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权属于政治权利吗?属于什么权利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优秀课件[文字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优秀课件[文字可编辑](50页珍藏版)》请在读根文库上搜索。

1、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 (第一讲) 1 第一讲: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理论 1-1 第一节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1-2 第二节 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1-3 第三节 新闻法规与新闻政策、新闻职业道德 的关系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一、新闻传播法制的一般概念 (一)新闻传播法的概念 新闻传播法一词,通常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解释。 狭义的新闻传播法,是指专门适用于新闻传播活动的一部法律。 在我国,近十几年来新闻界内外呼吁早日出台的新闻法,是指从 狭义上理解的新闻传播法,即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调整与规范 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 广义的新闻传播法,即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是指由 国家制定。

2、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体现这一国家的统 治阶级意志的、用于调整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社 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包括宪法的有关规定、有关法律、有关行政法规与规章等各 种法律规范性文件。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一、新闻传播法制的一般概 念 (二)有关新闻传播法的一个问题 ( 1 )问题 要不要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调 整与规范新闻传播活动的专 门法律?即:要不要制定一 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 法?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一、新闻传播法制的一般概念 (二)有关新闻传播法的一个问题 ( 2 )主张一 保障新闻自由权利、规定新闻从业 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反问:谁的权利?公民还是 媒。

3、介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一、新闻传播法制的一般 概念 (二)有关新闻传播法的一个 问题 ( 3 )主张二 规定新闻媒体应该报道什 么、不该报道什么。 反问:如何规定?怎样与 现有法规协调?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一、新闻传播法制的一般 概念 (二)有关新闻传播法的一个问 题 ( 4 )主张三 规定新闻媒体的创建与运作。 反问:行业特点?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二 新闻传播法的渊源 新闻传播法的渊源,即新闻传播法的各种表现 形式,主要有法律、判例、习惯和条约等。 在我国,新闻传播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宪法、 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与规 章、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与法规、法。

4、律解释、国 际条约与协定等。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 1. 宪法 最高国家权利机关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制定的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 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不仅规定了国家 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公民的基本权 利和义务等根本问题,还为各种法律、 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 提供了法律依据与来源。 对新闻事业所 作的原则性的规定,是新闻法规的主要 渊源和新闻立法的法律依据。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 .2 法律 一是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制定;二是一般法律,由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委会制定;三是全国人大及 其常委会所作的、具有规范性的决议、 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

5、 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法律含有为 数甚多的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定。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 3. 行政法规 由国务院制定与批准的、进 行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大 部分称“条例”,如出版管理条例、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也有的称 “规定”、“办法”,还有一部分称某 某法律的“实施细则”。 国务院发布的 决定、命令,凡具有规范性者,也属于 行政法规之列。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 4. 行政规章 由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其他 直属机构根据现行的法律与法规、在自 己的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并 发布实施的规范性文件,称为规定、命 令、指示、规章等。 例如,中华人民共 和国新闻出。

6、版署制定与颁行的报纸管 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 影电视部制定与颁行的有线电视管理 规定,等等。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 5. 地方性法规与规章 ? 地方性法规是由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以及省、 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其他国务院批准 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 仅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 规章是由上述各类行政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 范性文件。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 6. 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 例如,香港 的诽谤条例等。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 7. 法律解释 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 和行政解释三种。立法解释由全国人大 常委会作。

7、出;司法解释由最高人民检查 院、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行政解释由国 务院及其所属部门等根据行政机关作出。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 8. 国际条约与协定 国际条约和协定属国 际法,对签约国具有约束力。凡我国参 加的国际条约和协定,其中有关新闻事 业与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定,也属于我国 新闻法规的具体表现形式之列。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三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 1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界定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是指新闻传播法律规范所确认和 调整的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各方所形成的权 利与义务关系。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2 ,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

8、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 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它必须具备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 资格,即具备能够享有参加新闻传播活动的权利和承担新闻 传播活动义务的资格。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有以下几类:新闻传播媒体;新闻传 播从业人员;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或自然人。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传播 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客体,包括物、新闻传播行为和智力成果。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3 ,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内容与类型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新闻传播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 新闻传播权利与义务。新闻传播权利,是新闻传播法律规范所规。

9、 定的、新闻传播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做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 障。新闻传播义务,是新闻传播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新闻传播法 律关系主体所承担的某种行为的必要性。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类型,主要包括:新闻传播机构与新闻 传播主管机关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新闻传播机构 与社会公众(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提供服务与 接受服务的关系;新闻传播机构与新闻传播工作者之间聘 用合同关系。 1-2 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一、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 (一)新闻传播法制的根本问题与基本原则 1 , 新闻传播法制的根本问题 ? 新闻传播法制的根本问题,或称核心问题,是新闻传播自由。 ? 新闻传播自由的内容。

10、,既包括公民有通过报纸和新闻期刊等出版物表达 思想见解的权利;也包括公民通过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等出版手段 即复制手段发表意见的权利;还包括公民通过新闻传播媒介了解国内外 大事,获得各种信息,表达并传播各种思想和见解,参与国家生活和社 会生活的一项政治权利。 ? 在法律上,一般把新闻传播自由纳入言论出版自由的范畴内。新闻传播 自由,往往被视作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 言论自由( freedom of speech )是指公民享有发表意见、交流实现、抒发感 情、传播信息、传授知识等而不受干涉的自由。 出版自由 (freedom of press) ,是指公民享有通过以印刷或其他复。

11、制手段制成 的出版物公开表达和传播意见、思想、感情、信息、知识等的自由。 1-2 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一、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 (一)新闻传播法制的根本问题与基本原则 2 , 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 ? 对新闻传播法制根本问题的回答,构成新闻传播法制的基 本原则。 ? 新闻传播法制的根本原则,一般由宪法所规定。 ? 历史上曾出现两类新闻传播法制的根本原则: ? 新闻统制原则:封建新闻传播法制的根本原则 ? 新闻自由原则:近代新闻传播法制的根本原则,在资本主 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解释。 ? 新闻自由原则,在法律上一般被表述为言论出版自由原则。 1-2 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

12、与主要内容 一、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 原则 3 ,新闻自由原则概述 1 ), 依法保障言论出版自由 世界各国都在很大程度上对言论出 版自由给予宪法和法律的保障。 1791 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第一条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 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宗教或 禁止信仰自由;剥夺人民言论或 出版的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 及向政府请愿的权利。” 1948 年 12 月,世界人权宣言第 十九条规定:“任何人都有通过 一切手段不受国界限制寻求、接 受、传达信息及实现的自由。” 1-2 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一、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 3 新闻自由原则概述 2 ),依法限制滥用言论出版自由 各国宪法都。

13、在对言论出版自由给予 宪法和法律的保障的同时,作出 不得滥用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原 则性规定。 依法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主要原则: 公共利益原则; 事后限制原则; 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原则。 1-2 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二、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和两个服务的方向的原则 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现行宪法在 序言中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 地位。 在新闻实践工作中,我们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 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称之为新闻工作的党 性原则。 1-2 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传播法。

14、制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和两个服务的方向的原则 2 ,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宪法规定: “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 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 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第二十二条) 可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我国新闻事业和新闻传 播活动的根本方针和基本方向。 为人民服务,是因为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新闻事业只能以广大人民群 众为自己的服务对象。 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对我国新闻事业的政治性质和指导思想的规定,是为 了保证新闻事业符合和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从而对我国社会主义 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

15、巩固与促进作用。 1-2 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二、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 (二)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原则 1 ,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权利 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的自由。”(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 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 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 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第四十一 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 化活动的自由。”(第四十七条) 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学中被表述。

16、为新闻自由。 1-2 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二、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 (二)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原则 2 ,不可滥用言论出版自由权利 根据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任何自由权利都不可能是绝对 的、毫无限度的。新闻事业及其从业人员在行使新闻自由这 项权利时,必须注意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和他人 的人格尊严,“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 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如果滥用新闻自由权利,违反宪法和法 律,则将导致新闻违法行为的发生。 1-2 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二、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 (二)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原 则 3 ,新闻。

17、传播违法行为的界定 新闻传播违法行为,是指新闻传 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主观过错 的支配下实施的违反法律规范要 求和法定行为模式的危害社会的 行为。 依据其违反的法律的不同,可以 分为新闻传播刑事违法行为和新 闻传播民事违法行为两大类。 1-2 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二、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 (二)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原则 4 ,新闻传播刑事违法行为的界定 新闻传播刑事违法行为,又称新闻传播犯罪行为,是指新闻传播媒介 及其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触犯刑事法律规范、严重危害社会 的行为。 认定刑事违法行为的基本依据是现行刑法第 13 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

18、家、颠覆人民民 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 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 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 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1-2 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二、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 (二)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原则 5 , 新闻传播民事违法行为的界定 新闻传播民事违法行为,是指新闻传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 活动中触犯民事法律规范、不履行民事法律义务、因而必须承担相 应的民事法律责任的过错行为。 认定新闻传播民事。

19、违法行为的依据: 1986 年 4 月 12 日第六届全国人大 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民法通则 对我国基本的民事法律关系作了明确的规定,主要调整的对象是平 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民事范围内的人身关系。 新闻传播民事违法行为,大部分是新闻传播侵权行为,包括新闻传播 侵害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名称权以及著作 权等不法行为。 1-2 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二、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 原则 (三)国家发展与行政管理的原则 1 ,国家发展新闻传播事业 宪法规定: “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 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 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 图书馆。

20、博物馆文化馆和 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 众性的文化活动。” (第二十二条) 1-2 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二、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 (三)国家发展与行政管理的原则 2 ,国家对新闻传播事业实行行政管理 宪法规定: “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七)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 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第八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 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 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 行政工作,发布决定和命令,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工作 人员。”(第一百零七条) 1-2 新闻法。

21、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二、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 (三)国家发展与行政管理的原则 3 ,新闻传播的行政法律责任 根据宪法的上述原则性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 其有关职能部门制定了不少有关国家发展新闻传播事业、实行行政 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其中重要的有:出版管理条例、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 决定等。 新闻传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违反这些行政法律规 范、不履行这些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所规定的义务,将构成新闻 传播行政违法行为,从而须依法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 1-2 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三、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内容及其中国特色 。

22、(一)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内容 1 ,概说 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新 闻传播活动的触角,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因此,新闻传播 法制,与整个社会、社会上的所有人都息息相关。新闻传播 法制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新闻传播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可以划分为新闻传播活动的 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两大类。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内容,也 可以划分为调整新闻传播活动外部关系的内容和调整新闻传 播活动内部关系的内容两大类。 1-2 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三、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内容及其中国特色 (一)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内容 2 ,调整新闻传播活动外部关系的内容 ( 1 )有关新闻传播与。

23、国家安全的内容,如新闻传播保密制 度等。 ( 2 )有关新闻传播与社会秩序的内容,如新闻传播不得含 有邪教、色情淫秽等的法律规范。 ( 3 )有关新闻传播与公民权益的内容,如新闻传播不得侵 害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和不得侵犯著作权等法律规范。 1-2 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三、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内容及其中国特色 (一)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内容 3 ,调整新闻传播活动内部关系的内容 ( 1 )有关新闻传播事业行政管理的内容,如报刊、广播电 台、电视台、国际互联网站的设立与运作法律规范和制度。 ( 2 )有关特殊新闻和信息发布的内容,如重大新闻发布制 度、广告发布制度等。 1-2 新闻法制的。

24、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三、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内容及其中国特色 (二)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的特色 1 ,公民自由与国家参与相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实行人民民主的国家,广大人民群众 在国家的一切生活中享有政治、经济、人身、文化等方面的 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国家为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各种权利与自 由提供法律上、体制上乃至物质上的保障。 公民自由与国家参与相统一,是我国实行人民民主这一特点 在新闻传播法制上的反映。 1-2 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三、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内容及其中国特色 (二)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的特色 2 ,禁止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并重 为了确保新闻传播活动发挥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防止 。

25、新闻传播活动发生妨害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我国的宪法和 法律不仅明确规定了有关新闻传播的禁止性规范,要求新闻 自由权利不得滥用,新闻传播活动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 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同时还规定了 有关新闻传播的义务性规范,要求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坚持为 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针。 1-2 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三、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内容及其中国特色 (二)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的特色 3 ,新闻传播侵权诉讼的重义轻利倾向 ? 新闻传播侵权诉讼,一直是新闻传播司法实践的一大热点,但存 在着十分明显的重义轻利的倾向。 ? 新闻传播侵权诉讼上重义轻利倾向的表现: 对受害。

26、者的救济方式往往以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精神抚慰性手段 为主,而精神损害的经济赔偿往往是象征性的。 法庭在弄清事实、明辨是非后往往倾向于调解,甚至出面帮助原、 被告双方达成调解; 诉讼原告的主要目的是明辨是非、伸张正义,俗称“讨说法”,而 不是为了获得法律上的救济; 死人名誉权的保护;等等。 1-3 新闻法规与新闻政策、新闻职业道德 的关系 ? 一、新闻法规与新闻政策 ? (一)政策的界定 政策是指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 线、方针和任务而规定的行为准则,即关于行动方向和原则的指 导性、规范性的规定。 ? 政策是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并且表现于行动的过程和归宿。 ? (二)政策的表现形式。

27、 ? 政党或国家各类权力及其执行机关作出的决定、决议、指示和批 示 。 ? 政党或国家各类权力及其执行机关制定的规章制度。 ? 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简称法规 。 1-3 新闻法规与新闻政策、新闻职业道德 的关系 ? 一、新闻法规与新闻政策 ? (三)法规在政策体系中的地位 ? ( 1 )法规是成熟、稳定的政策 ? 某一政策出台,最初不会采用法规的形式,一般要在这一政策趋 于成熟后,才会采用法规的形式。而采用法规形式的政策,则比 采用其他形式的政策,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比较固定。 ? ? ( 2 )法规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政策 ? 法规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创制的、并由国家强制保证实。

28、 施的、普遍适用的规范体系。 1-3 新闻法规与新闻政策、新闻职业道德 的关系 ? 一、新闻法规与新闻政策 ? (四)新闻政策及其表现形式 ? 1. 新闻政策 ? 新闻政策,是指政党或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的任务 而作出的调整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在 我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宪法明确规定的。新闻业作为意 识形态的一种重要形式,往往由党中央及其宣传部门直接掌舵。 党为新闻传播活动制定的政策,无论从数量上说、还是从内容及 其意义上说,是新闻政策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往往具有指 引方向的作用。 1-3 新闻法规与新闻政策、新闻职业道德 的关系 ? 一、新闻法规与新。

29、闻政策 ? (四)新闻政策及其表现形式 ? 2. 新闻政策的表现形式 ? 执政党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各类指示、决定等 ? 执政党或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有关新闻传播活 动的各项规制 ? 根据执政党的意志、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 力保证其实施的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 。 1-3 新闻法规与新闻政策、新闻职业道德 的关系 ? (五)新闻法规与新闻政策的基本关系 ? 新闻法规是新闻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 新闻法规是新闻政策中最为成熟、稳定的一种形式 ? (六)新闻法规与其他新闻政策表现形式的关系 ? ? 1. 新闻法规与其他新闻政策表现形式具有统一性 ? 新闻法规与其他新闻政策表现形式在内容上基本相同。

30、。 ? 新闻法规与其他新闻政策表现形式在实践中互为依据、 互为得以实现的工具。 1-3 新闻法规与新闻政策、新闻职业道德 的关系 ? 2 新闻法规与其他新闻政策表现形式具有差别性 ? 新闻法规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其他新 闻政策表现形式不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没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 实施。 ? 新闻法规比其他新闻政策表现形式更为稳定、更为具体、更具有 操作性。 ? 二、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 ? (一)新闻职业道德的界定 ? 新闻职业道德,是人们在新闻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行为准 则。 1-3 新闻法规与新闻政策、新闻职业道德 的关系 ? (二)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关。

31、系 ? 1 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都是社会规范的表 现形式之一 ? ? 2 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是两种不同类型的 社会规范 ? 新闻法规是一种权力性的社会规范 ? 新闻职业道德是一种非权力性的社会规范 1-3 新闻法规与新闻政策、新闻职业道德 的关系 ? ? ? ? ? ? ? ? (三)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的具体关系 ? 1. 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具有共同性 本质上一致 社会功能与作用相似 2. 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的区别点: 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历史命运不同;道德诞生时 间早 表现形式、强制方式与强制力量各不相同; 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完全相同。 1-3 新闻法规与新闻政策、新闻职业道德 的关系 ? 3. 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的相互作用 ? 新闻法规能切实保障新闻职业道德的实现,是 进行新闻职业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 用来维护和推行新闻职业道德。 ? 新闻职业道德对新闻法规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对新闻法规的实施具有促进作用、对新闻法规 的不足部分具有补充作用。 。

}

没有不当言论,只有不同观点,不同看法,和不同的意见或建议,这个并不奇怪,并且很正常,只有这样言论公开,言论自由,社会才会进步更快,发展更快,自身正,就不怕言论轰,自身歪,再怕也不行。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人身与人格权,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5)监督权,包括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并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6)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利,劳动者休息权利,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因年老、疾病、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保障与物质帮助的权利;

(7)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权利,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8)妇女保护权,包括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权利;

(9)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

(10)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

只要不涉及泄密、他人隐私、隐私,不具有人身攻击的语言文字产品作品,公民可以自由发表,他人不得干涉。

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是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与人格权,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等。

以上是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言论出版属于什么权利“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随时在我们官方平台进行提问,上百名专业律师会在第一时间为您解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社权属于政治权利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