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料怎么物理灭菌?

在物品及空气中分布着大量微生物。进行食用菌生产必须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掌握和运用消毒、灭菌技术,严防杂菌污染,保证菌种优良纯正,使食用菌顺利生长发育,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消毒灭菌是排除杂菌干扰,为食用菌创造洁净生长环境的重要保证。也是食用菌生产中的一项基本技术。 

       1.灭菌  杀死一定环境、物品中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使一定范围内的微生物永远丧失生长繁殖能力,使之达到无菌程度,是灭菌的目的。经过灭菌的物品称“无菌物品”。灭菌可分为杀菌和溶菌。杀菌是指菌体失活,但菌形尚存。溶菌是指菌体死亡后发生溶解、消失的现象。

       2.消毒:杀死环境、物品中的病原菌(杀不死芽孢),而对被消毒物品基本无害的方法为消毒。 

       3.防腐:暂时抑制其生长。使微生物暂时处于不生长、不繁殖、但又未死亡的状态,称为防腐。属于一种抑菌作用。 

       4.除菌用冲洗、过滤、离心、静电吸附等机械手段,除去微生物的方法为除菌。 消毒灭菌主要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各种理化因子究竟能起到灭菌、消毒、防腐中的哪种效果,主要取决于本身的强度或浓度、作用时间、微生物对理化因子的敏感性及菌龄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任何消毒灭菌法的使用,必须达到既杀灭物品中的微生物,又不破坏其固有性质的目的。

}

消毒供应室灭菌岗位职责

/ 点击数:21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6日 来源:

自净式传递窗验证过程中的性能确认

自净式传递窗已经过安装检查确认和尘埃粒子测试,各性能参数符合生产要求后。在自净式传递窗紫外线消毒后,通过已经过微生物学、无菌知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的人员进行挑战性实验对紫外线消毒效果及消毒时间进行验证,确认紫外线消毒效果及消毒所需时间。 一自净式传递窗验证程序:

紫外线消毒前,将塑料管内的生物指示剂菌片无菌移入(用灭菌后的镊子)到灭菌后的培养皿中(一个培养皿放三个菌片),用灭菌后的大头针支起,尽量让菌片两面接触空气,,裸露在空气中,紫外线消毒时放在自净式传递窗内合适的位置(关键部位、离高效和回风口最远的地方),开启紫外灯及自净风机开始进行消毒,分别做在消毒开始后10分钟、15分钟、20分钟三次实验,每次结束后用无菌操作的方法(用灭菌后的镊子)将培养皿中的菌片(每次一片)移入到装有枯草芽胞杆菌培养液的塑料管内拧紧,做好状态标记,放入密封容器保存。

培养及结果观察:分别将消毒不同时间段取出的生物指示剂置于恒温箱中37℃进行培养,同时取一支未经灭菌的枯草芽胞菌片加入枯草芽胞杆菌培养液内的塑料管中作阳性对照,经48小时培养后,阳性对照的培养液应呈浑浊生长,培养液由红变黄。经灭菌后培养的菌片液体应澄清,培养液仍为原来的红色。经初步观察后再继续培养7天,结果仍与第一次观察的结果一样,则判为验证合格。根据培养的结果判断紫外线消毒的效果。

注:生物指示剂名称: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Atcc6633) 生物指示剂性状:圆片形、红色液体 生物指示剂含菌量:5×105~6CFU/片 适用范围:气体灭菌 有效期:一年 生产厂家:上海

二 偏差处理:对确认过程中出现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偏差处理。 1 处理方法:

2 该系统在确认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制定的系统操作程序、维护保养程序、采样操作程序、检测程序和质量标准进行操作和判定。

3 当由于出现故障或系统出现其它原因时应该作为偏差情况进行处理立即启动偏差处理,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出该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原因后,发整改通知,要求该项目负责部门或单位立即整改,整改合格后,重新进行确认,确保该项目符合标准要求,并编写偏差处理报告,内容包括:该项目负责部门或单位、发生的原因、不符合项目特征、整改过程、重新进行确认记录等相关内容。

4 重新采样:由于采样、外部环境等因素有时会出现个别采样点不合格现象,这时应考虑重新采样,符合以下要求:

(1)在不合格的采样点重新取一次。

(2)如仍不合格,分析不合格原因,并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3)问题解决后重新采样,如检查合格,再重复取样一次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要求。 5 可接受标准:不符合标准项目必须找到原因,进行整改,并重新进行确认直至合格。 6.验证及评价见附件

(一) 7.再验证周期:一年

常用消毒灭菌效果评价实验操作实例

1、目的要求:熟悉压力蒸汽灭菌、紫外线消毒效果试验的检测方法。

(1)菌种: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

(2)指示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菌片、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菌片。

(3)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普通肉汤培养基、溴甲酚紫蛋白胨水。 (4)试剂:消毒剂及其相应的中和剂、洗脱液。

(5)其他器具:压力蒸汽灭菌器、紫外灯、无菌镊子、无菌吸管。

(1)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检测方法:①将5片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菌片分别装在灭菌的试管中,管口用牛皮纸包封,然后置在通气储物盒内;②将通气储物盒放于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 内5个不同的位置;③103.43kPa灭菌20—30min后,以无菌手续取出菌片,放入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中,于56%培养48h,观察培养基颜色的变化;④如所有培养基均不变色,外观澄清,说明无菌生长,则灭菌合格;如有1支培养基颜色变黄且外观浑浊,说明有细菌生长,则灭菌不合格。 (2)紫外线杀菌效果的检测方法:①取市售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染菌的载片8个置于距紫外灯管垂直1m处,开启紫外灯照射,于30、60、90、120min4个不同间隔时间各取出2个放入盛有洗脱液的试管中,振摇80次后进行适当稀释;②取0.5ml洗脱液做倾注平板,35℃培养48h,做菌落记数;③试验同时做阳性对照,除不做照射外,其他操作同上;④计算杀灭率

杀灭率=(阳性对照组菌落数-试验组菌落数)*100%/ 阳性对照组菌落数 ⑤对指示菌杀灭率≥99.9%,判为消毒合格。达到物理检测标准时,作为消毒合格的参考标准。

药典附录上有呀,湿热灭菌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干热灭菌用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臭氧消毒用枯草芽孢杆菌

开臭氧消毒前监测结果与消毒后结果进行比较;每天臭氧空气消毒后取样监测浮游菌、沉降菌、设备表面微生物数连续监测7天,结果应符合下述规定。

1.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食用菌培养料灭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