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这个软件是编写电脑软件用什么语言言编写的吗,我也想自学写一个这样的小工具?

第1篇: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一)导入:(8:00)

1、欣赏一幅小兴安岭森林的图片,请同学说一说“图上的树木多不多?”(学生回答“千千万万”“数不清”“像绿*的海洋”)

2、连续欣赏几幅图片说说怎么样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3、观看录象资料。(8:09)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并与同学交流。(8:13)

(2)投影出示文中的词语,检查朗读。

(3)指名朗读描写春天的部分,其他同学画出所描写的景物。

找出文中描写很美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4)总结本段的学习方法。(8:18)

(1)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2)分小组学习描写夏、秋、冬部分的内容。(8:20)

(1)指名回答夏、秋、冬描写的景物。(投影出示表格,添表)。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指导理解。

(3)如果要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在什么季节?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朗读课文。(8:35)

一人朗读,配乐,其余同学观看动画。

2、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花园、宝库?

(五)作业:可以写写自己的家乡。

这节课老师通过图片、录像、课文等多种形式来使学生认识美丽的小兴安岭,使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景*、物产有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先带领学生一块分析描写春天的部分,并总结出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分小组来学习课文的其余部分,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讲课过程中还设计了几处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让学生选择会在什么季节去小兴安岭旅游等环节,都体现了老师重视学生的学习感悟,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导入部分的录像资料只是让学生看了一遍,看完就过去了。我觉得这个地方应让学生根据预习的情况,联系录象资料来说说小兴安岭有哪些景物,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然后再去理解课文。在第三个环节配乐朗读并让学生观看动画课件时,课件的内容并不能和课文完全相符,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这里可只留背景音乐,让学生边听朗读边去想象小兴安岭的美丽景*。

在最后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感悟上,还缺乏进一步的提升。小兴安岭向人们奉献出了丰富的物产,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之情,没有引导学生去体会,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第2篇:小学语文课听课记录

1、教师板画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今天我们到浩瀚的大海去看真正的鲸。(播放录像)

3、看到这翻腾、跃动的鲸,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生:都是身体的某一部位。

3、教师指导书写生字。

请学生上台把这些生字写在板画上。

4、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情况,读中纠正字音,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关键句,懂得读书时要抓住重点。

(1)鲸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用了个字把它写在手掌上。

大,把一段话读成一个字,了不起。

(2)指名读第2自然段,把它读成一句话。

鲸是哺乳动物,不属于鱼类。

(3)指名读第4自然段

这节第一句话与其它自然段有什么不同?(设问)

三、学习第三世界自然段,了解鲸的大,认识说明方法。

1、能换一个词说鲸大吗?

2、特别大、非常大、极其大,大家说了很多大的词,你看,课文有这样写大吗?把写大的词句找出来。

生:象是这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你能真的能到鲸的嘴里去吗?

3、聘请高级解说员介绍一下鲸的大。

4、第一自然段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这短短的一段话作者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写鲸的大?(板书:多种说明方法)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鲸是哺乳动物,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刚才我们在研究鲸大的特点,那课文仅仅是介绍这个特点吗?

2、片断出示,同学们看看与课文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体会“很长”、“渐渐”、“完全”、“整个”等词的意思。

同学们,这些词一个都不能少,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

(板书:精确的语言表达)

3、再读这段话,把刚才我们忽视的词强调出来。

4、出示句式:我们知道鲸适应了海洋的生活,但是,你可别忘了。

五、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展开辩论。

1、读第4、5节,了解鲸的习*。

2、围绕齿、须鲸的特点,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辩说能力。

林老师一上来就缩短了与学生的距离,充满*的语言,加上精*的画面,学生很快就被吸引住了。

林老师别具心裁的运用小转盘让学生发现这些生字的规律,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对这些字的记忆,还让学生明白了这些生字分别指鲸的哪个部位。

带着问题阅读,让学生学会思考。

由浅入深的教学,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

这一环节的设计,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既发展了学生思辩能力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林老师的课太生动了,学生自始自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多么难得呀!

林老师教于学达到*完美的统一,灵活运用合理地进行多种教法的优化组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点拨;运用自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采用带问题朗读法,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从读中去领悟。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了一种愉悦*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此精*的课,让我一辈子难忘。

第3篇:小学语文听课记录评语

10月21日上午,高新区教研室在付山小学举行语文教学研讨会。听了两节语文课,分别是付山小学邢慧清老师指教的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和宝鑫小学宋杰老师指教的五年级语文《我的战友邱少云》。老师对两节课做了精*的点评,并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讲了四点意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听课记录评语,欢迎阅读。

《美丽的小兴安岭》听课记录

(一)导入:(8:00)

1、欣赏一幅小兴安岭森林的图片,请同学说一说“图上的树木多不多?”(学生回答“千千万万”“数不清”“像绿*的海洋”)

2、连续欣赏几幅图片说说怎么

第4篇:小学语文听课记录范文

上语文课的时候,一定要在注意做好笔记哦!下面小编收集了小学语文听课记录范文,欢迎阅读!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咏华山。(生齐读课题)

2、(出示寇准写的诗)指名读。

【评:复习导入时,通过看填空题背第一段,指名读《华山》,既检查了学生第一课时的学习情况,又突出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了诗人的创作背景,充分显示了教者设计教案时的匠心。】

(出示课件)啊!华山真高哇!(指名读)

3、是呀,华山真高呀,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华山的高?(生在第二自然段中边读边找)

轻声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

第5篇:小学班级语文听课记录

听课是初为人师的起点,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却不知如何向学生讲解传授,如何使学生学会贯通,如何使学生扎实的掌握。小学班级语文听课记录,我们来看看下文。

1、教师板画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今天我们到浩瀚的大海去看真正的鲸。(播放录像)

3、看到这翻腾、跃动的鲸,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生:都是身体的某一部位。

3、教师指导书写生字。

请学生上台把这些生字写在板画上。

4、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第6篇:小学生语文听课记录表

记录是一个汉语词语,指把所见所闻通过一定的手段保留下来,并作为信息传递开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生语文听课记录表,欢迎阅读。

小学生语文听课记录表1

小学生语文听课记录表2

小学生语文听课记录表3

小学生语文听课记录:识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识字六,走进神奇美妙的动物世界。请同学们伸出小手指,和老师一起工整地书写课题。看这儿。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到72页,自由读这篇识字韵文。听清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好了

第7篇:下册语文小学听课记录

认真做好听课记录是听课者基本素质的体现,它反映了听课者的品德、态度、能力、水平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素质。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下册语文小学听课记录,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启发谈话:同学们见过翠鸟吗?(出示挂图,)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上翠鸟的。

(二)读读课文,读准字音,查查字典,理解下面的词语:鲜艳、疾飞、锐利、饲养、玲珑。(三)学生自学课文。

第8篇:小学老师语文听课记录

想必很多同学都知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老师来课堂听课,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小学老师语文听课记录,内容仅供参考。

老师讲故事:宋朝皇帝赵佶“万绿丛中一点红”提问:皇帝为什么连声叫好?

板书:12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2、观看录像《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3、自选方式朗读课文“个别,小组”

4、启发式提问(弄清事情起因和结果,激起学生好奇心)

5、学生提问题,自然过渡到“过程”

6、重点分析三位徒弟画骆驼的过程

两只山谷走(以少代多)

7、用“虽然……但是……”句式评三

第9篇:小学作文听课评课记录

评课记录是通过听课中呈现问题的记录和反馈,那么小学作文听课评课记录有哪些?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小学作文听课评课记录,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上午,xx老师的本*作文导写课,洋溢着人文气息的新理念,深深地涤荡我的心怀。她那精巧的教学流程,充满青春活力的课堂,富有人情味的评价……让我深深地震撼。我品味着,思索着,努力使自己也成为一棵会思考的芦苇。

下面,我就xx老师的课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发掘“材”源,独具匠心

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

第10篇:小学语文《放小鸟》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⑴开火车读词语。(出示课件)

⑵课件出示一组描写小鸟的词语。

【评:复习第一课时所学词语,由课文中的词语到描写小鸟的词语,循序渐进,为下文读词组服务。】

1、整体感知: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

出示:这是一只()的小鸟。生自由读课文。

(1)出示小鸟图,谁来说说它的样子?

出示:绿*的羽毛黄*的嘴巴一闪一闪的眼睛

【评:出示小鸟图,给了学生直观的感受,由读描写小鸟的词组到下文读句子,层层深入,教学环节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pp编程自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