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能玩战术小队是电脑游戏还是手机游戏的云游戏软件?

我们今天所谈的“主机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解决方案”这一个层级上,所谓的解决方案也不只是针对用户,也有大量针对发行商的部分(开发套件,发行支持等),想要面面都做到是非常难的,三大厂里,像微软都几乎拿不到日本中小规模作品,而任天堂虽然自己很猛,但NGC之后就常年缺席第三方大规模作品,而索尼自己第一方的作品也是本代才真正意义上的活跃起来。所以,像steam这样的有资源的厂商都没有能够做成主机,甚至连像样的投入都没有做,就发现困难重重并最后打了退堂鼓,毕竟steam本身的体量还没有一个EA或者UBI大,他们提供的发行支持也好,他们拥有的用户也好,在大体量开发商面前,事实上是会碰壁的。在这一套解决方案当中,事实上机器本身反而是重要度没有太高的,毕竟说到底也只是一个载体,开发商那边的最大目的是吸引更多玩家,把游戏卖出去,而玩家这边其实也只需要玩到游戏就可以了,在什么机器上玩到一般并不是首先考虑的问题——市场客观上也是这么反映的,上代和本代相比,玩家的阵营选择也有很大的变化。载体虽然能一定意义上的决定玩家的选择,但影响其实是相对有限的。参见XBOX ONE X和PS4 Pro的销售情况其实就很清楚了,索尼和微软这两套发行体系对玩家选择的影响,其实远远大于机器自身的品质。那么在可预期的一段时间,今后没有独占的xbox这台主机会暴死吗?说完了大框架的东西之后,回到小一点的具体问题。主机这个东西目前看,在游戏解决方案里属于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环,所以只要解决方案没有倒,就不会失败。为什么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环?高集成度硬件:如果要制作高扩展性结构的话(典型例子就是IBM兼容PC),硬件设计上需要做的妥协和冗余都非常多,对应的就是成本较高,且流通环节也显而易见会更多,过程中会有中间环节加价。批量采购同样部件带来的成本下降以及良率提升:PS4为例的话索尼第一年出货2000W台,而这些机器基本都使用相同配件,顶多只会存在工艺上的一些改进,而且需求几乎是稳定的,这样的话可以做到成本极大下降以及良率提升,机器不但便宜且可靠性基本也可以得到保障。稳定的游戏表现预期:因为硬件是固定的,所以对于玩家来说也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游戏表现预期,而基本不需要担心机器服役周期。今后没有独占的xbox这台主机会暴死吗?我的结论是不会。XBOX的游戏阵容不会过于糟糕,且XBOX用户相较其他平台用户事实更为优质:第三方独占在PS2-NGC-XBOX时代仍然很常见,但到上代时由于游戏开发成本的急剧升高,以及没有绝对优势平台的客观情况(X360和PS3基本是55开),如果不做多平台发行,成本基本无法收回。本代虽然硬件销量上XBOX ONE会差一些,但微软游戏部门的营收并不糟糕,以2018财年为例微软游戏部门一共营收103亿美元,这个数字大于已经发售NS,且当年游戏阵容非常强的任天堂(97亿美元),虽然相比索尼的172.9亿美元还有差距,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字其实是在销售机器数额只有索尼一半左右,甚至更少的情况下达成的,也就是既有+新用户在购买游戏方面的热情其实相较PS要高很多,而且这还是在微软第一方疲软的情况下达成的,事实上第三方而言XBOX游戏销售所占的比重是有不小份量的。微软参与游戏基础开发并手握大量开发发行资源:微软做的基础工作这篇回答里估计是说不清了,举个最近的例子来说的话,Nvidia的光线追踪技术就是基于DirectX开发的。现在微软打算打通PC和家用机的游戏阵容的情况下,除非哪天PC连带那套生态体系都挂掉(这个可能性真的是极低),否则XBOX就当个性价比硬件其实都能好好活下去的,1200块的游戏PC会没人要吗?谢 @ultimate bear 邀。我认为这是微软对一种商业模式的探索,但是这个模式会不会成功不得而知。目前看微软现在的计划方向应该是把xbox这个品牌服务化,以后这个品牌可以登陆任何其他平台,它代表一种服务,不会拘泥于载体,我个人理解成网飞那样,你在电脑,手机,主机,电视盒子,智能电视上都能用我都客户端,看我的内容。当然,现在云游戏的技术还不成熟,虽然我也不知道以后到底是不是真的能实现和今天本地游戏没有差别的云游戏体验,但微软是想向这个方向努力和布局的。目前微软是想把xbox这个服务放在可以支持的硬件上,比如其他主机,比如电脑,以后云真的发展起来了,可以放在手机上,智能电视上了。所以你以这个角度来看,硬件平台其实就不这么重要了,你的硬件平台也是服务的载体,你的服务本身才是比较关键的。换句话说,微软认为以后都硬件不再重要了,取而代之的是服务。我们没办法预测未来都发展是不是这样,不过就算未来是这个发展方向,过于超前的理念可能也不利于平台的发展,一直想推动主机网络化的DC就是个生不逢时的例子。当然,世嘉当时公司的财力和今天的微软肯定比不了,只是一个新模式的推出时间是不是合适本身也是左右这个模式是不是成功的因素之一。以这个思路往下想,下一代主机对于微软来说就是个载体,所以xbox有可能向两个极端发展,一个是硬件成本极大压缩的廉价版,现在有传闻推出的无光驱版xbox可能就是这个思路的产物,另一个是硬件性能更强的硬件,甚至要做到当时的世代最强的性能,因为硬件本身失去了独占内容的支持,就只有性能和价格两个可以进行推广和竞争的方面了。所以下一个阶段对于微软来说,重要的可能不是xbox这个硬件的销量,而是xbox这个服务的用户数和各种会员以及权利金的收入了。xbox在下一个世代的硬件销量怎么样?有可能在北美还保持一定销量,但其他市场不太好说了就。不过维持一个服务平台也并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现在脱离主机载体活的不错的游戏发售平台数来数去就一个steam,剩下的,有野心的公司经营的平台一个能打的都还没出现,包括在北美横着走的EA也没能成功转型。不过借鉴一下这些平台的经验也许能有一些帮助。以笔者自己有限的见识,想要建立一个可以和steam进行对抗的平台需要很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比如你要有足够优质的平台内容,这点其实不管是看网飞这样的流媒体平台还是看以前的主机经验都能想的到,EA最近这几年因为公司本身的策略,一直没有出色的作品出现,直到最近的APEX才缓过了一口气,还有Epic出品了堡垒之夜,凭着这个游戏积累的收入和游戏持续的热度才支撑起了Epic自己的平台,才有了后面偷袭steam的行为。但是Epic本身也不是顺风顺水,堡垒之夜的热度降低,导致了在Epic完成自己的平台布局之前就提前泄气了。所以综合来看,一个平台或者一个主机想要有自己的竞争力仍然需要独占的优质作品支撑,尽管今天独占已经不是主流了,但是独占却是不能缺少的,微软在本世代第一方作品的严重缺失也证明了这点,这个从现在微软大量收购工作室也能看出来,微软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打算在下个世代从这个角度爆发的,当然,会不会爆发还要看到时候的具体表现,我们现在都没办法预测什么。所以回头来看,在内容方面,应该有自己的爆款,然后有足够持续的优质作品产出,再加上各种第三方的跨平台作品加持。其实道理和主机差不多,都是不能偷懒的地方。而真的做好这些,个人觉得一个主机平台也撑起来了,各大主机平台这么多年的斗争,能把这些都做好的都没几次,真都做好做到的,主机本身的销量也不会低。一切顺利并且和微软想象的一样的话,以后xbox服务会在各大平台开花,xgp服务和金会员服务以及各种权利金会持续的为微软游戏部门贡献收入。但是,亲爱的你知道一定有个但是的。一切会不会像微软计划好的那样,这是一个未知数。首先就是我上面提到的,想经营好一个平台并不容易,如果能做到经营好一个平台,那经营好一个主机也是没问题的,而微软真正在主机这个市场摸爬滚打3个世代,唯一非常有成效的是360平台,至今360平台的游戏还在为xboxone平台做着贡献。能不能把这些都做到,这是一个非常大都考验。另一个就是硬件平台是不是真的就完全没有价值了也是一个问题,虽然微软不是完全放弃掉硬件平台,但是服务的位置是高于硬件了。任天堂不断的用有创意的硬件平台打开市场也在证明硬件平台本身的价值。硬件平台本身的价值是不是越来越低是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举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雷军做小米手机的一个原因,是在BAT垄断互联网入口的时候可以通过手机硬件从这个方向打破垄断。说人话就是BAT已经把互联网入口占住了,那就出个足够多人用的手机平台然后在这个平台上再做入口。苹果的Apple Music和App Store也是在iPhone以及各种苹果硬件的基础上才发展起来的,由此苹果才有底气开始把重心在手机硬件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转移到服务上面来,尤其是App Store,几乎可以说就是iPhone这个硬件平台直接托起来的。所以做好硬件,从硬件出发再去做平台服务,这其实也是个思路,但是显然这个世代微软的xbox硬件平台是没做好的,下一个世代的重心也不在硬件上了。不通过硬件直接做服务当然也行,还是前面的问题,你怎么让你的平台不同于其他的平台呢?独占的内容,优质的体验和低廉的价格。价格这方面我认为微软在XGP服务上是有想法和野心的,不过这个服务本身能得到多少支持还不清楚,如果xbox服务登陆其他平台,这个服务能造成多少冲击还不太清楚,理想一些的话确实会得到大量的支持,从而增加自己的用户数量,但是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XGP必然也会影响到其他平台的内容,比如某个主机平台本身也有这个游戏,是不是在这个平台的XGP就不能上这个游戏呢?XGP本身能拉拢多少新作登陆也是一个问题,总之XGP的未来何去何从还是一个挺值得关注的事,它成也有迹可循,败也有迹可循。独占内容上也比较值得讨论,360时代微软用重金外加懂游戏懂市场的团队建立了一个当时看很强大的软件阵容,今天微软的团队不再是当年的团队,虽然有钱,收购了很多工作室,从硬件上是有产出大量游戏第一方游戏的可能性的,但是还是要看结果,作品推出之前变数太多太多了,资本会不会干预游戏开发,EA后来大量的游戏口碑崩溃就是因为干预了收购的各个工作室的结果,资本只关注你叫不叫座,很少有愿意顾及你叫好的,但叫好的作品有时候才是关键。所以我对微软下个世代的第一方游戏是有期待的,但是我并不盲目相信一定会有优秀的作品出现。独占作品的充实也会带动平台和服务的力量,其实这才是根本所在。所以微软起码现在的行为,大体上能判断出他们已经不太关注xbox平台本身硬件的表现了,更多的关注在服务的层面,当然会不会以后又转变就不知道了。然后这个做法是不是未来的趋势,会不会成功,这个笔者自己的水平是不太能预测的了,我们可以下个世代结束以后再来看(如果到时候我还记得这个答案的话)那么回到问题上来,Xbox的服务化,游戏的不再独占会影响Xbox硬件的销量吗?目前看是会的,但这对微软来说可能没那么重要了。以上。PS,跟一些朋友讨论的时候有一些新的想法,做个小补充。主机玩家对联机体验中公平性这个会比较介意,但我认为这不影响微软推广全平台的策略。微软一直主推跨平台联机的服务,而跨平台联机往往是没办法保证绝对公平的,甚至同一个平台的不同主机也不好保证,比如Xboxones和Xboxonex的联机体验就不一定绝对公平,机能的差异可能就会导致帧数画质的不同——就算厂商努力想做到公平也不是说做到就能做到的,更别提switch,电脑,Xbox,PS这些平台放在一起联机了。另外微软也开始在Xbox上增加鼠标键盘,本身这个行为就导致了不公平产生,你是突突突玩家肯定键盘鼠标比手柄有优势,这个时候就算在微软自家平台也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但是,这个不公平会不会影响到玩家的体验,这是目前没法证明的,就像实体游戏可以二手交易,数字版没有二手交易的可能性,玩家是不是真的就这么在乎二手交易呢?事实是玩家没这么在乎。所以放弃主机联机的公平性去追求全平台互联,这也是个赌博,赌的就是玩家愿意为了全平台互联去牺牲一部分公平性。另一个部分是,微软经营三代主机积累下来的游戏,尤其是第一方的独占游戏,也许在主机中横向比较不够有持续的竞争力,但是如果拿到电脑平台,这些第一方作品也许就是Xbox服务的有利筹码,从这个角度看Xbox服务化的空间也不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术小队是电脑游戏还是手机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