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蒜和普通蒜的区别杀的大蒜是干什么的?

野菜的文章(精选25篇)

老家在乡下,春二三月,正是野菜慢慢从封冻了一冬的土层里钻出来的时候。

最早冒出来的是荠荠菜,漫山遍野都是。这时节人们结伴走在春天的田野,迎面而来是绸子一样的拂面春风,用小铲铲把一棵棵荠菜剜出来,不大一会,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细的汗。我们把采好的满满一篮子荠荠菜拿到乾江河边,先择去菜根,然后一棵一棵的洗干净。洗净的荠菜细小的叶片上闪耀着亮晶晶的水珠。等晾晒干了,用菜刀把荠菜细细的切了,拌上菜油,再打上一两颗鸡蛋,如果有豆腐再好不过了,把这些拌匀称。擀好饺子皮,我和妻子包起来,我们一边包饺子,一边说着闲话,妻子包的饺子小巧好看。妻子说:你光知道看书,你看看你包的啥嘛,你不闹了,你去弄调料去。我看你闹的调和好哩。我放下手,剥蒜、把剥好的蒜骨朵放在石头辣窝子捣起来,捣好了蒜泥,我调上了各类调料。这时候,妻子已包好了满满一篦子。等锅里盛开了莲花似的水波,妻子把饺子下进去。妻子说,下饺子要大翻浪的水,这样煮出来的饺子好吃。不一会饺子熟了,坐在小木桌旁,我们吃起来,一个饺子蘸一下调和水,吃的我满口溢香。妻子看着我的吃相,哈哈笑起来。吃荠菜饺子可是春天一道美味呢。

再过些时候,地里的灰条菜、刺蓟也长起来了。灰条菜长的很好看,叶片背后是一种红色。吃灰条菜要挑嫩的,农家用它窝酸菜,口味美的很。刺蓟也不错,就是叶片上都是刺,扎手呢。刺蓟窝酸菜败火、清热,吃着又是一种味儿。还有一种是大蓟,长的茂势的很。用它泡水喝,能治疗流鼻血。我儿子小时候经常流鼻血,母亲就从山野里采了不少,我儿子喝了大蓟泡的单方水,慢慢的好了。

农历四五月,山野间的格拉叶也是农家饭桌上的菜肴。母亲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她常常和隔壁的邻居登上高高的白云岭,钻进密林里,采摘格拉叶。回来时就背了一蛇皮袋子,母亲采的都是嫩叶子,洗净后,用开水一焯,再烧些浆水,把格拉叶放进去。过不了几天,格拉叶菜就能吃了。四五月的乡村,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吃格拉叶菜正好填补了这时节的农家饭桌上的空白。每次回到老家,吃着母亲调的格拉叶菜,喝着金黄的糁子汤,简直就是一种神仙般享受呢。这几年,母亲年岁大了,我说啥也不许她上山采摘格拉叶。母亲嘟囔说,你看看你从街上买的菜,都是大棚菜,没有一点味道嘛。咱农村的野菜多好吃呀。我默默的听着,笑着给母亲解释着。

这几年,农家的野菜也从山野里走进城市,闪亮登场在城里人的饭桌上。吃惯了油腻的城市人品尝着野菜,好像又回到了自然的怀抱。一时间,山里的野菜身价倍增,我想这也是城乡在慢慢的交融吧。

周末的晚饭,先生做了蒸野菜,我的最爱。入口有淡淡的芬芳,吃起来松软绵香,到底是什么野菜呢?

蒿比这个筋道,野艾有淡淡的药香,槐花还不到季节……我在记忆中搜索着。素对野菜叫不出名字的先生,从厨房拿出剩下的野菜给我看,墨绿色带花边的圆叶子,细长的叶柄——风轱辘草!我脱口而出。

记忆中的春天,各种各样的野菜迎着风长,枯燥了一冬的饭桌丰富了起来。柳条刚蒙起一拢鹅黄绿的轻烟,白蒿已从枯黄的老枝下挤挤挨挨地探出头,在寒气未消的料峭春风里,一簇簇蓬勃着,散落在田里的种子已孕育成一棵一棵茁壮的苗……

白蒿是伴随着春天来到餐桌上的第一道美味,挖进菜篮,带回家,拾掇干净,淘好拌上白面蒸熟,佐以蒜汁、麻油,鲜美的滋味让人欲罢不能……

荠菜、米米蒿、野艾、风轱辘草、水芹菜、水红花、野苋菜……轮番上阵,餐桌上的饭菜几天换个样。荠菜焯了水,剁碎配上炒鸡蛋包饺子;米米蒿焯过水,油盐醋一调和,是别样下饭菜;野艾、风轱辘草做成蒸菜,不仅饱腹,还有药理效果;水芹菜和水红花做成的蒸菜香得不得了,它们生在水边,仿佛沾染了鱼的鲜美……

忆儿时,一放学我就急急忙忙地约上小伙伴,挎上菜篮子,奔赴田野,挖野菜打猪草。春风温柔地拂过脸颊,太阳和煦地照在身上,一群孩子唱着歌,蹦蹦跳跳地朝野外奔去。田野里、沟渠边,野菜齐刷刷地在春风里朝我们招手。

野菜野草随着气温疯长,每天放学打一竹篮猪草是我们的必修课。猪草打得又快又多的人是我们的偶像,手巧能干,是我们那个年代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可惜的是,我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打得最慢最少的一个,每次大家都把自己篮子里的草匀些给我,在感激的同时,深深的挫败感和自卑感伴随着我童年的春天。

不过,快乐总是多过悲伤,满地的野草和野花是我们最好的玩具、天然的副食。我们用自己的方式给它们取名。有一种花不能碰,称为“打碗花”;有一种花可以吸食花蜜,叫作“蜜蜜罐”;有一种三叶草吃起来酸溜溜的,自然是“酸酸草”喽。至于荠菜,我们称它“风铃草”,长出果实的荠菜,把果实和茎扯开又不扯断,茎放在两手之间,一搓,三角形的果实旋转起来,互相碰撞,发出悦耳的声音。风轱辘草围着茎,隔一厘米左右开一圈小白花,好像排成队的车轱辘,茎是中空的,折下一枝用细棍串起来,在路上跑,像风车一般转啊转……

后来才知道,正月的白蒿叫茵陈,是一种上好的草药,风轱辘草原来是大名鼎鼎的益母草,母亲曾用它治好了父亲的偏头痛,幼时唯恐避之不及的“害眼花”治好了我的嗓子疼……

整个春天于我们而言,是一个神秘的源泉,每一天都有惊喜等待,贪婪地扎进春天的怀抱,我们用舌尖寻觅着春天的快乐。

燕子叫了,爱着北方,深情款款,飞成亮丽的风景线,村庄的上空牵起心的手,飞翔风轻云淡的洒脱,心的温度不愠不火

}

大蒜的品种有很多,比如有金育三号、华蒜六号、太空二号、苍山蒲棵大蒜等等。其中最好又高产的大蒜品种是太空二号,它是晚熟中的早熟品种,蒜薹抽薹早。并且属于一种高产大蒜,蒜头大、皮厚,皮呈紫色,蒜根呈红色,每亩可比普通大蒜多收获500斤左右。

  大蒜高产的品种有很多,比如有金育三号、华蒜六号、太空二号、苍山蒲棵大蒜等等。

  航蒜一号运用现代航天技术,诱使大蒜基因突变育成的大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势强,根系发达,蒜头较大,蒜皮较厚等特点。

  在常规种植的情况下,该大蒜种子的蒜薹亩产量一般为500-750公斤左右鲜蒜的亩产量一般为3000公斤左右,高产时可达3500公斤左右。

  金育三号属于杂交系大蒜,耐寒抗病抗重茬,是目前主要推广应用的大蒜新品种。该大蒜的蒜头大、蒜皮紫红色,个头美观,品质优。

  金育三号种植后出苗齐,蒜杆粗壮,叶色浓绿,抽苔整齐。蒜苔产量高,亩产一般800斤左右,最高可达1000斤以上

  华蒜六号用于加工和外卖的头用型大蒜新品种。该大蒜品种发根快,根系发达,抗风防倒,容易收获。

  华蒜六号的蒜瓣翠白,蒜皮紫厚,耐储抗运,单个蒜头150克左右,大的可达500克。

  而且,该大蒜品种的逆性超强,非常稳产,适宜我国各蒜区种植。一般每每亩产干蒜头3500千克以上,鲜蒜薹500千克左右

太空二号大蒜品种的主要特性

  选择高产优质的大蒜新品种,是大蒜获得丰产丰收的前提。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早熟高产优质的大蒜品种,这个品种就是太空二号。太空二号虽然种植面积大,详细的品种介绍却很少。

  太空二号是山东金乡大蒜种植基地的一个品种,秋播全生育期240~250天。

  该大蒜品种为早熟薹、蒜两用品种,株高70~95厘米。叶片窄长,叶色深绿,植株粗壮,生长旺盛。

 而且, 太空二号的抗寒抗病性好,尤其是抗锈病能力突出。蒜薹,5月上旬抽薹,蒜薹色绿质优,不易老化。蒜头饱满硕大,表皮紫色。

  蒜头鲜重100~150克,干重50~85克,纵茎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太空蒜和普通蒜的区别1、太空蒜是太空育种得来的,将大蒜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大蒜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进行培育种植。太空蒜的蒜头饱满硕大,表皮呈紫色,

1、太空蒜是太空育种得来的,将大蒜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大蒜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进行培育种植。太空蒜的蒜头饱满硕大,表皮呈紫色,和一般的大蒜品种相比,亩产量更好。

2、以大蒜为母本、洋葱为父本杂交而成的大蒜品种为杂交蒜,外形像蒜,有蒜与洋葱两种蔬菜的味道。杂交蒜在优良的栽培条件下最大叶宽3厘米、最大叶长45厘米,株高1米左右。杂交蒜皮厚、产量较高、抗重茬,亩产鲜蒜6000斤,干蒜毛蒜3500斤左右,干蒜净蒜高达2600斤。在金乡、邳州、河南产区种植,挖蒜日期在5月1号至7号前后。

太空蒜是在太空育种的大蒜。是将大蒜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大蒜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太空蒜是相对优质高产的大蒜品种。它的蒜头饱满硕大,表皮呈紫色。而且具有较高的亩产量,比起一般的大蒜品种产量高。

太空育种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

太空育种具有稳定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空蒜和普通蒜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