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探究空气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发声时为了更容易观察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现象我们在吹瓶子时可以在瓶子里放什?

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基础知识梳理

1.风声、雨声、雷声等是自然界的声音。

2.歌声、读书声、机器的轰鸣声等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3.狗叫声、猫叫声、马的嘶鸣声等是动物的叫声。

4.乐曲中音符“1“2”“3”按声音由高到低的排序是“3”“2“1”。

5.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6.我们常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来描述声音。例如,雷声比较强,雨声

}

第1篇:初中物理声现象试题

一、填一填(每空2分,共30分)

1.人讲话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蝉的鸣叫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小提琴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笛子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

a.我们平时听到的讲话的声音;

b.在水中游动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

c.人的耳朵紧贴到火车铁轨上听到远处开动的火车的声音

3.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振破,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__________,同时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

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_。

5.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图1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

6.在物理学里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音调、响度、音*等物理量,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相应的物理量:“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她在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她唱得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7.小强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后,总结出以下四点,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s

8.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

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d.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能觉察到

9.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10.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2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d.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11.*郎原唱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歌声优美。听到洗澡间里传出“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的歌声,门外的小生大叫“牛郎兄,你以为你是*郎啊!”小生判断唱歌者为牛郎,而不是其他人,小生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12.利用回声不可以测定()

c.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b.上课时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教室太小,不会产生回声

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离得很近,也必须用无线电交谈

14.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15.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一定会致人伤害

b.在家中,音响播放音乐一定不是噪声

c.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

d.从环保角度来看,不符合环保的声音都是噪声

16.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c.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可以判断悬崖的距离

d.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17.如图3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__,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决定的。

18.如图4所示,用一只手将钢锯条压在桌沿上(也可用塑料尺代替),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________,听其响度________,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有关。

19.如图5所示,有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能听到室外的鸟的歌唱声。而她到另一间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内抽成真空)几乎听不到鸟的歌唱声。请运用所学的声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树上鸟儿的歌唱。

五、探究与体验(20题4分、21题6分,22题4分,23题6分,共20分)

20.下表中列出的是一组音乐频率,同学们通过讨论总结出下面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a.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响度越大

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c.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低

d.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越好

21.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声音大小声音靠什么传播

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小缝时

总结:声音靠________传播。

22.如图6所示,是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编钟。这套编钟依大小次序分3层8组,悬挂在钟架上,你猜想编钟音调的高低和编钟的大小有没有关系?为什么这样猜想?

23.将自己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都录到录音带上,然后再放出来听,会发现录下的自己的声音与平时的声音不同。录音过程中能产生失真,这可以在听别人直接说话和录音说话的对比中发现,但录音中自己的声音与平时自己的声音的不同,显然不是这种失真造成的。试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

六、想象与创新(24题4分,25题6分,共10分)

24.两名宇航员在飞船外进行太空行走,近在咫尺,若按在地球上的习惯方式交谈,对方能否听到?为什么?如果地球上没有空气,从声音传播的角度考虑,会遇到什么问题?

25.在小小音乐会上,小明拿出装有不一样多的水瓶子,并从左向右敲打瓶子,瓶子发出“i,7,6,5,4,3,2,1”的声音,下面的小红看上去把嘴贴在瓶口吹气,瓶子发出的是“1,2,3,4,5,6,7,i”的声音。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两种情况?

第2篇:初中物理声现象练习题

1.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是,所以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声音能够传播是由于有传播声音的,它包括一切、和物质。

3.在15℃的环境中,声音在空气的速度是km/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与有关。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填“能”;“不能”)

4.如图所示的“土电话”由两个圆纸盒和一根棉线组成,只要将棉线绷紧,两个人就可以通话了。“土电话”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5.我们能听到雷声,是将雷声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

6.小明和小朋友在池塘边玩耍,钓鱼的老伯伯说:“……小声点儿,鱼儿会被你们吓

跑的……”。这是因为也能传声。

7.驰名中外的*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造成音响效果。

8.击鼓时,阵阵鼓声是由于而产生的,并通过传入人的耳朵。

9.小明在一根足够长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了一下水管,小红在管子的另一端先后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声音由传播而来,第二次听到的声音由传播而来,第三次听到的声音由传播而来的。

10.人们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的振动,这一振动

经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11.声音通过、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

12.雷交加的夜里,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5s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

约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13.如下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14.据说伟大的音乐家贝多*在失聪后是用牙齿咬住木棍的一端,将另一端顶在钢琴上

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仍能继续谱写出伟大的音乐作品。如上图所示,贝多*是

利用的方式听到声音的。

15.如右图*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产生的;如右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___可以传播声音。

16.双耳效应是说: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也,这些差异使双耳能准确地判断声源的和。

17.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不一样,这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不一样,这主要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的。

18.物体在1s的时间振动1次,频率就是1hz。人对声音的听觉有一定限度。大多数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hz到hz。超过hz的叫超声波,低于hz的叫次声波。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交流,说明大象的语言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声波。

19.有经验的养蜂员,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可以知道它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好了蜜回蜂房,这是由于带花蜜飞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比不带花蜜时的低。

20.乐器分为、、几类,其中、是打击乐器。你吹过笛子吗?笛子有一条空气柱,吹奏时空气柱振动发声,抬起不同手指,就会改变,从而改变,就能演奏出优美的乐曲。

2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

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

声音的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

1.我国宇航员杨力伟于2003年乘坐航天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仓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a.用通讯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2.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声音马上消失,这是因为()

a.声音传播的速度小了b.所以传到人体中去了

c.声音传播的速度变大了d.鼓面停止了振动

3.关于水波、声波、无线电波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三种波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c无线电波能在真空中传播d水波能在空气中传播

4.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被悬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开。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观察到的现象是()

a小球仍能被*开,但听不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b小球不能被*开,但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c小球仍能被*开,也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d小球不能被*开,也听不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5.下面乐器中靠弦振动发音的是:()

a.鼓b.竹板c.琵琶d.锣

6.下面乐器中靠空气柱振动发音的是:()

a.口琴b.笛子c.箫d.镲

7.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大的烦人,但是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是主要是因为:()

a.饼干太干了。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

c.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

d.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

8.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b.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

c.回音的声速比原来声音的声速要小d.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9.观众在听音乐会时,能分辨出同时演奏的各种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各种乐器有不同的()

a响度b音调c音*d传播介质

10.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的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11.“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a声音太小b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c声音太大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12.在接听熟人打来的电话时,从声音的特点上容易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

a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

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不同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

1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来判断说话者

14.老奶奶在选购瓷碗时,总用轻轻敲打瓷碗,仔细听声的方式进行比较,以此来判断瓷碗是否有不易观察到的裂纹。这种辨别方法依据的是声音的()

a.响度和音*.音*和音调

c.音调和响度d.响度、音调和音*

三、连线题(将声源与其发出的声音连在一起)

蚊子的“叫声”放电云团

我们对着高墙喊话,过一会儿能听到回声。若从发出声音到听到回声历时2s,则喊话人距高墙的距离为多少米?

第3篇:初三物理复习测试题之声现象

1.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传播170m距离所需的时间为s。

2.摩托车加上消音器是在处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处减弱噪声;“掩耳盗铃”是在处减弱噪声。

3.人在讲话或唱歌时,用手指摸颈前喉头部分,会感到声带在;登上月球的两个宇航员面对面站着也不能直接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

4.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儿吸引到网里面来,表明水能够。

5.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一是在减弱,二是在减弱,三是在减弱.在控制噪声不超过分贝才能保*休息和睡眠。

6.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7.在图2所示的装置中,敲响右边的音叉,会看到的现象是竖直放置的泡沫小球__________。如将上述装置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实验,则会看到泡沫小球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

8.有时我们接起电话,彼此间只说了声“您好”,对方还未来得及告诉我他是谁,如果他是我们熟悉的人,我们就能知道他是谁,这是根据________来判断的。

9.在唱歌时,演员发出的每个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音时声带振动的()

10.关于老牛叫的声音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大

b.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大

c.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小

d.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小

11.医生借助听诊器为患者诊病是因为()

a.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增加,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变大

c.听诊器能改变听者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

12.关于双耳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音的大小

b.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音的远近

c.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准确判定声音传来的方向

d.声音从人的正前方或正后方传来时,人耳不易分辨清楚

1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

c.比赛场上发令员的*声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14.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把罩内的空气抽去时,将会发生()

b.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c.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d.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15.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16.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3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17.大音乐家贝多*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命运》、《田园》、《英雄》等,有些作品是他耳聋以后创作的,你认为合理的是()

a.他是把所作的曲子演奏给朋友们听,朋友们把感受通过文字告诉他,指导他创作

b.他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演奏的声音

c.自从他耳聋后,就随随便便作曲了

18.你知道什么是声呐?它有那些应用?

19.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阅读后回答问题

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是由工厂内各种机器的运转、交通工具的使用、人口的集中造成的,工厂车间的机器声、飞机升降的轰鸣声、汽车发动机的振动声、人们的喧哗声和音响设备的吵闹声等,都属于噪声。70db的噪音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失去听力等。防治城市的噪声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

问题:(1)请你再说出三种属于城市噪声的例子。

(2)请你说说城市噪声的危害。

(3)请你说说防治城市噪声的措施。

20.在一次校园歌咏比赛时,小鹏同学发现女生的声音尖而细,男生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你能告诉他这是为什么吗?

21.蜜蜂或苍蝇在我们面前飞过时,发出嗡嗡的响声,而蝴蝶在空中飞行时则悄无声息,这是为什么?

22.我们在看星球大战的影片时,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在太空中一个机器人驾着飞船攻击另一个飞船,另一个飞船被炸毁,响声震耳欲聋,你认为这个场景符合实际情况吗?为什么?

23.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系,请你进行下面的探究学习。

(1)写出实验需要用到的器材:_;

(2)设计和进行实验:_;

(3)分析和总结实验结论:_。

24.下面是黎明同学探究“鼓声与声音的特*”时的三个情景:

情景1:同一个鼓,敲击力度不同,振幅不同,则响度不同;

情景2:相同材料,不同大小的鼓,敲击力度相同,频率不同,则声调不同;

情景3:不同材料,大小相同的鼓,敲击力度相同,音*不同。

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声音的特*有哪些?

(2)这些特*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

25.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用声音在15℃时的传播速度)。某超音速飞机飞行的马赫数为2.5,那么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若广州到*的距离为1700km,这架飞机从广州飞到*需要多少时间?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冰比0℃的水冷

B. 洗热水澡时,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40℃

C.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35℃

D. ?6℃读作“摄氏零下6度”

2.荷兰人华伦海特引入了华氏温度,规定水凝固时的温度为32华氏度,标准大气压

下水沸腾的温度为212华氏度,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华氏度,海门10月份的温度为20摄氏度,换算成华氏温度为()

①零下40度②零下摄氏40度

③负40摄氏度④零下40摄氏度

4.如图所示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5.自制温度计: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

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将小瓶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关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小瓶放热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上升

B. 小瓶放冷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上升

C.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D. 利用细玻璃管是将水的体积变化更便于观察

6.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它的示数为10℃

B. 它的分度值为1℃

C. 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