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学电子竞技好不好?

当游戏具备社交属性时, 能让孩子“上瘾”的就不仅是游戏内容了。

新冠肺炎疫情使线下经济尤其是传统体育行业受到冲击,而电子竞技则凭借其产业优势,成为众多城市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之一。《2020全球电竞运动行业发展报告》显示,疫情期间,中国电竞用户新增约2600万,同比提升14.3%,游戏用户规模达4.88亿人,用户数量保持稳定增长。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收入从2019年的947.2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365.57亿元,同比增长44.16%。目前,上海正努力打造“全球电竞之都”,紧随其后的是北京、广州、成都、海口。目前,中国的电竞企业数量超过1万家,有超过200个城市在发展电竞产业。

随着电竞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高水平、高素质、高层次的电竞人才需求也愈发急切。2019年,“电子竞技员”“电子竞技运营师”被列为新职业,电竞产业走向职业化,但人才紧张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逆转。《2020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未来5年,电子竞技人才缺口近350万,其中电子竞技员近200万、电子竞技运营师近150万,电竞选手和电竞经营管理人才同步匮乏。

“电竞职业选手”=“游戏成瘾”? 

目前,电竞人才培养难,最重要的一点是舆论环境存在一定偏见,再加上一些电竞教育机构的不当宣传,在众多家长心中,造成一种电竞教育就等于教孩子“打游戏”的固有印象,导致了职业电子竞技和电竞管理方面缺乏优质的生源,成材率低。真正成绩好、有天赋的孩子不愿意主动选择电竞管理作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而家长也成为孩子投身电竞事业路上最大的“拦路虎”。难道职业电竞选手和其他投身电竞行业的人,都是“游戏成瘾”之人吗?

青少年与儿童游戏成瘾(gaming disorder)现已成为当下国内外的普遍性问题。2018年6月,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预览版,将“游戏成瘾”列入成瘾性疾患章节,与赌博、合成毒品、酒精、烟草、咖啡因、非法药物成瘾等并列。从全球范围看,随着游戏玩家数量的迅速增长,游戏成瘾出现的概率也在逐年升高。根据日本国立医院久里浜医疗与成瘾研究中心的三原古里撰写的关于全球50项游戏成瘾的研究综述,在全球范围内游戏成瘾总体发病率为0.7%—27.5%,其中欧洲与北美的游戏成瘾发病率仅1.5%—8.2%,而亚洲的发病率却高达7.5%—26.7%,并且男性普遍高于女性。

“游戏成瘾”被列入精神疾病名单的消息一出,便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国内相关媒体报道如潮水般涌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也以《世卫组织:明天起,游戏成瘾被正式列入精神疾病》为题进行了转发。一大批以“亲子”“教育”以及“升学”为主题的自媒体开始为世卫组织疯狂“打Call”,把游戏和电子竞技推上了风口浪尖。舆论过后,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孩子游戏成瘾到底是谁的责任?究竟谁应该为孩子游戏成瘾负责?

多巴胺神经回路:成瘾的神经机制

要弄清游戏成瘾,首先要弄清多巴胺与大脑中的奖励机制。人类大脑中存在一种奖励机制,当个体做任何有利于生存、有利于基因延续的事情——比如说获得食物、赚取财富、追求异性并进行性行为时,大脑就会分泌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能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这种神奇的物质可以使人感觉兴奋,传递开心激动的信息,激发人对异性的兴趣,让人感觉快乐。

打个比方: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座超级工厂,在工厂里有超过1000亿位神经元“员工”在各个岗位上按照事先制定好的工作流程,通过基因来进行分工协作。而奖励系统就是超级工厂内专门负责刺激工作效率、激励员工士气的人力资源部,多巴胺就是人力资源部所发的“薪水”,当员工拿到“薪水”时,就会产生兴奋、刺激和愉悦,从而士气大涨。

与此同时,在过去数年中,科学家又陆续发现了获得“满足感”的神经机制,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从一件事情上获得快乐与满足,仅仅分泌多巴胺还不行,还需要有接受多巴胺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多巴胺D2受体”(以下简称D2)。如果你大脑中的D2比较多,那么分泌少量的多巴胺就能让你感受到,你就会比较容易满足。

我们还用超级工厂来举例。D2就是人力资源部内部的员工,它们具体负责给超级工厂内的员工“发薪水”。可如果人力资源部内D2员工本来就比较少,那就必然会出现“人手不够”且“发钱太慢”,导致其他员工感受不到“发薪水”的快樂。所以,超级工厂的领导层只能命令人力资源部加班加点多分泌多巴胺,增加“薪水”额度,让D2给员工一次多发些“薪水”。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加大多巴胺的剂量呢?这时,大脑会面临两个选择:一是不停地命令人去做分泌更多多巴胺的事情,这就是成瘾行为;二是用药物刺激多巴胺的分泌或者直接替代多巴胺,这就是毒品的作用。但无论你如何选择,都要面临多巴胺的副作用,就是你大脑中负责理性思维的前额叶皮层活动能力降低,也就是说你大脑的领导层控制不住下面的员工了,这就会降低你的自控力,让你变得越来越不容易满足,越来越管不住自己。

目前有大量的脑科学研究表明,游戏成瘾者的大脑活动与药物成瘾者和赌博成瘾者的神经机制十分相似,游戏成瘾者对游戏的渴求和吸毒者对毒品的渴求类似。通过脑成像技术,研究者发现长期游戏成瘾的人,其大脑的功能和结构已经改变,尤其是D2数量明显减少。另外,剑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分别运用赌博游戏,发现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大脑多巴胺转运密度降低,D2占用率降低,大脑对奖励的敏感性增高(不容易感受到奖励的快感),而对惩罚的敏感性降低。这就证明了上瘾行为本身就能减少D2,而D2减少则需要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这就驱使人们进行更多上瘾行为,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游戏成瘾的关键设置:随机奖励机制

此外,青少年游戏成瘾,还跟游戏里的设置有关,尤其是“随机奖励”这种机制。美国著名神经生物学家巴里·里士满和他的团队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找来几只小猴子,在小猴子面前放了一个带杠杆的实验装置和一个计算机屏幕,屏幕上有一个红色光点,这个红色光点会慢慢变成绿色,变到一半时则是蓝色。

“多巴胺D2受体”宛若发工资的员工。

2021年4月,馬斯克发布的脑机链接的猴子实验图,其中实验也用到了“游戏上瘾”机制。

“上瘾机制”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研究人员开始训练这只小猴子,让它学习按压杠杆,并且不能乱按,必须在屏幕上的光点刚好变成蓝色的那一瞬间按压,太早或者太晚按压都算出错。此外,屏幕上还有一个灰色的进度条,小猴子完成任务的次数越多,灰色的进度条就越亮,当进度条达到一定的亮度时,小猴子就能够得到它的最爱:一杯果汁。

实验开始后,小猴子在离得到奖赏还很遥远时,会表现得心不在焉,拖拖拉拉,经常出错。但随着进度条越来越亮,小猴子对任务越来越上心,完成任务的正确率也越来越高。当进度条到了三分之二时,小猴子完成任务的正确率明显比进度条到一半时高得多。到了快要拿到果汁的阶段,小猴子完成任务的正确率达到最高。

在实验过程中,里士满通过脑成像技术发现,小猴子在看着进度条按压杠杆时,大脑中负责视觉记忆的区域和负责奖赏的区域很活跃。于是,里士满和他的同事利用技术手段,把小猴子大脑中的视觉记忆区与奖励区中间的区域里负责接收D2受体弄失活了,相当于把感受多巴胺的门关上了。这样一来,小猴子看到进度条时,就没办法把这一视觉信息与多巴胺奖励联系起来了,也就是说,进度条已经不能影响小猴子对行为结果的预期了。

原本,小猴子认为经过努力才能喝到自己最爱的果汁,而现在情况却发生了变化,接收多巴胺的D2受体被抑制后,小猴子认为只要按一下杠杆就随时能得到果汁,它变成了不计后果的彻头彻尾的工作狂,即使进度条的亮度还很低,离得到果汁奖赏还很遥远,它也会疯狂按压杠杆。人们在赌博和抽奖时,脑子里就没有这个“进度条”,也就是说,他们对结果出现的时间没有稳定预期,一心觉得自己随时可能会中奖。小猴子也是这样。失去进度条的小猴子不再把果汁当作要经过努力才能得到的遥远奖赏,而是将其视为随时可能得到的奖赏,所以它会觉得:只要努力操作杠杆,谁知道什么时候就得到奖赏了呢?这样,小猴子就像在赌博一样,开始对按压杠杆这件事上瘾,停不下来了。

而在游戏中,会有大量这种随机奖励。比如,玩家要不停地打怪,这不仅可以提升等级,而且还能随机在怪物身上得到一定等级的“装备”或者一定数量的“金币”,这些“装备”和“金币”正是随机奖励,而这种机制,跟人在赌博时的心理是一模一样的。

孩子形成“成瘾性人格”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证明,压力增大会导致D2减少。这里提到的压力主要指的是生存压力,并不是学习或者工作之类的压力,而是类似失业、社会地位下降、亲人离世、支持与关怀减少等,这种压力会让当事人产生无助感,长期处于无助感的人,D2就会随之减少。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正确引导孩子的前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

所有孩子都有爱玩的天性,但正确的引导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个著名的“猴子成瘾”实验。实验者先让猴子们单独住在自己的笼子里,并教它们学会使用可卡因,猴子便会对可卡因上瘾。接着,实验者会把猴子们聚集在一起生活,不久之后,猴群就自然产生了猴王。然后实验者就发现,猴王对可卡因的依赖下降了,可那些地位低的猴子反而更依赖可卡因了。最后实验者又把猴子放回各自的笼子里单独喂养,结果猴王又开始吸食毒品。该实验有力说明了生存压力会直接减少D2。这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吸毒者都是那些原本为中产阶级人士、后来因破产而掉队的人。

通常情况下,青少年与儿童的压力源主要是家庭、学校和同伴。但近年来已有诸多研究表明,亲子关系是孩子压力的重要缓冲,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大大缓解孩子的压力感受,消除孩子的无助感。良好的婚姻关系会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进而使家长能够更敏感地察觉到孩子的心理需要和行为问题,从而及时给予引导和支持;反之,父母婚姻冲突所引发的负性情绪容易使得父母忽略孩子的需求,而疏于对孩子进行引导或以严格的方式约束子女。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方晓义教授团队对网络成瘾的青少年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父母关系紧张冲突以及青少年对于父母关系不好的理解,与该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不良的夫妻关系会给孩子造成巨大压力,这样压力会因为孩子无法改变现实而变为无助感,进而影响孩子D2的数量,增大孩子成瘾行为的概率。

另外,德国青少年与儿童成瘾研究中心的wanberg团队研究发现,游戏成瘾与青少年低自尊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那些对于自己评价与认同水平较低的青少年,游戏成瘾的概率会更大。而研究进一步发现,这些低自尊水平青少年的背后,总存在着高焦虑水平和控制欲强的父母。有心理咨询师表示,游戏成瘾的孩子具备“冷漠”的特点,并伴随有社交障碍,这些孩子除了游戏,对其他任何事情漠不关心。这些孩子极度渴望在游戏世界里获得在现实世界里无法获得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享受队友的赞美,同时释放在现实中的压力。

事实胜于雄辩,孩子游戏成瘾,父母首当其冲负主要责任。所谓的游戏成瘾的青少年,其家庭中一般会存在一位极有控制性的母亲和一位经常缺位的父亲,14岁的男生李书明(化名)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自从接触了网络游戏之后,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沉迷在游戏上,因为玩游戏,他跟父母之间爆发过激烈冲突,甚至有过离家出走、自伤自残的行为。充分了解这个家庭后发现,李书明的母亲非常要强,儿子的一切生活都要在其母亲的控制之下,比如交什么样的朋友,该去发展什么兴趣爱好,甚至吃什么菜、穿什么衣服,母亲都要干预。而李书明的父亲是企业高管,常年出差在外。

可见,李书明的母亲无时无刻不在给孩子施加压力,这就让孩子毫无自由,他可能无法反抗母亲,只能在游戏的世界里去找掌控感和自由感。另外,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津巴多在其著作《雄性衰落》中提到,对男孩影响最大的,还是父亲这一角色的缺位。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就实施了无过错离婚法令,夫妻双方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结束婚姻,使得美国的离婚率一度高达50%,单身妈妈成为普遍现象。在单亲家庭长大的男孩会对亲密关系和感情失去信心:父母作为首要行为榜样都靠不住,他人又怎能信任呢?当父亲成为失败的榜样时,男孩就会怀疑自己是否有让人幸福的能力,当家中没有父亲或者男性导师的时候,男孩就会从其他地方寻找男性的认同感,比如暴力组织、毒品、酒精以及电子游戏等。调查显示,在缺乏父爱环境中长大的年轻男性,大多都不想维持长期的恋爱关系,也不想结婚,不想做父亲或者成为一家之主,宁愿选择做一个逃避成长和责任的“巨婴”。在这样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孩子,很容易形成“成瘾性人格”,比如游戏成瘾,因为只有在游戏中,他们才能获得成就感、价值感、获得感、归属感和控制感。

最关键的是要让真正的问题暴露在阳光之下,这就要求父母首先要承认自身问题的客观存在。然而要让父母们真正认同现实,对很多人来说却是难上加难,他们并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或者家庭关系出了问题。绝大部分游戏成瘾孩子的家长,总是把“是游戏的问题”或者“是孩子的问题”挂在嘴上,也这是目前舆论一边倒地指责游戏公司的基础所在。与其说孩子对游戏上瘾,倒不如说母亲对于孩子的控制更上瘾,父亲“以家庭的名义”或“以事业的名义”逃避责任更上瘾。很多父母会觉得,我一旦放手孩子,一旦停止将精力放在工作上,孩子的未来和幸福就完了。因此,让父母放弃他们脑海中那些根深蒂固且不合实际与逻辑的“执念”才是破局之道,请不要把孩子问题的“锅”都甩给游戏。

很多家长都有这个想法,如果引导得不好,孩子可能既没办法进入职业电竞行业,又耽误学习时间。引导孩子最核心的点,不是告诉孩子打职业电竞是对是错,而是帮助他建立对于电竞的正确认知。很多孩子都认为电竞就是打游戏,这个其实是错的——想成为职业选手并靠打游戏谋生是极其困难的。想成为电竞选手,不仅需要坚持、毅力和自我迭代的能力,更需要天赋。也就是说,职业电竞可不是靠一腔热血,而是需要专业和系统训练。

国内的大部分家庭里,孩子都是偷偷摸摸地玩游戏的,所以俱乐部在选人的时候,就已经错过了孩子最佳基本功培养的年龄段。例如当孩子自己玩的时候,一些操作的习惯已经养成,在职业道路上的时候,这些“坏习惯”是很难改掉的。例如“和平精英”,有些孩子在自己玩的时候已经养成了4指操作的肌肉记忆,而当接触到职业的要求时,需要选手用5指或者6指进行游戏操作。但这时孩子已经十五六岁了,此时要求孩子做出改变,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了。

2016年《英雄联盟》项目女子战队“QWER”的几位成员。为达到顶级职业男玩家的标准,比赛前夕,她们吃、住、训练都在一起,进行持续密集的、高强度的训练。尽管在韩国取得顶级游戏玩家证书的女子团体凤毛麟角,但对于那些擅长策略性、多方博弈的玩家来说,赢得国际赛事无疑可以获得丰厚的奖金,并能得到与国外优秀团队签约的机会。

韩国之所以能成为电竞强国,从俱乐部的角度来说,基本上没有本质区别,但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韩国是把电子竞技行业作为国家的一个支柱产业来发展的。一个韩国孩子想走电竞职业路,家里的人都是支持的,所以,孩子在年龄比较小的时候就可以得到一些非常系统专业的基本功训练。如果我们的孩子想将来从事电竞行业,家长该怎么办呢?如下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一是建议家长算一下走电竞职业路的成功率。以“英雄联盟”项目为例,按照2018年的统计数据,稳定在线的玩家大约有4600万人,其中能拿到较高收入的职业选手不超过百人,5000名玩家中才能有一个人靠“玩游戏”获得还算不错的收入,这个概率比考清华北大还低。虽然在概念上“电竞之路”不等同于“学习之路”,但电竞行业内大家公认的职业选手黄金年龄段是15岁到23岁左右——覆盖了孩子的高中阶段。无论孩子是否选择做电竞职业选手,家长在与孩子良好沟通后,可以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例如围棋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钢琴可以训练孩子手脑协调连动的能力。

二是建议家长考察孩子打游戏时的状态。可以考察孩子是否有团队精神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否服从团队的战术体系要求,与队友之间能否保持高效的沟通交流,等等。如果孩子打游戏时经常不听指令、唯我独尊,可能在这些方面就比较欠缺。此外,心理素质和抗压性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看孩子在队友失误、对手极端针对的“逆风局势”下如何反应,在孩子情绪不稳定时应该及时给予疏导,而非立刻制止孩子打游戲。如果发现孩子心理素质不好,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提升。

三是建议考察孩子的意志力。职业选手的意志力是非常强大的,家长可以回想一下孩子平时在学习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最长能坚持多久。如果孩子坐不住,一个小时左右注意力就已经分散了,那么就需要先提升他的专注度及意志力。还要考虑孩子能否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枯燥”。职业训练不是娱乐放松,需要严格遵循教练指导,同样的位置、打法要反复训练。如果孩子平时对反复性的训练不能接受,比如语文重复手抄字词、打球重复练习运球等,那么可能需要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对“意志力”先有切身的体验。

四是建议带孩子去专业的电竞夏令营体验生活,听取职业导师的建议,全面考虑孩子的情况。在选择之前,最好能从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承办机构、场地环境等方面多进行了解和对比,优先选择与职业战队直接相关的专业电竞机构,避免上当受骗。和孩子一起去了解、学习、尝试我们都不熟悉的“电竞”。

其实,当父母尝试了以上几点建议时,或许你的家庭亲子关系早已改善,至于是否让孩子选择电竞职业路,也许已经不再是最主要的矛盾问题了。

}

在《全职高手》第一季开篇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

彼时,作为嘉世战队的主力,也是荣耀游戏中享有战神之名的叶修,因为遭到战队高管的排挤,不得不忍痛交出账号以及承受一年内不得进入职业圈的代价离开了战队。

这一切都是战队高管的阴谋算计,他很清楚叶修拿不出巨额的违约金,因为电竞就是一项表面看似风光,但实则酬金少得可怜,选手一旦被淘汰就几乎断绝经济来源的职业。

不仅如此,对于这群年少便一头闷进虚拟世界的少年来说,他们往往会在疯狂大几年后不得不直面叶修的另一个困境:我们这些人,除了游戏什么也不会,还能做什么呢?

在青春最烂漫时的用爱发电,而在不得不扛起家庭责任时的彷徨和焦虑,这就是《全职高手》给我们诠释的电竞职业的残酷一面。

当然,也许站在2021年EDG夺冠的这一刻来看,如上描述似乎存在不少的刻奇。

怎么就艰辛了?打赢一场比赛就能够人均获得一套大几百万的房产,总决赛夺冠还能收获400多万美金的奖赏,另外还有TCL这样的财大气粗的赞助商掏出300万的奖金。

外加上在这个关注度和人气就是金钱的时代,这群小孩打了几盘比赛就能够刷屏好几天的热搜榜单,那EDG主力成员的身价不就得千万起步了?

其实嘛,这真不是《全职高手》的刻奇,而是电竞产业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外加上“幸存者偏差”的影响,最终也就让我们误以为EDG的高光才是电子竞技的真实。

但是啊,如果回头去审视过去这20多年,我们会赫然发现叶修所面临的困窘在真实的残酷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有些生活的真相,是真的连电影也拍不出来。

01.崎岖的电子竞技与热情的追梦少年

1998年夏天的某个晚上,河南汝州的一个中学少年在自己的被窝中辗转反侧。他不是失眠,而是在等待家里人入睡,然后偷偷溜出去网吧打游戏。

从那年夏天开始,这位小男孩的生物钟就被彻底颠倒了,哪怕在上学期间也是如此,而此行为也没少被老爸抓个正着,但在“藤条焖猪肉”后也依然坚持了下去。

原因在于他实在太爱一款名叫《星际争霸》的游戏了。

这是暴雪在98年年初发行的电脑游戏,且在随后迅速在全国网吧红火红了起来,并掀起了一股对抗的热潮(虽然当时并无电竞的概念)。

而上面这位小男孩之所以沉迷于此,除了游戏本身的趣味之外,更重要的还是成就感。在学校成绩垫底的他,却能在《星际》收获别人仰视的目光,这种虚荣让他不能自拔。

这位小男孩的家境非常一般,在当地任职医生的父亲的800块月薪就是家里的全部支撑,但小男孩为了玩游戏会无所不用其极,如为了省钱不吃早餐和偷爷爷的古董硬币去卖......

从世俗的眼光来看,这就是一位不学无术的小混混,也必然会被大众挂上“没有未来”的标签。

但世事就是如此奇妙,放眼1998年的那个夏天,任谁都不敢想象这样的小男孩居然能在7年后夺得世界冠军,且在次年(2006年)继续卫冕。

这位小男孩的名字叫做李晓峰,而他在电竞圈的名字为SKY,也是公认的中国电竞第一人。

当然,在最初的最初SKY并不知道电竞这回事,而他对游戏的喜爱也更多源于对现实的逃避,直到1999年通过新闻看到北京的某个大学生在《星际争霸》夺冠后,他方才确凿了成为类似人物的人生方向。

但SKY的爸爸又岂会理解这份雄心,在他眼中这简直就是通往炼狱的深渊,而这份顾虑也在2000年的时候得到光明日报的一篇报道的佐证,自此之后电子游戏也就成为了祸害青少年的洪水猛兽。

同年,SKY爸爸带着他四处奔忙求人,并给这位年仅15岁的忤逆小孩在洛阳找了个医学专业的大专,希望学有所成后回家“子承父业”,继续平平淡淡地过完这一辈子。

彼时的SKY自然也明白父亲的苦心,他曾带着“重新做人”的信念走进校园,但奈何学业基础的差劲以及恐血的心理让他屡遭挫败,于是也就再度走向了网吧。

然而曾有过“汝州第一”的SKY却发现洛阳网吧藏龙卧虎,在开始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但这种挫败不仅没有扼杀SKY对游戏的兴趣,相反还激励他继续前行。同时在这个期间SKY也被拉进了一个名叫HOME的战队,算是拉开了电竞生涯的帷幕。

当然,虽然都叫电竞战队,但在千禧年初的时候HOME也只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拢在一起并挂了个名字的社团而已。

在大专期间,SKY每个月只有200块生活费,他为了省钱上网每天只吃一顿饭,而且还是一块钱能买10个的水煎包(因为汤是免费的,可以狂喝到饱肚子)。

而到了2002年初,当有着电竞界奥斯卡美誉的WCG大赛在西安举办选拔赛的时候,SKY还得问室友借路费,并在火车忍饥挨饿7个小时候方才赶到了会场,然而此次出征却得了个“3轮被淘汰”的成绩。

落败后的SKY自然也曾自我怀疑过,但他并没有其它选择,在消沉几天后又再度回到了网吧,并以更高强度的训练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他托朋友找了个可以免费练习的网吧,练困了就直接在网管的铁架床上睡连宿舍也不再回去了)。

同年底WCG再度在西安置办选拔赛,而此刻的SKY到了大专实习阶段,也回到了汝州父亲所在的机构。但此刻的他依然心系电竞,他向父亲作出了“最后一次承诺”,强调如果打不好那就从此不再碰游戏。

结果这轮西安之旅,SKY开局就惨遭淘汰了......

当然,不打游戏是不可能不打游戏的,而这趟西安之旅也让SKY邂逅了在现场解说的裴乐(后来的WE战队创始人),且在1个月后SKY在HOME队友借款200元的帮助下独自前往WCG在武汉的选拔赛,而这一次他虽然没有出线,却以赛区第三名获得了1000块奖金。

1000块自然不多,但也足以让彼时的SKY喊出“从出生到现在从来没有拿过那么多属于自己的钱”的欢呼,而他也拿这笔巨款宴请了几个小伙伴去吃武昌鱼,这顿饭也成为了SKY直到今天也依然铭记于心的记忆。

我觉得武昌鱼的滋味还是其次的,更关键的因素还在于这顿饭有着历史转折的意义。

时间踏入2003年,在电子游戏备受谴责了整整3年后,央视及地方电视台居然上线了《电子竞技世界》和《游戏东西》等栏目;

而在11月份国家体育总局甚至将电子竞技列入第99个体育项目,自此电子竞技也得到了空前的关注。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SKY能够成为中国电竞第一人自然离不开当年的历史机遇。

在03年8月,SKY再度征战WCG西安选拔赛,这一次的他再度遇上了去年将自己淘汰的选手,不过经过一整年的苦练SKY反败为胜,并获得了征战全国总决赛的资格。虽然最后并无夺得好成绩,但在重要赛事的露脸让SKY获得了电竞圈的关注。

2004年SKY应邀加入位于北京的HUNTER电竞俱乐部并正式开始了WAR3的征战。

同年SKY在WCG比赛中遇上了素有天才少年之称的xiaOt,而这场比赛也正式让“SKY流”名震电竞圈,且在随后SKY正式入驻到WE。

时间到来2005年,该年得益于P2P流媒体技术的发展成为了网络直播的元年,诸如PPLIVE和PPS等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让国内观众“零距离”收看电竞比赛成为了可能。

同年,曾在央视主持《天下足球》栏目的段暄也毅然决然地转投到电竞直播平台,这一举措也似乎昭示着电子竞技正在逐步走向取代传统体育竞技的趋势。

不仅如此,在同年国家体育总局召开的CEG组委会年度会议上,来自全国10多个省份的俱乐部与CEG签订了职业化协议,而此举也标志着电竞职业俱乐部的开端。

当然,基础设施的完善也只是前提条件,真正将电竞之火彻底点燃的还得靠一个世界冠军。

同年10月,SKY在WE战队的支持下奔往新加坡举办的WAR3总决赛,并凭借出色的发挥在击败包括Grubby在内的顶级选手后,一举登顶领奖台,斩获了个人第一个世界冠军。

随后在2006年的WCG总决赛上,SKY再接再厉,继续以凶狠凌厉的“SKY流”将一众顶级高手打得毫无反抗之力,并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在WAR3项目上蝉联WCG世界冠军的选手。

其实原本这份荣誉可以变成3连冠的,但在07年的WCG总决赛上,当SKY凭借出色的发挥先后击败Grubby和MOON等传奇选手后,居然在决赛局爆冷输掉了比赛,遗憾错失了三冠王的荣誉。

但即便如此,拥有傲人成绩的SKY也顺利进入名人堂,而再之后就是接受包括央视在内的各大媒体采访,以及创办钛度科技,还有成为中国电竞教父等等的威水事迹了。

为什么SKY能够成为中国电竞第一人?我认为除了世界冠军头衔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他的成长能和电子竞技在国内的发展交相辉映。

他在电子竞技萌芽的时候就一头扎进了电子游戏,他体会过因游戏被妖魔化而遭到的来自家人和社会的鄙夷,同时SKY追梦的过程也是对早期中国电竞的贫瘠和困窘的淋漓尽致的诠释。

我们该庆幸SKY能拥有倔强和不服输的品性,否则中国电竞又岂能有如今的这片荣光呢?

当然,除了SKY,也还有着另外一群不得不提的英雄们。

02.“不务正业”的富二代们

在科学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让无数只猴子坐在打字机面前随机敲打键盘,只要给到足够多的时间,那它们一定能敲出一整部《莎士比亚全集》”。

而从电竞的发展趋势来说,从小众走向大众是必然的,也就是说没了SKY,我们也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看到类似的电竞高光。

但人类存在的一大意义不就在于“我们能够现在就要吗?”,而助推这份意义实现的除了SKY,也还少不了一群“不务正业”的富二代们。

2011年手握首富老爸资助的5亿启动资金的王思聪在微博抛出了“强势进入,整合电竞”八个大字,随后他收购了因资金链断裂而被迫解散的DOTA战队CCM,并改名为IG电竞俱乐部。

作为全中国最高调的富二代,同时有着娱乐圈纪检委和国民老公称谓的王思聪的这一举动,自然也引起了链式反应。而用句通俗的话来形容:他改变了富二代们的潮流风向,让玩车、玩表、玩鞋LOW了一个档次。

真正站在鄙视链顶端的人,还得玩电竞战队!

2012年华鼎集团少东家丁俊创办VG俱乐部;同年6月,OMG电子俱乐部在四川成立,雏鹰农牧集团侯建芳之子侯阁亭出任最大股东。

2013年,素有地产界航母之称的合生创展集团创始人朱孟依之子朱一航,在广州创办EDG电子竞技俱乐部;同年9月,中国稀土控股集团执行董事蒋泉龙之子蒋鑫成立Snake电子竞技俱乐部。

2016年苏宁控股旗下文创集团正式进军电子竞技领域并组建了SNG战队,而出任该电竞俱乐部董事长的正是张近东之子张康阳,自此之后中国电竞也有了“北思聪,南康阳”的说辞。

随后到了2018年,贵为澳门赌王何鸿燊之子的何猷君创办了V5电竞俱乐部,而该俱乐部也在2020年将英雄联盟分部主场馆落地深圳,成为LPL联盟第六个拥有主场的电竞战队......

这些富二代都拥有一个共性---年轻。他们几乎都是8090后,而他们的成长也深度嵌套进了电子竞技的氛围当中。

所以电竞对于他们来说既是潮流也是情怀,而在他们的加持下,国内的电竞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变化。如电竞战队遍地开花,电竞选手的薪酬也从最初的大几千块,暴涨至百万乃至千万级别。

自此,电子竞技也彻底洗褪了污名,电竞选手也成为了不亚于足球或篮球等运动员的存在。

这可不仅仅体现在社会大众的目光审视上,自2016年开始,国家便推出了一系列针对电竞产业的扶持措施。

如在16年4月颁布的《关于印发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就提到了在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和引导青少年的前提下,企业可以有序举办全国性和国际性的电子竞技活动;而在17年4月颁布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就明确表达了对发展电子竞技等新业态的支持。

到了2018年,包括英雄联盟、星际争霸2、王者荣耀国际版等成为了雅加达亚运会的表演赛项目,而中国也派出了电竞国家队,并最终斩获了两金一银的佳绩。

时间来到2021年11月5日,杭州亚组委宣布包括王者荣耀、英雄联盟、炉石传说、DOTA2等8个游戏项目入选2022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电子竞技小项,而这也是电竞首次作为正式项目登上大型洲际综合性运动舞台。

如今的中国电竞产业已经摆脱了“一穷二白”和“鄙视链底端”的困境,甚至在不少创投人士看来,当初那群“不务正业”的富二代们或许也成为了家族产业转型的核心支柱之一。

正巧,《全职高手》的叶修也是一名实打实的富二代,他作为家族的长子却不愿意走上老一代安排的“子承父业”之路。

他偏要离家出走去打游戏,也无惧饿肚子和兼职网管打杂,也偏偏因为有了他的参与,《荣耀》方才能够迎来连绵十载的传奇。

在追梦的道路上,英雄们大抵都有着某些共性......

我们在为EDG狂欢的同时,也千万别忘记给这群支撑中国电竞走到今天的英雄们,言说一声“谢谢”啊!

1.《EDG夺冠,是电竞职业化的胜利》
2.《中国电竞激荡二十年》
3.《“失败者”李晓峰》
5.《跨界见真章》第二季:从Sky到李晓峰
}

学厨师,高工资,也不需要学历 1.高薪低压收入高 餐饮行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厨师薪资的整体上升,如今,厨师位居十大高薪蓝领职业,成为人们眼中挣钱多的黄金职业。无论是中餐厨师,还是西餐厨师,其月薪达万元早已不是新闻,而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行政总厨更能拿到百万年薪。 2.前景广阔发展好 餐饮业诞生几千年来,从未面临淘汰,一直是关乎民生的重要行业。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餐饮业已经成为21世纪的朝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孩子学什么专业最好以后有发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