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天理,灭人欲与珍惜有什么关系?

【摘要】:郑老师梳理理学的几大流派,让同学们对理学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当然,我们教材中所选的鲁迅等人的作品中,批判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也是没错的,因为朱熹这句话的原本思想被后世统治者有意识地歪曲了,成了禁锢人性的锁链,但罪魁祸首不能算到朱熹等人头上。有学者呼吁:在你骂程朱理学之前,请先理解它。因此,我们要拨云见日,不要被历史的迷雾所遮蔽了。”

存天理,灭_游学记:给的20堂课

主殿大门的匾额上四个大字:正宗。

“这‘理学正宗’是不是说当时有很多学派,只有的学派是理学最正宗的?”王迪问道。

“当时理学有很多学派,最主要的有四大学派。”

“理学发端于那位写了《》的,因其原来居住在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的学说被称为‘濂学’;、两兄弟师承周敦颐,又自有创造,因为他们洛阳,他们的学说被称为‘洛学’;是二程的表叔,但曾虚心向二程学习,也创建了自己的学派,由于他家居关中,故他的学说被称为‘关学’;张载曾与苏轼、是同科进士,他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一直是后世传诵的名言;朱熹在吸取其他理学学派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理学集大成的使命,因他是福建人,因此他的理学思想又被称为‘闽学’。这四派合称为‘濂洛关闽’四大学派,其实都算得上是正宗理学,只是朱熹做了最后的系统化的整理,从这个角度来说,也不愧是‘理学正宗’。”郑老师梳理理学的几大流派,让同学们对理学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关于把朱熹当作‘理学正宗’,他是因此而荣耀无比,也因此而饱受非议。包括我们的语文教材,选取了一些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比如鲁迅的作品等,让同学们对理学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对于大多数中学生而言,一提到朱熹的理学,他们,不,你们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姚老师问道。

“存天理,灭人欲。”“以理。”“三从四德,封建礼教。”“对的禁锢。”……

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以前的理解。

“看来都是不好的印象,我们需要真正理解理学的内容。我们来探讨什么是‘存天理,灭人欲’。”郑老师确定主题,“我们先要澄清‘天理’和‘人欲’的概念。在之前我们已经探讨了‘理’的概念,‘天理’与‘理’的概念是一致的,‘天理’既是天之,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也就是说,天理的内涵既指天地间一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又指人世间的,比如‘三纲五常’等。”

“‘天理’这个概念应该好理解,主要是‘人欲’的概念,在以往的观念中是有误解的。”姚老师特别强调,“你们是怎么理解‘人欲’的?”

“‘人欲’是不是就是指‘人的欲望’?”()

“‘人的欲望’有正当的欲望和过分的欲望之分。你们认为,理学中的‘人欲’是指哪一种呢?”

“当然要细分。理学中的‘人欲’指的是人的‘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不是同一概念。对于人的正当欲望,朱熹是肯定的。‘人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朱熹自己解释说:‘,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显然,朱熹并不反对正当的人,而是反对没有节制的欲望。所以,说的‘存天理’存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灭人欲’要灭的是人性中恶的部分。我们以前把理学的‘灭人欲’等同于,那是对程朱理学最大的曲解。”

“其实,‘存天理,灭人欲’与理学强调的‘格物致知’一样,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就是希望学者能格物穷理,正心修身,成为一个内外兼修、才德具备的杰出的人。这恰恰不是对人性的禁锢,而是对人性的尊崇!”郑老师点明这句话的实质。

“还有一点,朱熹等理学家所强调的‘存天理,灭人欲’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是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的。比如朱熹曾当面指责昏庸皇帝‘天理有所未纯,人欲有所未尽’,并建议皇上:‘愿陛下自今以往,一念之顷必谨而察之:此为天理耶,人欲耶?果天理也,则敬以充之,而不使其少有壅阏;果人欲也,则敬以克之,而不使其少有凝滞。’”姚老师连说带比画,仿佛南宋小皇帝就在她面前一样。

“‘存天理’还影响了后世的知识分子采用‘以理抗势’的方式来对抗权势,他们强调‘天下惟道理最大,故有以万乘之尊而屈于匹夫之一言’,道理高于皇权,哪怕是一介匹夫,只要道理在他一边,即便是‘万乘之尊’的皇帝也应当服从。”郑老师也从正面的影响给了积极的评价。

“当然,我们教材中所选的鲁迅等人的作品中,批判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也是没错的,因为朱熹这句话的原本思想被后世统治者有意识地歪曲了,成了禁锢人性的锁链,但罪魁祸首不能算到朱熹等人头上。有学者呼吁:在你骂程朱理学之前,请先理解它。因此,我们要拨云见日,不要被历史的迷雾所遮蔽了。”姚老师正本清源。

“嗯,经过这次武夷之行,我们再读那些课文会有一些新的感触和认识的。”

“这副对联也有利于我们理解朱熹的历史贡献。”郑老师指着两旁的柱联说道。

宇宙间三十六名山,地未有如武夷之胜;孔孟后千五百余载,道未有如文公之尊。

}
张世英;;[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郭继民;;[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萧自强;;[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吴国富;;[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欧阳辉纯;;[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董海鹏;;[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李燕;潘畅和;;[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李星;;[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董春;;[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贾庆军;;[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李承贵;;[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

不好意思我挖坟了,正在读这一章。感触颇深

秦相说的引人欲,趋天理,实际上还是为他朝堂之上为商正理,提升商人社会地位而做的一个总结。
世人皆说无奸不商,商道乃小人之道,投机之道。秦相的“引人欲”,即利用人性皆贪的本质,加以引导,为其正道,证明这个欲望只要稍加控制,不但不会引起社会动乱,颠倒圣人之学,反而会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趋近于正道之学,万物之律。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正是这一说的愿景。

存天理,灭人欲,那是基本达不到的,仅存于乌托邦里了。而要在当时那个生产力落后的社会推行这一学说,无异于本末倒置。儒学中的士农工商阶级划分,就深深体现出了这种关系,商道最为人不齿,却最能推动社会发展。不是儒学不行,而是理解儒学的人不行,按照儒学思想去行统治之道的人不行。他们把儒学这一最终目的,当成是现阶段的目的,才有了士农工商这种阶级划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灭人欲存天理明人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