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地区什么季节对病毒传播不利?


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在部分地区已经“断供”。撰文 | 凌骏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新冠疫情仍在各地多点散发,流感病毒又来势汹汹。福建、广东、广西、河南、江西等省、市卫生疾控部门接连发布夏季流感预警。根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4月下旬至6月中旬,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流感样病例数持续攀升,迅速超过往年水平且仍保持上涨势头。据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介绍,仅广东省,同期就报告超12万例流感样病例。究其原因,“新冠防控减少了公众与呼吸道病原体的接触,群体免疫减弱,加上我国低迷的流感疫苗接种率碰到新冠疫情“雪上加霜”,是导致本次流感暴发的重要原因。”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对“医学界”表示。尽管流感每年司空见惯,但威胁仍不可小觑。因流行毒株、防控情况等的不同,流感病毒致病、致死率也大相径庭。高峰年,根据中疾控2019年公布的数据,2010年至2014年,中国平均每年有8.8万例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320起流感样病例疫情暴发,涉及17省《流感监测周报》显示,本轮南方流感疫情的流行株为A(H3N2)亚型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达到流感样病例的22.6%。“H3N2亚型具有流行强度高、感染率高、变异频率快等特点。感染的总体病死率约为0.2%,”卢洪洲教授告诉“医学界”。据卢洪洲教授介绍,6月份以来,深圳三院发热门诊的发热患者就诊人数呈几何倍数增加,日门诊量约为平时3至4倍,其中流感患者占就诊人数约10%。目前,深圳市流感风险等级已经连续三周为“中”。根据定义,一周内同一地区或单位出现1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为1起暴发疫情。数据显示4月4日至6月12日,全国报告320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其中广东省56起。对应到具体病例数,卢洪洲教授告诉“医学界”,2022年截至6月12日,广东省共报告流感样病例126857例,同比去年上升10.38倍,另有死亡病例1例。其中,6月第2周流感病毒阳性率高达43.12%,“奥司他韦都已经断供了。”福建厦门,一位市民告诉医学界,其亲戚确诊为甲流,“托一位在三甲医院工作的医护同学帮忙时,她称自己也得了甲流,手上只剩一片药,也买不到。”据福建省卫健委披露,6月份以来,福建发热门诊日均量从1.5万人次上升至3.3万人次。“真实感染人数可能比数据上更严重。”常荣山向“医学界”推测,新冠防控加剧了公众就诊的繁琐程度,“儿童一般会选择就医,但对于一些感染症状并不严重的年轻人,往往就在家自行服用退烧药等待康复。”在关于本次流感与奥密克戎变异株重叠流行及其毒力、临床结局考量方面,卢洪洲教授对“医学界”表示,受人群免疫状态、病原体认知程度等因素影响,不同疾病的数据不能简单比较,但流感与新冠相似之处在于,有基础疾病或某些特定的高危人群更容易引起并发症,而并发症才是导致严重临床后果的主要原因。“流感发病率高,全人群普遍易感。大多数普通流感患者症状在3至7天内缓解。”卢洪洲教授说,“但少部分高危人群,如基础疾病患者、老年人、孕妇及儿童等,可出现肺炎、心肌炎、脑膜炎或脑炎等并发症,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甚至致残、致死。因此当出现或怀疑流感感染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住院治疗。”过往数据显示,2017年香港就曾暴发较为严重的夏季H3N2流感疫情,在当年5月至8月累计的14713例流感入院病例中,306人死亡,入院病死率达2.1%。“在我院门诊接诊的患者中,也有部分因疑似或已出现并发症风险住院的患者。”卢洪洲教授说。南北地区呈现显著差异在南方地区流感疫情接连“告急”的同时,北方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形势。6月6日至12日,北方并未发现流感病毒阳性标本。而4月4日至6月12日,整个北方地区也仅暴发了4起流感样病例疫情,显著低于往年。常荣山认为,这说明本次流感病毒来源于南方地区,或由周边接壤国家通过鸟类迁徙带入中国境内,也可能是通过养殖场的猪进行传播。据他介绍,H3N2是跨种传播的流感病毒,可以在鸟类、猪和人之间传播。“如果通俗地把H3N2比作新冠病毒,那每年流行的H3N2毒株就相当于其中的贝塔、德尔塔、奥密克戎变异株等。它们在反复传播/跨种传播中发生变异,毒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等特性也发生改变。”“而新冠防控导致南北地理上的‘隔断’,人流、物流等往来频率达到历年低谷,是本轮流感病毒未带到北方传播的重要原因。”常荣山说。卢洪洲教授则给出了另一种可能的解释,认为与南北气候差异有关。“今年夏季以来,南方多地降雨频繁,气温有所降低,这可能给流感病毒创造了适宜的传播环境。”事实上,新冠疫情到来后,遇上反季节性呼吸道病毒暴发的并不只有中国。2020年12月至次年4月,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就发生了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广泛暴发,态势显著强于往年冬季流行期,西澳大利亚州毛细支气管炎住院率达到峰值。英国政府网站则于6月20日发布报道称,今年的禽流感爆发是英国和欧洲许多地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与此同时,美国部分州也陷入了流感和新冠的双重困境。其中最为担心的莫过于儿童。过去两年,该群体在保护中成长,频繁洗手、消毒,与人保持社交距离,几乎不接触常规病原体,失去了建立被动免疫的机会,因此也更容易出现各类常见疾病的异常反弹。据卢洪洲教授介绍,此次广东的流感样病例就主要集中在中、小学之中。“我国本轮的反季节流感疫情虽不能用‘新冠一元论’简单解释,但新冠疫情确实占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卢洪洲教授称,“A(H3N2)流感毒株近两年相对沉寂,群众免疫水平偏低,伴随海外陆续解除社交隔离、跨境旅游等限制,也为各类病毒卷土重来提供了土壤。”不言而喻的是,新冠防控显著降低了过去两年全球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但常荣山向“医学界”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新冠疫情终会结束,公众也会逐渐回归正常生活。“人类与‘旧病毒’存在动态平衡,不可能彻底消灭它们,只能尽量控制。”常荣山说,“当那些被压制了的病毒在新冠结束后触底反弹,公卫系统如何有效应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惨淡的流感疫苗接种率若不是新冠疫情,疫苗也不会突然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H3N2流感首次暴发于1968年的香港,随后迅速传播至全球。据统计,1968年至1969年的大流行,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估计约100万人死亡。此后的50多年间,H3N2病毒特性在传播中几经改变,伴随人类医疗体系愈发有效地应对手段,威力早已不如当年。而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就是流感疫苗接种。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引用一系列研究数据,将流感疫苗的效力发布于官网:因流感就医的风险降低40%至60%;儿童患流感后重症监护病房(PICU)风险降低74%;成年患者入住ICU的风险比未接种疫苗者低59%;孕妇因流感住院的风险平均降低40%......由于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全球的监控数据,会提前对流行季做出疫苗组分的预测推荐。《流感监测周报》显示,中国本轮流感疫情的主要毒株A/Cambodia/e0的类似珠,位于去年2月世卫组织的北半球2021至2022年度疫苗推荐之列。尽管预测无误,但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长年惨淡,“整体接种率约5%,接种率最高的学龄前儿童也仅有12.35%。”卢洪洲教授告诉“医学界”。而相比之下,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可达60%至70%。更进一步,“新冠疫情也影响了对其他呼吸道病毒疫苗的推广和接种。”卢洪洲教授说。“医学界”查阅数据后发现,即便是经济发达的广东省,2021年流感疫苗接种率也小于2.7%。由于流感疫苗并不属于免疫规划疫苗,需自费接种,就更不用提基层地区。“相比于新冠病毒,防控流感本来要简单得多。”常荣山对“医学界”表示,“传播能力没那么强,病死率又总体可控,只要疫苗接种率能上去,不会构成太大威胁。”现实则是低迷的疫苗接种率让问题变得复杂,也是导致本次夏季流行的重要因素。除了呼吁加强流感疫苗接种,常荣山还建议,在未来新冠疫情结束后,非流行季应尽早取消戴口罩、社交隔离等一系列物理防疫措施,过度的保护让群体免疫持续受损,可能导致未来感染更多意想不到的疾病。但现在或许还不到时候。尽管卢洪洲教授推断,本次流感造成全国大传播的可能性不大,但依旧要重视流感和新冠重叠流行的风险:对于卫生工作者,要加强两种病毒早期鉴别诊断以及潜在并发症风险的能力。同时,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应切实到位,因流感期间大量病人前往医疗机构就诊,人群聚集也可能导致呼吸疾病的传播暴发;对于公众,继续遵守呼吸道疾病传染的预防措施,包括新冠疫情防护措施,如口罩佩戴、保持社交距离等,也能起到多病共防的效果。“鉴于目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广泛流行,相应的防护措施仍不能放松。”卢洪洲教授称,“即使在新冠结束后,对于流感等其他传染病的免疫系统锻炼,也不应局限于群体免疫,疫苗接种的覆盖仍然是保障公共卫生更为重要且精准有效的手段。”想获取更多热点特稿?HPV疫苗打一针就够了?灭活疫苗与mRNA疫苗有何区别?美国FDA公布“新冠疫苗1291种副作用”,真相是?你想看的“医”手资讯医生站“医学特稿”专栏都有

}

新冠疫情尚未结束,反季节性流感却已到来。国家流感中心6月17日发布的最新周报显示,本周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部分省份进入夏季高发期,以A(H3N2)亚型流感病毒为主;北方省份流感活动处于极低水平。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6月以来,广东、福建、江西、海南等地接连发出预警,部分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接诊量骤增,多省进入流感夏季流行高峰。

6月20日,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福建各地发热门诊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明显增加,6月份以来,日均门诊量从1.5万人次上升至3.3万人次,受流感等重点传染病流行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部分地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供需矛盾突出,出现发热门诊人员拥堵、就诊等候时间长等问题。

6月21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官微“广东疾控”发文称,根据2022年第22周即5月30日-6月5日的数据,门诊中流感样病例占比(ILI%)达7.29%,“说明平均100个门诊病例中有7个是发热超过38℃,伴有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症状的人,提示我省已进入流感夏季高峰。

通常情况下,流感多在冬春高发,为何今年南方多省出现反季节性高峰?这种情况下,流感疫苗是否足够?

为何出现反季节性流感高峰?

流感病毒有甲(A)、乙(B)、丙(C)三型,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能力很强。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易变异,人群普遍易感,本次在南方多省流行的病毒正是以甲型H3N2型流感为主。流感传染性很强,可致暴发、流行,其症状主要是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和全身不适,一般是高热,体温可达39~ 40℃,可伴有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虽然流感在多数人身上表现为轻症,但是,流感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老人和小孩感染病毒后易发展为重症肺炎。

6月23日,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告诉界面新闻本轮流感集中暴发在南方,且集中在夏季,和我国南方与东南亚接壤或有一定关联。本轮流感在澳大利亚比较严重,东南亚国家也因此波及,加上越南等国家全面停止防疫,两地迁徙的鸟类有可能把病毒直接带入境内。

常荣山表示,目前流行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株近两年相对沉寂,群众免疫水平偏低,但其威力不容小觑。1968年7月,中国香港曾暴发H3N2亚型流感,并引起全球大流行,致死人数近100万。

常荣山提醒,流感经常会发生抗原漂变,现在的H3N2亚型流感与当时毒株发生了很大变化。几十年间究竟发生了多少次抗原漂变已无可考证,但只要发生过,以前接种的疫苗就无效。他建议,为了预防,每年都需要更新流感灭活疫苗的疫苗株。

此前,受益于新冠疫情严密防控,据国家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流行性感冒发病数由2020年114万人,下降到2021年的42万人。不过,至于前两年流感患者有所下降,也因此累积了较多的流感易感人群。民众一放松警惕也会导致流感数据的上升。

6月22日,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卢洪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对新冠疫苗接种的强调可能导致其他呼吸道病毒疫苗的推广和接种受到影响,使民众接种比例下降。我国流感疫苗整体接种率约5%,其中接种率最高的学龄前儿童也仅有12.35%。

常荣山推测,本轮流感猛烈的还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长时间佩戴口罩,形成的物理防控强度非常高,甚至导致老年人、儿童这些易感人群,出现一段流感“真空期”。加上呼吸道病毒基本没有发生季节性流行,削弱了易感人群对流感的群体免疫屏障。

如今流感反季节来袭,疫苗产能是否会跟不上?6月22日,国内流感疫苗龙头华兰疫苗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现有的四价流感疫苗总的产能为10000万剂/年,包含成人剂型与儿童剂型。公司的2022年四价流感疫苗供应工作已于5月25日启动,公司已向广东、陕西、四川、海南发货并在部分地区开始接种。

金迪克表示,公司2022年生产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部分批次样品已送至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验,待检验通过后将实现批签发,后续批签发情况您可以在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网站查询。

根据国家药监局网站和疫苗批签发信息,年度有9家厂家供应流感疫苗。据华兴证券报告,从各企业流感疫苗批签发量占比来看,2020年华兰生物四价流感疫苗位居首位,批签发量占比35.9%;排第二的是赛诺菲巴斯德(三价),占比15.5%;其次是北京科兴三价流感疫苗,占比12.3%。

不过,随着中检院不在披露详细的疫苗批签发数据,今年流感疫苗具体的批签发情况不得而知。

而随着这几年流感人数下降,还有抗流感药的业绩与股价。曾经的抗流感“神药”奥司他韦销售额从2019年的60亿峰值遭遇断崖式下跌;流感疫苗的批签发量也收新冠疫情影响在不断萎缩。

以国内抗流感药物龙头东阳光药为例,其2020年财报显示,可威颗粒及胶囊销售额共计20.68亿元,占东阳光药制药板块营收的88.1%。受疫情影响,2020年较2019年下降65.13%。2021年又继续下跌。今年1月,东阳光以超37亿的价格把东阳光药卖给了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香港东阳光销售有限公司。

不过,现在抗病毒药物因进入流感季重新紧销起来。据财联社报道,广州多家药店抗病毒药物销售明显增长,甚至出现缺货现象。香雪制药生产的抗病毒口服液近日终端销量已较平时增长了4到5倍。

但国内应对流感的抗病毒药物竞争依旧激烈。以抗流感“神药”奥司他韦为例,国内上市的磷酸奥司他韦产品多为胶囊剂和颗粒剂,其中,胶囊剂中罗氏、东阳光药、石药集团欧意药业、四川科伦药业等企业拥有生产批文。颗粒剂型仅有东阳光药1家拥有生产批文,这款也占据了一半市场。据米内网数据,目前还有石家庄四药、乐普制药、齐鲁制药(海南)等10余家企业提交了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的上市申请。东阳光药很难再一家独大。

在流感疫苗方面,相关概念公司此前也难露出喜色。除了疫情及新冠疫苗集中接种影响到了流感疫苗接种外,再加上流感疫苗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流感疫苗企业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普遍下滑三成以上。

金迪克2021年度营业收入较2020年下滑了33.41%。金迪克表示,流感季产品未来预计销售退回情况,预计销售退回率从0变更为10%,减少2021年度营业收入约4,541.99万元。

2021年年报显示,华兰疫苗实现营业收入18.30亿元,较上年下降24.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1亿元,较上年下降32.86%。具体来看,流感疫苗产品实现18.24亿,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24.66%,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减少1.4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方什么季节对新冠病毒传播不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