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贝和赫兹怎么转换?

我只知道它们是声音程度高低的单位,其他就不知道了。

赫兹:名各种波动频率的单位,简称“赫”。

分贝:在不同的生活环境里,噪声的强弱是不同的。为了表示声音的强弱程度,人们引入了“声强”的概念,并用1秒内垂直穿过单位面积的声能多少来量度它的大小,声强用字母“I”表示,它的单位是“瓦/米2”。根据规定可知,如果1秒内垂直穿过单位面积的声能加倍,那么声强的值也变为原来的2倍。所以说声强是不随人们感觉而转移的客观物理量。

虽然声强是个客观物理量,但是声强的大小和人们主观感到的声音强弱,却有非常大的差异。为了符合人们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物理学里又引入了“声强级”的概念,分贝就是声强级的一个单位,它是贝尔的十分之一。

声强级又是怎样规定的呢?它和声强有什么关系呢?

测量证明,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波,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对于3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只要这个频率的声强达到I0=10-12瓦/米2,就能引起人耳的听觉。声强级就是以人耳能听到的这个最小声强I0为基准规定的,并把I0=10-12瓦/米2的声强规定为零级声强,也就是说这时的声强级为零贝尔(也是零分贝)。当声强由I0加倍为2I0时,人耳感到的声音强弱并没有加倍。只有当声强达到10I0时,人耳感到的声音强弱才增大一倍,这个声强对应的声强级为1贝尔=10分贝;当声强变为100I0时,人耳感到的声音强弱增大2倍,对应的声强级为2贝尔=20分贝;当声强变为1000I0时,人耳感到的声音强弱增大3倍,对应的声强级为3贝尔=30分贝,依此类推。人耳能承受的最大声强为1瓦/米2=1012I0,它对应的声强级为12贝尔=120分贝。在人们生活环境里,声强级的分贝数是多少,可以参看教科书上的声强级表。

噪声和废水、废气、废渣是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各国对噪声的研究和控制都很重视。我国已经公布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以保障人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

赫兹----德国物理学家,生于汉堡。早在少年时代就被光学和力学实验所吸引。十九岁入德累斯顿工学院学工程,由于对自然科学的爱好,次年转入柏林大学,在物理学教授亥姆霍兹指导下学习。1885年任卡尔鲁厄大学物理学教授。1889年,接替克劳修斯担任波恩大学物理学教授,直到逝世。

赫兹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是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878年夏天,亥姆霍兹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物理竞赛题目,要学生们用实验方法验证电磁波的存在,以验证麦克斯伟的理论。从那时起。赫兹就着手进行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1886年10月,赫兹用放电线圈做火花放电实验,偶然发现近旁未闭合的绝缘线圈中有电火花跳过,便敏锐地想到这可能是电磁共振。由此开始直到1888年,赫兹集中力量持续进行了有关电磁波特性的多方面实验。首先,他反复改变导体的形状、介质的种类、放电线圈与感应线圈之间的距离等,终于确认了电磁波的存在。他用一个未闭合电路连接在感应圈上作发射器,近旁再放一未闭合的回路作探测器,当感应圈产生火花放电时,探测器气隙间便有火花跳过。1887年11月5日,赫兹在寄给亥姆霍兹一篇题为《论在绝缘体中电过程引起的感应现象》的论文中, 总结了这个重要发现。接着,赫兹还通过实验确认了电磁波是横波,具有与光类似的特性,如反射、折射、衍射等,并且实验了两列电磁波的干涉,同时证实了在直线传播时,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从而全面验证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的正确性。并且进一步完善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使它更加优美、对称,得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现代形式。此外,赫兹又做了一系列实验。他研究了紫外光对火花放电的影响,发现了光电效应,即在光的照射下物体会释放出电子的现象。这一发现,后来成了爱因斯坦建立光量子理论的基础,

1888年1月,赫兹将这些成果总结在《论动电效应的传播速度》一文中。赫兹实验公布后,轰动了全世界的科学界。由法拉第开创,麦克斯韦总结的电磁理论,至此才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1888年,成了近代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赫兹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证实了麦克斯韦发现的真理,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无线电电子技术的新纪元。

赫兹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很大贡献,正当人们对他寄以更大期望时,他却于1894年元旦因血中毒逝世,年仅36岁。

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各种波动频率的单位,简称“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b]分类:[/b]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br][b]问题描述:[/b][br]我只知道它们是声音程度高低的单位,其他就不知道了。[br][b]参考答案:[/b][br]赫兹:名各种波动频率的单位,简称“赫”。 分贝:在不同的生活环境里,噪声的强弱是不同的。为了表示声音的强弱程度,人们引入了“声强”的概念,并用1秒内垂直穿过单位面积的声能多少来量度它的大小,声强用字母“I”表示,它的单位是“瓦/米2”。根据规定可知,如果1秒内垂直穿过单位面积的声能加倍,那么声强的值也变为原来的2倍。所以说声强是不随人们感觉而转移的客观物理量。 虽然声强是个客观物理量,但是声强的大小和人们主观感到的声音强弱,却有非常大的差异。为了符合人们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物理学里又引入了“声强级”的概念,分贝就是声强级的一个单位,它是贝尔的十分之一。 声强级又是怎样规定的呢?它和声强有什么关系呢? 测量证明,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波,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对于3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只要这个频率的声强达到I0=10-12瓦/米2,就能引起人耳的听觉。声强级就是以人耳能听到的这个最小声强I0为基准规定的,并把I0=10-12瓦/米2的声强规定为零级声强,也就是说这时的声强级为零贝尔(也是零分贝)。当声强由I0加倍为2I0时,人耳感到的声音强弱并没有加倍。只有当声强达到10I0时,人耳感到的声音强弱才增大一倍,这个声强对应的声强级为1贝尔=10分贝;当声强变为100I0时,人耳感到的声音强弱增大2倍,对应的声强级为2贝尔=20分贝;当声强变为1000I0时,人耳感到的声音强弱增大3倍,对应的声强级为3贝尔=30分贝,依此类推。人耳能承受的最大声强为1瓦/米2=1012I0,它对应的声强级为12贝尔=120分贝。在人们生活环境里,声强级的分贝数是多少,可以参看教科书上的声强级表。 噪声和废水、废气、废渣是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各国对噪声的研究和控制都很重视。我国已经公布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以保障人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 赫兹----德国物理学家,生于汉堡。早在少年时代就被光学和力学实验所吸引。十九岁入德累斯顿工学院学工程,由于对自然科学的爱好,次年转入柏林大学,在物理学教授亥姆霍兹指导下学习。1885年任卡尔鲁厄大学物理学教授。1889年,接替克劳修斯担任波恩大学物理学教授,直到逝世。 赫兹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是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878年夏天,亥姆霍兹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物理竞赛题目,要学生们用实验方法验证电磁波的存在,以验证麦克斯伟的理论。从那时起。赫兹就着手进行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1886年10月,赫兹用放电线圈做火花放电实验,偶然发现近旁未闭合的绝缘线圈中有电火花跳过,便敏锐地想到这可能是电磁共振。由此开始直到1888年,赫兹集中力量持续进行了有关电磁波特性的多方面实验。首先,他反复改变导体的形状、介质的种类、放电线圈与感应线圈之间的距离等,终于确认了电磁波的存在。他用一个未闭合电路连接在感应圈上作发射器,近旁再放一未闭合的回路作探测器,当感应圈产生火花放电时,探测器气隙间便有火花跳过。1887年11月5日,赫兹在寄给亥姆霍兹一篇题为《论在绝缘体中电过程引起的感应现象》的论文中, 总结了这个重要发现。接着,赫兹还通过实验确认了电磁波是横波,具有与光类似的特性,如反射、折射、衍射等,并且实验了两列电磁波的干涉,同时证实了在直线传播时,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从而全面验证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的正确性。并且进一步完善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使它更加优美、对称,得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现代形式。此外,赫兹又做了一系列实验。他研究了紫外光对火花放电的影响,发现了光电效应,即在光的照射下物体会释放出电子的现象。这一发现,后来成了爱因斯坦建立光量子理论的基础, 1888年1月,赫兹将这些成果总结在《论动电效应的传播速度》一文中。赫兹实验公布后,轰动了全世界的科学界。由法拉第开创,麦克斯韦总结的电磁理论,至此才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1888年,成了近代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赫兹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证实了麦克斯韦发现的真理,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无线电电子技术的新纪元。 赫兹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很大贡献,正当人们对他寄以更大期望时,他却于1894年元旦因血中毒逝世,年仅36岁。 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各种波动频率的单位,简称“赫”。

}

分贝(dB)首先是在声学中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含义是:在不同的生活环境里,噪声的强弱是不同的。例如,在医院里,噪声弱些;在市场上,噪声强些;在织布车间里。噪声更强。为了表示声音的强弱程度,人们引入了“声强”的概念,并用1秒内垂直穿过单位面积的声能多少来量度它的大小,声强用字母“I”表示,它的单位是“瓦/米^2 ”。根据规定可知,如果1 秒内垂直穿过单位面积的声能加倍,那么声强的值也变为原来的2倍。所以说声强是不随人们感觉而转移的客观物理量。
虽然声强是个客观物理量,但是声强的大小和人们主观感到的声音强弱,却有非常大的差异。为了符合人们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物理学里又引入了“声强级”的概念,分贝就是声强级的一个单位,它是贝尔的十分之一。
声强级又是怎样规定的呢?它和声强有什么关系呢?
测量证明,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波,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对于3000 赫兹的声波最敏感。只要这个频率的声强达到Io=10^-12瓦/米^2,就能引起人耳的听觉。声强级就是以人耳能听到的这个最小声强Io为基准规定的,并把Io=10^-12瓦/米2的声强规定为零级声强,也就是说这时的声强级为零贝尔(也是零分贝)。
当声强由Io加倍为2Io时,人耳感到的声音强弱并没有加倍。只有当声强达到10Io时,人耳感到的声音强弱才增大一倍,这个声强对应的声强级为1 贝尔=10 分贝;当声强变为100Io 时,人耳感到的声音强弱增大2倍,对应的声强级为2贝尔=20 分贝;当声强变为1000Io 时,人耳感到的声音强弱增大3 倍,对应的声强级为3 贝尔=30 分贝,依此类推。人耳能承受的最大声强为1 瓦/米P=10^12Io,它对应的声强级为12 贝尔=120 分贝。
因此声强级=10Lg10(I/Io)=20Lg10(P/Po) 以后把这种对数比的关系推广到其它物理量上,用于输入和输出的比、二个同一类物理量之比(例如电压、电流、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等)。
dBm 是一个考征功率绝对值的值,计算公式为:10lgP (功率值/1mW )。
[例2] 对于40W 的功率,按dBm 单位进行折算后的值应为:
dBi 和dBd 是考征增益的值(功率增益),两者都是一个相对值,但参考基准不一样。dBi 的参考基准为全方
向性天线,dBd 的参考基准为偶极子,所以两者略有不同。一般认为,表示同一个增益,用dBi 表示出来比用
[例3] 对于一面增益为16dBd 的天线,其增益折算成单位为dBi 时,则为18.15dBi (一般忽略小数位,为18d
dB 是一个表征相对值的值,当考虑甲的功率相比于乙功率大或小多少个dB 时,按下面计算公式:10lg (甲功
[例6] 甲功率比乙功率大一倍,那么10lg (甲功率/乙功率)=10lg2=3dB 。也就是说,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3
[例8] 如果甲的功率为46dBm ,乙的功率为40dBm ,则可以说,甲比乙大6 dB 。
[例9] 如果甲天线为12dBd ,乙天线为14dBd ,可以说甲比乙小2 dB。
有时也会看到dBc,它也是一个表示功率相对值的单位,与dB 的计算方法完全一样。一般来说,dBc 是相对
于载波(Carrier)功率而言,在许多情况下,用来度量与载波功率的相对值,如用来度量干扰(同频干扰、互
调干扰、交调干扰、带外干扰等)以及耦合、杂散等的相对量值。在采用dBc 的地方,原则上也可以使用dB
在PHS 系统中正确应该是dBm=dBμV-107 ,因为其天馈阻抗为50 欧。
对于一个信号源来讲,dBμVemf 是指开路时的端口电压,dBμV 是接匹配负载时的端口电压。
在通信工程应用中,dBm和dBμV都可作为信号强度单位。
移动通信工程中,信号电压、功率均可表示信号强度,工程上为方便计算,信号电压、功率通常以特定的
例1、电压常用dBμV为单位,0dBμV=1μV,若以V(伏)为电压U的单位。当U=1V转换为以dBμV
一般情况下,电压U以V(伏)为单位转换为以dBμV为单位表达式为:
例2、功率常用dBm为单位,0dBm=1mW,若以W(瓦)为功率P的单位,当P=1W转换为以dBm为单位,
一般情况下,P以W(瓦)为单位转换以dBm为单位表达式为:
dBμV为电压特定的分贝单位,dBm为功率特定的分贝单位。
在PHS网优工程中,信号覆盖区域信号接收强度常用dBμV表示,而在信号链路预算时上、下行链路
在信号功率的计量测试中,引入分贝制单位后,把乘除变为加减,大大方便了表达、叙述和运算。
信号功率分贝数值+功率放大器增益=输出功率分贝数值量纲类:dB
信号电压分贝数值+电压放大器增益=输出电压分贝数值量纲类:dB
〉例如:一个信号为13dBm,功率放大器增益为24dB,那么输出信号就是13+24=37dBm
功率分贝数值每增大3dB, 则其功率绝对值变为原值的2 倍。
功率分贝数值每增大10dB, 则其功率绝对值变为原值的10 倍。
功率分贝数值每增大6dB, 则其电压绝对值变为原值的2 倍。
功率分贝数值每增大20dB, 则其电压绝对值变为原值的10 倍。
但是,分贝电平值是不能直接相加减的,这是因为它和放大器增益属性不同。下面举例说明:
可以作如下理解:这个计算相当于电压绝对值翻一番,其分贝数值如上所述应该增大6dB ,因此最后的分
贝数值就是在原分贝数值40 的基础上增加6,就是40dB+6dB=46dBμ。
因此,分贝值的计算不能简单的相加,应该还原到基本量纲计算后再转换回来。
特别注意:0dBm 不表示信号绝对功率为零,只是表示这个绝对功率与当前基准功率(1mW )的比值为1,
1 的对数为零,这个绝对功率大小就是1mW,因此1mW+1mW=2mW,而2mW 的毫瓦功率电平值就是
功率值翻番就是分贝数加3,因此简算就是0+3=3dBm
要注意区分功率电平和电压电平以及二者的关系。
以上的表达方式不一定规范,但是可以说明问题。
可以看出,因为有对数运算的关系,分贝数值运算思维是不可简单的逆向的,要将其计算的倍数关系相加。
RSSI的意思是接收平均强度,是dBuV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噪声系数分贝数怎么转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