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比较家里的空气和外面的空气二氧化氮和氧气,水的多少?

  1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

  2、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

  3、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5、阿伏伽德罗和道尔顿提出了:分子论和原子学说,具体内容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6、“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的含义是:分子由原子构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门捷列夫发现并绘制了元素周期表。

  8、书写元素周期表1至20号元素。

  9、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10、物理变化的特征是没有新物质生成。

  12、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1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1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15、化变与物变的根本区别是有无其他物质生成。

  16、化学变化除生成新物质外,通常还伴随着能量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发光、放热、吸热。

  17、灯泡通电后的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

  18、解释蜡烛燃烧为何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答: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无新物质生成,是物变;燃烧时有H2O和CO2生成,是化学变化。

  19、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20、常见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受热是否易分解、与某物质反应、毒性、腐蚀性、金属性、非金属性、酸性、碱性、。

  21、以下词用于描述性质:能、会、可以、易等。

  2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23、常见的物理性质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吸附性。

  24、设计简单实验的步骤是: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25、如何检验二氧化碳?

  答: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CO2。

  反应原理: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26、如何检验氧气?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

  27、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28、如何区别性质和变化?

  答;先看这句话有无过程,没有过程的是性质,有过程的为变化。

  29、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30、设计实验证明外焰温度最高: 答: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发现火柴两端最先变黑。证明外焰温度最高。

  31、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

  32、设计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答:取一个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水珠),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33、设计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答: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燃烧有CO2生成。

  34、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内为什么要全部装满水?答: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净。

  35、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什么现象表明气体已经集满?答: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36、什么样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答:气体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37、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优点:气体纯净.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缺点:气体潮湿。

  38、用向上排空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

  优点: 气体干燥;缺点:气体不纯。

  39、收集气体有两种方法:排水法、 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40、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答:人体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于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人体吸入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大于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

  人体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小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41、生活中的以下现象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存在: 从冰箱里拿出食品时,外壁有水珠出现;

  酥饼和瓜子敞口放置一段时间以后,潮湿了。

  42、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出现何现象?用什么试剂除去?

  答:出现一层白膜;用稀盐酸(醋)除去白膜。

  43、怎么鉴别空气、二氧化碳、氧气?

  答:取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

  木条正常燃烧的为空气、木条熄灭的为CO2、

  木条燃烧更旺的是O2

  44、固体药品存放在广口瓶,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

  45、细口瓶的塞子为何要倒放在桌子上?

  答:防止瓶塞被污染后再污染试剂瓶中的溶液。

  46、倾倒液体时,为什么标签要朝向手心?

  答:防止残留的药液腐蚀标签。

  47、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何要紧挨着试管口?

  答:避免试剂流到试管外。

  48、倒完液体后,为何要立即盖紧瓶塞?

  答:防止药品挥发或吸收水分、防止药品与空气中的某些物质反应 、防止盖错瓶塞。

  49、量筒的作用: 量取液体的体积。

  量筒的精确度: 0.1毫升。

  50、如何选用不同量程的量筒?

  答:大于且与所量取液体体积最接近的量筒。

  51、量筒的正确读法:

  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52、仰视读数造成的后果:读数偏小(小于正确值)

  俯视读数造成的后果:读数偏大(大于正确值)

  53、滴管的作用:取用少量液体。

  54、取液后的滴管,为什么不能平放或倒置?

  答: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55、用滴管滴取液体时,滴管为何不能伸入试管内?

  56、怎样正确使用滴管取液?

  答: 滴管垂直悬于容器正上方。

  57、向试管中,加入药品的顺序是:

  答:先加固体药品,后加液体药品。

  58、酒精灯里酒精的用量标准是:

  59、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60、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的原因:

  61、为什么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答:防止将火焰吹进灯内,引起灯内酒精燃烧,甚至爆炸。

  62、导致试管炸裂的原因:

  答:?试管外壁有水没有擦干就直接加热、?没有给试管预热就直接加热、?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酒精灯的灯芯、④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⑤实验结束时,先熄灭了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⑥热试管骤冷。

  63、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答: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64、玻璃仪器清洗干净的标志:

  答: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65、托盘天平作用是:称量物质的质量。精确到0.1g。66、物质的称量原则是:左物右码。

  67、称量时,左右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保证天平两边保持平衡,避免称量物直接接触托盘,以免称量物对仪器造成损坏,引起以后的称量误差。

  68、对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物质,怎么称量?

  用玻璃仪器,比如:小烧杯、表面皿。

  69、物质的质量如何计算?

  物体的质量 == 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70、过滤操作时的一贴、二低、三靠分别指什么?

  答:一贴是指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是指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是指上面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71、玻璃棒在过滤时起什么作用; 引流。

  72、过滤时,漏斗下端为何要紧靠烧杯内壁?

  答;防止滤液飞溅。

  73、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

  滤纸破损、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74、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燃烧匙、石棉网、蒸发皿、坩埚

  75、不可以加热的仪器:

  漏斗、量筒、集气瓶、试剂瓶

  76、可以间接加热(垫石棉网)的仪器:

  烧杯、锥形瓶、烧瓶

  77、在用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

  ?实验原理是 压强差。即: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外界液体就可以等体积进入,从而测定出氧气的体积.

  ②实验主要结论: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结论延伸: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该实验能体现氮气的性质:物理性质:氮气难溶于水;化学性质: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哪些错误操作导致实验结果小于五分之一:

  红磷不足量、装置漏气、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④为什么不能用硫或者木炭代替红磷做实验?

  答:两者的生产物均为气体,导致瓶内外压强差很小。

  为什么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做实验?

  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⑤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原因:

  保证集气瓶中的氧气被充分消耗。

  78、什么叫做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特点:没有专门的化学式。

  79、什么叫做纯净物?答 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 纯净物特点:有专门的符号(化学式)

  80、属于纯净物的五种水:

  水 、冰、 水蒸气 、 蒸馏水 、冰水共存物。

  81、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82、氮气的化学性质是:不活泼。(也叫化学性质

  稳定)该性质决定了氮气的用途之一是做保护气。

  83、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是:很不活泼。

  该性质决定了稀有气体的用途之一是做保护气。

  另外,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利用该物理性质,稀有气体可以做电光源。

  84、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85、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有: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

  86、硫在空气里燃烧的现象?答;发出微弱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87、硫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答;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8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答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相关文章:

}
为什么空气的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一般情况下空气就处于二氧化氮气体的上方.? 一个物理实验.与扩散现象有关的.
因为空气的平均密度是29,主要由氧气(79%)和氮气(21%)组成,其平均分子量为(28乘以21%+32乘以79%约等于29.9),二氧化氮的分子量为:14+16乘以2=46,46>29.9,所以后者的密度大
找一个塑料袋,向里面充满二氧化氮气体,系好后让其自由落下,落下则证明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在一个容器中点一节蜡烛,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氮气体,观察蜡烛是否熄灭,熄灭则证明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
因为空气的平均密度是29,主要由氧气(79%)和氮气(21%)组成,其平均分子量为(28乘以21%+32乘以79%约等于29.9),二氧化氮的分子量为:14+16乘以2=46,46>29.9,所以后者的密度大
}

上篇文章了解了空气污染指数,那大家知道这些污染物有什么危害吗?

一、悬浮颗粒物污染与人体健康

空气中可自然沉降的颗粒物称降尘,而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颗粒物通称总悬浮颗粒物(TSP),其中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因粒小体轻,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飘浮范围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可在大气中造成不断蓄积,使污染程度逐渐加重。

可吸入颗粒物随人们呼吸空气而进入肺部,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不同的部位,粒径小于5微米的多滞留在上呼吸道。滞留在鼻咽部和气管的颗粒物,与进入人体的二氧化硫(SO2)等有害气体产生刺激和腐蚀粘膜的联合作用,损伤粘膜、纤毛,引起炎症和增加气道阻力。

二、氮氧化物污染与人体健康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质,能刺激呼吸器官,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影响和危害人体健康。氮氧化物中的二氧化氮毒性最大,它比一氧化氮毒性高4-5倍。大气中氮氧化物主要来自汽车废气以及煤和石油燃烧的废气。

由于氮氧化物较难溶于水,因而能侵入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及肺泡,并缓慢地溶于肺泡表面的水分中,形成亚硝酸、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

三、二氧化硫污染与人体健康

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的和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如煤和石油)的燃烧;含硫矿石(特别是含硫较多的有色金属矿石)的冶炼;化工、炼油和硫酸厂等的生产过程。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是:

1、刺激呼吸道。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当其通过鼻腔、气管、支气管时,多被管腔内膜水分吸收阻留,变成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使刺激作用增强。

2、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的联合毒性作用。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一起进入人体,气溶胶微粒能把二氧化硫带到肺深部,使毒性增加3-4倍。

3、二氧化硫的促癌作用。

此外,二氧化硫进入人体时,血中的维生素便会与之结合,使体内维生素C的平衡失调,从而影响新陈代谢。二氧化硫还能抑制和破坏或激活某些酶的活性,使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发生紊乱,从而影响机体生长发育。

四、一氧化碳污染与人体健康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的有毒气体,几乎不溶于水,在空气中不容易与其它物质产生化学反应,故可在大气中停留很长时间。如局部污染严重,可对健康产生一定危害。一氧化碳属于内窒息性毒物。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到达一定高度,就会引起种种中毒症状,甚至死亡。一氧化碳是煤、石油等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一些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矿坑爆炸和地震等灾害事件,也能造成局部地区一氧化碳的浓度增高。吸烟也被认为是一氧化碳污染来源之一。长时间接触低浓度的一氧化碳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乃至对后代均有一定影响。

五、光化学烟雾污染与健康

光化学烟雾是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的烟雾。它包含有臭氧(O3)、醛类、硝酸酯类(PAN)等多种复杂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都是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是光化学氧化剂。当遇逆温或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时,烟雾会积聚不散,造成大气污染事件,使人眼和呼吸道受刺激或诱发各种呼吸道炎症,危机人体健康。这种污染事件最早出现在美国洛杉矶,所以又称洛杉矶光化学烟雾。近年来,光化学烟雾不仅在美国出现,而且在日本的东京、大板、川崎市,澳大利亚的悉尼、意大利的热那亚和印度的孟买等许多汽车众多的城市都先后出现过。

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最突出的危害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粘膜,引起眼睛红肿和喉炎,这可能与产生的醛类等二次污染物的刺激有关。光化学烟雾对人体的另一些危害则与臭氧浓度有关。臭氧还可引起潜在性的全身影响,如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损害酶的活性和溶血反应,影响甲状腺功能、使骨骼早期钙化等。长期吸入氧化剂会影响体内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衰老

预防光化学烟雾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其中包括制定法规,监测废气排放,改良汽车排气系统和提高汽油质量及减少挥发性有机物如油漆、涂料的使用等。

密闭空间空气污染的治理方法不外乎:靠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法:立竿见影,行之有效。但有局限性。如会受到室外污浊空气的侵入,也会因雨天,冷天,热天而无法实现。你还能忽视身边的空气污染吗?那么如何保证家中老人的呼吸健康呢?这时候拥有一套新风系统就可以没有这个顾虑。能够让室内的空气进行交换,为室内提供新鲜的氧气,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为您和您的家人提供一个舒适洁净的生活空间,所以选择一个性价比高的,适合自己的家庭的新风系统能让新风系统的通风换气效果事半功倍。

空气质量不仅关乎人类生存质量也深深影响着地球上其他的生物,对新鲜空气的渴求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要自觉维护环境保护义务,努力提高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空气质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氧化氮与氧气混合通入水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