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ol打造符是什么东西?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2月8日上午,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产业项目签约大会暨青岛新金融集聚区启动仪式在青岛举行,会议邀请了国内知名的航运、贸易、金融、区块链行业领域的企业家代表出席。会上,青岛新金融集聚区正式启动,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共29个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

  创新中心核心区再迎发展新机遇

  “青岛承载了国家的三个使命。”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在主旨演讲中表示,“第一个是上合组织地方政府经贸合作示范区,第二个是青岛承载一带一路支点港的重任,第三个就是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在自贸片区建设中,需要健全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准入和有序竞争的投资管理体系,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和有效防控风险的金融服务体系,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政府管理体系,率先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此次新金融产业集聚区在市北启动,展现出青岛核心老城区市北区主动承担起青岛自贸片区推动金融开放创新重任的觉悟与担当。

  “青岛是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国际性港口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当前,青岛组织实施的‘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大力提升青岛在航运、贸易、金融领域的全球影响力,是推动青岛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青岛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久军在致辞中表示,市北区以重塑馆陶路金融街为切入点,以新金融的导入为契机,助推老城复兴,激活青岛市西部的战略支点,打造青岛独有的“新金融”名片。

  据介绍,随着青岛金融业高歌猛进,CFCI排名已跃升全球第33位,市北区将构建“新金融”产业生态,打造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的“新金融”中心。

  随后,创新中心核心区29个重点产业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分别涉及航运、贸易、金融、生物大健康、人工智能、文旅等领域,这些项目作为六个千亩产业集聚区的先锋队,将极大地助推市北区构建完善的产业招商体系,充分发挥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增强城区产业吸引力,实现优质产业项目的集聚发展,为市北实现“老城复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和体制保障。

  亮剑“新金融”,市北有底气

  主动亮剑“新金融”,青岛市北区不仅有“担当”,更“底气十足”。

  1987年初,青岛大港开埠开启了市北乃止青岛市的经济发展,从20世纪初,馆陶路就集聚了50多家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一些外国跨国企业、大型进出口贸易公司、轮船公司都设在此处,20世纪30年代已经成为青岛的金融经济中心,被称作是“青岛的华尔街”,影响着整个华东地区的经济及沿海地区的出口转口贸易。

  步入新时代,市北区丰厚的产业存量为新金融集聚发展提供了沃土。山东省港口集团、中车集团、地铁集团、青岛啤酒、橡胶谷等企业和园区,都是供应链融资、价格风险管理、期现对接等新金融丰富的应用场景。可以说,新金融的各类业态,都能在市北区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融示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支撑新金融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青岛融汇财富投资控股董事长白雪梅表示,今天揭牌后,也将以开放和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道路,运用新理念,开发新力量,建设新生态的思路打造青岛新金融集聚区。

  从这一角度来说,市北发力新金融集聚区建设,既是“天赋异禀”的必然结果,也展现出了市北区在青岛金融业发展中的差异化优势——以重塑馆陶路金融街为切入点,以新金融的导入为契机,助推老城复兴,激活青岛市西部的战略支点,打造青岛独有的“新金融”名片。

  “六个一”规划擦亮青岛“新金融”名片

  据介绍,市北区联合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对新金融集聚区做了详尽的规划。将以“六个一”模式—建立一个“集聚区”,打造一条新金融街,建设一个新金融产业园,引进一批新金融研究智库,配套一系列新金融产业政策,发起成立一支专项产业基金,努力把市北建设成为青岛市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的核心。

  有着“青岛百年华尔街”之称的馆陶路,也将成为新金融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目前已经落地的馆陶路3号洪泰山海会,是青岛市和市北区的“城市合伙人”。洪泰基金合伙人、洪泰山海会创始人范如倩表示,洪泰山海会致力于成为跨界资源整合者、创投生态建设者和智慧财富引领者。目前,山海会正在建设“募、投、管、退”全生态服务与运营体系和独特的创投产业赛道,打造吸引年轻人集聚的创新创业创意创投的新地标。

  馆陶路34号,是青岛第一粮库旧址,也将成为市北率先打造的一个近2万平方米的新金融载体。目前正在进行前期设计和产业招商,计划明年5月1日前开园。

  目前,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示范基地、对外经贸大学青岛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战略发展研究院青岛分院等一批与新金融相关的产业智库机构已经落户市北;在新金融产业扶持政策方面,市北将从机构落户、业务发展、产融合作、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政策集成,在新金融产业专项发展和扶持方面做政策创新;此外,市北正在联合青岛市科创母基金,发起成立规模为10亿元的新金融产业专项基金,吸引社会资金集聚形成资本供应效应,为新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多层次服务。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艳杰)

}

  冬日的佛山,乍暖还寒,潮湿微温,满树老叶准备换上一身新的绿衣裳,田野开始孕育新一年的希望。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此时,佛山市第十五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圆满完成历史使命,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即将召开。回首过去五年,栉风沐雨,追梦前行,时间已为人大工作写下了生动注脚,并在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画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五年,是佛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五年,也是佛山人大工作砥砺奋进的五年。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在市委坚强领导下,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依法履职尽责,坚持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谱写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生动实践的新篇章,为佛山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贡献人大智慧与力量。

  五年来,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共制定地方性法规7件,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79项,开展专题询问3次、专项调研69项、执法检查20项,讨论决定重大事项51项,依法任免本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62人次。

  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法治引擎

  “这个拆除工地扬尘太厉害了,工地施工期间不洒水,漫天灰尘,太离谱了。”2021年初,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季华六路的某房屋拆除工地,因扬尘严重,被城管部门查封。同时,执法人员约谈施工单位负责人,并依法向其发出法律文书,责令其立即整改。根据《佛山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该施工单位面临最高10万元的行政处罚。

  法者,治之端也。地方立法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形式,地方性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地方立法权6年以来,佛山市已完成了10部地方性法规、15部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立法数量和质量位居全省17个新获地方立法权城市前列。其中,仅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履职期间,就制定地方性法规7部、地方政府规章14部。

  在实践与探索中,佛山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与改革开放相伴,与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同行,彰显佛山特色,充分发挥地方立法“试验田”作用,使立法工作更符合中央精神、更具佛山味道、更有民生温度。

  聚焦整治扬尘源这一佛山市PM10的首要污染来源、PM2.5主要排放源,《佛山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对扬尘防治监管部门分工、防治措施、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作出规定。

  铁腕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佛山市河涌水污染防治条例》明确河长职责,配套出台季度检查、投诉处理、负面清单等26项工作制度;《佛山市排水管理条例》将排水规划提级到市、区统筹,对建设用地创新性提出配套排水设施等要求,为制造佛山走出生态文明创新之路提供制度供给。

  立法就是要在矛盾的焦点上砍一刀。关注不文明养犬这道当今社会治理的难题,《佛山市养犬管理条例》创设养犬备案制度、制定养犬人行为规范。《佛山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以降低业主大会筹备组成立条件为突破口,破解业主大会成立难,充分吸收民法典立法精神切实保障业主合法权益。

  一部部法规凝聚着市人大常委会的责任与担当,记录着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迈出的坚实步伐,记载着佛山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走过了春华秋实的五年。广佛同城,立法协同,如今佛山踏上了协同立法的新赶考路。

  在省人大常委会支持指导下,2021年,佛山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和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签署合作协议,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协同立法。短短半年,首个广佛立法协同项目《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已通过一审。

  向重点领域民生难点开刀亮剑

  佛山镇域经济发达,其中不乏千亿级体量的大镇、重镇。如何监督好镇街财政预算支出?2017年,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成功开通了镇(街道)一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前所未有地把市、区、镇(街道)三级系统连成了一张网,如今市级83个预算部门共186个预算单位的“四本账”全部纳入监督范围,使“每一笔财政支出都让人大知道”。

  依法行使监督权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佛山市人大常委会敢于“亮剑”,提升监督实效。

  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五年来,佛山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做好对计划、预算、决算、审计等法定项目的审查监督,听取和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十四五”规划编制情况的报告,以及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项目实施情况报告等,助力佛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万家灯火收眼底,百姓忧乐上心头”。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是市人大常委会履职的风向标和指南针。佛山市人大常委会连续5年对学前及义务教育发展情况进行监督,推动新增基础教育学位超26万个;连续3年对食品安全、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推动构建食品安全追溯和监管体系;连续3年对养老事业发展情况进行监督,督促政府扩大养老设施供给,推动养老事业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从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跟踪监督,到聚焦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学位供给、黑臭水体整治、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从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情况、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视察,到围绕重点人群医疗保障、青少年近视防治、安全生产、电动自行车管理等开展专题视察……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推动解决。

  围绕依法行政、依法监察、公正司法,佛山市人大常委会调研我市“七五”普法决议执行情况,听取市监委专项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市法院落实司法责任制情况、执行工作情况报告,组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禁毒工作调研,对民事诉讼法、食品安全法、宗教事务条例、华侨权益保护条例、佛山市排水管理条例等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等。

  为让监督的“牙齿”真正“咬合”,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切实把审议意见的落实作为监督是否有效的重点。

  过去五年,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每年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建立健全市、区、镇(街道)三级人大联动监督机制。各级人大以强有力的监督之手,推动广佛跨界河流水质实现历史性达标。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激发履职活力

  “战疫情,守桂城!”2021年5月底,佛山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市人大代表林海全紧急组建了第一个深入封控小区核心区域开展志愿服务的队伍——“亮橙”突击志愿服务队,连续奋战34天,平均每天服务达13个小时。

  2020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发出《致佛山市人大代表的一封信》,激起人大代表战疫“千层浪”。召必来、来必战!全市五级代表积极响应,迅速投身疫情防控最前线,夜以继日参与联防联控、复工复产,积极踊跃捐款捐物,带头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体。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依靠代表、服务代表、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作为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重要基石,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丰富活动内容,积极拓展联系代表的途径和渠道,全力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代表工作焕发了蓬勃生机和活力。

  提出议案建议,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主要方式。五年来,市人大代表共提出议案建议889件。其中,政法民政79件、财政经济186件、城建环保299件、教科文卫226件、农村农业37件、社会建设48件,其他领域14件。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开展好督办工作,采取常委会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等方式,议案建议全部办理答复完毕,代表对议案建议办理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100%,一件件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变为现实。

  为代表提供工作履职平台,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佛山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办法》《佛山市镇(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设置指引》,规范代表联络站(点)建设。目前,全市共建成代表联络站(点)811个,其中,代表中心联络站32个,创建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全部达到“六有”标准,实现村居、五级代表两个“全覆盖”。

  在闭会期间,佛山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参加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立法等活动3400多人次。过去四年每逢7月还集中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五级人大代表9000多人次走进联络站,推动解决民生实事3500多件。

  “以前有诉求,都得打开信纸起草一个议案,现在可好了,直接在南庄人大手机APP上提交‘微建议’,时时可登录,刻刻可履职。”提起南庄人大手机APP,禅城区南庄镇人大代表吴淑婷有说不完的话。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云平台和信息化手段,全市人大代表履职方式和途径也在不断丰富。

  县乡人大工作品牌活力持续迸发

  如何释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的蓬勃生机?

  县乡人大是基层国家权力机关,是实现基层民主的有效形式,是党和国家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五年来,佛山市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三年行动计划和“巩固基础、强化履职”两年行动计划,通过统筹指导、上下联动,有效实现基层人大固本强基。

  目前,各区人大均设立3~4个专门委员会,5~7个工作委员会,常委会专职组成人员比例达到60%以上,全市32个镇(街道)人大主席、副主席和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副主任实现专职配备,各镇(街道)人大办全部单独设立并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区、镇人大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叶靠根长,根靠叶养。随着基础不断夯实,佛山基层人大工作“有位”更“有为”,品牌亮点纷呈。

  “2016年到2020年,禅城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率从92.8%提升到97.5%。”禅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跃芬说。禅城区人大敦促财政部门实施预算执行与绩效挂钩机制,同时结合预算联网平台的监控情况,定期通报预算支出进度,对于预算执行进度慢的部门实行约见约谈。

  南海区人大统筹推动“一镇一品牌、一站一特色”创建活动,全区290个代表联络站建成82个特色代表联络站,诞生了“民意直通车”“沥城心声”等基层人大工作品牌。走进大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社区居民、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济济一堂,围绕社区话题踊跃发言的场景成为常态。

  顺德区人大探索常委会会议全媒体直播,让市民实现“线上列席”,有效扩大常委会会议传播力和影响力。

  从2017年起,高明区人大在全市率先实施人大代表对“一府两院”工作满意度测评,对满意度优秀的单位每年发布“人大代表满意单位”称号和通报表扬,对满意度低的单位集体约谈、责令限期整改,既有“温度”又有“辣味”。

  芦苞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从启动到完工仅用20多天!三水区人大常委会在区委重视和支持下,深化“民生微实事”立办制改革,针对单项不超过30万元的惠民小项目,建立“专项资金、群众点单、政府立办、社会监督”的“民生微实事”快速办理机制,其中由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对项目进行评审票决和视察监督。截至2021年5月,票决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1200多个,区镇两级财政投入资金接近3亿元,撬动社会资金7000多万元,惠及数十万群众。

}

五一前,吉利在其宁波第二生产基地正式发布了品牌下的首个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CMA架构,以及首部针对中国消费者需求和喜好设计的满意度评价体系——“GCPA-101”标准。

CMA(Compact Modular Architecture)是由沃尔沃主导、吉利与沃尔沃共同研发的首个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诞生于CEVT(中欧汽车技术中心),由来自25个国家的2000多名顶级汽车工程师,历时3年多全新开发。

这个CMA架构,是吉利和沃尔沃面向全球工业4.0的产品设计、生产体系。能够为从A级到B级的不同车型提供围绕“技术”、“工具链”、“标准”、“工艺流程”、“供应链体系”的共享解决方案,让车型研发能够根据品牌定位、用户定位,市场定位,从共享解决方案清单中做选择,然后再做针对性研发

这也意味着,该架构作为一个最新的世界级汽车开发“工具包”,相比于2012年丰田在2012年首推的TNGA架构、大众启用的MQB模块化架构,已经具备了在功能层面上平起平坐的能力,甚至凭借后发优势,在细分技术领域内略有超过的实力。

为确保吉利CMA架构下诞生的每一辆车都能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驾驶习惯,吉利在品质、技术的支撑下,结合行业内现有的用户满意度评价标准,融入中国消费者基于东方文化和消费环境的区域性诉求,顺势也推出了首部中国原创的,用户满意度评价标准——“GCPA-101”标准。这个标准可以看作是“中国人的奥迪特(audit)”标准,将在未来指导吉利CMA架构下每一辆车在交付给市场之前的质量控制环节。

CMA架构与“GCPA-101”标准的结合,意味着吉利在产品层面拥有了“软件+硬件”的体系竞争力打造工具。

一方面,吉利将大量的工业4.0前沿技术应用到CMA架构中,如VR\AR、3D打印、大数据可视化、数字双胞胎、人工智能等尖端的技术的应用,使其建立了包括工艺流程、品质与测量基准和供应链及智能物流体系在内的智能制造体系,从而保证了生产产品的均一性和高品质性,避免了人为失误导致的差错和差异,并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另外一方面,“GCPA-101”标准是第一部完全基于中国消费者用车需求的用户满意度评价标准,其具有针对性强,接轨国际现有评价标准的特点,可以从中国消费者的体验层面,约束产品质控环节,打造出中国消费者最为满意的产品,并逐渐强化CMA架构下的产品和制造水准在未来的行业领先性。

此次发布的CMA架构与“GCPA-101”标准,是吉利在入股沃尔沃之后,结合本土消费环境和消费者需求,借鉴国际一流技术,打造的基于中国本土,面向国际市场的产品设计、生产体系。

它给吉利和中国汽车工业带来的不仅是一场智能制造的变革,更是一场产品竞争力的变革。

考虑到眼下全球汽车行业都在向“电气化、智能化、互联化、共享化”进行转型,并且丰田和大众先期投入的TNGA架构和MQB模块化架构都在凸显越来越强的竞争力和优势。

此时吉利正式将2016年首发的CMA架构正式付用生产,不啻为实力“亮剑”

自此,中国汽车市场上的核心汽车架构技术,三分天下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造世界符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