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怎么样?

  眼下,全国各地已按下“复工”按钮。

  疫情防控阻击战之外,另一条战线也日渐清晰——恢复经济正常运行。

  谭主统计了一下,2月12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复工”一词出现了三次,“生产”一词提到了七次。

  频频强调表明了一个态度:防控疫情、复工复产。

  两条战线互为支撑,缺一不可。

  一周里,全国的复工情况究竟什么样?谭主联动了多方大数据机构,尝试获得答案。

  中国经济正在“回血”

  谭主与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极光大数据合作梳理了124亿条数据,绘制了这样一张全国人员返岗情况走势图。

  能看到两个明显的阶段:

  2月3日-2月9日:全国人员返岗率处于低位。

  2月10日-2月12日:周末过后,全国复工开启涨涨涨节奏。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月12日,全国人员返岗率达到了26.06%。

  大家的预期被证实:虽然还不能称为“满血复活”,但多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在“回血”。

  首先,10号是多地的复工时间。

  除此之外,谭主也从一个小转变,发现了更深层面的原因。

  2月9日,杭州市有序复工专班发布了一个公告:杭州市29814家企业提出了复工申请,但最后只核准了162家。

  而几天之后,情况已大不一样。温州、嘉兴、舟山等“包邮区”城市,对返工人员推出“包邮”政策,鼓励企业包车接回外省员工。

  从拒到迎,从堵到疏;从抓“防疫”这一头,到抓“防疫”和“复工”两头,反映了不少地方两周之内的政策变化。

  11日,发改委发声:“我们将严格制止以审批等简单粗暴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的做法。”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也对此表态:此风不可长!

  不难看出,复工节奏步入正轨。

  当然,全面复工并非一蹴而就。

  势必有一部分先行者,推动了复工拐点的出现,拉动经济回归正轨。

  他们是谁?从事什么行业?在哪些地方? 谭主联动了各方大数据机构,试图呈现出“复工现状图景”。

  哪些行业率先复工?

  中国联通大数据公司依托13.5亿条手机信令日志数据和103亿条互联网日志数据,分析得出:近两周以来,快递人员和外卖人员成了复工先行者。他们的复工情况是这样的:

  这张图让谭主出乎意料。

  一方面,2月3号-2月10号,这个群体的复工人数迎来猛增。

  这意味着,10号之前,许多快递和外卖小哥已经先行一步,返回岗位。截至2月13日,全国外卖和快递人员复工人数达213万人,复工比例62.33%。

  另一方面,当我们从全国情况聚焦到武汉。令人意外的是,被按下“暂停键”的武汉,快递小哥却在加速。

  目前武汉已有400个寄递网点恢复正常运营,快递站点存放着堆积如山的包裹,全国各地的救助物资、生活必备的柴米油盐,等待快递员中转运输,流向各个角落。

  他们穿梭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为了市民的正常生活负重前行。

  在他们的带动下,不少实体店也重新开张。

  支付宝和网商银行根据所服务的上亿实体小店用户数据,分析发现:餐饮店、小超市、小药店等全国小店的营业率已经连续6天回升,营业数量增加超过110万个。

  另一些复工先行者,您一定不陌生。

  他们中间有停产570天、96小时内复工的口罩企业;有5倍工资急召工人回厂、赔钱搞生产的防护用品企业;有“人民需要什么,就造什么”的跨界转产企业……

  谭主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及每日互动、数联铭品公司,对全国医用物资企业7245万条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

  复工比例最高的是防护服等“身体防护”,其次是“口罩”。从9号起,护目镜等“面罩类”生产线上的返岗人员,也开始增加。总体人员返岗率达到45.83%。

  这些先行者的付出有了回报,好消息终于传来: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医用防护服日产量由1月28日的0.97万件,快速增长到2月13日的9.39万件。

  哪些地方率先复工?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问问电力部门。

  昨天,谭主跟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单葆国聊了聊。根据他对2月12日全国用电量的观察,山东、上海、江苏、辽宁、广东等省份的用电量,都比2月8日有了显著增长。

  令人兴奋的消息来自广东,这个经济总量占全国十分之一的第一经济大省。

  截至2月14日,广东省用电量持续回升态势明显,与复工前一天(9日)相比增长18.7%。

  其中,工业用电增长较为迅猛,与复工前一日(9日)相比,增速达到67.5%。这说明广东企业正在开足马力复工复产。

  根据2月14日用电量测算,广东已有超60%的企业复工复产。

  机器一响,黄金万两。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元、拥有雄厚制造业集群的广东,复工表现抢眼。

  另一个经济大省浙江,用电回升的趋势也较为稳定。

  截至2月14日,也就是上周最后一个工作日,浙江公布的企业复工电力指数是27.55。啥意思?通俗来说,如果所有企业正常生产时指数是100,那么目前浙江企业复工水平已近正常状态的三成。

  虽然27.55的数值有待提升,但目前回暖的趋势已十分明显。

  2月9日,这一数字是23.56,此后五天里数字分别是24.36、25.47、25.83、26.77、27.55,一日比一日走高,整体不断攀升。

  一些行业复工情况已非常突出,其中金融业复工电力指数最高,已达到71.57。口罩、防护品行业也加紧复工复产,指数达69.59。

  更加活跃的线上场景

  对不少互联网企业而言,疫情期间与其说复工,不如说业务本来就没有按下暂停键。

  阿里巴巴的一千多万条数据显示,2月份,每天有超过3万人来淘宝开新店。近半个月,淘宝直播上,新开播的直播间数量同比翻番,开播场次也比去年多了110%。

  互联网医疗企业远程参与抗“疫”。微医数据显示,截至14日,已有32978名在线医生提供医疗咨询服务129.6万人次。

  不仅如此,传统企业也纷纷转战线上。

  银泰百货旗下的1000多名导购员在三天之内开出了1000多场淘宝直播,带来的成交额接近1000万元。

  58同城做了一项统计,疫情期间采取在家办公方式的企业占到了55%。

  一个细节很有意思,这波“云复工”还意外地带火了办公用品消费,苏宁梳理了2月10日-2月14日的消费大数据,发现自2月10日第一批人复工开始,电脑销量同比增长116%,无线鼠标销量同比增长178%,蓝牙键盘销量同比增长148%。

  复工步入正轨的同时,疫情防控也传来好消息。

  15日最新数据显示,湖北以外新增病例12连降。

  这意味着,防疫措施有效果!多地复工以来,并没有引发大规模疫情扩散。

  怎么做到的?看看这张图,它不是段子,而是眼下不少企业的“硬核”防疫措施。

  “食堂吃出了考试的感觉”、“不准偷看别人吃饭,那位同事把脑袋转过去”、“不许交头接耳”……这条微博的阅读量超过了4亿,引发网友大量跟帖,并晒出同款食堂。

  眼下,为了复工顺利开展,各个地方、各个企业招数频出,力争把疫情防控做实做细。

  国家信息中心搜索超544万条企业复工的相关数据发现,目前已复工企业,大多采取了这些措施:

  隔离、消毒、戴口罩、测体温、勤洗手……

  种种手段,目的只有一个:零感染,促生产。

  这些措施的落实,将让复工的节奏越来越快,经济的活力越来越强。

  这两天,武汉一个90后快递小哥火了。他帮附近两三千居民买菜,成了大家心中的“送菜英雄”。此刻,越来越多快递小哥上路,他们的身影绘成了这样一幅图。

  看着这张图,谭主突然有一个感受:

  武汉地图上的这些红色,其实不仅仅是快递业的忙碌,它更代表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复工仅仅一周,中国经济已经开始逐渐“回血”。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好转,中国经济重回正轨的步伐也会越来越快。

  来源:“玉渊谭天”微信公众号

}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大数据行业,显而易见高薪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重要,但大数据就业薪资用笼统的一句话就概括了,是否太没有说服力了,接下来本问从三个维度来分析大数据的薪资情况,第一,摘选科多大数据培训班所有培训学员就业薪资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在成都区域;第二,从招聘网站看照片岗位薪资的构成情况,第三,从北京地区大数据各岗位的薪资情况,通过本文科多大数据希望能让大家全面了解大数据的薪资水平。

第一,从科多大数据其中一个大数据开发培训班的全体学员的就业情况,进行多维度分析。先看具体就业情况,为保护隐私,隐藏重要信息。

大数据0基础开发班就业信息,想进入大数据行业,一定要学好相关技术,需要大数据学习视频资料和公开直播免费课程可以加我扣扣群:进群获取永久听课权限,每天分享最新学习资料,零基础到项目实战

1、薪资分析,全班一共30人

总结:该批学员初入职场,故为初级(优秀者可达中级)的平均薪资水平11k,有20人集中在10-14K之间。

总结:年龄分为三个层面,23岁左右的应届毕业生,24-27岁工作大概2-3年的转行者,28岁以上的行业老司机不畏未知,大胆转型升级

总结:本科从业者高达80以上,但专业也并非没有出路,接近20%的比例,平均薪资也能接近10k。

总结:很多人认为非计算机专业出身肯定学不会,从上图可见,非IT专业占到一半以上

第二、招聘网站薪资待遇

下面是从拉勾网上查询的大数据人才的招聘信息,目前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大数据人才的薪资也在1万左右,同时携程、滴滴、百度等大型互联网企业也在招聘大数据人才,同时招聘的门槛比较低。

招聘网站相关岗位薪资情况

从上图来看,大数据岗位的薪资还是非常不错,集中在15K左右,只要你通过好好学习大数据,掌握了扎实的大数据技能,然后去找一份大数据工作是很轻松的。

第三,大数据相关岗位薪资情况,以北京地区为主

上面我们分析了第三方的招聘网站上的大数据岗位的招聘信息中的薪资数据,下面以北京为例,来了解下大数据几大相关职位的就业薪资水平。

上图中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培训薪资在3万左右,当然这个薪资一般是需要有过开发经验的就业学员或者是有一定工作年限的人员可以达到,刚毕业的学员只有极少部分可以拿到接近的薪资。

数据分析师因为更偏向于数据统计、数据分析这款,对于技术要求不高,相较于大数据开发等技术类职位,薪资略低,但是目前随着大数据可视化的热门,数据分析师如果再具备数据可视化设计的能力,薪资待遇也会进一步提升。

再来看下hadoop工程师,平均薪资在两万左右,相较于大数据开发,单存的hadoop工程师因为掌握的技术单一,所以薪资待遇会略低点,不过可以通过学习,扩充自己的技能,薪资也会增长较快。

数据挖掘作为大数据的核心环节,同样因为在互联网场景中,深挖出有价值的数据,才能够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所以目前这块的薪资待遇在两万多左右,也算不错的。

相较于单纯的编程开发,算法工程师则要更高端点,因为算法不同于编程,函数的使用,还需要运用到大连的高级数学的知识,相较而言门槛也较高,目前来说可能需求不是很高,但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对于算法工程师的需求会不断增加,薪资待遇也会提高。

大数据总结:大数据行业薪资居高不下的原因,和人才供需不平衡有莫大的关系,与此同时,对技术的要求和项目经验也要大有关系,想进入大数据行业,一定要学好相关技术,需要大数据学习视频资料和公开直播免费课程可以加我扣扣群:进群获取永久听课权限,每天分享最新学习资料,零基础到项目实战

}

其实转行大数据是个不错的想法。大数据本身而言是以数据为核心的一个产业,还是一个围绕着大数据生命周期而进行不断循环往复的一种生产过程,同时也是通过由多种行业分工以及协同配合所产生的一种复合性极高的一类行业。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里,数据其实就是企业发展的生命,零售业、金融业、物流业、制造业等各个行业都拥有着大量的数据作为其企业核心的支撑,同时也在高速发展中的未来,面对这种情形,数据处理将会变得极为复杂。伴随着国家大数据纲要的发布,大数据产业发展将会被提升到一种国家战略的层次。

大数据产业现在需要各种类型的大量行业人才,一种类型为熟悉数据架构、大数据算法以及系统研发等在内的对于技术要求很高的专业人才。而另一种则是从事产业大数据推广的人才,但从现状上来看,由于培养体系上的不完整,人才的培养无法能够满足大数据方面的发展需求。

大数据行业最近几年才开始被大力发展了起来,但在国内的布局还有发展上并不能说是很成熟,如果是大数据从业人员,那么竞争相对其他较为热门互联网行业会小些,尽早进入才有可能在这个行业内成为领军人物,想要转行的你需要行动起来了。

据国内权威数据统计,未来五年内,我国信息化人才总需求量高达近1500万— 2000万人。以大数据分析为例,我国大数据人才需求以每年递增20%的速度增长,每年新增需求近百万。其中北京地区大数据分析岗位薪资方面平均每月可达到22.1K,应届毕业生目前的薪资水平就已经达到了平均每月12.9K。

从就业方向来看,大数据人才主要有三大就业方向:

大数据业务流程有4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数据准备、业务理解、数据挖掘、分析应用。

大数据技术正在开始向各个行业蔓延,大数据与云计算、金融、AI、物联网、医疗以及政府公共服务等行业相结合,从而缔造了很多就业新岗位,大数据浪潮不仅只是开始席卷全行业,而且在城市规划、政府职能、安全执法等方面也将会需要大数据的支持,所以说,大数据在各行业当中算是一个通吃的技能 ,基本上不用太担心就业的问题。

目前来说,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其市场的价格,在我国,大数据方面的专业人员其实还不是很多,这也就造就了大数据人才是当下最具有前景的高薪行业之一,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开发等岗位的大数据人才必将会成为市场内最为紧缺的人才,不但发展前景好,而且薪资水平也是水涨船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数据平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