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数什么是质数,质数有哪些?

一个大于1的整数,如果除了它本身和l以外,不能被其他正整数所整除,这个整数就叫作质数。质数也叫素数,如2,3,5,7,11等都是质数。

如何从正整数中把质数挑出来呢,自然数中有多少质数?对于这些问题人们还不清楚,因为它的规律很难寻找。质数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一样和数学家捉迷藏。

古希腊数学家、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埃拉托塞尼提出了一种寻找质数的方法:先写出从1到任意一个你所希望达到的数为止的全部自然数,然后把从4开始的所有偶数划掉,再把能被3整除的数(3除外)划掉,接着把能被5整除的数(5除外)划掉……这样一直划下去,最后剩下的数,除1以外全部都是质数。例如,找1~30之间的质数时可以这样做。

后人把这种寻找质数的方法称为埃拉托塞尼筛法。它可以像从沙子里筛石头那样,把质数筛选出来。质数表就是根据这个筛选原则编制出来的。

数学家们并不满足用筛法去寻找质数,因为用筛法求质数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你不能预先知道要“筛”出什么质数来。数学家们渴望找到的是质数的规律,以便更好地掌握质数。

从质数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质数分布的大致情况:

随着自然数的变大,质数的分布越来越稀疏。

质数把自己打扮一番,混在自然数里,使我们很难从外表看出它有什么特征。例如, 101,401,601,701都是质数,但是301和901却不是质数。又例如,11是质数,但111,11 111 以及由11 个l、13 个l、17 个1 排列成的数都不是质数,而由19 个l、23个l、317个1排列成的数却都是质数。

从43 到1 601 连续39 个这样得到的数都是质数,但是再往下算就不再是质数了。

在寻找质数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还有17世纪的法国数学家梅森。梅森于l644年发表了《物理数学随感》,其中提出了著名的“梅森数”。梅森数的形式为2p-1,梅森整理出11个p值,使得2p-1成为质数。这l1个p值是2,3,5,7,13,17,19,31,67,127和257。仔细观察这11个数,不难发现,它们都是质数。不久,人们证明了如果梅森数是质数,那么p一定是质数。但是要注意,这个结论的逆命题并不正确,即p是质数,2p-1不一定是质数。

梅森虽然提出了11个p值可以使梅森数成为质数,但是,他对11个p值并没有全部进行验算,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数字太大,难以分解。当p=2,3, 5,7,13,17,19时,相应的梅森数为3,7,31,127,8 191,131 071,524 287。由于这些数比较小,人们已经验算出它们都是质数。

1772年,已经65岁的双目失明的数学家欧拉,用高超的心算本领证明了p=3l的梅森数是质数。

还剩下p=67,127,257三个相应的梅森数,它们究竟是不是质数呢?长时期无人去论证。梅森去世二百五十多年后,1903年在纽约举行的数学学术会议上,数学家科勒教授做了一次十分精彩的学术报告。他登上讲台却一言不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迅速写出:

然后他就走回自己的座位。开始时会场里鸦雀无声,没过多久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参加会议的人们纷纷向科勒教授祝贺,祝贺他证明了第九个梅森数不是质数,而是合数!

1914年,第十个梅森数被证明是质数。

1952年,借助电子计算机的帮助,人们证明了第十一个梅森数不是质数。

之后,数学家们利用运算速度不断提高的电子计算机来寻找更大的梅森质数。1996年9月4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克雷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大型电子计算机找到了第三十三个梅森质数,这也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认识的最大的质数,它有378 632 位。

数学家们尽管可以找到很大的质数,但是质数分布的确切规律仍然是一个谜。古老的质数,还在和数学家捉迷藏呢!

趣味数学故事:质数和费马开的玩笑

费马被称为17世纪最伟大的法国数学家,他对质数做过长期的研究。他曾提出过一个猜想:当n是非负整数时,形如的数一定是质数。后来,人们把这个形式的数叫作“费马数”。费马提出这个猜想并不是无根据的。他验算了前五个费马数,验算的结果个个都是质数。费马没有再往下验算。为什么没往下算呢?有人猜测再往下算,数字太大了,不好算。但是,第六个费马数就出了问题!费马去世后67年,也就是1732年,25岁的瑞士数学家欧拉证明了第六个费马数不是质数,而是合数。

更有趣的是,从第六个费马数开始,数学家们再也没有找到哪个费马数是质数,它们全都是合数。看来,质数和费马开了个大玩笑!

17世纪最伟大的法国数学家费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解答:互质数是指除了0之外,只有公因数1的2个或2个以上整数,这是数学中的一种数字分类,公因数也就是指2个或多个整数共同拥有的因数,一般来说,两个相邻的整数都是互质的。

1. 只有1一个公因数

3. 都是不为0的正整数

和互质数有关的定律有以下几种:

1. 两个不为0,且不相同的质数,就属于互质数。

2. 1和任何自然数都是互质数。

3. 当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不能互为倍数的时候,也能够实现互质。

4. 不包含相同质因数的合数也属于互质数,质因数是指属于质数的因数。

5.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都会互为互质数的。

6. 随意选取两个正整数,互质的几率是6/π^2。

很多人都以为互质数和质数有关系,但其实互质数除了质数还有合数互质数,合数互质是指两个或多个公因数只有1的合数,比如21和8。也就是说在互质数的条件上,还增加了两个自然数都是合数的要求。

中国文明观察网_传播正能量  转载需授权!

}
  质数(又称为素数、纯数)
  1.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的自然数叫做质数.还可以说成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2.素数是这样的整数,它除了能表示为它自己和1的乘积以外,不能表示为任 何其它两个整数的乘积.例如,15=3×5,所以15不是素数;
  又如,12 =6×2=4×3,所以12也不是素数.另一方面,13除了等于13×1以 外,不能表示为其它任何两个整数的乘积,所以13是一个素数. 质数的概念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又称素数.例如(10以内) 2,3,5,7 是质数,而 4,6,8,9 则不是,后者称为合成数或合数.特别声明一点,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为什么1不是质数呢?因为如果把1也算作质数的话,那么在分解质因数时,就可以随便添上几个1了.比如30,分解质因数是2*3*5,因为分解质因数是要把一个数写成质数的连乘积,如果把1算作质数的话,那么在这个算式中,就可以随便添上几个1了,分解质因数也就没法分解了.从这个观点可将整数分为两种,一种叫质数,一种叫合成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著名的高斯「唯一分解定理」说,任何一个整数.可以写成一串质数相乘的积.质数中除2是偶数外,其他都是奇数.2000年前,欧几里德证明了素数有无穷多个.既然有无穷个,那么是否有一个通项公式?两千年来,数论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寻找一个可以表示全体素数的素数普遍公式和孪生素数普遍公式,为此,人类耗费了巨大的心血.希尔伯特认为,如果有了素数统一的素数普遍公式,那么这些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都可以得到解决.
  -介绍一个含有三个未知变量的素数公式:
  这个公式可以给出除了2,3以外的一切素数,(参见百度“埃及分数”)
  所有的素数都可以用上式表达,但是复合数却不能.
  这是因为殴德斯猜想:
  这个式子成立,则复合数就不能成立.
  因为(1)成立,则(4)式就不能够成立.
  但是这个公式有多么大的意义,尚不清楚.
  质数的分布是没有规律的,往往让人莫名其妙.如:101、401、601、701都是质数,但上下面的301(7*43)和901(17*53)却是合数.
  说起质数就少不了哥德巴赫猜想,即著名的“1+1”.哥德巴赫猜想 :(Goldbach Conjecture)
  内容为“所有的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和“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
  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Goldbach,)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巴赫猜想.同年6月30日,欧拉在回信中认为这个猜想可能是真的,但他无法证明.从此,这道数学难题引起了几乎所有数学家的注意.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用当代语言来叙述,哥德巴赫猜想有两个内容,第一部分叫做奇数的猜想,第二部分叫做偶数的猜想.奇数的猜想指出,任何一个大于等于7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的和.偶数的猜想是说,大于等于4的偶数一定是两个素数的和.”(引自《哥德巴赫猜想与潘承洞》)
  哥德巴赫猜想貌似简单,要证明它却着实不易,成为数学中一个著名的难题.18、19世纪,所有的数论专家对这个猜想的证明都没有作出实质性的推进,直到20世纪才有所突破.直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不行,人们采取了“迂回战术”,就是先考虑把偶数表为两数之和,而每一个数又是若干素数之积,被称为“殆素数”意思是很像素数.如果把命题"每一个大偶数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那么哥氏猜想就是要证明"1+1"成立,充分大的偶数陈景润是指10的5000000次方,即在10的后面加上500000个“0”.
  1900年,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国际数学会议上把“哥德巴赫猜想”列为23个数学难题之一.此后,20世纪的数学家们在世界范围内“联手”进攻“哥德巴赫猜想”堡垒,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到了20世纪20年代,有人开始向它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爵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6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Renyi)证明了“1+c ”,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 “3+4 ”.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3 ”和 “2+3 ”.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BapoaH)证明了 “1+5 ”,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4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2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大偶数=素数+素数*素数或大偶数=素数+素数(注:组成大偶数的素数不可能是偶素数,只能是奇素数.因为在素数中只有一个偶素数,那就是2.)].
  其中“s + t ”问题是指: s个质数的乘积 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
  20世纪的数学家们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筛法、圆法、密率法和三角和法等等高深的数学方法.解决这个猜想的思路,就像“缩小包围圈”一样,逐步逼近最后的结果.保罗,赫夫曼在《阿基米德的报复》35页写道:殆素数和充分大是含糊不清的概念.
  人们发现,如果去掉殆素数,(1+2)比(1+1)困难的多.(1+3)比(1+2)困难的多.
  (1+1)是大于第一个素数“2”的1次方加1的偶数(即n>2+1)都是一个素数加上一个素数之和.
  (1+2)是大于第二个素数“3”的2次方加1的偶数(即n〉3x3+1=10)都是一个素数加上二个素数乘积之和.例如12=3×3+3.
  (1+4)是大于第四个素数“7”的4次方加1的偶数(即n〉7x7x7x7+1=2402)都是一个素数加上四个素数乘积之和.例如.小于2044的偶数有几百个不能够表示(1+4).
  这是因为自然数数值越小,含素数个数多的合数越少.例如,100以内,有25个素数,有含2个素数因子的奇合数18个,含3个素数因子的合数有5个(27,45,63,75,99),含4个素数因子的合数仅1个(81).实际上,哥德巴赫猜想只是这一类问题中难度最底端的问题.许多艰难的问题正等待人们去克服.
  由于陈景润的贡献,人类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结果“1+1”仅有一步之遥了.但为了实现这最后的一步,也许还要历经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有许多数学家认为,要想证明“1+1”,必须通过创造新的数学方法,以往的路很可能都是走不通的.
  质数(又称为素数、纯数)
  1.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的自然数叫做质数.还可以说成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2.素数是这样的整数,它除了能表示为它自己和1的乘积以外,不能表示为任 何其它两个整数的乘积.例如,15=3×5,所以15不是素数;
  又如,12 =6×2=4×3,所以12也不是素数.另一方面,13除了等于13×1以 外,不能表示为其它任何两个整数的乘积,所以13是一个素数. 质数的概念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又称素数.例如(10以内) 2,3,5,7 是质数,而 4,6,8,9 则不是,后者称为合成数或合数.特别声明一点,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为什么1不是质数呢?因为如果把1也算作质数的话,那么在分解质因数时,就可以随便添上几个1了.比如30,分解质因数是2*3*5,因为分解质因数是要把一个数写成质数的连乘积,如果把1算作质数的话,那么在这个算式中,就可以随便添上几个1了,分解质因数也就没法分解了.从这个观点可将整数分为两种,一种叫质数,一种叫合成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著名的高斯「唯一分解定理」说,任何一个整数.可以写成一串质数相乘的积.质数中除2是偶数外,其他都是奇数.2000年前,欧几里德证明了素数有无穷多个.既然有无穷个,那么是否有一个通项公式?两千年来,数论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寻找一个可以表示全体素数的素数普遍公式和孪生素数普遍公式,为此,人类耗费了巨大的心血.希尔伯特认为,如果有了素数统一的素数普遍公式,那么这些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都可以得到解决.
  -介绍一个含有三个未知变量的素数公式:
  这个公式可以给出除了2,3以外的一切素数,(参见百度“埃及分数”)
  所有的素数都可以用上式表达,但是复合数却不能.
  这是因为殴德斯猜想:
  这个式子成立,则复合数就不能成立.
  因为(1)成立,则(4)式就不能够成立.
  但是这个公式有多么大的意义,尚不清楚.
  质数的分布是没有规律的,往往让人莫名其妙.如:101、401、601、701都是质数,但上下面的301(7*43)和901(17*53)却是合数.
  说起质数就少不了哥德巴赫猜想,即著名的“1+1”.哥德巴赫猜想 :(Goldbach Conjecture)
  内容为“所有的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和“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
  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Goldbach,)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巴赫猜想.同年6月30日,欧拉在回信中认为这个猜想可能是真的,但他无法证明.从此,这道数学难题引起了几乎所有数学家的注意.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用当代语言来叙述,哥德巴赫猜想有两个内容,第一部分叫做奇数的猜想,第二部分叫做偶数的猜想.奇数的猜想指出,任何一个大于等于7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的和.偶数的猜想是说,大于等于4的偶数一定是两个素数的和.”(引自《哥德巴赫猜想与潘承洞》)
  哥德巴赫猜想貌似简单,要证明它却着实不易,成为数学中一个著名的难题.18、19世纪,所有的数论专家对这个猜想的证明都没有作出实质性的推进,直到20世纪才有所突破.直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不行,人们采取了“迂回战术”,就是先考虑把偶数表为两数之和,而每一个数又是若干素数之积,被称为“殆素数”意思是很像素数.如果把命题"每一个大偶数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那么哥氏猜想就是要证明"1+1"成立,充分大的偶数陈景润是指10的5000000次方,即在10的后面加上500000个“0”.
  1900年,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国际数学会议上把“哥德巴赫猜想”列为23个数学难题之一.此后,20世纪的数学家们在世界范围内“联手”进攻“哥德巴赫猜想”堡垒,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到了20世纪20年代,有人开始向它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爵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6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Renyi)证明了“1+c ”,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 “3+4 ”.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3 ”和 “2+3 ”.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BapoaH)证明了 “1+5 ”,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4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2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大偶数=素数+素数*素数或大偶数=素数+素数(注:组成大偶数的素数不可能是偶素数,只能是奇素数.因为在素数中只有一个偶素数,那就是2.)].
  其中“s + t ”问题是指: s个质数的乘积 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
  20世纪的数学家们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筛法、圆法、密率法和三角和法等等高深的数学方法.解决这个猜想的思路,就像“缩小包围圈”一样,逐步逼近最后的结果.保罗,赫夫曼在《阿基米德的报复》35页写道:殆素数和充分大是含糊不清的概念.
  人们发现,如果去掉殆素数,(1+2)比(1+1)困难的多.(1+3)比(1+2)困难的多.
  (1+1)是大于第一个素数“2”的1次方加1的偶数(即n>2+1)都是一个素数加上一个素数之和.
  (1+2)是大于第二个素数“3”的2次方加1的偶数(即n〉3x3+1=10)都是一个素数加上二个素数乘积之和.例如12=3×3+3.
  (1+4)是大于第四个素数“7”的4次方加1的偶数(即n〉7x7x7x7+1=2402)都是一个素数加上四个素数乘积之和.例如.小于2044的偶数有几百个不能够表示(1+4).
  这是因为自然数数值越小,含素数个数多的合数越少.例如,100以内,有25个素数,有含2个素数因子的奇合数18个,含3个素数因子的合数有5个(27,45,63,75,99),含4个素数因子的合数仅1个(81).实际上,哥德巴赫猜想只是这一类问题中难度最底端的问题.许多艰难的问题正等待人们去克服.
  由于陈景润的贡献,人类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结果“1+1”仅有一步之遥了.但为了实现这最后的一步,也许还要历经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有许多数学家认为,要想证明“1+1”,必须通过创造新的数学方法,以往的路很可能都是走不通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质数,质数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