和康复心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就业方向::主要到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中心(康复医院)从事康复治疗师技术工作,也可到疗养院、保健中心、体育医院或运动队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单位从事康复治疗工作。

蚌埠医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专业代码1007)-蚌埠医学院

医学检验系下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核医学”、“输血学”和“实验室管理学”等六个教研室,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校内其他专业学生教授30多门课程。拥有“安徽省重点学科”-临床检验诊断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感染与免疫”实验室、“安徽省实验实训示范中心”-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中心和“省级教学团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以及“免疫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两个校级实验中心和核医学实验室等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供教学平台和科研平台,服务于学生的验证性、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医学检验系现有两个学生年级,为学生的日常管理、临床实践学习、就业深造等方面提供多方位的服务。目前,医学检验系在校生1100余人。 在拥有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丰富专业内涵,围绕特色发展规模,于2007年开设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临床输血方向);2017年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获批并招生;同年,根据政策要求,学校停止招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输血方向)。 医学检验系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选派公派教师赴美、德、英、日、澳、荷兰等国留学访问,近百人次先后被选送到国内重点院校研修、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全系现有教职员工72人,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8人,讲师18人,助教5人以及部分新近教师;高级实验师2人,实验师4人。在专任教师中,学历结构为博士27人,硕士28人。拥有国家级的模范教师、国家级优秀教师、皖江特聘教授、皖江青年学者、楚天学者、省级教坛新秀、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和省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化学、生物学、预防医学和检验检疫学知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卫生检验与检疫、卫生防疫部门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国境卫生检验检疫等部门从事物理、化学与生物学危险因子的检验检疫、卫生保健、健康促进等工作、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在医学或自然科学某学科领域内能初步开展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制::四年 学位类别:理学 三、主要课程 英语、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卫生化学、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细胞生物学、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卫生管理学、卫生统计学、卫生经济学、生物化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临床检验学、微生物检验、空气理化检验、食品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生物材料检验、卫生法规与监督、检验检疫学等、实验室质量管理等。 四、就业方向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农产品质量监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卫生检验与检疫、卫生防疫部门、各级卫健委等,从事物理、化学与生物学危险因子的检验检疫,卫生保健、健康促进等工作。

皖南医学院中药学专业(本科)-皖南医学院

培养具备中药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药栽培、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中药种植、生产、质量控制及评价、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研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面向::高等医药院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检验机构、药品营销企业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

蚌埠医学院药物分析专业简介(专业代码100705)-蚌埠医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药物分析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药学、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监管和研究及开发领域,从事药物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经营质量控制与评价、体内药物分析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学 制:四年 学位类别:理学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大学物理、人体解剖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概论、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天然药物化学、仪器分析、波谱解析、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体内药物分析、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药事管理学、药物分析实验技术
办学特色::在遵照药物分析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下,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与社会对药物分析专业人才需求相统一,在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中突出药物分析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监管和研究及开发领域,从事标准化药物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经营质量控制与评价、药物体内分析及毒物分析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实践教学突出药物分析基本实践技能的掌握,加强药物分析专业人才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熟练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药物研发机构、食品药品检测机构、制药企业等。

蚌埠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蚌埠医学院

一、专业概况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始建于2011年,同年获准招收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2012年成立口腔医学系,设有口腔医学本科专业1个,已招收本科生7届,目前在校本科生共计336名。2014年获批口腔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获批本科第一批次招生,2014年获批建立蚌埠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三级甲等)。 口腔医学系现有口腔外科学教研室、口腔内科学教研室、口腔修复正畸学教研室3个教研室和1个口腔医学实验实训中心。专业教师团队主要依托蚌埠医学院第一、二附属医院口腔科,专职教师45人,其中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5人,中级职称23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14人。整个教师队伍教学实力雄厚,治学严谨,富有极高的教学热情、积极的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团队意识。 二、办学特色 口腔医学专业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人才质量为根本,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口腔医学专业,积极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临床思维、实践创新能力且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的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 口腔医学系初步建成了省内一流的口腔实验实训中心,包括仿真头模实验室、口腔临床示教室、口腔技工操作实验室等相关口腔实验操作实验室。拥有德国进口KAVO仿真头模32台(配有配套评估系统和EDU系统)、简易头模32台、牙科综合治疗机16台、穆格(Moog) Simodont教学系统2台、移动式口腔数字手术显微仪(全进口)、技工桌32台等国内外先进仪器和设备。 三、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诊疗、保健和预防工作以及从事口腔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口腔医学高级人才。 四、学制和学位 标准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药理学、诊断学、外科学、内科学、传染病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材料学、口腔黏膜病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口腔预防医学、儿童口腔医学。 六、实习基地与就业领域 目前有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附属中国人民解放军105医院、连云港市二院、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嘉兴市第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五院和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共11家实践教学基地,附属口腔医院也正在建设中,极大满足了实践教学和学科发展需要。 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较宽,既可在医院从事口腔科工作,私人开设诊所,也可从事面部整容、美容以及与医学教育、科研、临床实践相关的工作。

蚌埠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蚌埠医学院

一、专业概况 医学影像学专业始建于1993年,1999年起招收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是安徽省早设立的医学影像学专业。2006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具有“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学位授予资格,2007年起开始招收研究生。现有在校本科生910人,研究生34人。至2017年底本科毕业生1900余名,毕业研究生72人,专科生500余人,专升本200余人。 医学影像学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10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特色专业,2013年被列为安徽省卓越医学影像人才培养计划建设单位,2015年获批安徽省医学影像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4年医学影像学实验中心被批准为安徽省示范实验(实训)中心,2016年医学影像虚拟仿真实验中心被批准为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实验中心建有11个专业实验室,有大型X线机、放射模拟人等设备器材500台套以上,总价值10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达1500平方米,开设实验项目近100项。两所直属附属医院拥有/;/web/lcex/

蚌埠医学院药物分析专业-蚌埠医学院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与检验方向)从2007年开始招生,2012年该专业方向被教育部批准为药物分析专业,2014年获批省级药物分析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拥有安徽省生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工作站、安徽省生化药物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及博士后工作岗位等平台,以及药学专业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药学专业学位授权点。专任教师队伍中教授、副教授比37.5%,博士比35.4%,海内外特聘教授10人。学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二、办学特色 1. 在遵照药物分析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下,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与社会对药物分析专业人才需求相统一,突出药物分析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监管和研究及开发领域,从事标准化药物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经营质量控制与评价、药物体内分析及毒物分析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2. 实践教学突出药物分析基本实践技能的掌握,加强药物分析专业人才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熟练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 三、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药物分析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药学、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监管和研究及开发领域,从事药物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经营质量控制与评价、体内药物分析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四、学制和学位 本科,四年,理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药学和药物分析学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大学物理、人体解剖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概论、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天然药物化学、仪器分析、波谱解析、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体内药物分析、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药事管理学、药物分析实验技术。 六、实习基地与就业领域 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包括高水平综合医院和科研机构,其中包括: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
就业领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药物研发机构、食品药品检测机构、制药企业等。

蚌埠医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专业代码0702)-蚌埠医学院

一、专业概况 根据学校十二五、十三五总体发展建设规划与办学定位要求,培养具有医学背景与生物学技术的交叉人才,2003年生物科学专业开始招生本科生。近十年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医学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办学思路,在生物科学专业师资和实验平台的基础上,2013年申报生物技术专业并开始招生,现有在校生213人,2014年成立生物技术教研室, 2017获批生物技术课程省级教学团队,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的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现有师资队伍为生物技术专业课及与其相关的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任课教师,师资力量雄厚,有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级及院级教坛新秀等。承担主干课程的教授有10人、博士近2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81.5%。并聘请了学术理论水平较高的哈佛大学医学院、美国伊利诺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3位专家为“客座教授”。近5年共承担国家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和厅局级课题14项,公开发表各类教学和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出版专著10部,获省、校级教学成果奖20项。 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条件优良,现有总面积为1500m2 实验室,包括蛋白质分离纯化与发酵工程、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实、遗传学与生态学6个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800余万元,负责全校范围实验教学。本专业不断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015起,对本科生实行“双导师制”,每十名同学指派一位科研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的教授博士担任学术导师,指导大学4年科研学术能力培养工作。 一、 办学特色 本专业坚持生物学与医药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相结合,实现“知识探究+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的三位一体。根据“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并建立“3+1”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从事生物医药基础研究与应用的高素质应用研究型或技术型人才。 二、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较好的人文修养、良好的身心和专业素质;掌握现代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具有系统的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及研发技能,一定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研究型或技术型人才。 三、 学制和学位 四年,理学学士学位 四、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免疫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制品概论、药理学、药物分析、人体结构与功能学、临床医学概论。 六、实习基地与就业领域 本专业非常重视实践和实习基地建设,现已在北京大学、中科院、复旦大学、中国蛋白质组研究中心、中国科技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等分布于上海、深圳、浙江等地共31家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实践学习需求和保证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需求。
专业毕业生可在高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医院、疾控中心和药检所等部门从事检验、诊断等工作,在生物医药公司、食品等行业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营销等工作。

2015年蚌埠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简介(专业代码100401)-蚌埠医学院


培养目标::预防医学专业通过五年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成为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社区卫生服务和保健、健康教育、卫生监督执法和卫生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学 制:五年 学位类别:医学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医学心理学、健康教育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等。
办学特色::为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在专业课程建设上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加强专业课程融合,是安徽省预防医学特色专业建设专业;强调“学以致用”,多举措加强实践教学:开设性实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校期间不断地进入社区用所学知识为促进人群健康服务;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实习基地。本专业就业率100%;考取研究生人数逐年增长。2015年成功获得公共卫生硕士授权点。
就业方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中国卫生监督(CNHI)、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医院、卫生行政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部门等。

皖南医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皖南医学院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具有应用心理学科学硕士学位和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培养具有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及技能,并应用于教育、医疗卫生、司法、部队、工商企业、行政管理和工程设计等,可从事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情况::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就业单位为各级卫生行政机构、医疗保障(险)机构、学校及企业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

蚌埠医学院精神医学专业-蚌埠医学院

一、专业概况 我校是全国早招收精神医学专业的四所高校之一。2005年开始招生, 2010年设置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在校生597人。现有专兼职教师45人,其中高级职称25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设有临床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和精神病学3个教研室、2个专科临床学院及精神医学实验中心。 近5年来,教研、科研项目共立项省级近20项,院级30余项,发表SCI、MEDLINE论文7篇。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和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 本专业是全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全国精神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单位,参与了精神医学专业“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的体系构建,主编与参编国家级及省级教材及专著25部。 二、办学特色 专业以生物医学和人文医学相结合,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早期接触临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促进全面发展,积极培养创新精神,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精神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能够在精神卫生机构、综合医院、各级卫生管理和科研机构、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机构从事精神医学、临床心理学及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四、学制和学位 学 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临床医学、精神医学、心理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心理学导论、临床心理学、基础精神病学、临床精神病学、精神药理学、儿童精神病学等。 六、实习基地与就业领域 实习基地:根据培养要求,在安徽、浙江、江苏等省市遴选12家三级以上综合性或专科医院医建设为本专业实习基地。
就业领域::精神卫生机构、综合医院、各级卫生管理和科研机构、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机构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精神障碍防治、精神司法鉴定及教育培训工作。

蚌埠医学院 医学检验技术60-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蚌埠医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简介(专业代码:080905)-蚌埠医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 制:四年 学位类别:工学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数字系统、数据库系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RFID原理及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控制技术、物联网设计与实践、基础医学概论等
办学特色::本专业面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立足于医疗卫生行业,在宽口径专业基础教学的基础上,夯实学科基础,注重专业交叉,强化工程实践能力,求创新促应用,着力培养“懂医疗、精原理、重应用、强实践”的复合型物联网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领域广泛,毕业生能在信息技术行业,从事物联网感知与控制、有线/无线网络传输和软件与信息服务的研究、开发、集成、应用和管理工作。也可以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继续深造方向有医学信息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嵌入式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不同专业方向。

蚌埠医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专业代码0701)-蚌埠医学院

一、专业概况 生物科学是二十一世纪的主导学科,生物学与医学的有机融合将是日后生物科学发展的趋势和主流。蚌埠医学院2003年筹建生物科学专业并开始招生,也是我省的第一个在医学院校建立的生物科学专业,2005年正式成立生物科学系, 2010年获批安徽省省级特色专业,2012年获批安徽省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4年获批生物科学课程省级教学团队,2017获批生物技术课程省级教学团队,2015年获批省级实验示范中心。2012年获得基础医学目录外两个二级硕士点授予权,2017年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获批。 生物科学专业现有师资队伍有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级教学名师,承担主干课程的教授有10人、博士20余人、海外留学经历5人。生物科学系下设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与生物技术四个教研室,生物医学实验中心与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此外,还聘请美国Roswellpark肿瘤研究所、美国伊利诺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3名专家为客座教授。近五年以来,共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各类教学和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获省、校级教学成果奖14项。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条件优良,现有总面积为1500m2 实验室,包括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蛋白质分离纯化与发酵工程六个实验室,近年来,由同学主持71项国家级与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安徽省 “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分别荣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近年来,毕业生考研率均达30%,就读单位中“985”“211”高校与中科院系统科研院所占85%以上。并与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合作开展“生物医学工程”专业“4+1”联合培养硕士项目,就业率达95%以上,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大城市。 一、 办学特色 本专业通过生物学与医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相结合,实现“知识探究+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的三位一体。根据“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建立“3+1”人才培养模式,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就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旨在培养从事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及应用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二、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拥有现代生物学及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事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及应用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三、 学制和学位 四年,理学学士学位 四、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人体结构与功能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医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生物制药技术、免疫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药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等。 六、实习基地与就业领域 本专业非常重视实践和实习基地建设,现已在北京大学、中科院、复旦大学、中国蛋白质组研究中心、中国科技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等分布于上海、深圳、浙江等地共31家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实践学习需求和保证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需求。
专业毕业生可在高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医院、疾控中心和药检所等部门从事检验、诊断等工作,在生物医药公司、食品等行业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营销等工作。

蚌埠医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905)-蚌埠医学院

一、专业概况 物联网是我国五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医疗卫生行业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智慧医疗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有医学背景并且精通物联网技术的人才。据统计,未来五年我国智能医疗设备、智能医护护理产业领域人才需求量超过100万人。 本专业面向医疗行业,着重培养具有医学背景的高级复合型物联网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拥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合理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40人;硕士生导师5名。本专业可用实验室有计算机基础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物联网专业实验室和大型服务器、云计算平台,可满足教学和工程实践的需要。同时,校图书馆拥有大量专业图书,可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一、 办学特色 本专业面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立足于医疗卫生行业,在宽口径专业基础教学的基础上,夯实学科基础,注重专业交叉,强化工程实践能力,求创新促应用,着力培养“懂医疗、精原理、重应用、强实践”、有医学背景的复合型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 二、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 学制和学位 标准修业年限:四年; 弹性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数据库系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RFID原理及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控制技术、物联网设计与实践、基础医学概论等。 六、实习基地与就业领域 本专业建有校内实习基地,主要包括第一、第二附属医院的信息科、影像中心、医疗器械设备科等实习基地;并与省内外多家软件服务公司、物联网开发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 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领域广泛,毕业生能在信息技术行业,从事物联网感知与控制、有线/无线网络传输和软件与信息服务的研究、开发、集成、应用和管理工作。也可以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继续深造方向有医学信息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嵌入式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不同专业方向。

皖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皖南医学院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培养了解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现代管理学基本理论、方法和能力,掌握医疗卫生管理领域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具有良好的管理技能、较好的创新精神,能在医药卫生等公共事业单位及政府组织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情况::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就业单位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医疗保障(险)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疾病控制机构、药品生产营销企业等相关管理部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皖南医学院属于哪个街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