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镜子里的自己更漂亮镜子里更好看?

导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当我们照镜子的时候,往往发现镜子里的自己比较漂亮,而照相机拍摄的照片(不开滤镜)却没有这么漂亮!也许很多人认为这是错觉,但科学家告诉我们,事实就是这样,镜子里的自己确实更漂亮,而且比本人还漂亮!我们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当光线照射在平面镜上时,由于平面镜的镜面足够平整,所有光线都会以同样的角度反射。按照这个原理,镜子中的自己应该与真实的自己一模一样才对,为什么会感觉镜子里的自己比较漂亮呢?难道存在一个“镜中世界”,里面有一个更加漂亮的自己?为什么镜子里的自己更加漂亮?其实不是这样!并存在所谓的“镜中世界”,人们之所以为觉得镜子里的自己更加漂亮,完全就是一个熟悉程度的问题,这种行为被科学家称为“纯粹接触效应”,也被称为“曝光效应”。神奇的“纯粹接触效应”在196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Robert Zajonc就做过一个实验,他准备了一些人物照片,将这些照片轮番拿给参与实验的人观看。不同人物照片出现的次数不同,有些人物照片出现次数多达几十次,而有些只有几次。然后,Robert Zajonc让那些参与实验的人选出他们认为最好看的照片,结果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那些出现次数多的照片也就是说,并不是那些出现次数多的人物照片就一定好看,而是因为相对于那些出现次数少的人物照片而言,曝光次数多的人物照片让人更加熟悉。而这个世界上最熟悉自己的人当然就是我们自己了!所以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会被潜意识里的熟悉感所左右,认为镜子里的自己非常端正、漂亮!不仅如此,我们看到镜子里自己的模样,其实已经被大脑在无形之中进行了“美颜”处理。镜子里的自己经过了大脑的“美颜”自带“美颜”功能的大脑大脑有一些奇特的功能,比如我们明明可以看到自己的鼻子,而大脑却让我们忽视鼻子的存在!而我们在观看人脸的时候,大脑会自动启用一种神奇的面部识别机制。在这种机制的影响下,大脑会将不同角度脸部的信息整合起来,然后取一个比较平均的信息。比如我们左边的脸相对匀称一些,那大脑在整合信息的时候,就会以左边的脸为主来构建我们整个面部!大脑对信息的整合处理所以,镜子里的自己严格意义上来讲比不是完全真实的自己,是我们的大脑经过信息整合之后,为我们精心“美颜”后的自己。而照相机拍摄的照片则是完全真实的自己!与视频不同,由于照片是一种静态的成像原理,所以照相机所能抓取的角度只有一个,大脑对这个静态照片整合的信息有限,于是就出现了照片中的自己没有镜子里的自己好看的情况。这一现象又被称为冻脸效应冻脸效应除此之外,由于照相机所依据的是凸透镜成像原理,而镜子所依据的是光的镜面反射,二者成像原理本就不同,相对而言,凸透镜成像更容易产生一些失真,这也是二者有所区别的原因之一。所以,人们之所以会觉得镜子里的自己会比较漂亮一点,完全不是错觉,而是大脑刻意营造出来的结果,或许是为了我们能够更加自信吧!}
2019-08-30 18:54
来源:
光明日报
【为什么镜子里的自己更好看】心理学家总结了3个原因:1.曝光效应。看得多就更熟悉,越熟悉就越喜欢。2.冻脸效应。动态脸比静态脸更好看,大脑会自动忽略静态时不完美的部分。3.光环效应。当我们在欣赏自己的时候,看哪里都觉得特别可爱。是我本人了路过任何反光物体都会凑过去照一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天津科普说带你开启精彩科普旅程!“今天的我真好看,拍张照片吧”“一二三,茄...子”“不好不好,删掉重拍,怎么这么丑!”这一幕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啊,作为现代的年轻人,拍照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姑娘们,为了拍照使出浑身解数。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明明看镜子里的自己还挺好看的,怎么一拍照就感觉怪怪的,甚至还有点不像自己了。为什么镜子里的自己会比照片中的自己好看呢?一:都是“光的折射”惹的祸我们平时照的镜子是平面镜,当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整体会以平行的方式改变反射的方向,所以镜子里的自己就是自己最真实的模样。而相机的镜头则是凸面镜,因为凸透镜有汇聚光线、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性质,所以相机前面的一组凸透镜与凹透镜组合镜头(凹透镜是为了增加拍摄的范围),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是凸透镜。正是因为凸透镜有汇聚光线这样的性质,所以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镜头畸变,根据镜头焦距的不同,所拍摄的照片畸变程度也各有差异。虽然我们看照片的时候,感觉是平面,但其实在成像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变形。正常图像,桶形畸变和枕形畸变我们平时拍照大部分是用手机,手机的焦距大概在25mm-35mm之间,而镜头焦距越短镜头焦距越短的镜头,所拍摄的人像越扭曲,仿佛脸凸出来一样,就会发生桶形畸变,而长焦距拍摄人像时,就会使脸变的又宽又肥,会发生枕形畸变。当焦距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成了鱼眼镜头(小于19mm):所以拍出来的照片,未必像镜子里的你,最主要就是因为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导致的。除了怪相机,其实本身我们在拍照的时候,也有一些外界因素会影响我们的成像,看上去和镜子中的自己不太一样。二:角度不同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通常都是平行在镜子前面,看到镜子中的自己也基本上都是平行的,但是在拍照的时候,不可避免会俯拍或者仰拍,这个时候,由于脸角度的变化而产生的差异,就会觉得跟平时镜子中看到的自己不一样。三:镜面成像一个基本事实就是我们的脸并不对称(比如右脸稍微大一点,或者左右脸长得痣不对称),当我们照镜子的时候,看到的自己是左右脸相反的镜像(这是由于镜面平行成像特点决定),这就形成了我们对自己的观感。而实际上,照片拍出来的才是现实中别人看待我们的样子。镜子中看自己,照片中的自己,别人眼中的自己综上来看,其实这只是因为我们看镜子时间长,习惯了自己镜子中的模样,所以才会在拍照时显得怪怪的。我们没法改变相机的特性,也没法改变拍照时相反的左右脸,难道就真的注定不能和镜子中的自己一样美美的吗?oh,nonono,今天,麦吉哥就把压箱底的拍照三步走小心机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每个人都能在照片中成为小仙女。拍照小技巧越靠近凸透镜成像越大,所以在拍照的时候就尽量往后靠,就像这样...由于凸透镜由中间向四周弧面会越来越大,拍照的时候尽量往中间站,面部的畸变就会减少。凸透镜会使脸向前凸起,显的鼻子扁平脑门大,拍照的时候尽量侧一下脸,不仅显得立体,还能显鼻梁高一些。“咔嚓”“证件照”证件照是最出卖一个人颜值的存在。相信每个姑娘都有张惨不忍睹的身份证...撩起刘海露出耳朵,除非你五官确实出众,否则谁挡得住这样的摧残?昂!醒醒身边的姑娘都不敢亮出证件照感觉丑的无地自容?你不是一个人!好了,下面分享几招证件照小窍门:窍门一:舌头抵住上颚这个拍照小技巧,是一个摄影师传授给醒醒的。当你用舌头抵住上腭时,下巴和脖子间的皮肤就能保持不松弛,下颌肌肉绷紧,帮你把双下巴缩到最小。窍门二:拍照前深吸一口气你听到这个窍门可能觉得醒醒在开玩笑。但事实上,这一点真的亲测有效。虽说看起来似乎影响不大,但深吸一口气能让你整个身体的精神状态提升一个档次。眼角、眉梢、嘴角都会呈现出上扬状态!(这和拍照前闭眼睁开的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人还说,深吸一口气胸围也会大一圈...窍门三:穿有领子的衣服相比圆领来说,有领子的衣服能让你的脖子线条显得更加修长。服装颜色呢,醒醒建议也是以黑白二色为主,这样不管什么颜色的背景都能百搭。窍门四:准备一块白色手帕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要准备一条白色手帕,其实原理是白色有补光效果。把手帕铺在大腿上,能让你的脸看起来更亮。虽说现在很多摄影师后期会帮你调亮肤色,但为防万一还是准备下比较好。窍门五:眼睛向上看三公分眼睛小的姑娘在拍照时不要刻意把自己眼睛张大,这样反而会有奇怪的效果...你可以在拍照时往照相机上方三公分处位置看,这样会让你的眼睛看起来很有神哦。(来源:中科院物理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感觉镜子里的自己更漂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