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很多人活着 却已经死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什么意思

        人的事,论到尽头,无非生和死。人这一辈子,除了生和死,都是小事。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出自他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创作的《有的人》,这是中国的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事。

在这首诗本身的语境中,活着却已经死了的人,是那些骑在人民头上、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的反动统治者;死了却还活着的人,是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做马、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但,这句话本身是一个超越时代、超越阶层、超越个体的人间真理。也就是说,抽离这首诗本身,放在整个人类生存史的层面来看,这句话依然有更深刻、更宏大的真理性一面。

换句话说,从古至今,再到永远,都有或都会有“虽然活着却已经死了的人”,也有“虽然死了却还活着的人”。

早在2200多年前,庄子在《齐物论》中就思考过这个问题: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

在庄子看来,一个人“百骸、九窍、六脏,赅而存焉”,人都有血、有肉、有皮、有骨,有相同的各种身体器官,但如果不能保住“真宰”,虽然一时不死,却不过是在坐等死期的到来罢了;那些陷入物欲不可自拔的人、一辈子驰逐奔忙而看不见成功希望的人,为活着心力交瘁却不知归宿在何处的人,就算还没有死又有什么益处呢?

道家看问题一向有些悲观,不像儒家那么积极进取。可这世上的事,究竟是道家看得更通透些,还是儒家看得更明白些,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庄子的好朋友惠施曾经说过: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在庄子看来则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放不可,方不可方可。

创立全真教的王重阳,或许是悟透了庄子这句话,就给自己盖了一座“活死人墓”,躲在里面潜心修炼异人传授的内炼真诀七年,最终功成丹圆,还写了一首《活死人墓赠宁伯功》的七绝诗:活死人兮活死人,风火地水要知因。墓中日服真丹药,换了凡躯一点尘。活死人兮活死人,活中得死是良因,墓中闲寂真虚静,隔断凡间世上尘。”

而在金庸的《神雕侠侣》中,这个“活死人墓”成了古墓派开山祖师林朝英的隐居之处,林朝英与王重阳成了冤家情侣,小龙女和杨过也是在这座“活死人墓”中定的情。

著名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曾被张艺谋拍成电影,由葛优、巩俐主演,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斩获评委会大奖、最佳男演员奖等奖项,其中男主人公福贵的悲惨一生,按照庄子的说法就是“可不谓大哀乎”。

这个世界上,除了“活着却已经死掉”的人,一定还有许多因种种原因生不如死的人。

所以,除了庄子说的“不亡以待尽”、“方生方死”外,这个世界必然会期待儒家的那一份悲天悯人的情怀。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想做却没机会做臧克家笔下那种“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的人——那种骑在人民头上喊“啊!我多伟大!”的人,那种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的人,那种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时代毕竟不同了,这样的人没有了生存空间和机会。

可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活着却已经死了”的人,这是缘于其他完全不同的原因。人活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人究竟应该怎么活着,人怎么生活才叫活着?想清楚这个问题,值得用一辈子的时间;如果一辈子都没想明白这件事,那就是“活着却已经死了”的人。

父精母血,孕育生命,繁衍人类。生而为人,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从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一点点长大,要上学读书,要谈恋爱,要工作娱乐,要结婚生子,要老有所养。

可是,如果生逢乱世,或出生在不幸的家庭,就有可能饿了吃不上饭、渴了喝不上水、困了睡不了觉,没有办法长大,没有机会上学读书,没有能力恋爱工作……《活着》中的富贵、富贵的儿子和女儿,不就是这样吗?战乱中的叙利亚、阿富汗、伊拉克等国家的许多人,不就是这样吗?

仅仅维持生命的苟延残喘,却不知道能不能活过明天,也是一种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当年某公司的一个老板,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有的人的一生,还不如别人一天精彩;有的人的一天,丰盛如同别人的一生。

一开始觉得这话好有境界,后来才醒悟到:他是恨不得想让自己的员工,在工作强度上,一天干出来一生的活,这样他才有机会,在一天内享受到员工一辈子也体验不到的精彩生活。

奴隶制时代,奴隶们活着就是吃饭、干活、睡觉,睡醒了以后,再吃饭、再干活,再睡觉。他们没有意识去思考“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个问题——古罗马作家马可·忒伦底乌斯·瓦罗说过: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牲畜是“会发声的工具”,犁是“无声的工具”。

在马克思《资本论》“工作日”一节中,看到过大量报告数据:

工厂主雇用12-15岁的儿童,迫使他们从星期五早晨6点一直劳动到星期六下午4点,除了吃饭和半夜一小时睡眠外,不让有任何休息;威廉·伍德,从7岁零10个月就开始做工,每周天天早晨6点上工、晚上9点下工,“最近七八个星期都是这样”;另一个儿童,9岁时,有时一连做3班,每班12小时,10岁时有时一连干两天两夜……”

俯拾皆是,字字惊心,不忍摘抄。

在中国反邪教网的各种报道中,可以看到那些被洗脑的各种无知信徒或自焚、或杀人、或被骗钱、或做性奴、或行尸走肉、或被精神控制……他们甚至还不如那些奴隶和资本主义时代初期的工人。

有些父母,如电视剧《欢乐颂》中樊胜美的父母,会将自己的儿女当作工具:或小时候要弹琴、画画、学习好“给父母长脸”,或长大了找不到男/女朋友、挣不到钱就被斥为“没用”,或无法按照自己喜好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等等。

一个人,不能成为另一个或另一群人的工具。被当成工具的人,虽然活着,可已经死了,他的死,是被“谋杀”的。

有被“谋杀”的,就会有“自杀”的。

有些人,如契诃夫笔下《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一样,被自己的认知界限所困,一生浑浑噩噩,每天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明明是几十岁的人心智上却一直没有断奶,他们的生活一眼就可以看到尽头。

有些人,如莫泊桑笔下《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一样,因虚荣、攀比,毁掉了自己的一生,一辈子活着就为一条项链,或是一套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头来才恍然大悟,是错付了大好时光。

纵使生而平凡,人还是应该追求做臧克家笔下那种“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人——或许你做不到鲁迅那样“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也做不到“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你活着或许也不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但每一个人都应该去追求做一个“死了以后,还活着”的人,每个人也都有机会去做。

因为,这就是人活着的真正价值和终极意义所在。

在史诗电影《特洛伊》中,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克琉斯,与自己的母亲海洋女神忒提斯告别,母亲对儿子说:如果你去特洛伊,荣誉将属于你,他们会记下你的故事,你的胜利将会名垂千古。世界会记住你的名字。但是你去特洛伊……你就永远不能回家了。你的末日将紧随荣誉之后到来。我也再不能看见你了。”

阿克琉斯明知自己必死,但他还是去了,因为他知道:他死了,他还活着。

在所有的中国电视剧中,一直认为《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称得上是里程碑式的巅峰之作。在这部电视剧的最后一集中,嘉靖皇帝和自己的儿子朱载坖、孙子朱翊钧三人,和海瑞来了一场巅峰对决、经典对话,很多人记住了这次对话的“江山论”、“长江黄河论”。

可当年我第一次看到这段情节时,如同霹雳闪电一般霎时震撼我心的,是海瑞回答嘉靖问话时的这八个字:“在史册里,在人心里。”

嘉靖问海瑞:“……在奏疏里,妄谈尧舜禹汤,妄谈汉文帝、汉宣帝、汉光武,还妄谈唐太宗、唐宪宗、宋仁宗、元世祖,朕问你,既然为君的是山,你说的这些圣君、贤主,哪座山还在?”

海瑞答:“回陛下,都在。”

海瑞答:“在史册里,在人心里。”

在史册里,在人心里,这八个字,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件事,真正从根上说清楚了。

海瑞自己,也留在了史册里,留在了人心里。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说: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由此被称为三不朽。在中国,能够留在史册里、留在人心里的方法,也就是这三条途径:立德、立功、立言;那些留在史册里、留在人心里的人,也就是立德的人、立功的人、立言的人。

在鲁迅的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有这样一段话,说的也是这种“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可见,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也是一种做“死了以后,还活着”的人的方法。

钱学森、袁隆平,焦裕禄、雷锋……应该就是埋头苦干的人。

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王进喜……应该就是拼命硬干的人。

范仲淹、包拯、海瑞、杜甫……应该就是为民请命的人。

玄奘、谭嗣同、夏明翰、刘胡兰……应该就是舍身求法的人。

当然,时代不同了,很多时候不再需要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也没什么机会去为民请命、舍身求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去追求自己德行的圆满,帮助能够帮助的人,行力所能及的善,就是立德;在自己所处的行业里,能推动社会的某种进步,就是立功;说该说的话,说对自己的家庭、团队有好处的话,说对别人有用的话,就是立言。

积少成多,涓滴成海,从量变到质变:做一个死后能让人怀念的人,就是一种不朽。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

怎么看这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生活中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一起来学习。

实事求是地说,这两句话不叫诗,这是臧老说的心里话,有的人活着,的确死了!象我们小民,如同小草,过了春夏秋冬,也该败了,任何的历史从没留下我们的印记!尽管我们还话着,但我们如空气,忽视了!

有的人肯定不在了,但他似乎仍在你身边呼吸!因为你的思想行为,正是他教育的结果!他虽然死了,因为有了你,他仍活着!

这句诗句出自诗歌《有的人》。《有的人》一诗是当代著名的诗人臧克家为了纪念鲁迅先生(周树人)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悼念之词,抒发了作者对为群众着想、为人民服务之人的崇高品德的敬佩之情。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真正纯粹的人。虽然他并没有像一些老一辈红色革命家那样,去到真正的枪林弹雨的战场,流血杀敌;但是,他用自己手里握着的笔在人们的脑子里和思想里与敌人作斗争,开花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脑子也是一个战场,思想更是一种斗争。鲁迅先生揭露了国民麻木不仁的国民性,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反人民、反革命和反人性的独裁统治的罪恶,使人们从落后无知的思想领域跨域到了先进有为的思想境界。

鲁迅先生是一个真正为国为民的伟人。也正因为这样,以臧克家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和进步的革命人士都很崇拜鲁迅,以他为自己的偶像。臧克家的《有的人》引经据典,把鲁迅先生比喻为孺子牛,意味着鲁迅先生是一个甘愿为人民服务和受苦受累的人,就像为农民伯伯辛苦劳作的耕牛一样毫无怨言。他区分了“为人民服务的人”和“让人民为自己服务”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就是作人民的公仆,让人民为自己服务的人就是把人民看做牛马,当做奴隶的人。很显然,前一种人是新社会需要的人,后一种人是人民必须打倒和推翻的人。

我本就是个“死人”,平淡消磨了意志、懦弱消磨了勇气、琐碎消磨了激情、金钱消磨了智慧。

我已多年不再系统的阅读,直到最近被推送的密集人文信息给惊醒,我愿活过来,将我精神的一部分活在网上,传播给感兴趣的大众,成就我的长生,这是我的美好愿望!

在我身后,有一天,也许有台智能设备,读我之言,感我之感,忽而有了自我,望其承我美德、继我智慧,呜呼,大也哉,恒也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很多人活着 却已经死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