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区块链技术,线上还是线下学比较好,和数软件的和数链课堂能学到吗?

有一次阿里的数据技术团队和客户的技术团队联调,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客户那边说,不对,你打开前面那个目录,下面什么什么路径下,有个文件你看一下。阿里的同学惊到了,问你怎么知道?那边说,我原来是也是这个团队的,那个目录是我创建的。

和我讲这个故事的人,是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朋新宇(花名小芃),他最新的身份是瓴羊智能服务公司CEO。

朋新宇(花名小芃)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瓴羊智能服务公司CEO

"推出瓴羊是阿里巴巴集团经过长期考虑后迈出的重要一步。"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说,未来的公司广义上都是数据驱动的,全方位的数字化建设是各行各业的共识。面向广阔的数字化时代,瓴羊承担将阿里巴巴集团在消费等领域沉淀的数字化能力转化为智能产品及服务的重任,期望通过领先的技术能力建设,形成对千行百业的DaaS服务(Data

产业数字化的故事已经讲了很多年,大家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数字化的核心问题,还是要解决数据问题,这也是前几年"中台"概念超级流行的原因所在。

小芃带领的数据技术及产品部,其实就是阿里巴巴集团内部解决数据问题的团队,阿里的中台建设都是他们一手在操作,说他们是阿里集团内部最懂数据的团队毫不夸张。也正因如此,小芃团队的人在市场上也非常吃香,很多人都去了甲方。小芃讲的这个故事,其实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场景,他也认为,这就是一个数字化服务生态的雏形。

但是现在企业面临的问题也很清楚了:"企业数字化建设主要面临三难:一是"问题定位难",如同看病时需要专家进行体检和会诊;二是"解决难",许多复杂的症状需要组合用药,有些药还不好买;三是"持续运营难",后续需要康复师持续陪伴和监督。这些不是上一个系统、换一个工具,通过解决局部问题能实现的。"小芃说。

很明显,数字化已经进入到真正的深水区,"阿里和千万企业一样,肩负建立数据智能驱动的新商业的使命,过去多年阿里有过许多探索经验,沉淀出不少方法论和产品工具,已通过社会化服务为大量的企业客户所使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点状的、零散的赋能服务已经不能满足这个迅速变革的时代,企业需要更为系统化的能力与整体的解决方案。因此,瓴羊DaaS平台应运而生。"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程立这样介绍瓴羊成立的初衷。

对比数字化进程和当年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会发现整个生态有一个重要的角色是缺失的,那就是咨询公司。很大程度上,小芃说的数字化"三难"问题,在信息化时代都是依靠咨询公司来解决的。但是数字化发展的太快,以至于咨询公司也来不及沉淀下足够厚实的方法论。而阿里这次把瓴羊推到前台,其实就是希望瓴羊借助在阿里实践得出的方法论,并且结合成型的产品打通这一难关。

"今天客户和阿里合作,上面有天猫流量,下面有云这一层,但中间断层了。今天客户要的是业务增长,需要数据驱动的服务。那数据如何去和他的pass 平台连接,通过钉钉或其他平台去触达内部的员工系统?这就是瓴羊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天猫或者电商代表了消费互联网的话,云就代表了产业互联网化,我们是在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之间做厚价值的一层。"小芃这样解释瓴羊的定位。

小芃开玩笑把瓴羊的服务总结为"三流","瓴羊解决的是客户在数据流、工作流、商业流三流协同的最大公约数问题。"基于三流的基础,他也为瓴羊设计了不太一样的商业和服务模式,"三流的结合,才能够从思想上解决增长方法的问题,从工具上解决效率的问题,从人才上解决未来持续的运营和成长的问题。形象一点说,我们提供的是耗材加器材加人才的服务,器材是工具,耗材是数据产生的智能,人才就是数字化人才。"

在小芃看来,瓴羊是一次内部创业。作为阿里的老兵,这件事情激起了他熊熊的斗志,"我和老逍(指阿里集团董事长张勇,花名逍遥子)的共识是,这件事情要看五到十年,不能急。"

阿里上一次被大家记住的内部创业是钉钉,但相对于当年钉钉类似于背水一战的悲壮,瓴羊的起点还是很高的,他们手上不仅已经与LVMH、现代斗山、红星美凯龙、麦当劳、一汽奥迪等众多头部客户展开了合作,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拥有了一支颇具规模的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数据团队,和非常完整成熟的产品线——其中Quick BI数据可视化分析是中国唯一且连续三年入选 Gartner ABI 魔力象限的 BI 产品,生意参谋更是无数淘系店铺一站式数据化运营工具。

近期,小芃和钛媒体联合创始人刘湘明做了一次深入的沟通,不仅谈到了这一次创业的构想,也详细谈到了大家最关心的阿里中台。

钛媒体:瓴羊把自己定义为一家DaaS公司,SaaS和DaaS的区别在哪里?

小芃:第一,先从定位讲:SaaS是数字化工具的改革,DaaS是数字化改革的工具。传统的SaaS主要是对工作流程的改造,而DaaS的本质是以数据驱动为增长引擎,全面重构企业的商业流、数据流和工作流,让企业有数据可应用、靠数据来思考、用数据来决策,用数据的确定性帮助企业应对不确定性,从而发挥最大经营价值。

第二,再从本质讲:SaaS解决效率问题,DaaS解决价值问题。过去,企业认为:业务从线下到线上化,买个SaaS软件,就能实现数字化。但是企业发现,无论是CRM还是ERP,不管采购什么类型SaaS软件,大多只解决了效率问题,但并不能提升业务的价值问题。

SaaS是一种工作流的标准化,DaaS是数据流的全场景化;将数据产生的价值贯穿在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

钛媒体:你服务天猫客户很多年,生意参谋也是非常成熟的产品了。从你的角度来看,他们还有什么痛点呢?

小芃:如果从客户的视角来看,都是多平台运营,天猫最多占70%,那其他平台的营销怎么办?如果能有一套系统,可以支撑多个平台,综合做分析,是不是效果会更好?现在的做法是,从各种平台上雇人把数据下载下来,自己再在云上做分析,成本高,效率低。我就想试试数据的多平台打通的问题——以分析云作为一个载体,商家可以通过广播方式或者服务商来对数据做分析。

一年前干这件事情会很难,今年有政策、有标准可循,是最好的机会。阿里也应该是在数据合规安全建设上标准最高的公司之一,我们把这些技术能力产品化,把这些产品通过阿里云或其他云给到商家,给到服务商,我们的服务是支持其他云的。

钛媒体:瓴羊的产品和服务是怎么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

小芃:瓴羊旗下有分析云、营销云、产销云、客服云、开发云五大产品矩阵,包含Dataphin、Bizphin、Quick BI、经营参谋、生意参谋、Quick Audience等11个核心产品。瓴羊解决的是客户在数据流、工作流、商业流三流协同的最大公约数问题。举个具体的例子:某家国内知名的乳制品公司,他需要了解多平台的会员、库存、物流、客服现状,发现问题从而进行业务策略的制定或者调整。如果依靠传统的ERP系统,他只能看到单个平台的现状,就算看到问题了也没有办法高效组织大家解决问题。但是通过瓴羊的DaaS服务,他可以在经营参谋上看到全域全链路的经营数据,这是数据流;可以将发现的问题以及任务通过协同平台高效传递给各个部门,这是工作流;可以通过Quick Stock、Quick Service等产品进行一站式操作,让决策链路可视化、可跟进化,决策结果真正落地,保障业务增长,这是商业流。

三流的结合,才能够从思想上解决增长方法的问题,从工具上解决效率的问题,从人才上解决未来持续的运营和成长的问题。形象一点说,我们提供的是耗材加器材加人才的服务,器材是工具,耗材是核心的数据,人才就是数字化人才。

钛媒体:你提的器材、耗材和人才的说法,很有新意。人才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小芃:全社会依然存在数字化人才不足的难题。数字化系统部署以后,必须有数据运营的人才。有一些客户,当瓴羊的服务结束之后,会觉得落差非常大,主要原因是他们内部缺少真正有数字化运营经验的人才。去年一年,有7万人在阿里平台上通过了数据分析师的人才认证,他们中大部分都找到了相关的工作。作为承载庞大数字化生态的重要平台,阿里之后也将以瓴羊为依托加强对数字化人才的批量培养,不单为企业提供数字化技术能力,也将扶持更多的生态伙伴和团队一起为企业提供服务。

钛媒体:中台最早就是你们团队搞起来的,为什么瓴羊没有把中台的概念作主打?

小芃:我对中台的概念还是很谨慎的,现在外面两个中台叫的比较多——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数据中台我觉得还是要继续,因为现在多平台的经营的话,数据中台非常必要,这是以效率、治理、安全为主。业务中台要谨慎。业务中台是首先要懂业务,瓴羊还要多多学习,我们会把中台的能力慢慢叠加上去。

钛媒体:阿里巴巴的中台是如何诞生的?

小芃:外界传阿里巴巴中台理念来源于游戏公司SuperCell,其实只是其中一部分。结合实际工作的情形,我试着还原更多细节。2015年集团提出大中台战略,其实早在2012至2013年就有不同团队陆陆续续在做这个方向的事情。那时淘宝发展非常迅速,业务每年都是三位数的增长,我们发现,数据的一张大表可能被八个BU存储八遍,以当时的价格,一张表的存储成本1200万元左右,八张表就将近一亿元。

虽然不是一模一样,但这八张表里90%的内容是相同的,可能字段的类型和存储的时间周期有所不同,但不同只占10%。这就是巨大的浪费。但站在当时BU各自的视角来看,他们都觉得好,效率非常高。当时并没有横向的岗位去看这个事情。

于是我们提出要做一个数据公共层——就是数据中台的雏形。我们真正在内部做完一些测试后,发现可以大范围去推广。正好2015年高层去参观了游戏公司,发现全球游戏榜前十名中超过一半的游戏是出自非常少的员工,全靠统一的流程和标准来支撑游戏发行、底层模块、游戏数据等,在规定时间内以一套指标体系评测可行性,快上快下。这对阿里有所启发。

当时阿里巴巴已经有五六万人,业务也很多,如果我们能以"大中台小前台"的方式运作,快上快下、迭代业务、减少浪费,效率会得到极大提升。因此结合此前我们内部的实践,2015年,集团正式提出了中台战略。

钛媒体:各个业务BU的这些表合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吗?

小芃:理解不难,做好很困难,单从技术视角来看,可分三个阶段来讲。

第一阶段,叫业务定义。八张表里面哪些相同、哪些不同,这需要类似于业务流咨询工作。

第二阶段,做表的接口定义。这么多指标,哪些在一张表,哪些要拆成多张表。一张表可以保证通用性,多张表保证在不同业务接口之间的灵活性。哪些是主表,哪些是从表。

第三阶段,工作方法。如何保证中台和前台之间的协同,业务开发的人员和数据开发的人员,都必须要掌握同一套工具,开发方法要保证中台和前台一体。

钛媒体:表的合并不仅仅是个技术挑战,数据权意味着BU权力的重新划分,这个事情的推进很困难吗?

小芃:可能是被外面过分解读了,我们当初做这个事情是很单纯的,就是为了解决一些问题。

比如,商家投诉说,两个团队数据不一样,那我们就是要把它弄成一样的。比如,日常开会,财务、市场、业务、运营、产品的口径要一致,看什么数据大家的标准要一致。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想法。我们当初做这件事情的时候,都是阳谋,没有阴谋。

钛媒体:2009年左右,淘宝就已经提出了"小前端大后台"的概念,当时我们觉得已经非常新颖;后来发展到中台,中间还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能不能再复盘一下?

小芃:当时提出"小前端大后台"的背景是,传统的IT架构没办法满足我们的业务发展需求,不管是二次开发,还是定制,都没法满足。

就像你刚才讲的,服务化是当时最大的一个转变,你提的应该是这一段。

那时淘宝还没有太大的流量,2009年才开始"双11",之前每次做大促就挂掉。但挂掉的时候,并不知道是来自哪个系统的压力,整个链路非常长,有一个地方出问题,就可能挂掉,类似串行结构,所以我们要变成并行结构。变成并行结构的前提是确定哪些是中心、哪些是节点,这个设计非常重要。

2008至2009年,已经在做分布式的一些技术探索,要部署机房,比如你在北京访问,那就连接北京的机房。这类尝试做得最多的应该就是淘宝团队。从某种意义上,整个硬件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都在推动数据中台的发展,因为互联网本身就是去中心化的发展。

从那个时候开始,基本上是提一个大的想法出来,花一年时间去试错,三年左右成型,五年常态化——后来阿里把这个时间线做标准化了。

钛媒体:数据中台经历了几个阶段?

小芃:2013年底到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基于成本以及数据一致性的考虑,开始推动数据公共层的建设,这是数据中台的前身。

到2015年12月,阿里巴巴启动了中台战略,中台的三个核心:统一数据、统一技术,统一文化组织。

2017年,开启了"云上数据中台",阿里云开始服务于不同行业的客户,把中台的方法理念对外输出,也把一些技术、工具和产品都云化服务于客户。

2019至2020年,我们开始研究中台如何能更加灵活,更加轻薄。疫情初期,集团提出了灵活、安全、稳定性的要求。外面所说的"拆中台",其实在阿里巴巴内部是在组织灵活性上的设计,我们依然做中台沉淀、中台服务化,而且更加聚焦业务价值的创造。

钛媒体:对于外界说"拆中台"这个事情,内部怎么看?

小芃:应该是2020年底、2021年初,外面有些声音。不过我们并没有回应,当时因为确实也很忙。到2021年12月,阿里巴巴对外宣布升级为"多元化治理",从"大中台小前台"到敏捷组织。

我们说"把中台做薄",外面很容易曲解为"把中台做没"。其实逍遥子(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勇)不只说了"要把中台做薄",还说了"但是不能没有中台",这才是完整的表达。

就像我刚才讲的"一年试错、三年成型、五年常态",中台已经做了五年了。就像盖房子一样,房子盖完周边的脚手架是不是要拆掉?但是拆脚手架代表拆房子吗?

把中台做薄是把原来沉淀在中台做基建的人和能力上浮,本身已经做好、完成了任务,已经在中台培养了五年,有足够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前台,让前台的业务变得快速和敏捷。这是一个清晰的逻辑。

钛媒体:中台做薄,你现在有感受到什么变化?

小芃:厚和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按照多元治理、敏捷组织的理念,做合理的分析,定义中台的边界:哪些是属于中台应该做的事情,哪些是前台要做的事情;哪些是原来在中台做,但是它不应该是中台的。

第二,中台市场化,中台的服务化虽然做好了,但是如果中台没有足够的价格优势和成本优势,那这个中台可能就是拖累,要面向市场去看它的性价比。这两件事情是现在这个阶段正在做的工作。

围绕中台的技术、业务与组织

钛媒体:中台建设有哪些比较困难的地方,包括技术、组织、业务?

小芃:现在看来,中台好像还是比较顺的。但当时每一步都很困难,每一年都很困难。有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无到有。原来没有过中台,从无到有,一定要做案例。比如刚才讲到的八张表,统一成一张全公司通用的表,让大家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不管是成本,还是效率,必须要看得见、摸得着。在开发中,真的能够去操作,用得上。

第二阶段,两三年后,中台就要彰显绝对的技术领先性。用MaxCompute搭建的数据计算平台,当时已经做到世界先进的水平;随着业务的发展,需要更优的性能,更好的数据时效性,这几年开始用Flink这种新型流式计算平台,流批一体。

第三阶段,三到五年后,从优到新。新就是创新,比如,过去买了东西之后退货退款,商家确认收货后再把款退还,最快也要两三天;现在能够快速分析消费风险,做到急速退款,给消费者更好的购物体验——这也是业务上的创新。

再比如88VIP,打通集团各个业务的会员权益,都是因为有了数据中台,才会有的业务创新。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新的三个阶段,背后是能力的升级:

第一,技术能力,不用我展开,大家都知道阿里的中台搭建技术。

第二,人才厚度,在阿里做数据的人,有几千人,没有这几年打磨、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人才也不会聚在这里。

第三,理念、文化的沉淀。像"全域营销"这些概念,都是因为有中台的技术、中台的人才,才能做到全域营销。

钛媒体:中台的流行其实更多的是探讨技术架构。但可能技术的需求反而是最低的,更多的是组织和业务上的需求,是吗?

小芃:对。中台就是一个支撑业务数字化转型的系统。在数字化的过程中,我觉得有几层东西是中台背后的需求。

第一是高层,中台这件事情,是统一思想的利器。

高层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成本、业务和技术的问题,就更容易达成共识去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中台是中层构建沟通对话的机制。

之前某个服务到底为什么挂掉,大家各有各的观点。如果分层清楚的话,故障是中台,还是搜索、推荐,或是前台应用里的,很容易定位责任,分工和目标也就非常清楚。

第三,中台在基层是工作协同的平台。

举例来说,某个业务模块出了问题,如果依赖中台的某个服务,这个中台服务就要提升技术性能,或提升响应速度、服务质量。

至少是这三个层面的助力和需求,高层需要有一个思想统一的界面,中层得有一个沟通对话的界面,基层得有一个工作协同的平台,不然整个组织就乱糟糟的。当然,如果你的组织就几十个人、业务单一,中台这个事情都不用考虑。

只有当组织大到一定程度,中层不能很好理解高层的声音,高层根本看不见基层,就需要中台使组织数字化,需要一整套的数据治理体系。高层每天能看到的业务和预测之间的Gap,中层能看到业务表现不好的某个产品或者某个渠道的问题,小二能够立刻执行。这样的话,整个组织就是一个有"数"可循的逻辑。

钛媒体:在这个背景之下,需要怎样的团队和什么样的组织承接这一战略?

小芃:这一点阿里内部比较明确,从2012、2013年开始,我们团队就一直叫"数据技术及产品部",内部的数据中台建设由我们团队承接。

但是我们从来不会叫"数据中台部",我们是去承接数据中台这件事的。时至今日,我们也从来不觉得数据中台应该是一个团队,它首先应该是一个思想,其次是一套工具,最后是组织运作的方式。

钛媒体:阿里后来成立了数据技术委员会,它是怎样运转的?

小芃:大概2014、2015年,最早成立了一批技术委员会,就包括数据委员会、设计委员会。说白了一开始就建一个圈子,让大家有个共同的标签。后来慢慢建立机制,做三件事情:定义数据、组织、人才招聘与晋升。

数据委员会不会涉足业务考核,那是业务总裁的事情,但是在这三件事情上,保证数据不能乱、组织结构和晋升选拔不能乱。

钛媒体:数据技术委员会具体都管什么?

小芃:我们管两个方面。

第一,是数据战略。举个例子,早期我们要保证数据成本优化。可能一个团队只优化1000万,单个团队没有动力,但整个加起来可能就是两个亿,要用数据战略统一起来。

第二,我们对每个业务数据负责人的任免,做横向考核。比如外部的新人进来,必须交叉面试通过。候选人可以对系统、工具、平台不熟,这没关系,至少在思想、理念和理解能力上达成一致。

把任免和战略方向管住,其他东西自然会聚拢过来,不然整个组织就乱掉了。

钛媒体:回到数据的标准化上,这项工作做了多长时间,有多复杂?

小芃:标准化的工作也是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需要一开始就清晰定义,后面的开发执行才会相对不难,再后面的运营也很关键。

业务标准化,就是从业务发展状况看,比如直播时代和原来图文时代看的数据标准就是不同的。我们要和业务团队共同建立好标准,把数据团队、业务分析团队、业务总裁聚在一起,把核心业务数据定义下来,这需要业务总裁参与并设计。因为数据本身是业务的映射,一定要业务总裁定义得非常清楚。

技术标准化,就是我们的专长,在阿里云上已经有各种标准化的工具和产品。

钛媒体:阿里的数据治理是怎么做的?

小芃:数据治理分两个层面,一层叫安全合规,一层是基于业务发展的治理。

现在整个互联网数据合规安全,阿里巴巴应该是按最高的标准建设。依托法律法规,我们花了大力气在做这件事情,安全合规一直是数据团队最重要的三件事情之一。这件事对于任何团队都没有条件可以讲,哪怕对有些业务有损耗。

为业务发展做治理,举个例子,比如今年某个业务增长30%,那数据治理成本的增速不能超过30%,除非有非常特别的诉求,目标非常明确。

钛媒体:阿里是如何定义数据的?

小芃:一句话,"使用"定义数据,数据是用来使用的。80%都是热数据,热数据就是最近三个月到一年的数据,使用频率非常高。三年前的数据,基本上是冷数据,用的存储介质会便宜一些,因为使用频率比较低。第三类叫冰数据,是为了满足合规的备份,可能五年前或者是更早的数据,用更低的成本去管理。我觉得数据本身没有定义,数据不用就没有价值,只是成本。

钛媒体:外界现在对中台有各种说法,从你的角度来看,最大的误导是什么?

小芃:我对中台的总结是:来得太快,反响太大,落差更大。一开始很多人觉得数据中台是一个诺亚方舟,是一片新蓝海。2018至2020年一些创业公司在做数据中台,后来经过一两年发展,落差很大。

一方面,这里有从业人员的原因。第一种创业做中台的人,听过中台的概念,撸起袖子就去干;第二种,在阿里巴巴集团或者集团生态里见过中台;第三种,确实用过阿里数据中台的。第一第二类,看过、听过就去干了,干到后面就做不下去。第三类可能和我们的团队有过接触,比前两类要深一点,但还是会遇到问题,因为"用过"和"造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不少在阿里从事数据岗位出去创业做数据中台的,但是真正从阿里数据中台这个组织里,原班人马出去创业的,还没有。

另一方面,今天缺少真正从中台产品到中台服务的体系,中台不是一个项目。

钛媒体:把中台按照信息化的项目去做,其实就是一个特别大的误区,并不是站在全局去看过程,只是局部的优化。

小芃:其实中台很早就有一句话,我们要的是全局的胜利,不是局部的成功。好多人其实把共享服务中心和中台搞混了,把中台看成一个权力机构。中台是要分权,让权力平等。

钛媒体:企业建设数据中台,会面临哪些深水区的难题?

小芃:中台是为业务发展服务的,没有看到发展的效率、性能、成本,其实意义不大。我觉得所有数字化转型必须要往业务发展这个方面去考虑,这是前提。

企业的一号位,要有清晰的判断,有数字化的决心,他是整个公司变革的责任者和推动者。一号位最知道自己的问题,最有全局的视野,能去做全局的规划。否则局部的中台项目,一定会遇到A部门和B部门冲突不合的情况。

另外,全社会数字化人才不足,数字化系统上马以后,必须有数据运营的人才。很多中台做了一半做不下去,集中体现在很多中小企业请不到真正有数字化运营经验的人才。在这个方面,我们最近有考虑一些动作,其中之一是推出人才培跑服务。阿里巴巴算是一个数字化平台的大生态,我们会加强数字化人才的批量培养。以后不单提供中台的能力,也扶持更多的生态一起提供运营服务。

钛媒体:运营也是被很多传统企业忽视的内容,中台的运营能不能介绍一下?

小芃:在数字化领域,任何东西都需要运营。举个简单例子,数据中台的大屏,能够反映业务,是部门之间对话的平台。大家站在一个平台之下,可以吵架,只要不动粗,有质量的对话就是一种运营。

另外,在阿里巴巴有了数据中台,每天分析出来一些数据异常,通过钉钉直接推送给一线的员工,数据的异常可能是好的、可能是坏的。他看到这个数据就马上知道要干什么,他既有宏观视角,又有局部的观察,能够把自己做的事情和大战略结合起来。

原来是人找数据,现在是数据找人,阿里今天有几千万张表、几千PB的数据,这么大量的数据,就是有一个超级大脑也吃不消。通过数据去找人,也是一种运营。

第三,阿里巴巴内部每年通过数据委员会举办数据峰会,进行数据案例大赛,鼓励一些真正积极创新的人。全公司每年提交成百上千的作品参加评选,这样大家的创新动力就被激发出来——这也是运营。

钛媒体:瓴羊较此前阿里数据中台等部门,有什么升级?

小芃:在多年探索数字化建设中,我们沉淀了一系列企业数字化的能力,并且也把这些能力升级成了可以对外部企业服务的技术与产品,一大批顶尖的数字化人才在阿里成长起来。但在瓴羊成立前,这些能力和人才是分散的,还没有很好地形成合力帮助客户一站式地解决问题。

今天阿里将这些能力和队伍集结到瓴羊,我们重新出发,从服务阿里、服务一些客户走向服务全社会。

钛媒体:瓴羊成立后,你们都做了哪些工作?

小芃:从去年12月1日瓴羊启航,到今年4月1日瓴羊全员战略透传会,118天,4个月整。我们做了一些事情:

第一阶段,从原来的几个军团融合,我们做了产品会,开了几天几夜的会每天都到很晚,原来我们有50多款分散的产品,我们针对每个产品,从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是你,从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去抓去抠去产生共识,最后梳理出体系化的五朵云、十一大核心产品;

第二个阶段,知道我们有多少家底之后,我们提出来"去哪里",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一刹那一拍桌子就提出了"倍增",也就是希望瓴羊能陪伴客户持续成长,为客户带来价值的倍增。后面越修正越去讨论,发现有时候北极星的指标还是挺有价值的,走着走着有些路越走越顺了。

第三阶段,拿着我们要去的方向之后,我们不是闭门造车,我们去找客户,我们在全国找了一些产业带或是商家集群的地方,拜访了几十家商家和生态伙伴,见了一大批客户,我们花了2-3周的时间充分从定位、路径、考核目标、实现方式做了讨论,之后对我们的战队重新做了整合,并且针对客户的痛点和需求提出了三流合一的产品方法论。

钛媒体:瓴羊成为一家创业公司后,你心态上有什么变化?

小芃:瓴羊每次开全员大会,我都是既当演讲人,又当串场的主持人,创业公司就是这样,能自己做的都自己做,不麻烦别人。借用阿里CTO程立的话来说,瓴羊一定不是富二代,没有富二代创业是能长久成功的,只有创一代才能够成功。

在起航会上,我给每个瓴羊的同学都发了一个瓷杯,大家举着空杯相碰。第一,我觉得我们重新出发,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空杯心态", 不管是向内部团队学习,还是向市场学习,向客户学习。第二,我们要做到事事有回响,与客户一起成功,让口碑做到在市场上有声响。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采访/文/ 刘湘明 )

阿里巴巴企业数智服务新品牌发布会

一个企业数智服务新物种,带着阿里巴巴二十多年来服务行业的经验,带着多中台的数字化能力,将开启与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征途......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观看直播。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

现阶段,业内对区块链的态度两极分化十分明显,一派认为区块链将以摧枯拉朽之势颠覆现有产业,另一派则冷眼指出区块链项目在产业落地方面尚无任何有说服力的表现。相持不下的关键,是一方急于说服另一方,而现实的发展节奏离拨云见日其实仍还很远。

作为现阶段区块链技术的成功应用代表,比特币和以太坊都谦虚(务实)地把自己定位为试验性项目,你能从白皮书中体会到这些项目对改变世界信心十足,但显然他们并不认为那是现在。而我们看到的产业布道者们明显激进得多,他们甚至已经有成功案例对外兜售。圈内有一位评论人曾评价:“很多人拿出的区块链方案,其实只是为了挽救自己融资失败的上一个BP(商业计划)而已。”此说法虽显尖刻,但反映出部分现实的问题。

事实上,确实有很多人急切希望看到区块链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区块链技术并不是那种孤立的、可以直接嵌入现有业务并立即收获效果大幅提升或性能明显改进的技术。甚至于,区块链技术反而有很大可能会拖慢现有系统的效率——去中心化技术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具备效率优势的。

但是那些仍没有意识到区块链技术颠覆性的人,确实应该换个角度再仔细思考一下了。其实,区块链是价值容器和载体,是互联网上全新的价值工具。在此之前,人类从来没有任何手段将一定的价值编码在一串数字中,并且可以与陌生人之间仅通过网络而不借助特定第三方来完成价值汇兑。

早期的一些研究指出了区块链的账本特征和数据库特征,但是很快被误读为区块链就是公共账本或分布式数据库。这犯了一个常见的错误,把正向描述简单地反过来,通常是不成立的。鸭子会游泳,但会游泳的不都是鸭子。公共账本和分布式数据库都不足以描述区块链技术。无需陷入枯燥的技术讨论就可以证明这一点,除了区块链技术本身,没有任何账本或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可以实现比特币这样的应用——一个自治的、数字化价值铸造与交换平台。

互联网发展的初期曾有一个信息匮乏的阶段,在www以前,互联网基本上还只是一个通讯网,主要的应用是email、ftp、telnet之类的信息传递和收发。http协议和www服务器支撑起互联网信息的表达和传播,使互联网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信息平台。信息的匮乏凸现了门户网站地位,使其成为当时重要的信息汇集地,浏览器成为人们接触这个信息网络的主要手段。这非常类似于数字货币今天的样子。比特币成为数字化价值表达和传播的手段,交易所成为数字化价值的汇集地,各类数字钱包成为人们接入价值互联网的重要手段。

后来的故事我们就很清楚了,www远远不是互联网的全部,那是互联网的第一次腾飞,也是第一次泡沫泛起。同样的,数字货币和Token远远不是价值互联的全部,区块链也许将迎来泡沫,但远方的价值互联时代已经在向我们招手。

今天的区块链面临同样的问题。区块链技术让数字化价值的表达和传播得以实现,但整个互联网上仍处于数字化价值匮乏阶段。各种数字货币和Token成为数字化价值的汇集地,但形态仍极为单一。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预测,随着这一轮由数字货币掀起的数字化价值启蒙的完成,更多的基于价值互联的应用场景将被挖掘和尝试。随之泛起的泡沫将会把行业抛向顶峰,同时把淘汰的形态推向谷底。有大量的试错会在谷底阶段消亡,但一个更广泛的价值互联基础将会慢慢形成,并初具规模,随之会诞生出很多我们今天完全未能预料到的业态及行业角色。那时候将没有人再讨论是否去中心化和在哪个行业落地问题,一个全新的人类价值运转体系初具雏形,一个完全不同于我们传统认知的数字化价值世界等着我们去驰骋。

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上,最大的影响因素则是区块链技术自身的完善。正如我们之前讨论过的,区块链技术来自于数字货币的无心插柳,其自身并没有明确和独立的技术目标。区块链技术在价值表达与传递方面的出色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价值互联的曙光。如果想让区块链技术撑起远超过数字货币预设的未来,区块链必须突破数字货币的设计局限,这样才能在性能和通用性上真正达到支撑骨干网运行的水平。我们归纳了以下几个最需要获得突破的区块链技术方向:

当前区块链的链结构起源于比特币的设计,这个链结构非常经典和简洁,基本能够满足一个试验性项目的要求,在稳定运转了多年以后,也缺少改进的动机。后来出现的数字货币项目,在链以外的技术上做了很多激进的改进,比如以太坊的智能合约为链上资产增加了可编程能力。而事实上这些数字货币并没有对区块链底层技术作出革新,他们对链底层的修改仅限于参数级的调整,如改变了出块时间、调整了块容量等。事实上在数字货币系统里,链结构与共识算法和账本数据耦合过于紧密,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链技术的改进空间。甚至很多资深技术人员也说不清,哪些结构和算法是可以解耦的,哪些是严格依赖的。他们在精心设计一个完美的数字货币,而非承载未来的区块链。

最能引起跨越式进步的,是链结构的革新。随着类如CryptoKitties阻塞事件的逐渐频繁,业内终于开始意识到问题:现有的链结构已经成为性能提升的硬瓶颈,区块链如果想谈未来,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但改进链结构是技术门槛非常高的事情,链结构的变化势必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共识算法。同时提出链结构和与之相配的共识算法,对研发团队的技术水平是极高的挑战。

当链结构改进完成,它所带来的改变不仅是性能上的提升,脱离数字货币的设计局限后,链上所承载的数据将不仅仅是数字货币和Token,我们知道今天的大数据技术主要是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技术,一旦当区块链可以高效接纳和处理非结构化数据,一个真正属于未来互联网的区块链技术才真正诞生。一个智能合约的出现就已经为我们带来了无比精彩的Token世界,那么链结构更新以后的区块链会带来多少惊喜,提升多大的潜力和空间呢?

共识算法是区块链技术的信用基础,在技术实现上,其面临着分布式计算中经典问题的极致挑战。比特币所使用的PoW共识算法在解决数据一致性和抗攻击的问题上堪称完美,但也由于耗费过多的算力(能源)而饱受诟病。事实上,计算难度的障碍是最天然公正的信用背书,同时也是密码学的基本原理。这是为什么在自治系统里很难找到其他优于PoW算法的原因。为了解决算力消耗问题,各类基于PoS或BFT的算法相继提出,但这类算法同时也给系统带来了很大局限性,甚至是系统的降级和退化。

由于共识算法对区块链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共识算法技术的任何进展都一定会剧烈改变未来发展进程。未来的共识算法必须向高性能、高适应性和扩展性发展。事实上,通过多年的跟踪和研究,我们发现PoW的算力梦魇并非来自于其运算难度本身,而是由于比特币强化了它的对抗性,使得算力消耗变成了一场军备竞赛。这并非是不可改变的。包括我们在内,国际上也有很多在共识算法方面的新探索,新算法各有优劣,但任何共识算法上的突破,对区块链技术的进步都将会是决定性的。

目前的区块链是一个完全闭环系统,链上与链外是完全孤立的两个世界。以太坊用智能合约技术为链外数据影响链上数据提供了一定的可能,但仍然十分初级。而未来的区块链要支持起码的链间双向交互能力、事务级的互操作能力,可现有的区块链技术完全不具备,而且在基础架构上也缺乏实现这类扩展的可能。现在跨链交易的研究非常活跃,主要目标是解决数字货币的跨链兑换,这样的改进仍旧不具备充分的革命性,当然,这类研究的进展也会正面促进链间交互技术的发展。真正的突破,将会发生在区块链基础架构上的改进之后。

(4)DApp等高级应用特性

区块链技术脱胎于数字货币,随着链上技术的发展,链上栈式指令升级为脚本指令后,智能合约由此产生,进一步催生了Token的发行和应用、DAO的尝试、ICO热潮、交易所的生态价值,很多业务角色和行业形态是技术缔造者自己也始料未及的。DApp是众多高级应用中的一种,虽然目前还处于非常早期的尝试阶段,但使链上数据不再只是一条记录,而是作为程序的输入重新实现功能上的组合,从而变成社交工具、票券市场、游戏、交易平台等多种多样的应用形式。也许以后我们除了刷朋友圈,还会开始刷价值圈?

人们很难在三十年前的某天探讨互联网技术的落地表现,今天对于区块链亦是如此。区块链真正爆发的条件仍在形成中,不过从区块链当前的技术现状出发,我们也归纳了三个在短期内最容易获得突破的产业方向:

(1)版权和互联网内容领域

这几乎是当前互联网化最充分的一个产业,区块链技术目前很大的缺憾是不能保证线下数据的可信性,而互联网内容产业是一个充分线上化了的领域,恰好避开了区块链当前的技术不足。

(2)闭环业态内的金融应用

区块链的数字货币血统,是其在金融领域试水的最佳注脚。虽然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布局如火如荼,但千万不能忽视了这个行业的保守和区块链技术当前的局限性。目前区块链技术的闭环特性是个很大的局限,在对付金融领域内不同角色的各种业务流时,挑战是非常大的。不过,在特定闭环业务领域,比如供应链内部的金融业务,是区块链在下一次重大技术变革之前最先有可能发挥作用的领域。

(3)那些需要自组织的对等协作领域

这不是一个具体的行业,凡是参与方的地位较为对等,自治场景比较强的业务,都可以归为此类。

我们看到产业先行者们急于讲一个令人信服的故事,然而区块链的技术特点,注定了这项技术的发展节奏需要等待条件的成熟。短期内的机会,也可能和未来的制高点有所差别。区块链关键技术的成熟过程,将决定全行业的发展节奏和方向。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和阐述,给喧嚣中的行业带来一个不同的视角,以一个从容的姿态,和更准确的方式,去迎接这次人类文明的新飞跃。

上海和数软件有限公司( 简称和数软件),创立于2017年4月28日,注册资本2174万,是一家致力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的创新型企业,总部位于上海,并在深圳、苏州设立分部。

公司主要由行业顶尖技术大咖、资深品牌运营人士共同组成,核心团队都是曾服务于阿里巴巴、腾讯、银联、IBM等各大互联网科技企业的优秀人才,有着丰富的互联网及科技技术经验。

苏州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同和数软件共同成立苏州科技大学-和数智能软件区块链技术工程实验室,公司为学校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提供环境和项目支撑,为企业培养梯形人才。

公司拥有多项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以及自主研发家佳保品牌系列,UTON品牌系列产品,并同时研发出自己的区块链应用底层技术架构。同时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应用技术定制服务,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解决行业问题,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

高校信息化行业发展历程及需求情况发展趋势竞争格局机遇挑战

1、高校信息化行业发展概况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根据《信息化蓝皮书: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按照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及实施的时间划分,我国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前教育信息化阶段()、教育信息化1.0阶段()以及教育信息化2.0阶段(2018至今)。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三全两高一大”,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这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式进入全新2.0时代。

2019年2月,我国同时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年)》,突出强调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和行动方案中所担任的角色。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推动以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服务教育教学全过程。当前阶段我国努力推动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素养转变,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将教育信息化朝科学化、规范化和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教育信息化市场按照不同的教育阶段划分,分为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信息化三大板块。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校园网建设、数字校园建设和智慧校园建设三个阶段,各发展阶段特征及简要情况具体如下:

20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技术在国内迅速发展,高校信息化开始起步。以幻灯片、投影仪、摄像机、影碟机等多媒体为核心的设备开始在高校中普及和应用,功能化教室如语音室、多功能演示室、多媒体网络教室逐渐在高校内着手建设。同时,国家开始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支持高校自主开展校园网络铺设、校内系统业务集成等工作。大部分高等院校利用当时的通信基础设施资源,建设连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校园网,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便利的校园网络服务,实现了校内图书馆等资源的共享,促进了校内各部门的信息交流、协同工作。CERNET还支持包括中国教育和科研网格、现代远程教育、网上远程录取等多项国家大型教育信息化工程,为高校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1世纪初,为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改革,国家开展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主要包括校园管理信息化、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和资源的共建共享等。其中,教育管理信息化是在互联网及校园私有服务器搭建的基础上,对校园内各类业务系统及应用进行集成。同时,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方面,各高校根据自身学科优势、特点,开发了一批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课件、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使广大高校师生能够方便、快捷地免费享用优质教育资源,促进高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下,传统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高校信息化要求,智慧校园建设逐渐兴起。2012年,国家开展智慧校园的初步探索,教育部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名单,对本科院校试点强调侧重智慧校园建设机制、信息化条件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的建设。当时智慧校园建设尚处于试点阶段,未在全国大规模铺开。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政府明确提出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使之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成为必备的基本素质。

同时,引入“平台+教育”服务模式,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系统,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建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在政策的驱动下,智慧校园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高校信息化行业需求情况

(1)管理应用软件市场整体处于功能性能升级迭代期,建设领域亦存留大量空白

首先,对比发达国家一体化的校园ERP产品,国内院校的管理应用软件市场普遍存在行业标准缺失、建设厂商高度分散、功能粗放、用户体验不佳、性能不稳定、信息安全风险高等问题,院校管理应用软件市场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师生对服务体验以及管理者对决策精准性与及时性的诉求持续提升,原有管理应用软件迭代升级的需求旺盛。

其次,过去十年国内院校的管理应用软件建设集中在教务管理、学生工作管理、人事管理、科研管理、财务核算管理、办公协同、校园一卡通服务、网上办事大厅等管理领域。随着在线化管理意识的强化,管理应用软件开始快速向采购供应链管理、审计管理、思政文化建设、校园安全、节能管理等领域延展。

(2)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对智慧教学产品提出迫切需求

首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重心已由“外延式”数量扩张向“内涵式”质量提升转型,目前国内的教学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已经滞后于高校分类发展、学科专业调整、产教协同育人、过程质量监控等建设需求,面向院校教学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建立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需要建设一体化的智能化教学过程支撑平台及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形成基于数据智能的闭环支撑,推动高校教学管理治理方式的变革。

其次,新技术生产力在各行业大规模应用使得生产要素在各垂直行业发生大幅优化甚至是结构性重置,社会对智能时代下的人才适配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驱动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产教融合方式转变。此外,国内高校积极开展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课程学分的开放互认、以及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的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这些教育教学新发展趋势需要进行教学空间智能化改造,需要全流程在线、数据精准反馈、跨域开放融合的互联式教学平台,这进一步催生了新一代智慧教学产品或解决方案的市场需求。

(3)上层管理与教学应用软件的需求升级以及新技术的逐渐成熟催生智慧校园运营支撑平台持续升级迭代的市场需求

随着管理应用和教学应用软件的需求升级,对作为承载和连接各场景应用的智慧校园运营支撑平台的安全性、稳定性、跨云传输、个性化智能体验等方面提出高要求,另外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逐渐成熟,市场对通过智能推荐、智能语音语义识别、生物图像识别、设备智能联动等新技术提升各类应用软件的智能化程度和服务体验的诉求也随之加大。因此智慧校园运营支撑平台有较为迫切的升级迭代需求,以持续赋能上层应用,支撑业务的快速创新。

(4)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智能决策类服务的规模化应用刚刚起步

由于院校的管理应用软件和教科研应用软件总体还处于在线化推进的过程中,大部分院校的各类数据存在标准不统一、应用不充分、数据缺失/错误等问题,导致对跨场景的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智能决策的需求一直没被有效满足。随着部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和数据质量的提升,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分析应用和管理层的数据智能决策应用逐步起势,后续随着更多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基于大数据应用和服务的市场需求将大幅增加。

(1)高校信息化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等教育很多业务领域的边界变得模糊,打破固有模块,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鼓励跨界创新,用“互联网+”思维再造大学,逐渐成为业界的共识,是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化是实现“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根本手段和保障,通过信息化拆除大学与外部社会之间的“墙”,积极吸纳外部的优质资源,进一步优化高校内部资源配置水平,实现大学从有边界到无边界发展的突破,推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管理服务的社会化。

2022年1月,我国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深入推进智慧教育;同期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政府及社会对高校信息化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2)以信息化促进高校治理现代化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随着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的提出,以及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政策出台,深入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国内高校正全面由数字化校园迈向智慧校园发展阶段,信息化部门业务定位也由统筹向治理职能转变,高校正逐步将信息化工作提升到战略性、基础性和引领性的重要支撑地位,并进一步向信息化建设加强资源倾斜和投入保障。高校需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传统的大学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创新,学习和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新理念、新方法,提升服务与管理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进一步面向教学、科研等高校主体业务提供信息化支撑,以创建绿色、高效、智慧的大学治理模式,进而开创高校治理现代化新局面。

(3)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正成为践行新型教育模式的重要手段

当前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职业更加细分,学生个体化成长需求更加多样,高等教育多样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必然趋势。此外,经济增长需要依托于产业转型升级和持续的技术创新,为此需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大教育投入,重视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正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以满足与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实用、多样化、高质量人才需求。当前不论是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还是“一带一路”战略下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均有赖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借助信息化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的有机结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促进高校业务侧的模式变革。

进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形成了新的产业链格局,上游主要由基础设施供应商、云服务商和大型软件企业等构成,其提供硬件和云资源基础设施,以及中间件支撑软件产品,该等企业实力较强,行业集中度较高;中游主要为数字资源与平台开发服务商,包括支撑平台和管理应用类软件,以及教学数字资源,市场较为分散,参与企业较多;下游主要为学校及师生。

由于高校信息化覆盖的场景广,服务内容包括学工、人事、办公、教学教务、生活服务等方方面面,专注于各类细分领域的企业较多,因此行业整体呈现分散化、区域化、集中程度低的特点,行业竞争激烈,业内能够充分主导国内整体高校信息化市场的大型企业较少。目前高校信息化行业的企业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高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此类企业以金智教育、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联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数量较少,综合实力较强,一方面拥有相对全面的高校信息化平台及应用产品体系,另一方面建立了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和相对稳定的客户资源。这几家公司在特定细分产品领域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新开普在校园卡综合解决方案,联奕科技在智慧教室解决方案,正方软件在教务管理应用解决方案上存在一定的优势。

第二类是应用软件企业或系统集成公司。此类企业主要针对高校“学工、人事、办公、智慧教室、校园数据应用”等单一的业务职能,或只面向部分省份或区域,在经营资质、资金实力、业务规模等方面相对偏弱。这类企业数量较大,总体呈现充分竞争的状态。

(1)产业政策的鼓励和支持

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年)》政策文件中谋划部署的重点任务,明确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推动教育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创新,以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更强调了从注重“物”的建设向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和服务转变,从“管理本位”的教育管理向“服务本位”的教育治理转型。2022年1月,我国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深入推进智慧教育,推动“互联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政策导向大力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但也暴露出信息化建设内容上在广度与深度上不足的问题。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治理方式、课堂教学形式等不断变革,这种不足被进一步扩大,如深化“放管服”改革下,校内服务与资源整合与触达的难题,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构建一网通办式的门户平台;新高考改革拓宽与增强学生选择性之后,学校课程资源不足问题,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有效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合理配置;新的评价制度实施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记录、指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及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等。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进一步要求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学习的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分析甚至是教育决策等都将发生很大变化,给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更多的机会点与应用点,扩大了市场参与者的范围,增加了教育信息化企业提供教育信息化服务的机会。

综上所述,国家在相关政策上不断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同时在软件和信息技术层面制定相关规划,大力支持并鼓励软件技术领域的发展,为高校信息化行业提供政策保障。

(2)软件行业技术水平不断革新

近年来,我国软件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技术水平不断革新。其中,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受到了诸如《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支持,发展势头迅猛。全球范围内,云计算市场特别是PaaS及SaaS市场快速增长,软件开发架构和模式均发生了变化,开发、测试等方面的软件技术和工具也在快速更新迭代。软件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将进一步提升数据资源的获取和分析运用能力,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更多学习数据将被采集、挖掘,结合大数据与可视化技术,对业务运行状态、教与学的成效等实时的监测、事前的预警、智能的分析正成为可能。以知识图谱、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特别是知识图谱的构建,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研水平,帮助教师、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情、学情,全面整体提高教与学的效率,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的发展,也将应用到辅助教学过程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习情况等。技术革新为本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产品性能的优化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其将持续赋能本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3)新冠疫情加速高校信息化建设速度

新冠疫情出现以来,高校在线“疫情防控”和“停课不停学”大规模在线教学的实践,充分体现了融合信息技术践行新型高等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和效果,这既是对多年来高校信息化积淀和持续发展的肯定,也再次证明了高校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作用。新冠疫情期间在线管理和教学实践实现了高校教、学、管的重大转变,各高校因地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采用“云教学”“云答辩”“云毕业”等形式保障学生如期毕业;利用信息化手段监控在线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了从经验式管理向精准化管理的转变。融合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疫情的持续影响和催化,高校从日常管理的组织开展,到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乃至顶层建设的战略规划,均将充分考虑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破面对面的传统方式,随时随地在线开展管、评、教、学等将演变成一种新趋势和新常态,将进一步推动疫情后高校信息化建设速度。

(1)新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融合趋势下对创新性研发的挑战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的持续拓展,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与高校信息化中的底层支撑平台和上层场景应用的融合逐步加深,这对企业的研发人才结构提升、研发支撑环境升级、技术与行业场景深度融合创新机制的优化迭代构成一定挑战。

(2)行业流程和数据标准化研究和沉淀的挑战

随着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应用起步、软件产品SaaS化模式推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对跨云资源的融合等高校信息化新趋势的出现,对于行业业务流程和数据模型的一体化标准建设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企业如要在新发展趋势中保持领先,需强化领域模型底层归纳设计和持续深化迭代的能力,以及与行业生态服务商的更紧密融合设计和协同推广的能力。

软件行业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的特点。作为轻资产企业,从传统融资渠道融资难度较大;软件行业产品技术换代速度较快,企业需要投入资金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及产品的研究开发。此外,软件企业承做大型项目,需要持续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整体来看,软件企业研发、运营资金需求大,但融资渠道受限。

软件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是软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需要持续引进新兴技术领域人才;另一方面,软件行业人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传统行业。若企业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人均产出,持续上涨的人力成本将对企业的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压力。

(5)持续性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内容广度与深度的进一步拓展,面对更广泛的服务群体与对象,其碎片化、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业务本身的改革创新节奏也在进一步加快,以及面对疫情等突发情形下需求的爆发性增长,这都需要更加开放、敏捷、高效、可靠的开发组织、技术支撑与服务构建能力,以实现快速迭代、品质控制和服务保证。

高校信息化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拥有计算机、软件、网络等全方位知识体系,了解高校多样化特定场景下的运行模式,同时具备现场的实施和管理经验。此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需要较长期的从业经历和持续的学习能力才能积累相应的行业经验和能力,培育周期较长。而新进入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建设既对行业有深度理解,又掌握新兴技术的人才队伍,因此行业存在较高的人才壁垒。

高校信息化是知识密集型行业,要求信息化服务商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和维护能力。与此同时,行业技术与应用更新速度快,行业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建模、程序设计、代码测试等软件工程技术,还需要不断对新涌现的技术与应用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诸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因此,较高的技术壁垒使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进入本行业。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细分领域多、业务复杂程度高、数据处理量大的特点,且各高校内部情况不尽相同,客户往往更多地考虑拥有较多与高校合作成功案例的信息化厂商。该类信息化厂商进入行业时间较长,对高校业务、信息化需求有深度认知,具有丰富的在该领域的产品研发经验。此外,高校客户在供应商选取方面,主要采取招投标方式,通常对信息化厂商的产品性能、技术方案、成功案例、商业信誉、售后服务保障能力等综合实力进行评比。新进入企业在产品成熟度、行业经验上往往不足,在招投标过程中不具竞争优势,因此存在行业经验壁垒。

出于高校自身多元化及定制化的需求、重新更换并适应新系统所需的成本等多方面考虑,行业内客户群体对前期合作的服务商存在一定黏性,更换其他品牌的产品可能存在一定的替代成本和技术风险。此外,由于软件功能和服务通常与客户的操作习惯高度相关,当客户形成依赖性后,也不会轻易更换所用的软件和服务,因此行业内存在一定的客户壁垒。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区块链上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