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叠加定理求图中电压u电流,求详细过程

叠加定理的应用,就是假设电路中的电流源无电流输出(当断路),求得待求量的一个数值(含正负号);再假设电路中的电压源无电压输出(当短路),又求得待求量的一个数值(含正负号).最后把上述两个数值相加(代数和),就是待求量的实际结果.
假设本题电路中的电流源无电流输出(断路),容易得到这时电流 I 的数值是
I1=6伏特 /(2欧+1欧)=2 安,方向是向下(按图说方向)
电压U的数值是 U1=I1 * 1欧=2*1=2伏特 ,上正下负 (这时图中左边2欧电阻无电流,是等势体)
又假设电路中的电压源无电压输出(短路,即用无电阻的导线代替原来的电压源),
这时1欧电阻与图中右边2欧电阻并联,再与左边2欧电阻串联.
总电阻是 R=2欧+[ 1欧*2欧 /(1欧+2欧)]=8 / 3  欧
得 电压U的数值是 U2=Is * R=6安*(8 / 3)欧=16伏特 ,上负下正
电流 I 的数值是 I2=4安 ,方向是向上(1欧与2欧并联,总电流是6安)
可见,图中的电流 I 的数值是
I=I1+(-I2)=2+(-4)=-2安,负号表示实际电流方向与图中所标的方向相反.
U=U1+(-U2)=2+(-16)=-14伏特,负号表示U的极性实际上是“上负下正”.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

}

《电路》第01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理想电流源的电流为定值,电压为(B),且由外电路决定.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B)的体现.

3、基尔霍夫定律适用于(A)电路.

4、由高电位点指向低电位点的方向,是电压的(B).

5、已知元件吸收的功率为P=-5W,在关联参考方向下,电压为5V,则电流为(A)A.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由电容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式可以看出(BD).

AA、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电压的大小BB、电压增高时,电容器充电

C、电压不随时间变化时,电容相当于短路D

D、电压不随时间变化时,电容相当于开路

2、下列元件中属于动态元件的有(BC).

3、下列元件中属于储能元件的有(AD).

4、当施加于电容元件上的电压不随时间变化时,电容元件相当于(AB).

AA、电流为零的电流源BB、开路线C、电压为零的电压源DD、受控电压源

5、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D).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线性和非线性电容元件的库伏特性都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错误

2、当理想电压源的数值为零时,可用一条短路线来代替.()正确

3、当理想电流源的数值为零时,可用一条短路线来代替.()错误

4、电路的两类约束为结构约束和元件约束.()正确

5、无论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何,电阻元件总是服从欧姆定律.()错误

《电路》第02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由时不变线性无源元件,线性受控源和独立电源组成的电路,称为(A).

2、当电路中的独立电源都是直流电源时,这类电路简称为(B).

3、几个电阻首尾分别连在一起,这种连接为电阻的(A).

4、实际电压源的电路模型是一理想电压源和一电阻的(A).

5、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必(C)任一个并联的电阻.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通过变换,可以用一个电阻等效的有(AC).

AA、串、并联电阻BB、三角形连接的电阻C、仅含电阻的线性无源一端口网络DD、RC串联电路2、任一含源二端电阻网络对外电路而言一般可等效为(CD).

AA、电阻元件B、电感元件CC、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D、电流源和电导的并联组合

3、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多个理想电压源并联的条件是(AC).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叠加定理求图中电压u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