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要抛弃一个人,连招呼都不会打一声?

前两天,看到一个消息。

从2021年起,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在年底前全部实现。

也就是说,取消事业编制,编制工变合同工已成定局。

其实从去年开始,事业单位改革任务已经完成了将近一半。

 公立医院、银行、高校等单位先后取消事业编制。

面对突如其来的改变,不少员工感到震惊、害怕,一时间难以接受。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的“铁饭碗”会被取消。

毕竟一直以来,事业编制都是人们眼中的香饽饽。

它不仅足够稳定,只要在职期间不犯大错,就可以一直干到退休。

还能拿到可观的养老金,福利待遇好。

不少大学生毕业时,都曾有过被父母劝说考事业单位、进体制的经历。

但随着时代变迁,一成不变的体制和单位,也将不复存在。

改革,是一种社会进步。

所谓“铁饭碗”,只会让员工斗志消磨,一心求安稳,碌碌无为,得过且过。

任何行业都需要有竞争,只有竞争,才能得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而这一切,也给那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敲响了警钟。 

记得之前,一段视频在网上疯传。

唐山市政府将高速公路收费站取消,收费员纷纷下岗。

其中一位大姐找领导讨说法:

“我今年36岁了,我的青春都交给了收费站,我现在啥也不会……”

言语中流露出唏嘘与无奈。

其实,这不能怨任何人,时代巨轮滚滚向前,你不适应,自然就会落后。

享受着稳定工作、固定工资带来的安全感,就必然无法了解外面世界的变化。

当突然被辞退,不得不重新找工作,却发现原本所掌握的技能,已经完全不适应这个社会。

无奈之下,也只能独自面对茫茫前路,何其悲哀。

 所谓“大树”,并非“大而不倒” 

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可时代变化之快,超乎了我们想象。

不仅体制内的大树靠不住,社会上的大树也不再是“大而不倒”。

曾经多少人以为,只要进到大厂工作,就能享受稳定福利,不用像小型企业那样风雨飘摇。

可如今,所有事物都早已今非昔比。

去年8月,泉州中院一份公告宣布:

“富贵鸟有限公司正式破产。”

这个曾经无比辉煌的百亿级休闲服饰品牌,竟沦落到了这种地步。

甚至连创始人子女都不愿接受遗产,因为遗产里除了42亿的负债,什么也没留下。

这家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老牌企业,就在几年前,还是和李宁并列的响当当的国产服饰品牌。

2013年,富贵鸟更是在香港成功上市,市值接近百亿港元,一时风光无限。

可谁也想不到,这次辉煌竟然是富贵鸟的绝唱。

从那以后,富贵鸟发展每况愈下。

先是错过电商风口,又失去了共同发展的机会,实体经营模式的富贵鸟接连遭受了猛烈冲击。

仅仅过了3年,富贵鸟就被迫停牌,彻底跌落神坛。

然后又磕磕绊绊地走过3年,一代“鞋王”就此陨落。

在时代洪流面前,再耀眼的成绩也可能转瞬即逝,成为过眼云烟。

从来没有什么“大而不倒”,也没有真正的靠山。

同样没能躲过失败命运的,还有大润发和家乐福。

这两家零售行业的传奇商场,也终究敌不过时代的碾压。

大润发创始人离职时说:

“我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含辛茹苦数十年,一眼望去换青天。

无论再大的企业,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都将被无情抛弃。

作为个人,更加不能幸免

在现代社会,即便你呆在原地,或是缓慢成长,也是一种退步。

新兴行业蓬勃发展,不断冲击着传统行业。

但很多时候,把你打倒的,甚至不是同行的竞争对手。

这几年,商场货架上多了很多“高端方便面”,无论规格还是口味,都比以前丰富得多。

面条的形态,也体现了中华面食文化传承,荞麦面、土豆面、刀削面、二细、韭菜面、米粉等,应有尽有。

然而,这个曾连续18年销量保持增长的国民美食,在越做越用心的情况下,总体销量却在持续下滑。

自从外卖行业横空出世,各种可口美食半小时左右就能送到手上,方便面一夜之间,就失去了很大一块市场。

刘慈欣在《三体》里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这就是现实中不断发生的行业“迭代”。

谁能想到,打败方便面企业的,竟然不是另一家方便面企业,而是完全不同的行业。

和方便面同病相怜的,还有销量下降三成的口香糖。

而它的对手,不仅不是同类竞品,甚至连和吃的都毫无关系。

在各大商场,超市,无现金支付让收银员不再需要找零钱。

客户也没必要为了凑个整,顺手来个两毛钱的口香糖。

在这个时代,打败你的不一定是对手,也可能只是一个过路人。

多年的严防死守,终究还是敌不过来自新型产业的降维打击。

成为历史,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2016年达沃斯经济论坛报告中提到:

“65%的小学生将在未来从事全新的职业。”

行业在迭代,职业也不断被重新定义。

时代抛弃你,从来不会提前打招呼。

如果不及时冲破人生原本的维度,未来的路,必将风雨飘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科技正在慢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买东西不用掏钱,商场不需要售货员,停车场更是直接机器收费。

便利之余,人们难免感到担忧,再这样下去,我们还有工可打吗?

一小时之内,它能砌起1000块砖,还能24小时不休息连续工作。

两天之内,就能搭建起一整栋住房。

不仅如此,Hadrian X还可以处理不同大小,不同规格的砖块,也可以实现切割、研磨等精细操作。

这个被制造公司称为“3D自动机器人砌砖技术”的“怪物”,一下子成了建筑工人的强大竞争对手。

有网友戏称,“以后连想搬砖都没机会了。”

如今,用高科技取代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的人工劳动,是所有行业的一大趋势。

不仅体力劳动容易被取代,连办公室白领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早在几年前,德勤公司开发的财务机器人“小勤人”,就入驻了多家银行的内审部。

平时人工审计40分钟的工作量,“小勤人”只需要30秒就可以0错误率完成,还能同时顶替15个人的工作。

不管是合并报表、纳税申报、银行对账、成本转结还是银行监管报送。

“小勤人”都能轻松搞定。

在2017年出版的《未来简史》中,作者曾预言:

“未来20到30年之间,将有超过50%的工作机会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如今才过去了3年,“人机大战”就已提早进入白热化阶段。

前不久,荷兰ING银行宣布了一个可以让他们在未来省下近9亿欧元的“数码转换”计划。

先砍掉5800名员工,占员工总数13%,未来再视情况转职或裁掉另外1200名员工。

无独有偶,德国商业银行也宣布,2020年他们将把银行中 80%的工作数码化、自动化,最终会裁掉 9600名员工。

在美国纽约,高盛也宣布将推出机器人顾问。

有人猜测用不了多久,就能完全取代23万交易员。

以上种种,绝非个例,而是全球企业的一个缩影。

无论你曾经多么优秀,很可能一个机器人就能把你瞬间击倒。

这个世界上,已经很难有永远优越的人生,也很难有一成不变的阶层。

一切都变化得太快,你如果继续留在舒适区,不及时做出反应、迅速跟进。

时代潮流滚滚向前,不改变的人就只能被淘汰。

尽管,机器人看上去越来越“无所不能”。

但它们毕竟不是人类,缺乏思考、同理心和温度。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工智能替代了多少工作岗位,优秀的人才始终是稀缺品。

以人才为本的战略,也依然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去年7月,华为以电邮方式通知发布了8名新员工的年薪方案。

他们全部是2019届应届博士生,最高两名员工的年薪分别为182万和201万元。

邮件表示,“华为要用顶级的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今年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今后逐渐增加,不断提升队伍的作战能力。”

刚毕业就年薪过百万,这样的牛人一出道,就达到了普通人一辈子都触碰不到的天花板。

我们来看看拿到华为顶薪的博士生秦通的简历,其高端程度,相信没几个人能看得懂……

学生时代,就在IEEE TRO、ICRA、IROS、ECCV等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发表多篇论文,获得IEEE IROS 2018最佳学生论文奖。

研究兴趣主要包括机器视觉SLAM,视觉惯导融合,多传感器定位。

其中视觉惯导里程计被大量应用于机器人领域,通过融合视觉观测值与惯性测量值,能够准确估计物体的位置和姿态。

去年10月,秦通还在网上开了公开课,主题是“视觉惯导里程计时差的在线标定”。

年纪轻轻,已然成为了业界名人。

像秦通这样的人才,凭借出色的学习能力,走在了时代前沿。

我们也许无法像他一样拔尖,但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永远保持学习、进取,不断进步。

因为这才是我们真正赖以生存的“铁饭碗”。

时代很残酷,它不会对任何人手下留情,但有本事的人到哪都有饭吃。

我们无法预知明天会发生什么,只有时刻准备着,才能无惧变化。

毕竟,机会永远留给时代的强者。

你的大脑是哪种思维模式?你擅长的领域在哪里,你弱点在哪里?你更适合做什么职业?分析你大脑的功能区,找出你的强项!在你擅长的领域做真正的自己!

HBH检测技术可以解决4大问题

家庭中一些的矛盾与不和谐,最大的原因来自于彼此的不理解以及无效的沟通方法。当我们因为了解,而彼此多了很多的理解,并且接纳对方的不同时,家庭和谐幸福就不会成为奢望!

通过了解团队中每个人的能力优势和弱项,性格特点等,把对的人放在对的岗位上,尽可能的发挥出每个员工的潜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团队的凝聚力!

从2008年中心引进这项技术

无数的朋友因HBH而受益

让每个人都成为不一样的个体

HBH助你成为最好的自己!

}

“或者说,失去过梦想吗?”

入行15年,写了几百首歌,却在35岁才举办了第一次演唱会。


那天,周传雄只问了台下观众这两个问题。

“我有过,但也破灭过。”


人生几个重要的选择路口,他都选错了。

一场大病过后,娱乐圈的人走茶凉,在这个曾经的情歌教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时代想要抛弃一个人的时候,连个招呼都不会打。

时常看见当时的我,有些决定不假思索;无端坚持辛苦,不知为什么?

粉色樱花忽然间迎着风,吹起了年少的轻狂,潇洒地放纵。

——周传雄《樱吹雪》歌词节选

华语乐坛能写歌,能唱歌,能作词,能谱曲的人很多。

从古至今,好像每一个才子的背后,都有常人体会不到的心酸。

周传雄自然也没能成为那个例外。


很小的时候,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跟爸爸妈妈度过不争吵的一天。

因为从记事开始,父母的关系就一直不对盘。

面红耳赤,声嘶力竭,最后不欢而散。

那时候的周传雄年少懵懂,只记得自己每天像个包袱一样被甩来甩去。

后来,周传雄慢慢地长大,和母亲,父亲保持着这样不远不近的关系。


初中那年,一声刺耳的声音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是玻璃破碎的声音。

接着周传雄听见了母亲和父亲的争吵,再一次歇斯底里过后。

周传雄的母亲消失了,什么都没带逃离了这个家。

紧接着,父亲也弃子而去。

父母健在,周传雄却成了个孤儿。


四处打工,生活辛苦的时候问自己,到底坚持着活着的意义在哪里。

直到他爱上音乐和创作。

生命中迎来了第一缕樱粉色的光芒,叫救赎。


1988年,周传雄参加了“台湾校园歌唱比赛”,声线稚嫩,还带着一丝不易发觉的颤抖。

第一次感受到观众们目光的炙热,也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被需要的人。

“小虎队”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一代偶像天团。


当时,周传雄是第一批候选成员。

只可惜道不同,不相为谋。

在了解到小虎队是个唱跳偶像组合之后,他在正式筛选之前就退出了。

相比于偶像,周传雄更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歌手,一名创作型歌手。

写自己爱的歌,做自己喜欢的曲,抒发自己对这人世间的一知半解。


我站在城市的边缘,只有香烟在身边,和遥远的你看着地平线;

我需要一点时间,让你走得远一点。——周传雄《时间》歌词节选

了解周传雄的人都觉得他很真实,不装。

他的歌很干净、纯粹,让人一旦爱上就无法自拔。

放弃大好成名机会的行为,让多少人觉得怪异,不能理解。


离开“小虎队预备军”之后,周传雄化名小刚,正式进军歌坛。

但一直都是歌红人不红的状态。

这并不是说他没有才华和能力,就是单纯的运气不佳而已。

周传雄出前几张专辑的时候,正好赶上台湾第一批创作歌手的崛起。

,比如李宗盛,比如张宇,比如张信哲。


庾澄庆,小虎队,林志颖,任贤齐等。

市场是一块大蛋糕,抢的人多了,周传雄的机会就少了。

更合快,这孩子还是个死心眼,埋头创作,一心靠实力出头。

好几年没有公司愿意签他,可塑性和包装性都没有,被各大公司拒之门外。


顺应弱肉强食,这个世界上最基本的规则,周传雄被迫走向了幕后。

这期间,他并没有像现在的偶像们一样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依附于大公司谋生。

而是靠着近些年赚的版税,几万几万地将散钱全攒起来。

然后自己写歌,自己花钱找录音棚录歌,录好了再自费出专辑。


生活嘛,总是给一巴掌再给个枣吃,苦到一定的份上,周传雄确实等来了一颗甜枣。

那一年,情歌王子张信哲服役入伍,为期两年,市场上忧郁情歌被撕开了一个豁口。


为了吃下这块硬骨头,当时周传雄的目的,就是“顶替”张信哲。

这两年,他确实顶替了“真身”。

周传雄最火的时候,我当时在部队里表演节目,都要演唱他的《哈萨雅琪》。——张信哲

但周传雄的运气,也就好了这么两年。

1993年,在爱情中挣扎的如鱼得水的李宗盛写了一曲《爱如潮水》,给到了张信哲的公司。


仅用了这一首歌,张信哲就重新杀了回来,风光无两。

周传雄并没有放弃音乐,那些自己创作的,别人唱红的歌他重新拿回来,又唱了一遍。

却又赶上了台湾歌坛新人的崛起。

比如周杰伦,比如林俊杰,比如潘玮柏,比如四小天后三小教主。


这些人当年有多火,不用我说了吧。

湾湾很小,小到开车环岛一天两个来回都不止,而这么小的地方却有着那么多的唱片公司和无数的艺人在竞争。

周传雄再次出头的机会,微乎其微。


当时还有另外一个传言,说是张信哲所在公司已经下了“雪藏令”。

他们不允许任何人撼动自家艺人“情歌王子”的地位,所以周传雄未来的全部计划,都被无限期拖延。

当然,这则谣言的可信度咱们已经无从查证,所以不做评价。

但可以肯定的是,《爱如潮水》之后,周传雄真的“消失”在了台湾乐坛。


他就像永远站在城市边缘的“外人”一般。

做了很多没结果的事,最后融不进去,也退不出来。

周传雄开始为各大“明星”写歌。

比如那英的《出卖》,周华健的《有没有一首歌让你想起我》。

陈慧琳的《记事本》,许绍洋的《花香》等等等等。


这些90年代末刷屏的歌,都是出自于周传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他是“音乐教父”的原因。


过完整个夏天,忧伤并没有好一些;

开车行驶在公路无际无边,有离开自己的感觉;

唱不完一首歌,疲倦还剩下黑眼圈;

感情的世界伤害在所难免,黄昏再美终要黑夜。——周传雄《黄昏》歌词节选

再次翻红的机会,很微妙。

在周传雄即将要放弃音乐,回归普通人生活的节骨眼。

内地乐坛迎来了“盗版猖獗”的年代,周传雄的《黄昏》一下子在内地引发了轰动。


是他音乐人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也是这期间,35岁的周传雄终于在新加坡开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场演唱会。

我等这场演唱会,等了十五年。

我一度以为......我不会再出唱片了,直到有一天,在异乡的街头,我听到了一首自己的歌,这首歌在大街小巷不停地被播放着。

这首歌改变了我,让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哪怕在冰天雪地里也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那些流传到经久不衰的作品,就已经说明了答案。

2009年,周传雄出品了专辑《恋人创世纪》。

菀儿觉得,这张专辑也是一座分水岭,将周传雄的人生,再一次撕裂了。

《恋人创世纪》之后,周传雄的人气达到了能跟周杰伦分庭抗礼的巅峰程度。

环球公司,希望周传雄保持当时苦情歌手形象的基础上。


创作出一些迎合时代,迎合潮流的口水歌曲。

但周传雄很明显不是一个喜欢被人控制,被边边框框束缚的人。

刚出道那会儿,他都不屑于迎合市场当偶像,这个时候你再让他改变,可能吗?

果不其然,周传雄更希望在音乐中表达出自己对人生的见解,希望能跟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拒绝创作洗脑的歌词乏味的口水歌,直接导致他环球公司爆发了剧烈的冲突。


随后,周传雄去了种子音乐,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

因为这家公司承诺,公司的所有规划都将以周传雄的意愿为第一宗旨。

不会干涉他的任何创作和发展目标。


周传雄觉得自己努力创作,在有名气的情况下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事实证明,他想的还是太简单了,殊不知资本的力量才是安身立命的源头。


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是慌乱占据了心扉;

有花儿伴着蝴蝶孤雁可以双飞,夜深人静独徘徊。

——周传雄《寂寞沙洲冷》歌词节选

公司缺乏底蕴,缺乏背景,缺乏资金力量,缺乏人脉关系。


不仅没有给周传雄的发展提供出任何有利发展,还加速了他的再次消失。

没有曝光度、很少上综艺,公司也没有资本给他做宣传,后面专辑没法大卖。

听众发生了严重的断层,逐渐人气就下来了,没人气开演唱会的话又亏钱,落了个死循环。

那个在舞台上哼唱着黄昏地平线的男人,那个35岁才办上演唱会的歌坛传奇,那个坚信自己能绽放的男人,真的消失了。


娱乐圈,一向是个只闻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地方。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爆火的时候,多少人围在周传雄身边,希望混个眼熟,求一曲周老师的作品。

希望他能出现在自己的演唱会上热场,为自己的收入保驾护航。

凑上门来,和周传雄亲如一家,感情热络。


可周传雄困难的时候,多少人真正地帮他说过话?多少人冷眼旁观?多少人捕风捉影戳人伤处炒其绯闻?

但凡有一个人,一个公司,一个好友愿意为他提供帮助。


周传雄也不至于在黑暗中,拖垮了自己的身子。

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周传雄开始失眠,精神状态萎靡,吃不下饭。

体重从原来的74公斤,暴跌到54公斤。


胃部的怪病,以燎原之势摧毁了周传雄的人生。

最瘦的时候,1米78的他却连100斤都不到,形同纸片人,来阵风就摇摇欲坠。

哪怕之前被多次解约,丧失无数机会,周传雄都挺了过来,可是这次,他是真的绝望了。

因为对于心怀梦想的人来说,外界的阻碍无所谓,最怕的,是自己先投了降。


“我那时候觉得,我可能没有办法再唱了,因为那时候瘦的不成人形,然后气也不足。”

音乐生涯崩塌,周传雄人生中最后一扇透光的缝隙,关上了怜悯的希望。


可笑的是,直到这个时候。

娱乐圈依旧在消费着他最后的热度。

有人说他吸D,有人说他私生活混乱,有人说他自甘堕落。


将这个满脚泥泞的歌者,钉在了耻辱柱上。

11年求医问药,暗无天日的复健生涯过后,菀儿真的很难想象,周传雄还有勇气,还有能力站在舞台上。

2021年,年过半百的周传雄站上《天赐的声音》,以一个“音乐新人”的身份背光而逆。


姿态虔诚至极,让多少人泪奔。

他变了,瘦了,丑了,陌生了。

但他也没变,他还是几十年前,那个初心最纯的小刚。

这个机会,周传雄等太久,久到记不清岁月的风呼啸而过,刹那蹉跎。

却再次被挤压到了边缘处。

胡彦斌说:“周传雄的唱功从未被质疑,但就是性格太安静了,不来事!”


其他评委集体沉默,一曲作罢,灯光尽灭,唱了一辈子歌的周传雄被淘汰在2021年。

这世道,真的配不上他。

很多人疑惑,明明周传雄的实力碾压所有参赛选手和导师,为什么只站了一轮。

从被选中和淘汰的演员就不难看出。

何洁,苏醒这样唱的被淘汰,周传雄,颜人中表现完美也没人选。

看看被争抢的魏大勋和何昶希,菀儿看到了答案。


魏大勋,是演员跨界且综艺中的万金油,自带流量。

而何昶希是新人,很明显背后有高人保驾护航,不然刚出道的人,怎么可能接连参加《演员请就位》,《天赐的声音》这种一线综艺。

况且在演员请就位中,他也是被争抢,拿到S卡的“关系户”。

如今娱乐圈的世道,好像流量等于一切。


不然也做不出让孟美岐给周传雄评分的迷惑操作吧。

没有流量,所以理应“消失”,为资本宠儿让路。

在娱乐圈被“驱逐出境”的小刚,去哪里了呢?

他站上了商演的舞台,放手一搏。

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出现周传雄在各种音响设备劣质的舞台上演唱的视频。


地产公司周年庆、学校、开业典礼,各式各样,五花八门。

台下零散的观众大多没有认真听他唱歌,只是拿着手机争相恐后地拍摄。

像在围观什么奇景,而在他身后,“情歌教父”这四个字格外显眼。

艺术在流量,“小丑”在殿堂。



重要的,不是站在哪里,而是他还没老,他还能唱。

那些偶尔追忆过去的人们,也不要再问周传雄去哪了。


他只是,活成了我们普通人最真实的样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说了不联系再去联系会没有面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